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财政与宏观调控ppt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五章 财政与宏观调控
本章主要讲授内容
财政政策概述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 我国财政政策的实践 本章小结
• 四、财政政策的工具
• 税收、公共支出、政府投资、国债、赤字政策、预算政策和财政补贴 等等。
• 税收--宏观税率对国民经济的稳定与发展会产生巨大影响。
通过税负分配、税收优惠和税收惩罚体现 • 公债--国债调节经济主要体现在下述三种效应上:
• 2、按政策调节经济总量的不同功能分类
• 扩张性财政政策;
• 又称膨胀性财政政策或“松”的财政政策。它是指通过降 低财政收入或增加财政支出来刺激社会总需求的政策。由 于财政支出大于财政收入,结果表现为财政赤字。
• 中性财政政策;
• 指通过财政收支的大体平衡,以保持社会总需求与总 供给基本平衡的政策。其政策功能在于保持社会总供 求的同步增长,以维持社会总供求对比的既定格局; 政策实施表现为财政收支在数量上基本一致。
• 调配合。
• 尽管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均有促进产出与 就业,但二者对总需求结构的影响是不同的:
• 扩张性财政政策在促进产出与就业的同时,可能发 生挤出效应,也即,扩张性财政政策借助乘数效应,导
致国民收入增加,这使得社会对货币的需求增加,于是 利率随之上升,从而排挤了私人部门的投资。

而扩张性货币政策却能够通过降低利率,促进产出
其调节机理是将纳税人的收入与适用的累进税率相挂钩,即纳 税人收入越多,累进所得税的边际税率越高。这样,当经济繁 荣、总需求增加时,所得税税额相应增加,私人部门的总需求 相应降低,税收对总需求就有了一种自动抑制的功能;反之, 当经济萧条、纳税人的收入水平下降、总需求萎缩时,累进所 得税的边际税率自动下降,税收收入随之自动下降,导致总需 求扩大,有助于抑制国民收入的下降。 • ②失业保险 • 政府的转移支付水平一般与社会成员的收入呈逆相关。经济增 长速度越快,就业岗位越多,社会成员的收入水平越高,进人 社会保障范围的人数越少,社会保障支出的数额自动减少,以 转移支付形式形成的总需求相应减少;反之,则相应增加。这 样,政府的转移支付机制随着经济发展的兴衰,自动增加或减 少社会保障支出和财政补贴数额,能够自动起到调节总需求、 熨平经济波动的作用。
币供应量,促使利率上升,产出“挤出效
应”,使总需求不会大幅度上升。这种组
合主要在经济比较繁荣、但公共投资不足
时采用。
第十三讲 财政政策
紧松政策 紧财政政策
紧松政策
增税
压缩政府 支出规模
抑制社会总需求 避免经济过热
松货币政策
放松银根
适度增加货币供给 保持经济适度增长
• 在这种政策组合中,政府对财政支出 严加控制,同时采用增税措施,抑制总需 求;同时中央银行根据实际情况,采取适 当放松银根的货币政策,促使利率下降, 以刺激私人投资。这种组合适于财政赤字 较大、经济处于轻度衰退时采用。
政策之外,政府还可以运用货币政策手段。
凯恩斯学派认为,货币政策是指政府通过
改变货币供应量,调节利率,进而影响投
资,再通过投资乘数影响产出的政策。

由于两种政策各具优势,互有特点,
因此二者的协调配合有助于实现多元政策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目标。在实际生活中,各国政府普遍重视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之间的合理搭配。
• 1、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功能差异要求二者之间的协
提高利率
压缩信贷规模
• 在这种政策组合中,政府通过增加税收、 削减政府支出规模等限制消费和投资,抑 制总需求;中央银行紧缩银根,减少货币 的供给,刺激利率上升,私人投资减少, 导致总需求下降。
• 这种双管齐下的措施使总需求迅速收缩, 能够有效遏制恶性通货膨胀,但会导致经 济增长缓慢,甚至陷于衰退的境地。
候是把两种政策搭配起来使用,以一方优势弥补另一方的不
足,这有助于增强宏观调控的力度和效果。适应于不同的经 济环境,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可以有多种不同的组合方式。
• 二、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配合模式
– 松的财政政策和松的货币政策 – 紧的财政政策与紧的货币政策 – 紧的财政政策和松的货币政策 – 松的财政政策和紧的货币政策
• 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
• ①汲水政策:指的是在经济萧条时增加一
定数额的公共投资,促使经济自动恢复活 力。
• 汲水政策有四个特点:它是一种诱导景气 复苏的政策;载体是公共投资;财政支出 规模有限。不进行超额的支出;它是短期 的财政政策。
• ②补偿政策:指的是政府有意识地从当时
经济状态的反方向出发,调节景气变动幅 度的财政政策,以达到稳定经济的目 的。——逆经济风向行事。
• 这种组合主要在总需求极度膨胀,总供给 严重不足,物价大幅攀升,抑制通货膨胀 成为首要目标时采用。
第十三讲 财政政策
松紧政策 松的财政政策 松紧政策 紧的货币政策
减税 扩大政府支出
刺激社会总需求
克服经济萧条 保持经济适度增长
紧缩银根
避免出现过 高的通货膨胀

在这种政策组合中,政府适当扩大财
政支出和减税,同时中央银行严格控制货

此时,人们对持有货币的需求变得无限大,货币供给
的任何增长都会被持币需求(流动性货币需求)所吸收,利
率不会下降,无法起到刺激投资的作用,货币政策完全失效。
在这种情况下,只能通过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启动投资需求。

由于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对总需求结构会产出不同的影
响,对产出和利率水平也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因此更多的时
• 紧缩性财政政策:
• 通过增加财政收入或减少财政支出以抑制社会总需求 的政策,通常称为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其结果通常表 现为财政盈余。
• 六、财政政策的效应
• 1、自动稳定效应:指这样一种宏观经济的内在调节机制:
• 它能在宏观经济的不稳定情况下自动发挥作用,使宏
• 观经济趋向稳定。
• 2、乘数效应:支出/投资乘数、税收乘数、平衡预
双松政策
松财政政策
双松政策
松货币政策
扩大政府支出 减少税收
降低利率 降低法定准备金率 扩大信贷规模
社会总需求严重 不足,存在大量 未被利用的闲置资源
短期具有刺激 和增加社会 总需求效应
长期具有增加 供给效应
1979-1980 1982-1984 1986-1988 1992-1993
• 在这种政策组合中,在财政政策扩大总需 求的同时,中央银行增加货币供给量,阻 止利率上升,抵消或减少财政政策的挤出 效应,因此会使总需求在短时间内迅速扩 大,对经济具有很强的刺激作用。
• 流通形成直接影响,产生货币效应。另一方面,财
• 政政策的货币效应主要体现在公债上。公债政策的
• 货币效应又取决于公债认购的对象和资金来源。
第二节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
• 一、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配合的必要性 • 二、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配合模式
• 一、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配合的必要性

在稳定宏观经济波动方面,除了财政
面的经济利益关系,直接作用于公平问题;

货币政策对总需求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影响货币
流通量来实现的,主要在流通领域进行调节。货币
政策侧重于调节货币这一资源在社会各领域中效率
的发挥,直接作用于效率问题。
• 3、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作用效果的差异要求二 者的协调配合。如:
• 在经济萧条、有效需求严重不足的情况下,使 用扩张性货币政策无法起到刺激经济回升的作用。 此时,扩张性货币政策固然能够降低利率,但由于 投资和消费对利率的变动缺乏弹性,利率的下降很 难刺激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的增加。 此时,配合使 用扩张性财政政策却能刺激经济复苏。
与就业的增加,因而有利于鼓励私人部门投资的增长。

2、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调节范围差异要求二
者之间的协调配合。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都以调节总需求为基点,
但二者的调节范围却不尽相同。

财政政策对总需求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增减税收、
发行国债、调整支出规模和结构来实现的,主要在
分配领域实施调节。财政政策侧重于调整社会各方

算乘数
• 3、挤出效应:部分挤出效应;完全挤出效应
• 4、奖抑效应:指政府通过财政补贴、各种奖惩措施,优惠政
• 策对国民经济的某些地区、部门、行业、产品及某种经
• 济行为予以鼓励、扶持或限制、惩罚而产生的有效影响
• 5.货币效应:一方面表现为政府投资、公共支出、财政补
• 贴等本身形成一部分社会货币购买力,从而对货币
• 这种组合适于总需求严重不足、生产资源 大量闲置、解决失业和刺激经济增长成为 宏观调控首要目标时使用,否则可能导致 严重的通货膨胀。
第十三讲 财政政策
双紧政策 紧财政政策 双紧政策 紧货币政策
增加税收
压缩政府支出
提高法定 存款准备金率
抑制需求膨胀 和通货膨胀
1981 1985 1989-1991 1993-1997
“排挤效应”:国债发行使民间部门的投资或消费资金减少 “货币效应”:国债发行引起货币供求变动。 “收入效应”:一般纳税人与公债持有人之间就产生了收入
的转移问题 。 • 公共支出--公共支出是政府为提供公共产品,满足社会公共
需要而安排的支出,它包括购买性支出和财政补贴、社会 保障支出等转移性支出。 • 政府投资--乘数效应,政府的投资能力与投资方向对经济结 构的调整起关键性作用。
• 反之,经济出现严重的通货膨胀的时候,运用 紧缩性的财政政策进行调节,可能收效甚微。此时, 中央银行通过减少货币供给或提高利率,可以对抑 制总需求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糟糕的是,货币市场还可能落入流动性陷阱,即:由于
利率水平与证券价格之间呈逆相关,因此当利率很低时,人
们认为证券价格只会下跌而不会上升,因而不会去购买证券, 而是持币等待。
政策目 标
物价稳定、经济增长、收入的合理分配、社会生活质量提 高
媒介体 收入分配
货币供应
价格
政策工
税收

投资
公共支出
国债
• 五、财政政策的类型 • 1、按政策调节经济周期的不同作用分类 • 自动稳定的财政政策: • 指财政的某些制度性安排能够自动促进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平衡 • ①累进个人所得税 • 累进征收的个人所得税制,对经济活动水平的变化相当敏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