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贴贴敷说明
冬病夏治三伏贴位置和穴位详解,赶紧收藏
冬病夏治三伏贴位置和穴位详解,赶紧收藏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但同时也是冬病夏治的好时候在入伏之际贴上三伏贴是极好的太源堂三伏保健贴贴敷示意图详解跟着小编往下看1、消化系统疾病贴敷方法贴主穴:足三里、中脘、脾俞、胃俞贴配穴:上脘、三阴交2、泌尿系统疾病贴敷方法贴主穴:三阴交、肾俞、膀胱俞贴配穴:关元、命门3、儿科疾病贴敷方法贴主穴:脾俞、关元、足三里、涌泉贴配穴:肺俞、膏盲、膈俞4、风湿及类风湿贴敷方法贴主穴:肝俞、阳陵泉、悬钟、大抒贴配穴:足三里、三阴交、脾俞5、慢性腰腿痛贴敷方法贴主穴:阳陵泉、悬钟、血海贴配穴:关元、命门6、四肢麻木贴敷方法贴上肢:曲池、支沟贴下肢:血海、足三里7、皮肤病贴敷方法贴主穴:血海、曲池、外关、内庭贴配穴:膈俞8、妇科疾病贴敷方法贴主穴:中极、归来、三阴交贴配穴:命门、足三里9、体虚贴敷方法贴主穴:关元、足三里、三阴交贴配穴:脾俞、肾俞10、男科疾病贴敷方法贴主穴:肾俞、命门、三阴交、关元贴配穴:足三里、三阴交11、胃痛贴敷方法贴穴位:中脘、内关、胃俞、梁丘12、慢性腹泻贴敷方法主穴:天枢、肾俞、中脘配穴:命门、关元13、消化不良贴敷方法主穴:天枢、中脘、足三里配穴:百虫窝14、虚寒性便秘贴敷方法穴位:神阙、足三里、气海15、反复感冒贴敷方法主穴:肺俞、大椎、风池配穴:关元、肾俞16、小儿咳嗽贴敷方法主穴:大椎、肺俞、膏盲、膈俞配穴:关元、肾俞17、小儿哮喘贴敷方法主穴:肺俞、膏盲、膈俞、心俞配穴:足三里、肺俞、膏盲、膈俞18、风湿性关节炎贴敷方法穴位:曲池、足三里、外关、阳陵泉、悬钟19、上肢贴敷方法主穴:曲池、支沟20、下肢贴敷方法主穴:血海、足三里配穴:脾俞21、强直性脊髓炎贴敷方法主穴:悬钟、大抒、命门、关元配穴:外关、阳陵泉22、颈椎病贴敷方法主穴:大椎、肩井、大抒、外关配穴:手三里23、肩周炎贴敷方法主穴:肩三针、外关、曲池24、骨关节炎贴敷方法主穴:悬钟、大抒、阳陵泉配穴:血海25、脊柱退行性病变贴敷方法主穴:关元、气海、悬钟、大抒配穴:肾俞26、痛经贴敷方法主穴:关元、次髎、地机配穴:三阴交、命门27、月经不调贴敷方法主穴:血海、脾俞、肾俞、膈俞、三阴交配穴:足三里。
中药穴位贴敷操作规范
中药穴位贴敷操作规程一、简介穴位贴敷是指在夏季三伏天,通过将药物敷贴到人体一定穴位,治疗和预防疾病的一种外治方法,故又称“三伏灸”、“三伏贴”。
属于中药外治法。
二、适应症主要用于在秋冬春之际容易反复发作或者加重的慢性、顽固性肺系疾病。
重点推荐:1、慢性咳嗽、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2、变应性鼻炎、慢性鼻窦炎、慢性咽喉炎;3、小儿体虚易感冒者,反复呼吸道感染者;三、禁忌症1、贴敷部位有创伤、溃疡者禁用。
2、对药物或敷料成分过敏者禁用。
四、用物准备治疗盘、消毒液、药物、胶贴、胶布;若需临时配制药物,备治疗碗、药物、调和剂等。
常用药物:白芥子、延胡索、甘遂、细辛、生姜等。
五、操作步骤(一)施术前准备1、药物:①药物组成:以白芥子、延胡索、甘遂、细辛、生姜作为基本处方,可结合既往的临床经验和地域特点等进行加减。
②药材炮制:白芥子、延胡索、甘遂和细辛采用道地药材,白芥子可以通过炒制或者调整其配伍比例控制对皮肤的刺激程度,其余药物均采用生药。
③药物制备:药物制备过程要求在无菌、清洁、常温环境下进行,或者在当地医疗机构的专用制剂室完成。
药物的制备方法:采用洁净药材,将药物烘干,粉碎,过8(Γ120目筛,备用。
姜汁的制备方法:采用生姜,洗净,粉碎,三层无菌纱布挤压取汁而成。
姜汁的浓度各地医院可以根据原有的经验和地域的特点在50%~100%之间适当调整,浓度调整可以通过加适量蒸储水调配而成。
生药粉和生姜汁的比例为10克:10毫升,可以根据各地气候因素和经验予以适当调整。
贴敷时取生药粉用姜汁调成较干稠膏状,药物应在使用的当日制备,或者置冰箱冷藏室备用。
2、部位:根据患者病情,按规定选择相应的穴位。
3、体位:以患者舒适、医者便于操作的治疗体位为宜。
4、环境:应选择清洁卫生的环境。
5、消毒:①部位:用75%乙醇或0.5k1%碘伏棉球或棉签在施术部位消毒。
②术者:医者双手应用肥皂水清洗干净。
(―)施术方法1、贴法:将已制备好的药物直接贴压于穴位上,然后外覆医用胶布固定;或先将药物置于医用胶布粘面正中,再对准穴位粘贝占。
三伏贴技术操作规范
三伏贴技术操作规范1. 引言三伏贴是一种传统的中医治疗方法,常用于缓解痛症和促进血液循环。
为了确保三伏贴的疗效且不造成不良影响,本文档旨在规范三伏贴技术的操作步骤。
2. 技术操作规范2.1 准备工作在进行三伏贴操作之前,需要进行一些准备工作:•准备好三伏贴所需的材料,包括火龙果叶、贴纸、酒精等。
•清洁操作场所,并确保周围环境安静舒适。
•洗手并戴上手套,以确保操作的卫生和安全。
2.2 确定穴位在进行三伏贴操作之前,需要准确确定施贴的穴位。
可参考中医学相关书籍或咨询专业医生。
2.3 涂抹酒精使用酒精消毒所选穴位,并用干净的棉球擦拭干净。
确保皮肤干燥,以便贴纸能够附着。
2.4 贴纸施贴将贴纸平贴于所选穴位上,并用手指轻轻按压,确保贴纸紧贴皮肤。
若需要贴多个穴位,确保每个贴纸之间有适当的间隔。
2.5 等候时间根据具体情况,等待约15-30分钟。
期间,患者应保持安静,避免剧烈运动或外界干扰。
2.6 移除贴纸等候时间结束后,用手指轻轻揭开贴纸,避免过度拉扯皮肤。
如果贴纸难以移除,可用温水湿润贴纸边缘,然后再尝试揭开。
2.7 清理穴位移除贴纸后,用干净的棉球蘸取适量酒精,轻轻擦拭穴位区域,以清理残留的胶水或其他物质。
2.8 提示和注意事项•患者在进行三伏贴前应先洗净皮肤,并确保皮肤完好无损。
•对于特殊人群(如孕妇、儿童、病重者等)应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操作。
•在操作过程中要注意个人卫生,保持手部清洁,并穿戴适当的防护用品。
•三伏贴是一种辅助治疗方法,不能替代医生的诊断和治疗。
•如果出现不适或不良反应,应及时停止操作并就医。
3. 结论本文档详细介绍了三伏贴技术操作规范,以确保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在进行三伏贴操作时,请务必遵循以上规范,并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
在使用三伏贴进行治疗之前,建议咨询专业医生的意见,以确保疗效和安全性的最大化。
注意:本文档仅为参考,具体操作请遵循专业医生的指导和相关规范。
三伏贴贴敷知情同意书
2021年三伏贴敷知情同意书禁用人群:
1〕贴敷部位的皮肤有创伤、溃疡、感染者。
2〕对贴敷药物或敷料成分过敏者。
3〕xx体质、瘢痕体质者。
4〕急性发热性疾病及多种感染性疾病的发热期。
5〕咯黄色浓痰、咯血、衄血或易出现口腔溃疡等内火较重者。
6〕医生认为不宜使用的患者。
1、贴敷后的皮肤反响与处理方法
根据患者的体质情况、贴敷时间长短等,贴敷后可能出现局部皮肤潮红、灼热或轻度刺痛感,或出现小水疱等反响。
敷药处的皮肤会在一段时间内遗留色素沉着。
假设贴敷部位出现水疱,千万不用紧张。
中医认为,艾灸或穴位贴敷后皮肤出现水泡,其提高机体免疫力的作用会更强。
一般对小的水疱,不必特殊处理,待其自然吸收,或外涂湿润烧伤膏以减轻不适感。
假设出现大的水疱,立即祛除贴敷药物与敷料,并到医院进行必要的消毒处理,以防感染。
下次贴敷的时候更换穴位。
当皮肤出现严重不良反响时,应注意保持局部枯燥,不要搔抓,不要随便涂抹其他止痒药品,以防对皮肤的进一步刺激。
2、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期间的饮食起居考前须知:
1〕贴敷期间应饮食清淡,慎食海鲜、牛羊肉及辣椒、蒜、葱、姜等辛辣刺激性食物和肥甘滋腻之品。
2〕慎食冷饮和冰冻食品,宜少喝酒,少抽烟。
(3〕要保持贴敷局部清洁。
去掉药物后宜洗温水澡,不宜洗冷水澡。
对于贴敷处皮肤及残留药膏等,只可用清水洗涤,不可用肥皂、浴液等搓洗。
1/2
患者签名:
身体情况:贴敷次数:每伏三次医师签名:
日期:
2/2。
伏九贴告知书
三伏贴敷疗法告知书(存根)
一、注意事项:
1、贴敷后皮肤有明显的色素沉着为正常反应。
2、皮肤无反应不影响疗效,患者适宜延长贴敷的时间。
3、皮肤对食物特别敏感,过敏性皮肤或斑痕皮肤和以往的贴敷中敷处出现大量水泡者,敷药后有灼热疼痛感觉时应立即取下膏药。
二、敷贴时间:
小儿每次0.5~2小时,成人一般2~4小时,皮肤特殊者可减少贴敷时间。
伏九贻敷法三年为一个疗程,疗程与疗效成正比,病程较长的患者可适当延长疗程时间。
姓名联系电话日期中医科
三伏贴敷疗法告知书
一、注意事项:
1、贴敷后皮肤有明显的色素沉着为正常反应。
2、皮肤无反应不影响疗效,患者适宜延长贴敷的时间。
3、皮肤对食物特别敏感,过敏性皮肤或斑痕皮肤和以往的贴敷中敷处出现大量水泡者,敷药后有灼热疼痛感觉时应立即取下膏药。
二、敷贴时间:第一贴:月日第二贴:月日第三贴:月日
小儿每次0.5~2小时,成人一般2~4小时,皮肤特殊者可减少贴敷时间。
伏九贻敷法三年为一个疗程,疗程与疗效成正比,病程较长的患者可适当延长疗程时间。
穴位贴敷诊疗操作规范
穴位贴敷诊疗操作规范穴位贴敷是一种外治方法,在夏季三伏天将药物敷贴到人体一定穴位,治疗和预防疾病。
这种方法也被称为“三伏灸”、“三伏贴”。
它主要适用于秋冬春之际容易反复发作或者加重的慢性、顽固性肺系疾病,如慢性咳嗽、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变应性鼻炎、慢性鼻窦炎、慢性咽喉炎、小儿体虚易感冒者和反复呼吸道感染者。
近年来,也有专家探索将其用于骨关节炎等疾病。
在施术前,需要准备好药物、选择相应的穴位、确定治疗体位和环境,并进行消毒。
药物组成以白芥子、延胡索、甘遂、细辛和生姜为基本处方,可以根据既往的临床经验和地域特点等进行加减。
药材炮制要采用道地药材,药物制备过程要求在无菌、清洁、常温环境下进行。
生药粉和生姜汁的比例为10克:10毫升,可以根据各地气候因素和经验予以适当调整。
在施术时,可以采用贴法、敷法、填法和熨贴法等方法。
穴位贴敷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但在使用时需要注意规范操作,避免出现不必要的风险。
在进行冬病夏治穴位贴敷疗法前,需要将贴敷部位用75%乙醇或碘伏进行常规消毒。
然后取直径1厘米,高度0.5厘米左右的药膏,将药物贴于穴位上,用5厘米×5厘米的脱敏胶布固定,小儿患者可适当减小。
冬病夏治穴位贴敷疗法是一种“治未病”方法,可以扶助人体正气、增加免疫力、调动人体自身防病抗病能力。
但需要至少3年以上的长期使用。
在贴敷期间,患者的管理非常重要。
如果疾病发作或者病情加重,患者应积极就医,并认真记录每次发作的时间、程度、治疗情况等。
临床医生应定期对患者进行随访观察,给予治疗和康复的咨询指导。
同时,在进行此疗法前,要向患者认真介绍适应病症和注意事项等,并在患者知情同意的情况下进行。
办公室卫生管理制度规定了办公室卫生管理的工作内容和要求及检查与考核,适用于本公司所有办公室卫生的管理。
公共区域和个人区域都需要保持干净清洁,无污物、污水、浮土,无死角。
门窗、墙壁、卫生间、洗手池等都需要经常保持清洁,毛巾等卫生工具用后要及时清洁整理。
冬病夏治三伏贴技术操作规范终审版
冬病夏治三伏贴技术操作规范终审版一、前言冬病夏治三伏贴是一项中医传统技术,在我国民间有着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随着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民众健康意识的提高,冬病夏治三伏贴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但是,由于技术操作规范不规范、知识水平参差不齐等原因,导致应用效果参差不齐、安全性难以保证。
为了推广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提高冬病夏治三伏贴技术操作规范,保障民众的健康,特制定本规范。
二、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从事冬病夏治三伏贴技术操作的中医师、护士、药师等医疗人员。
三、技术操作规范3.1 贴药前的准备3.1.1 常规检查在贴药前,应仔细问询患者有无过敏史、药物史等,认真查看相关病历和体检报告,以及检查病人的皮肤情况,了解患者自身状况,判断是否适合贴贴敷。
3.1.2 选择药材根据患者的病症及中医四诊,选用适当的贴膏方并提取药材制成膏状,通常采用水蜜丸研磨贴敷法制作贴膏。
药材应选用正规生产的、符合药典规范的材料,同时需要按照处方选用合适的材料,禁止使用禁药、毒药和有毒杂质的药材。
3.1.3 准备用具准备好需要用到的用具,包括手套、医用棉签、棉片、消毒纱布、消毒水等。
同时,还要准备好需要贴的敷料,如透气性好、无菌、柔软的棉质贴敷物等。
3.2 贴药技术要点3.2.1 准备贴敷物在开始贴药前,患者应该先暴露贴敷部位的皮肤,切记要保持皮肤干燥。
此外,应选择透气性、抗菌性好的贴敷物,贴敷部位应光洁平整。
3.2.2 贴敷穴位根据病情及中医四诊,选取合适的穴位贴敷。
穴位应选取具效的经穴、筋穴、肌肉穴、络穴等。
在位置选择和穴位标注上,应遵循中医学相关规范。
3.2.3 涂敷贴膏涂敷贴膏时应戴上手套以确保膏剂不被污染。
在准备好药品后,将适量药膏涂抹在贴敷物上,按照贴敷物尺寸和涂敷量的比例进行涂敷。
3.2.4 粘贴贴敷物将涂有药膏的贴敷物贴于相应穴位上,用手指顺着贴敷物逐渐将其与皮肤贴合。
贴敷物应尽量平整,部位不能有空隙,同时贴得不要太紧或过松,以免影响穴位的正常活动或外伤皮肤。
三伏贴注意事项及告知书
三伏贴注意事项及告知书三伏贴是一种常见的中医保健方法,被广泛运用于夏季降温、祛湿、益气等功效。
然而,使用三伏贴也需要注意一些事项,以保证使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本文将深入讨论三伏贴的注意事项,并提供一份详细的告知书,以帮助读者更全面、深入地理解并正确使用三伏贴。
一、什么是三伏贴?三伏贴,又称伏贴、夏贴,是中医传统疗法的一部分。
它是将配制好的药物贴敷于特定穴位或局部皮肤上,通过药物的渗透作用,达到调理身体、改善健康状况的目的。
三伏贴通常在夏季使用,因为夏季气候炎热、潮湿,容易引发一些与湿气有关的身体不适。
二、使用三伏贴的注意事项1. 寻求专业医师建议在使用三伏贴之前,尤其是对于有慢性疾病或正在接受其他治疗的人群,应该首先咨询专业医师的意见。
由于每个人的体质和病情不同,专业医师能够根据个人情况给予合理的建议和指导。
2. 选择适宜的药材和贴敷部位三伏贴使用的药材种类繁多,应根据个人需求选择合适的药材,如清热解毒、祛湿散寒等。
贴敷部位也很重要,一般常用的部位有背部、胸部、腹部等。
建议请教中医专家或药师,以确保选择的药材和贴敷部位能够达到期望的效果。
3. 注意贴敷时间和频率三伏贴的贴敷时间和频率应根据个人情况而定。
一般来说,贴敷时间不宜过长,一般控制在8-12小时,每日贴敷1-2次。
然而,在使用过程中,如果出现不适感、过敏等反应,应尽快停止使用并咨询医生建议。
4. 注意药物禁忌与过敏反应三伏贴使用的药材中可能含有一些人们常见的过敏源,如鱼腥草、花粉等,使用三伏贴前应先检查是否存在与药物成分相关的过敏史。
对于孕妇、儿童、老年人以及一些特定慢性病患者,应慎重考虑使用三伏贴,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三、三伏贴使用告知书示例:尊敬的用户:您选择使用三伏贴,为了确保您的健康和安全,特将以下事项告知如下,请您仔细阅读并按照指导操作:1. 请在使用之前先咨询医生的意见,特别是对于有慢性疾病、对某种药物过敏或正在接受其他治疗的人群。
三九贴三伏贴穴位敷贴服务规范
三九贴三伏贴穴位敷贴服务规范三九贴和三伏贴是中医传统疗法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常用来治疗寒邪侵袭或是湿气滞留引起的疾病。
这两种贴敷的方法在临床上都非常常见,但是在进行三九贴和三伏贴穴位敷贴服务时,也需要遵循一定的规范和注意事项。
一、准备工作:1.选择合适的穴位:根据患者的病情,选择合适的穴位进行贴敷。
三九贴穴位常选在胸腹等大面积穴位,如中脘、关元等;三伏贴穴位则常选在手阳明经和足阳明经的经络上,如合谷、足三里等。
2.贴敷材料准备:准备好三九贴或三伏贴所需的材料,如贴敷布、药粉等。
贴敷布应选用透气性好、柔软舒适的材料,药粉应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选用有效的中药成分。
3.洁净环境:进行贴敷服务前,要确保贴敷的环境整洁、卫生,避免交叉感染和二次感染的发生。
需要做好手部和工具的消毒工作。
二、操作流程:1.了解患者情况:在贴敷前,要充分了解患者的病情、体质和身体状况等,确保安全可行。
2.清洁穴位:将贴敷部位清洁干净,使用无菌酒精或适当的清洁液擦拭,清除污物和皮脂。
3.施敷药物:根据医生的指导或药方,将合适的药粉均匀地撒于贴敷布上,药量适中,不宜过多。
4.敷贴穴位:将装有药粉的贴敷布轻轻贴在经络穴位上,要确保贴敷布与皮肤完全接触密封,避免空气进入。
5.固定贴敷:使用透气性好的胶布或绷带固定贴敷布,保证贴敷的稳定持久。
6.监测病情:进行贴敷后,要时刻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和身体反应,如有异常情况及时处理。
7.拆除贴敷:一般贴敷时间不宜过长,一般为30分钟至1小时左右,根据患者的体质和病情调整。
拆除贴敷时要轻柔,避免对皮肤造成过多的刺激。
三、注意事项:1.患者适应症:三九贴和三伏贴是针对特定病症而设计的疗法,对于一些特殊人群,如孕妇、儿童、老年人等需要特别注意,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2.禁忌症:对于有器质性疾病或患有严重疾病的患者,如恶性肿瘤、器官功能衰竭等,禁止使用三九贴和三伏贴。
3.质量保证:选择正规厂家生产的药品和贴敷材料,确保贴敷材料的质量和安全性。
冬病夏治(三伏贴)技术操作规范
精品文档
51
精品文档
52
• 肾俞穴 shèn shù 〖定位〗 该穴位于腰部,正坐或俯卧位取穴
,当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解剖〗 在腰背筋膜,最长肌和髂肋肌之间 :有第二腰动、静脉后支;布有第一腰神 经后支的外侧支,深层为第一腰丛。
冬病夏治(三伏贴) 技术操作规范
常州市中医医院 张建明
精品文档
1
文件依据
ZYYXH/T176-2010
《中医养生保健技术操作规范(Ⅱ)穴位贴敷》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 中华中医药学会亚健康分会
精品文档
2
概述
1.“冬病夏治”疗法 “冬病夏治”是中医学防治疾病的一个特色疗法,它根据《黄 帝内经》中“春夏养阳”的原则,利用夏季气温高,机体阳气 充沛,体表经络中气血旺盛的有利时机,通过中药内服外敷、 针灸推拿等方法来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使一些宿疾得以恢复。 “冬病夏治”体现了中医学传统的“治未病”思想,反映了人 与自然相协调的整体观念和对疾病重视预防为主的理念。
• 麻油或植物油 麻油调和贴敷药,能增强药物的粘附性,可润肤 生肌。
精品文档
31
• 透皮剂
透皮剂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制剂,可增加皮肤 通透性,促进药物透皮吸收,增强贴敷药物的 作用。目前临床常用的透皮剂为氮酮类,为无 色至微黄透明油状液体,性质稳定、无毒、无 味、无刺激性,且促透效率相当高,是目前理 想的促透剂之一。
精品文档
14
2.适应病种
• 肺系疾病:体虚感冒、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 肺病、慢性支气管炎、慢性咳嗽、变应性鼻炎、 反复呼吸道感染
• 心脑疾病:冠心病、脑血管病(证属寒凝经脉者) • 胃肠疾病:慢性胃炎、慢性结肠炎(证属脾胃虚
贴三伏贴的位置示范!快收藏!
贴三伏贴的位置示范!快收藏!三伏贴可以防止多种疾病,不同的适应症会贴敷不同的穴位,下面是三伏贴的贴敷穴位:心俞穴穴位:1、位于第五胸椎棘突、旁开1.5寸。
2、取穴时一般可以采用正坐或俯卧姿势,心俞穴位于人体的背部,当第五胸椎棘突下,左右旁开二指宽处。
功效:1、推按“心俞穴”可以治疗心经及循环系统疾病,心痛、惊悸、咳嗽、吐血、失眠、健忘、盗汗、梦遗、癫痫、胸痛、心悸亢进、晕车、头痛、恶心、神经官能症等。
2、调理气血,疏通心脉,宁心安神。
适用于心慌心悸、冠心病、心绞痛、神经衰弱、失眠、背痛等病症,对于各种心脏病有一定的疗效。
肺俞穴穴位:位于第三胸椎棘突旁开1.5寸,属膀胱经。
能宣肺理气,平喘止咳。
功效:适用于咳嗽气喘、感冒、外感风寒、盗汗、背痛等病症,对于各种肺病有一定的作用。
天突穴穴位:1、位于颈部,当前正中线上,两锁骨中间,胸骨上窝中央。
2、此穴位为人体任脉上的主要穴道之一。
功效:治疗打嗝、咳嗽、呕吐、神经性呕吐、咽喉炎、扁桃体炎、喉咙的疾病。
膻中穴穴位:在前正中线上,两乳头连线的中点。
膻中穴的主治病症为:1、胸部疼痛、腹部疼痛、心悸、呼吸困难、咳嗽、过胖、过瘦、呃逆、乳腺炎、缺乳症、咳喘病等。
2、宽胸理气,宣肺降逆,宁心除烦。
适用于情志不舒、胸部胀闷。
心悸气短、失眠多梦、气喘、呃逆等病症。
治喘穴穴位:1、属经外奇穴的背部穴。
穴位于背部第七颈椎棘突下旁开0.5寸。
2、该穴有平定喘息的功效,故名为'定喘'。
功效:1、治喘穴位于大椎穴左右约二厘米处的凹洼中。
2、能止咳平喘,通宣理肺。
对于治疗气喘发作,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百日咳。
大椎穴穴位:位于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
取穴时正坐低头,该穴位于人体的颈部下端,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处。
功效:1、若突起骨不太明显,让患者活动颈部,不动的骨节为第一胸椎,约与肩平齐。
2、能疏风解表,清热通阳,健脑强脊。
适用于头颈强痛、骨蒸潮热、神疲乏力;3、腰脊拘急、感冒、落枕、颈椎病、气喘、热病等病症,有防病强壮作用。
三伏贴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三伏贴一共需要贴多少次
三伏贴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三伏贴一共需要贴多少次一、三伏贴使用方法三伏贴是以艾草、薄荷、桂皮、丁香、甘草、附子等自然草本材料为主要原料制成的一种传统中药贴剂。
三伏贴贴在腰背部可以有助于消退湿气、调理身体。
一般来说,贴的时间为7-10天,每天贴一次。
详细使用方法如下:1.将皮肤擦洁净。
2.将贴纸从爱护膜中取出,撕下透气胶布。
3.将贴纸贴在腰背处,贴时贴的位置应当是在肾经上的,比如其次腰椎的横突处。
4.推开整个贴片,使其与皮肤贴合密实。
5.24小时后将贴纸撕掉,然后用温水擦拭贴纸留下的胶水。
二、三伏贴留意事项在使用三伏贴时,需要留意以下事项:1.贴前皮肤需要擦洁净,不建议在湿气重的天气贴。
同时要留意避开受凉。
2.贴皮肤时,感觉瘙痒或者产生稍微刺激反应是正常现象,若超过时间贴越久则会加重此类过敏反应,应马上停止使用贴子。
3.假如您有过敏史,请先做个小贴(5*5)试贴测试,以避开身体过敏,若消失红肿等过敏症状,应进行处理或治疗。
4.开头使用同时,建议削减肉食的摄入,戒酒、戒烟,尽量避开摄取刺激性食物、油腻食物,同时多吃富含纤维素、蛋白质的食物。
三、三伏贴的留意事项1.不宜老年人、孕妇、儿童使用三伏贴。
2.贴子中的药性对于人体简单形成依靠,长期使用简单对身体造成负面影响。
3.贴子搭配敷贴的食材应当是有肯定学问和阅历的医生才做得到的。
4.三伏贴使用期间,建议保持乐观、愉悦、乐观向上的心态,尽量避开生活工作中的苦恼、愁闷。
四、三伏贴的留意事项三伏贴是适应于中药辨证施治,而辨证施治是由专业的中医师依据患者的辩证而开出来的。
使用三伏贴需要遵循医嘱,并且在治疗期间留意调理好身体,做好自我爱护,以此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总结归纳使用三伏贴是一种较好的中药治疗方法,但是使用过程中需要留意很多事项。
正确的使用方法和留意事项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同时也有助于有效防止不良反应的发生。
在使用三伏贴的过程中,需要做好预防和治疗的措施,避开消失不良的治疗效果。
三伏贴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三伏贴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三伏贴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主要用于治疗各种疾病,尤其是呼吸系统疾病。
三伏贴是在每年的三伏天(即农历的夏至后第三、四、五个庚日),通过在患者身上贴敷特定的草药来激发身体的自愈能力,达到治疗和预防疾病的目的。
下面是三伏贴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1. 选择适应症:三伏贴适用于各种呼吸系统疾病,如哮喘、咳嗽、鼻炎、感冒等。
患者应根据自己的症状和病情选择适合自己的三伏贴。
2. 准备贴敷材料:需要准备一副中药贴剂和一块布块。
中药贴剂通常由麻黄、桂枝、陈皮、甘草等草药制成,布块则是用白棉布或丝绸制成。
3. 使用方法:将中药贴剂和布块一起放在患者的背部或颈部,将布块贴在中药贴剂上,然后将整个背部或颈部覆盖在布块上。
一般情况下,贴敷时间约为
7-10小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延长或缩短时间。
4. 贴敷时间:在贴敷期间,应避免游泳、洗澡、洗头等户外活动,避免吃辛辣、油腻、刺激性的食物。
在贴敷结束后,可以洗澡,但应避免用过热的水,以免刺激皮肤。
5. 贴敷禁忌:孕妇、皮肤过敏者、溃疡患者、癫痫患者等人群应避免使用三伏贴。
6. 敷贴后观察:在贴敷结束后,应注意观察患者的贴敷部位是否有不适或过敏反应。
如出现疼痛、红肿、发热、瘙痒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三伏贴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方法,但使用前应注意选择适应症,遵守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同时观察贴敷部位的症状变化,以确保治疗效果。
三伏贴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三伏贴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以三伏贴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为标题,写一篇文章。
三伏贴是一种传统中医疗法,常用于夏季的时候。
它的作用是通过贴敷在特定穴位上,调理身体,缓解症状,提供舒缓和治疗的效果。
下面将介绍三伏贴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一、使用方法:1.选择合适的贴敷部位:根据需要调理的部位和症状选择贴敷的穴位。
常见的贴敷部位有额头、胸部、腹部和背部等。
可以咨询医生或中医师的建议,选择最适合自己的部位。
2.准备贴敷材料:购买质量可靠的三伏贴产品,如艾叶贴或草本贴。
注意查看产品说明,确保贴敷材料的成分和适用范围。
3.清洁并按摩贴敷部位:使用温水和肥皂清洁贴敷部位,然后用干净的毛巾擦干。
然后进行按摩,帮助刺激穴位,提高贴敷效果。
4.贴敷三伏贴:将三伏贴取出,注意保持贴敷材料的清洁和干燥。
根据产品说明,将贴敷材料贴在选定的穴位上。
注意避免贴敷在伤口、破损皮肤或过敏部位上。
5.固定贴敷材料:使用透明胶带或绷带固定贴敷材料,防止其脱落。
注意不要过紧或过松,以免影响贴敷效果。
6.适当调整贴敷时间:根据不同的贴敷材料和个体差异,贴敷时间可以有所不同。
一般来说,贴敷时间为30分钟至1小时,但建议在医生或中医师的指导下进行调整。
7.注意保持安全和舒适:在贴敷过程中,应保持安静、放松的状态,避免贴敷部位受到外界刺激。
如果出现不适或过敏反应,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咨询医生的建议。
二、注意事项:1.避免过度使用:三伏贴具有一定的刺激性,如果贴敷时间过长或频率过高,可能会导致皮肤过敏或损伤。
因此,不宜频繁使用,一般建议每周使用一到两次,每次贴敷时间不超过1小时。
2.遵循医嘱或中医师建议:三伏贴是一种中医疗法,应在医生或中医师的指导下使用。
根据个体差异和具体病情,医生或中医师会给出具体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3.避免使用过期产品:使用三伏贴时,注意查看产品的保质期和生产日期,避免使用过期或质量不佳的产品,以免影响疗效或引起不良反应。
4.注意贴敷部位的清洁和干燥:在贴敷之前,应将贴敷部位清洁干净,并保持其干燥。
家庭简易三伏贴完整指南(附示范视频)
家庭简易三伏贴完整指南(附示范视频)【一】为什么夏天要做三伏贴三伏时,最好的排毒渠道是皮肤,利用伏贴来排毒正合适,可以达到冬病夏治的效果。
每年三伏,医院贴伏贴的人都会排起长队。
如果以保健为主,我们其实可以在家自己做三伏贴,而且人人可做。
三伏贴以三年为一个周期。
之前坚持做满三年周期的许多老读者们,亲身体会到了三伏贴冬病夏治的效果。
读者留言还没有做过的朋友,建议试试,不仅能调理冬季常见病,对养生也很有好处。
三伏贴对于反复发作的咳嗽、哮喘、慢性支气管炎、关节炎效果尤其好。
特别是小孩冬季爱感冒、长期咳喘的,坚持三年下来,就不容易复发。
【二】贴三伏贴的时间1.头伏的第一天2.二伏的第一天3.三伏的第一天如果要加强效果,可以在每伏期间贴三次,每隔三天贴一次。
冬病夏治根据冬季时按养生日历的提示所做的自检,来确定自己需要做几次三伏贴,贴哪些部位每年三伏的长度不一样。
有的年份三十天,有的年份四十天。
点击页面左下角阅读原文,查看今年三伏贴的详细时间表【三】家庭简易三伏贴的方法伏贴材料辅助材料(不是必须)•生姜片、瓷勺、香油基本材料:以下三种任选一种•普通皮肤:伤湿止痛膏•出汗多或敏感皮肤、或空调房间:温灸贴•身体局部有寒:艾灸贴贴伏贴时,不能吹空调,但是每年都有很多朋友向我反映实在做不到。
经过实践,我建议采用温灸贴。
贴上以后会发热,可以抵御空调的寒凉。
注意:这是不得已的办法,有条件最好还是避开空调。
重点部位示范视频:《陈允斌教你家庭简易三伏贴》深圳卫视《斌斌有礼》2012年7月【四】三伏贴饮食1.贴伏贴当天忌吃生冷、海鲜、辛辣的食物。
2.贴伏贴当天喝贴伏茶:玫瑰花沸水冲泡,加红糖饮用红糖的选择:夏季常在空调房:姜枣枸杞四物红糖贴伏贴后出汗多:百合桑果四物红糖【五】三伏贴禁忌1.贴时不要吹空调。
2.不能贴在皮肤有创伤、湿疹、过敏的部位。
3.感冒发烧,咳嗽痰黄时不可以贴。
4.正在生病的人,特别是急性发作期的人,必须咨询医生意见。
三伏贴贴敷说明
“三伏贴”贴敷说明 一、贴敷时间: 头 伏:7.17、 7.19、 7.22,三天,1次/天。
中 伏:7.26、 7.29、 8.2,三天,1次/天。
闰中伏:8.5、 8.9、 8.12,三天,1次/天。
末 伏:8.16、 8.19、 8.23,三天,1次/天。
二、注意事项: 1、贴敷前用湿毛巾将贴敷部位的汗液和油脂擦掉,待皮肤干燥后再进行贴敷; 2、留置时间:6-8个小时,贴敷期间会有灼热、刺痛的感觉,如果无法忍受需及时取下; 3、贴敷期间不要吹风扇或空调,室内自然通风,避免着凉; 4、贴敷期间,清淡饮食,忌食油腻、海鲜、牛羊肉; 5、贴敷结束后可以洗澡,但仅限清水冲洗; 6、皮肤局部出现水泡、水肿、瘙痒都属于正常现象,一般不会发生感染,不需要特殊处理。
如果出现较大水泡,需要到医院进行相应处理。
三、不适合“三伏贴”的人群: 1、贴敷部位的皮肤有创伤、溃疡、感染者; 2、过敏体质、瘢痕体质以及对贴服药物或敷料成分过敏者; 3、发热、咯黄色浓痰、咯血、易鼻部流血或易出现口腔溃疡等内火较重者; 4、孕妇; 5、艾滋病、结核病或其他传染病者; 6、恶性高血压、严重心脑血管病、严重肝肾功能障碍、支气管扩张、恶性肿瘤的患者; 7、二岁以下婴幼儿。
四、贴敷部位: 呼吸系统疾病:大椎、膻中、膏肓(双侧)、肺俞(双侧)。
心血管系统:大椎、膻中、膏肓(双侧)、心俞(双侧)。
消 化 系 统:大椎、膻中、膏肓(双侧)、脾俞(双侧)。
保 健:大椎、膻中、膏肓(双侧)、肾俞(双侧)。
大椎:人体背面,颈部后面正中最高的圆行骨突(棘突),选择前后活动颈部也有移动的一节,这一节和上面的一节之间的凹陷处。
膻中:人体正面,两个乳头连线的中点。
膏肓:人体背面,从定位大椎的骨突向下数4节骨突(棘突)的高度,距离后背正中线4横指的距离(除拇指外其余四指并拢)。
肺俞:人体背面,从定位大椎的骨突向下数3节骨突(棘突)的高度,距离后背正中线2横指的距离(食指、中指并拢)。
三伏贴的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
三伏贴的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以三伏贴的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为标题,本文将详细介绍三伏贴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一、操作流程:1. 准备工作:首先,清洁双手,确保贴敷区域干燥清洁。
然后,准备好三伏贴,拆开包装,取出贴片。
2. 确定贴敷区域:根据需要贴敷的部位,确定贴敷区域。
常见的贴敷区域包括胸部、腰部、腹部、膝盖等。
根据个人需要选择合适的部位。
3. 贴敷方法:将贴片贴于贴敷区域,确保贴片贴合紧密。
注意避免出现皱褶或松动。
如果需要贴敷多个部位,建议按照医生或产品说明进行贴敷顺序。
4. 固定贴片:贴好贴片后,用手轻轻按压贴片,使其紧贴皮肤。
如果需要,也可以使用透明胶带固定贴片,以防止贴片脱落。
5. 贴敷时间:根据具体产品说明,确定贴敷时间。
一般情况下,每次贴敷时间为6-8小时,一天贴敷1-2次。
根据个人情况和医生建议,可以适当延长或缩短贴敷时间。
6. 注意事项:贴敷期间要保持正常的生活作息和饮食习惯。
避免剧烈运动、沐浴或暴露在高温环境中。
贴敷期间如果出现不适或过敏症状,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就医。
二、注意事项:1. 选择合适的贴敷部位:根据需要缓解的症状或疼痛部位选择贴敷部位。
不同的贴敷部位对应不同的效果,要根据个人需求进行选择。
2. 注意贴敷时间和频率:严格按照产品说明进行贴敷时间和频率的控制。
贴敷时间过长或过频可能会引起皮肤过敏或其他不适症状。
3. 注意贴敷部位的皮肤状态:贴敷部位的皮肤如果有破损、湿疹、炎症等问题,应避免使用三伏贴。
对于敏感皮肤的人群,应先进行皮肤过敏测试。
4. 遵循医嘱和产品说明:如果有医生的建议或产品说明,应严格遵循,按照规定的方法和剂量使用三伏贴。
5. 注意保存方法:三伏贴应存放在阴凉干燥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
过期的三伏贴不得使用。
6. 注意个人卫生:在贴敷过程中,要保持双手清洁,避免污染贴敷部位。
贴敷前后也要注意清洁皮肤,保持贴敷区域干燥。
7. 注意过敏反应:贴敷三伏贴后,如果出现皮肤红肿、瘙痒、疼痛等过敏症状,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就医咨询。
三伏贴的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
三伏贴的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以三伏贴的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为标题,写一篇文章。
三伏贴是中医传统疗法中的一种,常用于夏季时调理人体。
下面将为大家介绍三伏贴的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操作流程1. 准备材料:三伏贴一张、清水一碗、毛巾一条。
2. 清洁皮肤:用温水洗净贴贴附着的部位,并用毛巾擦干。
3. 确定贴贴的位置:根据需要调理的部位,将贴贴粘贴在相应的位置上。
通常常用的贴贴有头部、背部、腹部、四肢等部位。
4. 濡湿贴贴:将清水倒入碗中,将贴贴浸泡其中,使其充分吸水。
5. 贴贴敷贴:将濡湿的贴贴敷贴在皮肤上,用力按压使其紧贴皮肤表面。
6. 固定贴贴:可以用细布条或透明胶带将贴贴固定在皮肤上,以防止贴贴松动。
7. 调整体位:贴贴敷贴后,注意调整自己的体位,保持舒适。
8. 睡眠休息:贴贴通常需要保持一段时间,建议选择在夜间敷贴,以充分利用休息时间。
二、注意事项1. 选择适合的贴贴: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贴贴,避免不必要的负担。
2. 清洁皮肤:在敷贴前,务必保持皮肤清洁,以免影响贴贴的效果。
3. 注意温度:贴贴在夏季会产生一定的热量,所以敷贴时要注意贴贴的温度,避免烫伤皮肤。
4. 注意时间:敷贴的时间一般为30分钟至1小时,不宜过长或过短。
5. 注意休息:在敷贴时,尽量保持休息状态,避免剧烈运动或过度劳累。
6. 注意观察:敷贴期间,要注意观察贴贴的变化,如出现过敏或不适症状,应及时停止使用。
7. 保持适度:敷贴是一种辅助疗法,不宜过度依赖,应结合其他治疗方法进行调理。
8. 孕妇及儿童慎用:孕妇及儿童因身体较为敏感,敷贴前应咨询医生的建议。
9. 遵循医嘱:如果是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三伏贴疗法,应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操作,不可自行调整剂量或时间。
10. 存储注意:贴贴在未使用时应存放在阴凉干燥处,避免阳光直射或受潮。
三伏贴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通过敷贴在特定的穴位上,以温热的方式调理人体。
三伏贴的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
三伏贴的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以三伏贴的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为标题,写一篇文章。
三伏贴是中医传统疗法中的一种常见方法,可以帮助调理身体,缓解一些常见的不适。
下面将介绍三伏贴的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
一、操作流程:1. 准备材料:三伏贴、温水、毛巾、透气胶布等。
2. 清洁皮肤:首先,用温水和肥皂清洁贴贴部位的皮肤,将皮肤上的污垢和油脂清除干净,以保证贴贴的吸附效果。
3. 贴敷三伏贴:将三伏贴取出,撕下背面的保护膜,然后将贴贴贴在准备好的部位。
通常,三伏贴可以贴在腰部、背部、胸部等部位,具体位置可以根据个人需要和中医师的建议确定。
4. 固定贴贴:用透气胶布将贴贴固定在皮肤上,以防止其脱落或移位。
固定时要注意不要过紧,以免影响血液循环和呼吸。
5. 确定贴贴的时间:一般来说,三伏贴的时间不宜过长,一般在30分钟至1小时之间。
具体时间可以根据个人情况和中医师的建议来确定。
6. 使用完毕后处理:时间到后,将贴贴从皮肤上轻轻撕下,避免对皮肤造成过大的刺激。
然后用温水清洁皮肤,将残留的胶布和胶水清除干净。
二、注意事项:1. 遵循中医师指导:在使用三伏贴的过程中,最好是根据中医师的建议来进行,以保证安全和疗效。
不要盲目使用,尤其是对于有慢性疾病或特殊体质的人群。
2. 不宜过敏人群:对于有皮肤过敏史或对贴贴材料过敏的人群,不宜使用三伏贴,以免引起过敏反应。
3. 不适忌贴:在身体不适或有明显发热症状时,不宜使用三伏贴,以免加重症状或引发其他并发症。
4. 注意贴贴的位置:贴贴的位置要选择在相对平坦、无伤口和破损的皮肤上,避免贴在关节、脊椎等易受压迫的部位。
5. 避免过度使用:三伏贴是一种辅助疗法,不能过度依赖。
如果长期频繁使用,可能会导致皮肤问题或依赖性。
6. 注意贴贴的温度:三伏贴使用时应保持适宜的温度,避免过热或过冷,以免对皮肤产生刺激或伤害。
7. 不宜在睡眠时使用:三伏贴具有一定的刺激性,不适合在睡眠时使用,以免影响睡眠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伏贴”贴敷说明
一、贴敷时间:
头 伏:7.17、 7.19、 7.22,三天,1次/天。
中 伏:7.26、 7.29、 8.2,三天,1次/天。
闰中伏:8.5、 8.9、 8.12,三天,1次/天。
末 伏:8.16、 8.19、 8.23,三天,1次/天。
二、注意事项:
1、贴敷前用湿毛巾将贴敷部位的汗液和油脂擦掉,待皮肤干燥后再进行贴敷;
2、留置时间:6-8个小时,贴敷期间会有灼热、刺痛的感觉,如果无法忍受需及时取下;
3、贴敷期间不要吹风扇或空调,室内自然通风,避免着凉;
4、贴敷期间,清淡饮食,忌食油腻、海鲜、牛羊肉;
5、贴敷结束后可以洗澡,但仅限清水冲洗;
6、皮肤局部出现水泡、水肿、瘙痒都属于正常现象,一般不会发生感染,不需要特殊处理。
如果出现较大水泡,需要到医院进行相应处理。
三、不适合“三伏贴”的人群:
1、贴敷部位的皮肤有创伤、溃疡、感染者;
2、过敏体质、瘢痕体质以及对贴服药物或敷料成分过敏者;
3、发热、咯黄色浓痰、咯血、易鼻部流血或易出现口腔溃疡等内火较重者;
4、孕妇;
5、艾滋病、结核病或其他传染病者;
6、恶性高血压、严重心脑血管病、严重肝肾功能障碍、支气管扩张、恶性肿瘤的患者;
7、二岁以下婴幼儿。
四、贴敷部位:
呼吸系统疾病:大椎、膻中、膏肓(双侧)、肺俞(双侧)。
心血管系统:大椎、膻中、膏肓(双侧)、心俞(双侧)。
消 化 系 统:大椎、膻中、膏肓(双侧)、脾俞(双侧)。
保 健:大椎、膻中、膏肓(双侧)、肾俞(双侧)。
大椎:人体背面,颈部后面正中最高的圆行骨突(棘突),选择前后活动颈部也有移动的一节,这一节和上面的一节之间的凹陷处。
膻中:人体正面,两个乳头连线的中点。
膏肓:人体背面,从定位大椎的骨突向下数4节骨突(棘突)的高度,距离后背正中线4横指的距离(除拇指外其余四指并拢)。
肺俞:人体背面,从定位大椎的骨突向下数3节骨突(棘突)的高度,距离后背正中线2横指的距离(食指、中指并拢)。
心俞:人体背面,从定位肺俞的骨突向下数2节骨突(棘突)的高度,距离后背正中线2横指的距离(食指、中指并拢)。
肾俞:人体背面,高度与肚脐向平,距离后背正中线2横指的距离(食指、中指并拢)。
脾俞:人体背面,从定位肾俞的骨突向上数3节骨突(棘突)的高度,距离后背正中线2横指的距离(食指、中指并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