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I教你十分钟识别谎言-图解版_第二章FBI绝密档案之破谎——联邦探员亲自教你说谎和识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FBI教你十分钟识别谎言-图解版_第二章FBI绝密档案之破谎
——联邦探员亲自教你说谎和识谎
想要侦破谎言,首先要了解谎言,要弄清谎言的各种特征和迹象。
但如何去掌握这些玄机呢?别急,FBI告诉大家,想要学会一门高深的破谎秘技,你首先要学会说谎,并且能说得无懈可击。
当你掌握了这种说谎的技巧,当你完全了解并运用好了这些技巧,那么当这些技巧或迹象出现在别人身上时,你就能一眼看穿他拙劣的演技。
但在这里我们还是要郑重地重申一次,我们不是为了教大家去说谎,我们只是想借此来教导大家掌握破谎技巧,不被谎言所迷惑。
学会说谎,只是为了更好地去侦破谎言,而绝非为了用这高明的骗术去欺骗别人。
1.知己知彼对症下药
FBI通过对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500多名试验者研究发现,那些善于说谎,并且很难被识破谎言的人在说谎的时候,总是能做到像一位时刻掌握着局势的领袖一样,将听者的思维牢牢掌控在自己的手中,并能因势利导,将自己的谎言说得比实话还要真实。
在这些参加试验的人中,说谎最成功的人要属从事心理学研究的人。
其实这也是可以理解的。
作为一个心理学工作者,整天研究的就是人的心理,这些人通过系统的学习和研究,自然掌握了普通人不熟悉甚至根本不知道的一些知识本领。
将这些知识用到谈话交流中,就能从很多细节找到想要的资料,再通过系统的分析组合,就能在不知不觉的闲谈中牢牢把握住对方的信息。
老约翰在FBI是位资格很老的犯罪心理学教授兼墨西哥州最优秀的FBI探员,据前辈们说,栽在他手里的罪犯没有一千也有八百。
老约翰给人的印象很鲜明,稀疏的银色卷发,长满半边脸的稀疏胡楂儿,让人最无法忘记的,是那一双充满了睿智的眼睛。
有一次我们审讯一个叫弗兰克的非常棘手的罪犯,这个家伙有一颗高智商犯罪头脑,无论我们用了什么办法,都难以攻破他的心理防线。
令人难堪的是,在审讯过程中还有可能被他反将一军。
无奈之下,我们只好请来了早就退休在家以种花养鱼为乐的老约翰探员。
老约翰见到弗兰克之后并没有像其他探员那样对他进行审讯,他选择了一种令人吃惊
的方式对弗朗克进行审问。
老约翰在征求同意之后,将弗兰克带到了自己的家里,像是对待一个亲爱的朋友一样对他。
老约翰还让他妻子做了丰盛的晚宴招呼弗兰克,并和弗兰克谈到了他小时候被母亲遗弃的往事。
在老约翰家还发生了什么事我们就不清楚了,但弗兰克后来自动交代了罪行,并申请去西雅图州的一个福利院做义工。
后来我们问起老约翰是怎么让狡猾的弗兰克认罪的,老约翰微笑着说:“他的左手手臂上纹着一个‘M’,右边的肩膀上文了个汉语的‘弃’字,所以我猜到了他的身世,并以此为突破点。
”在与罪犯的交锋中,FBI 在99%的时候都能牢牢占据上风,这不仅是身份和环境所造成的。
更多的时候,是因为FBI接受过最系统最完善的特训,能在各种情况下准确地找到突破口,找准侦破方式。
其实关于这样的案例,在一些占卜盛行的国家也经常遇到。
2.抓住人性刺中要害
人性,顾名思义是指只有人才具备的特性,即该特性可以用于区别于其他事物(包括动物、植物)而为人所独有的特性。
例如:能够使用利用言语、文字、音乐或其他工具彼此交流,能够独立思考、感悟,能够有所创造,能够彼此团结协作,能够近忧远虑,能够认识客观世界并有能力改造客观事物等一些只有人才具有的特性。
FBI解释说,人性就是在一定社会制度和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人的本性,是受所处社会环境影响的,人性是从根本上决定并解释着人类行为的那些人类天性,而这些人性弱点常常会被人利用。
1.贪小便宜的结果FBI曾协助法国政府破获一个“倒卖埃菲尔铁塔”的案例。
有一个英国流浪汉和一个澳大利亚乞丐狼狈为奸,把巴黎的艾菲尔铁塔给卖了,而且卖了两次。
他们在巴黎租了一间套房,邀请了5位商人,开始做这笔生意。
商人到齐后,两位骗子要商人们起誓保密,并郑重其事地告诉他们:艾菲尔铁塔已处于危险状态,政府不得不将其推倒。
他
们请各位为这座著名建筑拆下的废铁投标。
因为担心商人们怀疑,他们解释说,这桩交易之所以在旅馆进行,是因为艾菲尔铁塔是深受人民喜爱的国家级建筑物,政府担心过早泄露情况会闹得满城风雨,
招致人们强烈反对。
同时他们还保证,给商人们相当不错的利润回报。
正是因为利润的诱惑,一周之后,所有的投标书都送到了,两个骗子同一位商人谈妥了这笔买卖。
汇票到手后,骗子们又玩出更高明的一招,他们要那位商人拿点钱出头打通关节,以便使这笔生意顺利通过官方渠道。
这位商人满口答应。
二人拿了钱后,以最快的速度离开了法国,他们在乌拉圭待了一段时间后,发现巴黎没有什么动静,本来预想的骗局被揭穿会引起的轩然大波并没有出现。
原来那位商人发现上当后羞得他无地自容,根本没有去报案。
二人知道这一情况后,又返回巴黎,把这出闹剧重演了一番,另一位头脑简单的废金属商又上当了。
这回受骗者报案了,但两个骗子早已逃出法国,过花天酒地的生活去了。
那两个骗子为什么能够使两个商人上当?就是利用了商人求利及爱面子的弱点。
2.从众心理的影响FBI给出的报告中提到,从众心理即指个人受到外界人群行为的影响,而在自己的知觉、判断、认识上表现出符合于公众舆论或多数人的行为方式,而实验表明只有很少的人保持了独立性,没有被从众,所以从众心理是大部分个体普遍存在的心理现象。
20世纪50年代初,一位FBI的犯罪心理研究员想通过实验,来检验公众心理到底有怎样的影响。
试验在一个普普通通的实验室里进行。
他找来一个被公认为最有“主见”的大学生志愿者A,告诉他进行一次“视力感觉”测试。
大学生A走进实验室时,已经有6位志愿者等候在那里。
研究者告诉大家,试验主要是区别线条的长短。
实验开始了,研究者在前面的黑板左边画了一根竖直的标准线条,20厘米长。
接着在黑板的右边画了三根线条,编码为1、2和3。
志愿者要说出标有号码的线条中哪些线条与标准线条的长度一样。
大学生A一眼就看出,线条3符合标准长度,线条1长,而线条2稍短。
其他志愿者也说出了自己的选择,答案与A的一样。
试验者擦掉线条,又重新画了4个线条,结果大家的答案仍然一致。
试验者第三次画了4根线条。
这次,A也是一眼就看出只有线条1符合标准长度,可是,还没等他开口,第一位志愿者认为是“2号”。
A不禁感到奇怪,因为在A看来,2号明显要短于标准线条。
可是,当其他人依次明确地说出和第一个志
愿者同样的结果时,A越来越感到不安。
轮到他时,他满脸通红,语无伦次,简直不知道话该从何说起。
实际情况是,每次只有大学生A一个人是真正的受试者,其他所谓的志愿者都是FBI犯罪心理研究学者的助手,他要这些扮作志愿者的助手们有时故意作出错误的选择。
人人都有心理弱点,这就为那些说谎者提供了说谎的机会,而了解人性的弱点有助于大家识别生活中的谎言。
就像一位哲学大师曾说过的那句话,当谎言盛行的时候,真理反而成了谎言。
3.巧用数字故布疑阵
著名的FBI统计专家达莱尔·哈夫,曾写过一本书叫《统计数字会撒谎》,他认为,在一个用事实说话的社会,人接触到了越来越多的统计数据和资料,例如各种经济数据、证券信息、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公司财务报告等,但是其中不少数据是用来蒙蔽对数据知识不甚了解的受害者。
为什么数字会被拿来用于说谎?FBI通过验证得出一个结论,在人的本性中,有一种“数字不会说谎”的观念,它是社会都接受并认同的一种观念。
数字代表精确。
有统计数字为证,话说出来容易使人接受。
一些高明的说谎者便利用人对数字的迷信,通过巧妙伪装数字来达到说谎的目的。
十几个调查人员独立地发表了关于抗组织胺药的试验数据。
所有的数据都证明,在经过抗组织胺药物治疗后,98%的感冒能够治愈。
这一结论引起了传媒的大肆宣传报道,抗组织胺药的广告铺天盖地,医药界也掀起了此类药物的生产热潮。
但奇怪的是,人们拒绝越过统计资料去注意一下早就了解的事实。
正如一位幽默的非医学权威人士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