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下册人教版提纲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级化学下册人教版提纲
化学学科中有不少须要记忆的概念、符号、数据、化学方程式等。

刚好复习和记忆,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下面我给大家共享九年级化学下册人教版提纲,盼望能够协助大家,欢送阅读!
九年级化学下册人教版提纲
离子的检验
Cl-(在溶液中)———在被测溶液中参加x溶液,假如生成不溶于x白色沉淀,那么原被测液中含氯离子。

SO42-(在溶液中)———在被测溶液中参加氯化钡(或x、或氢氧化钡)溶液,假如生成不溶于x或盐酸)的白色沉淀,那么原被测液中含硫酸根离子。

CO32-
(1)(固体或溶液)———在被测物质中参加稀酸溶液,假如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那么原被测物质中含碳酸根离子。

(2)(在溶液中)———在被测溶液中参加氯化钡或x溶液,假如产生能溶于x白色沉淀,且同时生成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那么原被测溶液中含碳酸根离子。

注:
1、在鉴别Cl-和SO42-时,用氯化钡溶液,不要用x溶液,这是因为硫酸银为微溶性物质,使鉴别现象不明显。

2、在一未知溶液中参加氯化钡溶液,假设产生不溶于x白色沉淀,那么原被测液中可能含银离子也可能含硫酸根离子。

酸、碱、盐的特性
1、浓盐酸———有挥发性、有刺激性气味、在空气中能形成酸雾。

2、浓x——有挥发性、有刺激性气味、在空气中能形成酸雾,有强氧化性。

3、浓硫酸———无挥发性。

粘稠的油状液体。

有很强的吸水性和脱水性,溶水时能放出大量的热。

有强氧化性。

4、氢氧化钙———白色粉末、微溶于水。

5、氢氧化钠———白色固体、易潮解,溶水时放大量热。

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响而变质。

6、硫酸铜———白色粉末、溶于水后得蓝色溶液(从该溶液中析出的蓝色晶体为五水合硫酸铜CuSO4.5H2O)。

7、碳酸钠———白色粉末,水溶液为碱性溶液(从溶液中析出的白色晶体为碳酸钠晶体Na2CO3.10H2O)
8、氨水(NH3.H2O)———属于碱的溶液
酸与碱的通性
1、酸的通性
(1)酸溶液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不能使无色的酚酞试液变色。

(2)酸能与活泼金属反响生成盐和氢气
(3)酸能与碱性氧化物反响生成盐和水
(4)酸能与碱反响生成盐和水
(5)酸能与某些盐反响生成新的盐和新的酸
2、碱的通性
(1)碱溶液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蓝,并能使无色的酚酞试液变红色
(2)碱能与酸性氧化物反响生成盐和水
(3)碱能与酸反响生成盐和水
(4)某些碱能与某些盐反响生成新的盐和新的碱
盐的性质
(1)某些盐能与较活泼的金属反响生成新的盐和金属
(2)某些盐能与酸反响生成新的盐和新的酸
(3)某些盐能与某些碱反响生成新的盐和新的碱
(4)有些不同的盐之间能反响生成两种新的盐
一些物质的特性及用途
1、可燃性的气体:H
2、CO、CH4(甲烷)都可做燃料,点燃前都要验纯,与空气混合点燃会爆炸。

2、复原性的物质:C、H2、CO都可用来冶炼金属,将金属氧化物复原成金属单质。

3、具有氧化性的物质:O2,CO2助燃性物质:O2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或使燃着木条燃烧更旺。

4、有毒的气体CO:能与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中毒,煤气中毒就是指CO中毒。

5、干冰(CO2固体):用于人工降雨,致冷剂。

6、CO2气体:用于灭火,做温室肥料,制汽水等。

7、盐酸(HCl):用于除铁锈,是胃酸的主要成份,浓盐酸有挥发性(挥发出HCl气体)。

8、石灰石(CaCO3):建筑材料,制水泥、高温煅烧制CaO。

9、生石灰CaO:易与水反响并放热,做食品枯燥剂,可用来制取Ca(OH)2。

10、熟石灰Ca(OH)2:用于改良酸性土壤,配制波尔多液,与Na2CO3反响制取NaOH。

化学学习方法
1.课本要“预、做、复”
每堂新课之前,要做到先预习,特殊要把难点或不懂之处用彩笔划出,以便上课时更加留意。

每节内容后面的练习自己可以先做一做,做到看懂70%的新内容,会做80%的练习题。

每节新内容学完后,我们要遵照课本内容,从易到难,从简到繁,一步一步地把学过的学问进展比拟复习,对概念、试验、方程式做出归纳、总结,加深对学问的理解,最好能把课本上的例题自己做一遍,对课本上的概念、试验、结果梳理一遍,以形成对学问的整体相识。

2.课堂要“听、记、练”
要把预习中存在的问题放在课堂上着重听,必要时还需做好笔记,并通过一些练习题加以稳固。

化学学科不同于其他学科,单把概念、分子式、试验现象背熟,无法解决实际问题,只有通过亲自动手才能削减出现的错误。

3.作业要“思、问、集”
作业必须要养成独立思索的习惯,多从不同的方法、角度入手,多从典型题目中探究多种解题方法,从中得到联想和启发。

同时,还应多树立化学解题思想,如整体的思想、分类的思想等常用方法。

对于难题,要多问几个为什么,如:变更条件、添加条件、结论与条件互换,原结论还成立吗?另外,对于自己作业、试卷中出现的错误,最好能打算一本错题集,以便今后复习中运用,做到绝不出现其次次类似错误。

4.提高复习爱好,克制“高原现象”
所谓“高原现象”,简洁来说就犹如一名射手在进展一系列射击训练时,起先成果渐渐上升,但到了必须程度之后,成果却不再上升,甚至下降,我们把这种现象叫做高原现象。

针对这种状况,一方面,同学们要从思想上提高对复习的相识,主动进展复习;另一方面,要以“新”提高复习的踊跃性。

诸如制订新的复习打算,采纳敏捷的复习方法,抓住新奇好玩的内容和习题,把学问串连起来,使书“由厚变薄”。

5.加强双基,全面复习
老师应当引导学生在复习好概念的根底上驾驭化学的规律。

对于简单混淆的概念,要引导学生用比照的方法,弄清它们的区分和联系,引导学生搞清它们的来源,分清它们的条件和结论,了解它们的用途和适用范围,以及应用时应留意的问题。

对于根本技能的训练和实力的造就,要遵循学生的相识规律,结合复习内容,选择适宜的复习方法,有目的、有打算、分阶段地进展。

九年级化学下册人教版提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