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历史测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下册历史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我国科举制度开始于
A、隋朝
B、唐朝
C、宋朝
D、明朝
2、“贞观之治”指的是谁在位时的统治
A、唐高祖
B、唐太宗
C、唐玄宗
D、唐高宗
3、我们基本上肯定武则天的历史地位,主要是因为她
A、帮助唐高宗处理政务
B、重用有才能的人做官
C、当权期间社会经济继续发展
D、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4、“和同为一家”反映了哪两个民族的友好关系
A、汉族与藏族
B、汉族与匈奴
C、汉族与蒙古族
D、汉族与突厥
5、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与北宋对峙的少数民族政权是
A、辽
B、西夏
C、金
D、蒙古
6、唐朝时有位阿拉伯人来到中国江南农村游历。
他不可能看到的景象是
A、小溪旁筒车在转动,把溪水送进田里
B、有的农民扶着曲辕犁在犁田
C、有的农民在秧田里扯水稻秧苗
D、有的农民坐在“秧马”上插秧
7、元朝的建立者是
A、忽必烈
B、完顔阿骨打
C、铁木真
D、耶律阿宝机
8、元朝时我国形成的一个民族是
A、满族
B、蒙古族
C、回族
D、维吾尔族
9、假如时光倒流,你来到南宋一大户人家做客,下列生活方式不可能遇到的是
A、去瓦肆观看演出
B、听长辈讲岳飞抗金的故事
C、用“交子”购买物品
D、主人送给我一部《红楼梦》
10、我国经济重心完成南移是在
A、南北朝
B、唐朝
C、宋朝
D、明朝
11、清朝统治者实行思想文化控制,对反清思想严加防范和压制而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A、焚书坑儒
B、八股取士
C、大兴文字狱
D、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12、郑成功是打败了哪国侵略者后收复台湾的
A、葡萄牙
B、荷兰
C、西班牙
D、英国
13、“孽子孤臣一雅儒,填膺大义抗强胡。
圣功岂在尊明朔,确保台湾入版图。
”这是张学良先生对一位古代民族英雄的赞词。
这位民族英雄是
A、郑成功
B、左宗棠
C、邓世昌
D、戚继光
14、你认为下列历史事件中能体现我国和平外交优良传统的是
A、雅克萨之战
B、戚继光抗倭
C、郑和下西洋
D、郑成功收复台湾
15、下列关于清朝前期实行闭关政策表述正确的是
A、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B、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
C、禁绝一切对外交往
D、在较大程度上起了自卫作用
16、李时珍是哪一个朝代的医药学家
A、唐朝
B、宋朝
C、明朝
D、清朝
17、《天公开物》的作者是
A、徐光启
B、李春
C、郭守敬
D、宋应星
18、下列人物中不属于唐代诗人的是
A、李白
B、杜甫
C、白居易
D、苏轼
19、宋代文学的主要成就是
A、诗歌
B、曲
C、词
D、小说
20、根据民间流传的唐僧到西天取经的故事加工而成的神魔小说是
A、《西游记》
B、《红楼梦》
C、《水浒传》
D、《三国演义》
二、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21、隋朝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全长2000多公里。
22、唐都长安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著名的国际性大都市。
23、唐朝对外交往频繁,各国派到唐朝的使节称之为“遣唐使”。
24、吴道子的人物故事画造诣很高,被后人尊称为“画圣”。
25、北宋时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26、敦煌莫高窟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大艺术宝库。
27、元代赵孟頫的《清明上河图》描绘了汴河沿岸的繁华景象。
28、《资治通鉴》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巨著。
29、明长城东起山海关,西到嘉峪关,全长一万多华里。
30、清朝曹雪芹的《红楼梦》代表了明清小说的最高成就。
三、材料分析(每小题10分,共20分)
31、材料一:魏主引见朝臣,诏断北语,一从正音……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或不可卒革。
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
若有故为,当降爵黜……。
━━━《北史》材料二:“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贞观政要》
材料三:蒙古等族人民成批迁往内地,汉族人也大量来到边疆,契丹、真等族人民早进入黄河流域,各族人民杂居相处,互通婚姻,逐渐融合。
━━━《中国通史》
(1)材料一中的“魏主”是谁?材料反映的是他为促进民族融合而采取的哪一项措施?(2)材料二中的话是谁说的?这句话说明他实行了怎样的民族政策?请举一例予以说明。
(3)材料三所反映的民族大融合的盛况出现于哪个朝代?这一时期形成了一个什么新的民族?
(4)两千多年的民族关系对我们当今处理民族关系有何启示?
32、材料:“郑和,云南人……成祖……永乐三年六月命郑和于海外……和经事三朝,先后七奉使,所历占城、爪哇……凡三十余国。
所取宝物不可胜计。
”请回答:
(1)、明成祖“命郑和于海外”的目的是什么?
(2)、“永乐三年”指的是哪一年?
(3)、郑和下西洋有何历史意义?
(4)、这场活动获得成功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四、问答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33、玄奘和鉴真是哪个朝代的人?为中外交流分别做出了什么贡献?他们的事迹表明唐政府实行一种怎样的对外政策?
34、清朝前期为了维护国家统一主要采取了哪些措施?
五、探究题(10分)
35、英国学者李约瑟在《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史》中写道:“从3世纪到13世纪,中国一直处于西方望尘莫及的科学地位,明清以后逐渐落后了。
”据此回答:
⑴四大发明是我国古代科技的标志性成就,请写出四大发明的名称。
(4分)
⑵试从政治制度、文化政策和对外政策等方面分析明清时期中国科技落后的主要原因。
(3分)
⑶你认为我国应如何做才能进一步缩小与发达国家的科技差距?(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