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考试大纲》猜题卷全国卷理科综合第七套试题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仿真卷 理综(七)(含答案)
绝密 ★ 启用前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仿真卷理科综合能力测试(七)本试卷共16页,38题(含选考题)。
全卷满分30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用2B 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A 后的方框涂黑。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选考题的作答:先把所选题目的题号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用2B 铅笔涂黑。
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5、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S 32 Cl 35.5 K 39Fe 56 Pb 207第Ⅰ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 求的。
1. 关于细胞膜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A. 脂质和蛋白质是组成细胞膜的主要物质B. 当细胞衰老时,其细胞膜的通透性会发生改变C. 甘油是极性分子,所以不能以自由扩散的方式通过细胞膜D. 细胞产生的激素与靶细胞膜上相应受体的结合可实现细胞间的信息传递2. 甲硫酸乙酯(EMS )能使鸟嘌呤变成7-乙基鸟嘌呤,后者不与胞嘧啶配对而与胸腺嘧啶配对。
为获得更多的水稻变异类型,育种专家用适宜浓度的EMS 溶液浸泡种子后再进行大田种植。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使用EMS 浸泡种子可以提高染色体变异的频率B. EMS 的处理可使DNA 序列中的G ﹣C 转换成A ﹣TC. 获得的变异植株细胞核DNA 中嘌呤含量高于嘧啶D. EMS 处理决定了水稻的进化方向3. 如图为一种常见的坐标曲线图。
最新2018高考全国卷理综及答案.docx
绝密★ 启用前2018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试题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及草稿纸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P 31 S 32Fe 56一、选择题:本题共13 个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78 分。
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1.下列关于人体中蛋白质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A.浆细胞产生的抗体可结合相应的病毒抗原B.肌细胞中的某些蛋白质参与肌肉收缩的过程C.蛋白质结合Mg 2+形成的血红蛋白参与O2运输D.细胞核中某些蛋白质是染色体的重要组成成分2.下列有关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正确的是A.巨噬细胞摄入病原体的过程属于协助扩散B.固醇类激素进入靶细胞的过程属于主动运输C.神经细胞受到刺激时产生的Na+内流属于被动运输D.护肤品中的甘油进入皮肤细胞的过程属于主动运输3.下列有关人体内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运动时,肾上腺素水平升高,可使心率加快。
说明激素是高能化合物B.饥饿时,胰高血糖素水平升高,促进糖原分解,说明激素具有酶的催化活性C.进食后,胰岛素水平升高,其既可加速糖原合成,也可作为细胞的结构组分D.青春期,性激素水平升高,随体液到达靶细胞,与受体结合可促进机体发育4.有些作物的种子入库前需要经过风干处理,与风干前相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风干种子中有机物的消耗减慢B.风干种子上微生物不易生长繁殖C.风干种子中细胞呼吸作用的强度高 D .风干种子中结合水与自由水的比值大5.下列关于病毒的叙述,错误的是A .从烟草花叶病毒中可以提取到RNAB .T 2噬菌体可感染肺炎双球菌导致其裂解C.HIV 可引起人的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D.阻断病毒的传播可降低其所致疾病的发病率6.在致癌因子的作用下,正常动物细胞可转变为癌细胞,有关癌细胞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中可能发生单一基因突变,细胞间黏着性增加B.细胞中可能发生多个基因突变,细胞的形态发生变化C.细胞中的染色体可能受到损伤,细胞的增殖失去控制D.细胞中遗传物质可能受到损伤,细胞表面的糖蛋白减少7.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全国高考考试大纲2018年猜题卷全国卷II、III理科综合第七套生物试题 含答案 精品
全国高考《考试大纲》2018年猜题卷(全国卷II、III)理科综合第七套生物试题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细胞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与真核细胞相比,原核细胞内只含有一种细胞器和一种核酸B.植物细胞的边界是细胞壁,所以放在清水中不会涨破C.动物细胞有氧呼吸时,线粒体氧化分解葡萄糖并释放能量D.对于酵母菌来说,细胞的衰老或死亡就是个体的衰老或死亡2.研究人员为了探究钙离子对高浓度NaCl培养条件下黄瓜幼苗光合作用的影响,进行了相关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B组与C组相比说明高浓度NaCl对黄瓜幼苗光合作用具有抑制作用B.在正常条件下,喷施CaCl2对黄瓜幼苗正常生活没有显著影响C.黄瓜幼苗光合速率下降可能与叶绿素减少、气孔导度减小有关D.在高浓度NaCl条件下,钟钙离子可以适当提高黄瓜幼苗光合作用速率3.BrdU在DNA复制过程中能替代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
由于含BrdU的情况不同,染色单体着色的深浅不同:当DNA只有一条单链掺有BrdU,则染色单体着色深;当DNA的两条单链都掺有BrdU,则染色单体着色浅,现将豌豆根尖分生区放在含有BrdU的培养基中培养,对处于不同细胞周期的细胞进行染色、制片后,在显微镜下可观察每条染色体的姐妹染色单体的着色情况。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在此实验中,DNA中的碱基A可以与碱基T、BrdU进行配对B.第一次分裂的中期时,每条染色体中的染色单体均着色深C.第一次分裂的中期时,每条染色体中一条染色单体为深色,另一条为浅色D.第一次分裂的中期时,不可能出现每条染色体中的染色取体均着色浅的细胞4.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生长素是由植物体内特定腺体产生的具有调作作用的物质B.在植物体内,生长素可以从形态学下端运输到形态学上端C.植物的顶芽生长占优势时,其侧芽生长素的合成受到抑制D.横放植物的茎进行背地生民体现了生长素作用具有两重性5.下图是生物1和生物2分別单独生长及共同生长时种群相对数量的变化。
2018年全国卷高考理科综合(理综)试题及详细解析(答案)(全国卷1、全国卷2、全国卷3)
- 1 -全国卷1生物部分 12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H 1 Li 7 C 12 N 14 O 16 Na 23 S 32 Cl 35.5 Ar 40 Fe56 I 12766合题目要求的。
1. 生物膜的结构与功能存在密切的联系。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 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存在催化ATP合成的酶B. 溶酶体膜破裂后释放出的酶会造成细胞结构的破坏C.D. 线粒体DNA【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各种生物膜的结构和功- 2 - 【点睛】解答本题关键能识记生物膜的概念以及各种生物膜的结构和功能。
2. 生物体内的DNA DNA—蛋白质复合物的形式存在。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 真核细胞染色体和染色质中都存在DNA—蛋白质复合物B. 真核细胞的核中有DNA—C. 若复合物中的某蛋白参与DNA DNA聚合酶D. 若复合物中正在进行RNA RNA聚合酶【答案】B【解析】【分析】据题干“DNA常与蛋白质结合,以DNA-DNA DNA-此回答各个选项。
DNADNA-A存在DNA-DNA-DNA进行复制或者转录的过程中都存在DNA DNA-蛋白质复合B DNA复制需要DNA DNA聚合酶C RNA的合成,RNA物中的某蛋白可能是RNA D正确。
DNA BCD三个选项。
3.A. 在酸N2和NO-3B. 农田适时松土有利于农作物根细胞对矿质元素的吸收C. 土壤微生物降解植物秸秆产生的无机离子可被根系吸收- 3 -D.根系水分外流引起“烧苗”现象【答案】A【解析】【分析】本题围绕植物根吸收物质的运输方式来考查植物根吸收无机盐的形式以及吸水和失水的条件。
N2不能直接A农田适BCD正确。
&网B选项的原理。
4. 已知药物X对细胞增值有促D可抑制药物X的作用。
某同学将同一瓶小鼠皮述不合理的是A. 乙组加入了药物X后再进行培养B. 丙组先加入药物X DC. 乙组先加入药物D XD. 若药物X D可能改变了药物X的空间结构【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以“探究药物X对细胞增殖有促进作用,药物D可抑制药物X的作用”过观察指标从而得出实验结论。
2018年全国高考理综试题答卷含解析
绝密★启用前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全国卷Ⅰ(适用地区:河南、河北、山西、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安徽、福建、山东)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学·科网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Li7C12N14O16Na23S32Cl35.5Ar40Fe56I127一、选择题:本题共13个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生物膜的结构与功能存在密切的联系。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存在催化ATP合成的酶B.溶酶体膜破裂后释放出的酶会造成细胞结构的破坏C.细胞的核膜是双层膜结构,核孔是物质进出细胞核的通道D.线粒体DNA位于线粒体外膜上,编码参与呼吸作用的酶2.生物体内的DNA常与蛋白质结合,以DNA—蛋白质复合物的形式存在。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真核细胞染色体和染色质中都存在DNA—蛋白质复合物B.真核细胞的核中有DNA—蛋白质复合物,而原核细胞的拟核中没有C.若复合物中的某蛋白参与DNA复制,则该蛋白可能是DNA聚合酶D.若复合物中正在进行RNA的合成,则该复合物中含有RNA聚合酶3.下列有关植物根系吸收利用营养元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在酸性土壤中,小麦可吸收利用土壤中的N2和NO-3B.农田适时松土有利于农作物根细胞对矿质元素的吸收C.土壤微生物降解植物秸秆产生的无机离子可被根系吸收D.给玉米施肥过多时,会因根系水分外流引起“烧苗”现象4.已知药物X对细胞增值有促进作用,药物D可抑制药物X的作用。
某同学将同一瓶小鼠皮肤细胞平均分为甲、乙、丙三组,分别置于培养液中培养,培养过程中进行不同的处理(其中甲组未加药物),每隔一段时间测定各组细胞数,结果如图所示。
2018年全国统一招生考试最新高考信息卷(七)理综化学(解析版)
绝密 ★ 启用前2018年全国统一招生考试最新高考信息卷理科综合能力测试(七)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的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P-31 S-32 Cl-35.3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7.化学在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食用油脂饱和程度越大,熔点越高B .棉、麻、丝、毛及合成纤维完全燃烧都只生成CO 2和H 2OC .纯铁易被腐蚀,可以在纯铁中混入碳元素制成“生铁”,以提高其抗腐蚀能力D .光纤通信是现代化的通信手段,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是晶体硅 【答案】A【解析】棉、麻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所含元素为C 、H 、O ,完全燃烧都只生成CO 2和H 2O ;丝、毛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除含C 、H 、O 外,还含有氮元素等,完全燃烧的产物不只有CO 2和H 2O ,B 项错。
生铁更易发生电化学腐蚀,C 项错。
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D 项错。
8.设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各项中的物质均在标准状况下,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A .16.8 L CH 4和CO 2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碳原子数为0.75N A B .4.6 g NO 2和CH 3CH 2OH 的混合物中含有的分子数为0.1N A C .5.6 L SO 3中含有的电子数为30N A D .11.2 L 氖气中含有的原子数为N A 【答案】A【解析】标准状况下,16.8 L 气体的物质的量为0.75 mol ,而1个CH 4和1个CO 2分子中均含1个碳原子,A 项正确;NO 2和CH 3CH 2OH 的摩尔质量均为46 g·mol -1,4.6 g NO 2是0.1 mol ,4.6 g CH 3CH 2OH 也是0.1 mol ,但NO 2与N 2O 4之间存在平衡2NO 2N 2O 4,故混合物中含有的分子数小于0.1N A ,B 项错误;此卷只装订不密封班级 姓名 准考证号 考场号 座位号标准状况下,SO 3不是气体,无法计算其物质的量,C 项错误;11.2 L 氖气为0.5 mol ,氖气由单原子分子构成,D 项错误。
2018年全国卷理科综合(理综)卷1、卷2、卷3(共三套)
绝密★启用前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Li 7 C 12 N 14 O 16 Na 23 S 32 Cl 35.5Ar 40 Fe 56 I 127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生物膜的结构与功能存在密切的联系。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存在催化ATP合成的酶B.溶酶体膜破裂后释放出的酶会造成细胞结构的破坏C.细胞的核膜是双层膜结构,核孔是物质进出细胞核的通道D.线粒体DNA位于线粒体外膜上,编码参与呼吸作用的酶2.生物体内的DNA常与蛋白质结合,以DNA-蛋白质复合物的形式存在。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真核细胞染色体和染色质中都存在DNA-蛋白质复合物B.真核细胞的核中有DNA-蛋白质复合物,而原核细胞的拟核中没有C.若复合物中的某蛋白参与DNA复制,则该蛋白可能是DNA聚合酶D.若复合物中正在进行RNA的合成,则该复合物中含有RNA聚合酶3.下列有关植物根系吸收利用营养元素的叙述,错误的是NOA.在酸性土壤中,小麦可吸收利用土壤中的N2和3B.农田适时松土有利于农作物根细胞对矿质元素的吸收C.土壤微生物降解植物秸秆产生的无机离子可被根系吸收D.给玉米施肥过多时,会因根系水分外流引起“烧苗”现象理科综合试题第1页(共89页)理科综合试题第2页(共89页)4.已知药物X 对细胞增殖有促进作用,药物D 可抑制药物X 的作用。
某同学将同一瓶小鼠皮肤细胞平均分为甲、乙、丙三组,分别置于培养液中培养,培养过程中进行不同的处理(其中甲组未加药物),每隔一段时间测定各组细胞数,结果如图所示。
新课标iii卷2018年全国统一高考理科综合试题有答案【精选文档】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Mg 24 Al 27 S 32 Cr 52 Zn 65I 127一、选择题:本题共13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研究工作中由我国科学家完成的是A.以豌豆为材料发现性状遗传规律的实验B.用小球藻发现光合作用暗反应途径的实验C.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D.首例具有生物活性的结晶牛胰岛素的人工合成2.下列关于细胞的结构和生命活动的叙述,错误的是A.成熟个体中的细胞增殖过程不需要消耗能量B.细胞的核膜、内质网膜和细胞膜中都含有磷元素C.两个相邻细胞的细胞膜接触可实现细胞间的信息传递D.哺乳动物造血干细胞分化为成熟红细胞的过程不可逆3.神经细胞处于静息状态时,细胞内外K+和Na+的分布特征是A.细胞外K+和Na+浓度均高于细胞内B.细胞外K+和Na+浓度均低于细胞内C.细胞外K+浓度高于细胞内,Na+相反D.细胞外K+浓度低于细胞内,Na+相反4.关于某二倍体哺乳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叙述,错误的是A.有丝分裂后期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都发生染色单体分离B.有丝分裂中期与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都发生同源染色体联会C.一次有丝分裂与一次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复制次数相同D.有丝分裂中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染色体都排列在赤道板上5.下列关于生物体中细胞呼吸的叙述,错误的是A.植物在黑暗中可进行有氧呼吸也可进行无氧呼吸B.食物链上传递的能量有一部分通过细胞呼吸散失C.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产物分别是葡萄糖和乳酸D.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过程中都可以合成ATP6.某同学运用黑光灯诱捕的方法对农田中具有趋光性的昆虫进行调查,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趋光性昆虫是该农田生态系统的消费者B.黑光灯传递给趋光性昆虫的信息属于化学信息C.黑光灯诱捕的方法可用于调查某种趋光性昆虫的种群密度D.黑光灯诱捕的方法可用于探究该农田趋光性昆虫的物种数目7.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最新-全国大联考2018届高三第七次联考理科综合试卷(物理部份)附答案 精品
全 国 大 联 考2018届高三第七次联考·理科综合试卷(物理部份)编审:江西金太阳教育研究所物理研究室二、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或不选的得0分) 1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 布朗运动是液体分子对悬浮颗粒的碰撞作用不平衡造成的B . 物体的温度越高,其分子的平均动能越大C . 分子间的引力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斥力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减小而增大D . 物体的内能增加,不一定是物体从外界吸收了热量15.为了在实验室模拟海市蜃楼现象,在沙盘左端竖直固定一目标,实验者在沙盘右侧观察,如图所示,现给沙盘加热,实验者在沙盘右端可同时看到目标及目标倒影的原因是A .加热后,离沙盘越远处空气拆射率越大B .形成倒影的原因是发生了全反射C .形成倒影的原因是发生了干涉D .形成倒影的原因是发生了衍射16.如图所示,ab 是一段无磁屏蔽功能的介质弯管,其中心线是半径为R 的圆弧,弯管平面与匀强磁场方向垂直,一束质量、速度各不相同的一价正离子(不计重力)对准a 端射入弯管,则可以沿中心线穿过的离子必定是 A .速率相同B .质量相同C .动量大小相同D .动能相同17.对聚变反应 n He H H 1042312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H 21和H 31是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核B .H 21和H 31是氢的两种同位素的原子核 C .这个反应过程中有质量亏损 D .这个反应既是核反应,又是化学反应18.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放着一个光滑的凹槽,槽两端固定有两轻质弹簧,一弹性小球在两弹簧间往复运动,把槽、小球和弹簧视为一个系统,则在运动过程中 A .系统的动量守恒,机械能不守恒B .系统的动量守恒,机械能守恒C .系统的动量不守恒,机械能守恒D .系统的动量不守恒,机械能不守恒19.如图所示为一列简谐横波在t 时刻的波形图,该波的周期为T ,波长为λ,a 是介质中的一个质点,其振幅为A ,由图可知A .t 时刻质点a 的加速度方向一定沿y 轴负方向B .从t 时刻起的T/4内,质点a 通过和路一定是AC .从t 时刻起的T/2内,质点a 动能的变化量一定等于0D .从t 时刻起的T/2内,质点a 动量的变化量一定等于020.如图所示,质量为m 0的弹簧称的挂钩下面悬挂一个质量为m 的重物,现用 一方向竖直向上的外力F 拉着弹簧称,使其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则弹簧 称的读数与拉力之比为A .m 0 / mB . m / m 0C .m 0 / (m + m 0)D . m / (m + m 0)21.在高处水平抛出一物体,平抛的初速度为v0,当它的速度方向与 水平方向成θ角时,物体的水平位移x 与竖直位移y 的关系是 A .θtan y x = B . θtan 2y x = C . θcot y x = D . θcot 2y x =22. ( 17分) (1)(6分)在研究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得到如图所示的记录小车运动情况的纸带,图中A 、B 、C 、D 、E 、F 、G 为相邻的计数点,相邻两计数点时间间隔为T=0.2s,测得:AB = x 1 = 3.81cm ,BC = x 2 = 3.29cm ,CD = x 3 = 2.78cm , ED = x 4 = 2.28cm , EF = x 5 = 1.80cm ,FG = x 6 = 1.30cm ,计算在打C 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的表达式v C = 。
2018年高考理科综合(全国卷)试题及答案
绝密★启用前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Li 7C 12 N 14 O 16Na 23 S 32 Cl 35.5Ar 40 Fe 56 I 127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生物膜的结构与功能存在密切的联系。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存在催化ATP合成的酶B.溶酶体膜破裂后释放出的酶会造成细胞结构的破坏C.细胞的核膜是双层膜结构,核孔是物质进出细胞核的通道D.线粒体DNA位于线粒体外膜上,编码参与呼吸作用的酶2.生物体内的DNA常与蛋白质结合,以DNA-蛋白质复合物的形式存在。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真核细胞染色体和染色质中都存在DNA-蛋白质复合物B.真核细胞的核中有DNA-蛋白质复合物,而原核细胞的拟核中没有C.若复合物中的某蛋白参与DNA复制,则该蛋白可能是DNA聚合酶D.若复合物中正在进行RNA的合成,则该复合物中含有RNA聚合酶3.下列有关植物根系吸收利用营养元素的叙述,错误的是NOA.在酸性土壤中,小麦可吸收利用土壤中的N2和3B.农田适时松土有利于农作物根细胞对矿质元素的吸收C.土壤微生物降解植物秸秆产生的无机离子可被根系吸收D.给玉米施肥过多时,会因根系水分外流引起“烧苗”现象4.已知药物X对细胞增殖有促进作用,药物D可抑制药物X的作用。
某同学将同一瓶小鼠皮肤细胞平均分为甲、乙、丙三组,分别置于培养液中培养,培养过程中进行不同的处理(其中甲组未加药物),每隔一段时间测定各组细胞数,结果如图所示。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试卷含解析
绝密★启用前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试卷含解析 (全国II 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及草稿纸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4.如图,某同学用绳子拉动木箱,使它从静止开始沿粗糙水平路面运动至具有某一速度,木箱获得的动能一定A .小于拉力所做的功B .等于拉力所做的功C .等于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D .大于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 答案:A解析:木块在移动过程中有两个力做功,拉力做正功,摩擦力做负功,根据动能定理可得: f F W W mv +=0-212 则木箱获得的动能一定小于拉力所做的功,B 错误A 正确; 无法比较动能与摩擦力做功的大小,CD 错误;15.高空坠物极易对行人造成伤害。
若一个50 g 的鸡蛋从一居民楼的25层坠下,与地面的撞击时间约为2 ms ,则该鸡蛋对地面产生的冲击力约为 A .10 N B .102 N C .103 N D .104 N答案:C解析:本题是一道估算题,要知道一层楼的高度大约3m , 根据动能定理:221mv mgh =① 得m/s 10122431022=⨯⨯⨯==gh v设向下为正,由受力分析,落地时鸡蛋受到重力和地面对鸡蛋的冲击力, 由动量定理可得:mv Nt mgt -=-0 ② 联立方程解得N =103N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该鸡蛋对地面产生的冲击力约为N =103N ,选项C 正确。
16.2018年2月,我国500 m 口径射电望远镜(天眼)发现毫秒脉冲星“J0318+0253”,其自转周期T =5.19 ms ,假设星体为质量均匀分布的球体,已知万有引力常量为11226.6710N m /kg -⨯⋅。
2018届全国高考考前信息卷(七)理综物理试卷
2018届全国高考考前信息卷(七)理综物理试卷本试卷共26页,38题(含选考题)。
全卷满分30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A后的方框涂黑。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选考题的作答:先把所选题目的题号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用2B铅笔涂黑。
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5、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错选或不选的得0分。
1. 图示为氢原子能级示意图,己知大量处于n=2能级的氢原子,当它们受到某种频率的光线照射后,可辐射出6种频率的光子,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A. n=2能级氢原子受到照射后跃迁到n=5能级B. n=2能级氢原子吸收的能量为2.55eVC. 频率最高的光子是氢原子从n=3能级跃迁到n=l能级放出的D. 波长最大的光子是氢原子从n=4能级跃迁到n=1能级放出的【答案】B【解析】大量处于n=2能级的氢原子,当它们受到某种频率的光线照射后,可辐射出6种频率的光子可知n=2能级氢原子受到照射后跃迁到n=4能级,吸收的能量为(-0.85)-(-3.4)=2.55eV,选项B正确;频率最高的光子对应的能级差最大,则是氢原子从n=4能级跃迁到n=l能级放出的,选项C错误;波长最大的光子对应的能级差最小,则是氢原子从n=4能级跃迁到n=3能级放出的,选项D错误;故选B.2. A、B两球质量相同,静止在倾角为30°的斜面上。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猜题卷(七)理科综合试题含解析
普通高等学校2018年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猜题卷理科综合(七)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N 14O 16第Ⅰ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关于细胞质组成和细胞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A.蛋白质可参与组成生物体的各种结构,执行多种功能B.生物体内的糖类绝大多数以多糖的形式存在C.所有高等植物细胞都有遗传和代谢的控制中心D.新陈代谢旺盛的细胞通常线粒体和核糖体数量较多【答案】C2.科学家己成功将人体多能干细胞和小鼠内表皮细胞转化为具有造血干细胞功能的细胞,将这些细胞移植到受者体内,可产生多种血细胞系。
该项研究表明A.多能干细胞具有无限增殖的能力B.小鼠内表皮细胞与人体多能干细跑功能不同,是因为它们的tRNA不同C.造血干细胞具有形成各种细胞的潜能D.该研究成果有助于白血病的治疗【答案】D3.下列有关艾滋病的叙述,错误的是A.与系统性红斑狼疮不同,艾滋病是由HIV所引起的免疫缺陷病B.HIV最初侵入人体时,免疫系统不可以摧毁大多数病毒C.艾滋病病人直接死因是由念珠菌等病原体引起的严重感染或恶性肿瘤疾病D.与艾滋病病人共用冲水马桶,拥抱、握手不会被传染【答案】B4.下列有关人工养殖鱼塘的叙述,错误的是A.鱼塘中的微生物可作为分解者参与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B.鱼塘的水波振动会使鱼游向池底,水波的振动频率是一种物理信息C.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只是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D.与自然鱼塘相比人工养殖鱼塘的抵抗力稳定性比较低【答案】C5.关于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赫尔希和蔡斯实验离心后的沉淀物中留下的是T2噬菌体颗粒B.T2噬菌体可侵染R型肺炎双球菌并在其中复制和增殖C.艾弗里实验证明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D.赫尔希和蔡斯实验不能直接用35S和32P的培养基标记噬菌体【答案】D6.下了关于育种的说法,正确的是A.杂交育种的原理是基因重组,发生在雌雄配子结合时B.单倍体育种的原理是花药离体培养,优点是能明显缩短育种年限C.多倍体育种中,秋水仙素和低温均作用于有丝分裂的后期使染色体数目加倍D.培育高产青霉素菌株的原理是基因突变,该过程发生在分裂间期【答案】D7.下列有关化学及人类社会发展历程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道尔顿的“原子论”和阿伏加德罗的“分子学说”对化学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B.门捷列夫将元素按原子序数由小到大的顺序依次排列,制出了第一张元素周期表C.人类历史上,重金属的发现和应用较早,而轻金属的发现和应用则较晚D.化石燃料的使用,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但同时又伴生着能源危机和环境问题【答案】B8.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常温常压下,1.8g甲基(-CD3)中含有的中子数为N AB.标准状况下,11.2L乙烯和环丙烷(C3H6)的混合气体中,共用电子对的数目为3N A C.过量铜与含0.4 mol HNO3的浓硝酸反应,电子转移数大于0.2N AD.常温下,1L pH=9的CH3COONa溶液中,发生电离的水分子数为1×10-9 N A【答案】C9.四个课外活动小组为完成实验目的,均设计了两套实验装置(部分图中的夹持装置略去),其中一个活动小组设计的两套装置中,有一套装置存在原理错误,该活动小组是【答案】C10.位于不同主族的四种短周期元素甲、乙、丙、丁,其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原子半径r(丁) > r(乙) > r(丙) > r(甲)。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高考理综信息卷(七)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最新高考信息卷理科综合能力测试(七)注意事项:、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的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试卷上无效。
、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P-31 S-32 Cl-35.3、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囊泡运输在细胞的生命活动中非常重要,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囊泡膜的主要成分是磷脂和蛋白质.生物膜的更新可通过囊泡运输实现.只有大分子物质才通过囊泡运输.囊泡运输需要消耗能量答案】C解析】囊泡膜属于生物膜,其主要成分是磷脂与蛋白质,A正确;内质网膜可以通过囊泡与高尔基体膜间接相连,高尔基体膜同样也可以通过囊泡和细胞膜发生融合,从而实现膜成分的更新,B正确;神经递质也是通过囊泡进行运输,但是神经递质不是大分子,C错误;囊泡运输依赖膜的流动性且要消耗能量,D正确。
.细胞核中某基因含有300个碱基对,其中鸟嘌呤占20%,下列选项正确的是.该基因中含有氢键720个,其转录的RNA中也可能含有氢键.该基因第三次复制需要消耗腺嘌呤1260个.该基因可边转录边翻译.由该基因编码的蛋白质最多含有100种氨基酸答案】A解析】根据题意分析,已知细胞核中某基因含有300个碱基对,其中鸟嘌呤占20%,则该基因中含有氢键数=600×20%×3+600×(50%-20%)×2=720个,基因转录形成的RNA包括tRNA、rRNA、mRNA,其中tRNA分子中含有少量的氢键,A正确;该基因第三次复制需要消耗腺嘌呤数=600×(50%-20%)×23-1=720个,B错误;只有原核基因和细胞质基因可以边转录边翻译,细胞核基因不行,C错误;组成生物体的氨基酸最多20种,D错误。
【考试】2018年全国卷理综高考试题含答案
【关键字】考试绝密★启用前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Mg 24 Al 27 S 32 Cr 52 Zn 65 I 127一、选择题:本题共13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研究工作中由我国科学家完成的是A.以豌豆为材料发现性状遗传规律的实验B.用小球藻发现光合作用暗反应途径的实验C.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D.首例具有生物活性的结晶牛胰岛素的人工合成2.下列关于细胞的结构和生命活动的叙述,错误的是A.成熟个体中的细胞增殖过程不需要消耗能量B.细胞的核膜、内质网膜和细胞膜中都含有磷元素C.两个相邻细胞的细胞膜接触可实现细胞间的信息传递D.哺乳动物造血干细胞分化为成熟红细胞的过程不可逆3.神经细胞处于静息状态时,细胞内外K+和Na+的分布特征是A.细胞外K+和Na+浓度均高于细胞内B.细胞外K+和Na+浓度均低于细胞内C.细胞外K+浓度高于细胞内,Na+相反D.细胞外K+浓度低于细胞内,Na+相反4.关于某二倍体哺乳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叙述,错误的是A.有丝分裂后期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都发生染色单体分离B.有丝分裂中期与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都发生同源染色体联会C.一次有丝分裂与一次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复制次数相同D.有丝分裂中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染色体都排列在赤道板上5.下列关于生物体中细胞呼吸的叙述,错误的是A.植物在黑暗中可进行有氧呼吸也可进行无氧呼吸B.食物链上传递的能量有一部分通过细胞呼吸散失C.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产物分别是葡萄糖和乳酸D.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过程中都可以合成ATP6.某同学运用黑光灯诱捕的方法对农田中具有趋光性的昆虫进行调查,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趋光性昆虫是该农田生态系统的消费者B.黑光灯传递给趋光性昆虫的信息属于化学信息C.黑光灯诱捕的方法可用于调查某种趋光性昆虫的种群密度D.黑光灯诱捕的方法可用于探究该农田趋光性昆虫的物种数目7.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全国高考考试大纲2018年猜题卷全国卷II、III理科综合第四套生物试题 含答案 精品
全国高考2018年《考试大纲》猜题卷(全国卷Ⅱ、Ⅲ)理科综合第四套生物试题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下列有关蛋白质的说法,正确的是A.核糖体是所有细胞生物所共有的细胞器,这间接体现了蛋白质的重要作用B.具有催化作用的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发生改变后,不影响其生物学活性C.在蛋白质的合成过程中,每种氨基酸只能由一种tRNA来i只别并转运D.蛋白质分子中0原子数=肽链数+肽键数+R基中0原子数=各氨基酸中0原子总数-脱水数2.下列关于ATP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ATP水解失去2个磷酸基团后可形成DNA的组成单位之一B.性腺细胞分泌的性激素进入靶细胞的过程会使ATP消耗量增加C.植物细胞呼吸作用产生的ATP可为所有生命活动提供能量D.活细胞内ATP与ADP时刻不停地发生转化,且处于动态平衡中3.如图表示某卵原细胞(含4条染色体)进行减数分裂的过程,①—⑥代表细胞。
若不考虑基因突变和交叉互换,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染色体复制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故细胞①中有8条染色体B.细胞③表示次级卵母细胞,含有2个基因BC.图示发生的变异属于染色体变异中的易位D.图示过程会产生两个异常的卵细胞4.下列叙述不能体现自然选择对生物进化的影响的是A.某患者长期使用青霉素,使其体内抗青霉素的细菌群体所占的比例逐渐增大B.工业污染使树干和岩石呈现深暗颜色后,桦尺蠖群体中黑色个体的比例逐渐增大C.育种工作者让某作物连续自交并逐代淘汰具有不良变异的个体,从而选育某优良品种D.某植物出现可产生有毒物质的变异后,使以该植物为食的昆虫中能抵抗有毒物质的个体比例增大5.下列有关人体免疫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A.由吞噬细胞参与的免疫过程均为非特异性免疫B.T细胞在骨髓中成熟,受抗原刺激后可分化成效应T细胞C.在淋巴因子的作用下,受到抗原刺激的B细胞可增殖分化为浆细胞D.记忆细胞再次受到相同抗原的刺激后能迅速直接产生抗体6.如图表示某植物的叶片在干旱条件下激素的变化情况。
(精校版)2018年全国卷Ⅲ理综高考试题文档版(含答案)
绝密★启用前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Mg 24 Al 27 S 32 Cr 52 Zn 65 I 127 一、选择题:本题共13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研究工作中由我国科学家完成的是A.以豌豆为材料发现性状遗传规律的实验B.用小球藻发现光合作用暗反应途径的实验C.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D.首例具有生物活性的结晶牛胰岛素的人工合成2.下列关于细胞的结构和生命活动的叙述,错误的是A.成熟个体中的细胞增殖过程不需要消耗能量B.细胞的核膜、内质网膜和细胞膜中都含有磷元素C.两个相邻细胞的细胞膜接触可实现细胞间的信息传递D.哺乳动物造血干细胞分化为成熟红细胞的过程不可逆3.神经细胞处于静息状态时,细胞内外K+和Na+的分布特征是A.细胞外K+和Na+浓度均高于细胞内B.细胞外K+和Na+浓度均低于细胞内C.细胞外K+浓度高于细胞内,Na+相反D.细胞外K+浓度低于细胞内,Na+相反4.关于某二倍体哺乳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叙述,错误的是A.有丝分裂后期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都发生染色单体分离B.有丝分裂中期与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都发生同源染色体联会C.一次有丝分裂与一次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复制次数相同D.有丝分裂中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染色体都排列在赤道板上5.下列关于生物体中细胞呼吸的叙述,错误的是A.植物在黑暗中可进行有氧呼吸也可进行无氧呼吸B.食物链上传递的能量有一部分通过细胞呼吸散失C.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产物分别是葡萄糖和乳酸D.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过程中都可以合成ATP6.某同学运用黑光灯诱捕的方法对农田中具有趋光性的昆虫进行调查,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趋光性昆虫是该农田生态系统的消费者B.黑光灯传递给趋光性昆虫的信息属于化学信息C.黑光灯诱捕的方法可用于调查某种趋光性昆虫的种群密度D.黑光灯诱捕的方法可用于探究该农田趋光性昆虫的物种数目7.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新课标iii卷2018年全国统一高考理科综合试题有答案【精选文档版】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Mg 24 Al 27 S 32 Cr 52 Zn 65I 127一、选择题:本题共13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研究工作中由我国科学家完成的是A.以豌豆为材料发现性状遗传规律的实验B.用小球藻发现光合作用暗反应途径的实验C.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D.首例具有生物活性的结晶牛胰岛素的人工合成2.下列关于细胞的结构和生命活动的叙述,错误的是A.成熟个体中的细胞增殖过程不需要消耗能量B.细胞的核膜、内质网膜和细胞膜中都含有磷元素C.两个相邻细胞的细胞膜接触可实现细胞间的信息传递D.哺乳动物造血干细胞分化为成熟红细胞的过程不可逆3.神经细胞处于静息状态时,细胞内外K+和Na+的分布特征是A.细胞外K+和Na+浓度均高于细胞内B.细胞外K+和Na+浓度均低于细胞内C.细胞外K+浓度高于细胞内,Na+相反D.细胞外K+浓度低于细胞内,Na+相反4.关于某二倍体哺乳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叙述,错误的是A.有丝分裂后期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都发生染色单体分离B.有丝分裂中期与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都发生同源染色体联会C.一次有丝分裂与一次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复制次数相同D.有丝分裂中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染色体都排列在赤道板上5.下列关于生物体中细胞呼吸的叙述,错误的是A.植物在黑暗中可进行有氧呼吸也可进行无氧呼吸B.食物链上传递的能量有一部分通过细胞呼吸散失C.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产物分别是葡萄糖和乳酸D.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过程中都可以合成ATP6.某同学运用黑光灯诱捕的方法对农田中具有趋光性的昆虫进行调查,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趋光性昆虫是该农田生态系统的消费者B.黑光灯传递给趋光性昆虫的信息属于化学信息C.黑光灯诱捕的方法可用于调查某种趋光性昆虫的种群密度D.黑光灯诱捕的方法可用于探究该农田趋光性昆虫的物种数目7.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