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体制剂概论,溶剂和附加剂
3-第九章液体制剂
![3-第九章液体制剂](https://img.taocdn.com/s3/m/01ae26b065ce0508763213db.png)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第六节 第七节 第八节
液体制剂
概述 液体制剂的溶剂和附加剂 低分子溶液剂 高分子溶液剂 溶胶剂(自学) 混悬剂 乳剂 其他液体制剂(自学)
第一节
概述
液体制剂(liquid pharmaceutical preparations): 指药物分散在适宜的分散介质中制成的液体形态的制
(三)非极性溶剂
① 脂肪油(fatty oils)
为常用非极性溶剂,包括花生油、麻油、 豆油、棉籽油、茶油。
脂肪油能溶解油溶性药物和许多芳香族药 物。多用于外用制剂。 脂肪油容易氧化酸败,也易与碱性物质发 生皂化反应而影响制剂的质量。
② 液体石蜡(liquid paraffin)
是从石油产品中分离得到的液态饱和烃的混合物, 为无色无臭无味的粘性液体,有轻质和重质两种, 前者用于外用液体制剂;后者用于软膏剂。
分类:
(1)低分子溶液剂 (2)高分子溶液剂
分散相
微粒大小
低分子药物
<1nm
高分子化合物
1~100nmຫໍສະໝຸດ 2. 非均相液体制剂非均相液体制剂所形成的体系为多相分散体系, 其中固体或液体药物以分子聚集体、微粒或小液 滴分散在分散介质中,属于热力学不稳定体系。 分类:(1)溶胶剂(以胶粒形态(分子聚集体) 分散,1~100nm) (2)乳剂(以液滴状态分散,>100nm)
(四)防腐剂(preservative)
防腐的意义
以水为介质的液体制剂,易被微生物 污染发生霉变,尤其含糖类、蛋白质 等营养物质的液体制剂。 防腐预防危害人体健康和避免不应有 的经济损失。
液体制剂常用溶剂和附加剂
![液体制剂常用溶剂和附加剂](https://img.taocdn.com/s3/m/bc8d7ccf58f5f61fb7366675.png)
液体制剂常用溶剂和附加剂(熟悉)I常用溶剂:溶剂按介电常数大小分为极性溶剂、半极性溶剂和非极性溶剂。
1极性溶剂:①水是最常用溶剂,能与乙醇、甘油、丙二醇等溶剂任意比例混合,能溶解大多数的无机盐类和极性大的有机药物,能溶解药材中的生物碱盐类、苷类、糖类、树胶、粘液质、鞣质、蛋白质、酸类及色素等。
配制水性液体制剂应使用蒸馏水或精制水。
②甘油有甜味,毒性小,能与水、乙醇、丙二醇等任意比例混合,可以内服,也可外用,30%以上有防腐作用。
③二甲基亚砜(DMSO):具大蒜嗅味,有较强的吸湿性,能与水、乙醇、甘油、丙二醇等溶剂任意比例混合。
透皮吸收促进剂。
2半极性溶剂:(1)乙醇:可以与水、甘油、丙二醇等溶剂任意比例混合,能溶解大部分有机药物和药材中的有效成分。
20%以上的乙醇即有防腐作用。
(2)丙二醇:药用品一般为1,2-丙二醇。
可作为内服及肌肉注射液溶剂。
(3)聚乙二醇(PEG):聚乙二醇分子量在1000以下为液体,超过1000为半固体或固体。
3非极性溶剂:(1)脂肪油:如麻油、豆油、花生油、橄榄油、棉籽油等植物油。
(2) 液体石蜡:本品在肠道中不分解也不吸收,能使粪便变软,有润肠通便作用。
(3) 醋酸乙酯:本品能溶解挥发油、甾体药物及其它油溶性药物。
常作为搽剂的溶剂。
II常用附加剂:增溶剂、助溶剂、潜溶剂和防腐剂。
1增溶剂增溶是指某些难溶性药物在表面活性剂的作用下,在溶剂中增加溶解度并形成溶液的过程。
增溶剂的最适HLB值为15~18。
2助溶剂指难溶性药物与加入的第三种物质在溶剂中形成可溶性分子间的络合物、复盐或缔合物等,以增加药物在溶剂中的溶解度。
这第三种物质称为助溶剂。
如碘在水中溶解度为1:2950,如加入适量碘化钾,能配成含碘5%的水溶液。
碘化钾为助溶剂。
3潜溶剂为了提高难溶性药物的溶解度,常使用混合溶剂。
在混合溶剂中各溶剂达到某一比例时,药物的溶解度出现极大值,这种现象称潜溶,这种溶剂称潜溶剂。
与水形成潜溶剂的有:乙醇、丙二醇、甘油、聚乙二醇等。
药剂学常用附加剂
![药剂学常用附加剂](https://img.taocdn.com/s3/m/483a0333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7931150.png)
药剂学常⽤附加剂液体制剂常⽤附加剂增溶剂solubilizer 某些难溶性药物在表⾯活性剂作⽤下,在溶剂中增加溶解度形成溶液的过程。
以⽔为溶剂的药物,HLB 15-18 聚⼭梨酯类聚氧⼄烯脂肪酸酯类助溶剂hydrotropy agent难溶性药物与加⼊的第三种物质在溶剂中形成可溶性分⼦间的络合物、复盐、缔合物等,以增加药物在溶剂中的溶解度。
(多为低分⼦化合物)潜溶剂cosolvent混合溶剂中各溶剂达到某⼀⽐例时,药物的溶解度出现极⼤值,这种现象叫潜溶(cosolvency)机理:氢键缔合溶剂介电常数改变常与⽔形成潜溶剂的有:⼄醇、丙⼆醇、⽢油、PEG300或400等防腐剂preservative对羟基苯甲酸酯类--尼泊⾦类(浓度:0.01%-0.25%)苯甲酸及其盐常配成20%醇溶液⽤量:0.03-0.1%常⽤0.2%-0.5%。
适于酸性溶液,pH值4⼭梨酸及其盐浓度:0.05%-0.2%季铵盐类阳离⼦型表活剂苯扎溴铵、苯扎氯铵、度⽶芬其他:醋酸氯⼰定(醋酸洗必泰) ⼴谱杀菌剂0.02-0.05%邻苯基苯酚0.005%-0.2%桉叶油0.01%-0.05 薄荷油0.05% 苯甲醇、三氯叔丁醇等矫味剂corrigent1.甜味剂:天然:蔗糖和单糖浆、橙⽪、桂⽪糖浆等能矫味、矫臭合成:糖精钠,常⽤量0.03%、阿司帕坦(蛋⽩糖)理想:甜菊苷,常⽤量0.025%-0.05%,常与蔗糖或糖精钠合⽤2.芳⾹剂常⽤浓度:0.06%天然⾹料:芳⾹性挥发油薄荷⽔、桂⽪⽔⼈造⾹料:⾹蕉⾹精、苹果⾹精等如薄荷油、橙⽪油等3.胶浆剂:作⽤:减轻刺激性,掩盖药物⾟辣味常⽤:琼脂胶浆、羧甲基纤维素钠等4.泡腾剂:组成:有机酸(如枸橼酸、酒⽯酸)碳酸氢钠、⾹精、甜味剂特点:遇⽔后产⽣⼤量CO2,⿇痹味蕾⽽矫味,改善盐类的苦味、涩味、咸味着⾊剂colorant使⽤量:不得超过万分之⼀.天然⾊素:红⾊:苏⽊、紫草根、甜菜红、胭脂⾍红、黄⾊:姜黄、⼭栀⼦、胡萝⼘素蓝⾊:松叶兰、乌饭树叶棕⾊:焦糖、绿⾊:叶绿酸铜钠盐⼈⼯合成⾊素:我国准予使⽤的⾷⽤⾊素:(1)苋菜红(2)胭脂红(3)柠檬黄(4)靛蓝外⽤液体药剂:伊红、品红、美蓝混悬剂稳定剂助悬剂(suspending agents):η↑,以↓V或↑亲⽔性低分⼦助悬剂:⽢油、糖浆剂等表⾯活性剂⾼分⼦助悬剂:(1)天然:树胶类:阿拉伯胶(5%~15%)西黄蓍胶(0.5%~1%)桃胶及植物多糖类如海藻酸钠、淀粉浆等。
1液体制剂常用附加剂及其作用
![1液体制剂常用附加剂及其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2bafaeca0508763231121219.png)
1液体制剂常用附加剂及其作用:增溶剂:具有增溶能力的表面活性剂,助溶剂:难容的药物与加入的第三种物质在溶剂中形成与分子等同的络合物,潜溶剂:能提高难容性药物溶解度的混合溶剂,防腐剂:防止药物制剂由于细菌微生物生长的物质。
2评定混悬剂质量的方法:微粒大小的测定沉降容积比的测定.絮凝度的测定重新分散试验ζ电位测定流变学测定3乳剂稳定性变化:乳剂的分层:指乳剂放置后出现分散相粒子上浮或下沉现象,主要由内外相密度差引起。
乳剂的絮凝:乳剂中的乳滴(分散相)发生可逆的(可以复原的)聚集称为絮凝。
乳剂的转相:乳剂由于某些条件的变化而改变乳剂的类型称为转相。
转相主要由乳化剂性质的改变或添加了相反类型乳化剂引起,乳剂的合并与破坏:乳滴大小不一4注射剂主要附加剂和作用:抑菌剂抗氧剂PH调节剂局部止痛剂等渗调节剂5粉碎操作对制剂过程的意义::①有利于提高难溶性药物的溶出速度和生物利用度;②有利于提高药物在制剂中的分散性;③有利于提高有效成分从药材中的浸出;④有利于各种制剂的制备。
6片剂的制备方法与分类:湿法制粒压片法,干法制粒粉末直接压片半平式颗粒压片法7压片过程发生的问题原因分析:1.松片黏合力差,压缩力不足 2.裂片压力分布不均及物料的压缩成型性差3黏冲颗粒不干燥,物料较易吸湿润滑剂使用不当或量不足,冲头表面绣浊刻字粗糙,4-片面差异迟缓颗粒流动性不好,颗粒内的细粉太多或颗粒大小差悬殊,冲头与模孔吻合性不好5崩解迟缓6溶出超限片剂不崩解,颗粒过硬7片剂中药物含量BU均8中药浸出过程;1.浸润阶段:溶剂附着于药粉表面,使之润湿,然后渗入细胞内。
2.溶解阶段:溶剂逐渐溶解可溶性成分。
3.扩散阶段:溶剂在细胞中溶解,胶溶可溶性成分后,细胞内形成高浓度的溶液而具有较高渗透压,细胞外溶剂不断渗入细胞内,细胞内溶质不断向外扩散。
4.置换阶段:用浸出溶剂或稀浸出液随时置换药材粉粒周围的浓浸出液,医学教育|网收集整理使之浓度梯度保持最大。
药剂学-液体药剂的溶剂和附加剂
![药剂学-液体药剂的溶剂和附加剂](https://img.taocdn.com/s3/m/6eb8ee98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b2.png)
延缓药物氧化
02
抗氧剂如亚硫酸氢钠、维生素C等,能够延缓药物在制剂中的氧
化过程,保证制剂的稳定性。
提高制剂安全性
03
防腐剂和抗氧剂的使用能够提高制剂的安全性,减少用药过程
中的不良反应和副作用。
04
液体药剂中溶剂和附加剂的相互作用
溶剂对附加剂的影响
溶解度
溶剂的种类和性质直接影响附加剂的溶解度,不同的溶剂对同一 附加剂的溶解度可能有显著差异。
溶剂与附加剂的配伍禁忌
物理配伍禁忌
某些溶剂和附加剂混合 后可能产生沉淀、分层 等现象,影响药剂的稳 定性和使用效果。
化学配伍禁忌
某些溶剂和附加剂可能 与药物发生化学反应, 导致药物失效或产生毒 性物质。
生物学配伍禁忌
某些溶剂和附加剂可能 对生物体产生不良影响 ,如刺激性、过敏性等 反应。
06
液体药剂中溶剂和附加剂的研究进展 与趋势
缺点
液体制剂稳定性较差,贮存、运输不便;非均相液体制剂存在分散度大、药物吸收不均等问题;水性液体制剂容 易霉变,需加入防腐剂等附加剂。
液体药剂的制备工艺
稀释法
将高浓度药物溶液稀释至所需浓 度的方法。
化学反应法
通过化学反应制备液体药剂的方 法。例如,通过中和反应制备氢
氧化铝凝胶等。
添加剂的加入
为了改善液体药剂的某些性质, 常需加入一些附加剂,如防腐剂 、矫味剂、着色剂等。这些附加 剂的选择和使用应符合药典和相
THANKS
感谢观看
新型溶剂的研究与应用
超临界流体
具有优异的溶解性能和传递性能,可用于制备高浓度药物 溶液。
离子液体
具有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可用于提高难溶性药物的溶解 度。
药剂学专业知识:制剂常用附加剂
![药剂学专业知识:制剂常用附加剂](https://img.taocdn.com/s3/m/b0991a78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4bbdb43.png)
药剂学专业知识:制剂常用附加剂药剂学是卫生事业单位药学专业考察的重要科目,今天帮大家整理药剂学专业知识-制剂常用附加剂,更好记忆相关知识点。
1、增溶剂:增溶是指某些难溶性药物在表面活性剂的作用下,在溶剂中增加溶解度并形成溶液的过程。
具有增溶能力的表面活性剂称增溶剂,常用的增溶剂为聚山梨酯类(吐温)和聚氧乙烯脂肪酸酯类(司盘类)等。
2、助溶剂:指难溶性药物与加入的第三种物质在溶剂中形成可溶性分子间的络合物、复盐或缔合物等,以增加药物在溶剂中的溶解度。
这第三种物质称为助溶剂。
如碘在水中溶解度为1:2950,如加入适量碘化钾,能配成含碘5%的水溶液。
碘化钾为助溶剂。
3、潜溶剂:为了提高难溶性药物的溶解度,常使用混合溶剂。
在混合溶剂中各溶剂达到某一比例时,药物的溶解度出现极大值,这种现象称潜溶,这种溶剂称潜溶剂。
与水形成潜溶剂的有:乙醇、丙二醇、甘油、聚乙二醇等。
4、防腐剂:能抑制微生物生长发育的物质称为防腐剂。
(1) 苯甲酸及其盐:苯甲酸未解离的分子抑菌作用强,所以在酸性溶液中抑菌效果好,最适的PH值是4。
苯甲酸防霉作用较尼泊金类弱,而防发酵能力较尼泊金类强。
0.03%~0.1%(2)对羟基苯甲酸酯类::也称尼泊金类,这是一类很有效的防腐剂。
其抑菌作用随烷基碳数增加而增加,但溶解度则减小。
丁酯抗菌力最强,溶解度却最小。
本类防腐剂混合使用有协同作用。
酸性药液中效果好。
常用浓度0.01%~0.25%。
(3)山梨酸及其盐:本品的防腐作用是未解离的分子,在PH值4水溶液中效果好。
最低抑菌浓度:细菌0.02%~0.04%;酵母菌、真菌0.8%~1.2%(4)苯扎溴铵:又称新洁尔灭,为阳离子表面活性剂。
作防腐剂使用浓度为0.02%~0.2% 。
(5)醋酸氯己定:又称醋酸洗必泰,为广谱杀菌剂,用量0.02%~0.05%。
(6)其它防腐剂:桉叶油、桂皮油、薄荷油等。
5、矫味剂:甜味剂(蔗糖、单糖浆、阿司帕坦等)、芳香剂(香料与香精)、胶浆剂、泡腾剂等。
药剂学液体制剂
![药剂学液体制剂](https://img.taocdn.com/s3/m/cd6a4429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0f.png)
药物的溶解度
影响药物溶解度的因素:
1.药物和溶剂的性质:
药物在溶剂中的溶解性符合“极性相近”原则,即极性相似者相溶。极性大的药物溶解于极 性大的溶剂中;极性小的药物溶解于极性小的溶剂中;药物和溶剂的极性越相近,药物越易溶解。
2.温度:
温度对药物溶解度的影响取决于溶解过程是吸热还是放热。若溶解过程是吸热的,溶解度 随温度升高而升高;固体药物溶解时,由于需要拆散晶格而必须吸收热量,所以大多数固体药物在液体 中的溶解度通常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反之,若溶解过程为放热的,溶解度则随温度升高而降低。热 不稳定的药物,溶解温度不宜太高。
性;;包装材料要求高: • 化学性质不稳定的药物制成液体制剂较易 Nhomakorabea解失效。
液体制剂的质量要求
(1)均相液体制剂外观应澄明,非均相液体制剂如乳浊液型或混悬液型制剂应保证分散相粒径均匀;振 摇后可重新均匀分散。 (2)有效成分浓度准确、稳定、久储不变。 (3)分散介质最好用水,其次是稀乙醇或乙醇,或其他毒性较小的有机溶媒如甘油。 (4)根据需要可加人适宜的附加剂,如防腐剂、分散剂、助悬剂、增稠剂、助溶剂、润湿剂、缓冲剂、 乳化剂、稳定剂、矫味剂以及色素等,其品种与用量应符合国家标准的有关规定,不影响产品的稳定性, 并避免对检验产生干扰。 (5)制剂应具有一定的防腐能力,不得有发霉、酸败、变色、异物、产生气体或其他变质现象, (6)制剂应适口、无刺激性。 (7)包装容器应方便携带和便于患者用药。
三.非均相液体制剂 为热力学不稳定的多相分 散体系。
1. 溶胶剂 又称疏水胶体溶液。
② 混悬剂 由不溶性固体药物以粒子状态分散在 分散介质中形成的不均匀分散体系。
③ 乳剂 一种液体以小液滴的形式分散在另一种 与它不互溶的液体连续相中所构成的不均匀分 散体系。
主管药师相关专业知识考点:液体制剂
![主管药师相关专业知识考点:液体制剂](https://img.taocdn.com/s3/m/b85663c9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12.png)
主管药师相关专业知识考点:液体制剂主管药师相关专业知识考点:液体制剂液体制剂是指药物以一定形式分散于液体介质中所制成的供口服或外用的液体分散体系。
接下来应届毕业生店铺为大家搜索整理了主管药师相关专业知识考点:液体制剂,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一节液体制剂(一) 概述 (熟悉)液体制剂概念:系指药物分散在适宜的分散介质中制成的液态制剂。
液体制剂可供内服或外用。
液体制剂的分类:1)按分散系统分类:(1)均相液体制剂:药物以分子状态均匀分散的澄明溶液,是热力学稳定体系。
a 低分子溶液剂:由低分子药物分散在分散介质中形成的液体制剂,也称溶液剂b 高分子溶液剂:由高分子化合物分散在分散介质中形成的液体制剂(2)非均相液体制剂:为不稳定的多相分散体系a 溶胶剂:又称疏水胶体溶液。
b 混悬剂:由不溶性固体药物以微粒状态分散在分散介质中形成的不均匀分散体系。
c 乳剂:由不溶性液体药物分散在分散介质中形成的不均匀分散体系。
分散体系中微粒大小(nm):(A、B)溶液剂﹤1;溶胶剂1~100;乳剂>100;混悬剂>500。
2) 按给药途径分类:(1)内服液体制剂:如合剂、糖浆剂、乳剂、混悬液等(2)外用液体制剂:①皮肤用液体制剂如洗剂、搽剂等;②五官科用液体制剂如洗耳剂、含漱剂等;③直肠、阴道、尿道用液体制剂如灌肠剂、灌洗剂等。
液体制剂的特点液体制剂的特点:X优点:1药物的分散度大,吸收快,能迅速发挥药效,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2给药途径广泛,可用于内服,便于分取剂量,服用方便;也可用于外用,如皮肤和粘膜和腔道等;3可通过调整液体制剂浓度减少药物的刺激性。
缺点:稳定性差、易发霉、仓装要求较为严格,不易携带和运输、非水溶剂均有药理作用、成本高、易产生配伍变化等。
质量要求:均相液体药剂应是澄明溶液;非均相液体药剂的药物粒子应分散均匀;口服的液体药剂应外观良好,口感适宜;外用的液体药剂应无刺激性;液体药剂的浓度应准确,应有一定的防腐能力,保存和使用过程中不应发生霉变;包装应便于携带和使用。
液体制剂的溶剂和附加剂
![液体制剂的溶剂和附加剂](https://img.taocdn.com/s3/m/7903fe459b6648d7c1c746f0.png)
⑨ 乙酸乙酯
为无色油状液体,微臭。相对密度
(20℃)为0.897~0.906g/cm3。 有挥发性和可燃性。 在空气中容易氧化、变色,需加入抗 氧剂。 本品能溶解挥发油、甾体药物及其他 油溶性药物。常作为搽剂的溶剂。
三、液体制剂常用附加剂
(一)增溶剂 (二)助溶剂 (三)潜溶剂 (四)防腐剂 (五)矫味剂 (六)着色剂 (七)其它
③ 山梨酸及其盐类
本品为白色或乳白色针晶或结晶性粉末,
有微弱特异臭。熔点134.5℃,对光热稳定, 但长期露置空气中,易被氧化变色。微溶 于 水 ( 约 0.125% , 30℃ ) , 溶 于 乙 醇 (12.9%,20℃),甘油(0.31%),丙二 醇(5.5%)。 本品对霉菌和酵母菌作用强,毒性较苯甲 酸为低,常用浓度为0.05%~0.3%,最低抑 菌浓度为800~1200μg/ml。
(1) 形成可溶性分子络合物
例如,碘在水中的溶解度为1︰2950,
而在10%碘化钾溶液中可制成含碘 5% 的水溶液,碘化钾为助溶剂。药典上 收载的复方碘溶液就是利用碘化钾与 碘形成分子络合物而增加碘在水中的 溶解度。 I2 + KI → KI3 = K+ + I3-
(2) 形成复盐
例如茶碱在水中溶解度为
⑥ 聚乙二醇(polyethylene glycol, PEG)
其通式为 H(OCH2CH2)nOH, n≥4。聚乙二醇分子量
在 1000 以 下 者 为 液 体 , 如 PEG-200 , PEG300 , PEG400 , PEG600 均为中等粘度无色带有微臭的 液体,略有吸湿性。 液体制剂中常用的为聚乙二醇 300~600 ,本品化学 性质稳定,不易水解破坏,有强亲水性,能与水、 乙醇、甘油、丙二醇等溶剂以任意比例混合,增加 药物的溶解度。 本品能溶解许多水溶性的无机盐和水不溶性的有机 物。 对一些易水解药物有一定的稳定作用。在外用制剂 中能增加皮肤的柔润性。
《药物制剂技术》第5章 液体制剂
![《药物制剂技术》第5章 液体制剂](https://img.taocdn.com/s3/m/d9aff3c7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97.png)
NUAA
★脂肪酸山梨坦(Span,司盘)
-种类:司盘-20,司盘-40,司盘-60,司盘-65, 司盘-80,司盘-85
-用途:HLB1.8~3.8,是常用的W/O型乳化剂
O CH2OOCR
脂肪酸(种类决定不同的司盘类产品)
HO
OH
OH
脱水山梨醇
NUAA
★聚山梨酯(Tween,吐温)
NUAA
(2)羟苯酯类(尼泊金类)
❖ 几种合用有协同作用 ❖ 常用浓度0.03-0.16% ❖ 在酸性、中性、碱性溶液均有效
作用强弱顺序: 在酸性溶液中>中性溶液中>碱性溶液中
NUAA
(3)山梨酸及其盐 ❖ 酸性溶液中效果好 ❖ 常用浓度0.2-1.2%。 (4)苯扎溴铵 ❖ 有强烈的杀菌,防腐作用,只作外用。
温度
NUAA
四、表面活性剂的生物学性质 (1)对药物吸收的影响
可增进或降低药物的吸收
★胶束增溶或包裹药物 ★增加生物膜的通透性
NUAA
(2)与蛋白质相互作用
--在不同条件下蛋白质与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发生 电性结合。
--破坏蛋白质的螺旋结构
NUAA
(3)表面活性剂的毒性和刺激性
口服毒性
毒 性 阳离子型 大
形成比单一溶剂更易溶解药物的混合溶剂, 称为潜溶剂。 如:苯巴比妥(90%乙醇中溶解度最大)
NUAA
(三)助溶法 即加入第三种物质,使难溶性药物(溶质)在
溶剂中溶解度增大的过程。这第三种物质称为助溶 剂。
(助溶剂是一些低分子化合物,而不是胶体或表面活性剂 )
NUAA
助溶作用的机理: 形成了溶解度更大的络合物、复合物、缔合物。
五花八门的药液---液体制剂的溶剂和附加剂
![五花八门的药液---液体制剂的溶剂和附加剂](https://img.taocdn.com/s3/m/33707b0e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3c.png)
新课引入
成分: 枇杷叶、苦杏仁、川贝母、麦 冬、地黄、甘草、桔梗、薄荷。 辅料:蔗糖、苯甲酸、山梨酸钾。
新课引入
成分: 鱼肝油。 辅料:植物油、苯甲酸、柠檬酸、 司盘80、乳化胶、吐温80、甘油、 纯化水。
新课引入
成分: 盐酸氨溴索。 辅料:甜菊糖、枸(jǔ)橼酸、枸 橼酸钠、甘油、山梨醇、食用香精。
胶浆剂由于黏稠、缓和,能干扰味蕾的味觉而矫味,降 低药物的刺激性。
常用的有羧甲基纤维素钠、阿拉伯胶、淀粉、琼脂、明 胶等。
4、泡腾剂
应用碳酸氢盐与有机酸(枸橼酸、酒石酸)混合后,遇 水产生的大量CO2,能麻醉味蕾而矫味,对盐类的苦味、 涩味、咸味有改善。
六、液体制剂常用的附加剂
4、着色剂
能改善制剂的外观颜色,用来识别制剂品种五Fra bibliotek液体制剂常用溶剂
液体制剂:指药物分散在适宜的分散介质中制成的液体
形态的制剂,可供口服、外用或其他途径给药。
分散形式:离子、分子、胶粒、液滴和微粒等; 分散介质(溶剂):主要起溶解和分散作用; 附加剂:增溶剂、助悬剂、助溶剂、防腐剂等。
任务1 五花八门的药液---认识液体制剂
五、液体制剂常用溶剂
(一)助溶剂 (二)增溶剂 (三)潜溶剂 (四)防腐剂 (五)矫味剂 (六)着色剂
为了保证液体制剂的安全 性、有效性及稳定性,常 在药物制剂中加入除主药 以外的一些辅料,统称为 附加剂。
六、液体制剂常用的附加剂---增加溶解度的附加剂
定义
例举
增溶剂
难溶性药物在表面活性剂的作用下 增加溶解度
聚山梨酯类
任务1 五花八门的药液---认识液体制剂
五、液体制剂常用溶剂
F
随堂练习
20液体制剂的附加剂
![20液体制剂的附加剂](https://img.taocdn.com/s3/m/100f2942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c1.png)
(六)着色剂
着色剂亦称色素,分天然的和人工合成的两类,后者又分 为食用色素和外用色素。只有食用色素才可作为内服液体 制剂的着色剂。
①天然色素
植物色素:红色如苏木、紫草根、茜草根、甜菜红、胭
脂虫红等;黄色如姜黄、山栀子、葫萝卜素等;蓝色如松 叶兰、乌饭树叶等;绿色如叶绿酸铜钠盐;棕色如焦糖。
矿物红(amaranth)、柠檬黄(tartrazine)、胭脂红
(cochneal red A)、胭脂蓝(indigo carmine)、日落黄(sunset yellow),通常配成1%贮备液使用,用量不得超过万分 之一。
外 用 : 伊 红 ( eosin)、 品 红 ( fuchsine)、 美 蓝 ( methylene
⑤醋酸氯乙定(chlorhexide acetate) 又称醋
酸洗必泰(hibitane) 微溶于水,溶于乙醇、甘油、丙二醇等溶剂;是广谱杀 菌剂,用量0.02%~0.05%。
14
其他: 中药的挥发油
如桉叶油、桂皮油、薄荷油
15
(五)矫味剂
良好的矫味、矫臭、和着色常常关系到 药品对疾病的治疗,具有精神上和心理 上的积极作用。 A. 矫味剂
1
(二)助溶剂
助溶(hydrotropy agent):系指难溶性药物 与加入的第三种物质在溶剂中形成 可溶性分子络合物、复盐或分子缔合 物等,以增加药物在溶剂中溶解度 的过程。第三种物质称为助溶剂。 1. 助溶机理 2. 常用助溶剂
2
1. 助溶机理 (1) 形成可溶性分子络合物 例如,碘在水中的溶解 度为1:2950,而在10%碘化钾溶液中可制成含碘5% 的水溶液,碘化钾为助溶剂。
定义:为掩盖和矫正药物制剂的不良臭味而加到制剂中 的物质称为矫味、矫臭剂。
液体制剂的附加剂
![液体制剂的附加剂](https://img.taocdn.com/s3/m/dd7ee29b65ce050876321336.png)
第二节 液体制剂的溶剂和附加剂
一、液体制剂常用溶剂 二、液体制剂常用附加剂 (一) 增溶剂 (二) 助溶剂 (三) 潜溶剂 (四) 防腐剂 (五) 矫味剂 (六) 着色剂
(dimethyl sulfoxide, DMSO)
• 为无色澄明油状的粘性液体,具大蒜臭味,有强吸 湿性,吸收水分可超过其本身重量的70%,能与水、 乙醇、甘油、丙二醇等溶剂任意混合,它的2.16% 水溶液与血浆等渗,其水溶液冰点很低,浓度60% 时可降低水的冰点到-80℃,故有较好的防冻作用。
• 本品溶解范围很广,对水溶性,脂溶性及许多难溶 于水、甘油、乙醇、丙二醇、脂肪油的药物,在本 品中往往可以溶解,许多无机盐也能溶于其中,故 有“万能溶剂”之称。
• 有些药物在水中溶解度低,可用适当浓度的乙醇作 溶剂。但乙醇有生理活性,易挥发,易燃烧,成本 高。为防止乙醇挥发,其制剂应密闭贮存。乙醇与 水混合时,产生热效应而使体积缩小,故在配制稀 醇液时应凉至室温(20℃)后再调整至规定浓度。
⑤ 丙二醇(propylene glycol)
• 药用品为1,2-丙二醇,为无色透明的粘稠液体, 无嗅,味微甜,有引湿性。
• 当其浓度选用适宜时,作为注射剂溶媒,有速效或 延效作用。
• 一定浓度的丙二醇尚可作为药物经皮肤或粘膜吸收 的渗透促进剂。
⑥ 聚乙二醇(polyethylene glycol, PEG)
• 其通式为H(OCH2CH2)nOH, n≥4。聚乙二醇分子量 在 1000 以 下 者 为 液 体 , 如 PEG-200 , PEG300 , PEG400 , PEG600 均 为 中 等 粘 度 无 色 带 有 微 臭 的 液体,略有吸湿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丙二醇(propylene glycol) 与水的混合溶剂可 聚乙二醇(PEG) 与水不同比例为良好溶 剂,可稳定易水解药物,外用保湿
液体制剂常用溶剂
非极性溶剂:溶解非极性药物
脂肪油
溶解油溶性的药物(激素,挥发油,游离生 物碱,芳香族),多用做外用制剂溶剂,制 备洗剂、搽剂、滴鼻剂 缺点:易酸败,易与碱性物反应而变质 用于:口服制剂或搽剂的溶剂 易氧化,需加油性抗氧剂
液体制剂常用溶剂
极性溶剂:
水(water) 不稳定,易霉变,蒸馏
水或精制水
甘油(glycerin) 溶解许多不易
溶于水的药物,含水> 10% 无刺激性。含甘 油>30%,防腐。外用/内服
二甲基亚砜(DMSO ) 万能溶剂 有
刺激性
液体制剂常用溶剂
半极性溶剂:溶解有机药物
乙醇 (alcohol) 95%乙醇,〉20%可防腐 延缓药物水解 生理活性,易挥发、易燃烧,密闭贮藏 延缓许多药物的水解,增加稳定性,内服或肌内注射液溶 液 促经皮与粘膜吸收
液体制剂常用附加剂
(三)潜溶剂 混合溶剂中各溶剂达到某一比例时, 药物的溶解度出现极大值,这种现象 叫潜溶(cosolvency) 机理:氢键缔合 溶剂介电常数改变
常与水形成潜溶剂的有:乙醇、丙二醇、 甘油、PEG300或400等 例:氯霉素
液体制剂常用附加剂
(四)防腐剂 1.防腐的重要性 液体药剂易被微生物污染,影响药剂质量 2.防腐措施 (1)防止污染:GMP (2)添加防腐剂
常用防腐剂:
对羟基苯甲酸酯类 苯甲酸与苯甲酸钠 山梨酸 苯扎溴铵 矫味与着色剂:
矫味剂:甜味剂 芳香剂
胶浆剂 泡腾剂
思考题
液体制剂的分类? 液体制剂常用溶剂? 液体制剂常用的防腐剂? 增溶剂与助溶剂区别?
Thank you!
内服液体制剂:
合剂、芳香水剂、糖浆剂、滴剂等。
外用液体制剂:
皮肤用液体制剂:洗剂、搽剂等。 五官科:洗耳剂、滴鼻剂、含漱剂等。 直肠、阴道、尿道:灌肠剂、灌洗剂等。
第二节 溶剂和附加剂
选择溶剂的条件
较好的溶解性和分散性 化学性质稳定 不影响药效和含量测定 毒性小、无刺激性、无臭味
溶剂分类
介电常数: 极性溶剂 溶解无机盐、有机药物 半极性溶剂 溶解有机药物 非极性溶剂 溶解非极性药物
常用防腐剂
(2)苯甲酸与苯甲酸钠: 通常配成20%醇溶液 用量:0.03-0.1% 适于酸性溶液,pH值4 0.25%苯甲酸+0.05%-0.1%尼泊金乙酯 对防止发霉和发酵最为理想,尤适于中 药水性制剂的防腐 苯甲酸钠:防腐能力不如苯甲酸。 常用量为0.2%-0.5%。
常用防腐剂
(3)山梨酸及其盐: 白色至黄白色结晶性粉末 防腐机理:未解离分子 PH 4 特点:易被氧化,没食子酸等使其稳定 酸性溶液中效果较好 浓度:0.05%-0.2%、无刺激性 ②达到有效的防腐浓度 ③性质稳定 ④有较强的防腐作用 ⑤不影响药剂的色、香、味等
常用防腐剂类型
对羟基苯甲酸酯类--尼泊金类 苯甲酸及其盐 山梨酸及其盐 苯扎溴铵 其他
常用防腐剂
(1)对羟基苯甲酸酯类(尼泊金类): 特点:无毒、无味、性质稳定。 抑菌作用随C↑而↑,溶解度相反 混合使用效果更好 在酸性、中性溶液中均有效 PH4 对大肠杆菌作用最强 浓度:0.01%-0.25%。 注意:+聚山梨酯类/聚乙二醇→络合 溶解度↑ ,但防腐不能增加
液体制剂常用附加剂
(一)增溶剂 solubilizer 某些难溶性药物在表面活性剂作用下, 在溶剂中增加溶解度形成溶液的过程 以水为溶剂的药物,HLB 15-18 聚山梨酯类 聚氧乙烯脂肪酸酯类 增溶剂加入顺序
液体制剂常用附加剂
(二)助溶剂 hydrotropy agent 难溶性药物与加入的第三种物质在溶 剂中形成可溶性分子间的络合物、复 盐、缔合物等,以增加药物在溶剂中 的溶解度。 助溶剂多为低分子化合物 例:含碘5%水溶液 +KI
液体制剂的特点
优点: 分散度大 给药途径广 减少药物刺激性 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液体制剂的特点
不足: 易降解,降低药效 体积大、携带、运输、贮存不便 水性液体制剂易霉变,需加防腐剂 非均相液体制剂存在不同的稳定性问题
液体制剂的质量要求
均相液体制剂 澄明 非均相液体制剂 分散均匀,浓度准确 口服液体制剂 口感好 外用液体制剂 无刺激性 防腐能力 包装容器适宜,方便携带使用
常用附加剂
(五)矫味剂
1.甜味剂
天然:蔗糖和单糖浆 橙皮、桂皮糖浆等能矫味、矫臭 理想:甜菊苷,常用量0.025%-0.05%, 常与蔗糖或糖精钠合用 合成:糖精钠,常用量0.03% 阿司帕坦(蛋白糖)
常用矫味剂
2.芳香剂 天然香料:芳香性挥发油 薄荷水、桂皮水 人造香料:香蕉香精、苹果香精等 如薄荷油、橙皮油等 常用浓度:0.06%
常用附加剂
2.人工合成色素 我国准予使用的食用色素: (1)苋菜红 (2)胭脂红 (3)柠檬黄 (4)靛蓝 使用量:不得超过万分之一 外用液体药剂:伊红、品红、美蓝
随堂小结
分类:均匀相液体制剂 常用溶剂:
非均匀相液体制剂 极性溶剂: 水 甘油 二甲基亚砜 半极性溶剂:乙醇 丙二醇 聚乙二醇 非极性溶剂:脂肪油 液体石蜡
液体制剂
Pharmaceutical Group Pharmacy Department
学习目标
了解液体制剂的特点和质量要求 掌握液体制剂的分类 熟悉液体制剂的常用溶剂和附加剂
液体制剂概论、溶剂和附加剂
液体制剂概述 液体制剂分类 液体制剂的溶剂 液体制剂的附加剂
第一节 液体制剂概论
定义:系指药物分散在适宜的分散介质 中制成的液体形态的制剂。 药物-分散方法/分散程度-分散介质 药物粒子分散度的大小影响其理化性质、 稳定性、药效、毒性等
液体石蜡 溶解生物碱、挥发油。有润滑肠道通便作用
乙酸乙酯 挥发油、甾体。搽剂 易被氧化,需加抗氧剂
液体制剂常用附加剂
增溶剂 助溶剂 潜溶剂 防腐剂 矫味剂 着色剂 solubilizer hydrotropy agent cosolvent preservative corrigent colorant
液体制剂的分类
按分散系统分 按给药途径和应用方法分
按分散系统分
均相液体制剂 (单相、稳定) :
低分子溶液剂 (<1nm) 高分子溶液剂
非均相液体制剂 (多相、不稳定) :
溶胶剂 (1~100nm) ~ 乳剂 (>100nm) 混悬剂 (>500nm) 表:分散体系中微粒大小与特征
按给药途径与应用方法分类
常用防腐剂
(4)季铵盐类: 苯扎溴铵(新洁尔灭)阳离子型表活剂 强烈杀菌、防腐,外用 苯扎溴铵、苯扎氯铵、度米芬
常用防腐剂
(5)其他防腐剂: 醋酸氯己定(醋酸洗必泰) 广谱杀菌剂0.020.05% 邻苯基苯酚 0.005%-0.2% 桉叶油 0.01%-0.05 薄荷油 0.05% 苯甲醇、三氯叔丁醇等
常用矫味剂
3.胶浆剂:
作用:减轻刺激性,掩盖药物辛辣味 常用:琼脂胶浆、羧甲基纤维素钠等
4.泡腾剂:
组成:有机酸(如枸橼酸、酒石酸) 碳酸氢钠 香精、甜味剂 特点:遇水后产生大量CO2,麻痹味蕾而 矫味,改善盐类的苦味、涩味、咸味
常用附加剂
(六)着色剂 注意:颜色与矫味剂配合协调 1.天然色素: 红色:苏木、 紫草根、甜菜红、胭脂虫红 黄色:姜黄、山栀子、胡萝卜素 蓝色:松叶兰、乌饭树叶 棕色:焦糖 绿色:叶绿酸铜钠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