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宾市高三下学期语文5月最后一次模拟考试试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来宾市高三下学期语文5月最后一次模拟考试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3题;共6分)
1. (2分)下面语段中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以郑板桥为例,他一生愤世嫉俗,痛心疾首,其全部画作,几乎大都以兰、竹、石为创作题材。

在官场腐败、小人得志、阿谀奉承之流青云直上的肮脏世道下,他的孤独、苦闷和愤懑,唯有寄情于兰、竹。

通过对花鸟画的拟人化构想,进而针砭时弊。

但这些把文人画发展到极致,且具有较高文化层次的花鸟画创作,由于大多是士大夫阶层中那些同道文人们之间的一种心灵上的对话,其绘画语言、语法上常常表现出晦涩难懂,就难免会曲高和寡,而不能为各阶层大多数人所接受。

A . 愤世嫉俗
B . 痛心疾首
C . 青云直上
D . 曲高和寡
2. (2分)(2020·浙江模拟) 把下面句子组成语义连贯的一段文字,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但既然传说为先古圣贤所作,古琴理所当然地成为发扬先贤道德精神的工具。

②例如,古琴的形状以前宽后狭为标准,其实是象征尊卑的意涵。

③关于古琴的起源,有“伏羲作琴”“神农作琴”等传说。

④因此,其制作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蕴含着特殊的意义。

⑤作为传记的传说,可不必尽信。

A . ③①④②⑤
B . ③⑤①④②
C . ③④①②⑤
D . ③②④①⑤
3. (2分)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A . 警察反复观察了两个目击者提供的弹壳,并进行技术分析,确定它们和从案发现场得到的弹壳并不是出自同一支枪。

B . 跟随广播学习英语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法,不过大部分电台英语广播的语速较快,对于初学英语的人听起来确实感到困难。

C . 这种新研制的牙膏香气浓郁,清新爽口,去污洁齿力强,而且不损伤牙釉质,能保持牙齿洁白光亮,深受消费者喜爱。

D . 当今的世界,各个国家、地区相互依存,已经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是—个经济全球化的时代。

二、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40分)
4. (18分) (2019高二上·宝山期末)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海洋,孕育上海海派文化
时平
①上海海派文化以引领时尚著称,在国际上也是一门引人注目的显学,而对上海海洋文化的研究却属于新生事物。

习惯了都市文化思维的人们、很少提及海洋文化。

上海的海洋文化在哪里?近些年来人们一直在不断地追问和思索。

②上海,顾名思义是海上去,蕴涵了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人们对海的态度。

上海学者熊月之先生,曾在他的《寻找上海的历史文脉》中写道:单从地名上看,它在中国沿海城镇中,就有些特别。

从古至今,中国沿海城镇的名称;多用宁、静、平:安等字,比如,广东有平海、宁海,福建有安海、海澄,浙江有海宁、镇海,江苏有静海、海安。

这些地名多是祈愿性的,希望大海波平浪静,不要逞威肆虐,危害人民。

中国那么多与海洋有关的地名中,南海、北海是方位性的;只有上海、临海算是中性的,没有畏惧海洋的意思。

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

③明清之际,上海的航运逐渐发达,使得商业不断活跃,人口不断多元,城市不断繁荣。

西方文化的冲击和融入,将传统与现代的中西文化融合了起来,上海海派文化呈现出现代性的滨海都市海洋文化特色。

区位优势和城市集纳是通过航运来实现的。

航运使陆域广阔的腹地和沿海、纬度差异极大的南方与北方达到了沟通和汇聚,并与世界近代文明结合在一起。

④上海海洋文化的发展,与所处的地理环境的影响是分不开的。

就地理特征而言,主要因素有两个。

首先,上
海陆地呈现一个不断向海东扩的过程,长江带来源源不断的泥沙冲击形成了长江口两岸平原,陆地面积不断的增长。

沧海桑田,由海变陆;上海早期的人类活动和与这些变迁融汇在一起,直接影响了上海海洋文化的发展及特点,留下许多物质和非物质的海洋文化遗存。

其次,上海位于亚欧大陆东端,太平洋西岸,长江与东海交汇处,中国南北海岸线的中点;形成了独特的区位优势。

它依托长江水道等水系与中西部内陆地区相连,实现江海型的陆海联动;依托海洋与外部世界各地广泛沟通;实现国际范围联系。

这种典型的区位,形成了陆海、南北和中外广泛资源的集聚联动、内外辐射的特征。

各地人群和多元文化汇聚交融、共享创造,积淀出海纳百川的文化特征。

⑤就时代性而言,在不同社会发展阶段,上海海洋文化经历了新石器时代的亦渔亦耕、农耕时代的盐渔、隋唐宋元时期的航运和商业、明清时期的国际商贸等阶段,它是农耕文明时代培育出的一种向内的陆主海从式的市镇文化特色。

⑥不过,真正推动上海海洋文化转变的是外来的近代文明冲击。

1843年开埠通商,此后,大航海时代催生的近代文明,逐渐突破并改造了传统的东方文化价值,并在殖民过程中催生了中国的近代化,上海被融入世界殖民市场体系,由内向性的农耕文明时代的边缘转化为外向性的工商文明时代的中心,这种转变是海洋文明的一种表现。

⑦传统海洋文化模式在上海不断成长的都市“现代性”面前逐渐萎缩,海洋、城市和“现代性”的交融,形成了上海的海派文化。

它不再是以海洋为母体直接生成的,而是以城市的“现代性”来融合的:人为的创造更多体现了多元性的杂糅和城市化的风貌。

海派文化正是转变过程中生成的新式海洋文化现象,它不仅积聚了原有的冒险、开放、包容等品质,而且有所突破,以现代城市为依托,走向独立、自主、时尚的新式海派文化。

亦城亦海,海在城中。

⑧纵观上海历史的发展,除了区位优势、时代变化外,现代科技的发展与进步也成为上海社会不断创新的重要基因。

以现代科技文明汇聚的城市现代化展示了当代海洋文化的一种与众不同的文化风貌。

⑨上海这座滨海城市绽放的开放文明、包容时尚、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的文化精神正是海洋文化的精髓。

选自《上海城市管理》.2014年第4期,有删改
(1)第①段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2)第②段中的“有意思”指的是________。

(3)请概述第④段中“地理环境”对上海海洋文化的影响。

(4)下列推断与文章一致的一项是()。

A . 研究上海海洋文化,会有利于海派文化成为显学。

B . 如果没有大航海,也就一定不会有上海海洋文化。

C . 随着社会发展,海派文化将呈现不同的世道风貌。

D . 新式海派文化的产生,是因为有了新式海洋文化。

(5)梳理本文的行文思路。

5. (10分) (2017高一下·安徽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魏景超:用心守护植物健康成长
魏景超(1908~1976),我国著名植物病理学家、农业教育家。

1930年毕业于金陵大学园艺系。

1933年。

他参加清华大学公费留美研究生考试,名列全国第一。

1937年获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博士学位,后回国任职,在水稻病害研究、真茵分类学及植物病毒学研究上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大学毕业后就以优异的学习成绩获“金钥匙”奖,并成为“斐陶斐”学会会员。

在美国留学期间,他利用可利用的时间和设备,放弃节假日休息,参加暑期学校学习、参观实验室和农场、访问老教授,以获取知识,汲取经验和新的见解。

在学校里,他更是抓住学校资源,勤奋刻苦。

图书馆里,他埋头钻研;实验室里,他观察切片、制作标本,孜孜不倦。

爱恩、善学、勤问的他。

努力摄取国外新知识、新技术,汇集大量的宝贵文献与读书笔记。

可惜的是,回国正值抗日战争期间,魏景超积累了四年的书籍、笔记随交运的美国轮船一起在日机轰炸下沉于太平洋底。

回国后执教于金陵大学的魏景超,面对国内农业教材与国际水平的差距,边执教边精心编写讲义、教材。

外出采集标本、调查农作物病虫害情况、拍摄照片、绘制讲解图表等,身体力行。

他先后讲授过普通和高级植物病理学、作物病害、真菌学、细菌学、植物免疫学和病毒学等课程。

出版有《普通植物病理学》《植物病理学实验指导》《真菌重要目、科、属分类检索表》等优秀教材、书籍。

魏景超十分注重课前准备工作,细致地整理授课内容、思路,并结合当时最新研究成果的讲解以扩充学生的知识面,确保课堂的高效授课。

课堂上,他条理清晰、深入浅出;实验室里,他仔细观察每个学生的操作,及时指正规范;野外实习时,他认真传授观察作物病情和采集标本的知识。

他注重因材施教,对低年级学生侧重基础知识的把握,对高年级学生侧重独立探索、学习的能力培养。

对跟随他研究学习的十几个学生,他按各人的进修计划进行个别指导,耐心细致,诲人不倦。

抗日战争期间,他常到外校兼课,将其所得资助家在沦陷区或家境困难的同学,竭力培养农业人才。

他要求年轻助教作充分的课前准备,上课时还经常跟班听讲,对缺点加以指正,给予必要的示范。

严谨的态度、躬亲的姿态,用“心”教学的魏景超对学生和其他老师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水稻病害方面,魏景超先后发表8篇重要的学术报告及论文。

他实地调查试验,足迹遍布江、浙、沪、闽、粤、桂、皖等近10个省市地区。

他编写了《水稻病原手册》,详细记载了我国已发现和国外报道过寄生于水稻的约
250种微生物,对重要病原茵简要说明其诱致的症状、发病因素和防治方法。

该书作为诊断稻病的工具书,多年来为国内外同行所采用或引用。

在真菌分类学上,魏景超亦有卓越贡献。

1948年,魏景超重新鉴定了番茄漆腐病的病原菌,更正了其所属类别,还澄清并鉴定了豇豆和大豆叶斑病病原茵。

晚年的他辗转在病榻与书桌之间,曰夜辛劳长达6年,完成了《真菌鉴定手册》,填补了我国真菌鉴定工具书的空白。

在植物病毒学研究方面,魏景超历来重视科学研究解决生产实际问题。

早在上世纪40年代初期。

他在成都附近调查烟草和番茄病害。

之后又致力于华东地区十字花科蔬菜花叶病的考察、研究,阐明了常见病害的症状、病原、寄主范围及防治方法。

尤其在油菜病毒研究方面,总结出油菜远村育秧、避蚜防病毒的有效措施。

晚年身患重病的魏景超,仍心系国家。

1956年江苏省昆山县油菜田发生严重病害之际,他在同志们搀扶下仍然在田间跋涉,观察油莱病情,同行者无不感动。

“以振兴中国农业为己任”,上下求索,魏景超用躬行的一生诠释了践行者的姿态。

(摘编自李姝昱《魏景超:用心守护植物健康成长》)
【相关链接】①分类研究并非易事,寻找理想标本,往往需要连续追索数年。

有时能获得满意的结果,有时也会发生错误甚至失败,但魏景超坚持实事求是的精神,有错必纠,从不灰心丧气,总是再接再厉地干下去。

(摘编自“魏景超纪念馆”)②一想到祖国多灾多难,倍受帝国主义的欺凌,他便忿然而起。

他想自己是中国人,又是公费留学生,一定要刻苦学习,为国家争光,为民族争气。

(摘编自《科普中国·科技名家风采录》)(1)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 魏景超素质超群,参加清华大学公费留美研究生考试,名列全国第一;大学毕业后获“金钥匙”奖,成为“斐陶斐”学会会员。

B . 魏景超四年留美期间带回的资料因日机轰炸而随美国轮船沉于太平洋底:任职金陵大学期间,他边执教边编写讲义教材。

C . 魏景超曾到多个地区采集标本、考察研究农作物病虫害情况,田间跋涉,身体力行;晚年带病辛苦工作6年,著作颇丰。

D . 在真菌分类研究中,魏景超也经历了失败,但他不气馁,鼓足劲头继续干;对出现的错误,他以实事求是的态度进行纠正。

(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两项是()
A . 魏景超留美期间,深感振兴农业才能解决民生问题,利用可利用的时间和设备,抓住学校资源,埋头钻研,努力摄取国外的新知识、新技术。

B . 魏景超回国后任教于金陵大学,授课准备充分,内容新颖,条理清晰,深入浅出;因材施教,循循善诱,资助困难学生,竭力培养农业人才。

C . 水稻病害研究方面,魏景超发表8篇重要文章,在近10个省市地区实地调查试验.他编写的工具书《水稻病原手册》,多年来为同行所重视。

D . 真菌分类学研究方面,魏景超重新鉴定了番茄漆腐病的病原菌,澄清并鉴定了豇豆和大豆叶斑病病原菌;晚年填补了真菌鉴定工具书的空白。

E . 植物病毒学研究方面,魏景超调查了烟草和番茄病害,考察研究了华东地区十字花科蔬菜花叶病,尤其在油菜病毒研究方面取得了有效突破。

(3)本文突出了魏景超多方面的宝贵品质,请就其中一个方面结合文本进行分析。

6. (12分) (2020高一下·包头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琴王
游睿
他很会拉琴。

村子里的人都称他叫琴王。

他的琴声太动听了。

琴弦拉动,一串串嘹亮的音符就接踵而出。

他的琴声里,有清晨撩人心扉的第一声鸡鸣犬吠,有山间清澈见底的潺潺流水,有阳春三月的花开遍地和莺歌燕舞,还有万里碧空的蓝天白云和艳阳高照。

听他的琴,让人变得澄清。

很少有人见过他,但都听过他的琴声。

他会在每个傍晚准时拉动他的琴弦。

当夕阳对着山村撒下最后一丝余辉,劳作了一天的人们扛着满身的疲倦回到家的时候,他的琴声会在村子的东头悠扬地响起。

琴弦一动,人们马上就陶醉在他的琴声里。

白日里所有的疲惫,所有的烦恼和不快,都在他的琴声里渐渐消融,远去。

最后人们带着微笑幸福地睡去,直到第二天精神抖擞地开始新的劳作。

因为他的琴声,村子里的人们感到幸福和充实。

这个傍晚天空被无数道闪电残忍地划破。

汹涌澎湃的洪水如彪悍的巨蟒将村子死死缠住。

老人、小孩,所有
人都被逼到村里的一个土包上。

洪水一次又一次拍打着人们的脚脖子,像死神跃跃欲试的手。

村子在自己的眼前渐渐变小,几块瓦片和木板在水里打旋。

有人大声地哭泣,有人唾骂,有人惊叫,有人焦躁地踏着脚步,还有人绝望地准备跳水。

天渐渐黑下来。

完了,似乎一切都完了。

这时,村子的东头,依旧响起了他悠扬的琴声。

那琴声里,有清晨撩人心扉的第一声鸡鸣犬吠,有山间清澈见底的潺潺流水,有阳春三月的花开遍地和莺歌燕舞,还有万里碧空的蓝天白云和艳阳高照。

那琴声像在述说,像在安慰,让人陶醉,让人忘我。

人们开始安静下来,认真地听着。

渐渐没有人说话,最后连咳嗽的声音都没有。

人们再一次醉了。

在他的琴声面前,所有的行为都显得粗俗和浮躁。

谁都不敢妄动,生怕打破这份美好。

只有安静,才能维持这份隽永。

在人们心里,渐渐装进一湖平静的水。

终于,远处亮起了一点火光,是救生船来了。

所有的人站了起来,但没有人拥挤,也没有人喧哗,因为他的琴声依旧那么悠扬和平静。

当船靠近的时候,人们像是有人指导,都乖乖地站好,然后先是老人和小孩上船,再是妇女和男人,一切都井然有序。

最后,在他悠扬的琴声里,人们都顺利上了船。

这时水越来越大,村子很快就没了。

但直到船顺利启动,他的琴声还在进行,人们还陶醉在他的琴声里。

糟了,还有他!有人忽然回过神来。

是呀,怎么漏了他,快喊。

喊,只有琴声在响。

再喊,还是只有琴声在回答。

他是聋子呀,怎么听得见。

对,他就是个聋子。

一个老人突然想起。

人们这才完全回过神。

原来他竟是个聋子!
就在这时,琴声戛然而止。

(1)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文章两次出现“他的琴声里,有清晨撩人心扉的第一声鸡鸣犬吠,有山间清澈见底的潺潺流水……”用了反复的手法,强调琴声的美好,给人们的内心带来愉悦。

B . “在人们心里,渐渐装进一湖平静的水”的含义是当人们的灵魂得以净化,境界得到提升以后,死亡也就变得不可怕了,他们准备勇敢赴死。

C . 从“就在这时,琴声戛然而止”句中,可以看出琴王已经死了,但他永远活在乡亲们心中,是乡亲们心中永远的琴王。

D . 文章以“琴王”为题,既点出文章的主要人物,暗示情节都与琴声有关;又突出主题,体现他在灾难面前
镇静沉着,不愧为“王”。

(2)他的琴声为什么能让村子里的人们感到幸福和充实?请你简要分析。

(3)有人说,这篇小说将一个出色的音乐家放到乡村的背景下,让他在危难时不去逃命而却拉琴,这样的情节设计有失真实;也有人说,琴声给人们幸福和充实,这本身就是最大的真实。

你认同哪一种看法?请结合文本并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理解。

三、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6分)
7. (6分) (2016高一上·重庆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王羲之字逸少,司徒导之从子也。

羲之幼讷于言,人未之奇。

及长,辩赡,以骨鲠称。

尤善隶书,为古今之冠,论者称其笔势,以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深为从伯敦、导所器重。

时陈留阮裕有重名,裕亦因羲之与王承、王悦为王氏三少。

时太尉郗鉴使门生求女婿于导,导令就东厢遍观子弟。

门生归,谓鉴曰:“王氏诸少并佳,然闻信至,咸自矜持。

唯一人在东床坦腹食,独若不闻。

”鉴曰:“正此佳婿邪!”记之,乃羲之也,遂以女妻之。

羲之雅好服食养性,不乐在京师,初渡浙江,便有终焉之志。

会稽有佳山水,名士多居之,谢安未性时亦居焉。

孙绰、李充等皆以文义冠世,并筑室东土与羲之同好。

尝与同志宴集于会稽山阴之兰亭,羲之自为序以申其志。

性好鹅,会稽有孤居姥养一鹅,善鸣,求市未能得,遂携新友命驾就观。

姥闻羲之将至,烹以待之,羲之叹惜弥日。

又山阴有一道士,养好鹅,之往观焉,意甚悦,固求市之。

道士云:“为写《道德经》,当举群相送耳。

”羲之欣然写毕,笼鹅而归,甚以为乐。

尝至门生家,见篚几滑净,因书之,真草相半。

后为其父误刮去之,门生惊懊者累日。

羲之书为世所重,皆此类也。

每自称:“我书比钟繇,当抗行;比张芝草,犹当雁行也。

”曾与人书云:“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使人耽之若是,未必后之也。


时骠骑将军王述少有名誉,与羲之齐名,而羲之甚轻之,由是情好不协。

述先为会稽以母丧居郡境羲之代述止一吊遂不重诣述每闻角声谓羲之当侯己辄洒扫而待之如此者累年,而羲之竟不顾,述深以为恨。

(《晋书•王羲之传》)(1)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 述先为会稽/以母丧居郡境/羲之代/述止一吊/遂不重诣/述每闻角声/谓羲之当侯己辄/洒扫而待之。

B . 述先为会稽/以母丧居郡境/羲之代述/止一吊/遂不重诣/述每闻角声/谓羲之当侯己/辄洒扫而待之/
C . 述先为会稽/以母丧居郡境/羲之代述/止一吊遂不重/诣述每闻角声/谓羲之当侯/己辄洒扫而待之/
D . 述先为会稽/以母丧居郡境/羲之代/述止一吊/遂不重/诣述每闻角声/谓羲之当侯己/辄洒扫而待之/
(2)对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从子在唐以前指父亲兄弟之孙,唐宋时人开始将亲兄弟之子称作从子。

B . 隶书,亦称汉隶,是汉字中常见的一种庄重的字体,书写效果略微宽扁。

C . 厢即厢房,等级低于正房,传统民居以左为尊,故东厢房的等级高于西厢房。

D . 真草是草书的一种体式,对应的还有行草和狂草,《兰亭集序》即为行书。

(3)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太尉郗鉴派媒人前来选择女婿时,王氏诸少“咸自矜持”,只有王羲之表现与众不同,因而被郗鉴选中成为女婿。

B . 王羲之曾经与当时的文人雅士在会稽郡山阴县的兰亭聚会,并写下著名的《兰亭序》来抒发自己的人生感受。

C . 在听闻王羲之向会稽孤居老姥求买鹅而不得后,山阴一位道士主动提出条件,让王羲之替他抄一遍《道德经》来换群鹅。

D . 王羲之书法精湛,不但擅长楷书和草书,而且主张学习书法应该全身心地投入,言谈之间常常把自己与钟繇、张芝相提并论。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
8. (10分) (2016高三上·黄陵月考)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文后各题。

点绛唇·雨中故人相过
王恽
谁惜幽居?故人相过还晤语。

话余联步,来看花成趣。

春雨霏微,吹湿闲庭户。

香如雾。

约君少住,读了《离骚》去。

(1)词的上片写了词人和故人哪些动作?表现了他们什么样的情趣?
(2)下片“湿”字渲染了什么样的环境氛围?结句劝故人“读了《离骚》去”有何意味?
五、默写 (共1题;共15分)
9. (15分) (2019高三上·三明月考) 把下列诗句补充完整
(1)《庄子·逍遥游》中,指出大鹏依然有所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2)杜牧《阿房宫赋》描写秦始皇喜繁华奢侈,连梁柱上光彩耀目的钉头都比粮仓里的米粒还要多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

(3)李煜的《虞美人》一词中用对比手法,反衬出人生无常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4)《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赤壁战场上,周瑜从容娴雅,沉着应战,指挥若定的儒将风度形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辛弃疾赞叹刘裕北伐的赫赫战功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

(6)王安石的《飞来峰》中蕴含人生哲理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

(7)《过零丁洋》中表现文天祥高贵人品的诗句是________ ,________。

六、语言表达 (共2题;共8分)
10. (3分) (2019高一下·台州期中) 请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20字。

①________,传统的朱墨捶拓、摹写形态,近代以来的手工测绘、照相、摄影等都是文物图像记录常用的手段。

不过,这些方法除了耗费工时外,②②________。

由于图像记录技术的限制,我国那些重要的石窟造像,如著名的龙门石窟、麦积山石窟、敦煌莫高窟、大足北山石刻等,精确的图像记录工作一直没能完成。

随着③________,文物的图像记录逐步引入了数字记录技术,长期困扰考古及文物保护文物的测量问题终于有了更精确和更便捷的手段。

目前著名的石窟寺大都完成了数字化记录,这是最好的保护,也是研究的前提。

11. (5分) (2020高二下·芮城期末) 某中学将举行高二年级辩论赛决赛,以下是校团委、学生会向语文老师发出的邀请函,其中有五处不当,请指出并修改。

邀请函
尊敬的老师:
高二年级《才辩无双》辩论赛决赛将于2月24日16:00在多功能厅举行。

我们谨代表本年级全体同学诚邀您光顾现场,并担任本场比赛评委。

届时我们还将敬赠礼物一份。

请您挤点儿时间出席,对此我们敬谢不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