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风俗的演讲稿5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家乡风俗的演讲稿5篇
(实用版)
编制人:__
审核人:__
审批人:__
编制单位:__
编制时间:__年__月__日
序言
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
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工作总结、工作报告、工作计划、心得体会、讲话致辞、教育教学、书信文档、述职报告、作文大全、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
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work reports, work plans, reflections, speeches, education and teaching, letter documents, job reports,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
家乡风俗的演讲稿5篇
通过写演讲稿,我们可以更好地准备演讲的背景资料和相关案例,撰写一份出色的演讲稿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灵活调整和改进,本店铺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家乡风俗的演讲稿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家乡风俗的演讲稿篇1
尊敬的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我的家乡山西忻州过春节的时候,有很多风俗,今日我给大家介绍其中的一项——蒸花馍。
花馍表达了人们对完美生活的向往,除了过年,小孩子过十二岁生日,结婚办喜事都要蒸花馍。
花馍能够捏成不一样样貌的,十二生肖,各种花鸟,技艺高的连龙凤都能捏出来,这往往是民间女性一展灵巧手艺的大好机会,一个花馍,就是一件艺术品。
我过十二岁生日时,奶奶要送给我一份厚礼,我十分好奇,所以跟着来到厨房,到底要做什么呢?我一再追问下,奶奶最终说出了这份厚礼——花馍。
奶奶在案板上撒了些面粉,拿出发好的面,就在案板上使劲揉搓,不一会儿就揉出了一个大面团。
奶奶还说面团不能太硬,否则蒸出的馒头容易裂开,也不能太软,否则成不了形,我似懂非懂地在旁边点了点头。
揉了好长时间,奶奶将大面团切成几小块,又开始揉起来,我询
问奶奶要做什么样貌的,奶奶想了会儿说要做十二生肖。
奶奶拽了一点面在案板上搓,越搓越细,最终在较粗的那一端用剪刀剪开一个小口,在两侧粘上黑豆,一条小蛇便做了出来。
之后,奶奶又揪了稍大一点的面团,捏出上下大小一致的形状,轻轻拉出耳朵,用剪刀在靠上的面部中间剪了一下,在中间的身子部分剪出手脚,再用红豆做眼睛,兔子也做好了,奶奶用蛇缠住兔子,名为蛇盘兔,祝我节节高升,我高兴地拍起掌来!
之后我了解到,鱼指五谷丰登、龙指时运亨通、莲指喜气迎门。
花馍这种艺术我们不应当让它失传,应当永久保留下来,因为那是老祖宗们留下来的东西,值得我们每一个中国人去学习,去研究,去把它发扬光大!
家乡风俗的演讲稿篇2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
我的家乡位于安徽省西北部的一个小城市——涡阳。
又被称老子故里,道德之乡。
那里民风淳朴、人们热情好客,热爱生活,所以风俗也丰富多彩。
其中就有一个传统节日——二月二。
二月二、龙抬头。
传说农历二月初二前后是二十四节气的惊蛰。
经历一冬的龙也在二月二这天被春雷惊醒了,抬头而起,所以也叫春龙节或龙头节。
还有句俗语二月二、龙抬头,天子下地,臣赶牛。
也就是意味着从这天开始,就告别农闲,开始劳作了。
大家在这一天祈龙赐福,期望一年风调雨顺。
在这一天吃的东西都和龙有关:吃春饼,称作吃龙鳞;吃馄饨,称作吃龙眼;吃面条,称作吃龙须;吃米饭,
称作吃龙子。
另外,还吃煎粉、炒豆子等。
为了讨吉利,在这一天,人们早上起床都要说:二月二、龙抬头,龙不抬头,我抬头。
还有句俗语二月二、龙抬头,家家小孩剃毛头所以家长为了给孩子讨个吉利,同时也是有一种望子成龙的期盼。
所以,就在这天带孩子剪头。
理发店门口都排成长长的队,理发师傅都忙得顾不上吃饭。
在我的家乡,有给男孩留辫子的风俗,也当然选在这天剃辫子。
大摆筵席,广请宾客。
男孩要盘腿坐在八仙桌上,有几个人抬着,唢呐手吹吹打打在前面引路,到村外的小桥上或小河边举行剃辫子仪式。
剃辫子的师傅要说唱祝福歌,祈祷孩子一生平安,长大金榜题名。
并且,要看孩子有几位舅舅,就把辫子分成几缕,每个舅舅分一缕,舅舅拿到头发,要给孩子红包。
然后把几缕头发用红纸包好,系在鸭子的腿上或鲤鱼的背鳍上,放入河里,众人会一哄而上抢鸭子或鲤鱼。
也把仪式推向了飞腾。
另外在二月二这天,农村还有围仓的风俗,就是在房前屋后,用青灰围成大大小小的圆圈,就是期盼今年是个大丰收。
我们家乡有着浓厚的民俗特点,需要我们传承、保护。
家乡风俗的演讲稿篇3
在家乡,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风俗过节,我们的风俗也不逊色于别的地区呢!
就拿离我们最近,也最喜庆的节日——春节来说吧!
春节,在我们家乡,过得那叫一个热火朝天,买肉,买糖,屯年货,生怕去晚了就没得挑了。
还有做馍馍,杀公鸡,拜社王爷等风俗。
可你不知道吧,这还要分日子做呢!
我的家乡,过春节啊,很讲究,每天该干啥干啥,多做少做都怕坏了风俗。
例如阴历腊月二十八需要把面发,那就必须把面发,缺了少了都不行。
还有春节得贴对联,不贴,福就不来,也没年味儿。
还有吃饺子,象征团圆吉祥,春节就也得必须吃饺子。
大年三十一晚,大家要熬夜通宵,小孩子还会收到压岁钱,并且会对长辈说祝福语。
而第二天,则是串门送礼,祝福亲人在新的一年里顺心、健康、有才、进步。
我们村里,还会有会。
就是大家出来摆摊,还有人逛会。
会上可有许多小孩儿见了两眼一亮的:糖画,棉花糖。
那儿不仅有吃的零食,面摊也有!卖玩具、衣服、首饰、挂画的也很多,年味儿十足,大家也都喜气洋洋的。
十分热闹,人们肩膀碰肩膀,脚尖碰脚跟。
春节还有一个都有的风俗。
过年回家,与长辈团圆。
这也是家乡的风俗。
还有,家乡过节的风俗很多:端午节,包粽子,系彩绳;重阳节,团聚,插茱萸;七夕节,看星星;中秋节,吃月饼,赏月;
家乡的风俗,不论何时何地都要带着,都要记在心里,做在手上!
家乡风俗的演讲稿篇4
尊敬的XX:
按照家乡过年的习俗,春节在二十三——小年这天就开始了。
腊月二十三这一天是祭灶日。
大家一般黄昏时,在灶房摆上桌子,
放上瓜果、祭灶糖等向灶神敬香。
那天晚上,妈妈让我去祭灶,我拿了两根祭灶糖,放在灶台上,对着那里磕了个头,并在心中祷告:保佑我全家平平安安。
过了二十三、大家就更忙了,准备鸡、鸭、鱼、肉、青菜、年糕什么的。
二十四扫房子。
人们要把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
我也要扫走穷运、晦气,于是就帮妈妈扫地、擦桌子、擦门窗。
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表达人们很爱过年。
二十五拐豆腐;二十六蒸花糕;二十七洗疚疾,二十八洗邋遢;二十九贴春联、年画。
除夕是指每年农历腊月的最后一天晚上,它与春节正月初一首尾相连。
三十这天,我们包饺子,还要在饺子里放进硬币,家中吃到硬币的人在新的一年里就会交好运。
吃完年夜饭,在院子里撒满芝麻秸,寓意新的一年生活像芝麻一样节节高。
然后守岁熬到大年初一。
除夕夜家里所有的灯都要亮着,一直到天明。
初一起五更磕头,晚辈先给家中长辈磕头,长辈会给晚辈压岁钱,然后结伙去别人家磕头。
我今年就和爸爸他们一起去磕头拜年了。
初五为破五,意为破除禁忌,开市贸易。
正月十五是元宵节,人们会在这天观灯、放烟花。
这里的习俗还有很多,欢迎你来我的家乡过年!
谢谢大家!
家乡风俗的演讲稿篇5
同学们:
人间三月芳菲始,又是一年清明时,再过几天,就是一年一度的清明节了。
清明,是我国的二十四节气之一、二十四个节气中,既是节气又是节日的只有清明。
每年的公历四月五日前后为清明节,清明节古时也叫三月节,迄今已有2500多年历史。
我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最开始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
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
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清明时节,也是人们春游、踏青的好时机。
后来,由于清明与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间禁火扫墓的日子,渐渐的,寒食与清明就合二为一了,而寒食既成为清明的别称,也成了清明时节的一个习俗,清明之日不动烟火,只吃凉的食品。
清明节的习俗是丰富有趣的,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
相传这是因为清明节要寒食禁火,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所以大家来参加一些体育活动,以锻炼身体。
因此,这个节日中既有祭扫新坟生别死离的悲酸泪,又有踏青游玩的欢笑声,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节日。
清明节是一个纪念祖先的节日,祭祖和扫墓是清明节中的重要仪式,历代沿袭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
行人欲断魂,每当这个特殊的时候,人们都会倍加思念已经死去的亲人,心情难免伤感。
在清明节前后的十几天内,每家每户的孩子,都会在长辈的带领下,举家祭扫祖先的灵墓,既是为传承每一家生生不息的家风和美德,也是慎终追远、敦亲睦族及行孝的具体表现。
每所学校也都会以不同的形式,举行各式各样的纪念活动,缅怀革命先辈,纪念战斗英雄。
无论是小家还是大家,在中国人心中,都有一个朴素的思想,就是不忘历史,不忘先辈。
可是如今,很多地方的清明节纪念活动缺少了文明的色彩和庄重的味道。
有的把纸钱随地撒以至污染了环境,有的放鞭炮不注意引发山火,还有的充斥着封建迷信思想。
纪念已逝亲人,重在表达情感。
我们不妨采用网上扫墓、音乐祭扫、鲜花悼念、植树寄哀思等更多既经济又文明的方式。
在先人的墓碑前,放一段亲人生前喜爱的音乐,献上一束束或洁白或金黄的菊花,植上一株绿油油的常青树木。
传递给先人的是追忆和思念,留给我们晚辈的是文明与简约。
让我们号召家长、号召全社会,过文明而有意义的清明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