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老师教育培训备战中考生物知识点汇总含同步练习及答案专题17 呼吸作用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点17 呼吸作用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中考频度:★★★★★难易程度:★★★★☆
一、呼吸作用
1.概念:细胞利用氧气,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需要,这个过程叫做呼吸作用。
任何活细胞都在不停地进行呼吸作用,一旦呼吸作用停止,就意味着生命的终结。
2.场所:主要在细胞内的线粒体中进行。
3.公式
4.实质: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5.意义: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一部分是植物进行各项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动力,另一部分转化成热能释放出去。
6.影响因素:
(1)温度:对呼吸作用影响最大,一定范围内随温度的升高,呼吸作用增强,温度过高,呼吸作用减弱。
(2)水分:植物含水量增加,呼吸作用增强。
(3)氧气:一定范围内随氧气浓度的增加,呼吸作用显著增强。
(4)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呼吸作用减弱。
7.农业应用
(1)深耕松土:增加土壤中氧气的含量,促进根的吸收。
(2)增大昼夜温差,降低夜间温度,可减少植物呼吸作用。
(3)延长果实储藏时间:通过低温、干燥、充加二氧化碳等措施,来降低呼吸作用,延长保藏时间。
在不同的细胞、不同的生命时期,呼吸作用强弱是有差别的。
呼吸作用的强弱常常是生命活动
强弱的标志,影响着植物体的生长发育,关系到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二、呼吸作用的演示实验
1.实验一:种子萌发释放热量
(1)实验装置
(2)实验现象:装有萌发种子的暖水瓶内的温度升高。
装有煮熟的种子的暖水瓶内温度不升高。
(3)实验证明:种子萌发放出了能量。
学科网
2.实验二:探究种子在呼吸作用中是否释放二氧化碳
(1)实验装置
(2)实验现象:瓶里的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得浑浊,说明瓶里的气体中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碳。
(3)实验证明:种子萌发时释放出二氧化碳。
学科=网
3.实验三:种子萌发时吸收氧气
(1)实验装置
(2)实验现象:燃烧的蜡烛放进甲瓶里,火焰立刻熄灭了。
燃烧的蜡烛放进乙瓶里,火焰没有立刻熄灭。
(3)实验证明:种子萌发时吸收了氧。
三、绿色植物在维持生物圈碳—氧平衡中的作用
1.光合作用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能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又将氧气排放到大气中,对维持生物圈中的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简称碳—氧平衡)起了重要作用。
2.碳—氧平衡的破坏
主要原因是工厂、汽车、飞机、轮船等迅速增多,人类大量使用燃料,排入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量日益增加,已经出现超过生物圈自动调节能力的趋势。
导致温室效应愈演愈烈。
3.碳—氧平衡的维持(预防)措施
(1)保护现有森林,并大力植树造林,充分发挥绿色植物消耗二氧化碳、制造氧气的功能。
(2)开展国际合作,应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归纳总结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区别与联系
区别和联系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区别部位含有叶绿体的细胞所有的活细胞
条件光有光无光均可
原料二氧化碳,水有机物,氧气
产物有机物,氧气二氧化碳,水
能量转变制造有机物,储存能量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联系如果没有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呼吸作用就无法进行。
这是因为
呼吸作用所分解的有机物正是光合作用的产物,呼吸作用所释放的
能量正是光合作用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
考向一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的比较
1.下图是绿色植物叶肉细胞的生理活动示意图,其中表述错误的是
A.a表示的是二氧化碳,b表示的是淀粉
B.①表示的是叶绿体,②表示的是线粒体
C.1过程只在白天进行,2过程只在晚上进行
D.1过程只在白天进行,2过程白天晚上都能进行
【参考答案】C
【试题解析】1表示光合作用过程,图示中a表示光合作用需要的原料二氧化碳,b表示叶制造的有机物,①表示光合作用场所叶绿体;2表示呼吸作用过程,②表示呼吸作用场所线粒体。
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产物是有机物和氧气。
可见a表示的是二氧化碳,b表示的是有机物(淀粉),A正确;
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呼吸作用的场所是线粒体,可见①表示的是叶绿体,②表示的是线粒体,B正确;进行光合作用的条件是光,呼吸作用的条件是有光无光都可以。
1过程只在白天进行,2过程呼吸作用白天、晚上都能进行,C错误;1过程只在白天进行,2过程呼吸作用白天、晚上都能进行,D正确。
易错点拨
1.光照强≠光合作用强:一天中光照更强时由于气孔的保护性关闭,使光合作用的强度降低。
2.叶片不是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的唯一器官;幼嫩的茎也能进行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
3.植物≠只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不是只有消费者和分解者参与有机物的分解,植物也通过呼吸作用参与有机物的分解。
2.下列关于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绿色植物白天进行光合作用,晚上进行呼吸作用
B.所有活细胞都进行呼吸作用
C.植物呼吸作用分解的有机物最终来自光合作用
D.光合作用受光照强度和二氧化碳浓度等条件的影响,适当增强光照强度,增加二氧化碳浓度,可提高该绿色植物含碳有机物的产量
【答案】A
考向二有关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实验
3.分析如图所示的四种实验装置,你认同的观点是
A.要验证光合作用产生氧气,与甲对照的实验装置应进行遮光处理
B.乙装置中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要验证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不需要对丙植株进行暗处理一昼夜
D.只要丁装置透明塑料袋内壁上有水珠出现就可以说明蒸腾作用散失水分
【参考答案】B
【试题解析】取一些金鱼藻,放在盛有清水的大烧杯中。
在金鱼藻上面倒罩一短颈玻璃漏斗,漏斗颈上套上灌满清水的玻璃管。
将上述装置移至阳光下照射,并观察现象。
待气体充满试管的1/2时,取出玻璃管,迅速将快要熄灭的细木条插进管内,观察现象。
管内的气体能使快要熄灭的细木条猛烈的燃烧起来。
原因是氧气能助燃,能使快要熄灭的细木条重新燃烧,表明产生的气体是氧气。
无需设计对照,A 错误;乙装置是验证种子萌发时释放二氧化碳的实验。
种子萌发时,有机物彻底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将萌发的种子瓶内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B正确;把绿色植物放到黑暗处一昼夜,目的是让绿色植物在黑暗中把叶片中的淀粉全部转运和消耗,这样实验中用碘液检验的淀粉只可能是叶片在实验过程中制造的,而不能是叶片在实验前贮存,C错误;若验证植物的蒸腾作用,此装置有不妥之处,塑料袋应扎在茎的基部,将该装置放置在阳光充足的环境中,塑料袋内壁上有水珠产生。
表明植物蒸腾作用是通过叶片气孔散失水分。
D错误。
4.种子能够呼吸吗?生物小组将萌发和煮熟的小麦种子分别装入甲、乙两瓶中,放到温暖地方一天后进行如图所示的检验,结论与分析不正确的是
A.乙瓶是为了设置对照
B.选择等量的种子是为了控制变量
C.甲瓶的蜡烛熄灭说明种子的呼吸作用消耗了氧气
D.结论是呼吸作用消耗氧气释放二氧化碳
【答案】D
【解析】甲乙作为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种子能否进行呼吸作用,其他条件应该相同,选择等量的种子是为了控制变量,乙瓶是为了设置对照,AB正确;甲瓶中是萌发的种子,呼吸作用旺盛,吸收瓶内的氧气,释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因此将燃烧的蜡烛放在甲瓶里,蜡烛熄灭,C正确;实验证明萌发的种子的呼吸作用消耗氧气,没有证明释放二氧化碳,D错误。
1.下列关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A.植物白天进行光合作用,晚上进行呼吸作用
B.绿色植物的所有细胞都能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C.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特征
D.光合作用产生的气体和呼吸作用需要的气体是相同的
2.植物呼吸作用的实质是
A.有机物分解,储存能量
B.有机物合成,储存能量
C.有机物分解,释放能量
D.有机物合成,释放能量
3.下图是盛夏的晴天某植物一昼夜的二氧化碳吸收量示意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AB段植物处于无光环境中
B.单位时间内C点氧气释放量最少
C.CD段二氧化碳吸收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光照强度减弱
D.EF段植物体内有机物总量逐渐增加
方法归纳
1.滴加碘液,验证光合作用的产物是淀粉。
2.用氢氧化钠溶液除去二氧化碳,或用碳酸氢钠溶液增加二氧化碳,验证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
3.用带火星的小木条或卫生香,验证光合作用的产物是氧气。
4.用澄清的石灰水,验证呼吸作用的产物是二氧化碳。
4.阳光下,绿色植物的叶片所进行的生理作用
A.只有光合作用
B.只有呼吸作用
C.有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D.有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
5.公园里随处可见类似“小草微微笑,请你绕一绕”的爱心提示牌,践踏草坪会影响草的生长,其原因是A.植物缺少无机盐,影响生长
B.植物缺少水,影响光合作用
C.土壤缺少氧气,影响根的呼吸
D.气孔关闭,影响蒸腾作用
6.下列措施中除哪一项外,目的都是抑制生物呼吸作用的
A.小麦种子入仓前晒干
B.农田水淹后及时排涝
C.真空包装食品以延长贮存时间
D.向储存水果蔬菜的冷库中通入适量二氧化碳
7.在昼夜温差较大的地区,粮食作物的籽粒饱满,果树和瓜果较甜,这是因为
A.白天光合作用旺盛,黑夜呼吸作用强烈
B.白天光合作用旺盛,黑夜呼吸作用弱
C.白天光合作用较弱,黑夜呼吸作用强烈
D.白天光合作用较弱,黑夜呼吸作用较弱
8.如图为叶肉细胞内进行的某些生理活动示意图,其中①②为相关气体,A为细胞内相关细胞器。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①代表的气体是氧气,②代表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B.A代表的细胞器是线粒体,是呼吸作用的场所
C.将叶片放入酒精中隔水加热,会看到酒精变成绿色,说明叶绿体已经溶解在酒精中
D.在叶绿体中进行的生理活动是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储存能量
9.下图为某植物细胞内部分代谢过程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①过程决定了植物属于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
B.①②过程均参与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C.①②过程分别在光下与黑暗条件下进行
D.生产上欲使其增产,需要白天增强①过程,晚上减弱②过程
10.小伟是七年级学生,他的爷爷经常早晨到公园的树林中锻炼,并且说是有利于呼吸新鲜空气,但小伟上完一节生物课后,劝告爷爷早晨太阳未出来的时候最好不要到树木茂盛的地方去,你知道他当时学的哪节课吗
A.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
B.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
C.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D.绿色植物的主要类群
11.大棚蔬菜种植可以弥补蔬菜的季节性不足,满足人们对蔬菜的多样化需求。
下列是温室大棚栽培经常采取的措施,其中主要利用了呼吸作用原理的是
A.合理密植,及时灌溉,施肥、治虫
B.适当延长光照时间,增加光照强度
C.适时给作物松土,夜间适当避风降温
D.光照条件下适当增加二氧化碳的浓度
12.图为种子呼吸作用和植物光合作用实验图,请根据图回答问题。
(1)瓶中种子萌发时,种子的___________作用会加强,致使玻璃瓶内__________气体浓度增大,从而使玻璃罩内幼苗的_________作用增强。
种子在萌发过程中,如果用手触摸盛有种子的玻璃瓶,会感到____________。
学$科网
(2)如果把漏斗和玻璃管阀门关闭,幼苗的__________作用逐渐减弱,原因______________。
(3)光合作用主要是在叶肉细胞的_______________中进行的,光合作用的产物是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
(4)图为二氧化碳浓度和光照强度对大棚某种蔬菜光合作用强度(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的速度)的影响曲线。
①a或b曲线都可以说明____________是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因素;②A点和B点的光合作用强度差异说明____________是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因素。
(5)经过长期的研究和实践,人们已经总结出许多提高光合作用效率的方法,如间作套种、______________等。
(6)菜农不宜在蔬菜大棚内过夜,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凉山州)下图中A、B、C分别表示发生在植物体内的生理过程,a、b分别代表气体物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A表示呼吸作用
B.B表示蒸腾作用
C.C表示光合作用
D.a表示氧气,b表示水
14.(湘潭)下列农业生产措施与所依据的生物学原理,对应错误的是
A.幼苗带土移栽是为了保护幼根和根毛,与降低蒸腾作用没有直接关系
B.储藏甘薯、白菜的窖必须留有通风孔,主要是为了增加氧气促进呼吸作用
C.合理密植可充分利用光照,提高作物产量
D.春季早播前松土和覆盖地膜,是为了给种子的萌发提供充足的空气和适宜的温度
15.(广东)如图是对蔬菜大棚内二氧化碳(CO2)的浓度变化情况进行检测。
假定6时、18时分别为日出、日落时间,选项叙述正确的是
A.A~B段,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
B.B~C段,光合作用强度小于呼吸作用
C.C点,积累的有机物最多
D.A点,积累的有机物最少
16.(江西)如图表示农作物种植密度与光合作用及呼吸作用强度的关系,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随种植密度的增加,光合作用及呼吸作用强度均增强
B.种植密度越大,农作物产量越高
C.种植密度为m2时,有机物积累最多
D.种植密度在m4之后,有机物积累继续增多
17.(十堰)2017年十堰当选魅力中国城,“蓝天白云青山绿水”是十堰特色,夏季走进青山绿水的怀抱,我们感到清新凉爽,这主要与植物的什么生理作用相关
A.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B.光合作用、蒸腾作用
C.呼吸作用、蒸腾作用
D.植物的碳—氧平衡
1.D
【解析】光合作用必须需要光才能进行,呼吸作用有光无光都能进行,所以白天有光,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而在夜晚无光,植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但能进行呼吸作用,A错误;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的过程,可见,光合作用是发生在叶绿体中,即有叶绿体的细胞才能发生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发生在所有的活细胞中,B错误;绿色植物有叶绿体的细胞能进行光合作用,叶表皮细胞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不是所有细胞都能进行光合作用,C错误;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的过程;呼吸作用是在活细胞中,在氧气的参与下,把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可见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正好是呼吸作用所需要的原料,D正确。
2.【答案】C
【解析】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基本特征,进行的场所是线粒体,表达式为,在此过程中释放出大量的能量,一方面满足自身的需要,另一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出去。
所以呼吸作用的实质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放出二氧化碳。
而光合作用能够合成有机物,贮存能量。
故选C。
4.【答案】D
【解析】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利用光能在叶绿体里把二氧化碳和水等无机物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合成的有机物中的过程,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条件是光;呼吸作用是指在线粒体里把有机物分解出二氧化碳和水,释放出能量的过程,只要是活细胞就要进行呼吸作用;蒸腾作用是指绿色植物把体内的水分以水蒸气的形式从叶片的气孔散发到大气中去的过程。
由上可知,在白天或光下植物能进行的生理活动有: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
故选D。
5.【答案】C
【解析】践踏草坪会造成土壤板结,导致草的根部氧气供应不足,呼吸作用减弱,不利于根部的生长和
对无机盐等养料的吸收,而影响草的生长,C正确。
学&科网
6.【答案】B
【解析】“小麦种子入仓前晒干”,是利用减少水分,抑制了种子的呼吸作用,延长了种子的储存时间,A 不符合题意;植物的根呼吸的是空气中的氧气,而农田水淹后,土壤中的氧气过少,根毛无法呼吸;及时排涝,是为了促进根的呼吸,B符合题意;真空包装食品,减少食品与空气的接触,因此可以抑制它的呼吸作用,从而延长贮存时间,C不符合题意;“向储存水果蔬菜的冷库中通入适量二氧化碳”,可以抑制水果蔬菜的呼吸作用,减少有机物的消耗,延长储存时间,D不符合题意。
8.【答案】C
【解析】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场所是叶绿体,条件是光;产物是淀粉和氧,由图可知,①代表氧气,②代表二氧化碳,故A不符合题意;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做呼吸作用。
呼吸作用的实质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线粒体是呼吸作用的场所,由图可知,A代表线粒体,①代表氧气,②代表二氧化碳,故B不符合题意;将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烧杯中,隔水加热,使叶片中叶绿体内含有的叶绿素溶解到酒精中至叶片变成黄白色,叶绿素为绿色,脱色后便于观察,故C符合题意;
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制造有机物,储存能量,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9.【答案】C
【解析】图中①过程表示光合作用,图中②表示呼吸作用。
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除了满足自身的需要外,还为动物提供食物,属于生产者,①过程表示光合作用,决定了植物属于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A正确;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释放氧气(超过了自身对氧的需要),维持了生物圈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
参与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的是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B正确;①过程表示光合作用,必须在光下进行,图中②表示呼吸作用,呼吸作用的条件是所有的活细胞,有光无光都能够进行,C错误;生产上欲使其增产,需要白天增强①光合作用过
程,晚上减弱②呼吸作用过程,D正确。
10.【答案】B
【解析】树木在夜间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氧气,但能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氧气,导致树林里氧气少二氧化碳多。
因此早晨的时候最好不要到树木茂盛的地方去。
所以他当时学的课是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
11.【答案】C
12.【答案】(1)呼吸二氧化碳光合发热
(2)光合缺少二氧化碳
(3)叶绿体有机物氧气
(4)光照强度二氧化碳
(5)合理密植
(6)蔬菜夜间进行呼吸作用,与人类争夺氧气
【解析】(1)种子萌发需要适量的水,瓶中加水后种子的呼吸作用加强,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和能量,所以用手触摸盛有种子的玻璃瓶,会感到发热;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二氧化碳的增多使玻璃罩的幼苗的光合作用增强。
(2)如果把漏斗和玻璃管都堵塞,幼苗进行光合作用释放出的氧和种子呼吸放出的二氧化碳都彼此无法进入,导致双方因缺乏原料而减弱。
(3)由分析知道:光合作用主要是在叶肉细胞的叶绿体中进行的,光合作用的产物是有机物和氧气。
(4)①从a或b曲线都可以看出:在一定的范围内,随着光照强度的不断增强,光合作用也不断增强,说明光照强度影响光合作用的强度;②A点和B点的二氧化碳浓度不同,光合作用的强度也不同,说明二氧化碳的浓度可以影响光合作用的强度。
(5)分析曲线,可以得出结论:适当提高光照强度和二氧化碳浓度能促进光合作用,提高蔬菜产量,另外合理密植,间作套种,充分利用光能,促进光合作用;加大昼夜温差,可以减少有机物的分解,增加有机物的积累,提高蔬菜的产量。
(6)由于光合作用必须在光下才能进行,所以黑夜蔬菜进行呼吸作用,氧化分解有机物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空气中的氧气变少,蔬菜与人竞争大棚内的氧气,对人体健康不利。
13.【答案】D
【解析】植物体呼吸作用吸收氧气,放出二氧化碳,因此a表示氧气,A表示呼吸作用,A正确;蒸腾作用是水分以水蒸气的形式从植物体内散发到体外的过程,B表示蒸腾作用,B正确;光合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因此b表示二氧化碳,C表示光合作用,C正确;a表示氧气,b表示二氧化碳,D 错误。
14.【答案】B
【解析】幼苗带土移栽是为了保护幼根和根毛,提高幼苗的成活率,与降低蒸腾作用没有直接关系,A 正确;储存甘薯、白菜的窖必须留有通风孔,是为了散失呼吸作用产生的热量,降低植物的呼吸作用,而不是为了增加氧气促进呼吸作用,B错误;合理密植可充分利用光照,提高作物产量,C正确;春季早播前松土和覆盖地膜,是为了给种子的萌发提供充足的空气和适宜的温度,D正确。
15.【答案】C
【解析】据图分析:图中0时~6时AB段、18时~24时CD时间段内,二氧化碳的含量升高,说明植物体吸收的二氧化碳的量不如排出二氧化碳的量多,此时植物只能进行呼吸作用,植物体内有机物的量减少,并且B点积累的有机物最少。
6时~18时BC时间段内二氧化碳的含量下降,说明植物体吸收的二氧化碳的量比释放出二氧化碳的量多,也就是光合作用的速率大于呼吸作用的速率,植物体内有机物的量得以积累,18时C积累的有机物最多,C正确。
17.【答案】B
【解析】绿色植物通过蒸腾作用将大量的水分散失到大气中,增加了大气的湿度,使空气变得湿润;同时,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释放氧气,吸收二氧化碳,使大气变得清新,其次,树叶上面的绒毛、分泌的粘液和油脂等,对尘粒有很强的吸附和过滤作用。
因此夏季走进青山绿水的怀抱,我们感到清新凉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