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自主游戏中教师适时介入的有效策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自主游戏中教师适时介入的有效
策略
摘要:幼儿园教学慢慢引进了自主游戏,何为自主游戏,其实就是一种游戏,但不同的是,它具有自主性,即在游戏活动中充分尊重幼儿的喜好和习惯,使幼
儿自主的选择游戏,并且自主的交流和合作。
值得注意的是,自主游戏还处于起
步阶段,有很多未知情况会发生,这就需要教师在合适的时机介入游戏以保障学
生的安全,在充分了解到自主游戏的基础上,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策略,发挥自
主游戏的优点。
本文就自主游戏的各方面进行了结合实际的相关分析,并且为教
师介入自主游戏提了一些建议,希望帮助教师更好的实现教学管理。
关键词:幼儿园;自主游戏;教师;适时介入
1教师介入幼儿自主游戏的必要性
1.1消除安全隐患,保障幼儿安全
在幼儿教育中,教师在自主游戏中的介入和引导是必要的,教师的介入除了
能够促进幼儿在游戏中的成长以外,对于知识的延伸也有着重要作用,例如在
“跳一跳、够得着”这种游戏中,除了游戏的乐趣,教师的介入能够促进幼儿更
高层次的发展和更深层面的理解。
除了这些帮助作用,教师的介入也能为幼儿的
安全提供多一层的保障,因为在自主游戏中,肢体接触是不可避免的,这也为安
全埋下了隐患,而教师的介入能够更好的保证幼儿的安全。
1.2引导幼儿获得正确价值观
所有自主游戏的主题和内容都是来着现实生活的,但生活本身就包含着如意
或不如意,这也导致了游戏中有积极的内容,也不可避免的会出现消极的内容,
而幼儿还处于人生初期,对于事物的认知能力较弱,对于事物大多都是通过模仿
的方式进行学习,对于消极内容不加分辨进行模仿学习,就会导致形容偏差、思
想偏差等局面的出现。
因此,教师的介入显得尤为重要,在出现消极内容时介入
游戏,不仅杜绝错误思想或者认知的形成,也加强了有价值、正确观念的引导。
2教师适时介入幼儿园自主游戏的问题
2.1教师过度介入,幼儿参与度较低
教师介入也存在过度的介入,通过调查发现,对于游戏的主题的制定、规则
的执行等各方面,教师都会参与,这大大降低了幼儿的自主性。
幼儿的思维方式
不同于成年人,教师选择的游戏主题一旦不受幼儿欢迎,那么幼儿的游戏参与度
就会很低。
对于教师介入,我们应该秉持支持的观点,但过度的介入改变了自主
游戏的性质,不论出于担心或其他什么原因,教师都应该放手,为幼儿提供安全
和谐的游戏环境后就退到幕后,这样才能很好的发挥幼儿的自主性,以此促进幼
儿的成长和发展。
2.2教师介入的时机不恰当
对于教师由于过度关心紧张幼儿的安危,以至于每当幼儿遇到困难就进行介
入的这一行为,出发点是好的,但最终带来的结果却未必。
要明白的是,幼儿思
考问题的方式与成人是不同的,生活阅历、知识深浅等各方面都是造成不同的原因,教师不应该用成年人的思考方式教幼儿完成游戏。
面对困难,幼儿会根据自
己的思考方式形成解决方案,通过自己解决问题带来的成就感,是教师帮忙完成
游戏所不可比拟的。
因此,教师对于游戏的介入和引导,应该选择合适的时机,
但这一时机绝对不是问题出现的瞬间。
2.3教师介入方法单一
教师在自主游戏中的适时介入是游戏进行下去的保证,但现今教师对于游戏
的介入方式过于单一,无非就是告知答案或是手把手的帮忙,显然这样的介入的
效果是很差的。
为此,教师应在观察幼儿游戏的过程中了解每个人的需求和需要,结合幼儿自身的个性特点为其制定针对性的介入方案,或是按照游戏进行的进度,给出幼儿提示,或者以提问的方式引导幼儿思考。
2.4教师反思、升华、延伸的意识不强
通过调查发现,教师对于游戏前期的准备以及后续的反思都有所欠缺,往往
只关注幼儿在游戏过程中的状态。
诚然,游戏过程才是最重要的,但前期的准备
和后续的反思也包含在自主游戏的整个过程,只有在前期精心的准备游戏才能更
好地保证游戏的进行,而后期的反思能够很好的在下次游戏进行时杜绝问题的再
次发生。
但很显然,事实并非如此,对一场游戏的后期,教师并未对幼儿的行为
进行评价和反馈,收拾好场地就是大多教师所认为的后期了。
3教师适时介入幼儿园自主游戏的策略
3.1教师正确认识自主游戏,尊重幼儿主体性
对于自主游戏是对现实生活的一种映射,更是幼儿模仿、学习和理解世界的
方式的这一实质,教师要充分的认识和理解。
这对于教师适时的介入有着极大的
启示,因为只有认识到这一点,教师才会停止过多地介入,这样才能充分保证幼
儿在游戏中的主体性和创造力。
而上文一直秉持的观点都是,教师的游戏介入是
必要的,但是介入也是需要讲求技巧的,更高水平的理论知识、更加精细的游戏
计划对于教师的介入有着重要意义,同样的,对于游戏的目的和整体规划,教师
要在适当的介入下,鼓励幼儿自主创建游戏场景。
3.2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介入时机
不同的幼儿对于游戏的理解和接受程度都是不同的,因此教师对于自主游戏
的介入要考虑各个因素,例如幼儿的年龄、对于游戏的接受水平等。
以小班年龄
段的幼儿为例分析,教师对其可以更多的介入游戏,因为小班的幼儿认知能力还
较弱,可能对于游戏规则都难以理解,所以游戏的目的不是学习知识,更多的是
丰富生活经验,而教师的介入对于幼儿之间的合作和社交有着重要的意义。
而像
中班年龄段的幼儿,他们的认知能力更强,甚至可以自己分配游戏角色或是根据
喜好选择游戏,因此,对于中班的幼儿教师的介入,更多的是集中在丰富角色时。
对于大班年龄段的幼儿,游戏的目的已经变为了提高幼儿能力,这时教师的介入
就是为了幼儿更好的解决问题,从而促进幼儿自主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
3.3教师根据游戏情境的变化选择合适的介入方式
教师对于幼儿自主游戏的影响体现在教师的动作、表情、眼神等方面,甚至
教师的一个微笑,一个肯定的眼神都会对幼儿自主游戏产生积极的鼓励激励作用,最终进一步激发幼儿游戏以及学习的积极性。
语言介入可谓是最常见也最行之有
效的介入方式了,所谓寓语言介入,就是教师在介入时主要使用言语建议或是下
达指令的方式。
语言介入可以运用到一切情形下,例如当幼儿之间即将发生矛盾
和冲突时,教师可以使用言语劝解的方式化解矛盾;当幼儿因为游戏中的消极内
容产生言语偏差,出现不文明用语的情况时,教师应当言语介入制止这一行为;
或是幼儿在游戏中受挫沮丧时,教师可以在言语上激励幼儿。
3.4教师在反思与总结中发现自主游戏价值
如上文所说,教师对于自主游戏的后期反思有所欠缺,因此这方面教师要加强。
只有对于自主游戏进行反思和总结,掌握游戏的核心价值,才能最好的发挥
自主游戏对于幼儿认知、语言以及合作等各种能力的推动作用。
同时,教师要与
时俱进的改变游戏观念,将先进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并且对于游戏的目标也要
清晰,在游戏过程中向着目标引导。
对于游戏结束后的反思总结也要完成,反思
游戏介入时机、介入的方式是否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在每一次的反思总结中得到
进步。
4结语
教师介入的时机和方式都十分重要,不应该只是简单的为幼儿提供帮助,而
应在充分考虑幼儿的实际情况的基础下,使用适合的方式在适合的时机介入。
自
主游戏的出现和融入教育是一种无法避免的趋势,教师要适应时代的发展,在自
主游戏中增强幼儿合作、认识以及协同的能力。
而教师自身要不断改进介入的方式,以至于充分发挥自主游戏的教学意义。
参考文献:
[1]孙倩. 幼儿园新手教师角色游戏中的教师介入行为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22.
[2]赵海洋.教师介入幼儿角色游戏的行动研究[J].教育观
察,2022,11(15):27-30.
[3]宋哲宇.浅谈幼儿角色游戏中教师介入时机的选择与把握[J].教育
界,2022(10):119-121.
作者简介:李敏,出生年月:1988,性别:女,籍贯:四川仁寿,学历:大专,职称:幼教一级教师,专业:初等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