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向水泥搅拌桩首件工程作业指导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向水泥搅拌桩施工作业指导书
目录
1.适用范围 (1)
2.作业准备 (1)
2.1内业技术准备 (1)
2.2外业技术准备 (1)
3.技术要求 (1)
4.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 (2)
4.1施工程序 (2)
4.2工艺流程 (2)
5.施工要求 (2)
5.1施工准备 (2)
5.2桩机就位 (4)
5.3灰浆制备 (5)
5.4钻进、搅拌、下沉 (6)
5.5喷浆、搅拌、提升 (6)
5.6 复搅、喷浆、下沉 (7)
5.7 复搅、提升 (7)
5.8施工记录及钻机移位 (7)
6.劳动组织 (7)
6.1劳动力组织方式 (8)
6.2施工人员配置 (8)
7.材料要求 (8)
8.设备机具配置 (8)
9.质量控制及检验 (9)
9.1质量控制要点 (9)
9.2质量检验、检测 (10)
10.安全环保要求 (10)
10.1安全注意事项 (10)
10.2环境保护措施 (11)
1.适用范围
适用于XXXX铁路MHTJ-23标段DK1259+940~DK1259+065段单向水泥搅拌桩首件工程作业施工。

2.作业准备
2.1内业技术准备
在开工前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阅读、审核施工图纸,熟悉规范和技术标准,澄清有关技术问题。

制定施工安全保证措施,提出应急预案。

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对参加施工人员进行上岗前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2.2外业技术准备
调查作业场地是否有进场道路,进场道路是否满足设备进场要求。

试验人员按规范及施工图纸要求现场提取土样进行试验配比选定。

调查施工地水源情况,有地表水时采用地表水,无地表水则打井抽取地下水,施工用水必须抽样送检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才能使用;施工场地外业测量、地形、地貌核对是否与施工图纸吻合;施工前探明地下管线,做好防护,严禁擅自开工。

3.技术要求
施工前试验人员在现场按设计及规范要求抽取原状土进行配比试验确定配比。

选取具有代表性软基处理地段进行成桩工艺性试验,进行工艺性试验时每组试验选取不少于3根桩,确定水泥搅拌桩固化剂选用参数、浆液比重、钻进速度、复搅速度、喷浆速度、喷浆压力、到达设计深度持力层的电流量等各项工艺参数,报监理单位确认后,方可进行施工。

施工开始后应及时按设计要求进行单桩及复合地基承载力试验,确认设计参数。

4.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
4.1施工程序
单向水泥搅拌桩施工采用二喷四搅工艺,要求采用整套旋喷桩机施工,其施工程序为:场地平整→桩位放样→桩机对位、调平→浆液制备→搅拌下沉至设计加固深度→边喷浆、边搅拌提升至桩顶→重复搅拌、喷浆、下沉至设计加固深度→二次搅拌提升至桩顶→打印、检查核实电脑记录→钻机移位。

4.2工艺流程
图4.2-1 工艺流程图
5.施工要求
5.1施工准备
(1)现场及时平整,清除地上和地下一切障碍物。

明河、暗塘及场地低洼
时应抽水和清淤,分层夯实回填粘性土料。

场地平整标高宜比设计确定的基底标高再高出0.3~0.5m,以保证桩头的施工质量。

场地清理完成后对场地标高进行核查,与设计图纸进行比较,确保处理施工桩长能够达到设计处理深度。

地面清表
(2)根据导线控制桩位、线路中线和施工图纸,用全站仪、钢尺施放相应的轴线网并在网络的交叉点设置牢固的临时控制桩位,并进行系统编号。

(3)依据基线网络,用钢尺量距标定桩位,采用小木桩或竹片桩准确定出每个桩位置,并作好放线记录以便复核。

桩位布置放样
(4)桩位定位偏差不得大于50㎜,垂直度偏差不得大于1%。

桩间距复核
5.2桩机就位
(1)桩位复核无误后方能就位,桩机就位由机班长统一指挥,移动要看清左右及前后各方面情况,发现有阻力及时排除。

(2)应用钻机塔身前后左右的垂直标杆检查塔身导杆,校正位置,使钻机垂直对准桩位中心,钻孔控制采用在钻架上挂垂球的方法测量该孔的垂直度,也可采用钻机自带垂直度调整器控制钻杆垂直度。

每根桩施工前现场工程技术人员进行桩位对中及垂直度检查,满足要求后,方可开钻。

垂直度检查
(3)动力头、搅拌头、桩位三点一线。

单向水泥搅拌桩机
5.3灰浆制备
(1)在制备灰浆前,应检查水泥是否受潮、结块、变质,严禁使用未经复试或复试不合格的水泥。

(2)灰浆采用水灰比0.5:1配比,水泥掺量14%,即水泥54kg/延米,每延米用浆量45L。

(3)在搅拌头预拌下沉的同时,严格按施工配合比制作灰浆,水灰比严格按试验确定的配合比进行控制,灰浆搅拌时间不得小于3分钟,以便浆液充分拌合。

流量计控制用水量水泥浆制备
(4)搅拌好的水泥浆液应通过20号过滤网注入储浆筒,以防水泥块或杂质堵塞注浆管道。

泥浆比重测定
5.4钻进、搅拌、下沉
启动钻机正向旋转钻进至设计深度。

不同地质条件下,钻进速度不同,可根据电流表变化情况间接判断地层性质,若较难钻进,可适当泵送一些浆液进行钻进。

要求桩底进入相对硬层不少于0.5m。

钻进速度控制为1m/min,转速为44r/min。

5.5喷浆、搅拌、提升
钻头下沉到设计桩底设计标高后,启动喷浆泵,使水泥浆通过喷浆泵喷入被搅动的土中,原位反向旋转、喷浆30s,使水泥和土进行充分拌合,而后
反向旋转逐渐提升至停浆面后原位搅拌2min。

喷浆时喷浆压力控制为0.45Mpa,每米不小于45L,提升速度控制为1.2m/min,转速为88r/min。

水泥浆在搅拌提升过程中,记录人应记读数表变化情况。

5.6 复搅、喷浆、下沉
正向旋转,喷浆、搅拌下沉到桩体底部标高,同时采用电流表读数控制。

喷浆压力控制为0.45Mpa,提升速度控制为1m/min,每米喷浆量不小于45L。

5.7 复搅、提升
反向旋转,搅拌、提升至停浆面,原位搅拌2min。

水泥浆用量和桩长通过经标定合格的电磁记录仪机打小票确定,每根桩的水泥浆用量不得小于室内配合比给定的数量。

小票打印机机打小票
5.8施工记录及钻机移位
每根桩施工完毕后应立即打印电脑记录小票,填写完善施工记录表,然后再将钻机移位,进行下一循环施工。

6.劳动组织
6.1劳动力组织方式
采用管区组织模式。

6.2施工人员配置
应结合施工方案、机械、人员组合、工期要求进行合理配置。

一般每台(套)机械设备每班配置3人,其中灰浆搅拌1人、上料1人、搅拌桩机操作1人,具体人员配置见表1。

7.材料要求
原材料应符合设计要求,设计未明确时应符合相关试验规范规定。

水泥采用P.O.42.5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受潮、结块、变质,严禁使用未经复试或复试不合格的水泥。

施工用水必须抽样送检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后才能使用。

8.设备机具配置
水泥搅拌桩施工配置的机械设备、机具料具需根据搅拌桩施工数量、工期要求、机械、人员组合进行配置,一般搅拌桩施工所需主要机械设备、机具料具见表2。

9.质量控制及检验
9.1质量控制要点
(1)正式施工前应检查各种计量设备的完好程度。

(2)桩位确定后,应及时请现场监理工程师检验,合格后方可施工。

(3)搅拌机喷浆提升、下钻的速度和搅拌次数必须符合施工工艺的要求,应有专人记录搅拌机下沉、提升的时间,并详细记录每根工程桩的位置、编号、施工日期等相关参数。

(4)搅拌桩施工完成28天内不得有任何机械在上面行走,28天以后,按要求进行检测。

(5)桩底应原位搅拌不少于30s,桩头应原位搅拌不少于2min,喷浆压力不小于0.4MPa。

(6)因故停浆时,若停机超过3h,宜先拆卸输浆管路,并用水清洗,第二次喷浆接桩时,其重叠长度不得小于1m。

接桩间隔时间不得大于24小时,否则应重打该桩。

(7)施工中严格遵守业主和监理的要求,并进行各项质量检测和评定,对现场原始资料进行严格管理,要求应及时、真实、准确,资料管理设专职资料管理员进行统一管理。

(8)严格按照设计桩位、桩长、桩数、喷浆量以及试桩确定的参数施工。

(9)施工中应保持搅拌桩基底盘的水平和导向架的竖直,搅拌桩的迟滞偏
差不得超过1%,桩位偏差不得大于50mm。

(10)桩长控制采用设计桩长和施工电流双向控制。

(11)冬季施工时温度不得低于5摄氏度,对桩头和桩间土应采取覆盖等保温措施。

9.2质量检验、检测
(1)水泥搅拌桩的质量控制贯穿施工的全过程,全程的质量检查人员旁站。

施工过程中随时检查施工记录和计量记录,并对照施工工艺对每根桩进行质量评定。

检查重点是:水泥用量、桩长和提升速度、复搅次数和复搅深度、停浆处理方法等。

(2)成桩28天后抽芯取样进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抽检数量为2‰,并不小于3根,取不同深度的不少于3个试样做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取芯后的孔洞应采用水泥砂浆灌注封闭。

(3)在成桩28天后,选取总桩数的1‰进行单桩地基荷载试验;选取总桩数的1‰进行复合地基荷载试验, 且合计每检验批不应少于3处。

地基承载力不得小于工点设计要求承载力。

(4)水泥搅拌桩直径、间距、垂直度允许偏差及检验标准
10.安全环保要求
10.1安全注意事项
(1)每个桩孔由一个固定的小组施工,持证机械操作人员严格执行安全操
作规程,施工现场必须有专人负责安全防护事宜,保证安全施工。

(2)严禁非施工人员进入桩基施工区域。

已搅拌好的成桩,必须设置防护,并设置明显警戒标志。

(3)施工现场设有安全标志。

危险地区悬挂“危险”等警告标志,夜间设红灯示警。

场地狭小时,设临时交通指挥。

(4)对各种机具设备和劳动保护用品定期进行检查和必要的试验,保证其处于良好状态。

(5)进入施工现场必须佩带安全帽,机械操作人员穿工作服,严禁任何人穿拖鞋进入施工现场。

(6)搅拌机械等设备,在地面土质松软环境下施工时场地要铺填石块、碎石,平整压实,根据土层情况,铺垫枕木、钢板或特制路轨。

(7)施工机械电气设备仪表仪器及机具等在确认完好后方准使用,并有专人使用。

(8)施工场地内一切电源、电路的安装和拆除,应由持证电工负责,电器必须严格接地。

接零和设置漏电保护器,场地电线、电缆必须按规定架空,严禁拖地和乱拉、乱搭。

(9)雨季施工应采取防洪排涝措施;加强施工用电设备的检查,防止漏电伤人。

(10)夜间施工,现场必须有符合操作要求的照明设备。

严防乱拉电线。

(11)所有机器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不准酒后上岗。

10.2环境保护措施
(1) 对不符合尾气排放标准的机械设备,不能使用。

(2)水泥堆放场地四周必须设围,地面适当硬化以防粉尘被风吹扬。

(3) 严格遵守水土保持法律、法规和合同规定,做好施工活动范围内的水土保持工作,避免由于施工造成的水土流失。

(4)采取措施,以防止噪声扰民、废气污染。

(5)施工期间,应随时保持现场整洁,施工装备和材料、设备应妥善存放和储存,废料、垃圾和不再需要的临时设施应从现场清除、拆除并运走。

(6) 自觉接受业主、监理和当地环保部门对水土保持的监督、指导和管理,积极改进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高水土保持水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