中考语文诗歌鉴赏《雁门太守行》含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语文诗歌鉴赏《雁门太守行》含答案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雁门太守行
[唐]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11.李华发现这首诗中意象与色彩的运用很有特色。

请举一例分析这首诗中诗人是如何运用色彩来描绘战争场面的。

12.李华想将“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一句拍成微电影来展现当时的战争情形,你认为他会将镜头聚焦在哪两个细节上?为什么?
【答案】11.[示例一]“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一句中,诗人用“黑”色表现敌军人数众多,黑压压一片,暗喻敌军嚣张的气焰;用“金”色表现阳光照耀甲胄时的耀眼夺目,借向日之甲光显示守城将士的英姿勃发、不可侵犯。

两相比照,色彩鲜明,爱憎分明。

[示例二]“塞上燕脂凝夜紫”用“燕脂”“夜紫”形容战场的血迹,写出将士们血流遍地的场景,表现出战争的悲壮惨烈。

12.细节:“半卷红旗”“霜重”。

原因:“半卷红旗”表现援军乘夜奔袭之状,“霜重”表现夜寒霜重,天气寒冷。

特写这两个细节,可以突出战争困难重重,营造出一种悲壮的气氛,暗示将士们壮怀激烈、毫不气馁的豪情。

【解析】11.本题考查词句赏析。

从色彩的角度鉴赏诗歌。

诗中一共有三处色彩:“黑”“金”“紫”。

“黑”“金”出现在一二句: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意为:敌兵滚滚而来,犹如黑云翻卷,想要摧倒城墙;我军严阵以待,阳光照耀铠甲,一片金光闪烁。

“黑”,用黑形容云,借黑云写敌军来势凶猛,渲染兵临城下的危急气氛;“金”,用铠甲上金光闪烁,表现我军的士气高昂;“紫”出现在第四句:塞上燕脂凝夜紫。

意为:黑夜间战士鲜血凝成暗紫。

用“燕脂”和“紫”写血迹的颜色,暗示双方有大量伤亡。

这些浓艳斑驳的色彩交织在一起,营造出黯然凝重的氛围,烘托了战争的悲壮惨烈。

据此分析作答即可。

12.本题考查词句赏析。

先理解诗歌含义,再具体分析细节。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
鼓寒声不起”意为:红旗半卷,援军赶赴易水;夜寒霜重,鼓声郁闷低沉。

“半卷红旗”写出行军之急,体现出军队不事张扬、高度戒备的状态,“临易水”暗用荆轲的典故,表现了战士誓死作战的决心和壮怀激烈的豪情。

示例:我会将镜头聚焦“半卷红旗”“霜重”两个细节。

“半卷红旗”含义极为丰富,黑夜行军,偃旗息鼓,为的是“出其不意,攻其不备”;“霜重”突出夜寒霜重,烘托出战地环境的艰苦。

两处细节描写,营造紧张悲壮的战争环境,侧面烘托出将士们满怀激情的战斗精神。

【点睛】参考译文:
敌兵滚滚而来,犹如黑云翻卷,想要摧倒城墙;我军严阵以待,阳光照耀铠甲,一片金光闪烁。

秋色里,响亮军号震天动地;黑夜间战士鲜血凝成暗紫。

红旗半卷,援军赶赴易水;夜寒霜重,鼓声郁闷低沉。

只为报答君王恩遇,手携宝剑,视死如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