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处理制定企业财务战略几个关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正确处理制定企业财务战略几个关系
财务战略是战略思想在财务管理中的应用。

企业财务战略是指在科学分析企业内、外部环境因素的基础上,依据企业的发展战略对财务活动的目标、方向和道路,从总体上进行的具有长期性、创造性的谋划。

财务战略的制定决定着企业财务资源的取向和模式,影响着企业财务活动的行为和效率。

虽然财务战略还是一门新兴学科,不甚成熟,有些问题还在探讨,但在应用中已发挥出了独特的作用,被人们普遍接受。

市场经济就是竞争经济。

我国加入WTO以后,国内企业就处于动荡变化的国际环境之中。

优胜劣汰是自然法则。

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求得生存与发展,仅仅依靠传统的、精细的财务管理根本不能与之相适应,必须以战略的思维和眼光,高瞻远瞩地研究、制定企业财务战略。

科学的财务战略注重资本运筹与企业内、外部环境之间的协调,能使企业对可能发生的各种风险心中有数,准备好应急策略,帮助企业抓住风险机会,规避风险威胁,给企业带来生机与活力。

现代企业财务战略的总目标应是企业价值最大化。

建立在价值管理基础上的现代财务战略管理是以企业财务战略为对象的管理活动,是对企业财务战略制定乃至实施全过程的管理。

为了制定一个符合实际情况、科学而又有创造性的企业财务战略,必须正确处理财务战略与企业战略的关系、必须正确处理财务风险与经营风险的关系、必须正确处理财务战略与企业所处生命周期的关系、必须正确处理财务战略与宏观经济的关系。

一、财务战略是企业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财务战略与企业战略是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财务战略作为企业战略的一个子战略,就必须服从和反映企业战略的总体要求,服从企业的远景和经营战略,应当根据企业的经营战略选择融资渠道和融资方式,为企业经营提供资金支持,从资金方面促进企业战略地实施和实现。

财务战略的相对独立性又使其成为企业战略的核心子战略。

有的学者指出,“财务是企业的心脏,资金是企业的血液。

”正是由于健康的心脏把充足的血液输送到企业躯体的各个部位,才使企业得以健康地生存与发展;也正由于财务战略的整体意义,给其他子战略提供了必要的支持,同时财务战略的实施又需要企业其他职能部门的协调执行,财务管理必须参与到企业的经营管理中去。

二、财务风险要与经营风险逆向搭配
企业风险主要是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

经营风险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由于一些难以预料或无法控制因素的影响引起息税前利润变动和收入不足以支付固定经营成本而形成的风险。

企业的资产结构和成本构成因素决定了其经营风险的大小。

经营杠杆水平越高,经营风险就越大。

财务风险是指企业举债经营且在短期内负债额和资本成本率相对稳定,在产销额下降时导致企业到期无力偿还债务的风险。

企业筹资结构决定了他所面临的财务风险的大小。

在经营风险既定的情况下,财务杠杆水平越高,财务风险就越大。

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都高的战略会使企业的总体风险很高,破产的可能性增大,不利于企业发展。

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都低的战略,尽管可以控制企业的总体风险处于一个相对较低的水平,但企业价值在股市上往往被低估,很容易被“猎食者”恶意收购;也可能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丧失快速发展的机遇,甚至被竞争对手打败。

因此,按照互逆原则,把财务风险与经营风险做逆向搭配,使财务风险服务于经营风险,有利于减小企业的总体风险。

为了避免财务风险,企业不仅需要了解国内资本市场,还要了解国际资本市场,理性选择内部积累和外部融资、境内融资和境外融资、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了解金融产品的特征、金融子市场的游戏规则,等等。

三、财务战略运用要与企业所处生命周期相匹配
企业的生命周期一般分为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四个阶段,企业在每个发展阶段都有本阶段与其他阶段相区别的明显特征。

正确把握、企业生命周期所处的阶段,对于选择与之相适应的财务战略至关重要。

1、企业生命周期的初创期。

项目选择的成败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企业的财务实力和心理承受能力也不足以承受失败的风险。

所以,企业的经营风险往往很高。

按照互逆关系,与之相匹配的财务战略就应该是稳健型的;最好的融资办法不是负债筹资,而应采用权益资本筹资方式。

因为风险投资者将资本投入企业,不是看企业现在收益的正与负,而是看其未来的高增长。

为了稳健起见,企业在相对较长的时间内要确定一个合理的负债比率。

由于初创期收入还不高,为了实现企业战略,需要进行大量的积累,一般将大部分或全部利润留存,采取零股利分配政策。

2、企业生命周期的发展期。

这是企业生命力最旺盛的时期,也是风险四伏的时期。

这个时期,企业已经形成了相当的生产规模,企业的战略重点应调整到营销活动上来,抢占市场份额;和初创期相比,经营风险水平大大降低。

这时资
金缺口虽然很大,但弥补资金缺口的机会也更多,手段和方法也更灵活。

可以利用各种金融工具进行一定的负债融资,但为了避免过重的利息负担,应采用较为稳健型的筹资战略。

弥补资金不足首选的方法是通过企业投资者追加投资和将大部分收益留存作为资产扩张的基本资金来源。

3、企业生命周期的成熟期。

已经占有的市场份额相对稳定,企业的战略重点转移到了关注盈利能力和获取利润上来。

企业的经营风险很小,也产生了大量的现金流,同时企业再投资的机会变小,资金需求降低。

正的现金流使得借款和还款成为可能。

这时企业一般选择激进的财务战略,一是大量利用负债进行融资,改善资本结构,提高财务杠杆的利用率,合理避税;二是提高股利支付率,把富余的资金分配给股东,实现股东财富最大化。

股东收入预期的实现反过来又推动了新的投资热情。

4、企业生命周期的衰退期。

企业销售业绩开始下滑,高额的固定成本使得企业很快陷入亏损的境地,财务战略应当转向防御,考虑使用短期资本上来。

资金的主要来源是借款,以合理避税,最大限度地提高企业利润。

如果企业不能蜕变,慢慢地濒临倒闭,现金净流量减少,所产生的利润基本上都会通过股利的形式分配给股东。

一个行业的退出,有时意味着另一个新行业的进入,所以衰退期又称为调整再生期。

寻求蜕变并已开始蜕变的企业,在财务战略上可以在先前退却的基础上施行后进,因为风险投资者在看到他的希望后,愿意把资金投向该企业。

四、企业财务战略与宏观经济相适应
宏观经济运行状况是国家制定政策的依据。

企业财务战略必须与宏观经济相适应,企业才能生存、发展、壮大。

国家的调控手段基本采取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和国家直接调节企业两种方式。

后一种方式最为严厉,如现在正在执行的关停小火电企业。

学术界和政界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基本判断是:(如果没有战争)我国的经济高速增长可持续十年、二十年或更长的时间。

在国民经济运行出现失调时,我国已积累了运用“软着陆”的方法使之平稳回落到正常轨道上来的丰富经验。

这就是说,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不会出现严重的通货膨胀,也不会出现经济萧条。

但经济发展在一段时间内“偏快”或者轻度“过热”是难免的。

这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特色。

基于以上分析,企业财务战略必须与国家政策相适应,必须与快速发展相适应。

在国家政策支持的产业中的企业,可以采用扩张型财务战略,以求快速发展;国家政策不支持的企业,面临着关、停、并、转,应采用防御型财务战略,以求
蜕变再生。

在国民经济快速发展阶段,可采用扩张型或稳健型的财务战略;在经济调整期间,应采用相对稳健或防御型的财务战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