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泽一中09―10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

合集下载

云南省曲靖市会泽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模拟试题含解析

云南省曲靖市会泽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模拟试题含解析

云南省曲靖市会泽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模拟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 有人说,21世纪是海洋经济的时代,而古希腊的战略家狄米斯·托克利也曾说过:“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控制了一切。

”17世纪控制海洋、拥有海上殖民霸权的国家是A.西班牙B.荷兰C.法国D.英国参考答案:答案:B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能力7世纪时期荷兰成为世界范围的殖民帝国,海外贸易发达,被称为“海上马车夫”(欧洲商船数量最多的国家,商船数超过欧洲其他国家的总和),因此选B;西班牙是16世纪霸主,故A错误;法国是在荷兰之后,故C现错误;英国是18世纪殖民国家,故D项错误。

考点: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张·荷兰的影响2. 19世纪初的一则名人讣告是这样评价该名人所研制的成果的:“它武装了人类,使虚弱无力的双手变得力大无穷,健全了人类的大脑以处理一切难题。

它为机械动力在未来创造奇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将有助并报偿后代的劳动。

”这里的“它”是指该名人研制的()A.蒸汽机B.发电机C.电动机D.计算机参考答案:A3. 《礼记》载:道德仁义,非礼不成;教训正俗,非礼不备;分争辩论,非礼不决;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

材料强调的是A.君王地位的至高B.人应以周礼为行为准则C.个人的道德修须加强D.宗法制有利于社会和谐参考答案:B【详解】从材料“道德仁义,非礼不成”“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中可以看出,礼可以规范社会秩序,最终达到维系统治的核心目的,这说明人应以周礼为行为准则,故B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礼的作用,没有体现出君主的地位和宗法制的作用,故AD 项排除;材料没有体现出人的道德修养,故C项排除。

4. “五四”精神的主旋律是A.爱国主义B.追求科学C.追求真理D.勇于解放参考答案:A5. 美国公使田贝说:“事实上,外国公使成为中国政府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高一年级期末考试试卷(必修2)

高一年级期末考试试卷(必修2)

会泽县茚旺高级中学2010年高一年级期末考试试卷历史考生注意: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29个小题,总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1、下图为春秋时期铸造的牛尊,许多历史学家以它来证明春秋时期我国生产力有了很大提高。

持这一观点的学者,在观察此器时,必然要把注意力集中在:()A、牛尊的制作材料上B、牛尊的腿上C、牛尊的鼻子上D、牛尊的背部2、汉高祖“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而宋代出现了富商大贾“榜下捉婿”的现象。

造成这一变化的原因是()A、文人社会地位提高B、商人可以参加科举考试C、官僚机构日益扩大D、重农抑商政策出现松动3、西欧粮食收获量与播种量之比,据罗马时代《克罗米拉农书》记载为4-5倍,据13世纪英国的《亨利农书》记载为3倍;而从《齐民要术》看,我国六世纪粟的收获量为播种量的24-200倍。

这主要是因为中国古代()A、科学技术领先世界B、农业的精耕细作技术发达C、粮食的单位面积产量居世界领先地位D、水利灌溉技术先进4、陆游《杂赋》诗写道:“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说明宋代()A、开始出现草市B、夜市比较繁华C、草市已具备较完备的饮食服务设施D、草市交易只在早上进行5、明朝中期,苏州东城“比屋皆工织作”,杭州城东北“机杼之声,比户相闻”,这反映了()A、民营丝织业的兴盛B、官营丝织业的兴盛C、民营制瓷业的形成D、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已经形成6、明清统治者推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其影响有()①保护了民族工业发展②失去了开拓海外市场的契机③避免了西方殖民侵略④妨碍中国与世界的正常往来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7、鸦片战争后,大量外国商品涌入中国,对中国社会经济的影响是()A、土地国有代替私有B、自然经济逐步解体C、民族工业开始萎缩D、开始了对外经济交往8、1882年商人何昆山在广州开办自来水公司,地方绅士以“有伤风水”为由极力阻挠,何昆山只好作罢。

云南省曲靖市会泽县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半月考试题

云南省曲靖市会泽县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半月考试题

云南省曲靖市会泽县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半月考试题第I卷 (选择题,共6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答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18.商朝人崇信各种鬼神,把占卜、祭祀作为与神灵沟通的手段,负责通神事务的是商王和巫师(往往出身贵族),在商代,王是人,也是神,既是王朝的元首,又是群巫之长。

上述材料最能说明( )A.神灵主导着商朝的人事 B.商王垄断神权来强化王权C.祭神是生产力落后的结果 D.商朝阶级矛盾比较尖锐19.明成祖朱棣是一个雄才大略的君主。

他对内开拓疆土,加强君主专制;对外派遣郑和下西洋,加强与亚非国家的联系,成功地开创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永乐盛世”。

但后来的封建史家仍以“篡位”视之。

主要是因为他皇位继承( )A. 破坏了分封制B. 不符合古代宗法制C. 是以武力夺取帝位的D. 损害了封建史家的利益20.北京故宮太和殿旁有一处不起眼的“偏房”,它曾是雍正时代及以后的清朝政治生活的权力中心。

这个“偏房”的出现说明( )A. 君主专制高度加强B. 相权被大大削弱C. 内阁掌握了票拟权D. 皇权被宦官架空21.公元前634年,齐国攻打鲁国,鲁国派使臣见齐君说,鲁国的祖上周公与齐国的祖上姜太公,共同协助周王安天下,有“世世子孙无相害”的盟誓,你打鲁国怎么能对得起先祖?于是,齐君下令退兵。

这一结果出现的原因是( )A. 盟约对春秋各诸侯的政治约束B. 荣辱与共、利益一体的宗族观念C. 诸侯必须服从天子的分封体系D. 文化认同、天下共主的心理渊源22.《通志·氏族略》记载:“三代以前,姓氏分而为二,男子称氏,妇人称姓。

氏所以别贵贱,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三代之后,姓氏合而为一,皆所以别婚姻,而以地望明贵贱。

云南省会泽一中09—10学年高一英语下学期期末考试新人教版

云南省会泽一中09—10学年高一英语下学期期末考试新人教版

会泽一中09—10 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英语第Ⅰ卷(选择题,115分)Ⅰ. 听力(共20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30分)第一节听下面5段对话。

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

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

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 What’s wrong with the man?A. He has lost his best friend.B. Something is bothering him.C. His brother let him disappointed.2. Where did the conversation most probably take place?A. At the restaurant.B. At the hospital.C. At the theatre.3. What might b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speakers?A. Husband and wifeB. Friends.C. Father and daughter.4. What is the man’s choice?A. He prefers train for trip.B. He likes traveling by plane.C. Not mentioned.5. What does the woman mean?A. She turned the lights off herself.B. Miss Wu turned off the lights.C. The lights were on.第二节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

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

听完每段对话或独白前,你将有时间阅读各个小题,每小题5秒钟;听完后,各个小题将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

会泽县实验高级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卷(含解析)

会泽县实验高级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卷(含解析)

会泽县实验高级中学2023年秋季学期高一见面考试试卷历史一、选择题1. 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生产具有悠久的历史。

如果要考证中国是世界农业起源地之一。

下列史料最可信的是()A. 北京人遗址中发现的灰烬B. 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稻谷C. 半坡遗址出土的彩陶D. 春秋时期出现牛耕现象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

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

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

据所学知识可知,农作物的种植、家畜饲养的出现以及聚落、磨制石器的发展,是我国原始农业出现的重要标志,河姆渡出土稻谷符合,B项正确;北京人遗址中发现的灰烬能说明人们使用火,不能证明中国是世界农业起源地之一,排除A项;半坡遗址出土的彩陶证明了手工业的发展,排除C 项;春秋时期的牛耕现象说明的是农业的发展而非起源,排除D项。

故选B项。

2. 孔子是我国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

他创立的儒家学说对中国社会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下列属于孔子教育主张的是()A. 以德治国B. 有教无类C. 无为而治D. 以法治国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

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

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春秋(中国)。

根据所学可知,孔子的教育主张主要是有教无类,意思是人们不分贵贱贤愚,也不分地区种类,都可作为教育对象,B项正确;以德治国是孔子的政治主张,排除A项;无为而治是道家老子的主张,排除C项;以法治国是法家的主张,排除D项。

故选B项。

3. 下组图片所反映的历史主题是()A. 江南开发B. 民族交融C. 科举取士D. 重文轻武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

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

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汉至魏晋(中国),根据图片标题“北方民族人民采桑壁画”可知北方少数民族发展农业经济,根据“汉人胡食图”、“少数民族的坐具传入中原”可知汉族饮食和生活受到少数民族影响,这些都是民族交往和交融的表现,B项正确;根据材料“北方”、“中原”等信息不能说明江南开发,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科举取士和重文轻武政策,排除C、D项。

云南省曲靖市会泽县一中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半月考试题

云南省曲靖市会泽县一中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半月考试题

云南省曲靖市会泽县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半月考试题第I卷(选择题,共6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答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18.商朝人崇信各种鬼神,把占卜、祭祀作为与神灵沟通的手段,负责通神事务的是商王和巫师(往往出身贵族),在商代,王是人,也是神,既是王朝的元首,又是群巫之长。

上述材料最能说明( )A.神灵主导着商朝的人事B.商王垄断神权来强化王权C.祭神是生产力落后的结果D.商朝阶级矛盾比较尖锐19.明成祖朱棣是一个雄才大略的君主。

他对内开拓疆土,加强君主专制;对外派遣郑和下西洋,加强与亚非国家的联系,成功地开创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永乐盛世”。

但后来的封建史家仍以“篡位”视之。

主要是因为他皇位继承( )A. 破坏了分封制B. 不符合古代宗法制C. 是以武力夺取帝位的D. 损害了封建史家的利益20.北京故宮太和殿旁有一处不起眼的“偏房”,它曾是雍正时代及以后的清朝政治生活的权力中心。

这个“偏房”的出现说明( )A. 君主专制高度加强B. 相权被大大削弱C. 内阁掌握了票拟权D. 皇权被宦官架空21.公元前634年,齐国攻打鲁国,鲁国派使臣见齐君说,鲁国的祖上周公与齐国的祖上姜太公,共同协助周王安天下,有“世世子孙无相害”的盟誓,你打鲁国怎么能对得起先祖?于是,齐君下令退兵。

这一结果出现的原因是( )A. 盟约对春秋各诸侯的政治约束B. 荣辱与共、利益一体的宗族观念C. 诸侯必须服从天子的分封体系D. 文化认同、天下共主的心理渊源22.《通志·氏族略》记载:“三代以前,姓氏分而为二,男子称氏,妇人称姓。

氏所以别贵贱,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三代之后,姓氏合而为一,皆所以别婚姻,而以地望明贵贱。

云南省曲靖会泽县第一中学2018-2019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质检考试历史试卷

云南省曲靖会泽县第一中学2018-2019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质检考试历史试卷

历史试题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5小题,共50分)1.《吕氏春秋•任地》载:“五耕五耨(锄草),必审以尽,其深殖之度,阴土(滋润的土壤)必得,大草不生,又无螟蜮(害虫)。

”这说明中国古代农业的特点是()A. 精耕细作B. 男耕女织C. 铁犁牛耕D. 土地私有2.我国古代“以家庭或家族为组成单位,在小土地分散式经营中,形成一种特定的生产与生活格局”。

这种“格局”()A. 形成于我国商周时期B. 得益于井田制的推行C. 体现生产者生活富足D. 呈现自给自足的特征3.大英博物馆藏有一只汉代漆杯,其底部刻有六位不同工种工匠和七位监督人员的名字。

这反映了当时的官营手工业()A. 生产人员众多,效率低下B. 生产成本较低,官府出资C. 生产技术先进,面向市场D. 生产专业细化,官府掌控4.“七科谪”,是指西汉时期四种三代之内经商的人、犯了罪的官吏、杀人犯和入赘的女婿。

汉武帝认为这七种人重利轻生,故战斗力很强,于是要求其入伍参战。

西汉时期“四种三代之内经商的人”被纳入“七科谪”反映了当时统治者()A. 激化阶级矛盾B. 削弱军队实力C. 打压商人群体D. 促进经济进步5.自哥伦布时代起,全球逐渐形成了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经济体系,世界历史逐渐融合为一部统一的人类历史。

这里“统一”的主要方式是()A. 正常的文化交流B. 西方的殖民掠夺C. 东方的借鉴学习D. 工业革命的推广6.据统计,在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明者中,哈格里夫斯是纺织工,怀特是木匠,克隆普敦是纺织工人,瓦特是修理工;而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诺贝尔是化学家,西门子是物理学家,爱迪生获得过诺贝尔物理学和化学奖的提名。

这一变化说明()A. 发明者的出身决定研究成果B. 科技创新不再需要生产经验C. 科学与技术的结合程度加深D. 科学理论比生产经验更重要7.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是人类工业文明进程中的里程碑,它们都()A. 始于纺织业B. 从英国开始扩展到各国C. 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形成、发展D. 以电力作为能源8.史学界认为,洋务运动“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其根本依据在于()A.洋务运动把西方先进生产力引入中国B.洋务运动建立了中国近代第一支海军C.洋务运动开中国近代教育改革之先河D.洋务运动建立了中国近代第一个常设外交机构9.下列关于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特征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带有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特征B. 与外国资本相比力量薄弱C. 形成了完整的工业体系D. 始终没有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主要形式10.清光绪年间,有大臣上奏称:“棉布为中国自有之利,本无须取给于外洋,乃洋人以机器织成,幅宽盾(质)细,价廉而适于用,人皆便之,反弃土布而不用。

高一第二学期期末历史试卷含答案

高一第二学期期末历史试卷含答案

绝密★启用前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年级历史试题卷本试卷共2页,14小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50分钟.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48分.1. 对于先秦时代的农业生产,《汉书·食货志》说:“种谷必杂五种,以备灾害。

”“还庐树桑,菜茹有畦,瓜瓠果菔,殖于疆易,鸡豚狗彘毋失其时”。

材料体现的基本经济特征是A. 精耕细作B. 农业生产结构完备C. 自给自足D. 农林牧业相互补充2. 1884年,世界20多个国家的天文工作者在美国华盛顿召开会议,通过决议正式确定格林尼治时间为国际标准时间。

该决议得以通过,主要是由于A. 钟表制造业发展B. 美国是当时最强大的国家C. 与会各国的妥协D. 世界各地的联系日益紧密3. 表1 开平煤矿1890—1894年供给清政府用煤及其在出口总量中所占比重表单位:量(吨),值(海关两)据表1可知A .民族资本主义企业获得了初步发展B .民族工业解决了清政府财政困难C .洋务企业具有抵制外资侵略的作用D .开平煤矿使直隶成为重工业中心4. “中国梦”的核心目标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美国梦”代表着最大化的个人自由,是人们必须通过自己的工作勤奋、勇气、创意和决心迈向繁荣。

关于两种梦想的表述,正确的是A.追求幸福是其共同的奋斗目标B.两种梦想共同的思想基础是人文主义和启蒙思想C.历史文化传统的差异决定了两种梦想的不同D.两种梦想实现的路径是相同的5. 电灯、自来水初出现时,上海市民曾十分恐惧,担心用电会“遭雷殛”……“谓(自来水)饮之有毒,相诫不用”。

这表明近代上海A.战乱频仍民生多艰B.城市设施完善C.工业文明曾遇阻力D.善于学习西方6. 1878年,《申报》记录了人们对某新鲜事物的描述:“新来中国之传音机器,西人名曰德律风……相距十余里,将德律风各一具与电线连接,以口互相传话,两处听之宛若面谈。

”由此可知,这一新鲜事物是A.电报B.电话C.电灯D.电影7. 罗斯福在1932年总统竞选演说中讲道:“……政府责任之一,是照顾那些陷入逆境以致没有帮助就连生存必需物资也得不到的公民,这一职责是每个文明国家都公认的……”这表明罗斯福的出发点是A.调整农业政策B.整顿全国财政金融体系C.稳定社会秩序D.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8. 二战后,某国家在短短25年时间内赶超了英国等多数发达资本主义国家,1987年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云南省曲靖市会泽县第一中学高一历史下学期3月月考试题

云南省曲靖市会泽县第一中学高一历史下学期3月月考试题

云南省曲靖市会泽县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3月月考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分卷I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0分,共60分)1.下列因素中推动英国工业革命的直接原因是( )A.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B.圈地运动的大规模开展C.市场需求的不断扩大D.生产技术的不断积累2.下列关于经济技术开发区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以引进外资为主B.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C.具有劳动密集型的特点D.以加工出口产品为主3.“它因模仿一部分西方器物而异于传统,又因其主事者以新卫旧的本来意愿而难以挣脱传统。

结果是‘东一块西一块的进步’,零零碎碎的,是零卖的,不是批发的。

”符合材料描述思想特点的历史人物是()A.林则徐 B.曾国藩C.洪仁玕 D.孙中山4.罗斯福新政之所以能得到美国公众的大力支持,是因为( )①调整农业政策改善了农业生产环境②整顿金融保护了存款人的利益③工业复兴法防止了盲目竞争引起的生产过剩④“以工代赈”缓解了就业压力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②④ D.①②③④5.据古籍记载:龙骨叶板用作链条,卧于矩形长槽中,车身斜置河边或池塘边。

下链轮和车身一部分没入水中。

驱动链轮,叶板就沿槽刮水上升,到长槽上端将水送出。

如此连续循环,把水输送到需要之处,可连续取水……可灌溉,亦可排涝。

此记载所涉农具出现于()A.西汉 B.东汉C.曹魏 D.唐朝6.中国妇女缠足的陋习由来已久。

由于满族妇女不缠足,清政府曾多次下令废除缠足,但屡禁不止。

鸦片战争前后,外国传教会组织了各种“天足会”,极力宣讲缠足的弊端,部分人“穿上了简洁的鞋子”。

这反映出()A.清政府强制推行满族习俗B.外国教会对中国进行文化侵略C.移风易俗任重道远D.西方文明具有优越性7.下列区域性国际组织中,以承认多样性,强调灵活性,遵循自主、自愿原则为特色的是( ) A.欧洲联盟 B.北美自由贸易区C.亚太经合组织 D.东盟自由贸易区8.17世纪末到18世纪中期,英国的重商主义者主张高工资,提出经济发展的“外国支付收入”理论,认为出口高附加值的产品意味着外国将为出口国家支付工资和利润。

2018最新试题资料-云南省会泽一中09—10学年高一语文(下)期末考试卷

2018最新试题资料-云南省会泽一中09—10学年高一语文(下)期末考试卷

云南省会泽一中09—10学年高一语文(下)期末考试卷
云南省会泽一中09—10学年高一语(下)期末考试卷云南省会泽一中09—10学年高一语(下)期末考试卷
5
c
云南省会泽一中09—10学年高一语(下)期末考试卷
第Ⅰ卷(42分)
一、基础知识(21分,每小题3分)
1、下面词语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前仆(pū)后继蓊(ěng)蓊郁郁安土重(chóng)迁悖(bèi)谬
B、言简意赅(gāi) 惴(zhuì) 惴不安字斟( zhēn )句酌饿殍(piǎ)
c、百折不挠(ná) 毛骨悚(sǒng)然豁( huò )然开朗倔(uè )强
D、众口铄(shuò)金风流倜(zhōu) 傥初见端倪(ní ) 菲(fěi)薄
2、下列各组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冠冕堂皇干练焦躁不安禁固
B、逆顺受休憩礼上往伎俩
c、摧坼地盎然穷形尽相时弊
D、响誉中外滞留陨身不恤奢侈
3、下面横线处应填入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①然而在这样的生活艰难中,预定了《莽原》全年的就有她。

②改革开放的壮举顺应民心,合乎历史发展的规律,是不可的历史潮流。

③ 这将被后代怀着敬仰之情的圣地,远离尘嚣,孤零零地躺在。

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新版)人教版 (4)

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新版)人教版 (4)

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1.下图是我国河北武强的木版年画,从中可以看出统治者()A.关心百姓疾苦B.重视农业生产 C.实行仁治天下 D.推广先进技术2.清康熙雍正年间,湖州双林镇陆续建有绢业会馆,并有新旧之分。

这些会馆具有的特征是()A.最早起源于宋元时期 B.是政治活动场所C.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 D.发行交子以利商品流通3.宋朝以来的江南地区,城市里从事服务业、娱乐业的社会群体逐渐扩大。

数百年后,该地区一些城镇拜财神习俗日益浓厚。

这表明当时的江南()A.经济功能明显增强 B.经济对社会的影响力上升C.人口增多城市规模扩大 D.朝廷藉此强化财富思想4.两宋时期流传着“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而到明清时期“湖广熟,天下足”“买不尽松江布,收不尽魏塘纱”的谚语十分流行(苏湖地区指江浙地区,湖广地区指洞庭湖流域)这种变化说明()A.江浙地区农村经济结构出现转型的趋势B.江南地区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C.湖广成为全国经济最发达之地D.农业生产方式发生了巨大变革5.明成祖时,徽商……或以捐纳的方式,谋取“功名”虚衔,以保护子孙后裔科举“光宗耀祖”。

清雍正时,废除贸易禁令,但从前逗留外洋之人,不准回籍。

这说明()A.富商大贾难成革新的力量 B.功名是富商大贾最终目的C.海禁松弛仍有诸多的限制 D.重农抑商的观念根深蒂固6.据记载,1500—1620年间,欧洲的物价平均涨了300%—400%。

这一现象出现的最主要原因是()A.贸易发展迅速B.金银大量流入C.商品供不应求 D.世界市场形成7.阅读如下“三角贸易”简图。

据此推断,新航路开辟后美洲大陆()A.沦为列强的商品市场 B.与欧亚非诸洲联系密切C.逐渐开始了社会转型 D.人口组成发生较大变动8.英国18世纪人口死亡率明显下降,但1816年以后死亡率上升。

1831~1841年,工厂集中的伯明翰每千人死亡率由14.6上升到27.2,利物浦由21上升到34.8。

云南省会泽一中09—1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

云南省会泽一中09—1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

云南省会泽一中09—1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云南省会泽一中09—10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txt预览-第1页会泽一中 09-10 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60 分,答案涂在答题纸上的方格内。

)公元前 28 年,史籍曾记载“日出黄,有黑气大如钱,居日中央”。

据此回答 1-3 题。

1.“黑气”是指( A.黑洞) B.耀斑) C.日冕层)D.太阳内部 C.黑子 D.带电粒子2.此现象发生在太阳的( A.光球层B.色球层3.此现象明显增多时,地球上相应的变化有( A.南极冰山融化速度加快C.南极上空臭氧空洞范围明显扩大B.地球上火山地震频发 D.无线电短波通讯受强烈干扰)4. 下列属于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是:( A. 地球上有昼夜之分 B. 四季更替C. 两极地区有极昼、极夜现象D. 当我国东部乌苏里江洒满阳光时,位于西部的帕米尔高原还是满天星斗 5.下列山脉是由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碰撞形成的是( A.阿巴拉契亚山脉 6.软流层位于( A.地壳) B.地幔上部)C.大理岩 D.板岩) C.地幔下部 D.地核 B.安第斯山脉) D.喜马拉雅山脉C.阿尔卑斯山脉7.下列岩石中属于沉积岩的是( A.花岗岩 B.石灰岩8.下列各种地表形态中,由同一种因素的同一种外力作用形成的是( A.瀑布、戈壁 C.河流峡谷、花岗岩地貌 B.沙丘、黄土沟壑 D.三角洲、冲积扇) C.电离层) C.季风环流) D.对流层9.现在人们乘坐的大型飞机多飞行在( A.平流层 B.高层大气10.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是( A.热力环流 B.气旋(D.大气环流11.图 1 所示的气候类型是A.温带海洋性气候 B.地中海气候 C.温带季风气候 D.亚热带季风气候12.图 2 表示的是() B.南半球高空大气运动 D.南半球近地面大气运动A.北半球高空大气运动 C.北半球近地面大气运动13.海陆间循环、陆上内循环和海上内循环都具有的主要环节是 ( ) A.下渗B.地表径流 C.降水 D.植物蒸腾 )14.下列地理现象中,参与海陆间水循环的是( A.洞庭湖的湖水蒸发 C.长江水注入东海 15.图 3 中①所示的补给类型为:( A.地下水补给 C.冰雪融水补给)B.塔里木河水的蒸发 D.南海海域的暴雨B.雨水补给 D.湖水补给16.图 3 中导致类型②补给春多夏少的主要因素是( ) A.春季增温快,冬季的积雪融化快 B.夏季气温高,蒸发旺盛 C.春季多风,流域内多地形雨D.夏季受单一暖气流控制,少锋面雨 17.关于水循环的叙述正确的是( A.植物蒸腾不参与陆上内循环 C.塔里木河河水不参与水循环 ) B.夏季风是海陆间水循环的一个环节 D.地表形态与水循环无关 )云南省会泽一中09—10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txt预览-第2页18.图 4 为某海区大洋环流示意图,该环流是( A.北印度洋海区夏季季风洋流 C.南半球中高纬海区大洋环流B.北半球中低纬海区大洋环流 D.南半球中低纬海区大洋环流)19.下列地区气候的形成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的是( A.东亚季风气候 C.亚马孙平原热带雨林气候B.西欧温带海洋性气候 D.秘鲁太平洋沿岸沙漠气候20.当蒙古、西伯利亚形成高气压中心时()A.副热带高气压带被热低压切断 B.副极地低气压带被冷高压所切断 C.地球公转至远日点附近 D.全球气压带风带北移 21.有山地垂直自然带类型最多的是( A.中纬度高山 B.低纬度高山) C.高纬度高山)D.西半球)D.中纬度低山22.从图 5 中温度变化可判断该海域位于:(A.北半球 B.南半球C.东半球23.如果图 5 中等温线的弯曲是洋流造成,该洋流为:(A.风海流C.暖流B.寒流D.密度流24.如果图 5 中等温线的弯曲是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造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此图表示7月海洋等温线分布图B.此时南半球大陆等温线向高纬凸起C.此时北半球为夏季D.此时从地中海经直布罗陀海峡开往大西洋的轮船顺风逆水 25. 图 6 中的景观地貌属于( A.雅丹地貌 B.丹霞地貌 ) C.冰蚀地貌 D.喀斯特地貌 )26. 图中 6 的地貌发育主要是受何种外力影响形成的( A.流水溶蚀 B.风力侵蚀 C.冰川侵蚀D.海浪侵蚀) D.土地资源27.下列陆地自然资源中,不具有地带性分布规律的是( A.水资源 B.煤炭资源 C.森林资源)28.关于洪水和洪灾的叙述,正确的是:( A.洪水必然造成洪灾 B.洪灾仅指物质、人员方面的损失C.洪水是河流水位超过河滩地面的溢流现象的统称 D.洪水发生在任何地区都会形成洪灾 29.不属于我国洪涝灾害多发的原因是() D.植被覆盖差)A.热带面积广大,太阳辐射强 B.季风气候显著 C.降水时空分配不均30.图 7 中的两条曲线表示某河流兴建水库前后水库下游河流水位变化曲线,据此判断:(A.a 曲线表示兴建水库后的水位变化,说明水库下游水位变化幅度减小 B. a 曲线表示兴建水库后的水位变化,说明水库下游水位变化幅度增大 C.b 曲线表示兴建水库后的水位变化,说明水库下游水位变化幅度减小 D.b 曲线表示兴建水库后的水位变化,说明水库下游水位变化幅度增大二、综合题:(40 分,答案写在答卷纸上) 36.读太阳光照射地球示意图(图中影阴部分表示夜半球),回答下列问题:分)(9 (1)该图表示月日前后太阳光照射地球示意图,北半球为。

2020-2021学年云南省曲靖市会泽县第一中学高一历史模拟试题含解析

2020-2021学年云南省曲靖市会泽县第一中学高一历史模拟试题含解析

2020-2021学年云南省曲靖市会泽县第一中学高一历史模拟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 秦国统一六国后,为防止地方再次出现诸侯争霸,秦帝国所采取的重大政治措施是( )A·在全国范围推行郡县制B·北击匈奴,筑长城C·规定皇位世袭,不可转让D·统一度量衡货币文字参考答案:A2. 右图反映了朱德、陈毅率领的部队抵达江西省宁冈县,与毛泽东领导的部队在井冈山胜利会师。

这次会师属于的时期是:A.国民大革命时期 B.国共十年对峙时期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参考答案:B3. 右图所反映的历史事件与下列表述无关的是A.武汉人民收回英租界B.北伐战争取得反帝斗争的重大成果C.废除了列强在华开设租界的权利D.国民革命军胜利进军参考答案:C4. 列宁在俄国这个生产力相对落后的国家就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进行了富有创新意义的成功探索。

这一举措是指A.新经济政策B.斯大林模式体制的建立C.战时共产主义政策D.混合经济体制的实施参考答案:A【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针对俄国这个生产力相对落后的状况,列宁提出了新经济政策,探索出了一条符合俄国国情的发展社会主义的道路,故选A。

斯大林模式是斯大林探索出的发展社会主义的道路,排除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符合俄国生产力落后的实际情况,引发了严重的政治和经济危机,排除C;混合经济体制是二战后英国的经济发展模式,排除D。

5. 18世纪70年代,英国城乡人口比例为1:2。

到19世纪初这一比例上升为2:3,造成这种现象的最主要原因是A.圈地运动使农民涌入城市B.工业革命使城市化进程加快C.城市大量吸收外来移民D.“日不落”殖民帝国建立参考答案:B考查中外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

本题考查的是工业革命对城市化的影响。

根据所学知识,蒸汽机出现后,越来越多的工厂聚集在一起,形成了新的城市,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更加繁荣,城市人口不断增加。

所以答案选B。

会泽一中高一(下)期末考试卷历史

会泽一中高一(下)期末考试卷历史

会泽一中2009—2010学年高一(下)期末考试卷历史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本人的学校、班级、姓名、学号、考试号填在试卷的密封线内和机读卡上。

2.将第I卷答案填在第Ⅱ卷卷首相应的答题栏内(使用机读卡的用2B铅笔在机读卡上填涂)。

第II卷直接在试卷上作答。

3.考试结束后,请将机读卡和试卷交给监考人员。

第I卷选择题(6O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烽火戏诸侯”这一典故所反映的政治制度是()A、宗法制B、分封制C、郡县制D、王位世袭制2、秦朝监理国家监察事务的中央官职是()A、丞相B、御史大夫C、太尉D、廷尉3、科举制度成为主要的选官制度始于()A、秦汉时期B、魏晋南北朝时期C、隋唐时期D、宋元时期4、明朝设立内阁和清朝设立军机处,本质上都()A、强化了封建皇权B、削弱了地方权力C、分散了丞相权力D、提高了行政效率5、在《马关条约》中,最有利于列强对华经济扩张的条款是()A、开辟新的内河航线B、在苏、杭富庶地区开放新的通商口岸C、给予日本巨额赔款D、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6、“义和团,起山东,不到三月偏地红”,出现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是()A、山东富有革命传统B、顽固派暗中支持义和团C、山东所受宗教侵略严重D、帝国主义的侵略使中国的民族危机空前严重7、“人间处处倡民主,天上谁人奉玉皇。

一朵红云旗五色,惊传飞艇上天堂。

”这一情景最早可能出现于()A、戊戌维新时期B、辛亥革命时期C、新文化运动时期D、抗日战争时期8、一位美国记者赞叹道:每一场革命都有它自身的传奇,中国工农红军所完成的战略转移,就是中国革命的伟大传奇。

这一传奇完成的标志是()A、遵义会议的召开B、陕北会师C、会宁会师D、强渡大渡河9、解决了新中国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重大问题的会议是()A、遵义会议B、中共“七大”C、中共七届二中全会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10、“……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这首歌说的是中国在新时期取得的伟大成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会泽一中09―10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
会泽一中09―10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本人的学校、班级、姓名、学号、考试号填在试卷的密封线内和机读卡上。

2.将第I卷答案填在第Ⅱ卷卷首相应的答题栏内(使用机读卡的用2B铅笔在机读卡上填涂)。

第II卷直接在试卷上作答。

3.考试结束后,请将机读卡和试卷交给监考人员。

第I卷选择题(6O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 1、“烽火戏诸侯”这一典故所反映的政治制度是() A、宗法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王位世袭制 2、秦朝监理国家监察事务的中央官职是() A、丞相 B、御史大夫 C、太尉 D、廷尉 3、科举制度成为主要的选官制度始于()A、秦汉时期 B、魏晋南北朝时期 C、隋唐时期 D、宋元时期 4、明朝设立内阁和清朝设立军机处,本质上都() A、强化了封建皇权 B、削弱了地方权力 C、分散了丞相权力 D、提高了行政效率 5、在《马关条约》中,最有利于列强对华经济扩张的条款是() A、开辟新的内河航线 B、在苏、杭富庶地区开放新的通商口岸 C、给予日本巨额赔款 D、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6、“义和团,起山东,不到三月偏地红”,出现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是() A、山东富有革命传统 B、顽固派暗中支持义和团 C、山东所受宗教侵略严重 D、帝国主义的侵略使中国的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7、“人间处处倡民主,天上谁人奉玉皇。

一朵红云旗五色,惊传飞艇上天堂。

”这一情景最早可能出现于() A、戊戌维新时期 B、辛亥革命时期 C、新文化运动时期 D、抗日战争时期 8、一位美国记者赞叹道:每一场革命都有它自身的传奇,中国工农红军所完成的战略转移,就是中国革命的伟大传奇。

这一传奇完成的标志是() A、遵义会议的召开 B、陕北会师 C、会宁会师 D、强渡大渡河 9、解决了新中国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重大问题的会议是() A、遵义会议 B、中共“七大” C、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10、“……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这首歌说的是中国在新
时期取得的伟大成就。

“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出现于() A、中
共八大 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C、中共十二大 D、中共十四大 11、历史上国共两党曾为了共同利益进行过两次合作,当前两党共同的根本利益是() A、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B、实现祖国统一、
民族振兴、国家富强 C、共同对付“台独”势力 D、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12、1955年亚非国际会议上推动会议圆满成功的关键是()A、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 B、中国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C、会议达成平等互惠协议 D、会议确定了联合国反对殖民主义的目标13、邓小平1984年说:“中国不打美国牌,也不打苏联牌,中国也
不允许别人打中国牌。

”其主要含义是() A、中国不支持美国,
也不用美国支持 B、中国不支持苏联,也不用苏联支持 C、中、美、苏要友好平等 D、中国对外政策是独立的、不结盟的 14、“她虽然
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国家……但她……在文学、史学、科学、哲学等方面都独领风骚,而且还孕育了西方近代文明的一切胚胎”,文中的“她”是指() A、古代中国 B、古代希腊 C、古代罗马 D、古代
印度 15、德国法学家耶格林说:“罗马曾3次征服世界,第一次是
以武力,第二次是以宗教,第三次则以法律。

”罗马第一部有章可循的成文法是() A、《十二铜表法》 B、公民法 C、万民法 D、自然法 16、《南京条约》中最能反映英国侵略要求的时代特征是()①割香港到给英国②赔款2100万银元③开放广州、厦门等五个通商
口岸④协定关税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7、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 A、《权利法案》的通过 B、《共产党宣言》的
发表 C、《人权宣言》的发表 D、《论持久战》的发表 18、俄国十月
社会主义革命进程中出现过两个政权并存的特殊局面,标志这一局面结束的事件是() A、二月革命的爆发 B、《四月提纲》的提出 C、七月事件的发生 D、十月革命的胜利 19、20世纪70年代以后,我
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其根本原因是() A、不断加强与第三世
界国家的合作 B、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的提出 C、国家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 D、美日对华关系的改变 20、20世纪六七十年代,冲击两极格局的因素有()①西欧实力的增强②日本的崛起③第三世界的崛起④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A、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第Ⅱ卷非选择题(40分)
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3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利,为非法权利。

……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过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

除经议会同意外,平时在本王国内征募或维持常备兵,皆属违法。

材料二今天下大小事务,皆朕一人亲理,无可旁贷。

若将要务分任于他人,则断不可行。

所以无论巨细,朕必躬自
断――清•康熙帝
材料三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国民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等自由;国民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确定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请回答:
(1)材料一出自英国哪一历史文献?它标志着英国确立了什么政体?(4分)
(2)资产阶级的代议制度在美国主要是什么制度?通过什么法律确定的?(4分)
(3)材料二说明清朝实行的什么政治体制?这种政治体制在中国结束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6分)
(4)材料三是哪一部法律文献?它的颁布有什么重大意义?(6分)32、世界政治格局是指国际政治舞台上的各种力量从自身利益出发,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在一定时期内所形成的一种结构状态。

它既是相对稳定的,又是发展变化的。

请回答:(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两极格局正式形成的标志是什么?(6分) (2)20世纪六七十年代,冲击两极格局的因素有哪些?(8分)20世纪90年代初,两极格局最终瓦解的标志是什么?(6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