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抗挫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抗挫能力
作者:季云
来源:《山西教育·教学》 2018年第11期
近年来,社会各界对于学生抗挫力低下的关注越来越重视,要求学校教育要加强对学生抗
挫力的培养。
学生自我意识的增强与形成,使其在与周围环境的各种互动活动中,难免会产生
一些心理和行为的矛盾。
学生如何正确面对学习生活中的各种挫折,迫切需要学校教育的介入
和干预。
一、加强对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抗挫力的重视
当前的小学体育教学主要还是按照《课程标准》实施教学,确保体育教学检测指标合格。
而对于包括抗挫力在内的体育教学对学生心理品质养成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却不够。
因此,在利
用体育教学培养学生抗挫力的教学实践中首先要加强学校管理者对于体育教学培养学生抗挫力
的认识和重视。
例如,学校管理者尤其是分管领导,要牵头加强体育教学中学生抗挫力培养的具体措施的
制定,如将抗挫力培养列入体育教学的计划中,并逐步实施。
组织教师开展相关专业培训,邀
请同行先进教师、专家学者进行讲座,对体育教师进行抗挫力培养的专业知识技能培训,提高
教师在教学中实施对学生抗挫力培养的能力。
要求学校体育组组织相关活动,将学生抗挫力培
养作为专业性的教学课题加以研究。
二、提高对体育教学培养学生抗挫力的认识
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抗挫力的培养必须要由直接开展体育教学活动的一线体育教师去落实。
因此,体育教师对利用体育教学培养学生抗挫力的认识程度对抗挫力培养的效果会产生直
接的影响。
所以,要注重加强小学体育教师对利用教学培养学生抗挫力的认识。
例如,教师要从思想上认识到利用自身教学活动培养学生抗挫力的重要性。
相关调查结果
显示,在目前小学体育教师中只有不到一半的教师认为体育教学培养学生的抗挫力很有必要,
并且能够在教学中加以落实,这说明体育教师对利用体育教学培养学生抗挫力的认识亟待加强。
此外,体育教师要加强对体育教学培养学生抗挫力的理论学习。
利用体育教学培养学生抗挫力
是一项专业性强、难度高、情况复杂的教学活动和任务,这就要求教师要对活动实施的方法、
教学的定位有精准的认识,要在掌握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遵守体育教学规则的前提下开展教学,不断提高学生的抗挫力。
三、充分利用体育实践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抗挫力
体育实践活动是体育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开展学生抗挫力培养的重要渠道。
教师在教学中充分利用体育实践活动这一有效渠道,培养学生的抗挫力,是提高学生抗挫能力
的有效手段。
例如,教师要充分利用日常体育活动中前翻滚、跳高、跳远等各种体育实践活动对学生开
展抗挫力培养;利用各种形式的体育竞赛活动对学生进行抗挫力培养,如篮球、短跑、长跑比
赛等,这些比赛性质的活动必然会产生输赢,学生对输赢结果的看法和态度实际上就是一个抗
挫力锻炼的过程。
在体育教学中开展抗挫力培养,是利用小学体育教学对学生进行身心健康教育、促进学生
身心健康发展的体现。
教师在体育实践教学活动中,要善于抓住有利于学生抗挫力培养的实践
活动,充分挖掘其中有利于学生抗挫力培养的内容,做好活动设计,提高活动在培养学生抗挫力方面的积极作用。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开发区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吴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