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利用本地红色资源赓续传承红色精神血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充分利用本地红色资源赓续传承红色精
神血脉
丹江口市浪河镇地处仙山琼阁圣地武当山东麓、烟波浩渺丹江口水库西南,
位于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内,自然环境优美,风光怡人。
这里建立
了鄂西北第一个苏维埃红色政权——原均县中心县委,贺龙、黄正夏等老一代革
命家曾在浪河留下足迹,沉积着深厚而丰富的红色文化底蕴。
浪河镇学校多年来坚持秉承浪河革命老区深厚人文底蕴,承继弘扬和丰富红
色文化的历史责任,以立德树人为指向,着眼于学生未来发展和终身发展,在学
生中广泛开展红色基因教育,赓续传承红色精神血脉。
1996年浪河中学被湖北省
十堰市教育委员会和老区教育研究会授为“革命传统教育示范学校”荣誉称号,
自觉承载传播红色文化的历史使命,挖掘和弘扬镇域内蕴涵的丰富红色文化,积
极开展红色文化课程化的探索实践,以红色文化凝神聚气,以红色文化铸魂育人,促进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落地落实,形成了本镇学校特有的红色文化教育品
牌和特色。
一、以陈列室为主阵地,弘扬革命光荣传统
1996年在十堰市和丹江口市两级老区教育研究会及两级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
会的具体指导下,浪河中学建成了“浪河中学革命老区教育陈列室”。
当年,浪
河中学被十堰市教育委员会和老区教育研究会授予“革命传统教育示范学校”荣
誉称号,建成当年特邀曾经在浪河地区战斗过的革命前辈黄正夏、饶崇健等回浪
河中学参观老区教育陈列室, 革命前辈黄正夏、饶崇健看到红色基因在浪河得以
传承,颇感欣慰。
2004年浪河中学又对浪河中学革命老区陈列室进行了升级改造,抢修了这一宝贵精神财富。
浪河镇中心学校每年分批次组织全镇中小学学生到“革命老区教育陈列室”
参观学习,接受革命传统教育,传承红色基因。
“革命老区教育陈列室”对社会
各界开放,让来参观学习的人心灵受到洗涤,红色基因永传承。
把浪河中学办成
丹江口市唯一一所红色教育特色学校。
二、革命传统教育读本,师生赓续红色血脉
为缅怀从大革命时期到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在浪河战斗
过的革命前辈和牺牲的先烈们。
2009年浪河镇中心学校组织专班,由时任浪河中
学副校长郭万才主笔撰写《星火黄龙山》一书出版,被列为丹江口市中小学革命
传统教材。
这本教材以“红色”为主旋律,弘扬红色土地、红色校园。
革命传统
有一股神奇的再生力量,刀刃不折,火烧不尽,时空阻隔不断。
世世代代的浪河人,时刻不丢这个再生力量,充分运用这个得天独厚的红色革命传统再生力量,
对代代师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让革命传统教育走进课堂、走进生活。
让革命前
辈的革命追求在代代师生中传承,培养“忠诚、奉献、质朴、刚毅”的精神品质。
信仰和追求是人的力量源泉,浪河教育界深深懂得这个哲理,在师生中充分做好“信仰”和“追求”这个大文章,再把“信仰”和“追求”转换成动力。
三、编纂《浪河中学校志》,把红色基因永传承
丹江口市浪河中学,从1911年铁弗寺秀才李己之在浪河中皇宫创办“武备
学校”算起已过百年历史,浪河中学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史。
为对师生进行革命
传统教育,让红色基因代代传承。
2016年浪河中学组建校志编纂小组,历经两余年,2018年《浪河中学校志》成书印刷,书中对红色基因部分进行了充分挖掘,
查阅了大量的文献,请教了丹江口市党史馆人员,走访了部分老教师及其家属,
把浪河中学的红色革命历史进行了详实的考证记载。
浪河中学红色革命史留给了
师生一段佳话,一份精神遗产,一部红色教科书。
特别是革命前辈的“信仰”是
浪河中学引以为豪的“家训”,折射出一份深入骨髓、融彻血液、浸透灵魂的红
色情怀。
四、打造本土特色走廊,红色基因浸润童心
2021年丹江口市浪河镇中心幼儿园结合浪河镇丰富又独特的红色文化资源,
在幼儿园二楼精心打造以“星火黄龙山”为主题的红色走廊,成为幼儿园开展红
色教育的主阵地。
从幼儿实际出发,把走廊按照红星剧场、星火黄龙山、追寻红
色记忆、人民币演变史和红色物件寻宝记、红色电影和红色歌曲、红色节日、最
可爱的人七大板块精心打造,每一个板块都由珍贵的历史照片和文字组成,走廊
上空用幼儿爱看的卡通形式把刘胡兰、邱少云、潘冬子、张嘎、黄继光等英雄人
物纷纷呈现出来,走廊柱子上挂着的绿色挎包里装着红色书籍,让红色基因根植
于孩子们的内心,从而启智润心,让孩子们从幼儿园起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浪河镇中心幼儿园还利用浪河本地独特的乡土文化资源,在幼儿园三楼精心
打造“浪河明清老街”为主题的乡土文化走廊,让幼儿从小接受乡土文化的熏陶,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
浪河镇中心幼儿园根据幼儿年龄特点、生活经验和认知
发展特点,把乡土文化走廊按照印象浪河、魅力浪河、浪河八大碗、浪河八大景、清末庄园、浪河民俗街六大板块精心打造,让孩子领略家乡的特色,感受家乡历史,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五、瞻仰红色革命遗址,接受革命传统教育
浪河老街历史悠久,始建于北宋,这条街兴盛于明清,所以又叫“明清老街”,保留有汉江流域最典型的明清古建筑群落,2008年被列入湖北省重点文物
保护单位名录。
老街不仅历史悠久,还是是鄂西北第一个苏维埃红色政权——原
均县中心县委所在地,贺龙等老一辈革命家曾在此留下足迹。
浪河镇黄龙村清末庄园建于清末民国初年,是丹江口市境内已发现的比较完
整的典型清末南方庄园。
清末庄园不仅研究清末建筑雕刻技艺难得的实物资料,
更是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地方。
1939年3至4月,中共均县南区委员会成立,区
委机关设在黄龙山清末庄园新屋场炮楼内。
1946年,更名后的均县民主政府再次
在浪河在黄龙新屋场成立,这和浪河红色革命的历史及良好的群众基础有着密切
的关系。
发生在浪河老街和清末庄园可歌可泣的革命英雄事迹,“革命老区陈列室”
通过珍贵的照片和文字呈现出来,《星火黄龙山》通过一个个故事讲述出来。
浪
河镇学校不仅通过“革命老区陈列室和《星火黄龙山》革命统教育读本对学生进
行革命传统教育外,还结合开展研学旅活动,组织学生到浪河老街和清末庄园,
参观文物建筑,聆听讲解员介绍在浪河战斗过的贺龙、黄正夏、宋良由、绕崇健
等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和牺牲的纪大纲、张志新、戴廷玉等先烈们的可歌可泣
的事迹,让学生们感受到了前辈和先烈们伟大的理想,坚定的信念和高尚的情操,继承发扬党的光荣传统,努力学习,真正做到听党话、跟党走,长大报效祖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