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高血压冠心病患者安全拔牙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老年高血压冠心病患者安全拔牙分析
作者:李德清杜妮田海燕张奎
来源:《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2014年第10期
【摘要】拔牙时患者常常精神紧张、创口出血,容易引起血压升高,失血过多,诱发脑血管意外,甚至心脏猝死。

老年人常伴有高血压、冠心病等疾病,耐受性低,为这类患者拔牙风险极高,在过去被认为是拔牙禁忌。

此类老年患者常常因为牙齿得不到及时治疗而烦恼和痛苦。

探讨为老年高血压、冠心病患者拔牙手术的安全拔牙性,对于降低拔牙的风险,提高老年人的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高血压冠心病安全拔牙
【中图分类号】R782.1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10-0606-01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5月~2014年4月在我院门诊施行拔牙治疗的116例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

年龄52~76岁,平均63.8岁。

男54例,女62例。

其中高血压患者44例,占37.9%:冠心病患者39例,占33.6%;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33例,占28.5%。

所有患者均经心血管内科确诊。

1.2拔牙原因:牙周病、根周病、残冠、残根、劈裂牙、盟生牙、埋伏牙、修复前拔牙。

o,tp://www.
1.3治疗方法
①拔牙前主动向病人介绍手术和麻醉的过程及安全性,对病人提出的各种问题进行耐心解答,建立病人对拔牙的信心和对医生的信任,舒缓病人的紧张情绪,消除病人的恐惧心理,最大程度获取病人的配合。

②术前详细询问病史,对患者进行血压、心电图等必要的临床辅助检查,必要时作心功能测定及超声心动圈检查,对病人心血管疾病的严重程度、拔牙难度、患者的耐受程度等作出准确评估。

设计拔牙方案,对不符合拔牙条件者积极采取措施为拔牙剖造条件。

高血压拔牙前服用扩张血管的药物,使血压控制在180/100mmHg(1mmHg=0.133kPa)以下,方可进行拔牙。

冠心病者给予β阻滞剂口服,坐在候诊椅上或躺在治疗台上先休息10min。

对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术前半小时含服心痛定及镇静药。

③视患牙的具体情况严格选择安全、效果好的麻醉药和合适的麻醉方法:此次,争取术中患者无疼痛和不适感;待充分发生麻醉后,告知手术开始。

边操作边耐心询问患者是否有痛感,辅以暗示、安慰等手段。

在拔牙中应做到稳、准、轻、快,尽量减少不良刺激,出血和损伤,尽力使患者情绪稳定,血压不发生较大波动。

拔牙手术中应密切观察患者神志、面色、呼吸等是否有常表现;麻醉前后及术中密切观察患者心率血压、脉搏、心电图、血氧饱和度等参数,检查患牙拔除情况、创口出血情况、有无残留牙体组织等。

④术后继续心电监测15分钟,手术结束时告诉患者手术已经结束,耐心向患者及家属交代术后注意事项,压迫止血的棉球应在0.5小时后吐掉,2小时内不要饮水及进食,2天内不要刷牙及漱口;回家后半卧位休息,不要平卧,不能马上洗热水澡,以免创口出血;不要用患侧咀嚼及用舌添创口和反复吸吮等。

要求病人定期复诊或电活随访。

进行必要的老年人口腔卫生和保健宣传。

适量口服镇静、镇痛、抗炎药物,观察半小时后,患者无不良反应可离去.
1.4结果
所有患者血压在麻醉术中和拔牙术中均有轻度升高,拔牙治疗过程顺利,除个别患者术后有短暂头晕外,无一例发生并发症或出现意外,术后伤口愈合良好。

2讨论
2.1老年高血压、冠心病患者施行拔牙术风险分析。

拔牙的病人,进入拔牙室就会出现心律加快、血压升高现象。

患有心血管疾病老年牙疾患者,身体衰弱,耐受性差,心里负担重,情绪容易紧张,因此在拔牙术中的危险性会更大,拔牙时可因局部注射疼痛、精神紧张、恐惧等发生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心室颤动等并发症,严重者诱发心脏猝死;术后易出现出血、疼痛、局部感染等。

2.2老年高血压、冠心病患者施行拔牙术风险应对措施
1.老年拔牙患者术前心理干预。

术前向患者介绍拔牙的一般常识、局部麻醉的安全性及拔牙注意事项,可使其对拔牙术产生正确的认识。

在患者沟通时要态度亲切、温和,动作轻柔,根据患者的年龄、文化水平选择合适的语言,耐心听取并回答他们提出的问题,增强信任感,减轻或消除他们的顾虑。

术前对患者进行积极有效的心理疏导和消除患者心理压力是实施拔牙术前的重要内容[1]。

2.老年拔牙患者术实施中过程控制。

除了进行术前术中的心理干预外,对患者施行拔牙术更需要充分的准备和监护,术前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设计治疗方案。

在给这类患者拔牙的时候麻醉药品中不能加用肾上腺素,以避免心动过速,加重心脏负担;为了安全起见,最好使用利多卡因之类的局部麻醉药[2]。

术中一方面要尽量减少手术创伤,缩短拔牙时间,保证手术
过程中的无痛治疗;另一方面,要进行严密的心电和血压监测,准备抢救治疗的仪器和药品,必要时请心血管科和急诊科医生协同治疗。

整个拔牙过程中,要轻巧、稳定、快捷,一旦拔牙过程中出现血压升高或其他不适时,应该暂时停止手术比做相应的处理。

3.拔牙术中及术后的注意事项。

拔牙术后应继续监护15分钟,无异常情况方可解除心电监护装置,并在休息室休息。

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拔牙后出血和感染是常见的扑发症。

为防止并发症的发生,术前给予止血类药物,术中彻底止血,术后可填塞止血药,伤口较大时,可缝合止血,并给予口服抗生素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回家后可取半卧位休息,不要平卧,不能马上洗热水澡,以免创口出血,而且2小时后才能饮食,吃流质或半流质食物,不吃过硬、过热的食物。

拔牙当天不能做剧烈运动或重体力劳动,不饮酒、不吹乐器、不吮吸创口、不漱口。

拔牙后24小时内唾液中带有血丝属于正常现象,告知患者不要惧怕,惊慌。

麻醉药性消失后,拔牙创口略有疼痛,一般不需服药,若有发热、疼痛剧烈、肿胀或大量出血情况,则应及时就诊[3]。

参考文献
[1]李红梅.老年人拔牙情况及术后出血原因分析与护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4,11(2):102-103
[2]徐国.碧兰麻在拔牙中的麻醉效果分析[J].临床医药实践,2012,21(1):66-67
[3]白曉峰.口腔颌面外科学(3)阻生牙拔除术及拔牙术后并发症[J].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2010,3(2):126-1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