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戌变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荣禄训康有为:“你老是变 法呀,变法,你可知道祖宗 之法是不能变的!”
康有为回答说:“祖宗之法是用来治理祖 宗的领土的。今天祖宗的领土都保不住 了,祖宗的那套法还有什么用呢,就拿总 理衙门来说,祖宗的法里并没有,时代 变了,祖宗之法也非变不可。”
变 者 , 天 下 梁之 启公 超 理 也法的领袖人物 康有为(18581927),字广厦, 号长素,广东南海 县人。
康有为
梁启超(1873—1929), 字卓如,号任公, 笔名饮冰 室主人 ,广东新会人。 自 幼聪颖,有“神童”之美称, 四岁开始学四书五经,十二 岁中秀才,十六岁中举人。
他十七岁时拜康有为为师, 从康学习四年,受康有为的 影响,开始探索挽救祖国危 亡的变法维新之术。
自主学习
百日维新
时间: 1989年6月——9月 ①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 内容:
②鼓励私人举办工矿企业;
③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翻译西方书籍, 传播新思想;创办报刊,开放言论; ④训练新式军队
结局:变法失败
合作探究 戊戌变法产生的原因?
民族矛盾的加深; 清朝统治的危机;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课堂练 习
1.颁布“明定国是”诏的皇帝是( A.慈禧太后 B.光绪皇帝 C.道光皇帝 D.宣统皇帝 2.揭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是( A.公车上书 B.光绪皇帝颁布“明定国是” 诏 C.《天演论》的发表 D.《马关条约》的签订 )。
)。
3.戊戌变法发生在农历戊戌年,这一年是(
课堂练 习
)。
A.1895年
梁启超
创办《万国公报》,
宣传维新变法。
组织强学会,定期集会讲演
强学会遗址
维新变法成为社会思潮的主流
中外纪闻 强学会 保国会
时务报
时务学堂
万木草堂
维新派和洋务派的政治主张有 何区别?
洋务派:
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军事工业
维新派:
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政治制度
维新派与顽固派的辩论
维新派与顽固派的辩论
日本地势近我, 政俗同我, 成效最速, 条理尤详, 取而用之, 尤易措手.
“ 试问今日之时局如此,国势如此,
若仍以不练之兵,有限之饷,士无实 学,工无良师,强弱相形,贫富悬绝, 岂真能制梃以挞坚甲利兵乎?” ——光绪帝
《马关条约》签订后,中国陷入被列 强瓜分的狂潮中,民族危机日益深 重,国力衰弱,面临亡国的严重危 机,光绪帝也将成为亡国之君。所 以他痛下决心实行变法。
项目
变法内容
变法影响
政治
经济 思想文化
军事
有利于维新派参与 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 政权,触犯守旧贵 官,任用维新人士 族的利益 有利于资本主义工 鼓励私人举办工矿 商业的发展,增强国 企业 家的经济实力 开办新式学堂片段.shs 有利于文化、教育 培戊戌变法养人才,翻译 科技的发展,有利 西方书籍,传播新思想, 于西方思想的传播 创办报刊,开放言论 学习西方先进的训 训练新式军队 练方法,增强国防 力量
谭嗣同 慷慨就义。 以血唤醒民众,______
慈禧太后
课堂练 习
历史感悟
我们中学生应该怎样做才能体现新时期的 爱国情操?
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 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 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 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梁启超
B.1897年
C.1898年 ②兴办新式学
④建设海军
D.1901年
)。
6.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的相同之处有(
①改革政治
③翻译外国书籍 A.①②③ C.①②④
B.②③④ D.①②③④
填写出戊戌维新中的四位历史人物: 康有为 再次上书, 为走救国之路,______ 不作亡国之君,光绪帝 ______下诏变法。 反对变法维新,______发动政变,
“维新派”:主张在保存中国传统 的君主政体和传统文化的基础上, 部分地学习西方先进的政治制度、 文化、教育。
代表人物:
康有为
严复
梁启超
中国西学第一人
严复(1853—1921)福建侯 官人。 少年时期,严复考入 了家乡的船政学堂,接受了 广泛的自然科学的教育。 1877—1879年,严复等被公 派到英国留学。回国后,积 极倡导西学的启蒙教育,完 成了著名的《天演论》的翻 译工作。在《天演论》中, 严复以“物竞天择”“适者 生存”的生物进化理论阐发 其救亡图存的观点。政治上 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 实行维新变法以自强保种。
戊戌变法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 蒙的作用,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 进程。
维新变法运动
兴起
发展
高潮
结局
公车 创刊建 百日 维新 上书 会
变法 失败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大 家有哪些体会或启示?
说一说
1. 任何一次变法或改革的出现,总是社会发展的 需要。 2. 改革是国家、社会进步的强大动力. 3. 任何变法或改革都不会是一帆风顺的,总是伴随 着激烈斗争,甚至出现挫折失败,为此要付出沉重代 价甚至流血牺牲。 4. 要善于接受先进思想,勇于学习先进文化。 5. 做任何事情都要有百折不挠的毅力。
甲午战争中国战败,被迫鉴订《马关条约》
瓜 分 之 祸 迫 在 眉 睫
,
第七课
戊戌变法
自主学习
公车上书
时间: 1985年春 地点: 北京 康有为、梁启超 发起人: 背景: 《马关条约》的签订大大加深了中国的民
族危机,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主要内容: 反对同日议和,请求变发图强。 影响: 揭开了变法维新运动的序幕。
性质:
1、是一次资产阶级自上而下的改良运动。
2、是一次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 3、近代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戊戌政变
慈禧太后 1898年9月 21日发动戊戌政变,宣 布再一次垂帘听政。
戊戌变法持续了103 天,因此又称“百日 维新”。
谭嗣同
戊戌六君子
为变法而牺牲的 第一人
“我自横刀向天笑, 去留肝胆照昆仑”。
——《狱中题壁》
谭 嗣 同
林 旭
刘 光 第
杨 锐
杨 深 秀
康 广 仁
戊戌变法失败原因?
1、变法触动了以慈禧为首的顽固派的利益, 遭到了他们的反对,并且顽固派拥有实权。
2、变法脱离了广大的人民群众,维新派依靠 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
3、资产阶级的改良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 会的中国行不通。
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