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物理一轮复习 1.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精品练习 新人教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单项选择题
1.一小物体以一定的初速度自光滑斜面的底端a点上滑,最远可达b点,e为ab的中点,已知物体由a到e的时间为t0,则它从e经b再返回e所需时间为( )
A.t0B.(2-1)t0
C.2(2+1)t0D.(22+1)t0
解析由逆向思维可知物体从b到e和从e到a的时间比为1:(2-1),即t:t0=1:(2-1),得t=(2+1)t0,由运动的对称性可得从e到b和从b到e的时间相等,所以从e经b再返回e所需时间为2t,即2(2+1)t0,答案为C.
答案 C
2.取一根长2m左右的细线,5个铁垫圈和一个金属盘.在线端系上第一个垫圈1,隔12cm 再系一个垫圈2,以后垫圈之间的距离分别为36cm、60cm、84cm,如图所示.站在椅子上,向上提起线的上端,让线自由垂下,且第一个垫圈紧靠放在地上的金属盘.松手后开始计时,若不计空气阻力,则第2、3、4、5个垫圈( )
A.落到盘上的时间间隔越来越大
B.落到盘上的时间间隔相等
C.依次落到盘上的时间关系为1: 2 : 3 :2
D.依次落到盘上的时间关系为1: (2-1) : (3-2): (2-3)
解析根据其运动规律h=1
2
gt2判断落到盘上的时间间隔相等,B项正确;垫圈依次落到
盘上的速度关系为1:2:3:4,垫圈依次落到盘上的时间关系为1:2:3:4,C、D项错误.答案 B
3.一物体做竖直上抛运动,1s 后运动位移的大小为上升最大高度的4
9,则关于物体上抛
的初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初速度只能为39.27m/s
B .初速度应为两个值
C .初速度可能有三个值
D .初速度不可能有三个值
解析 1s 后运动位移可以在抛出点的上方,分别是上升和下落等高的两点,还可以在抛出点下方,所以正确的选项为C.
答案 C
4.如图所示,A 、B 两物体相距s =7m ,物体A 以v A =4m/s 的速度向右匀速运动.而物体
B 此时的速度v B =10m/s ,在摩擦力的作用下向右做匀减速运动,加速度a =-2m/s 2,那么物
体A 追上物体B 所用的时间为( )
A .7s
B .8s
C .9s
D .10s
解析 物体B 从开始到停下来所用的时间t =-v B a
=5s ,在此时间内B 前进的距离s B =v
-
B
t =25m ,A 前进的距离s A =v A t =20m .故此时刻A 、B 相距5+7=12m ,所以再经过3s A 才能
追上B ,故物体A 追上物体B 所用的时间为8s .故B 选项正确.
答案 B
5.酒后驾驶会导致许多安全隐患,其中之一是驾驶员的反应时间变长,反应时间是指驾驶员从发现情况到开始采取制动的时间.下表中“思考距离”是指驾驶员从发现情况到采取制动的时间内汽车行驶的距离,“制动距离”是指驾驶员从发现情况到汽车停止行驶的距离(假设汽车制动时的加速度大小都相同).
速度(m/s)
思考距离/m 制动距离/m 正常 酒后 正常 酒后 15 7.5 15.0 22.5 30.0 20
10.0
20.0
36.7
46.7
25 12.5 25.0 54.2 x
A .驾驶员酒后反应时间比正常情况下多0.5s
B .若汽车以20m/s 的速度行驶时,发现前方40m 处有险情,酒后驾驶不能安全停车
C .汽车制动时,加速度大小为10m/s 2
D .表中x 为66.7
解析 从表格数据可知A 、B 项都正确;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可求得汽车制动时,加速度大小为a =
v 22
x 2-x 1
=7.5m/s 2
,x 1表示思考距离、x 2表示制动距离,C 项错;D 项有
x 2=v 2
2a
=41.7m ,加上思考距离得表中x 为66.7,D 项也是正确的.
答案 C
6.第30届夏季奥运会将于2012年在伦敦举行,跳水比赛是我国的传统优势项目.某运动员正在进行10m 跳台跳水训练,若只研究运动员的下落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为了研究运动员的技术动作,可将正在比赛的运动员视为质点
B .运动员在下落过程中,感觉水面在匀速上升
C .前一半时间内位移大,后一半时间内位移小
D .前一半位移用的时间长,后一半位移用的时间短
解析 为了研究运动员的技术动作,不能将正在比赛的运动员视为质点,A 项错误;运动员在下落过程中做自由落体运动,所以感觉到水面是变速上升的,B 项错误;根据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前一半时间内通过的位移是后一半时间内通过的位移的1
3,C 项错误;前一半位移
和后一半位移所用的时间之比为1:(2-1),所以D 项正确.
答案 D 二、多项选择题
7.某人从楼顶由静止释放一颗石子,如果忽略空气对石子的阻力,利用下面的哪些已知量可以测量这栋楼房的高度H (重力加速度g 已知)( )
A .石子落地时的速度
B .石子下落的时间
C .石子下落最初1s 内的平均速度
D .石子下落最后1s 内的位移 答案 ABD
8.做初速度不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时间T 内通过位移x 1到达A 点,接着在时间T 内又通过位移x 2到达B 点,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 .物体在A 点的速度大小为x 1+x 2
2T
B .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2x 1
T
2
C .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
x 2-x 1
T 2
D .物体在B 点的速度大小为
2x 2-x 1
T
解析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该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故A 项正确;根据x 2-x 1=aT 2
,C 项正确,B 项错误;根据v t =v 0+aT ,物体在B 点的速度大小为3x 2-x 1
2T
,D 项错误. 答案 AC
9.如图所示,以8m/s 匀速行驶的汽车即将通过路口,绿灯还有2s 将熄灭,此时汽车距离停车线18m .该车加速时最大加速度大小为2m/s 2
,减速时最大加速度大小为5m/s 2
.此路线允许行驶的最大速度为12.5m/s.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A .如果立即做匀加速运动,在绿灯熄灭前汽车可能通过停车线
B .如果立即做匀加速运动,在绿灯熄灭前通过停车线汽车一定超速
C .如果立即做匀减速运动,在绿灯熄灭前汽车一定不能通过停车线
D .如果距停车线5m 处减速,汽车能停在停车线处
解析 在加速阶段若一直加速,则2s 末的速度为12m/s ,2s 内的位移为x =
8+12
2
×2m =20m ,则在绿灯熄灭前汽车可能通过停车线,A 项正确;汽车一直减速在绿灯熄灭前通过的距离小于16m ,则不能通过停车线,如距离停车线5m 处减速,汽车运动的最小距离为6.4m ,不能停在停车线处,C 项正确.
答案 AC
10.处于平直轨道上的甲、乙两物体相距x ,乙在甲前且两物体同时、同向开始运动,甲以初速度v 、加速度a 1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乙做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a 2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假设甲能从乙旁边通过,下述情况可能发生的是( )
A.a1=a2时,能相遇两次
B.a1>a2时,能相遇两次
C.a1<a2时,能相遇两次
D.a1<a2时,能相遇一次
解析利用图像进行分析,如图所示,分别表示a1=a2时、a1>a2时、a1<a2时的速度图像.
对于A选项,甲的速度总是大于乙的速度,它们只能相遇一次,即甲追上乙车并超过乙;对于B选项,甲追上乙后,并超过乙,只能相遇一次;对于C选项,当甲、乙速度相等时,甲刚好追上乙,那么它们只能相遇一次,若是甲在速度相等之前追上乙,以后乙的加速度比甲大,故其速度总会超过甲,乙会追上甲,有可能相遇两次,若甲在速度与乙相等时还没有追上乙,则永远追不上乙,一次相遇的机会都没有.故正确答案为C、D.
答案CD
三、非选择题
11.航模兴趣小组设计出一架遥控飞行器,其质量m=2kg,动力系统提供的恒定升力F =28 N.试飞时,飞行器从地面由静止开始竖直上升.设飞行器飞行时所受的阻力大小不变,g取10m/s2.
(1)第一次试飞,飞行器飞行t1=8s时到达高度H=64m.求飞行器所受阻力f的大小;
(2)第二次试飞,飞行器飞行t2=6s时遥控器出现故障,飞行器立即失去升力.求飞行器能达到的最大高度h;
(3)为了使飞行器不致坠落到地面,求飞行器从开始下落到恢复升力的最长时间t3.
解析 (1)第一次飞行中,设加速度为a 1 匀加速运动 H =12
a 1t 2
1.
由牛顿第二定律 F -mg -f =ma 1 解得f =4N.
(2)第二次飞行中,设失去升力时的速度为v 1,上升的高度为s 1,匀加速运动s 1=12a 1t 2
2
设失去升力后加速度为a 2,上升的高度为s 2 由牛顿第二定律 mg +f =ma 2
v 1=a 1t 2 s 2=v 21
2a 2
解得 h =s 1+s 2=42m.
(3)设失去升力下降阶段加速度为a 3;恢复升力后加速度为a 4,恢复升力时速度为v 3 由牛顿第三定律 mg -f =ma 3
F +f -mg =ma 4 且v 232a 3+v 23
2a 4=h v 3=a 3t 3
解得t 3=32
2
s(或2.1s).
答案 (1)4N (2)42m
(3)322
s(或2.1s)
12.短跑名将博尔特在北京奥运会上创造了100m 和200m 短跑项目的新世界纪录,他的成绩分别是9.69s 和19.30s .假定他在100m 比赛时从发令到起跑的反应时间是0.15s ,起跑后做匀加速运动,达到最大速率后做匀速运动.200m 比赛时,反应时间及起跑后加速阶段的加速度和加速时间与100m 比赛时相同,但由于弯道和体力等因素的影响,以后的平均速率只有跑100m 时最大速度率的96%.求:
(1)加速所用时间和达到的最大速率;
(2)起跑后做匀加速运动的加速度.(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解析 (1)设加速所用时间为t (以s 为单位),匀速运动的速度为v (以m/s 为单位),则有
1
2
vt +(9.69-0.15-t )v =100 ① 1
2
vt +(19.30-0.15-t )×0.96v =200 ② 由①②式得t =1.29s
v =11.24m/s.
(2)设加速度大小为a ,则a =v t
=8.71m/s 2
. 答案 (1)1.29s 11.24m/s (2)8.71m/s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