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语文S版四年级语文下册4爷爷的芦笛教案(教学设计)18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S)教学设计
教材:语文(S)四年级下册
课文:4* 爷爷的芦笛
板块:教学设计—教案
设计思路:
课文写了少年强强到海边找爷爷,并独自在爷爷的小闸屋里过夜,历经恐惧,在爷爷的笛声中变得勇敢起来的故事。
这个故事告诉学生要想健康成长,就得经历风雨、见世面,在实际的锻炼与挑战中学会坚强。
文本情感真实,富有哲理,语言优美,有美好的意境。
教学时,力求体现自主阅读,自行探究,自我体验。
在学生充分阅读的基础上,让学生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说说讲了一件什么事。
在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后,再引导学生抓住“三次笛声”这条主线,启发学生体会在不同环境下强强听到爷爷笛声的不同感受。
指导学生通过找、画句子,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借助想象,互相交流讨论等方法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目标: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了解环境描写对人物心理的衬托作用,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海边的孩子,不沾点儿海水就长不结实”等句子的意思。
3. 凭借课文语言材料,明白经风雨、见世面,接受实际锻炼,对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作用。
4. 会认“闸、撼、颠、簸、哆、嗦”等6个生字。
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主要内容,体会强强的心理活动。
教学难点:联系课文和学生生活实际理解“海边的孩子,不沾点儿海水就长不结实”这句话的意思。
课前准备:
搜集大海波浪滔天的图片或音像资料,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设计说明第一课时
一、激情导入,整体感知
1.同学们见过芦笛吗?(展示课件第三屏)
放在这爷爷嘴边的就是芦笛,它是用普普通通的苇叶三折两卷而成的,它的声音可美妙呢。
2.有一个叫强强的孩子非常喜欢他爷爷做的芦笛,听爷爷吹芦笛时发出的美妙声音。
围绕这芦笛还发生过一个有趣的故事呢!这是怎样的一次不平常的经历?它给这个孩子带来什么收获?请大家一起学习《爷爷的芦笛》,走进故事中寻找答案吧!
3.板书课题:爷爷的芦笛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和新词
1.自由读课文,找出本课的生字和不理解的新词。
自学生字和新词。
2.以小组的形式,学生交流生字和新词。
3.检测生字和新词。
三、再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1.读课文,要求学生读得正确、流利。
2.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四、感知课文,抓住主线
1.课文的题目是“爷爷的芦笛”,课文写了几次芦笛声?都是怎样的芦笛声?快速默读课文,找一找,画一画相关词语。
2.引导学生找出三次芦笛声,说一说三次芦笛声都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
3.再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研读课文,朗读感悟
(一)学习第一次芦笛声:
1.课文第一次是在什么情况下写到爷爷的芦
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爷爷吹芦笛的图片,可极大提高学生对课文的兴趣,引领学生更好地走进文本。
“提领而顿,百毛皆顺”的教学策略关键是“主线”的设计,本环节设计旨在引领学生抓住“三次笛声”这一主线,为后文学习做好铺垫。
笛的呢?(展示课件第四屏)
2.思考:为什么爷爷的芦笛声会让强强感到一股浓浓的海水味呢?想象中的爷爷的芦笛声到
底给了强强怎样的感受呢?
3.带着美好的憧憬,齐读第一小节。
(二)学习第二次笛声。
1.过渡:好玩的小闸屋,如诗如画的大海,有趣的芦笛,这一切让强强无限向往。
现实生活中是怎样的呢?就让我们与强强一起,来到苇叶葱茏的海边,来到爷爷的小闸屋,去亲自聆听爷爷的芦笛声。
2.默读2—6自然段,思考:美丽的大海,清脆的笛声又给强强怎样的感受?
3.想想画面有感情朗读2—6小节。
二、细读课文,突破难点
(学习第三次笛声)过渡:慈祥的爷爷,温柔的大海,丛生的芦苇,飞舞的海鸟,特别是清脆的笛声,给强强带来无比的快乐。
可这次海边之行,笛声带给强强的仅仅是快乐吗?学习课文7—13段。
(一)出示自学提示:(展示课件第五屏)
1.默读7—13自然段,用不同的符号分别画出描写大海和强强的句子。
2.从哪些词句体会到大海狂怒了?强强的心情又是怎样的?
(二)交流汇报大海狂怒的句子,体会强强的恐惧,(展示课件第六屏)指导朗读。
(三)思考:是什么将强强的恐惧驱赶得一干二净?
(四)爷爷的芦笛声想告诉强强什么?
(展示课件第七屏):
“海边的孩子,不沾点儿海水就长不结实”这句话)
(五)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和生活实际理解:“海边的孩子,不沾点儿海水就长不结实”这句话的含义。
引领学生入情入境读书,通过朗读感受大海的美丽,爷爷芦笛声的美妙。
给孩子们足够的自学时间,大胆放手,鼓励他们学会读书、学会思考,并培养他们不动笔墨就不读书的好习惯。
借助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演示大海狂怒的图片和声音,调动学生视听功能,给学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课文的感悟。
学生入情入景地聆听着,充分感受到海水是如何的汹涌,
引导学生写一句和爷爷的这句话意思相近的名言或警句。
三、总结全文,提升认识
总结:是啊,同学们,在人生的道路上,每个人都不可能永远一帆风顺的,当我们遭遇困难的时候,让我们拿出勇气,拿出胆量,让我们时刻想起——爷爷的芦笛,想起爷爷说过的话——海边的孩子,不沾点儿海水就长不结实。
四、 再读课文,积累语句
1. 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2.摘抄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
五、板书设计
4 爷爷的芦笛
婉转悠扬 清 脆 奇 特
向 往 欣 喜 勇 敢
(海边的孩子,不沾点儿海水就长不结实。
) 也为这些从未经过大风大浪的学生理解主人公当时为何会非常害怕打下基础。
强化文章中所表达的中心。
北京奥运圣火的传递
2008年北京奥运会火炬传递将于2008年3月25日在奥林匹亚采集圣火,并拉开全球火炬传递的序幕,它将经过全国所有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港、澳、台。
火炬接力传递计划路线的顺序和城市为:北京市-阿拉木图-伊斯坦布尔-圣彼得堡-伦敦-巴黎-旧金山-布宜诺斯艾利斯-达累斯萨拉姆(wiki)-马斯喀特-伊斯兰堡-孟买-曼谷-吉隆坡-雅加达-堪培拉-长野-首尔-平壤-胡志明市-台北-香港-澳门—海南省(三亚、五指山、万宁、海口)—广东省(广州、深圳、惠州、汕头)—福建省(福州、泉州、厦门、龙岩)—江西省(瑞金、井冈山、南昌)—浙江省(温州、宁波、杭州、绍兴、嘉兴)—上海市—江苏省(苏州、南通、泰州、扬州、南京)—安徽省(合肥、淮南、芜湖、绩溪、黄山)—湖北省(武汉、宜昌、荆州)—湖南省(岳阳、长沙、韶山)—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南宁、百色)—云南省(昆明、丽江、香格里拉)—贵州省(贵阳、凯里、遵义)—重庆市—四川省(广安、绵阳、广汉、乐山、自贡、宜宾、成都)—西藏自治区(山南地区、拉萨)—青海省(格尔木、青海湖、西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喀什、石河子、昌吉)—甘肃省(敦煌、嘉峪关、酒泉、天水、兰州)—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吴忠、银川)—陕西省(延安、杨凌、咸阳、西安)—山西省(运城、平遥、太原、大同)—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鄂尔多斯、包头、赤峰)—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大庆、哈尔滨)—吉林省(松原、长春、吉林、延吉)—辽宁省(沈阳、本溪、辽阳、鞍山、大连)—山东省(烟台、威海、青岛、日照、临沂、曲阜、泰安、济南)—河南省(商丘、开封、郑州、洛阳、安阳)—河北省(石家庄、秦皇岛、唐山)—天津市—北京市。
在2008年3月31日举行的欢迎奥运圣火进入中国和接力活动启动仪式上,还将留出一个火种灯用于圣火抵达珠峰活动。
圣火抵达珠峰火炬手团队将在5月期间具备登顶气候条件的任何一天实施圣火登顶活动。
北京2008年奥运会火炬接力活动历时130天,传递总里程约13.7万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