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数学教案乘数是一位数乘法的估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年级数学教案——乘数是一位数乘法的估算
教学内容:第16页的例8
教学目的:
1.使数学生初步学会用一位数乘多位数的简单估算方法,并能初步]运用估算方法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2.初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使数学生初步学会用一位数乘多位数的简单估算方法。
教学难点:能初步]运用估算方法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沟通
1.求下面各数的近似数并说一说是怎样想的?(省略最高位后面的尾数。
)35091408349278523
二、结合实际,探究新知
1.结合实际说明估算的用处,使学生初步感知什么是估算。
2.列举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初步感知怎样进行一位数的乘法估算。
将三年级各班人数列表,让学生估算三年级大约有几百人?
一班
二班
三班
四班
五班
总人数
51
52
49
53
50
(这里可以绫孬地的实际情况,列举生活中学生喜闻乐见的事情。
)
3.出示例10
一个枣园收小枣816千克,收的大枣的重量是小枣的3倍,大约收大枣多少千克?(1)请学生读题理解题意,直接估算大约收大枣多少千克?并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学生可能这样想:
①大枣的产量是816千克,这个数非常接近800,所以就用800乘3,得到大枣的产量大约是2400千克。
②小枣的产量是816千克,这个数非常接近820,所以就用820乘3,得到大枣的产量大约是2460千克。
③也有可能把816看成810,然后乘3,得2430的。
(2)小组讨论,看哪种估算方法更快?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引导,第一种估算方法更快。
(3)学生讨论这种估算该怎样列式解答。
可能有以下几种做法:
答:大约收大枣2400千克。
(4)用题目所给的准确数实际乘一下,比较估算的结果2400与准确计算的结果,可以看出与2448非常接近,2448略百位后面的尾数就是2400。
(5)教师小结。
首先根据以前学习的四舍五入求出被乘数的近似数,然后与乘数相乘,相乘
的积就是估算的结果。
其次再强调要用和答中不要丢掉大约两字。
4.学习例11
(1)出示题目。
(2)读题理解题意,直接根据例10的知识解答。
(3)学生独立完成后汇报,注意学生在解答中出现的问题并及时给予纠正。
(4)利用准确数实际相乘进行检验,比较估算的结果与实际相乘的结果是否接近。
5.反馈练习,巩固方法。
第22页做一做。
6.师生总结乘数是一位数乘法的估算方法。
(1)用四舍五入法省略被乘数最高位后面的尾数,求出它的近似数,然后相乘。
(2)乘得的积与横式之间要用,答中不要丢掉大约两字。
三、巩固反馈,强化知识
1.例11后的做一做。
2.练习五的第4、6、7、8题。
板书:
乘数是一位数乘法的估算
81632400(千克)
答:大约收大枣2400千克。
课本、报刊杂志中的成语、名言警句等俯首皆是,但学生写作文运用到文章中的甚少,即使运用也很难做到恰如其分。
为什么?还是没有彻底“记死”的缘故。
要解决这个问题,方法很简单,每天花3-5分钟左右的时间记一条成语、一则名言警句即可。
可以写在后黑板的“积累专栏”上每日一换,可以在每天课前的3分钟让学生轮流讲解,也可让学生个人搜集,每天往笔记本上抄写,教师定期检查等等。
这样,一年就可记300多条成语、300多则名言警句,日积月累,终究会成为一笔不小的财富。
这些成语典故“贮藏”在学生脑中,自然会出口成章,写作时便会随心所欲地“提取”出来,使文章增色添辉。
29592700(米)
其实,任何一门学科都离不开死记硬背,关键是记忆有技巧,“死记”之后会“活用”。
不记住那些基础知识,怎么会向高层次进军?尤其是语文学科涉猎的范围很广,要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单靠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基础知识抓起,每天挤一点时间让学生“死记”名篇佳句、名言警句,以及丰富的词语、新颖的材料等。
这样,就会在有限的时间、空间里给学生的脑海里注入无限的内容。
日积月累,积少成多,从而收到水滴石穿,绳锯木断的功效。
答:王老师家离学校大约有2700米
要练说,得练看。
看与说是统一的,看不准就难以说得好。
练看,就是训练幼儿的观察能力,扩大幼儿的认知范围,让幼儿在观察事物、观察生活、观察自然的活动中,积累词汇、理解词义、发展语言。
在运用观察法组织活动时,我着眼观察于观察对象的选择,着力于观察过程的指导,着重于幼儿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