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2014年初三年级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中国近现代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姓 名 准考证号
学 校 班 级 座 号
————————————密——————————————封——————————————线———————————————
济南市2014年初三年级学业水平考试
历史试题——中国近现代史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1.(2013·重庆)《天朝的崩溃》一书中写道:“这场战争把中国拖入
世界。
从此开始,中国遭受了列强的百般蹂躏;从此开始,中国人经受了寻找新出路的百般苦难。
”文中的“这场战争”指的是( ) A.鸦片战争 B.甲午战争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日本全面侵华战争
2.(2013·四川达州)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屈辱史,某校历史学习兴趣小组就此主题收集了相关的历史图片资料。
下列各项中与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渊的历史事件相关的图片是( )
3.(2013·江苏连云港)“日本轮船得驶入下开各口……从湖北省宜昌溯长江以至四川省重庆;从上海驶进吴淞江及运河以至苏州府、杭州府。
”这些内容应出自(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4.(2013·山东东营)在《庚子西狩丛谈》中有这样一段记载:“庚子(1900年)之役,国家以乱民肇衅,外国连衡而入京师,两宫微服出狩……”。
这段文字叙述的是( ) A.太平天国定都南京,太后、皇帝乔装外逃 B.英法联军进逼北京,清朝皇帝闻讯出逃 C.八国联军侵占北京,太后、皇帝仓皇出逃 D.义和团攻占南京,清朝皇帝被迫外逃
5.(2013·四川宜宾)中国近代史上救亡图存的探索都以思想传播为先导,下列搭配正确的是( )
①维新思想—百日维新 ②三民主义—五四运动 ③“民主”“科学”—新文化运动 ④ 马克思主义—中共建立
A. 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6.(2013·山东东营)一位历史学家在评论1935年的一次会议时说:“这次政治局扩大会议的召开是史无前例的,它是中国共产党党史上
一个里程碑。
”这次“会议”是( )
A.中共一大
B.遵义会议
C.中共七大
D.中共八大 7.“山歌越唱越开怀,东山唱到西山来。
湘赣边工农革命损失大,井冈山找对革命路径来。
”民歌中“井冈山找对革命路径”的含义是( ) A.建立了井冈山农村革命根据地
姓 名 准考证号
学 校 班 级 座 号
————————————密——————————————封——
————————————线———————————————
B.开辟了由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C.朱德、毛泽东在井冈山胜利会师
D.井冈山地势险要、易守难攻
8.(2013·山东潍坊)“麻雀叫,麻雀叫,日本人,真凶暴。
夺我东三省,杀我们同胞。
小朋友!大家起来闹,日本糖果我不吃,东洋玩具我不要。
”这首童谣出现的背景是( )
A.九一八事变
B.一·二八事变
C.七七事变
D.八一三事变 9.(2013·山东潍坊)西安事变结束时,美国记者史沫特莱说:“西安事变……是一次全国性的胜利。
一个统一的中国……终于在渐渐诞生。
”她所说的“统一”是指( )
A.西安事变最终获得和平解决
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C.国共两党停止内战走向合作
D.抗战胜利台湾回到祖国怀抱 10.(2013·山东滨州)右图描绘的是解放战争 期间某一军事行动的战略态势,下列描述与其 相符合的是( )
A.“千里跃进,逐鹿中原”
B.“攻占锦州,关门打狗”
C.“分割包围,瓮中捉鳖”
D.“百万雄师,三路渡江” 11.(2013·山东潍坊)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当时一些报刊纷纷发表评论:“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此评论的主要含义是
( )
A.国内反动势力被彻底清除
B.人民实现当家做主
C.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颁布
D.社会主义制度建立 12.(2013·山东滨州)2013年是抗美援朝战争胜利60周年,下列歌词产生于抗美援朝时期的是( )
A.“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B.“学习雷锋好榜样”
C.“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
D.“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13.(2013·山东滨州)不同时代的宣传画体现了 不同的时代风貌。
右图这幅夸张的宣传画出现的 时代背景是( )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
B.“三大改造”高速进行
C.“大跃进”运动的开展
D.“文化大革命”的发动 14.(2013·山东聊城)某人评价1955年的亚非会议:“周恩来利用他个人的巨大魅力和外交机敏逐渐减弱了那些怀疑中国或怀疑共产主义的领导人的敌对情绪。
”周恩来的“魅力和机敏”表现为他提出了( ) A.和平共处原则 B.民主和解方针 C.独立自主原则 D.求同存异方针
15.(2013·山东威海)在革命战争年代,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
姓 名 准考证号
学 校 班 级 座 号
————————————密——————————————封——————————————线———————————————
党人探索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以邓小平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二者的共同点是( )
A.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革命道路
B.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C.以阶级斗争为纲
D.实事求是,从中国的国情出发 16.(2013·山东聊城)人民日报的一位老编辑动情地说:“35年前我参与编辑的这张报纸,把改革开放的春雷送到了共和国希望的田野上。
”这张报纸应是( )
17.邓小平说:“农村改革有两个省带头,一个是四川省,那是我的家乡;一个是安徽省……我们就是根据这两个省积累的经验,制定了关于改革的方针政策。
”材料中所说的农村改革是属于( ) A.思想改革 B.经济改革 C.政治改革 D.对外开放 18.(2013·山东滨州)以下是第一个五年计划(重工业基地)示意图和对外开放初期示意图,对这两幅图解读正确的是( )
A.图一以发展重工业为主,图二以发展农业和轻工业为主
B.图一重工业基地集中在东北地区,图二对外开放始于东南沿海地区
C.图一所示各项建设遭受重大挫折,图二对外开放取得巨大成就
D.图一所示各项成就为图二对外开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2013·山东威海)20世纪以来,中华民族经历了伟大的三个三十年的探索和实践。
在九十年的历史进程中,中国人民在1919、1949、1979和2009年谱写的历史乐章的主题分别是( ) A.民族觉醒、民族独立、民族振兴、民族崛起 B.民族觉醒、民族振兴、民族独立、民族崛起 C.民族觉醒、民族独立、民族崛起、民族振兴 D.民族振兴、民族独立、民族觉醒、民族崛起
20.台湾著名作家于光中先生在《乡愁》中写道:“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目前指导我国解决“乡愁”问题的政策是( ) A.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B.建立经济特区
姓 名 准考证号
学 校 班 级 座 号
————————————密——————————————封——————————————线———————————————
C.推行“一国两制”
D.推动民众公投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21.(17分)(2013·湖北黄冈)近代以来,中国为实现强国之梦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这场持续了约三十五年的运动,是一种浮于表面的近代化尝试;它只采纳了西方文明中那些具有直接实用价值的东西,而另一些更为可取的东西……却完全被忽略了。
”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 欧美的物质文明,我们可以完全效仿,可以盲从,搬进中国来也行得通。
如果不管中国自己的风土人情是怎么样的,便像学习外国机器一样,把外国管理社会的政治硬搬进来,那便是大错。
——《三民主义·民权主义·第五讲》(1924年4月20日)
材料三 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
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
深圳的重要经验就是敢闯。
——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
(1)材料一中这场“约三十五年的运动”指什么?(4 分)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它从西方文明中采纳了哪些“具有直接实用价值的东西”? (4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中国学习“外国管理社会的政治”有何重大的探索活动?(3分)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中深圳“敢闯”有什么重大举措?(2 分)并说明这一举措在我国对外开放中的地位或影响。
(2分)
(4)综合上述材料,从近现代中国的探索中,你获得了什么认识? (2分)
22.(17分)(2013·江苏扬州)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894年7月,日本不宣而战,发动了蓄谋已久的对华战争。
8月,清政府被迫应战。
——北师大版教材
材料二 1888-1894年慈禧挪用海军军费修建颐和园。
……这些钱,如果用来购买定远这样的铁甲舰,可以买十一艘……
姓 名 准考证号
学 校 班 级 座 号
————————————密——————————————封——————————————线———————————————
——戚其章《北洋舰队》
材料三 1937年7月,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国共两党再度合作……经过全民族八年艰苦卓绝的殊死斗争,1945年8月,日本侵略者宣布无条件投降。
——北师大版教材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日本此次侵华战争的名称是什么?(2分)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什么不平等条约?(2分)对中国产生了什么重大影响?(3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政府战败的根本原因?(2分)
(3)请举出抗日战争中,国共两党抗击日军的重要战役各一例。
(4分)
(4)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及其重大历史意义?(4分)
23.(16分)(2013·山东潍坊)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命脉,不断创新是农业持续发展的动力。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土地改革后,农村经济基本上还是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劳动生产率低下,假如任其自由发展,可能会导致农村贫富两极分化。
如果不引导农民走组织起来的路,不仅不能改善农民的生活,而且农村也不可能为工业的发展提供必要的商品、粮食、轻工业原料等条件。
——《历史纵横》
(1)据材料一概括,为什么要“引导农民走组织起来的路”?(2分)这条“路”是指什么?(2分)
材料二 包字万岁!早包早富,迟包迟富,不包永远不能富。
——20世纪70年代末某村宣传标语
(2)据材料二,谈谈你对“包”的理解。
(3分)据此,你认为农村开始推行什么制度?(3分)
材料三 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
……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
淡泊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慧,收获富足。
他毕
姓 名 准考证号
学 校 班 级 座 号
————————————密——————————————封——————————————线———————————————
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
……
——“2004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颁奖词
(3)材料三中,他为实现“让所有人远离饥饿”的梦想做出了什么贡献?(3分)每位中学生都有自己的梦想,为实现梦想,你认为应该从他身上学习哪些精神?(3分)
参考答案
1.A
2.A
3.C
4.C
5.D
6.B
7.B
8.A
9.C 10.A 11.B 12.D 13.C 14.D 15.D 16.D 17.B 18.B 19.A 20.C
21.(1)洋务运动。
采用先进技术,引进机器设备,创办近代军事工业,创办近代民用企业,建立新式海陆军,兴办新式学堂等。
(2)探索活动:维新变法(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3)举措:建立经济特区。
地位或影响:成为我国对外开放的窗口,推动对外开放走向扩大和深化。
(4)认识:立足国情,从实际出发,坚持改革开放,积极向外国学习,引进先进技术和社会管理经验等。
22.(1)甲午中日战争;中日《马关条约》;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2)清政府腐朽无能。
(3)国民党:台儿庄战役;共产党:百团大战。
(4)根本原因: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或抗日战争是全民族的抗战)。
重大历史意义: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国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第一次取
姓 名 准考证号
学 校 班 级 座 号
————————————密——————————————封——————————————线———————————————
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洗雪了近代以来的民族耻辱,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重新振兴的转折点。
23.(1)原因: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避免农村贫富分化;改善农民生活;促进工业发展。
“路”:农业合作化。
(2)理解:包产到户,自负盈亏。
制度: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3)贡献:培育籼型杂交水稻。
精神:勤奋敬业、淡泊名利、执着追求、无私奉献、勇攀高峰、科学创新、胸怀天下等。
(言之有理即可得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