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高二下学期历史第一次质检试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江省高二下学期历史第一次质检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 (共30题;共60分)
1. (2分)《禹鼎》铭文记载:噩侯反叛伐周,厉王命禹出征,生获其君。

这反映了
A . 分封制趋向衰落,尚能维护王权
B . 宗法制度开始瓦解
C . 封国实力削弱,周王权力加强
D . 周王铸鼎显示权威
2. (2分) (2020高三上·宜宾开学考) 西周以前,丝织品主要被人们用作奉献给鬼神的礼物。

到了西周时期,丝织品更多地成为贵族相互赠送的礼物,亦被用于国家举行的各种仪式的道具上,这反映了()
A . 丝织品失去等级意义
B . 西周贵族破坏礼制
C . 桑蚕文化起源于礼制
D . 政治观念发生变化
3. (2分) (2019高二下·蛟河月考) 秦汉时期丞相一职由一人担当,但隋唐时期三省的长官都是丞相,到了北宋,相当于丞相的官职就更多了。

这一现象的实质是()
A . 中央政府民主政治的不断发展
B . 国家行政事务日益增多
C . 中央对地方政府的控制日益严重
D . 君主专制制度的不断加强
4. (2分) (2016高一上·平阴月考)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诗词中提到的四位皇帝都()
A . 开创了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B . 不同程度地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C . 吸取农民起义教训,休养生息
D . 大力抑制土地兼并,戒奢从俭
5. (2分) (2018高三上·汪清月考) 汉武帝时期,“诸侯惟得衣食租税,不与政事”。

这种现象反映了()
A . 君主专制的削弱
B . 宗法制的消亡
C . 分封制的巩固
D . 中央集权的加强
6. (2分) (2018高一上·长春月考) 唐朝时三省长官都是宰相,常常同时有七八个宰相议政。

统治者这样
做的主要目的是()
A . 完善中央集权
B . 减少决策失误
C . 分散相权,加强皇权
D . 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7. (2分) (2015高一上·铜陵期中) 清朝学者赵翼写诗说:“千秋疑案陈桥驿,一著黄袍便罢兵。

”该诗讲的是哪位皇帝()
A . 秦始皇
B . 汉高祖
C . 宋太祖
D . 明太祖
8. (2分) (2017高一上·南郑期中) 清朝时,军机处起草的诏旨密封后往往不经过内阁、部院,而直接由驿马传递地方督抚的,称为“廷寄”,直接交中央各部院的,称为“交片”,地方督抚密折奏事也可经军机处直达皇帝。

材料表明清朝政治形态的特点是()
A . 中枢机构之间彼此牵制
B . 地方具有较好的自治性和能动性
C . 高层政治决策具有封闭性
D . 军机处代替内阁成为了中央官署
9. (2分)《明史》载:“(内阁)地居近密,而纶言批答,裁决机宜,悉由票拟,阁权之重,俨然汉唐宰辅,特不居丞相名耳!”这句话指的是()
A . 明朝的内阁就是丞相
B . 明朝宰相虽有其名却无其实
C . 明朝内阁承担了宰相的职能
D . 明朝的宰相帮助皇帝处理政事
10. (2分)在历史发展进程中,人类社会逐步告别“小国寡民”时代,世界从分散走向整体。

下列与“小国寡民”相关的是
①老子向往的理想社会②屈原追求的“美政”理想
③罗马法的基础④雅典民主制的重要条件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①④
D . ③④
11. (2分)(2020·广州模拟) 伯罗奔尼撒战争期间,雅典发生了瘟疫,情况艰难,雅典人开始谴责伯利克里,把所有的愤怒都转移到他身上。

伯利克里在民众会议上说:“你们正在攻击我,因为我曾主张战争;同时也攻击你们自己,因为你们自己也表决赞成战争。

”最终伯利克里被废黜和罚款。

这反映了伯利克里时期的古代雅典()
A . 鼓励公民积极参政
B . 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关
C . 首席将军权力式微
D . 泛滥的民主使得公民道德沦丧
12. (2分) (2017高一上·仙桃月考) 《罗马法史》载:“这个概念有着双重的含义,一个是理论上的含义,它的根据是存在一种所有民族共有的法并且认为自然理由是这种普遍性的基础;另一个是实在的和具体的含义,它指的是产生于罗马人与异邦人之间关系的那种罗马法体系。

”据此判断该法()
A . 注重形式侧重国家事务
B . 标志着罗马法学的成熟
C . 适应了帝国时期的要求
D . 成为罗马成文法的起点
13. (2分)《十二铜表法》制定之前,早期罗马国家()
①只有习惯法,没有成文法②法律与习惯之间没有明显界限
③罗马法本身具有很大的伸缩性和不确定性④法官多由贵族担任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①②④
D . ①②③④
14. (2分) (2016高三上·青岛开学考) 正如英国历史学家约翰·坎农所说:“贵族权力在1761年达到顶峰”,英国“从外观上看和原来别无二致,所有稀奇古怪的东西都被保留下来,但实际上它比原来更狭隘、更具有寡头性质。

”材料可用来说明英国()
A . 资产阶级革命的必然性
B . 议会改革的必要性
C . 贵族寡头政治的必然性
D . 工业革命的必要性
15. (2分) (2018高一上·沭阳期中) 美国社会中防官甚于防贼,前总统布什就曾面对选民说:“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成就是驯服了权力,把统治者关进了笼子,我现在就是在笼子里与大家讲话。

”驯服权力主要是通过()
A . 实行联邦制
B . 加强中央权力
C . 实行民主选举
D . 实行三权分立
16. (2分)(2016·江西模拟) 下图图示为某一时期美国、西欧、日本的国民生产总值占世界经济的比重,这一时期可能是()
A . 19世纪70年代
B . 20世纪20年代
C . 20世纪50年代
D . 20世纪80年代
17. (2分)詹姆士一世在议会中声称“国王完全有理由被尊称为神,因为他在人间行使类似神权那样的权力”。

这充分说明()
A . 他是教会组织的统治者
B . 国王权力必须在神权之上
C . 他在极力贬低神的地位
D . 他在借助神权强化王权
18. (2分)“以中国有用之财,填海外无穷之壑,易此害人之物,渐成病国之忧。

”依据材料判断,禁烟运动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是()
A . 遏制吸毒,医治官场恶疾
B . 制止白银外流,缓解政府财政危机
C . 整顿海防,打击英国入侵
D . 打击鸦片走私,增加政府外贸收入
19. (2分) (2018高二下·邗江期中) “务须让西方列强进入中华帝国的北方口岸和首都。

马戛尔尼那时的岁月已经远去,如今法英两国要与天子本人,而不是地方代表,要在朝廷宫中,而不是在总督府等衙门,继续商谈
已从帝国南部或中部重镇开始的关系。

”为此西方列强发动的战争是()
A . 第一次鸦片战争
B .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 . 日本全面侵华战争
20. (2分) (2020高三上·衡阳月考) 太平天国在考试制度上,规定“无论何色人,上至承相,下至听使,均准与考”,考试的题目“不本四书、五经”。

考试的录取标准较宽,录取名额也多。

此考试制度()
A . 终止了封建等级制度
B . 无法选拔真正优秀的人才
C . 否定了三纲五常观念
D . 有利于巩固农民革命政权
21. (2分) (2020高一上·西安期末) 鸦片战争后,英国提出“协定关税”;甲午战后,日本提出“在华设厂”,其共同点是()
A . 为资本主义国家商品输出创造有利条件
B . 为资本主义国家资本输出创造有利条件
C . 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D . 适应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阶段性要求
22. (2分)下列人物中,促使20世纪初的中国社会发生巨变的是()
A . 洪秀全
B . 陈独秀
C . 孙中山
D . 毛泽东
23. (2分) (2017高三上·海南月考) 孙中山曾说:“当初次之失败也,举国舆论莫不目予辈为乱臣贼子,大逆不道,诅咒谩骂之声不绝于耳,……。

惟庚子(1900年)失败之后,则鲜闻一般人之恶声相加,而有识之士,且多为吾人扼腕叹息,恨其事之不成矣。

前后相较,差若天渊”。

造成民众态度发生这样变化的外部因素,主要是()
A . 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B . 改良道路受挫
C . 清政府沦为列强的工具
D . 洋务运动失败
24. (2分)有学者指出,“五四运动是中国走向现代化的全面启动”,“五四运动是第一场历史巨变的补课,又是第二次历史巨变的起点”。

这里“补课”“起点”的含义分别是
A . 明确反对帝国主义,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B . 明确反封建,实现各革命阶级的联合斗争
C . 彻底反帝反封建,无产阶级政党开始领导革命
D . 继续宣扬民主科学,大力宣传马克思主义
25. (2分) (2018高二上·牡丹江期中) 孙中山在遗嘱中说:“积四十年之经验,深知欲达到此目的,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

”这个遗嘱的原则与以下哪一主张相一致()
A . 兴中会纲领
B . 同盟会纲领
C . 新三民主义
D . 三大政策
26. (2分) (2017高三上·淮南月考) 《国民党一大宣言》:“盖酿成经济组织之不平均者,莫大于土地权之为少数人所操纵。

故当由国家规定土地法……私人所有土地,由地主估价呈报政府,国家就价征税,并于必要时依报价收买之……国民党之主张,则以农民之缺乏田地,沦为佃户者,国家当给以土地,资其耕作。

”以下解读正确的是()
A . 满足了农民的土地需求
B . 彻底否定封建土地所有制
C . 实现了平均地权的主张
D . 与中共革命思想部分一致
27. (2分) 2007年8月1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80周年纪念日。

下列重大历史事件与这一节日有关的是
A . 武昌起义
B . 北伐战争
C . 南昌起义
D . 遵义会议
28. (2分) (2019高一上·湖北月考) 1930年,中共中央要求红军将湖南国民党军队“完全予以消灭”,切断武汉―长沙铁路,牵制常德,夺取长沙,并攻占岳州。

这反映了当时中共中央()
A . 正确地预判了革命的战略形势
B . 主张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C . 坚持以城市为中心的革命模式
D . 坚持红军反围剿的战略战术
29. (2分) (2017高一上·嘉祥月考) 1938年7月5日,毛泽东等向国民参政会提出建议:“武汉成为敌人急切窥觎的目标,因之,我们认为最急迫的问题莫过于如何保卫武汉与取得第三期抗战的胜利”。

这表明了()
A . 中共和国民党合作抗日
B . 日军企图占领淞沪地区
C . 抗战已进入战略相持阶段
D . 中共准备发动武汉会战
30. (2分)(2017·新课标Ⅲ卷) 1949年,渡江战役即将发起时,英国军舰擅自闯入长江人民解放军防线。

人民解放军奋起反击,毙伤英军百余人,并要求英、美、法等国的武装力量“迅速撤离中国的领水、领海、领土、领空”。

人民解放军的这一行动()
A . 有利于巩固社会主义阵营
B . 是对列强在华特权的否定
C . 切断了西方国家对国民党的军事援助
D . 反映出“另起炉灶”外交政策的确立
二、材料分析题(本题共40分,31题14分,32题14分,33题 (共3题;共40分)
31. (14.0分) (2020高二下·绥德期末) 平遥古城拥有2700多年的历史,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关于平遥古城的城市布局,有两种认识可供讨论:①平遥古城是一座依据中国汉民族传统的规划思想和建筑风格建设起来的城市,是汉民族文化的历史载体。

②明清平遥城的建设在遵循中国古代城市建设的基本规则和形制的基础上,处处体现着强烈的商业色彩和烙印。

平遥城城内“干”字形街道上货栈旅店、票号钱庄、木行车铺一类的店铺鳞次栉比,集市贸易繁荣活跃,大量的人流、车流、物流熙熙攘攘,络绎不绝。

——刘志平《商业发展影响下的明清平遥古城》等整理
(1)根据图一信息并结合所学,概括汉代“市”的特点。

结合所学,指出图二的建筑名称及其地位。

(2)阅读材料二,你更侧重分析哪一种认识?侧重分析①,请结合所学阐明儒家礼制思想对平遥古城的影响。

侧重分析②,请结合所学说明明清平遥城如何处处体现强烈的商业色彩和烙印。

32. (14分) (2017高一上·大连期中) 制度文明是政治文明的载体,每个国家的政治制度又都有自己的特点。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古代官制,无论是奴隶社会,还是封建社会如汉、唐那样的地方分权时代,抑或明清那样的高度集权时代,都没有改变帝王的独裁专制性质。

——《中国历代职官沿革史》
材料二:光荣革命以后的300多年,英国极少有大起大落、波澜壮阔的历史场面。

人们看到的只是逐步的变革、前进。

这表明,渐近改革已不是英国民族取得变革与进步的一种方式,而且成为人们头脑中根深蒂固的价值取向。

——钱乘旦《英国——在传统与变革之间》
材料三:联邦既像一个小国那样自由和幸福,又像一个大国那样光荣和强大。

——摘自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
(1)依据材料一,归纳中国古代官制的主要特点。

结合史实,列举汉唐“地方分权”、明清“高度集权”的表现。

(每个朝代各举一例即可)
(2)依据材料二,指出英国近代民主制确立的特点。

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

(3)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联邦制的积极影响。

33. (12分)【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甲午战争时,刘永福奉旨渡台帮办防务。

此役,清军在朝鲜及直东奉三省被日军打得丢盔弃甲,溃不成军;李鸿章苦心孤诣经营二十余年的北洋舰队损兵折将,全军覆没。

清政府被迫与日本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将台湾等地割让给日本。

噩耗传来,全岛丧气。

在这生死存亡关头,僻处台南的刘永福义愤填膺,聚众宣誓,要与台湾共存亡,“为大清之臣,守大清之地,分内事也,万死不辞,一时千载,纵使片土之剩,一线之延,亦应保全,不令倭得。

”他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率领台南军民坚持抗日,迫使侵台日军“付出了近卫师团长北白川宫能久亲王,近卫师团第一旅团长山根信成以下四千六百四十二人阵亡的代价,花了四个月时间,才勉强占领台湾。


——摘编自廖宗麟《刘永福在近代反侵略斗争中的功绩和地位》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刘永福奉旨渡台帮办防务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刘永福在台湾反侵略方面的贡献。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 (共30题;共60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10-1、
11-1、
12-1、
13-1、
14-1、
15-1、
16-1、
17-1、
18-1、
19-1、
20-1、
21-1、
22-1、
23-1、
24-1、
25-1、
26-1、
27-1、
28-1、
29-1、
30-1、
二、材料分析题(本题共40分,31题14分,32题14分,33题 (共3题;共40分)
31-1、
31-2、
32-1、
32-2、
32-3、
33-1、
33-2、
第11 页共11 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