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3水的组成
课题3 水的组成
课题3 水的组成学习目标1、了解氢气的性质,知道氢气的验纯方法。
2、认识水的组成。
3、了解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的区别。
课前预习案1、点燃氢气前要 。
2、电解水时,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玻璃管中产生的是 气,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玻璃管中产生的是 气,其中二者的体积比约为 。
电解水是文字表达式: 。
3、电解水得到的结论:①水是由 元素组成的;②化学变化前后元素的种类 。
4、物质分类课堂导学案探究点一 氢气认真阅读P 79分析与讨论:1、根据氢气的性质,你能判断实验室可用什么方法收集氢气吗?。
2、如果在进行氢气验纯时,发现氢气不纯时能否直接用这支试管再收集氢气?为什么?应该怎么办?。
3、氢气(H2)是由氢元素组成的,氧气(O2)是由氧元素组成的水(H2O)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试写出氢气燃烧的符号表达式,并分析化学变化前后分子、原子、元素的种类是否改变。
探究点二水的组成阅读P80分析与讨论:1、上述实验中水是否发生了分解反应,生成了几种新物质?。
2、分析水的生成和分解实验,其中的哪些现象和事实能够说明水不是由一种元素,而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3、在电解水的实验中往往出现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大于2:1现象,试分析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通电4、已知水分解的符号表达式为:H2O H2+O2,通过符号表达式你能获得哪些信息?请从分子、原子角度解释水分解的过程。
探究点二化合物与单质阅读P81分析与讨论:1、下图是物质分类的结构图,请完成填空。
混合物(例:)2、有人说高锰酸钾(KMnO4)是混合物,因为高锰酸钾中含有钾、锰、氧,你认为对吗?为什么?。
3、有人说含氧元素的物质就是氧化物,这句话对吗?有哪些可能?并举例说明。
课后训练案1、下列属于H2的化学性质的是()A.液氢燃烧B.燃烧产生蓝色火焰C.氢气具有可燃性D.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2、用明火点燃下列的混合气体,一定不会发生爆炸的是()A.氢气和空气B.氧气和氢气C.天然气和空气D.氢气和氮气3、关于电解水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A.电解水属于分解反应B.电解时两个电极上都有气泡产生C.电解时产生的氢气体积小于氧气体积D.电解水实验证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4、水是生命之源,它属于()①单质②混合物③纯净物④氧化物⑤化合物A.①③⑤B.②④C.③⑤D.③④⑤5、在①海水;②碘;③氯酸钾;④四氧化三铁;⑤空气;⑥氧化铜;⑦镁;⑧氯化钠;⑨液氧中,属于混合物的是;属于纯净物的是;属于单质的是;属于化合物的是;属于氧化物的是。
课题3 水的组成
教学目标
1、认识水的组成。 2、知道单质、化合物的区别及氧化物的含义。
3、了解并体会人类认识水的组成的过程和方法 。
教学重点
通过电解水实验探究水的组成,了解单质、 化合物、氧化物的概念。
水是由什么组成的?在很长 的一段时期内,水曾经被看作是 一种元素。直到18世纪末,在前 人探索的基础上拉瓦锡通过对水 的生成和分解实验的研究,确认 水不是一种元素,而是由两种元 素组成的化合物。
2 、根据水电解装置中 的现象,判断图中所 接电源正负极。A点接 正 的是 ________ 极。管 内是________ 气。 氧
3.电解水的实验说明了( D )
A、水是一种常见的元素 B、水中含有氢气和氧气 C、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混合物 D、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化合物
三、物质的分类
H2的体积 : O2的体积 = 2 : 1
(二)、检验生成气体
实验 操作
正极收 集的气 体 负极收 集的气 体
实验 现象
结论
此气体 为氧气
用带火星 带火星的 的木条 木条复燃
用燃着 的木条
气体燃烧, 此气体 火焰呈淡 为氢气 蓝色
实验:水的电解
水电解器
顶端带有活塞的玻管
玻璃管内装满水(内 加少量氢氧化钠或稀 硫酸溶液,以增强溶 液的导电性。因为,
点燃
H2O
⑫点燃不纯的H2 现象:发生爆鸣或爆炸 H2 + O2
点燃
H2O
(点燃前一定要验纯)
爆炸极限
空气中混入氢气的体积达到总体积的 4%~74.2%
3、检验氢气的纯度:爆鸣法
验纯方法:试管口朝下,用拇指堵住试 管口移近酒精灯火焰,移开拇指,若听 到很小的声音,则表示氢气已纯。
课题3水的组成(教学设计)九年级化学上册(人教版)
课题3 水的组成一、教材分析本课题以人类认识水组成的历史引入并展开,模拟史实的研究过程,分水的生成和水的分解两步展开。
首先介绍了氢气的性质,既是后续探究的必要基础知识,也是模拟水组成研究的开端,水分解部分是水电解的实验探究。
经过水生成和水分解两部分的实验与分析,认识水的组成已是水到渠成。
在认识水的组成的基础上,结合所学的元素、氧气等知识,从元素组成上区分归纳出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的概念。
二、学情分析探究物质的组成是化学学习的任务之一,通过前面的学习和生活经验的积累,学生不仅知道水是我们身边最常见的物质之一,而且对水的物理性质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对于水的组成,学生并不完全了解。
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来确定物质的组成是一种常用的方法,这种思想学生可能不会想到,但经过引导学生还是能理解的。
所以,通过氢气的燃烧实验或电解水的实验都能证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三、教学目标1.通过实验认识水的组成。
2.知道单质、化合物的区别及氧化物的含义。
3.了解并体验人类认识水的组成的过程和方法。
四、教学重难点重点:1.通过电解水的实验认识水的组成;2.准确区分单质、化合物和氧化物。
难点:从元素的角度认识物质组成及对物质进行分类。
五、教学过程【知识回顾】水对我们来说非常的熟悉,前两节课我们也从多角度认识了水,请同学们结合生活经验和以往的学习内容,从化学的角度(即物质的性质、变化、用途、组成、结构)介绍水。
【总结】性质:在常温下是无色无味的液体,标准大气压下,沸点为100 ℃,凝固点为0 ℃等;变化:水有气、液、固三种状态,可以进行转化;用途:生活饮用水、农业灌溉、工业生产用水等,非常广泛。
【讲解】从上面的总结中我们可以看出,现阶段对水的认识主要是物理性质、物理变化和用途方面,那么水有哪些化学性质呢?又有哪些化学变化?水的元素组成和微观构成又是怎样的呢?本节课我们就主要通过实验探究水的组成,并学习水的化学变化和性质。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单元 自然界的水课题3水的组成
第四单元 自然界的水水的组成一、水的组成 1、电解水的实验加入氢氧化钠:增强水的电解现象:接通直流电源,两支试管中都出现气泡;负极和正极中气体的体积比大约为2∶1,即V (正):V (负)=1:2检验:①正极: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试管口处,木条复燃,说明该气体是氧气。
②负极:用燃着的木条放在试管口处,气体燃烧,说明该气体是氢气。
文字表达式:水 −−→−通电氢气 + 氧气 H 2O −−→−通电H 2 + O 2 ↑ ↑ ↑氢、氧元素 氢元素 氧元素实验结论: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注意:①纯净的水的导电性很弱,故在水中加入少量稀硫酸或氢氧化钠溶液,以增强水的导电性。
而硫酸或氢氧化钠本身却并没有发生化学变化。
②若电解水实验中,生成氧气与氢气的体积比小于1:2,是因为氧气在水中的溶解性比氢气强。
2、水的物理性质A.在通常情况下,水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液体B.在标准状况下,水的沸点为1000℃,水的凝固点为0℃C.能够溶解很多物质,是化学常用的溶剂D.在1大气压下,4℃时的水密度最大为1.0g/cm 3,冰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 3、水的化学性质A.通电分解:水(H 2O )−−→−通电氧气(O 2) + 氢气(H 2) B.能与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发生反应,生成对应的酸 水(H 2O ) + 二氧化碳(CO 2) → 碳酸(H 2CO 3) 水(H 2O ) + 二氧化硫(SO 2) → 亚硫酸(H 2SO 3) C.能与某些金属氧化物发生反应,生成对应的碱 水(H 2O ) + 氧化钙(CaO ) → 氢氧化钙[Ca(OH)2] 4、单质和化合物单 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氧化物:由氧元素和其他任何一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单质 化合物 氧化物二、分子和原子 1、分子及其特点 (1)分子是真实存在的 (2)分子的特点①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一滴水中就含有15万亿亿个水分子 ②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课题3 水的组成
H
O
H
H
O
H
H
O
O
H
H
H
H H
O
H
O
H
H
O
H
H
O
H
H
H
O
H
O H
H
O
H
H
O
O
H
H
O
H
H
H
H
O H H O H O H H
H
O
H
5、实验推论
1. 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2 .每一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 氧原子构成的 3. 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分子分成原子,原 子又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通常状况下,氢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 气体,难溶于水,在相同条件下,氢气是密 度最小的气体。
2、氢气的化Leabharlann 性质可燃性燃烧现象:燃烧时发出淡蓝色火焰, 放出大量的热,有水雾生成。 点燃
H2 + O2
H2O
辽宁省辽源煤矿瓦斯爆炸现场
注意:氢气与空气(或氧气)的混合气体 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因此可燃性气体点 燃前,一定要验纯。
一、水的组成的测定
1、实验装置:
水的导电性很弱,为了增强水的导电性,常在 水中加入少量的氢氧化钠或硫酸;
2、实验现象
两电极均产生气泡,一段时间后,试管1和
试管2所收集的气体体积比约为1:2。
3、气体的检验
a. 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试管1中的气体,带 火星的木条复燃,则说明是氧气。 b.试管2中的气体接近火焰时,气体能燃烧, 火焰呈淡蓝色,则说明是氢气。 可简单记忆为:“正氧负氢,氧一氢二”。
课题3水的组成
2:下图是表示气体粒子的示意图,其中“●”和“○” 分别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那么其中表示混合物的是 ( C )
3、请将下列物质进行分类(用序号表示):
①空气 ②二氧化硫 ③ 氧气 ④海水 ⑤冰水共存物 ⑥高锰酸钾(KMnO4)
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是 ;属于 ① 、④ 纯净物的是②、 ③、 ⑤、 ⑥ ;属于单质的 是 ③ ;属于化合物的是 ②、 ⑤、 ⑥ ; 属于氧化物的是 ②、 ⑤ 。
4 ℃时密度最 大为1 g
cm3
你知道水是由什么组成的吗?
水的组成
水是由什么组成的?在 很长的一段时期内,水曾经 被看作是一种元素。直到18 世纪末,在前人探索的基础 上拉瓦锡通过对水的生成和 分解实验的研究,确认水不 是一种元素,而是由两种元 素组成的化合物。
二、 最轻的气体--H2
(最理想可再生能源)
讨论
微观: 1、每个水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 2、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 3、化学变化中分子能再分原子不能再分,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 小的粒子 4、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分子的破裂和原子的重新组合。 5、化学变化中分子的种类一定变,分子的数目可能变。 宏观: 1、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2、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 3、反应前后物质的种类改变。
课本P80 讨论
你掌握了吗:
请填写:
水在直流电作用下,生成 氢气 和 氧气 因此,水是由 氢元素和 氧元素组成的 。 与电源正极相连的试管内收集到的气体 是 氧气 。 与电源负极相连的试管内收集到的气体 是 氢气 。 2:1 •V(H2):V(O2)= 。
,
讨论分析动画和图片 获得的信息
根据水分子的分解示意图, 请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说 出你获得的信息(3至4条)
课题3 水的组成
学完本课你有哪些收获?
1、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2、单质是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3、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4、同两种元素组成的,其中一种元素为 氧元素的化合物叫氧化物
氢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 氢气可以燃烧(具有可燃性).氢气在空气中燃烧时,产生 淡蓝色火焰.
氢气不纯时,点燃时可能会发生爆炸!点燃氢气前,一定 要检验氢气的纯度
水的电解实验
1、实验过程中都有哪一些现象发生? 2、通过电解水的实验,我们可以知道水是由什么来组成的?
水的电解实验
氢气
氧气
实验现象:
两极都产生气泡; 正极与负极产生的气体的体积比约 为1:2; 正极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 复燃,证明是氧气(O2)负极产生 的气体能燃烧,火焰呈淡蓝色,证 明是氢气(H2)。
考一考你
4、将下列物质分别按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氧化物分类 . ①液态空气 ②铝粉(Al) ③红磷(P) ④氯酸钾(KClO3) ⑤硫粉(S)
⑨二氧化碳
⑥墨水 ⑦冰水混合物 ⑧高锰酸钾加热完全分解后剩余的固体 ⑩二氧化锰(MnO2)
① ⑥ ⑧ 属于混合物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③④⑤⑦⑨⑩ 属于纯净物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③⑤ 属于单质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⑦⑨⑩ 属于化合物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⑦⑨⑩ 属于氧化物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课题3 水的组成
B.反复多次实验查找原因
C.查找实验装置是否漏气
D.实验所得数据与理论相差不多,可以认为实验成功
11.(乌鲁木齐中考)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 A )
A.可能是纯净物也可能是混合物 B.可能是单质也可能是化合物
C.一定是纯净物
D.一定是一种单质
12.如图所示,小雨同学将纯净的氢气点燃。 (1)观察到导管口有 淡蓝色火焰,将干燥的冷烧杯倒罩在火焰上方,烧 杯内壁出现 水雾 。
注 意:氢气中若混有一定量的空气或氧气,点燃时容易发生爆炸,因此点 燃氢气前一定要检验其纯度。
2.水的分解
实验现象:与正极相连的玻璃管和与负极相连的玻璃管内产生的气体的体积比 为 1∶2 。
气体检验:正极产生的气体能使 带火星 的木条 复燃 ,该气体是 氧气 ;负 极产生的气体能被 点燃 ,该气体是 氢气 。 表 达 式: 水 ―通―电→ 氢气+氧气 。 实验结论: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You have to believe in yourself. That's the secret of success. 人必须相信自己,这是成功的秘诀。
15.有一种无色无味液体A,在通电条件下分解产生两种气体B和C,已知铁 丝可以在B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物质D,C是自然界中最 轻的气体,它在空气中燃烧生成A。 (1)写出A、B、C、D四种物质的名称:A. 水 ;B. 氧气 ;C. 氢气 ; D. 四氧化三铁 。 (2)依次写出上文所涉及的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并指出它们的基本反应类 型。
8.(齐齐哈尔中考)下列微观模拟图中和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其中表示单 质的是( C )
A
B
C
D
9.(南宁中考)如图是电解水实验的装置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C )
课题3-水的组成
[讨论]理论上与正负两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应是 1:2,但在实验中两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往往小 于1:2。这是为什么?
原因1:部分氧气与电极发生了反应。 原因2:氧气比氢气溶于水的能力大一些。
[问题] (1)在水的电解实验里,生成了几种新物?水发生了 什么化学变化?
水 通电 H2O
氢气 + 氧气
H2
金新月
金三角
毒品
缅甸、泰国、老 挝三地交界地带,年 产鸦片4000吨,是原 世界最大鸦片产地。
银三角
安底斯脉中南段, 年产可卡因80合反应)
2.水的组成 水是由哪些元素组成的呢?下面我们用实验
来回答这个问题。
在水电解器的玻璃管里注满水,在水中加入 少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或稀硫酸),增强水的导 电性,加快水的电解速率,一个电极接电源正极, 另一个电极接电源负极,接通直流电。
电解水
水电解后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 记忆:负氢(谐音记:“父亲”)
____①__④,属于单质的有(填序号)____⑥__⑦_,属于 化合物的有(填序号)____②__③__⑤__⑧。
课题3 水的组成 1.氢气的性质
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 化学性质:可燃性 2.水的组成(电解水的实验)
①现象:出现气泡,V正极:V负极=1:2(体积比) ②产物检验:a.正极: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氧气
b.负极:能够燃烧,火焰呈淡蓝色--氢气 ③文字表达式
结论: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3.单质和化合物 (1)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2)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3)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国际上三大毒品产地
阿富汗、巴基斯坦、 伊朗三地交界地带,年 产鸦片4200吨,可卡因 300吨,成为现在世界最 大鸦片产地。
人教版五四制化学八年级全册《课题3 水的组成》教案3
人教版五四制化学八年级全册《课题3 水的组成》教案3一. 教材分析《课题3 水的组成》是人教版五四制化学八年级全册的一章内容。
本课题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水的组成,通过实验和理论分析,使学生认识到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同时学习水的化学式和水的性质。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题之前,已经学习过了一些基本的化学知识,如元素的概念、化学式的书写等。
但学生对水的组成可能还停留在直观的认识上,需要通过实验和理论分析来进一步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了解水的组成,知道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2.掌握水的化学式,能够正确书写水的化学式。
3.了解水的性质,知道水在自然界中的重要性。
四. 教学重难点1.水的组成的理解。
2.水的化学式的书写。
五. 教学方法采用实验法、讲解法、讨论法、问题驱动法等教学方法,通过实验、讲解、讨论等形式,使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水的组成。
六. 教学准备1.实验室用具:烧杯、试管、滴定管等。
2.实验试剂:氢气、氧气等。
3.课件和教学素材。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提出问题“水是由什么组成的?”引发学生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5分钟)通过实验和理论分析,呈现水的组成。
首先进行水的电解实验,让学生观察到水分解为氢气和氧气,从而得出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结论。
然后讲解水的化学式H2O,使学生掌握水的化学式书写方法。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验证水的组成。
每组学生用烧杯取一定量的水,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钠溶液,用滴定管滴加氢气,观察氢气的产生情况。
通过实验操作,使学生加深对水的组成的理解。
4.巩固(5分钟)学生通过讨论,总结水的组成和化学式书写方法,加深对水的组成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水在自然界中的重要性,讨论水资源的保护和水环境的治理等问题,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6.小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使学生明确水的组成和化学式的重要性。
课题3 水的组成
探究P80 【二、电解水实验】电解水实验1.flv
1.如图4-25所示,在电解器玻 璃管里加满水,接通直流电源, 观察并记录两个电极附近和玻璃 管内发生的现象
现象
两电极
均有气 泡产生
正极端的 负极端的 玻璃管 玻璃管
气泡少、水 气泡多、水 位下降慢 位下降快
比较两玻璃管中 2O
2H2 ↑+ O2↑
由此可得出什么结论?
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
1.检验氢气纯度时,判断氢气纯度较高的实验现
象是
()
A.听到尖锐的爆鸣声 B.未听到声音
C.听到声音很小
D.试管爆炸
4.鱼能在水中生存是因为( )
A.水的组成中含有氧元素
B.水在常温下为液态
C.水能分解放出氧气
V正极: V负极=1 : 2
图4-25电解水实验
【电解水实验】
2.切断上述装置中的电源,用燃着的木条分 别在两个玻璃管尖嘴口检验电解反应中产生 的气体,观察并记录发生的现象。
正极端的玻璃管 现象 木条燃烧更旺
负极端的玻璃管
气体能燃烧,产 生淡蓝色的火焰
解释 氧气支持燃烧 氢气有可燃性能够燃烧
水 通电 含H、O 两种元素
复习巩固: 1、水的净化方法有哪几种?
2、过滤的要点是什么?在过滤中玻璃棒 的作用是什么?
3、怎样用简单的方法区别硬水与软水? 如何将硬水软化?
一、水是由什么组成的电解水实验
1.flv
水的组成揭秘
波义耳认为:我们现在用任何方法都不能再加以分解的 一切物质,对我们来说,就算是元素了。
用一般 的加热方法,水很难分解,因此人们长期以来, 一直认为水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四单元课题3水的组成(30张PPT)
水分子分解(图解)
H
O
H H
O
H
水分子
水分子分解(图解)重播
H
O
H
HH
O
H
水分子
氢分子
氧分子
C 1、冬天,带水的自来水管容易冻裂,主要原因是 ( )
A.铁管热胀冷缩 C.液态水比冰的密度大
B.铁管热缩冷胀 D.冰比液态水的密度大
拓展知识一:
问题:混有空气或氧气的氢气遇明火会发生爆炸,那 么在你使用氢气,尤其是点燃氢气时,应注意什么问 题?具体应怎样做?
一定要先检验氢气的纯度
其方法是:(P79页)
氢气
1.氢气的收集方法:①排水法 ②向下排空气法 2.氢气的化学性质: (1)纯净的氢气在空气或者氧气中安静地燃烧,产生淡蓝色的火 焰并放出大量的热。 (2)氢气与空气(氧气)的混合气体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 (3)验纯方法:用拇指堵住试管口,靠近火焰,然后移开拇指点火, 如果发出尖锐的爆鸣声表明氢气不纯,声音轻微则表示氢气很纯。
•9、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则,教职员躬亲共守。2021/8/122021/8/12Thursday, August 12, 2021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2021/8/122021/8/122021/8/128/12/2021 9:33:15 AM •11、只有让学生不把全部时间都用在学习上,而留下许多自由支配的时间,他才能顺利地学习……(这)是教育过程的逻辑。2021/8/122021/8/122021/8/12Aug-2112-Aug-21 •12、要记住,你不仅是教课的教师,也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2021/8/122021/8/122021/8/12Thursday, August 12, 2021
《 水的组成》说课稿
《水的组成》说课稿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怎样写说课稿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作者为大家整理的《水的组成》说课稿,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水的组成》说课稿1一、说教材1.教材分析初中化学第三章“水氢”的内容可划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为水和氢气,第二部分为原子结构知识的扩展。
对于第一部分而言,教材第一节以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为题,讨论了水与工农业生产等的紧密关系,在学生了解了水污染产生的严重后果和防止水源污染的重要意义之后,就应该对水作进一步认识,但教材只讲了水的物理性质和水的组成,把水的化学性质分散到以后的其他章节中去,而把本节重点放在分析水的组成。
教材的编排还注重了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本节是在学习了原子、分子、元素、单质、化合物等概念基础上编排的,因此,通过本节的学习,巩固和加深了这些知识。
通过实验现象引出的氢气,又为学习氢气的性质作出铺垫。
2.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a、使学生了解水的物理性质;b、通过电解水的实验,使学生认识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了解水的化学式;c、通过本节学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分子、原子等概念及相互关系,并可进一步理解化学变化的实质。
(2)能力目标:a、培养学生的观察探究能力;b、培养学生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分析探究能力。
(3)德育目标:a、通过电解水的实验对学生进行物质无限可分性教育,培养实事求是的态度;b、通过观看有关水资源和水的污染的录像,增强环保意识。
3.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电解水的实验和根据实验现象分析确定组成水的成分元素。
(2)教学难点:用分子、原子的知识解释电解水,即从宏观现象转向微观分析。
二、说教学运用现代教学媒体,创设情境,为学生提供丰富、生动、直观的实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教学过程如下:1.以问题导入新课,简洁明了在讲授新课前,通过计算机展示出两个联系实际的问题,然后进入新课。
课题3 水的组成
C
B
C
课题3 水的组成
板书设计
一、氢气(H2) 1.物理性质: 无色无味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 2.化学性质:⑪ 可燃性 ⑫ 还原性 二、水的组成 :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三、物质的分类
混合物 物质 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纯净物
化合物:组成中含有不同种元素的纯净物
课题3 水的组成
H2 +
O2
结论 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课题3 水的组成
某同学分别收集了几瓶氢气 氧气 二氧化 碳,但忘记了贴标签,请你帮他鉴别出来
猜想 氧气 氢气 二氧 化碳 操作 用火星木条 靠近气体 现象 木条复燃 结论 说明该气 体是氧气
用燃着的火 气体能燃烧, 说明该气 柴靠近气体 火焰呈蓝色 体是氢气 将气体通入澄 澄清的石灰 说明该气体 是二氧化碳 清的石灰水 水变浑浊
☆你知道正、负极生成的是什么气 体吗?请你设计实验证明你的猜想。
二、水的组成
现 象
正极端玻璃管 可以使带火 星的木条复燃
课题3 水的组成
负极端玻璃管 气体燃烧,产 生淡蓝色火焰
解 可以氧气支持燃烧, 氢气具有可燃性,产 释 产生的气体是氧气 生的气体是氢气
化学反应原理:
水
通电 通电
氢气 + 氧气
H2O
生
物 水母 鱼类
70%~ 80%
番茄
90%
西瓜
79%
成年人
65%~ 70%
含水量
97%
资料: 地球上的生物种类千差万别,但有一
共同特点:体内水的质量与生物体总质量的比 一般都在 60 % 以上。
课题3 水的组成
成年人体含水达65%至70%
课题3水的组成
课题3 水的组成1.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2.水通电分解产生的氢气与氧气的体积比应为2:1,但实验中氢气的体积往往大于氧气体积的两倍,原因主要有:(1)氢气和氧气在水中的溶解水平不同,在水中,氧气的溶解度比氢气大;(2)在电解过程中会有副反应发生,消耗了氧气,使氧气的体积比理论值低。
3.氢气纯度的检验方法:用排水法或向下排空气法收集一试管氢气,用拇指堵住试管口,靠近酒精灯火焰,然后移开拇指点火,假如听到尖锐的爆鸣声,说明氢气不纯。
1.单质和化合物都必须是纯净物,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化合物,也可能是混合物。
2.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
1.在电解水实验中,正、负极产生的气体可记为“正氧负氢”(谐音记为“正养父亲”)。
2. 从微观角度判断物质类别的方法(1)混合物与纯净物:由分子构成的物质,若分子不同,属于混合物;若分子相同,则属于纯净物;由原子构成的物质,若原子不同,属于混合物,若原子相同,属于纯净物。
(2)单质与化合物对于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若分子由同种原子构成,属于单质,由不同种原子构成,属于化合物。
知识点一氢气1.氢气是一种__________的气体,___ ___溶于水,密度比空气___________。
氢气的化学性质有___________。
知识点二水的组成2.水的组成:在电解水的实验中,正极产生的气体是____________,负极产生的气体是___________,它们的体积比为___________,此实验证明了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分解生成___________和_________;说明水是由_________元素和_________元素组成的。
知识点三单质和化合物3.由_____________的纯净物叫化合物;由_________________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是______________的叫氧化物;由________________的纯净物叫单质。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四单元《课题3 水的组成》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四单元《课题3 水的组成》教案一. 教材分析《课题3 水的组成》是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四单元的重要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实验和探究活动,了解水的组成,认识分子、原子和离子等基本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教材通过实验、探究、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对分子、原子等概念有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实验现象和原理的理解不够深入,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进行引导和帮助。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水的组成,认识分子、原子和离子等基本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2.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
3.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激发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水的组成及其分子、原子、离子之间的关系。
2.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能力的培养。
五. 教学方法采用实验法、探究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六. 教学准备1.实验室用具:烧杯、试管、滴定管等。
2.实验试剂:氢氧化钠、硫酸等。
3.多媒体教学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分子、原子等概念,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5分钟)介绍水的组成,展示实验现象,让学生观察和思考。
3.操练(20分钟)分组进行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数据。
4.巩固(15分钟)讨论实验现象,引导学生理解水的组成及其分子、原子、离子之间的关系。
5.拓展(10分钟)介绍水的净化和软硬度知识,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6.小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点,强调水的组成及其分子、原子、离子之间的关系。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8.板书(5分钟)绘制板书,总结水的组成及其分子、原子、离子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各环节时间分配:导入5分钟,呈现15分钟,操练20分钟,巩固15分钟,拓展10分钟,小结5分钟,家庭作业5分钟,板书5分钟。
《课题3 水的组成》实验报告-九年级上册化学人教版
水的组成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
1.通过探究实验认识到水的组成元素。
2.体验科学家认识客观世界的过程和方法。
3.培养学生观察实验、记录、描述和分析的能力以及合作、交流和评价的能力。
[实验药品以及仪器]
水电解器、直流电源、导线、开关、火柴、小木条、抹布
水(加入少量的氢氧化钠)
[实验步骤]
1.电解水
(1)用手挤压橡胶管中的玻璃球,同时将水注入电解槽中,注意一定要将电解槽中以及尖嘴管中的空气排尽。
(2)连接装置,将电解器正极与电源正极相连,负极与电源负极相连。
(3)接通电源,观察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1. 水电解,正极产生;负极产生
2.文字表达:
[问题与交流]
1.
2.
3.
4.。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3 水的组成
(氢气的性质)
视频
• 有关氢气性质的视频《氢气性质》 • 连接: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club/1945913
(P79)
请同学们观察图片一。
H2
图 片 一
上面的图片与短片给了你哪些信息?
氢气的性质
物理 性质 化学 性质
物理 无色、无味、难溶于水的气体, 性质
知识准备
1、如何检验一集气瓶中盛的是氧气?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如果木条 复燃,则证明集气瓶中盛的是氧气。
2、结合氢气的化学性质,思考如检验 氢气?
纯净的氢气能在空气里燃烧,产生淡蓝色 火焰.因此可以用点燃的方法来检验氢气.
下列关于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的现 象叙述错误的是( C ) A.产生淡蓝色火焰 B.放出大量的热 C.产物是水 D.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小烧杯,烧杯内壁有小液滴出现 解析:描述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现象时, 主要描述伴随的发光、放热现象及闻到的 气味,生成物的状态、颜色,反应是否剧 烈等方面,而一般不说出生成物的名称。 所以C项错误。
密度比空气小。 在空气中燃烧时有淡蓝色火焰(可 化学 燃性);混有一定量空气或氧气的 性质 氢气遇明火会发生爆炸。因此点燃 氢气前一定要检验氢气纯度。
如何检验氢气的纯度?
氢气的验纯
• 点燃氢气时,发出尖 锐的爆鸣声表明气体 不纯。 • 声音很小则表示气体 较纯。
Ⅰ、用拇指堵 住集满氢气的 试管口
Ⅱ、靠近火焰 ,移开拇指点 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