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2015-2016年安徽省合肥市高新区初三上学期数学期末试卷与答案
(完整word版)2015-2016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九年级数学试卷
2015-2016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九年级数学试卷说 明:1.本卷共六大题,全卷共 24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本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卷,答案要求写在答题卷上,不得在试题卷上作答, 否则不给分c +d b c B . cCD.—221.下列各数中,为有理数的是( ▲ )A . nB . \ 3C.3.14D .—、32.已知5个正数a , b , c , d , e ,且 a v b v c v dv e ,则新一组数据 的中位数是(▲)、选择题(本大题共 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的选项0,a ,b , c , d ,e3.某几何体的主视图和左视图完全一样如图所示, 则该几何体的俯视图不可能是(▲)A .4.关于x 的一元 A . 1Z I C.次不等式 x — b v 0恰有两个正整数解,则 B . 2.5C. 2D. 5.如图,△ ABC 中, BD=5, DC=2,AE 交BC 于点D ,DE 的长等于(▲AD=3,10 3b 的值可能是(3.56. 如图是二次函数 ①二次三项式 ax ③ 一元二次方程④ 使y<3成立的x 的取值范围是x 淘. 2y 二ax bx c 的图象,下列结论:2■ bx ' c 的最大值为 4 :②4a + 2b + c v 0;2ax bx 1的两根之和为一2;其中正确的个数有( A . 1 个 B▲) .2个 C8个小题,每小题.3个 D . 4个 3分,共24分) 8•点A (m,m - 3)在第一象限,则实数m 的取值范围为 ____ ▲9.已知:二均为锐角,且sin 。
-1 2(tan -1)^0,则: 二 ▲:B.O D. ▲)10.如图,直线a // b,直线l与a相交于点P,与直线b相交于点Q,且PM垂直于I,若/仁58°则/ 2= ▲;11. 从—1, 0, 2,这三个数中,任取两个数分别作为系数a, b代入ax2•bx::;,2 = 0中.在所有可能的结果中,任取一个方程为有实数解的一元二次方程的概率是▲; 12.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在抛物线y = x2 - 4x • 6上运动.过点A作AC丄x轴于点C,以AC为对角线作矩形ABCD,则对角线BD的最小值为▲;613. 如图,已知点A在双曲线y 上,过点A作AC丄x轴于点C, OC=3,线段0A的x垂直平分线交0C于点8,则厶ABC的周长为▲;14. 菱形ABCD的对角线AC=6 cm,BD=4 cm,以AC为边作正方形ACEF,贝U BF长为三、解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各6分,共24分)15.计算:(—73 $ +(J2015 — J2016 X J2016 + J2015 )—2誓—tan”45.16. ( 1)如图,六边形ABCDEF满足:AB£EF,AF丄CD.仅用无刻度的直尺画出一条直线I,使得直线l能将六边形ABCDEF的面积给平分;(2)假设你所画的这条直线l与六边形ABCDEF的AF边与CD边(或所在的直线)分别交于点G与点H,则下列结论:①直线I还能平分六边形ABCDEF的周长;②点G与点H恰为AF边与CD边中点;③AG=CH ,FG=DH ;④AG=DH,FG=CH .其中,正确命题的序号为▲.217.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 -(k-2)x,2k=0 .(1 )若x=1是这个方程的一个根,求k的值和它的另一根;2(2)当k=—1时,求X j -3X2的值.18.在不透明的袋子中有四张标着数字1, 2, 3,4的卡片,这些卡片除数字外都相同•甲同学按照一定的规则抽出两张卡片,并把卡片上的数字相加•如图是他所画的树状图的一部分.(1 )帮甲同学完成树状图;(2)求甲同学两次抽到的数字之和为偶数的概率.第18题图四、(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各 8分,共32分) 19.如图,四边形 ABCD 为菱形,M 为BC 上一点, 且/ABM=2/ BAM . (1) 求证:AG=BG ;(2) 若点M 为BC 的中点,且S B MG =1 , 试求△ ADG的面积.20.据报道,历经一百天的调查研究,景德镇 PM 2.5源解析已经通过专家论证.各种调查显示,机动车成为 PM 2.5的最大来源,一辆车每行驶 20千米平均向大气里排放 0.035 千克污染物.校环保志愿小分队从环保局了解到景德镇 100天的空气质量等级情况,并制成统计图和表:空气质量等级优 良轻度污染 中度污染 重度污染 严重污染 天数(天)10a 12 825 b(2)彤彤是环保志愿者,她和同学们调查了 机动车每天的行驶路程,了解到每辆车 每天平均出行25千米.已知景德镇市 2016年机动车保有量已突破 50万辆, 请你通过计算,估计 2016年景德镇市 一天中出行的机动车至少要向大气里 排放多少千克污染物?21.如图ABCD 为正方形,点 A 坐标为(0, 1),点B 坐标为(k y的图象经过点 C , 一次函数y=ax + b 的图象经过 A 、x开始第一次 1234 /N 第二次2 3 4第19题图2016年景德镇市100天空气质量等级天数统计表(1)表中a= ▲, b= ▲ ,图中严重污染部分对应的圆心角n= ▲2016年景德镇市100天空气质量等级天数统计图第20题图(1) 求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解析式;(2) 若点P是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的一点,△OAP的面积恰好等于正方形ABCD的面积,求P点的坐标.22.小敏将笔记本电脑水平放置在桌子上,显示屏OB与底板OA所在水平线的夹角为120°,感觉最舒适(如图1),侧面示意图为图2.使用时为了散热,她在底板下垫入散热架ACO 后,电脑转到AO B位置(如图3),侧面示意图为图4.已知OA=OB=24cm,O'C丄OA 于点C, O' C=2cm.(1)求/ CAO的度数;(2)显示屏的顶部B'比原来升高了多少?第22题图五、(本大题共1小题,每小题10分,共10分)23.如图,抛物线y = -x2• bx • c交x轴于点A (- 3, 0)和点B,交y轴于点C (0, 3).(1) 求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2) 若点P在抛物线上,且S AOP =4S.BOC,求点P的坐标;(3) 如图b,设点Q是线段AC上的一动点,作DQ丄x轴,交抛物线于点D, 求线段DQ长度的最大值.六、(本大题共1小题,每小题12分,共12分)M , N分别是AD , CD的中点,连接24.如图,在Rt△ ABC中,/ ACB=90°, AC=6, BC=8,点D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由点A向点B匀速运动,到达B点即停止运动, MN,设点D运动的时间为t.(1) 判断MN与AC的位置关系;(2) 求点D由点A向点B匀速运动的过程中,线段MN所扫过区域的面积;(3 )若厶DMN是等腰三角形,求t的值.2016学年第一次质量检测试卷九年级数学答案、选择题(本大题共 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x f - 3x 2 = -3x 4 2 - 3x 2 二-3(x 1 x 2) 2=11.(1 )补全树状图如图所示:.一…第一次 1 2/N z1\第二次 2 3 41 3 4(2)由树状图得:共有12种情况,两次抽到的数字之和为偶数的有四、(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各 8分,共32分) 19. (1)证明:•••四边形 ABCD 是菱形, •••/ABD = / CBD ,•••/ ABM =2 / BAM , ABD =Z BAM ,• AG=BG ;(2)解:T AD // BC ,ADG MBG ,•••点M 为BC 的中点, •竺=2,BM故P (两次抽到的数字之和为偶数)4 = 112 3ii.12. ____ 2 13.5 ____ 14.4小题,每小题各6分,共24分)15解原=2 .16解: (1) 如图;(2) ③. 17解: (1)k=-3,另一根为-6;(2) 当k= - 1时,方程变形为x 2 3x 2 =0 ,_3 X i18.解: 4种,• AG ADGM " BM32° 、解答2二 X i• BMG =1, 二 S A ADG =4.20.解:(1) a=25, b=20, c=72;答:2016年景德镇市一天中出行的机动车至少要向大气里排放21.解:(1 )•••点A 的坐标为(0, 1),点B 的坐标为(0,— 2),••• AB=1 + 2=3.即正方形 ABCD 边长为 3,二 C (3,— 2). 将C 点坐标代入反比例函数可得:k= — 6.丁八6•反比例函数解析式: y 二-丄.x(a ~ -1 将 C( 3, — 2), A ( 0, 1)代入 y=ax + b 解得:2 = 1• 一次函数解析式为 y=— x + 1.111•••—X 1 X | t |= 3 X 3,解得 t =± 18. • P 点坐标为(18, )或(-18,).23 322.解:(1 )• O' C 丄 OA 于 C , OA=OB=24cm ,OC OC 1 • sin / CAO = -------- = -------- = — ,•/ CAO=30OA OA2(2)过点B 作BD 丄AO 交AO 的延长线于 D .• O' C 丄 OA , / CAO=30°, •/ AO C=60° • / AO B' 120°, •/ AO B'+/ AO C = 180° .• O B + O' C — BD= 24 + 12— 12 3 =36 - 12上 3 . •显示屏的顶部 B'比原来升高(2)根据题意得:50 X 0.035 X 10000X=21875 (千克)20(2)设P(t, -• △ OAP 的面积恰好等于正方形 ABCD 的面积,21875千克污染物•/ sin / BOD =电OB '• BD=OB • sin / BOD ,• / AOB=120°, •/ BOD= 60• BD=OB • sin / BOD= 24 X了(36 —12、刁)cm.五、(本大题共1小题,每小题10分,共10分)2 223.解:(1 )将A (- 3, 0)、C (0, 3)代入y = —X +bx + c ,解得:y = —X — 2x + 3 .(2)由(1 )知,该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 = _x2_2x3,则易得B( 1, 0). 设P(x,-x2 -2x • 3 ),1 2 1•/ S^O^4S^OC,二{汇3汇一x _2x+3 = 4X[X1><3 . 解得:x - -1 或x - -1 二2'、2 .则符号条件的点P的坐标为(-1, 4)或(-1 2,2 , - 4)或(-1 -2、. 2 , - 4).(3)易知直线AC的解析式为y=x+ 3.设Q点坐标为(x, x+ 3) (- 3< x w 0),则D点坐标为(x, _ x^ 2x 3 ),2 23 2 9QD= ( -x - 2x 3 ) -( x + 3) =-x -3x=-(x )2 4•••当x =「3时,QD有最大值-.2 4六、(本大题共1小题,每小题12分,共12分)24. ( 1)v在厶ADC中,M是AD的中点,N是DC的中点,• MN // AC ;(2)如图1,分别取△ ABC三边AC, AB, BC的中点E, F , G,并连接EG, FG ,根据题意可得线段MN扫过区域的面积就是平行四边AFGE的面积,•/ AC=6, BC=8, • AE=3, GC=4,•••/ ACB=90 °二S 四边形AFGE=AE?GC=3 X 4=12.•线段MN所扫过区域的面积为12.1 1 1(3)据题意可知:MD=—AD , DN= —DC, MN = — AC=3 ,2 2 2①当MD=MN=3时,△ DMN为等腰三角形,此时AD=AC=6 , • t=6 ,1②当MD=DN时,AD=DC ,如图2,过点D作DH丄AC交AC于H ,则AH = — AC=32 ,-cosA= AD 爲• 3 6AD 一10 '解得AD=5 ,••• AD=t=5 .③如图3,当DN=MN=3时,AC=DC,连接MC,贝U CM丄AD , •/ coA=如一竺,即刎」,AC AB 6 1018 36AM= , • AD=t=2AM=^ ,5 5综上所述,当t=5或6或36时,△ DMN为等腰三角形.5DG。
【初三数学】合肥市九年级数学上期末考试测试卷及答案
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题【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下列平面图形中,既是中心对称图形又是轴对称图形的是()A.B.C.D.2.下列事件是必然事件的是()A.明天太阳从西边升起B.掷出一枚硬币,正面朝上C.打开电视机,正在播放2018俄罗斯世界杯足球赛D.任意画一个三角形,它的内角和为180°3.(3分)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5x+m2﹣2m=0的常数项为0,则m的值为()A.1 B.0或2 C.1或2 D.04.函数y=﹣2x2先向右平移1个单位,再向下平移2个单位,所得函数解析式是()A.y=﹣2(x﹣1)2+2 B.y=﹣2(x﹣1)2﹣2C.y=﹣2(x+1)2+2 D.y=﹣2(x+1)2﹣25.“凤鸣”文学社在学校举行的图书共享仪式上互赠图书,每个同学都把自己的图书向本组其他成员赠送一本,某组共互赠了210本图书,如果设该组共有x名同学,那么依题意,可列出的方程是()A.x(x+1)=210 B.x(x﹣1)=210C.2x(x﹣1)=210 D.x(x﹣1)=2106.如图,直线c与直线a相交于点A,与直线b相交于点B,∠1=130°,∠2=60°,若要使直线a∥b,则将直线a绕点A按如图所示的方向至少旋转()A.10°B.20°C.60°D.130°7.如图,将直角三角板60°角的顶点放在圆心O上,斜边和一直角边分别与⊙O相交于A、B两点,P是优弧AB上任意一点(与A、B不重合),则∠APB的度数为()A.60°B.45°C.30°D.25°8.对于二次函数y=(x﹣2)2+3的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开口向下B.对称轴是直线x=﹣2C.顶点坐标是(2,3)D.与x轴有两个交点9.已知x=a是方程x2﹣3x﹣5=0的根,代数式a2﹣3a+4的值为()A.6 B.9 C.14 D.﹣610.如图,AB是⊙O的弦,AB=10,点C是⊙O上的一个动点,且∠ACB=45°,若点M、N分别是BC、AB的中点,则MN长的最大值是()A.10 B.5C.10D.20二、填空题(每题4分,共24分11.方程x2﹣16=0的解为.12.如图,转动的转盘停止转动后,指针指向白色区域的概率是.13.如果点P(4,5)和点Q(a,b)关于原点对称,则点Q的坐标为.14.请任意写出一个图象开口向下且顶点坐标为(﹣2,1)的二次函数解析式:.15.已知在直角坐标平面内,以点P(﹣2,3)为圆心,2为半径的圆P与x轴的位置关系是.16.如图,将半径为4,圆心角为90°的扇形BAC绕A点逆时针旋转60°,点B、C的对应点分别为点D、E且点D刚好在上,则阴影部分的面积为.三、解答题(-)(本大题3小题,每题6分,共18分)17.(6分)解方程:2x2﹣3x=﹣1.18.(6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ABC的三个顶点坐标分别为A(﹣1,0),B(﹣2,﹣2),C(﹣4,﹣1).(1)将△ABC绕点O逆时针旋转90°得到△A1B1C1,请画出△A1B1C1;(2)点C1的坐标为.19.(6分)如图,在△OAB中OA=OB,⊙O交AB于点C、D,求证:AC=BD.四、解答题(二)(本大题3小题,每题7分,共21分)20.(7分)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2x+2k﹣4=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1)求k的取值范围;(2)若方程的一个根为2,求另一个根.21.(7分)凤城中学九年级(3)班的班主任让同学们为班会活动设计一个摸球方案,这些球除颜色外都相同,拟使中奖概率为50%.(1)小明的设计方案:在一个不透明的盒子中,放入黄、白两种颜色的球共6个,搅匀后从中任意摸出1个球,摸到黄球则表示中奖,否则不中奖.如果小明的设计符合老师要求,则盒子中黄球应有个,白球应有个;(2)小兵的设计方案:在一个不透明的盒子中,放入2个黄球和1个白球,搅匀后从中任意摸出2个球,摸到的2个球都是黄球则表示中奖,否则不中奖,该设计方案是否符合老师的要求?试说明理由.22.(7分)如图,在Rt△ABC中,∠ACB=90°,点D、E分别在AB、AC上,且CE=BC,连接CD,将线段CD绕点C按顺时针方向旋转90°后得到CF,连接EF.(1)求证:△BDC≌△EFC;(2)若EF∥CD,求证:∠BDC=90°.五、解答题(三)(本大题3小题,每题9分,共27分)23.(9分)凤城商场经销一种高档水果,售价为每千克50元(1)连续两次降价后售价为每千克32元,若每次下降的百分率相同.求平均下降的百分率;(2)已知这种水果的进价为每千克40元,每天可售出500千克,经市场调查发现,若每千克涨价1元,日销售量将减少20千克,每千克应涨价多少元才能使每天获得的利润最大?24.(9分)如图,O为菱形ABCD对角线上一点,以点O为圆心,OA长为半径的⊙O与BC相切于点M.(1)求证:CD与⊙O相切;(2)若菱形ABC D的边长为2,∠ABC=60°,求⊙O的半径.25.(9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二次函数y=ax2+bx﹣3交x轴于点A(﹣3,0)、B(1,0),在y轴上有一点E(0,1),连接AE.(1)求二次函数的表达式;(2)若点D为抛物线在x轴负半轴下方的一个动点,求△ADE面积的最大值;(3)抛物线对称轴上是否存在点P,使△AEP为等腰三角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所有P 点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平面图形中,既是中心对称图形又是轴对称图形的是()A.B.C.D.【分析】根据中心对称图形,轴对称图形的定义进行判断.解:A、不是中心对称图形,也不是轴对称图形,故本选项错误;B、是中心对称图形,也是轴对称图形,故本选项正确;C、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是轴对称图形,故本选项错误;D、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是轴对称图形,故本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中心对称图形,轴对称图形的判断.关键是根据图形自身的对称性进行判断.2.下列事件是必然事件的是()A.明天太阳从西边升起B.掷出一枚硬币,正面朝上C.打开电视机,正在播放2018俄罗斯世界杯足球赛D.任意画一个三角形,它的内角和为180°【分析】必然事件就是一定发生的事件,依据定义即可作出判断.解:A、明天太阳从西边升起,是不可能事件;B、抛掷一枚硬币,正面朝上是随机事件;C、打开电视机,正在播放2018俄罗斯世界杯足球赛,是随机事件;D、任意画一个三角形,它的内角和为180°,是必然事件;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随机事件,解决本题需要正确理解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随机事件的概念.3.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5x+m2﹣2m=0的常数项为0,则m的值为()A.1 B.0或2 C.1或2 D.0【分析】根据常数项为0,即可得到m2﹣2m=0,列出方程求解即可.解:根据题意得,m2﹣2m=0,解得:m=0,或m=2,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判断一个方程是否是一元二次方程必须具备以下3个条件:(1)是整式方程,(2)只含有一个未知数,(3)方程中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这三个条件缺一不可,尤其要注意二次项系数a≠0这个最容易被忽略的条件.4.函数y=﹣2x2先向右平移1个单位,再向下平移2个单位,所得函数解析式是()A.y=﹣2(x﹣1)2+2 B.y=﹣2(x﹣1)2﹣2C.y=﹣2(x+1)2+2 D.y=﹣2(x+1)2﹣2【分析】先确定物线y=﹣2x2的顶点坐标为(0,0),再把点(0,0)平移所得对应点的坐标为(1,﹣2),然后根据顶点式写出平移后的抛物线解析式.解:抛物线y=﹣2x2的顶点坐标为(0,0),把(0,0)先向右平移1个单位,再向下平移2个单位所得对应点的坐标为(1,﹣2),所以平移后的抛物线解析式为y=﹣2(x﹣1)2﹣2.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图象与几何变换:由于抛物线平移后的形状不变,故a不变,所以求平移后的抛物线解析式通常可利用两种方法:一是求出原抛物线上任意两点平移后的坐标,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解析式;二是只考虑平移后的顶点坐标,即可求出解析式.5.“凤鸣”文学社在学校举行的图书共享仪式上互赠图书,每个同学都把自己的图书向本组其他成员赠送一本,某组共互赠了210本图书,如果设该组共有x名同学,那么依题意,可列出的方程是()A.x(x+1)=210 B.x(x﹣1)=210C.2x(x﹣1)=210 D.x(x﹣1)=210【分析】根据题意列出一元二次方程即可.解:由题意得,x(x﹣1)=210,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要全面、系统地申清问题的已知和未知,以及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找出并全面表示问题的相等关系.6.如图,直线c与直线a相交于点A,与直线b相交于点B,∠1=130°,∠2=60°,若要使直线a∥b,则将直线a绕点A按如图所示的方向至少旋转()A.10°B.20°C.60°D.130°【分析】根据平行线的判定可得,当c与a的夹角为60°时,存在b∥a,由此得到直线a 绕点A顺时针旋转60°﹣50°=10°.解:∵∠2=60°,∴若要使直线a∥b,则∠3应该为60°,又∵∠1=130°,∴∠3=50°,∴直线a绕点A按顺时针方向至少旋转:60°﹣50°=10°,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旋转的性质以及平行线的判定,解题时注意: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7.如图,将直角三角板60°角的顶点放在圆心O上,斜边和一直角边分别与⊙O相交于A、B两点,P是优弧AB上任意一点(与A、B不重合),则∠APB的度数为()A.60°B.45°C.30°D.25°【分析】根据在同圆或等圆中,同弧或等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都等于这条弧所对的圆心角的一半,即可得出答案.解:由题意得,∠AOB=60°,则∠APB=∠AOB=30°.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圆周角定理的知识,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圆周角定理的内容.8.对于二次函数y=(x﹣2)2+3的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开口向下B.对称轴是直线x=﹣2C.顶点坐标是(2,3)D.与x轴有两个交点【分析】直接利用二次函数的性质分别判断得出答案.解:A、二次函数y=(x﹣2)2+3的图象,开口向上,故此选项错误;B、对称轴是直线x=2,故此选项错误;C、顶点坐标是(2,3),故此选项正确;D、与x轴没有交点,故此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二次函数的性质,正确结合二次函数解析式分析是解题关键.9.已知x=a是方程x2﹣3x﹣5=0的根,代数式a2﹣3a+4的值为()A.6 B.9 C.14 D.﹣6【分析】利用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定义得到a2﹣3a=5,然后利用整体代入的方法计算代数式的值.解:∵x=a是方程x2﹣3x﹣5=0的根,∴a2﹣3a﹣5=0,∴a2﹣3a=5,∴a2﹣3a+4=5+4=9.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解:能使一元二次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是一元二次方程的解.10.如图,AB是⊙O的弦,AB=10,点C是⊙O上的一个动点,且∠ACB=45°,若点M、N分别是BC、AB的中点,则MN长的最大值是()A.10 B.5C.10D.20【分析】根据中位线定理得到MN的最大时,AC最大,当AC最大时是直径,从而求得直径后就可以求得最大值.解:∵点M,N分别是AB,BC的中点,∴MN=AC,∴当AC取得最大值时,MN就取得最大值,当AC是直径时,最大,如图,∵∠ACB=∠D=45°,AB=10,∴AD=20,∴MN=AD=10,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及圆周角定理,解题的关键是了解当什么时候MN的值最大,难度不大.二、填空题(本大题6小题,每题4分,共24分11.方程x2﹣16=0的解为x=±4 .【分析】移项,再直接开平方求解.解:方程x2﹣16=0,移项,得x2=16,开平方,得x=±4,故答案为:x=±4.【点评】本题考查了直接开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用直接开方法求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的类型有:x2=a(a≥0);ax2=b(a,b同号且a≠0);(x+a)2=b(b≥0);a(x+b)2=c(a,c同号且a≠0).法则:要把方程化为“左平方,右常数,先把系数化为1,再开平方取正负,分开求得方程解”.12.如图,转动的转盘停止转动后,指针指向白色区域的概率是.【分析】用白色区域的面积除以圆的面积得到指针指向白色区域的概率.解:指针指向白色区域的概率==.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了几何概率:某事件的概率=相应的面积与总面积之比.13.如果点P(4,5)和点Q(a,b)关于原点对称,则点Q的坐标为(﹣4,﹣5).【分析】关于原点对称的点,横坐标与纵坐标都互为相反数,记忆方法是结合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图形记忆.解: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任意一点P(x,y),关于原点的对称点是(﹣x,﹣y),所以点Q的坐标为(﹣4,﹣5).【点评】关于原点对称的点坐标的关系,是需要识记的基本问题.14.请任意写出一个图象开口向下且顶点坐标为(﹣2,1)的二次函数解析式:y=﹣(x+2)2+1(答案不唯一).【分析】写出一个抛物线开口向下,顶点为已知点坐标即可.解:抛物线y=﹣(x+2)2+1的开口向下、顶点坐标为(﹣2,1),故答案为:y=﹣(x+2)2+1(答案不唯一).【点评】此题考查了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解析式,熟练掌握待定系数法是解本题的关键.15.已知在直角坐标平面内,以点P(﹣2,3)为圆心,2为半径的圆P与x轴的位置关系是相离.【分析】先求出点P到x轴的距离,再根据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得出即可.解:∵点P的坐标为(﹣2,3),∴点P到x轴的距离是3,∵2<3,∴以点P(﹣2,3)为圆心,2为半径的圆P与x轴的位置关系是相离,故答案为:相离.【点评】本题考查了坐标与图形的性质和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等知识点,能熟记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内容是解此题的关键.16.如图,将半径为4,圆心角为90°的扇形BAC绕A点逆时针旋转60°,点B、C的对应点分别为点D、E且点D刚好在上,则阴影部分的面积为.【分析】直接利用旋转的性质结合扇形面积求法以及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得出S阴影=S﹣S弓形AD=S扇形ABC﹣S弓形AD,进而得出答案.扇形ADE解:连接BD,过点B作BN⊥AD于点N,∵将半径为4,圆心角为90°的扇形BAC绕A点逆时针旋转60°,∴∠BAD=60°,AB=AD,∴△ABD是等边三角形,∴∠ABD=60°,则∠ABN=30°,故AN=2,BN=2,S=S扇形ADE﹣S弓形AD=S扇形ABC﹣S弓形AD阴影=﹣(﹣×4×)=.故答案为:.【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扇形面积求法以及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正确得出△ABD是等边三角形是解题关键.三、解答题(-)(本大题3小题,每题6分,共18分)17.(6分)解方程:2x2﹣3x=﹣1.【分析】利用因式分解法解方程即可.解:2x2﹣3x=﹣1,2x2﹣3x+1=0,(2x﹣1)(x﹣1)=0,∴2x﹣1=0或x﹣1=0,∴x1=,x2=1.【点评】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常用的方法有直接开平方法,配方法,公式法,因式分解法,要根据题目要求的方法求解.18.(6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ABC 的三个顶点坐标分别为A (﹣1,0),B (﹣2,﹣2),C (﹣4,﹣1).(1)将△ABC 绕点O 逆时针旋转90°得到△A 1B 1C 1,请画出△A 1B 1C 1;(2)点C 1的坐标为 (1,﹣4) .【分析】(1)利用网格特点和旋转的性质画出A 、B 、C 的对应点A 1、B 1、C 1,从而得到△A 1B 1C 1;(2)利用(1)所画图形写出点C 1的坐标.解:(1)如图,△A 1B 1C 1即为所求;(2)C 1的坐标为 (1,﹣4).故答案为(1,﹣4).【点评】本题考查了作图﹣旋转变换:根据旋转的性质可知,对应角都相等都等于旋转角,对应线段也相等,由此可以通过作相等的角,在角的边上截取相等的线段的方法,找到对应点,顺次连接得出旋转后的图形.19.(6分)如图,在△OAB中OA=OB,⊙O交AB于点C、D,求证:AC=BD.【分析】过点O作OE⊥AB于点E,根据垂径定理得到CE=DE,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到AE=BE,计算即可.证明:过点O作OE⊥AB于点E,∵在⊙O中,OE⊥CD,∴CE=DE,∵OA=OB,OE⊥AB,∴AE=BE,∴AE﹣CE=BE﹣DE,∴AC=BD.【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垂径定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掌握垂直于弦的直径平分这条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是解题的关键.四、解答题(二)(本大题3小题,每题7分,共21分)20.(7分)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2x+2k﹣4=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1)求k的取值范围;(2)若方程的一个根为2,求另一个根.【分析】(1)根据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可得△=4﹣4(2k﹣4)>0,解不等式求出k 的取值范围;(2)根据方程有一个根是2,再设方程的另一根为x2,利用根与系数的关系列式计算即可.解:(1)∵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2x+2k﹣4=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4﹣4(2k﹣4)>0,解得:k<;(2)若方程的一个根为2,设方程的另一根为x2,则2+x2=﹣2,解得x2=﹣4.所以方程的另一根为﹣4.【点评】此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根的判别式和根与系数的关系的应用,(1)△>0时,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2)△=0时,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3)△<0时,方程没有实数根;(4)x1+x2=﹣,x1•x2=.21.(7分)凤城中学九年级(3)班的班主任让同学们为班会活动设计一个摸球方案,这些球除颜色外都相同,拟使中奖概率为50%.(1)小明的设计方案:在一个不透明的盒子中,放入黄、白两种颜色的球共6个,搅匀后从中任意摸出1个球,摸到黄球则表示中奖,否则不中奖.如果小明的设计符合老师要求,则盒子中黄球应有 3 个,白球应有 3 个;(2)小兵的设计方案:在一个不透明的盒子中,放入2个黄球和1个白球,搅匀后从中任意摸出2个球,摸到的2个球都是黄球则表示中奖,否则不中奖,该设计方案是否符合老师的要求?试说明理由.【分析】(1)根据中奖概率为50%和摸到黄球则表示中奖,可以得到袋子中的黄球数量和白球数量;(2)画树状图求出摸到的2个球都是黄球的概率,从而可以解答本题.解:(1)根据题意知如果小明的设计符合老师要求,则盒子中黄球应有3个,白球应有3个,故答案为:3,3;(2)画树状图如下:∵共有6种等可能的结果,其中摸到的2个球都是黄球的有2种可能,∴P(2个球都是黄球)==≠50%,∴该设计方案不符合老师的要求.【点评】本题考查的是用列表法或画树状图法求概率.列表法或画树状图法可以不重复不遗漏的列出所有可能的结果,列表法适合于两步完成的事件,树状图法适合两步或两步以上完成的事件.用到的知识点为:概率=所求情况数与总情况数之比.22.(7分)如图,在Rt△ABC中,∠ACB=90°,点D、E分别在AB、AC上,且CE=BC,连接CD,将线段CD绕点C按顺时针方向旋转90°后得到CF,连接EF.(1)求证:△BDC≌△EFC;(2)若EF∥CD,求证:∠BDC=90°.【分析】(1)根据旋转的性质可得CD=CF,∠DCF=90°,然后根据同角的余角相等求出∠BCD=∠ECF,再利用“边角边”证明即可;(2)根据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求出∠F=90°,再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可得∠BDC=∠F.【解答】证明:(1)由旋转的性质得,CD=CF,∠DCF=90°,∴∠DCE+∠ECF=90°,∵∠ACB=90°,∴∠BCD+∠DCE=90°,∴∠BCD=∠ECF,在△BDC和△EFC中,,∴△BDC≌△EFC(SAS);(2)∵EF∥CD,∴∠F+∠DCF=180°,∵∠DCF=90°,∴∠F=90°,∵△BDC≌△EFC,∴∠BDC=∠F=90°.【点评】本题考查了旋转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平行线的性质,旋转前后对应边相等,此类题目难点在于利用同角的余角相等求出相等的角.五、解答题(三)(本大题3小题,每题9分,共27分)23.(9分)凤城商场经销一种高档水果,售价为每千克50元(1)连续两次降价后售价为每千克32元,若每次下降的百分率相同.求平均下降的百分率;(2)已知这种水果的进价为每千克40元,每天可售出500千克,经市场调查发现,若每千克涨价1元,日销售量将减少20千克,每千克应涨价多少元才能使每天获得的利润最大?【分析】(1)设每次降价的百分率为x,(1﹣x)2为两次降价的百分率,50降至32就是方程的平衡条件,列出方程求解即可;(2)根据题意列出关于上涨价格m的二次函数解析式,然后将其配方成顶点式,最后根据二次函数的性质可得其最值情况.解:(1)设每次下降的百分率为x,根据题意得:50(1﹣x)2=32,解得:x1=0.2,x2=1.8(不合题意舍去),答:平均下降的百分率为20%.(2)设每千克应涨价m元,每天的利润为W元,W=(50﹣40+m)(500﹣20m)=﹣20m2+300m+5000,则对称轴为m=﹣=7.5,∵a=﹣20<0,∴当m=7.5时函数有最大值,答:每千克应涨价7.5元才能使每天盈利最大.【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二次函数的应用,求二次函数的最大(小)值有三种方法,第一种可由图象直接得出,第二种是配方法,第三种是公式法,常用的是后两种方法,当二次系数a的绝对值是较小的整数时,用配方法求解比较简单.24.(9分)如图,O为菱形ABCD对角线上一点,以点O为圆心,OA长为半径的⊙O与BC相切于点M.(1)求证:CD与⊙O相切;(2)若菱形ABCD的边长为2,∠ABC=60°,求⊙O的半径.【分析】(1)连接OM,过点O作ON⊥CD于N.只要证明OM=ON即可解决问题;(2)设半径为r.则OC=2﹣r,OM=r,利用勾股定理构建方程即可解决问题;解:(1)连接OM,过点O作ON⊥CD于N.∵⊙O与BC相切于点M,∴OM⊥BC,OM是⊙O的半径,∵AC是菱形ABCD的对角线,∴AC平分∠BCD,∵ON⊥CD,OM⊥BC,∴ON=OM=r,∴CD与⊙O相切;(2)∵四边形ABCD是菱形,∴AB=BC,∵∠ABC=60°,∴△ACB是等边三角形,∴AC=AB=2,设半径为r.则OC=2﹣r,OM=r,∵∠ACB=60°,∠OMC=90°,∴∠COM=30°,MC=,在Rt△OMC中,∠OMC=90°∵OM2+CM2=OC2∴r2+()2=(2﹣r)2,解得r=﹣6+4或﹣6﹣4(舍弃),∴⊙O的半径为﹣6+4.【点评】本题考查切线的判定,菱形的性质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基本知识,学会利用参数构建方程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25.(9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二次函数y=ax2+bx﹣3交x轴于点A(﹣3,0)、B(1,0),在y轴上有一点E(0,1),连接AE.(1)求二次函数的表达式;(2)若点D为抛物线在x轴负半轴下方的一个动点,求△ADE面积的最大值;(3)抛物线对称轴上是否存在点P,使△AEP为等腰三角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所有P 点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分析】(1)利用待定系数法求解可得;(2)先求出直线AE的解析式为y=x+1,作DG⊥x轴,延长DG交AE于点F,设D(m,m2+2m﹣3),则F(m,m+1),DF=﹣m2﹣m+4,根据S=S△ADF+S△DEF可得△ADE函数解析式,利用二次函数性质求解可得答案;(3)先根据抛物线解析式得出对称轴为直线x=﹣1,据此设P(﹣1,n),由A(﹣3,0),E(0,1)知AP2=4+n2,AE2=10,PE2=(n﹣1)2+1,再分AP=AE,AP=PE及AE =PE三种情况分别求解可得.解:(1)∵二次函数y=ax2+bx﹣3经过点A(﹣3,0)、B(1,0),∴,解得:,∴二次函数解析式为y=x2+2x﹣3;(2)设直线AE的解析式为y=kx+b,∵过点A(﹣3,0),E(0,1),∴,解得:,∴直线AE解析式为y=x+1,如图,过点D作DG⊥x轴于点G,延长DG交AE于点F,设D(m,m2+2m﹣3),则F(m,m+1),∴DF=﹣m2﹣2m+3+m+1=﹣m2﹣m+4,∴S△ADE=S△ADF+S△DEF=×DF×AG+DF×OG=×DF×(AG+OG)=×3×DF=(﹣m2﹣m+4)=﹣m2﹣m+6=﹣(m+)2+,∴当m=﹣时,△ADE的面积取得最大值为.(3)∵y=x2+2x﹣3=(x+1)2﹣4,∴抛物线对称轴为直线x=﹣1,设P(﹣1,n),∵A(﹣3,0),E(0,1),∴AP2=(﹣1+3)2+(n﹣0)2=4+n2,AE2=(0+3)2+(1﹣0)2=10,PE2=(0+1)2+(1﹣n)2=(n﹣1)2+1,①若AP=AE,则AP2=AE2,即4+n2=10,解得n=±,∴点P(﹣1,)或(﹣1,﹣);②若AP=PE,则AP2=PE2,即4+n2=(n﹣1)2+1,解得n=﹣1,∴P(﹣1,﹣1);③若AE=PE,则AE2=PE2,即10=(n﹣1)2+1,解得n=﹣2或n=4,∴P(﹣1,﹣2)或(﹣1,4);综上,点P的坐标为(﹣1,)或(﹣1,﹣)或(﹣1,﹣1)或(﹣1,﹣2)或(﹣1,4).【点评】本题是二次函数的综合问题,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割补法求三角形的面积,二次函数的性质及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和分类讨论思想的运用等知识点.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题【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下列平面图形中,既是中心对称图形又是轴对称图形的是()A.B.C.D.2.下列事件是必然事件的是()A.明天太阳从西边升起B.掷出一枚硬币,正面朝上C.打开电视机,正在播放2018俄罗斯世界杯足球赛D.任意画一个三角形,它的内角和为180°3.(3分)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5x+m2﹣2m=0的常数项为0,则m的值为()A.1 B.0或2 C.1或2 D.04.函数y=﹣2x2先向右平移1个单位,再向下平移2个单位,所得函数解析式是()A.y=﹣2(x﹣1)2+2 B.y=﹣2(x﹣1)2﹣2C.y=﹣2(x+1)2+2 D.y=﹣2(x+1)2﹣25.“凤鸣”文学社在学校举行的图书共享仪式上互赠图书,每个同学都把自己的图书向本组其他成员赠送一本,某组共互赠了210本图书,如果设该组共有x名同学,那么依题意,可列出的方程是()A.x(x+1)=210 B.x(x﹣1)=210C.2x(x﹣1)=210 D.x(x﹣1)=2106.如图,直线c与直线a相交于点A,与直线b相交于点B,∠1=130°,∠2=60°,若要使直线a∥b,则将直线a绕点A按如图所示的方向至少旋转()A.10°B.20°C.60°D.130°7.如图,将直角三角板60°角的顶点放在圆心O上,斜边和一直角边分别与⊙O相交于A、B两点,P是优弧AB上任意一点(与A、B不重合),则∠APB的度数为()A.60°B.45°C.30°D.25°8.对于二次函数y=(x﹣2)2+3的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开口向下B.对称轴是直线x=﹣2C.顶点坐标是(2,3)D.与x轴有两个交点9.已知x=a是方程x2﹣3x﹣5=0的根,代数式a2﹣3a+4的值为()A.6 B.9 C.14 D.﹣610.如图,AB是⊙O的弦,AB=10,点C是⊙O上的一个动点,且∠ACB=45°,若点M、N分别是BC、AB的中点,则MN长的最大值是()A.10 B.5C.10D.20二、填空题(每题4分,共24分11.方程x2﹣16=0的解为.12.如图,转动的转盘停止转动后,指针指向白色区域的概率是.13.如果点P(4,5)和点Q(a,b)关于原点对称,则点Q的坐标为.14.请任意写出一个图象开口向下且顶点坐标为(﹣2,1)的二次函数解析式:.15.已知在直角坐标平面内,以点P(﹣2,3)为圆心,2为半径的圆P与x轴的位置关系是.16.如图,将半径为4,圆心角为90°的扇形BAC绕A点逆时针旋转60°,点B、C的对应点分别为点D、E且点D刚好在上,则阴影部分的面积为.三、解答题(-)(本大题3小题,每题6分,共18分)17.(6分)解方程:2x2﹣3x=﹣1.18.(6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ABC的三个顶点坐标分别为A(﹣1,0),B(﹣2,﹣2),C(﹣4,﹣1).(1)将△ABC绕点O逆时针旋转90°得到△A1B1C1,请画出△A1B1C1;(2)点C1的坐标为.19.(6分)如图,在△OAB中OA=OB,⊙O交AB于点C、D,求证:AC=BD.四、解答题(二)(本大题3小题,每题7分,共21分)20.(7分)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2x+2k﹣4=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1)求k的取值范围;(2)若方程的一个根为2,求另一个根.21.(7分)凤城中学九年级(3)班的班主任让同学们为班会活动设计一个摸球方案,这些球除颜色外都相同,拟使中奖概率为50%.(1)小明的设计方案:在一个不透明的盒子中,放入黄、白两种颜色的球共6个,搅匀后从中任意摸出1个球,摸到黄球则表示中奖,否则不中奖.如果小明的设计符合老师要求,则盒子中黄球应有个,白球应有个;(2)小兵的设计方案:在一个不透明的盒子中,放入2个黄球和1个白球,搅匀后从中任意摸出2个球,摸到的2个球都是黄球则表示中奖,否则不中奖,该设计方案是否符合老师的要求?试说明理由.22.(7分)如图,在Rt△ABC中,∠ACB=90°,点D、E分别在AB、AC上,且CE=BC,连接CD,将线段CD绕点C按顺时针方向旋转90°后得到CF,连接EF.(1)求证:△BDC≌△EFC;(2)若EF∥CD,求证:∠BDC=90°.五、解答题(三)(本大题3小题,每题9分,共27分)23.(9分)凤城商场经销一种高档水果,售价为每千克50元(1)连续两次降价后售价为每千克32元,若每次下降的百分率相同.求平均下降的百分率;(2)已知这种水果的进价为每千克40元,每天可售出500千克,经市场调查发现,若每千克涨价1元,日销售量将减少20千克,每千克应涨价多少元才能使每天获得的利润最大?24.(9分)如图,O为菱形ABCD对角线上一点,以点O为圆心,OA长为半径的⊙O与BC相切于点M.(1)求证:CD与⊙O相切;(2)若菱形ABC D的边长为2,∠ABC=60°,求⊙O的半径.25.(9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二次函数y=ax2+bx﹣3交x轴于点A(﹣3,0)、B(1,0),在y轴上有一点E(0,1),连接AE.(1)求二次函数的表达式;(2)若点D为抛物线在x轴负半轴下方的一个动点,求△ADE面积的最大值;(3)抛物线对称轴上是否存在点P,使△AEP为等腰三角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所有P 点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九年级上册合肥数学期末试卷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九年级上册合肥数学期末试卷测试卷(含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抛物线223y x x =++与y 轴的交点为( )A .(0,2)B .(2,0)C .(0,3)D .(3,0)2.如图,在△ABC 中,点D 、E 分别在AB 、AC 边上,DE ∥BC ,若AD =1,BD =2,则DE BC的值为( )A .12B .13C .14D .193.函数y=mx 2+2x+1的图像 与x 轴只有1个公共点,则常数m 的值是( ) A .1 B .2 C .0,1 D .1,2 4.若直线l 与半径为5的O 相离,则圆心O 与直线l 的距离d 为( )A .5d <B .5d >C .5d =D .5d ≤5.如图,以AB 为直径的⊙O 上有一点C ,且∠BOC =50°,则∠A 的度数为( )A .65°B .50°C .30°D .25°6.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0,2)、B(a ,a +2)、C(b ,0)(a >0,b >0),若AB=2且∠ACB 最大时,b 的值为( ) A .226+B .226-+C .242+D .2427.方程x 2﹣3x =0的根是( ) A .x =0B .x =3C .10x =,23x =-D .10x =,23x =8.一元二次方程230x x k -+=的一个根为2x =,则k 的值为( ) A .1B .2C .3D .49.不透明袋子中有2个红球和4个蓝球,这些球除颜色外无其他差别,从袋子中随机取出1个球是红球的概率是( )A .13B .14C .15D .1610.在4张相同的小纸条上分别写上数字﹣2、0、1、2,做成4支签,放在一个盒子中,搅匀后从中任意抽出1支签(不放回),再从余下的3支签中任意抽出1支签,则2次抽出的签上的数字的和为正数的概率为()A.14B.13C.12D.2311.cos60︒的值等于()A.12B.22C.32D.3312.如图,AB,AM,BN 分别是⊙O 的切线,切点分别为 P,M,N.若 MN∥AB,∠A=60°,AB=6,则⊙O 的半径是()A.32B.3 C.323D.3二、填空题13.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的三个点A(1,-3)、B(0,-3)、C(2,-3),___ 确定一个圆.(填“能”或“不能”)14.已知tan(α+15°)=33,则锐角α的度数为______°.15.将二次函数y=2x2的图像沿x轴向左平移2个单位,再向下平移3个单位后,所得函数图像的函数关系式为______________.16.如图,已知正六边形内接于O,若正六边形的边长为2,则图中涂色部分的面积为______.17.如图,一个可以自由转动的转盘,任意转动转盘一次,当转盘停止时,指针落在红色区域的概率为____.18.如图,在Rt△ABC中,BC AC⊥,CD是AB边上的高,已知AB=25,BC=15,则BD=__________.19.如图,用一张半径为10 cm 的扇形纸板做一个圆锥形帽子(接缝忽略不计),如果做成的圆锥形帽子的高为8 cm ,那么这张扇形纸板的弧长是________cm .20.已知二次函数y =ax 2+bx+c 中,函数y 与自变量x 的部分对应值如表, x 6.17 6.18 6.19 6.20 y﹣0.03﹣0.010.020.04则方程ax 2+bx+c =0的一个解的范围是_____.21.如图,曲线AB 是顶点为B ,与y 轴交于点A 的抛物线y =﹣x 2+4x +2的一部分,曲线BC 是双曲线ky x的一部分,由点C 开始不断重复“A ﹣B ﹣C ”的过程,形成一组波浪线,点P (2018,m )与Q (2025,n )均在该波浪线上,则mn =_____.22.如图,1ABB △,12AB B ,△A 2B 2B 3 是全等的等边三角形,点 B ,B 1,B 2,B 3 在同一条 直线上,连接 A 2B 交 AB 1 于点 P ,交 A 1B 1 于点 Q ,则 PB 1∶QB 1 的值为___.23.设二次函数y =x 2﹣2x ﹣3与x 轴的交点为A ,B ,其顶点坐标为C ,则△ABC 的面积为_____.24.若一个圆锥的侧面展开图是一个半径为3cm ,圆心角为120°的扇形,则该圆锥的底面半径为__________cm .三、解答题25.如图,Rt △FHG 中,∠H=90°,FH ∥x 轴,=0.6GHFH,则称Rt △FHG 为准黄金直角三角形(G 在F 的右上方).已知二次函数21y ax bx c =++的图像与x 轴交于A 、B 两点,与y轴交于点E (0,3-),顶点为C (1,4-),点D 为二次函数22(1)0.64(0)y a x m m m =--+->图像的顶点.(1)求二次函数y 1的函数关系式;(2)若准黄金直角三角形的顶点F 与点A 重合、G 落在二次函数y 1的图像上,求点G 的坐标及△FHG 的面积;(3)设一次函数y=mx+m 与函数y 1、y 2的图像对称轴右侧曲线分别交于点P 、Q. 且P 、Q 两点分别与准黄金直角三角形的顶点F 、G 重合,求m 的值并判断以C 、D 、Q 、P 为顶点的四边形形状,请说明理由.26.如图1,矩形OABC 的顶点A 的坐标为(4,0),O 为坐标原点,点B 在第一象限,连接AC , tan ∠ACO=2,D 是BC 的中点, (1)求点D 的坐标;(2)如图2,M 是线段OC 上的点,OM=23OC ,点P 是线段OM 上的一个动点,经过P 、D 、B 三点的抛物线交x 轴的正半轴于点E ,连接DE 交AB 于点F.①将△DBF 沿DE 所在的直线翻折,若点B 恰好落在AC 上,求此时点P 的坐标; ②以线段DF 为边,在DF 所在直线的右上方作等边△DFG ,当动点P 从点O 运动到点M 时,点G 也随之运动,请直接写出点G 运动的路径的长.27.(1)(学习心得)于彤同学在学习完“圆”这一章内容后,感觉到一些几何问题如果添加辅助圆,运用圆的知识解决,可以使问题变得非常容易.例如:如图1,在ABC 中,,90AB AC BAC ∠==,D 是ABC 外一点,且AD AC =,求BDC ∠的度数.若以点A为圆心,AB 为半径作辅助A ,则C 、D 必在A 上,BAC ∠是A 的圆心角,而BDC ∠是圆周角,从而可容易得到BDC ∠=________.(2)(问题解决)如图2,在四边形ABCD 中,90BAD BCD ∠=∠=,25BDC ∠=,求BAC ∠的度数.(3)(问题拓展)如图3,,E F 是正方形ABCD 的边AD 上两个动点,满足AE DF =.连接交于点,连接CF 交BD 于点G ,连接BE 交于点H ,若正方形的边长为2,则线段DH 长度的最小值是_______.28.已知,如图,抛物线2(0)y ax bx c a =++≠的顶点为(1,9)M ,经过抛物线上的两点(3,7)A --和(3,)B m 的直线交抛物线的对称轴于点C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和直线AB 的解析式.(2)在抛物线上,A M 两点之间的部分(不包含,A M 两点),是否存在点D ,使得2DAC DCM S S ∆∆=?若存在,求出点D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若点P 在抛物线上,点Q 在x 轴上,当以点,,,A M P Q 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时,直接写出满足条件的点P 的坐标.29.如图,在ABC ∆中,90B ∠=︒,5cm AB =,7cm BC =,点P 从点A 开始沿AB 边向点B 以1cm/s 的速度移动,同时,点Q 从点B 开始沿BC 边向点C 以2cm /s 的速度移动(到达点C ,移动停止).(1)如果P ,Q 分别从A ,B 同时出发,那么几秒后,PQ 的长度等于10cm ?(2)在(1)中,PQB ∆的面积能否等于27cm ?请说明理由. 30.已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222140x m x m +++-=.(1)当m 为何值时,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2)设方程两根分别为1x 、2x ,且21x 、22x 分别是边长为5的菱形的两条对角线,求m 的值.31.如图甲,在△ABC 中,∠ACB=90°,AC=4cm ,BC=3cm .如果点P 由点B 出发沿BA 方向向点A 匀速运动,同时点Q 由点A 出发沿AC 方向向点C 匀速运动,它们的速度均为1cm/s .连接PQ ,设运动时间为t (s )(0<t <4),解答下列问题: (1)设△APQ 的面积为S ,当t 为何值时,S 取得最大值,S 的最大值是多少; (2)如图乙,连接PC ,将△PQC 沿QC 翻折,得到四边形PQP′C ,当四边形PQP′C 为菱形时,求t 的值;(3)当t 为何值时,△APQ 是等腰三角形.32.如图示,AB 是O 的直径,点F 是半圆上的一动点(F 不与A ,B 重合),弦AD 平分BAF ∠,过点D 作DE AF ⊥交射线AF 于点AF .(1)求证:DE 与O 相切:(2)若8AE =,10AB =,求DE 长;(3)若10AB =,AF 长记为x ,EF 长记为y ,求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求出AF EF ⋅的最大值.【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 1.C【解析】【分析】令x=0,则y=3,抛物线与y轴的交点为(0,3).【详解】解:令x=0,则y=3,∴抛物线与y轴的交点为(0,3),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二次函数的图象及性质;熟练掌握二次函数的图象及性质,会求函数与坐标轴的交点是解题的关键.2.B解析:B【解析】试题分析:∵DE∥BC,∴AD DEAB BC=,∵13ADAB=,∴31DEBC=.故选B.考点: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3.C解析:C【解析】【分析】分两种情况讨论,当m=0和m≠0,函数分别为一次函数和二次函数,由抛物线与x轴只有一个交点,得到根的判别式的值等于0,列式求解即可.【详解】解:①若m=0,则函数y=2x+1,是一次函数,与x轴只有一个交点;②若m≠0,则函数y=mx2+2x+1,是二次函数.根据题意得:b2-4ac=4-4m=0,解得:m=1.∴m=0或m=1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的性质与抛物线与x轴的交点,抛物线与x轴的交点个数由根的判别式的值来确定.本题中函数可能是二次函数,也可能是一次函数,需要分类讨论,这是本题的容易失分之处.4.B解析:B【解析】【分析】直线与圆相离等价于圆心到直线的距离大于半径,据此解答即可.解:∵直线l 与半径为5的O 相离,∴圆心O 与直线l 的距离d 满足:5d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属于应知应会题型,若圆心到直线的距离为d ,圆的半径为r ,当d >r 时,直线与圆相离;当d =r 时,直线与圆相切;当d <r 时,直线与圆相交.5.D解析:D 【解析】 【分析】根据圆周角定理计算即可. 【详解】解:由圆周角定理得,1252A BOC ∠=∠=︒,故选:D .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圆周角定理,在同圆或等圆中,同弧或等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都等于这条弧所对的圆心角的一半.6.B解析:B 【解析】 【分析】根据圆周角大于对应的圆外角可得当ABC ∆的外接圆与x 轴相切时,ACB ∠有最大值,此时圆心F 的横坐标与C 点的横坐标相同,并且在经过AB 中点且与直线AB 垂直的直线上,根据FB=FC 列出关于b 的方程求解即可. 【详解】解:∵AB=A(0,2)、B(a ,a +2)= 解得a =4或a =-4(因为a >0,舍去) ∴B(4,6),设直线AB 的解析式为y=kx+2, 将B(4,6)代入可得k =1,所以y=x+2,利用圆周角大于对应的圆外角得当ABC ∆的外接圆与x 轴相切时,ACB ∠有最大值. 如下图,G 为AB 中点,()2,4G ,设过点G 且垂直于AB 的直线:l y x m =-+, 将()2,4G 代入可得6m =,所以6y x =-+.设圆心(),6F b b -+,由FC FB =,可知()()()2226466b b b -+=-+-+-,解得262b =(已舍去负值).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圆的综合题,一次函数的应用和已知两点坐标,用勾股定理求两点距离.能结合圆的切线和圆周角定理构建图形找到C 点的位置是解决此题的关键.7.D解析:D 【解析】 【分析】先将方程左边提公因式x ,解方程即可得答案. 【详解】 x 2﹣3x =0, x (x ﹣3)=0, x 1=0,x 2=3, 故选:D . 【点睛】本题考查解一元二次方程,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常用方法有:配方法、直接开平方法、公式法、因式分解法等,熟练掌握并灵活运用适当的方法是解题关键.8.B【解析】【分析】将x=2代入方程即可求得k的值,从而得到正确选项.【详解】解:∵一元二次方程x2-3x+k=0的一个根为x=2,∴22-3×2+k=0,解得,k=2,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一元二次方程的解,解题的关键是明确一元二次方程的解一定使得原方程成立.9.A解析:A【解析】【分析】根据红球的个数以及球的总个数,直接利用概率公式求解即可.【详解】因为共有6个球,红球有2个,所以,取出红球的概率为2163 P==,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简单的概率计算,正确把握概率的计算公式是解题的关键.10.C解析:C【解析】【分析】画树状图展示所有12种等可能的结果数,再找出2次抽出的签上的数字和为正数的结果数,最后根据概率公式计算即可.【详解】根据题意画图如下:共有12种等情况数,其中2次抽出的签上的数字的和为正数的有6种,则2次抽出的签上的数字的和为正数的概率为612=12;【点睛】本题考查列表法与树状图法、概率计算题,解题的关键是画树状图展示出所有12种等可能的结果数及准确找出2次抽出的签上的数字和为正数的结果数,11.A解析:A【解析】【分析】根据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解题即可.【详解】解:cos60°=12. 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 12.D解析:D【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可判断四边形ABNM 为梯形,再由切线的性质可推出∠ABN=60°,从而判定△APO ≌△BPO ,可得AP=BP=3,在直角△APO 中,利用三角函数可解出半径的值.【详解】解:连接OP ,OM ,OA ,OB ,ON∵AB ,AM ,BN 分别和⊙O 相切,∴∠AMO=90°,∠APO=90°,∵MN ∥AB ,∠A =60°,∴∠AMN=120°,∠OAB=30°,∴∠OMN=∠ONM=30°,∵∠BNO=90°,∴∠ABN=60°,∴∠ABO=30°,在△APO 和△BPO 中,OAP OBP APO BPO OP OP ∠=∠⎧⎪∠=∠⎨⎪=⎩,△APO ≌△BPO (AAS ),∴AP=12AB=3,∴tan∠OAP=tan30°=OPAP=33,∴OP=3,即半径为3.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切线的性质,切线长定理,解直角三角形,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关键是说明点P是AB中点,难度不大.二、填空题13.不能【解析】【分析】根据三个点的坐标特征得到它们共线,于是根据确定圆的条件可判断它们不能确定一个圆.【详解】解:∵B(0,-3)、C(2,-3),∴BC∥x轴,而点A(1,-3)与C、解析:不能【解析】【分析】根据三个点的坐标特征得到它们共线,于是根据确定圆的条件可判断它们不能确定一个圆.【详解】解:∵B(0,-3)、C(2,-3),∴BC∥x轴,而点A(1,-3)与C、B共线,∴点A、B、C共线,∴三个点A(1,-3)、B(0,-3)、C(2,-3)不能确定一个圆.故答案为:不能.【点睛】本题考查了确定圆的条件: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确定一个圆.14.15【解析】【分析】直接利用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求出答案.【详解】解:tan(α+15°)=∴α+15°=30°,∴α=15°故答案是15【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解析:15【解析】【分析】直接利用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求出答案.【详解】解:tan(α+15°)∴α+15°=30°,∴α=15°故答案是15【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正确记忆相关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是解题关键.15.y=2(x+2)2-3【解析】【分析】根据“上加下减,左加右减”的原则进行解答即可.【详解】解:根据“上加下减,左加右减”的原则可知,二次函数y=2x2的图象向左平移2个单位,再向下平移解析:y=2(x+2)2-3【解析】【分析】根据“上加下减,左加右减”的原则进行解答即可.【详解】解:根据“上加下减,左加右减”的原则可知,二次函数y=2x2的图象向左平移2个单位,再向下平移3个单位后得到的图象表达式为y=2(x+2)2-3【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二次函数的图象与几何变换,熟知“上加下减,左加右减”的原则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6.【解析】【分析】根据圆的性质和正六边形的性质证明△CDA≌△BDO,得出涂色部分即为扇形AOB的面积,根据扇形面积公式求解.【详解】解:连接OA,OB,OC,AB,OA与BC交于D点∵正解析:2 3π【解析】【分析】根据圆的性质和正六边形的性质证明△CDA≌△BDO,得出涂色部分即为扇形AOB的面积,根据扇形面积公式求解.【详解】解:连接OA,OB,OC,AB,OA与BC交于D点∵正六边形内接于O,∴∠BOA=∠AOC=60°,OA=OB=OC=4,∴∠BOC=120°,OD⊥BC,BD=CD∴∠OCB=∠OBC=30°,∴OD=1122OB OA DA ,∵∠CDA=∠BDO,∴△CDA≌△BDO,∴S△CDA=S△BDO,∴图中涂色部分的面积等于扇形AOB的面积为:26022 3603ππ⨯=.故答案为:23π.【点睛】本题考查圆的内接正多边形的性质,根据圆的性质结合正六边形的性质将涂色部分转化成扇形面积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7.【解析】【分析】用红色区域的圆心角度数除以圆的周角的度数可得到指针落在红色区域的概率.【详解】解:因为蓝色区域的圆心角的度数为120°,所以指针落在红色区域内的概率是=,故答案为.【解析:2 3【解析】【分析】用红色区域的圆心角度数除以圆的周角的度数可得到指针落在红色区域的概率.【详解】解:因为蓝色区域的圆心角的度数为120°,所以指针落在红色区域内的概率是360120360=23,故答案为2 3 .【点睛】本题考查了几何概率:求概率时,已知和未知与几何有关的就是几何概率.计算方法是利用长度比,面积比,体积比等.18.9【解析】【分析】利用两角对应相等两三角形相似证△BCD∽△BAC,根据相似三角形对应边成比例得比例式,代入数值求解即可.【详解】解:∵,,∴∠ACB=∠CDB=90°,∵∠B=∠B,解析:9【解析】【分析】利用两角对应相等两三角形相似证△BCD ∽△BAC ,根据相似三角形对应边成比例得比例式,代入数值求解即可.【详解】解:∵BC AC ⊥,CD AB ⊥,∴∠ACB=∠CDB=90°,∵∠B=∠B,∴△BCD ∽△BAC, ∴BC BD AB BC = , ∴152515BD =, ∴BD=9.故答案为:9.【点睛】本题考查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求线段长,证明两三角形相似注意题中隐含条件,如公共角,对顶角等,利用相似的性质得出比例式求解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9.【解析】【分析】首先求出圆锥的底面半径,然后可得底面周长,问题得解.【详解】解:∵扇形的半径为10cm ,做成的圆锥形帽子的高为8cm ,∴圆锥的底面半径为cm ,∴底面周长为2π×6=12解析:12π【解析】【分析】首先求出圆锥的底面半径,然后可得底面周长,问题得解.【详解】解:∵扇形的半径为10cm ,做成的圆锥形帽子的高为8cm ,6=cm ,∴底面周长为2π×6=12πcm ,即这张扇形纸板的弧长是12πcm ,故答案为:12π.【点睛】本题考查圆锥的计算,用到的知识点为:圆锥的底面周长=侧面展开扇形的弧长.20.18<x<6.19【解析】【分析】根据表格中自变量、函数的值的变化情况,得出当y=0时,相应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即可.【详解】由表格数据可得,当x=6.18时,y=﹣0.01,当x=6.19解析:18<x<6.19【解析】【分析】根据表格中自变量、函数的值的变化情况,得出当y=0时,相应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即可.【详解】由表格数据可得,当x=6.18时,y=﹣0.01,当x=6.19时,y=0.02,∴当y=0时,相应的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为6.18<x<6.19,故答案为:6.18<x<6.19.【点睛】本题考查了用图象法求一元二次方程的近似根,解题的关键是找到y由正变为负时,自变量的取值即可.21.24【解析】【详解】点B是抛物线y=﹣x2+4x+2的顶点,∴点B的坐标为(2,6),2018÷6=336…2,故点P离x轴的距离与点B离x轴的距离相同,∴点P的坐标为(2018,6),解析:24【解析】【详解】点B是抛物线y=﹣x2+4x+2的顶点,∴点B的坐标为(2,6),2018÷6=336…2,故点P离x轴的距离与点B离x轴的距离相同,∴点P的坐标为(2018,6),∴m=6;点B (2,6)在k y x =的图象上, ∴k =6; 即12y x=, 2025÷6=337…3,故点Q 离x 轴的距离与当x =3时,函数12y x =的函数值相等,又 x =3时,1243y ==, ∴点Q 的坐标为(2025,4),即n =4,∴mn =6424.⨯=故答案为24.【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的点的坐标特征以及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本题是一道找规律问题.找到点P 、Q 在A ﹣B ﹣C 段上的对应点是解题的关键.22.【解析】【分析】根据题意说明PB1∥A2 B3,A1B1∥A2B2,从而说明△BB1P∽△BA2 B3,△BB1Q∽△BB2A2,再得到PB1 和A2B3的关系以及QB1和A2B2的关系,根据 解析:23【解析】【分析】根据题意说明PB 1∥A 2 B 3,A 1B 1∥A 2B 2,从而说明△BB 1P ∽△BA 2 B 3,△BB 1Q ∽△BB 2A 2,再得到PB 1 和A 2B 3的关系以及QB 1和A 2B 2的关系,根据A 2B 3=A 2B 2,得到PB 1和QB 1的比值.【详解】解:∵△ABB 1,△A 1B 1B 2,△A 2B 2B 3是全等的等边三角形,∴∠BB 1P=∠B 3,∠A 1B 1 B 2=∠A 2B 2B 3,∴PB 1∥A 2B 3,A 1B 1∥A 2B 2,∴△BB 1P ∽△BA 2 B 3,△BB 1Q ∽△BB 2A 2, ∴112331==3PB BB A B BB ,112221==2QB BB A B BB , ∴1231=3PB A B ,1221=2QB A B , ∵2322=A B A B , ∴PB 1∶QB 1=13A 2B 3∶12A 2 B 2=2:3.故答案为:2 3 .【点睛】本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平行线的判定,正确的识别图形是解题的关键.23.8【解析】【分析】首先求出A、B的坐标,然后根据坐标求出AB、CD的长,再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计算即可.【详解】解:∵y=x2﹣2x﹣3,设y=0,∴0=x2﹣2x﹣3,解得:x1=3,解析:8【解析】【分析】首先求出A、B的坐标,然后根据坐标求出AB、CD的长,再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计算即可.【详解】解:∵y=x2﹣2x﹣3,设y=0,∴0=x2﹣2x﹣3,解得:x1=3,x2=﹣1,即A点的坐标是(﹣1,0),B点的坐标是(3,0),∵y=x2﹣2x﹣3,=(x﹣1)2﹣4,∴顶点C的坐标是(1,﹣4),∴△ABC的面积=12×4×4=8,故答案为8.【点睛】本题考查了抛物线与x轴的交点,二次函数的性质,二次函数的三种形式的应用,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性质进行计算的能力,题目比较典型,难度适中.24.1【解析】【分析】(1)根据,求出扇形弧长,即圆锥底面周长;(2)根据,即,求圆锥底面半径. 【详解】该圆锥的底面半径= 故答案为:1. 【点睛】圆锥的侧面展开图是扇形,解题关键是理解扇解析:1 【解析】 【分析】 (1)根据180n Rl π=,求出扇形弧长,即圆锥底面周长; (2)根据2C r π=,即2Cr π=,求圆锥底面半径. 【详解】 该圆锥的底面半径=()1203=11802cm ππ⋅⋅故答案为:1. 【点睛】圆锥的侧面展开图是扇形,解题关键是理解扇形弧长就是圆锥底面周长.三、解答题25.(1)y=(x-1)2-4;(2)点G 坐标为(3.6,2.76),S △FHG =6.348;(3)m=0.6,四边形CDPQ 为平行四边形,理由见解析. 【解析】 【分析】(1)利用顶点式求解即可,(2)将G 点代入函数解析式求出坐标,利用坐标的特点即可求出面积,(3)作出图象,延长QH ,交x 轴于点R ,由平行线的性质得证明△AQR ∽△PHQ,设Q[n,0.6(n+1)],代入y=mx+m 中,即可证明四边形CDPQ 为平行四边形. 【详解】(1)设二次函数的解析式是y=a(x-h)2+k,(a≠0),由题可知该抛物线与y 轴交于点E (0,3-),顶点为C (1,4-),∴y=a(x-1)2-4,代入E (0,3-),解得a=1,2(1)4y x =--(223y x x =--)(2)设G[a,0.6(a+1)],代入函数关系式, 得,2(1)40.6(1)a a --=+, 解得a 1=3.6,a 2=-1(舍去), 所以点G 坐标为(3.6,2.76). S △FHG =6.348(3)y=mx+m=m(x+1),当x=-1时,y=0,所以直线y=mx+m延长QH,交x轴于点R,由平行线的性质得,QR⊥x轴.因为FH∥x轴,所以∠QPH=∠QAR,因为∠PHQ=∠ARQ=90°,所以△AQR∽△PQH,所以QR QHAR PH= =0.6,设Q[n,0.6(n+1)],代入y=mx+m中,mn+m=0.6(n+1),m(n+1)=0.6(n+1),因为n+1≠0,所以m=0.6..因为y2=(x-1-m)2+0.6m-4,所以点D由点C向右平移m个单位,再向上平移0.6m个单位所得,过D作y轴的平行线,交x轴与K,再作CT⊥KD,交KD延长线与T,所以KD QRSK AR==0.6,所以tan∠KSD=tan∠QAR,所以∠KSD=∠QAR,所以AQ∥CS,即CD∥PQ.因为AQ∥CS,由抛物线平移的性质可得,CT=PH,DT=QH,所以PQ=CD,所以四边形CDPQ为平行四边形.【点睛】本题考查了待定系数法求解二次函数解析式,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一次函数与二次函数的交点问题,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综合性强,难度较大,掌握待定系数法是求解(1)的关键,求出G 点坐标是求解(2)的关键,证明三角形的相似并理解题目中准黄金直角三角形的概念是求解(3)的关键.26.(1)D (2,2);(2)①P (0,0);②13【解析】 【分析】(1)根据三角函数求出OC 的长度,再根据中点的性质求出CD 的长度,即可求出D 点的坐标;(2)①证明在该种情况下DE 为△ABC 的中位线,由此可得F 为AB 的中点,结合三角形全等即可求得E 点坐标,结合二次函数的性质可设二次函数表达式(此表达式为交点式的变形,利用了二次函数的平移的特点),将E 点代入即可求得二次函数的表达式,根据表达式的特征可知P 点坐标;②可得G 点的运动轨迹为'GG ,证明△DFF'≌△FGG',可得GG'=FF',求得P 点运动到M 点时的解析式即可求出F'的坐标,结合①可求得FF'即GG'的长度. 【详解】解:(1)∵四边形OABC 为矩形, ∴BC=OA=4,∠AOC=90°, ∵在Rt △ACO 中,tan ∠ACO=OAOC=2, ∴OC=2, 又∵D 为CB 中点, ∴CD=2, ∴D (2,2); (2)①如下图所示,若点B 恰好落在AC 上的'B 时,根据折叠的性质1'','2BDF B DF BDB BD B D ∠=∠=∠=, ∵D 为BC 的中点, ∴CD=BD, ∴'CD B D =,∴1''2BCA DB C BDB ∠=∠=∠, ∴BCA BDF ∠=∠,∴//DF AC ,DF 为△ABC 的中位线, ∴AF=BF,∵四边形ABCD 为矩形 ∴∠ABC=∠BAE=90° 在△BDF 和△AEF 中,∵ABC BAE BF AF BFD AFE ∠=∠⎧⎪=⎨⎪∠=∠⎩∴△BDF ≌△AEF , ∴AE=BD=2, ∴E(6,0), 设(2)(4)2y a x x ,将E (6,0)带入,8a+2=0∴a=14-,则二次函数解析式为21342y x x =-+,此时P (0,0);②如图,当动点P 从点O 运动到点M 时,点F 运动到点F',点G 也随之运动到G'.连接GG'.当点P 向点M 运动时,抛物线开口变大,F 点向上线性移动,所以G 也是线性移动.∵OM=23OC=43 ∴4(0,)3M ,当P 点运动到M 点时,设此时二次函数表达式为1(2)(4)2y a x x ,将4(0,)3M 代入得14823a ,解得1112a ,所以抛物线解析式为1(2)(4)212y x x ,整理得21141223y x x =-++. 当y=0时,211401223x x -++=,解得x=8(已舍去负值),所以此时(8,0)E ,设此时直线'DF 的解析式为y=kx+b ,将D (2,2),E (8,0)代入2208k b k b =+⎧⎨=+⎩解得1383k b ⎧=-⎪⎪⎨⎪=⎪⎩,所以1833y x =-+, 当x=4时,43y =,所以4'3AF =,由①得112AF AB ==, 所以1''3FF AF AF =-=, ∵△DFG 、△DF'G'为等边三角形,∴∠GDF =∠G'DF'=60°,DG =DF ,DG'=DF', ∴∠GDF ﹣∠GDF'=∠G'DF'﹣∠GDF', 即∠G'DG =∠F'DF , 在△DFF'与△FGG'中,''''DF DG F DF G DG DF DG =⎧⎪∠=∠⎨⎪=⎩, ∴△DFF'≌△FGG'(SAS ), ∴GG'=FF', 即G 运动路径的长为13. 【点睛】本题考查二次函数综合,解直角三角形,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三角形中位线定理,一次函数的应用,折叠问题.(1)中能根据正切求得OC 的长度是解决此问的关键;(2)①熟练掌握折叠前后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是解题关键;②中能通过分析得出G 点的运动轨迹为线段GG',它的长度等于FF',是解题关键. 27.(1)45;(2)25°;(31 【解析】 【分析】(1)利用同弦所对的圆周角是所对圆心角的一半求解. (2)由A 、B 、C 、D 共圆,得出∠BDC =∠BAC ,(3)根据正方形的性质可得AB =AD =CD ,∠BAD =∠CDA ,∠ADG =∠CDG ,然后利用“边角边”证明△ABE 和△DCF 全等,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可得∠1=∠2,利用“SAS ”证明△ADG 和△CDG 全等,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可得∠2=∠3,从而得到∠1=∠3,然后求出∠AHB =90°,取AB 的中点O ,连接OH 、OD ,根据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可得OH =12AB =1,利用勾股定理列式求出OD ,然后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可知当O 、D 、H 三点共线时,DH 的长度最小. 【详解】(1)如图1,∵AB =AC ,AD =AC ,∴以点A 为圆心,点B 、C 、D 必在⊙A 上, ∵∠BAC 是⊙A 的圆心角,而∠BDC 是圆周角,∴∠BDC =12∠BAC =45°, 故答案是:45;(2)如图2,取BD 的中点O ,连接AO 、CO .∵∠BAD =∠BCD =90°, ∴点A 、B 、C 、D 共圆, ∴∠BDC =∠BAC , ∵∠BDC =25°, ∴∠BAC =25°;(3)在正方形ABCD 中,AB =AD =CD ,∠BAD =∠CDA ,∠ADG =∠CDG , 在△ABE 和△DCF 中,AB CD BAD CDA AE DF ⎧⎪∠∠⎨⎪⎩===, ∴△ABE ≌△DCF (SAS ), ∴∠1=∠2, 在△ADG 和△CDG 中,AD CDADG CDGDG DG⎧⎪∠∠⎨⎪⎩===,∴△ADG≌△CDG(SAS),∴∠2=∠3,∴∠1=∠3,∵∠BAH+∠3=∠BAD=90°,∴∠1+∠BAH=90°,∴∠AHB=180°−90°=90°,取AB的中点O,连接OH、OD,则OH=AO=12AB=1,在Rt△AOD中,OD2222125AO AD++=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OH+DH>OD,∴当O、D、H三点共线时,DH的长度最小,最小值=OD−OH5.【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圆的综合题,需要掌握垂径定理、圆周角定理、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以及勾股定理等知识,难度偏大,解题时,注意辅助线的作法.28.(1)抛物线的表达式为:228y x x=-++,直线AB的表达式为:21y x=-;(2)存在,理由见解析;点P(6,16)-或(4,16)--或(17,2)+或(17,2)-.【解析】【分析】(1)二次函数表达式为:y=a(x-1)2+9,即可求解;(2)S△DAC=2S△DCM,则()()()()()21112821139112 222DAC C AS DH x x x x x x =-=-++-++=--⨯,,即可求解;(3)分AM是平行四边形的一条边、AM是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两种情况,分别求解即可.【详解】解:(1)二次函数表达式为:()219y a x =-+, 将点A 的坐标代入上式并解得:1a =-, 故抛物线的表达式为:228y x x =-++…①, 则点()3,5B ,将点,A B 的坐标代入一次函数表达式并解得: 直线AB 的表达式为:21y x =-; (2)存在,理由:二次函数对称轴为:1x =,则点()1,1C , 过点D 作y 轴的平行线交AB 于点H ,设点()2,28D x x x -++,点(),21H x x -,∵2DAC DCM S S ∆∆=, 则()()()()()21112821139112222DACC A SDH x x x x x x =-=-++-++=--⨯, 解得:1x =-或5(舍去5), 故点()1,5D -;(3)设点(),0Q m 、点(),P s t ,228t s s =-++, ①当AM 是平行四边形的一条边时,点M 向左平移4个单位向下平移16个单位得到A ,同理,点(),0Q m 向左平移4个单位向下平移16个单位为()4,16m --,即为点P , 即:4m s -=,6t -=,而228t s s =-++, 解得:6s =或﹣4, 故点()6,16P -或()4,16--; ②当AM 是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时,由中点公式得:2m s +=-,2t =,而228t s s =-++, 解得:17s =±故点()12P 或()12;综上,点()6,16P -或()4,16--或()12或()12.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二次函数综合运用,涉及到一次函数、平行四边形性质、图形的面积计算等,其中(3),要注意分类求解,避免遗漏.29.(1)3秒后,PQ 的长度等于(2)PQB ∆的面积不能等于27cm . 【解析】 【分析】(1)由题意根据PQ=BP 2+BQ 2=PQ 2,求出即可;(2)由(1)得,当△PQB 的面积等于7cm 2,然后利用根的判别式判断方程根的情况即可; 【详解】解:(1)设x 秒后,PQ =5BP x =-,2BQ x =, ∵222BP BQ PQ +=∴()()(22252x x -+=解得:13x =,21x =-(舍去) ∴3秒后,PQ 的长度等于;(2)设t 秒后,5PB t =-,2QB t =, 又∵172PQB S BP QB ∆=⨯⨯=,()15272t t ⨯-⨯=, ∴2570t t -+=,25417252830∆=-⨯⨯=-=-<,∴方程没有实数根,∴PQB ∆的面积不能等于27cm .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找到关键描述语“△PBQ 的面积等于27cm ”,得出等量关系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30.(1)174m >-;(2)4m =- 【解析】 【分析】(1)由根的判别式2=40b ac ∆->即可求解;(2)根据菱形对角线互相垂直且平分,由勾股定理得222125x x +=,又由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1212, b c x x x x a a+=-=,所以有()2221212122x x x x x x +-=+,据此列出关于m 的方程求解. 【详解】(1)∵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22=2144=417m m m ∆+--+>0解得:174m >- ∴当174m >-时,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2)由题意得: 2221212212521?4x x x x m x x m ⎧+=⎪+=--⎨⎪=-⎩ ∴()()()222222121212=2212424925x x x x x x m m m m ++-=----=++=解得:2m =或4m =-∵21x 、22x 分别是边长为5的菱形的两条对角线 ∴122 1 0x x m +=-->,即12m <- ∴4m =- 【点睛】本题考查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结合菱形的性质考查勾股定理和韦达定理,熟知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是解题关键. 31.(1)当t 为52秒时,S 最大值为185;(2)2013; (3)52或2513或4013.【解析】 【分析】(1)过点P 作PH ⊥AC 于H ,由△APH ∽△ABC ,得出=PH APBC AB,从而求出AB ,再根据535PH t -,得出PH=3﹣35t ,则△AQP 的面积为:12AQ•PH =12t (3﹣35t ),最后进行整理即可得出答案;(2)连接PP′交QC 于E ,当四边形PQP′C 为菱形时,得出△APE ∽△ABC ,=AE APAC AB,求出AE=﹣45t+4,再根据QE=AE ﹣AQ ,QE=12QC 得出﹣95t+4=﹣12t+2,再求t 即可; (3)由(1)知,PD=﹣35t+3,与(2)同理得:QD=﹣95t+4,从而求出。
安徽省合肥市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卷
安徽省合肥市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6题;共12分)1. (2分)下列图形是轴对称图形的是()A .B .C .D .2. (2分)如果x2﹣x﹣1=(x﹣1)0 ,那么x的值为()A . 2或﹣1B . 0或﹣1C . 2D . ﹣13. (2分)把二次函数y=3x2的图象向左平移2个单位,再向上平移1个单位,所得到的图象对应的二次函数表达式是()A . y=3(x-2)2+1B . y=3(x+2)2-1C . y=3(x-2)2-1D . y=3(x+2)2+14. (2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垂直于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B . 圆周角等于圆心角的一半C . 圆是中心对称图形D . 圆的对称轴是直径5. (2分)若A(1,b1),B(-2,b2)是反比例函数y=-图象上的两个点,则b1与b2的大小关系是().A . b1<b2B . b1=b2C . b1>b2D . 大小不确定6. (2分)如图,点D、E分别在△ABC的边AB、AC上,下列条件不能使△ADE∽△ABC相似的是()A . DE∥BCB . AD︰AB=DE︰BCC . AD︰DB=AE︰ECD . ∠BDE+∠DBC=180°二、填空题: (共8题;共10分)7. (1分)在四张背面完全相同的卡片正面分别画有正三角形,正六边形、平行四边形和圆,将这四张卡片背面朝上放在桌面上.现从中随机抽取一张,抽出的图形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概率是________8. (1分)若,则 =________.9. (1分) (2019九下·江苏月考) 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有实数根,则a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10. (1分)(2017·宝山模拟) 如果点A(1,2)和点B(3,2)都在抛物线y=ax2+bx+c的图像上,那么抛物线y=ax2+bx+c的对称轴是直线________.11. (1分)(2018·遵义模拟) 已知反比例函数y= 在第二象限内的图象如图,经过图象上两点A、E分别引y轴与x轴的垂线,交于点C,且与y轴与x轴分别交于点M、B.连接OC交反比例函数图象于点D,且 = ,连接OA,OE,如果△AOC的面积是15,则△ADC与△BOE的面积和为________.12. (1分)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CD在正方形ECGF的边CE上,O是EG的中点,∠EGC的平分线GH过点D,交BE于点H,连接OH,FH,EG与FH交于点M,对于下面四个结论:①GH⊥BE;②HO BG;③S正方形ABCD:S正方形ECGF=1:;④EM:MG=1:(),其中正确结论的序号为________ .13. (1分) (2017九上·灌云期末) 如图,△ABC是等边三角形,AB=2,分别以A,B,C为圆心,以2为半径作弧,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________.14. (3分) (2019九上·杭州月考) 的图象开口向________,顶点坐标为________,当时,值随着值的增大而________.三、解答题: (共12题;共108分)15. (5分)(2019·广州模拟) 解方程:(配方法)16. (5分) (2017九上·曹县期末) 小明和小亮用下面两个可以自由转动的转盘做游戏,每个转盘被分成面积相等的几个扇形.转动两个转盘各一次,若两次数字之积大于2,则小明胜,否则小亮胜.这个游戏对双方公平吗?请说明理由.17. (5分)如图,在△ABC中,AB=AC,以AB为直径作半圆⊙0,交BC于点D,连接AD,过点D作DE⊥AC,垂足为点E,交AB的延长线于点F.(1)求证:EF是⊙0的切线.(2)如果⊙0的半径为5,sin∠ADE=,求BF的长.18. (18分)已知反比例函数y= ,当x=1时,y=﹣8.(1)求k的值,并写出函数表达式;(2)点P、Q、R在该函数的图象上,填空:P(﹣1,________),Q(2,________),R(________,﹣2);(3)点P′、Q′、R′分别是点P、Q、R关于原点的中心对称点,写出点P′、Q′、R′的坐标;(4)画出这个函数的图象.19. (10分) (2017九上·上蔡期末) 如图,图中的小方格都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ABC的A,B,C三点坐标为A(2,0)、B(2,2)、C(6,3)。
【5套打包】合肥市初三九年级数学上期末考试测试题(含答案)
九年级(上)数学期末考试题(答案)一.选择题(共10小题,满分30分,每小题3分)1.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a+1)x2+x+a2﹣1=0的一个根是0,则a的值为()A.1B.﹣1C.±1D.02.不解方程,判别方程2x2﹣3x=3的根的情况()A.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B.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C.有一个实数根D.无实数根3.若圆锥的侧面展开图是个半圆,则该圆锥的侧面积与全面积之比为()A.B.C.D.4.如图,在△ABC中,∠BAC=90°,AB=AC=4,以点C为中心,把△ABC逆时针旋转45°,得到△A′B′C,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A.2B.2πC.4D.4π5.当a≤x≤a+1时,函数y=x2﹣2x+1的最小值为4,则a的值为()A.﹣2B.4C.4或3D.﹣2或36.如图,AB为⊙O的直径,弦CD⊥AB,连结OD,AC,若∠CAO=70°,则∠BOD的度数为()A.110°B.140°C.145°D.150°7.如图,两个反比例函数y1=(其中k1>0)和y2=在第一象限内的图象依次是C1和C2,点P在C1上.矩形PCOD交C2于A、B两点,OA的延长线交C1于点E,EF⊥x轴于F点,且图中四边形BOAP的面积为6,则EF:AC为()A.:1B.2:C.2:1D.29:148.如图,四边形ABCD内接于⊙O,F是上一点,且=,连接CF并延长交AD的延长线于点E,连接AC.若∠ABC=105°,∠BAC=30°,则∠E的度数为()A.45°B.50°C.55°D.60°9.“如果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象与x轴有两个公共点,那么一元二次方程ax2+bx+c =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请根据你对这句话的理解,解决下面问题:若m、n(m <n)是关于x的方程1﹣(x﹣a)(x﹣b)=0的两根,且a<b,则a、b、m、n的大小关系是()A.m<a<b<n B.a<m<n<b C.a<m<b<n D.m<a<n<b 10.如图,以线段AB为边分别作直角三角形ABC和等边三角形ABD,其中∠ACB=90°.连接CD,当CD的长度最大时,此时∠CAB的大小是()A.75°B.45°C.30°D.15°二.填空题(共6小题,满分18分,每小题3分)11.若x2﹣9=0,则x=.12.将抛物线y=x2+2x向左平移2个单位长度,再向下平移3个单位长度,得到的抛物线的表达式为;13.x1,x2是方程x2+2x﹣3=0的两个根,则代数式x12+3x1+x2=.14.如图,在等腰△ABC中,AB=AC,∠B=30°.以点B为旋转中心,旋转30°,点A、C分别落在点A'、C'处,直线AC、A'C'交于点D,那么的值为.15.如图,PA、PB分别切⊙O于点A、B,若∠P=70°,点C为⊙O上任一动点,则∠C 的大小为°.16.已知二次函数y=(x﹣h)2+1(h为常数),在自变量x的值满足1≤x≤3的情况下,与其对应的函数值y的最小值为5,则h的值为.三.解答题(共8小题,满分72分)17.解方程:(1)x2+4x=﹣3(2)a2+3a+1=0(用公式法)18.如图,在△ACB中,AC=AB,∠CAB=90°,∠CDA=45°,CD=3,AD=4,求BD 的长.19.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3x﹣m=0有实数根.(1)求m的取值范围(2)若两实数根分别为x1和x2,且x12+x22=11,求m的值.20.某同学报名参加学校秋季运动会,有以下5个项目可供选择:径赛项目:100m、200m、1000m(分别用A1、A2、A3表示);田赛项目:跳远,跳高(分别用T1、T2表示).(1)该同学从5个项目中任选一个,恰好是田赛项目的概率P为;(2)该同学从5个项目中任选两个,求恰好是一个径赛项目和一个田赛项目的概率P1,利用列表法或树状图加以说明;(3)该同学从5个项目中任选两个,则两个项目都是径赛项目的概率P2为.21.如图,圆形靠在墙角的截面图,A、B分别为⊙O的切点,BC⊥AC,点P在上以2°/s的速度由A点向点B运动(A、B点除外),连接AP、BP、BA.(1)当∠PBA=28°,求∠OAP的度数;(2)若点P不在AO的延长线上,请写出∠OAP与∠PBA之间的关系;(3)当点P运动几秒时,△APB为等腰三角形.22.如图,一次函数y1=kx+b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交于点A(﹣2,﹣5),C (5,n),交y轴于点B,交x轴于点D.(1)求反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y1=kx+b的表达式;(2)连接OA,OC,求△AOC的面积;(3)根据图象,直接写出y1>y2时x的取值范围.23.某商品的进价为每件50元.当售价为每件70元时,每星期可卖出300件,现需降价处理,且经市场调查:每降价1元,每星期可多卖出20件.在确保盈利的前提下,解答下列问题:(1)若设每件降价x元、每星期售出商品的利润为y元,请写出y与x的函数关系式,并求出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2)当降价多少元时,每星期的利润最大?最大利润是多少?24.如图,已知二次函数y=ax2+bx﹣3a经过点A(﹣1,0),C(0,3),与x轴交于另一点B,抛物线的顶点为D.(1)求此二次函数解析式;(2)连接DC、BC、DB,求证:△BCD是直角三角形;(3)在对称轴右侧的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P,使得△PDC为等腰三角形?若存在,求出符合条件的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018-2019学年湖北省鄂州市梁子湖区沼山镇中学九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0小题,满分30分,每小题3分)1.【分析】把x=0代入方程(a+1)x2+x+a2﹣1=0得a2﹣1=0,然后解关于a的方程后利用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确定满足条件的a的值.【解答】解:把x=0代入方程(a+1)x2+x+a2﹣1=0得a2﹣1=0,解得a1=1,a2=﹣1,而a+1≠0,所以a=1.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解:能使一元二次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是一元二次方程的解.2.【分析】先把方程化为一般式得到2x2﹣3x﹣3=0,再计算△=(﹣3)2﹣4×2×(﹣3)=18+24>0,然后根据△的意义判断方程根的情况.【解答】解:方程整理得2x2﹣3x﹣3=0,∵△=(﹣3)2﹣4×2×(﹣3)=18+24>0,∴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的根的判别式△=b2﹣4ac:当△>0,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当△=0,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当△<0,方程没有实数根.3.【分析】首先设出圆锥的底面半径及母线长,根据侧面展开图是个半圆确定二者之间的关系,从而表示出侧面积及全面积后求出比值即可.【解答】解:设这个圆锥的底面半径为r,母线长为l,则2πr=πl,∴l=2r,∴侧面积为πl2=π×(2r)2=2πr2,全面积为:πr2+2πr2=3πr2,∴该圆锥的侧面积与全面积之比为:2πr2:3πr2=,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圆锥的计算及几何体的展开图的知识,解题的关键是能够设出圆锥的底面半径、母线并根据侧面展开图是个半圆确定二者之间的关系.4.【分析】根据阴影部分的面积是(扇形CBB'的面积﹣△CA'B'的面积)+(△ABC的面积﹣扇形CAA'的面积),代入数值解答即可.【解答】解:∵在△ABC中,∠BAC=90°,AB=AC=4,∴BC=,∠ACB=∠A'CB'=45°,∴阴影部分的面积==2π,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扇形面积公式的应用,注意:圆心角为n°,半径为r的扇形的面积为S=.5.【分析】利用二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找出当y=4时x的值,结合当a≤x≤a+1时函数有最小值1,即可得出关于a的一元一次方程,解之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解:当y=4时,有x2﹣2x+1=4,解得:x1=﹣1,x2=3.∵当a≤x≤a+1时,函数有最小值4,∴a=3或a+1=﹣1,∴a=3或a=﹣2,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以及二次函数的最值,利用二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找出当y=4时x的值是解题的关键.6.【分析】根据题意求出∠C的度数,根据圆周角定理求出∠AOD的度数,根据邻补角的概念求出答案.【解答】解:∵CD⊥AB,∠CAO=70°,∴∠C=20°,∴∠AOD=40°,∴∠BOD=140°,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圆周角定理的应用,掌握在同圆或等圆中,同弧或等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都等于这条弧所对的圆心角的一半是解题的关键.7.【分析】首先根据反比例函数y2=的解析式可得到S△ODB =S△OAC=×3=,再由阴影部分面积为6可得到S矩形PDOC=9,从而得到图象C1的函数关系式为y=,再算出△EOF的面积,可以得到△AOC与△EOF的面积比,然后证明△EOF∽△AOC,根据对应边之比等于面积比的平方可得到EF:AC的值.【解答】解:∵A、B反比例函数y2=的图象上,∴S△ODB =S△OAC=×3=,∵P在反比例函数y1=的图象上,∴S矩形PDOC=k1=6++=9,∴图象C1的函数关系式为y=,∵E点在图象C1上,∴S△EOF=×9=,∴==3,∵AC⊥x轴,EF⊥x轴,∴AC∥EF,∴△EOF∽△AOC,∴=,故选:A.【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反比例函数系数k的几何意义,以及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关键是掌握在反比例函数y=图象中任取一点,过这一个点向x轴和y轴分别作垂线,与坐标轴围成的矩形的面积是定值|k|;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任意一点象坐标轴作垂线,这一点和垂足以及坐标原点所构成的三角形的面积是|k|,且保持不变.8.【分析】先根据圆内接四边形的性质求出∠ADC的度数,再由圆周角定理得出∠DCE 的度数,根据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解:∵四边形ABCD内接于⊙O,∠ABC=105°,∴∠ADC=180°﹣∠ABC=180°﹣105°=75°.∵=,∠BAC=30°,∴∠DCE=∠BAC=30°,∴∠E=∠ADC﹣∠DCE=75°﹣30°=45°.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圆内接四边形的性质,熟知圆内接四边形的对角互补是解答此题的关键.9.【分析】由m、n(m<n)是关于x的方程1﹣(x﹣a)(x﹣b)=0的两根可得出二次函数y=(x﹣a)(x﹣b)﹣1的图象与x轴交于点(m,0)、(n,0),将y=(x﹣a)(x﹣b)﹣1的图象往上平移一个单位可得二次函数y=(x﹣a)(x﹣b)的图象,画出两函数图象,观察函数图象即可得出a、b、m、n的大小关系.【解答】解:∵m、n(m<n)是关于x的方程1﹣(x﹣a)(x﹣b)=0的两根,∴二次函数y=(x﹣a)(x﹣b)﹣1的图象与x轴交于点(m,0)、(n,0),∴将y=(x﹣a)(x﹣b)﹣1的图象往上平移一个单位可得二次函数y=(x﹣a)(x﹣b)的图象,二次函数y=(x﹣a)(x﹣b)的图象与x轴交于点(a,0)、(b,0).画出两函数图象,观察函数图象可知:m<a<b<n.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抛物线与x轴的交点,画出两函数图象,利用数形结合解决问题是解题的关键.10.【分析】利用圆周角定理结合点到直线的距离得出C′在半圆的中点时,此时当CD的长度最大,进而得出答案.【解答】解:如图所示:∵AB长一定,∴只有C点距离AB距离最大,则CD的长度最大,∴只有C点在C′位置,即C′在半圆的中点时,此时当CD的长度最大,故此时AC′=BC′,∴∠C′AB的大小是45°.故选:B.【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圆周角定理以及点到直线的距离,得出C点位置是解题关键.二.填空题(共6小题,满分18分,每小题3分)11.【分析】直接利用开平方法解方程得出答案.【解答】解:∵x2﹣9=0,∴x2=9,∴x=±3.故答案为:±3.【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直接开平方法解方程,正确开平方运算是解题关键.12.【分析】先把y=x2+2x配成顶点式,再利用顶点式写出平移后的抛物线的解析式.【解答】解:y=x2+2x=(x+1)2﹣1,此抛物线的顶点坐标为(﹣1,﹣1),把点(﹣1,﹣1)向左平移2个单位长度,再向下平移3个单位长度后所得对应点的坐标为(﹣3,﹣4),所以平移后得到的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x+3)2﹣4.故答案为:y=(x+3)2﹣4.【点评】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图象与几何变换:由于抛物线平移后的形状不变,故a不变,所以求平移后的抛物线解析式通常可利用两种方法:一是求出原抛物线上任意两点平移后的坐标,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解析式;二是只考虑平移后的顶点坐标,即可求出解析式.13.【分析】先根据根与系数的关系得到x1+x2=﹣2,再利用x1是方程x2+2x﹣3=0的根得到x12+2x1﹣3=0,即x12+2x1=3,则x12+3x1+x2=x12+2x1+x1+x2,然后利用整体代入得方法计算.【解答】解:∵x1,x2是方程x2+2x﹣3=0的两个根,∴x12+2x1﹣3=0,即x12+2x1=3,x1+x2=﹣2,则x12+3x1+x2=x12+2x1+x1+x2=3﹣2=1,故答案为:1.【点评】本题考查了根与系数的关系:若x1,x2是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的两根时,x1+x2=﹣,x1x2=.也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解的定义.14.【分析】作AH⊥BC于H,如图,设AH=1,计算出AB=2,BH=,则BC=2,分类讨论:当△ABC绕点B顺时针旋转30°得到△A′BC′,如图1,利用旋转的性质得∠ABA′=∠CBC′=30°,BC′=BC=2,∠C=∠C′=30°,则∠BEC′=90°,再计算出BE=BC′=,AE=2﹣,接着利用∠DAB=60°得到AD=2AE=2(2﹣),于是可计算出的值;当△ABC绕点B逆时针旋转30°得到△A′BC′,如图2,证明∠ADC′=∠C′得到AD=AC′=2﹣2,然后计算的值.【解答】解:作AH⊥BC于H,如图,设AH=1,∵AB=AC,∴BH=CH,在Rt△ABH中,∵∠ABC=30°,∴AB=2AH=2,BH=AH=,∴BC=2,当△ABC绕点B顺时针旋转30°得到△A′BC′,如图1,A′C′交AB于E,∴∠ABA′=∠CBC′=30°,BC′=BC=2,∠C=∠C′=30°,∵∠ABC′=60°,∴∠BEC′=90°,在Rt△BC′E中,BE=BC′=,∴AE=2﹣,∵∠DAB=∠ABC+∠C=60°,∴AD=2AE=2(2﹣),∴==2﹣;当△ABC绕点B逆时针旋转30°得到△A′BC′,如图2,∴∠ABA′=∠CBC′=30°,BC′=BC=2,∠C=∠C′=30°,∵∠CBC′=60°,∴∠ADC′=30°,∵∠ADC′=∠C′,∴AD=AC′=BC′﹣AB=2﹣2,∴==﹣1,综上所述,的值为﹣1或2﹣.故答案为﹣1或2﹣.【点评】本题考查了旋转的性质: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对应点与旋转中心所连线段的夹角等于旋转角;旋转前、后的图形全等.也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含30度的直角三角形三边的关系.15.【分析】首先连接OA,OB,由PA、PB分别切⊙O于点A、B,根据切线的性质可得:OA⊥PA,OB⊥PB,然后由四边形的内角和等于360°,求得∠AOB的度数,又由圆周角定理,即可求得答案.【解答】解:连接OA,OB,∵PA、PB分别切⊙O于点A、B,∴OA⊥PA,OB⊥PB,即∠PAO=∠PBO=90°,∴∠AOB=360°﹣∠PAO﹣∠P﹣∠PBO=360°﹣90°﹣70°﹣90°=110°,∴∠C=∠AOB=55°.同理可得:当点C在上时,∠C=180°﹣55°=125°.故答案为:55或125.【点评】此题考查了切线的性质以及圆周角定理.此题难度不大,注意掌握辅助线的作法,注意掌握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16.【分析】由解析式可知该函数在x=h时取得最小值1、x>h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当x<h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根据1≤x≤3时,函数的最小值为5可分如下两种情况:①若h<1≤x≤3,x=1时,y取得最小值5;②若1≤x≤3<h,当x=3时,y取得最小值5,分别列出关于h的方程求解即可.【解答】解:∵当x>h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当x<h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①若h<1≤x≤3,x=1时,y取得最小值5,可得:(1﹣h)2+1=5,解得:h=﹣1或h=3(舍);②若1≤x≤3<h,当x=3时,y取得最小值5,可得:(3﹣h)2+1=5,解得:h=5或h=1(舍).综上,h的值为﹣1或5,故答案为﹣1或5.【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二次函数的性质和最值,根据二次函数的性质和最值分类讨论是解题的关键.三.解答题(共8小题,满分72分)17.【分析】(1)用配方法或者移项后用因式分解法都比较简便;(2)先确定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及常数项,再计算△,代入求根公式即可.【解答】解:(1)x2+4x+3=0,(x+1)(x+3)=0,(x+1)=0,(x+3)=0,解得:x1=﹣1,x2=﹣3.(2)a2+3a+1=0,△=32﹣4×1×1=9﹣4=5>0,∴x===,∴x1=,x2=.【点评】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及公式法.可根据题目特点灵活选择(1)的解法.18.【分析】把△ADB绕点A顺时针旋转90°,得到△ACE,连接DE.证明△ACE≌△ABD,把BD转化到CE.而后在Rt△DCE中利用勾股定理求得CE长.【解答】解:把△ADB绕点A顺时针旋转90°,得到△ACE,连接DE.根据旋转性质可知AC=AB,AD=AE,∠BAC=∠DAE=90°,DE=4.∴∠EAC=∠DAB.∴△ACE≌△ABD(SAS).∴BD=CE.∵∠EDA=45°,∠ADC=45°,∴∠CDE=90°.在Rt△DCE中,利用勾股定理可得CE=.【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旋转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以及勾股定理.正确作出辅助线是解题的关键.19.【分析】(1)由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3x﹣m=0有实数根,即可得判别式△≥0,即可得不等式32+4m≥0,继而求得答案;(2)由根与系数的关系,即可得x1+x2=﹣3、x1x2=﹣m,又由x12+x22=(x1+x2)2﹣2x1•x2=11,即可得方程:(﹣3)2+2m=11,解此方程即可求得答案.【解答】解:(1)∵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3x﹣m=0有实数根,∴△=b2﹣4ac=32+4m≥0,解得:m≥﹣;(2)∵x1+x2=﹣3、x1x2=﹣m,∴x12+x22=(x1+x2)2﹣2x1•x2=11,∴(﹣3)2+2m=11,解得:m=1.【点评】此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与根与系数的关系.此题难度不大,注意掌握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的根与△=b2﹣4ac有如下关系:①当△>0时,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两个实数根;②当△=0时,方程有两个相等的两个实数根;③当△<0时,方程无实数根.x1,x2是方程x2+px+q=0的两根时,x1+x2=﹣p,x1x2=q.20.【分析】(1)直接根据概率公式求解;(2)先画树状图展示所有20种等可能的结果数,再找出一个径赛项目和一个田赛项目的结果数,然后根据概率公式计算一个径赛项目和一个田赛项目的概率P1;(3)找出两个项目都是径赛项目的结果数,然后根据概率公式计算两个项目都是径赛项目的概率P2.【解答】解:(1)该同学从5个项目中任选一个,恰好是田赛项目的概率P=;(2)画树状图为:共有20种等可能的结果数,其中一个径赛项目和一个田赛项目的结果数为12,所以一个径赛项目和一个田赛项目的概率P1==;(3)两个项目都是径赛项目的结果数为6,所以两个项目都是径赛项目的概率P2==.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了列表法或树状图法:通过列表法或树状图法展示所有等可能的结果求出n,再从中选出符合事件A或B的结果数目m,然后根据概率公式求出事件A或B 的概率.21.【分析】(1)根据圆周角定理可知∠PBA=∠POA,求出∠POA,再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即可解决问题;(2)分∠PBA是锐角或钝角两种情形讨论求解即可;(3)分三种情形求解即可;【解答】解:(1)连接OP,∵∠PBA=∠POA=28°,∴∠POA=56°,∵OP=OA,∴∠POA=56°,∴∠OAP=(180°﹣56°)=62°.(2)当∠PBA<90°时,∠OAP=(180°﹣2∠PBA)=90°﹣∠PBA.当∠PBA>90°时,∠OAP=∠PBA﹣90°.(3)当AB为腰时,当AB=AP时,点P的运动弧的度数是90度,故时间t==45,当AB=BP时,点P的运动弧的度数是180度,时间t==90,当AB为底时,即PB=AP时,点P的运动弧的度数是135度,故时间t==67.5.综上所述,当点P运动45s或90s或67.5s秒时,△APB为等腰三角形.【点评】本题考查切线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圆周角定理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学会用分类讨论的思想思考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22.【分析】(1)把A的坐标代入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求出m,把C的坐标代入反比例函数解析式求出n,把A、C的坐标代入一次函数的解析式得出方程组,求出方程组的解即可;(2)求出一次函数与x轴的交点坐标,的OD值,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求出即可;(3)结合图象和A、C的坐标即可求出答案.【解答】(1)解:∵把A(﹣2,﹣5)代入代入得:m=10,∴y2=,∵把C(5,n)代入得:n=2,∴C(5,2),∵把A、C的坐标代入y1=kx+b得:,解得:k=1,b=﹣3,∴y1=x﹣3,答: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是y2=,一次函数的表达式是y1=x﹣3;(2)解:∵把y=0代入y1=x﹣3得:x=3,∴D(3,0),OD=3,∴S △AOC =S △DOC +S △AOD ,=×3×2+×3×|﹣5|=10.5,答:△AOC 的面积是10.5;(3)解:根据图象和A 、C 的坐标得出y 1>y 2时x 的取值范围是:﹣2<x <0或x >5.【点评】本题考查了用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与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三角形的面积,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的交点问题的应用,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性质进行计算的能力,题目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是一道比较好的题目. 23.【分析】(1)根据“总利润=单件利润×销售量”列出函数解析式,由“确保盈利”可得x 的取值范围.(2)将所得函数解析式配方成顶点式可得最大值.【解答】解:(1)根据题意得y =(70﹣x ﹣50)(300+20x )=﹣20x 2+100x +6000, ∵70﹣x ﹣50>0,且x ≥0,∴0≤x <20;(2)∵y =﹣20x 2+100x +6000=﹣20(x ﹣)2+6125,∴当x =时,y 取得最大值,最大值为6125,答:当降价2.5元时,每星期的利润最大,最大利润是6125元.【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二次函数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根据题意确定相等关系,并据此列出函数解析式.24.【分析】(1)将A (﹣1,0)、B (3,0)代入二次函数y =ax 2+bx ﹣3a 求得a 、b 的值即可确定二次函数的解析式;(2)分别求得线段BC 、CD 、BD 的长,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进行判定即可;(3)分以CD 为底和以CD 为腰两种情况讨论.运用两点间距离公式建立起P 点横坐标和纵坐标之间的关系,再结合抛物线解析式即可求解.【解答】解:(1)∵二次函数y =ax 2+bx ﹣3a 经过点A (﹣1,0)、C (0,3), ∴根据题意,得,解得,∴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x2+2x+3.(2)由y=﹣x2+2x+3=﹣(x﹣1)2+4得,D点坐标为(1,4),∴CD==,BC==3,BD==2,∵CD2+BC2=()2+(3)2=20,BD2=(2)2=20,∴CD2+BC2=BD2,∴△BCD是直角三角形;(3)存在.y=﹣x2+2x+3对称轴为直线x=1.①若以CD为底边,则P1D=P1C,设P1点坐标为(x,y),根据勾股定理可得P1C2=x2+(3﹣y)2,P1D2=(x﹣1)2+(4﹣y)2,因此x2+(3﹣y)2=(x﹣1)2+(4﹣y)2,即y=4﹣x.又P1点(x,y)在抛物线上,∴4﹣x=﹣x2+2x+3,即x2﹣3x+1=0,解得x1=,x2=<1,应舍去,∴x=,∴y=4﹣x=,即点P1坐标为(,).②若以CD为一腰,∵点P2在对称轴右侧的抛物线上,由抛物线对称性知,点P2与点C关于直线x=1对称,此时点P2坐标为(2,3).∴符合条件的点P坐标为(,)或(2,3).【点评】考查了二次函数综合题,此题是一道典型的“存在性问题”,结合二次函数图象和等腰三角形、直角梯形的性质,考查了它们存在的条件,有一定的开放性.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本题共8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1.(2分)如图,一个空心圆柱体,其左视图正确的是()A.B.C.D.2.(2分)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x+1=0的根的情况是()A.两个不等的实数根B.两个相等的实数根C.没有实数根D.无法确定3.(2分)有3张纸牌,分别是红桃2,红桃3,黑桃A,把纸牌洗匀后甲先抽取一张,记下花色和数字后将牌放回,洗匀后乙再抽取一张,则两人抽的纸牌均为红桃的概率是()A.B.C.D.4.(2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有两个角为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B.矩形的对角线相等C.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相等D.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是菱形5.(2分)如图,△ABC中,点D、E分别在边AB、BC上,DE∥AC,若DB=4,AB=6,BE=3,则EC的长是()A.4B.2C.D.6.(2分)已知反比例函数y=,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A.该函数图象经过点(﹣1,1)B.该函数图象在第二、四象限C.当x<0时,y随着x的增大而减小D.当x>1时,﹣1<y<07.(2分)如图,在矩形ABCD中,AB=8厘米,BC=10厘米,点E在边AB上,且AE=2厘米,如果动点P在线段BC上以2厘米/秒的速度由B点向C点运动,同时,动点Q 在线段CD上由C点向D点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秒,当△BPE与△CQP全等时,t的值为()A.2B.1.5或2C.2.5D.2或2.58.(2分)如图,已知∠MON=30°,B为OM上一点,BA⊥ON于点A,四边形ABCD为正方形,P为射线BM上一动点,连结CP,将CP绕点C顺时针方向旋转90°得CE,连接BE,若AB=2,则BE的最小值为()A.+1B.2﹣1C.3D.4﹣二、填空题(本题共8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9.(3分)方程x2=2x的解是.10.(3分)某地区为估计该地区黄羊的只数,先捕捉20只黄羊给它们分别作上标志,然后放回,待有标志的黄羊完全混合于黄羊群后,第二次捕捉60只黄羊,发现其中2只有标志.从而估计该地区有黄羊只.11.(3分)小明的身高1.6米,他在阳光下的影长为0.8米,同一时刻,校园的旗杆影长为4.5米,则该旗杆高米.12.(3分)如图,已知点A在反比例函数图象上,AC⊥y轴于点C,点B在x轴的负半轴上,且△ABC的面积为3,则该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为.13.(3分)如图,某小区有一块长为30m,宽为24m的矩形空地,计划在其中修建两块相同的矩形绿地,它们的面积之和为480m2,两块绿地之间及周边有宽度相等的人行通道,设人行通道的宽度为xm,则可列方程为.14.(3分)如图,在菱形ABCD中,∠BAD=120°,CE⊥AD,且CE=BC,连接BE交对角线AC于点F,则∠EFC=°.15.(3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为坐标原点,点A,B的坐标分别为(0,4),(﹣3,0),E为AB的中点,EF∥AO交OB于点F,AF与EO交于点P,则EP的长为.16.(3分)如图,正方形A1ABC的边长为1,正方形A2A1B1C1边长为2.正方形A3A2B2C2边长为4,…依此规律继续做正方形A n+1A n B n∁n,其中点A,A1,A2,A3,…在同一条直线上,连接AC1交A1B1于点D1,连接A1C2交A2B2于点D2,…,若记△AA1D1的面积为S1,△A1A2D2的面积为S2…,△A n﹣1A n D n的面积为S n,则S2019=.三、解答题(本大题共2个题,17题6分,18题5分,共11分)17.(6分)用适当的方法解下列一元二次方程:(1)(x﹣1)2=2;(2)2x2+5x=﹣218.(5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C的顶点都在小方格的格点上.(1)点A的坐标是;点C的坐标是;(2)以原点O为位似中心,将△ABC缩小,使变换后得到的△A1B1C1与△ABC对应边的比为1:2,请在网格中画出△A1B1C1;(3)△A1B1C1的面积为.四、解答题(本大题共3个题,19题6分,20,21题各8分,共22分)19.(6分)某气球内充满了一定质量的气体,当温度不变时,气球内气体的气压P(单位:千帕)随气体体积V(单位:立方米)的变化而变化,P随V的变化情况如下表所示.(1)写出符合表格数据的P关于V的函数表达式;(2)当气球的体积为20立方米时,气球内气体的气压P为多少千帕?(3)当气球内的气压大于144千帕时,气球将爆炸,依照(1)中的函数表达式,基于安全考虑,气球的体积至少为多少立方米?20.(8分)小明和小亮两同学做游戏,游戏规则是:有一个不透明的盒子,里面装有两张红卡片,两张绿卡片,卡片除颜色外其它均相同,两人先后从盒子中取出一张卡片(不放回),若两人所取卡片的颜色相同,则小明获胜,否则小亮获胜.(1)请用画树状图或列表法列出游戏所有可能的结果;(2)请根据你的计算结果说明游戏是否公平,若不公平,你认为对谁有利?21.(8分)如图,在△ABC中,D、E分别是边AC、BC的中点,F是BC延长线上一点,∠F=∠B.(1)若AB=10,求FD的长;(2)若AC=BC,求证:△CDE∽△DFE.五、解答题(本大题共3个题,22题8分,23题9分,24题10分,共27分)22.(8分)利民商场经营某种品牌的T恤,购进时的单价是300元,根据市场调查:在一段时间内,销售单价是400元时,销售量是60件,销售单价每涨10元,销售量就减少1件.设这种T恤的销售单价为x元(x>400)时,销售量为y件、销售利润为W元.(1)请分别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y和W(把结果填入下表):(2)该商场计划实现销售利润10000元,并尽可能增加销售量,那么x的值应当是多少?23.(9分)如图,一次函数y=mx+n(m≠0)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y=(k≠0)的图象交于第一、三象限内的A,B两点,与y轴交于点C,过点B作BM⊥x轴,垂足为点M,BM=OM=2,点A的纵坐标为4.(1)求该反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表达式;(2)直线AB交x轴于点D,过点D作直线l⊥x轴,如果直线l上存在点P,坐标平面内存在点Q.使四边形OP AQ是矩形,求出点P的坐标.24.(10分)如图1,在正方形ABCD中,E是边BC上的点,将线段DE绕点E逆时针旋转90°得到EF,过点C作CG∥EF交BA(或其延长线)于点G,连接DF,FG.(1)FG与CE的数量关系是,位置关系是.(2)如图2,若点E是CB延长线上的点,其它条件不变.①(1)中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请作出判断,并给予证明;②DE,DF分别交BG于点M,N,若BC=2BE,求.2018-2019学年辽宁省锦州市九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本题共8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1.【解答】解:一个空心圆柱体,其左视图为.故选:B.2.【解答】解:∵x2+x+1=0,∴△=12﹣4×1×1=﹣3<0,∴该方程无实数根,故选:C.3.【解答】解:列表如下:∴一共有9种等可能的结果,其中两次抽得纸牌均为红桃的有4种结果,∴两次抽得纸牌均为红桃的概率为,故选:A.4.【解答】解:A、错误.有3个角为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B、正确.矩形的对角线相等.C、错误.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不一定相等.D、错误.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不一定是菱形.故选:B.5.【解答】解:∵DE∥AC,∴DB:AB=BE:BC,∵DB=4,AB=6,BE=3,∴4:6=3:BC,解得:BC=,∴EC=BC﹣BE=.故选:C.6.【解答】解:对于y=,当x=﹣1时,y=1,∴该函数图象经过点(﹣1,1),A正确,不符合题意;∵k=﹣1<0,∴该函数图象在第二、四象限,B正确,不符合题意;当x<0时,y随着x的增大而增大,C错误,符合题意;当x>1时,﹣1<y<0,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7.【解答】解:当点Q的运动速度与点P的运动速度都是2厘米/秒,若△BPE≌△CQP,则BP=CQ,BE=CP,∵AB=8厘米,BC=10厘米,AE=2厘米,∴BE=CP=6厘米,∴BP=10﹣6=4厘米,∴运动时间=4÷2=2(秒);当点Q的运动速度与点P的运动速度不相等,∴BP≠CQ,∵∠B=∠C=90°,∴要使△BPE与△OQP全等,只要BP=PC=5厘米,CQ=BE=6厘米,即可.∴点P,Q运动的时间t=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本题共8个小题,每小题2分,。
安徽省合肥市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期末考试 数学试题及答案
请在第三象限内画出△A2B2C2;
(3)求出S△A1B1C1:S△A2B2C2的值.
解:
四、(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8分,满分16分)
17.如图,连接在一起的两个正方形的边长都为1cm,一个微型机器人由点A开始按ABCDEFCGA…的顺序沿正方形的边循环移动.
安徽省合肥市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期末考试
数学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40分)
1. 的绝对值是-----------------------------------------------------【】A. B. C. D.
2.有五个相同的小正方体堆成的物体如图所示,它的主视-----------------------【】
A.1100人B.1200人C.1300人D.1400人
10.如图,矩形ABCD中,P为CD中点,点Q为AB上的动点(不与A,B重合).过Q作QM⊥PA于M,QN⊥PB于N.设AQ的长度为x,QM与QN的长度和为y.则能表示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的图象大致是------------------------------------【】
(1)小帅的速度为米/分钟,a=,小帅家离科技馆的距离为米;
(2)已知小浩的步行速度是40米/分钟,设小浩步行时与家的距离为y1(米),请在图中画出y1(米)与x(分钟)的函数图象;
解:
(3)小刚出发几分钟后两人在途中相遇?
解:
八、(本题满分14分)
4.如图,AB∥CD,点E在BC上,且CD=CE,∠D=74°,则∠B的度数为------【】
A. 16°B.22°C. 32°D. 68°
九年级上册合肥数学期末试卷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九年级上册合肥数学期末试卷测试卷(含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分别写有数字0,﹣1,﹣2,1,3的五张卡片,除数字不同外其他均相同,从中任抽一张,那么抽到负数的概率是( ) A .15B .25C .35D .452.函数y=mx 2+2x+1的图像 与x 轴只有1个公共点,则常数m 的值是( ) A .1 B .2 C .0,1 D .1,2 3.已知一元二次方程x 2+kx-3=0有一个根为1,则k 的值为( )A .−2B .2C .−4D .44.如图,已知等边△ABC 的边长为4,以AB 为直径的圆交BC 于点F ,CF 为半径作圆,D 是⊙C 上一动点,E 是BD 的中点,当AE 最大时,BD 的长为( )A .3B .5C .4D .65.二次函数2y ax bx c =++(a ,b ,c 为常数,且0a ≠)中的x 与y 的部分对应值如下表:x2- 1-0 12y5 03- 4-3-以下结论:①二次函数2y ax bx c =++有最小值为4-; ②当1x <时,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③二次函数2y ax bx c =++的图象与x 轴只有一个交点;④当13x 时,0y <.其中正确的结论有( )个A .1B .2C .3D .46.如图,△ABC 中,∠BAC=90°,AB=3,AC=4,点D 是BC 的中点,将△ABD 沿AD 翻折得到△AED ,连CE ,则线段CE 的长等于( )A.2 B.54C.53D.757.方程2x x=的解是()A.x=0 B.x=1 C.x=0或x=1 D.x=0或x=-1 8.已知二次函数y=x2+mx+n的图像经过点(―1,―3),则代数式mn+1有()A.最小值―3 B.最小值3 C.最大值―3 D.最大值39.如图1,在菱形ABCD中,∠A=120°,点E是BC边的中点,点P是对角线BD上一动点,设PD的长度为x,PE与PC的长度和为y,图2是y关于x的函数图象,其中H是图象上的最低点,则a+b的值为()A.73B.234+C.1433D.223310.如图,BC是O的直径,A,D是O上的两点,连接AB,AD,BD,若70ADB︒∠=,则ABC∠的度数是()A.20︒B.70︒C.30︒D.90︒11.已知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像如图所示,则下列结论正确的个数有()①c>0;②b2-4ac<0;③a-b+c>0;④当x>-1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A.4个B.3个C.2个D.1个12.已知1x =是方程220x ax ++=的一个根,则方程的另一个根为( ) A .-2B .2C .-3D .3二、填空题13.如图,点A 、B 分别在y 轴和x 轴正半轴上滑动,且保持线段AB =4,点D 坐标为(4,3),点A 关于点D 的对称点为点C ,连接BC ,则BC 的最小值为_____.14.已知tan (α+15°)=33,则锐角α的度数为______°. 15.如图,AB 、CD 、EF 所在的圆的半径分别为r 1、r 2、r 3,则r 1、r 2、r 3的大小关系是____.(用“<”连接)16.关于x 的方程(m ﹣2)x 2﹣2x +1=0是一元二次方程,则m 满足的条件是_____. 17.如图,已知D 是等边△ABC 边AB 上的一点,现将△ABC 折叠,使点C 与D 重合,折痕为EF ,点E 、F 分别在AC 和BC 上.如果AD :DB=1:2,则CE :CF 的值为____________.18.在△ABC 中,∠C =90°,cosA =35,则tanA 等于 . 19.如图,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都为1,点A 、B 、C 都在小正方形的顶点上,则∠ABC 的正切值为_____.20.某厂一月份的总产量为500吨,通过技术更新,产量逐月提高,三月份的总产量达到720吨.若平均每月增长率是,则可列方程为__.21.若m 是方程5x 2﹣3x ﹣1=0的一个根,则15m ﹣3m+2010的值为_____. 22.已知⊙O 半径为4,点,A B 在⊙O 上,21390,sin 13BAC B ∠=∠=,则线段OC 的最大值为_____.23.有一块三角板ABC ,C ∠为直角,30ABC ∠=︒,将它放置在O 中,如图,点A 、B 在圆上,边BC 经过圆心O ,劣弧AB 的度数等于_______︒24.已知正方形ABCD 边长为4,点P 为其所在平面内一点,PD =5,∠BPD =90°,则点A 到BP 的距离等于_____.三、解答题25.对于代数式ax 2+bx +c ,若存在实数n ,当x =n 时,代数式的值也等于n ,则称n 为这个代数式的不变值.例如:对于代数式x 2,当x =0时,代数式等于0;当x =1时,代数式等于1,我们就称0和1都是这个代数式的不变值.在代数式存在不变值时,该代数式的最大不变值与最小不变值的差记作A .特别地,当代数式只有一个不变值时,则A =0. (1)代数式x 2﹣2的不变值是 ,A = . (2)说明代数式3x 2+1没有不变值;(3)已知代数式x 2﹣bx +1,若A =0,求b 的值.26.如图,抛物线y=-x 2+bx+3与x 轴交于A ,B 两点,与y 轴交于点C ,其中点A (-1,0).过点A 作直线y=x+c 与抛物线交于点D ,动点P 在直线y=x+c 上,从点A 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点D 运动,过点P 作直线PQ ∥y 轴,与抛物线交于点Q ,设运动时间为t (s ).(1)直接写出b ,c 的值及点D 的坐标;(2)点 E 是抛物线上一动点,且位于第四象限,当△CBE 的面积为6时,求出点E 的坐标;(3)在线段PQ 最长的条件下,点M 在直线PQ 上运动,点N 在x 轴上运动,当以点D 、M 、N 为顶点的三角形为等腰直角三角形时,请求出此时点N 的坐标.27.如图,AD 是⊙O 的直径,AB 为⊙O 的弦,OP ⊥AD ,OP 与AB 的延长线交于点P ,点C 在OP 上,满足∠CBP =∠ADB . (1)求证:BC 是⊙O 的切线;(2)若OA =2,AB =1,求线段BP 的长.28.解方程: (1)x 2﹣2x ﹣1=0;(2)(2x ﹣1)2=4(2x ﹣1).29.如图,已知ABC ∆中,3045ABC ACB ∠=︒∠=︒,,8AB =.求ABC ∆的面积.30.某景区检票口有A 、B 、C 、D 共4个检票通道.甲、乙两人到该景区游玩,两人分别从4个检票通道中随机选择一个检票. (1)甲选择A 检票通道的概率是 ;(2)求甲乙两人选择的检票通道恰好相同的概率.31.如图,某农户计划用长12m 的篱笆围成一个“日”字形的生物园饲养两种不同的家禽,生物园的一面靠墙,且墙的可利用长度最长为7m .(1)若生物园的面积为9m 2,则这个生物园垂直于墙的一边长为多少? (2)若要使生物园的面积最大,该怎样围?32.某小型工厂9月份生产的A 、B 两种产品数量分别为200件和100件,A 、B 两种产品出厂单价之比为2:1,由于订单的增加,工厂提高了A、B两种产品的生产数量和出厂单价,10月份A产品生产数量的增长率和A产品出厂单价的增长率相等,B产品生产数量的增长率是A产品生产数量的增长率的一半,B产品出厂单价的增长率是A产品出厂单价的增长率的2倍,设B产品生产数量的增长率为x(0x ),若10月份该工厂的总收入增加了4.4x,求x的值.【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1.B解析:B【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概率的求法,找准两点:①全部等可能情况的总数;②符合条件的情况数目;二者的比值就是其发生的概率. 因此,从0,﹣1,﹣2,1,3中任抽一张,那么抽到负数的概率是2 5 .故选B.考点:概率.2.C解析:C【解析】【分析】分两种情况讨论,当m=0和m≠0,函数分别为一次函数和二次函数,由抛物线与x轴只有一个交点,得到根的判别式的值等于0,列式求解即可.【详解】解:①若m=0,则函数y=2x+1,是一次函数,与x轴只有一个交点;②若m≠0,则函数y=mx2+2x+1,是二次函数.根据题意得:b2-4ac=4-4m=0,解得:m=1.∴m=0或m=1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的性质与抛物线与x轴的交点,抛物线与x轴的交点个数由根的判别式的值来确定.本题中函数可能是二次函数,也可能是一次函数,需要分类讨论,这是本题的容易失分之处.3.B解析:B分析:根据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的定义,把x=1代入方程得关于k的一次方程1-3+k=0,然后解一次方程即可.详解:把x=1代入方程得1+k-3=0,解得k=2.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解:能使一元二次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是一元二次方程的解.4.B解析:B【解析】【分析】点E在以F为圆心的圆上运到,要使AE最大,则AE过F,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圆周角定理证得F是BC的中点,从而得到EF为△BCD的中位线,根据平行线的性质证得CD⊥BC,根据勾股定理即可求得结论.【详解】解:点D在⊙C上运动时,点E在以F为圆心的圆上运到,要使AE最大,则AE过F,连接CD,∵△ABC是等边三角形,AB是直径,∴EF⊥BC,∴F是BC的中点,∵E为BD的中点,∴EF为△BCD的中位线,∴CD∥EF,∴CD⊥BC,BC=4,CD=2,故2216425BC CD+=+=故选: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圆周角定理,三角形中位线的性质以及勾股定理,熟练并正确的作出辅助圆是解题的关键.5.B解析:B【分析】根据表中数据,可获取相关信息:抛物线的顶点坐标为(1,-4),开口向上,与x 轴的两个交点坐标是(-1,0)和(3,0),据此即可得到答案. 【详解】①由表格给出的数据可知(0,-3)和(2,-3)是一对对称点,所以抛物线的对称轴为202+=1,即顶点的横坐标为x=1,所以当x=1时,函数取得最小值-4,故此选项正确; ②由表格和①可知当x <1时,函数y 随x 的增大而减少;故此选项错误;③由表格和①可知顶点坐标为(1,-4),开口向上,∴二次函数2y ax bx c =++的图象与x 轴有两个交点,一个是(-1,0),另一个是(3,0);故此选项错误; ④函数图象在x 轴下方y<0,由表格和③可知,二次函数2y ax bx c =++的图象与x 轴的两个交点坐标是(-1,0)和(3,0),∴当13x 时,y<0;故此选项正确;综上:①④两项正确, 故选:B . 【点睛】本题综合性的考查了二次函数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能根据二次函数的对称性判断:纵坐标相同两个点的是一对对称点.6.D解析:D 【解析】 【分析】如图连接BE 交AD 于O ,作AH ⊥BC 于H .首先证明AD 垂直平分线段BE ,△BCE 是直角三角形,求出BC 、BE ,在Rt △BCE 中,利用勾股定理即可解决问题. 【详解】如图连接BE 交AD 于O ,作AH ⊥BC 于H .在Rt △ABC 中,∵AC=4,AB=3, ∴2234+, ∵CD=DB , ∴AD=DC=DB=52, ∵12•BC•AH=12•AB•AC ,∴AH=125,∵AE=AB,DE=DB=DC,∴AD垂直平分线段BE,△BCE是直角三角形,∵12•AD•BO=12•BD•AH,∴OB=125,∴BE=2OB=245,在Rt△BCE中,75 ==.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翻折变换、直角三角形的斜边中线的性质、勾股定理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学会利用面积法求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7.C解析:C【解析】【分析】根据因式分解法,可得答案.【详解】解:2x x=,方程整理,得,x2-x=0因式分解得,x(x-1)=0,于是,得,x=0或x-1=0,解得x1=0,x2=1,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解一元二次方程,因式分解法是解题关键.8.A解析:A【解析】【分析】把点(-1,-3)代入y=x2+mx+n得n=-4+m,再代入mn+1进行配方即可.【详解】∵二次函数y=x2+mx+n的图像经过点(-1,-3),∴-3=1-m+n,∴n=-4+m,代入mn+1,得mn+1=m2-4m+1=(m-2)2-3.∴代数式mn +1有最小值-3.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以及二次函数的性质,把函数mn+1的解析式化成顶点式是解题的关键.9.C解析:C 【解析】 【分析】由A 、C 关于BD 对称,推出PA =PC ,推出PC +PE =PA +PE ,推出当A 、P 、E 共线时,PE +PC 的值最小,观察图象可知,当点P 与B 重合时,PE +PC =6,推出BE =CE =2,AB =BC =4,分别求出PE +PC 的最小值,PD 的长即可解决问题. 【详解】解:∵在菱形ABCD 中,∠A =120°,点E 是BC 边的中点, ∴易证AE ⊥BC , ∵A 、C 关于BD 对称, ∴PA =PC , ∴PC +PE =PA +PE ,∴当A 、P 、E 共线时,PE +PC 的值最小,即AE 的长. 观察图象可知,当点P 与B 重合时,PE +PC =6, ∴BE =CE =2,AB =BC =4,∴在Rt △AEB 中,BE =∴PC +PE 的最小值为∴点H 的纵坐标a = ∵BC ∥AD , ∴AD PDBE PB= =2,∵BD =∴PD =233⨯=∴点H 的横坐标b ,∴a +b ==; 故选C . 【点睛】本题考查动点问题的函数图象,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找出所求问题需要的条件,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解答.10.A解析:A【解析】【分析】连接AC ,如图,根据圆周角定理得到90BAC ︒∠=,70ACB ADB ︒∠=∠=,然后利用互余计算ABC ∠的度数.【详解】连接AC ,如图,∵BC 是O 的直径,∴90BAC ︒∠=,∵70ACB ADB ︒∠=∠=,∴907020ABC ︒︒︒∠=-=.故答案为20︒.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圆周角定理和推论,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圆周角定理和推论.11.C解析:C【解析】【分析】由抛物线的开口方向判断a 与0的关系,由抛物线与y 轴的交点判断c 与0的关系,然后根据抛物线与x 轴交点及x=-1时二次函数的值的情况进行推理,进而对所得结论进行判断.【详解】解:由图象可知,a <0,c >0,故①正确;抛物线与x 轴有两个交点,则b²-4ac>0,故②错误;∵当x=-1时,y>0,即a-b+c>0, 故③正确;由图象可知,图象开口向下,对称轴x >-1,在对称轴右侧, 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而在对称轴左侧和-1之间,是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故④错误.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图象与系数的关系:二次项系数a 决定抛物线的开口方向和大小.当a >0时,抛物线向上开口;当a <0时,抛物线向下开口;一次项系数b 和二次项系数a 共同决定对称轴的位置:当a 与b 同号时,对称轴在y 轴左; 当a 与b 异号时,对称轴在y轴右.常数项c决定抛物线与y轴交点:抛物线与y轴交于(0,c).抛物线与x轴交点个数由判别式确定:△=b2-4ac>0时,抛物线与x轴有2个交点;△=b2-4ac=0时,抛物线与x轴有1个交点;△=b2-4ac<0时,抛物线与x轴没有交点.12.B解析:B【解析】【分析】根据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求解.【详解】设另一根为m,则1•m=2,解得m=2.故选B.【点睛】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根与系数的关系为:x1+x2=-ba,x1•x2=ca.要求熟练运用此公式解题.二、填空题13.6【解析】【分析】取AB的中点E,连接OE,DE,OD,依据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即可得到BC=2DE,再根据O,E,D在同一直线上时,DE的最小值等于OD-OE=3,即可得到BC的最小值等于6.解析:6【解析】【分析】取AB的中点E,连接OE,DE,OD,依据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即可得到BC=2DE,再根据O,E,D在同一直线上时,DE的最小值等于OD-OE=3,即可得到BC的最小值等于6.【详解】解:如图所示,取AB的中点E,连接OE,DE,OD,由题可得,D是AC的中点,∴DE是△ABC的中位线,∴BC=2DE,∵点D坐标为(4,3),∴OD5,∵Rt△ABO中,OE=12AB=12×4=2,∴当O,E,D在同一直线上时,DE的最小值等于OD﹣OE=3,∴BC的最小值等于6,故答案为:6.【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勾股定理,三角形三条边的关系,直角三角形斜边上中线的性质以及三角形中位线定理的运用,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掌握直角三角形斜边上中线的性质以及三角形中位线定理.14.15【解析】【分析】直接利用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求出答案.【详解】解:tan(α+15°)=∴α+15°=30°,∴α=15°故答案是15【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解析:15【解析】【分析】直接利用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求出答案.【详解】解:tan(α+15°)∴α+15°=30°,∴α=15°故答案是15【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正确记忆相关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是解题关键.15.r3 <r2 <r1【解析】【分析】利用尺规作图分别做出、、所在的圆心及半径,从而进行比较即可.【详解】解:利用尺规作图分别做出、、所在的圆心及半径∴r3 <r2 <r1故答案为:r解析:r3<r2<r1【解析】【分析】利用尺规作图分别做出AB、CD、EF所在的圆心及半径,从而进行比较即可.【详解】解:利用尺规作图分别做出AB、CD、EF所在的圆心及半径∴r3<r2<r1故答案为:r3<r2<r1【点睛】本题考查利用圆弧确定圆心及半径,掌握尺规作图的基本方法,准确确定圆心及半径是本题的解题关键.16.【解析】【分析】根据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ax2+bx+c=0(a≠0),列含m的不等式求解即可.【详解】解:∵关于x的方程(m﹣2)x2﹣2x+1=0是一元二次方程,∴m-2≠0,∴m≠解析:2m【解析】【分析】根据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ax2+bx+c=0(a≠0),列含m的不等式求解即可.【详解】解:∵关于x的方程(m﹣2)x2﹣2x+1=0是一元二次方程,∴m-2≠0,∴m≠2.故答案为:m≠2.【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满足二次项系数不为0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7.【解析】【分析】根据折叠的性质可得DE=CE,DF=CF,利用两角对应相等的两三角形相似得出△AED ∽△BDF,进而得出对应边成比例得出比例式,将比例式变形即可得.【详解】解:如图,连接D解析:4 5【解析】【分析】根据折叠的性质可得DE=CE,DF=CF,利用两角对应相等的两三角形相似得出△AED∽△BDF,进而得出对应边成比例得出比例式,将比例式变形即可得.【详解】解:如图,连接DE,DF,∵△ABC是等边三角形,∴AB=BC=AC, ∠A=∠B=∠ACB=60°,由折叠可得,∠EDF=∠ACB=60°,DE=CE,DF=CF∵∠BDE=∠BDF+∠FDE=∠A+∠AED,∴∠BDF+60°=∠AED+60°,∴∠BDF=∠AED,∵∠A=∠B,∴△AED∽△BDF,∴AD AE DE BF BD DF,设AD=x,∵AD:DB=1:2,则BD=2x,∴AC=BC=3x,∵AD AE DE BF BD DF,∴AD AE DE DE BF BD DF DF ∴323x x DE x x DF∴45DE DF , ∴45CE CF .故答案为:45. 【点睛】 本题考查了折叠的性质,利用三角形相似对应边成比例及比例的性质解决问题,能发现相似三角形的模型,即“一线三等角”是解答此题的重要突破口. 18..【解析】试题分析:∵在△ABC 中,∠C =90°,cosA =,∴.∴可设.∴根据勾股定理可得.∴.考点:1.锐角三角函数定义;2.勾股定理. 解析:43. 【解析】 试题分析:∵在△ABC 中,∠C =90°,cosA =35,∴35AC AB =. ∴可设35AC k AB k ==,.∴根据勾股定理可得4BC k =.∴44tanA 33BC k AC k ===. 考点:1.锐角三角函数定义;2.勾股定理.19.1【解析】根据勾股定理求出△ABC 的各个边的长度,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求出∠ACB =90°,再解直角三角形求出即可.【详解】如图:长方形AEFM ,连接AC ,∵由勾股定理得:AB解析:1【解析】【分析】根据勾股定理求出△ABC 的各个边的长度,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求出∠ACB =90°,再解直角三角形求出即可.【详解】如图:长方形AEFM ,连接AC ,∵由勾股定理得:AB 2=32+12=10,BC 2=22+12=5,AC 2=22+12=5∴AC 2+BC 2=AB 2,AC =BC ,即∠ACB =90°,∴∠ABC =45°∴tan ∠ABC=1【点睛】本题考查了解直角三角形和勾股定理及逆定理等知识点,能求出∠ACB =90°是解此题的关键.20.【解析】【分析】根据增长率的定义列方程即可,二月份的产量为:,三月份的产量为:.【详解】二月份的产量为:,三月份的产量为:.【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增长率问题,解题关键是熟解析:2500(1)720x +=【解析】根据增长率的定义列方程即可,二月份的产量为:500(1)x +,三月份的产量为:2500(1)720x +=.【详解】二月份的产量为:500(1)x +,三月份的产量为:2500(1)720x +=.【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增长率问题,解题关键是熟练理解增长率的表示方法,一般用增长后的量=增长前的量×(1+增长率). 21.2019【解析】【分析】根据m 是方程5x2﹣3x ﹣1=0的一个根代入得到5m2﹣3m ﹣1=0,进一步得到5m2﹣1=3m ,两边同时除以m 得:5m ﹣=3,然后整体代入即可求得答案.【详解】解解析:2019【解析】【分析】根据m 是方程5x 2﹣3x ﹣1=0的一个根代入得到5m 2﹣3m ﹣1=0,进一步得到5m 2﹣1=3m ,两边同时除以m 得:5m ﹣1m =3,然后整体代入即可求得答案. 【详解】解:∵m 是方程5x 2﹣3x ﹣1=0的一个根,∴5m 2﹣3m ﹣1=0,∴5m 2﹣1=3m ,两边同时除以m 得:5m ﹣1m =3, ∴15m ﹣3m +2010=3(5m ﹣1m)+2010=9+2010=2019, 故答案为:2019.【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灵活的进行代数式的变形是解题的关键.22.【解析】【分析】过点A 作AE ⊥AO,并使∠AEO =∠ABC,先证明,由三角函数可得出,进而求得,再通过证明,可得出,根据三角形三边关系可得:,由勾股定理可得,求出BE的最大值,则答案即可求出.解析:41383+【解析】【分析】过点A作AE⊥AO,并使∠AEO=∠ABC,先证明ABC AEO∆∆,由三角函数可得出23AOAE=,进而求得6AE=,再通过证明AEB AOC∆∆,可得出23OC BE=,根据三角形三边关系可得:BE OE OB≤+,由勾股定理可得213OE=,求出BE的最大值,则答案即可求出.【详解】解:过点A作AE⊥AO,并使∠AEO=∠ABC,∵OAE BACAEO ABC∠=∠⎧⎨∠=∠⎩,∴ABC AEO∆∆,∴tanAC AOBAB AE∠==,∵213sin B∠=,∴2213313cos11313B⎛⎫∠=-=⎪⎪⎝⎭,∴213sin213tancos3313BBn B∠∠===∠,∴23AOAE=,又∵4AO=,∴6AE=,∵90,90EAB BAO OAC BAO∠+∠=︒∠+∠=︒,∴=EAB OAC∠∠,又∵AC AO AB AE=, ∴AEB AOC ∆∆, ∴23OC AC BE AB ==, ∴23OC BE =, 在△OEB 中,根据三角形三边关系可得:BE OE OB ≤+,∵OE ===,∴4OE OB +=,∴BE 的最大值为:4,∴OC 的最大值为:()28433=.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相似的判定和性质、三角函数、勾股定理及三角形三边关系,解题的关键是构造直角三角形. 23.120°【解析】【分析】因为半径相等,根据等边对等角结合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即可求得,继而求得答案.【详解】如图,连接OA ,∵OA ,OB 为半径,∴,∴,∴劣弧的度数等于,故答案为:1解析:120°【解析】【分析】因为半径相等,根据等边对等角结合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即可求得AOB ∠,继而求得答案.【详解】如图,连接OA ,∵OA ,OB 为半径,∴30OAB ABO ∠=∠=︒,∴180120AOB OAB ABO ∠=︒-∠-∠=︒,∴劣弧AB的度数等于120︒,故答案为:120.【点睛】本题考查了圆心角、弧、弦之间的关系以及圆周角定理,是基础知识要熟练掌握.24.或【解析】【分析】由题意可得点P在以D为圆心,为半径的圆上,同时点P也在以BD为直径的圆上,即点P是两圆的交点,分两种情况讨论,由勾股定理可求BP,AH的长,即可求点A到BP的距离.【详解】-335+335【解析】【分析】由题意可得点P在以D5P也在以BD为直径的圆上,即点P是两圆的交点,分两种情况讨论,由勾股定理可求BP,AH的长,即可求点A到BP 的距离.【详解】∵点P满足PD5∴点P在以D5∵∠BPD=90°,∴点P在以BD为直径的圆上,∴如图,点P是两圆的交点,若点P在AD上方,连接AP,过点A作AH⊥BP,∵CD=4=BC,∠BCD=90°,∴BD=2∵∠BPD=90°,∴BP22BD PD-3,∵∠BPD=90°=∠BAD,∴点A,点B,点D,点P四点共圆,∴∠APB=∠ADB=45°,且AH⊥BP,∴∠HAP=∠APH=45°,∴AH=HP,在Rt△AHB中,AB2=AH2+BH2,∴16=AH2+(3AH)2,∴AH 335+AH335-,若点P在CD的右侧,同理可得AH=3352,综上所述:AH=3352或3352.【点睛】本题是正方形与圆的综合题,正确确定点P是以D5BD为直径的圆的交点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三、解答题25.(1)﹣1和2;3;(2)见解析;(3)﹣3或1【解析】【分析】(1)根据不变值的定义可得出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解之即可求出x的值,再做差后可求出A的值;(2)由方程的系数结合根的判别式可得出方程3x2﹣x+1=0没有实数根,进而可得出代数式3x 2+1没有不变值;(3)由A =0可得出方程x 2﹣(b +1)x +1=0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进而可得出△=0,解之即可得出结论.【详解】解:(1)依题意,得:x 2﹣2=x ,即x 2﹣x ﹣2=0,解得:x 1=﹣1,x 2=2,∴A =2﹣(﹣1)=3.故答案为﹣1和2;3.(2)依题意,得:3x 2 +1=x ,∴3x 2﹣x +1=0,∵△=(﹣1)2﹣4×3×1=﹣11<0,∴该方程无解,即代数式3x 2+1没有不变值.(3)依题意,得:方程x 2﹣bx +1= x 即x 2﹣(b +1)x +1=0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b +1)]2﹣4×1×1=0,∴b 1=﹣3,b 2=1.答:b 的值为﹣3或1.【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以及根的判别式,根据不变值的定义,求出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是解题的关键.26.(1)b=2,c=1,D (2,3);(2)E(4,-5) ;(3)N(2,0),N(-4,0),N(-2.5,0),N(3.5,0)【解析】【分析】(1)将点A 分别代入y=-x 2+bx+3,y=x+c 中求出b 、c 的值,确定解析式,再解两个函数关系式组成的方程组即可得到点D 的坐标;(2))过点E 作EF ⊥y 轴,设E (x ,-x 2+2x+3),先求出点B 、C 的坐标,再利用面积加减关系表示出△CBE 的面积,即可求出点E 的坐标.(3)分别以点D 、M 、N 为直角顶点讨论△MND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时点N 的坐标.【详解】(1)将A (-1,0)代入y=-x 2+bx+3中,得-1-b+3=0,解得b=2,∴y=-x 2+2x+3,将点A 代入y=x+c 中,得-1+c=0,解得c=1,∴y=x+1,解2123y x y x x =+⎧⎨=-++⎩,解得1123x y =⎧⎨=⎩,2210x y =-⎧⎨=⎩(舍去), ∴D (2,3).∴b= 2 ,c= 1 ,D (2,3).(2)过点E 作EF⊥y 轴,设E (x ,-x 2+2x+3),当y=-x 2+2x+3中y=0时,得-x 2+2x+3=0,解得x 1=3,x 2=-1(舍去),∴B(3,0).∵C(0,3),∴CBE CBO CFE S S S梯形OFEB -S , ∴22111633(3)(23)(2)222x x x x x x , 解得x 1=4,x 2=-1(舍去),∴E(4,-5).(3)∵A(-1,0),D(2,3),∴直线AD 的解析式为y=x+1,设P (m ,m+1),则Q (m ,-m 2+2m+3),∴线段PQ 的长度h=-m 2+2m+3-(m+1)=219()24m, ∴当12m ==0.5,线段PQ 有最大值. 当∠D 是直角时,不存在△MND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情形;当∠M 是直角时,如图1,点M 在线段DN 的垂直平分线上,此时N 1(2,0);当∠M 是直角时,如图2,作DE ⊥x 轴,M 2E ⊥HE ,N 2H ⊥HE,∴∠H=∠E=90︒,∵△M 2N 2D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N 2M 2=M 2D,∠N 2M 2D=90︒,∵∠N 2M 2H=∠M 2DE,∴△N2M2H≌△M2DE,∴N2H=M2E=2-0.5=1.5,M2H=DE,∴E(2,-1.5),∴M2H=DE=3+1.5=4.5,∴ON2=4.5-0.5=4,∴N2(-4,0);当∠N是直角时,如图3,作DE⊥x轴,∴∠N3HM3=∠DEN3=90︒,∵△M3N3D是等腰直角三角形,∴N3M3=N3D,∠DN3M3=90︒,∵∠DN3E=∠N3M3H,∴△DN3E≌△N3M3H,∴N3H=DE=3,∴N3O=3-0.5=2.5,∴N3(-2.5,0);当∠N是直角时,如图4,作DE⊥x轴,∴∠N4HM4=∠DEN4=90︒,∵△M4N4D是等腰直角三角形,∴N4M4=N4D,∠DN4M4=90︒,∵∠DN4E=∠N4M4H,∴△DN4E≌△N4M4H,∴N4H=DE=3,∴N4O=3+0.5=3.5,∴N4(3.5,0);综上,N(2,0),N(-4,0),N(-2.5,0),N(3.5,0).【点睛】此题是二次函数的综合题,考查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根据函数性质得到点坐标,由此求出图象中图形的面积;还考查了图象中构成的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情况,此时依据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求出点N的坐标.27.(1)见解析;(2)BP=7.【解析】【分析】(1)连接OB,如图,根据圆周角定理得到∠ABD=90°,再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已知条件证出∠OBC=90°,即可得出结论;(2)证明△AOP∽△ABD,然后利用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成比例求BP的长.【详解】(1)证明:连接OB,如图,∵AD是⊙O的直径,∴∠ABD=90°,∴∠A+∠ADB=90°,∵OA=OB,∴∠A=∠OBA,∵∠CBP=∠ADB,∴∠OBA+∠CBP=90°,∴∠OBC=180°﹣90°=90°,∴BC⊥OB,∴BC是⊙O的切线;(2)解:∵OA=2,∴AD=2OA=4,∵OP⊥AD,∴∠POA=90°,∴∠P+∠A=90°,∴∠P=∠D,∵∠A=∠A,∴△AOP∽△ABD,∴APAD =AOAB,即14BP=21,解得:BP=7.【点睛】本题考查了切线的判定、圆周角定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知识;熟练掌握圆周角定理和切线的判定是解题的关键.28.(1)x=22;(2)x=52或x=12.【解析】【分析】(1)根据配方法即可求出答案.(2)根据因式分解法即可求出答案.【详解】解:(1)∵x2﹣2x﹣1=0,∴x2﹣2x+1=2,∴(x ﹣2)2=2, ∴x =2±2.(2)∵(2x ﹣1)2=4(2x ﹣1),∴(2x ﹣1﹣4)(2x ﹣1)=0,∴x =52或x =12.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一元二次方程的求解,解题的关键是熟知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29.8+83【解析】【分析】过点A 作AD ⊥BC ,垂足为点D ,构造直角三角形,利用三角函数值分别求出AD 、BD 、CD 的值即可求三角形面积.【详解】解:过点A 作AD ⊥BC ,垂足为点D ,在Rt △ADB 中,∵sin AD ABC AB ∠=, ∴sin AD AB ABC =⋅∠= 1842⨯= ∵cos BD ABC AB∠=, ∴3cos 843BD AB ABC =⋅∠=⨯= 在Rt △ADC 中,∵45ACB ︒∠=,∴45CAD ︒∠=,∴AD =DC =4∴ 111()(443)4883222ABC S BC AD BD CD AD ∆=⋅=+⋅=⨯+⨯=+【点睛】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利用勾股定理求三角形面积,通过作辅助线构造直角三角形结合三角函数值是解此题的关键.30.(1)14;(2)14. 【解析】【分析】(1)直接利用概率公式求解;(2)通过列表展示所有9种等可能结果,再找出通道不同的结果数,然后根据概率公式求解.【详解】(1)解:一名游客经过此检票口时,选择A通道通过的概率=14,故答案为:14;(2)解:列表如下:共有16种可能结果,并且它们的出现是等可能的,“甲、乙两人选择相同检票通道”记为事件E,它的发生有4种可能:(A,A)、(B,B)、(C,C)、(D,D)∴P(E)=416=14.【点睛】本题考查了列表法与树状图法:利用列表法或树状图法展示所有等可能的结果n,再从中选出符合事件A或B的结果数目m,然后利用概率公式计算事件A或事件B的概率.31.(1)3m;(2)生物园垂直于墙的一边长为2m.平行于墙的一边长为6m时,围成生物园的面积最大,且为12m2【解析】【分析】(1)设垂直于墙的一边长为x米,则平行于墙的一边长为(12-3x)米,根据长方形的面积公式结合生物园的面积为9平方米,列出方程,解方程即可;(2)设围成生物园的面积为y,由题意可得:y=x(12﹣3x)且53≤x<4,从而求出y的最大值即可.【详解】设这个生物园垂直于墙的一边长为xm,(1)由题意,得x(12﹣3x)=9,解得,x1=1(不符合题意,舍去),x2=3,答:这个生物园垂直于墙的一边长为3m;(2)设围成生物园的面积为ym2.由题意,得()()21233212y x x x -+==--,∵12371230x x -≤⎧⎨-⎩> ∴53≤x <4 ∴当x =2时,y 最大值=12,12﹣3x =6,答:生物园垂直于墙的一边长为2m .平行于墙的一边长为6m 时,围成生物园的面积最大,且为12m 2.【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和二次函数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正确解读题意,根据题目给出的条件,准确列出方程和二次函数解析式.32.5%【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列出方程即可求出x 的值.【详解】根据题意,得2(12)200(12)(14)100(1)(22001100)(1 4.4)x x x x x +⨯+++⨯+=⨯+⨯+整理,得2200x x -=解这个方程,得15%x =,20x =(不合题意,舍去)所以x 的值是5%.【点睛】此题考查的是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掌握实际问题中的等量关系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安徽省合肥市九年级上学期数学期末考试试卷
安徽省合肥市九年级上学期数学期末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6题;共12分)1. (2分) (2016九下·巴南开学考) 已知一组数据:12,5,9,5,1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 平均数是9B . 极差是5C . 众数是5D . 中位数是92. (2分)(2018·陆丰模拟) 过点C(﹣1,﹣1)和点D(﹣1,5)作直线,则直线CD()A . 平行于y轴B . 平行于x轴C . 与y轴相交D . 无法确定3. (2分)已知方程mx2-mx+2=0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则m的值是()A . m=0或m=-8B . m=0或m=8C . m=-8D . m=84. (2分)如图,AB是⊙0的直径,点C在⊙0上,∠B=65°,则∠A=()A . 20°B . 25°C . 30°D . 35°5. (2分) (2019九上·台州期中) 已知⊙O的半径为3cm,OP=4cm,则点P与⊙O的位置关系是()A . 点P在圆内B . 点P在圆上C . 点P在圆外D . 无法确定6. (2分) (2016九上·余杭期中) 下列事件是必然事件的是()A . 若a是实数,则|a|≥0B . 抛一枚硬币,正面朝上C . 明天会下雨D . 打开电视,正在播放新闻二、填空题 (共10题;共10分)7. (1分)在比例尺为1:2000的地图上测得AB两地间的图上距离为5cm,则AB两地间的实际距离为________ m.8. (1分) (2019八下·余姚月考) 我们知道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有一根是1,则a+b+c=0,那么如果9a+c=3b,则方程ax2+bx+c=0有一根为________.9. (1分) (2018八上·建平期末) 已知一组数据1,2,3,5,x,它的平均数是3,则这组数据的方差是________.10. (1分) (2016九上·达拉特旗期末) 已知一条直线与圆有公共点,则这条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11. (1分)(2016·孝感) 若一个圆锥的底面圆半径为3cm,其侧面展开图的圆心角为120°,则圆锥的母线长是________cm.12. (1分)已知一条斜坡的长度是10米,高度是6米,那么坡脚的度数约为________ 。
安徽省合肥市九年级上学期数学期末考试试卷
安徽省合肥市九年级上学期数学期末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10题;共20分)1. (2分)在等边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等腰梯形中,既是中心对称图形又是轴对称图形,并且只有两条对称轴的有()个A . 1B . 2C . 3D . 4.2. (2分)若二次函数的图象的顶点坐标为(2,﹣1),且抛物线过(0,3),则二次函数的解析式是()A . y=﹣(x﹣2)2﹣1B . y=﹣(x﹣2)2﹣1C . y=(x﹣2)2﹣1D . y=(x﹣2)2﹣13. (2分)下列事件是必然事件的是()A . 抛掷一次硬币,正面向下B . 在13名同学中,至少有两名同学出生的月份相同C . 某射击运动员射击一次,命中靶心D . 任意购买一张电影票,座位号恰好是“7排8号”4. (2分)如图,已知EF是⊙O的直径,把∠A为60°的直角三角板ABC的一条直角边BC放在直线EF上,斜边AB与⊙O交于点P,点B与点O重合,将三角板ABC沿OE方向平移,使得点B与点E重合为止.设∠POF=x,则x的取值范围是()A . 30°≤x≤60°B . 30°≤x≤90°C . 30°≤x≤120°D . 60°≤x≤120°5. (2分)(2017·玉田模拟) 下列关于x的方程(k﹣1)x2+2kx+2=0根的情况说法正确的是()A .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B . 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C . 没有实数根D . 总有实数根6. (2分) (2016九上·新泰期中) ⊙O过点B,C,圆心O在等腰直角△ABC内部,∠BAC=90°,OA=1,BC=6,则⊙O的半径为()A .B . 2C .D . 37. (2分) (2016九上·吴中期末) 如图,在3×3的方格中,点A、B、C、D、E、F都是格点,从A、D、E、F四点中任意取一点,以所取点及B、C为顶点画三角形,所画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的概率是()A .B .C .D .8. (2分)(2018·道外模拟) 甲、乙在一段长2000米的直线公路上进行跑步练习,起跑时甲在起点,乙在甲的前面,若甲、乙同时起跑至甲到达终点的过程中,甲乙之间的距离y(米)与时间x(秒)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有下列说法:①甲的速度为5米/秒;②100秒时甲追上乙;③经过50秒时甲乙相距50米;④甲到终点时,乙距离终点300米.其中正确的说法有()A . 4个B . 3个C . 2个D . 1个9. (2分)某电视机厂计划用两年的时间把某种型号的电视机的成本降低36%,若每年下降的百分数相同,则这个百分数为()A . 10%B . 20%C . 120%D . 180%10. (2分)若抛物线y=a1x2 , y=a2x2的形状相同,那么()A . a1=a2B . a1=-a2C . |a1|=|a2|D . a1与a2的关系无法确定二、填空题 (共6题;共7分)11. (1分) (2019八上·韶关期中) 已知点A(2,-3),则点A关于x轴的对称点A1的坐标是________。
九年级上册合肥数学期末试卷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11.如图是二次函数y=ax2+bx+c图象的一部分,图象过点A(﹣3,0),对称轴为直线x=﹣1,下列结论:①b2>4ac;②2a+b=0;③a+b+c>0;④若B(﹣5,y1)、C(﹣1,y2)为函数图象上的两点,则y1<y2.其中正确结论是()
A.②④B.①③④C.①④D.②③
12.已知抛物线与二次函数 的图像相同,开口方向相同,且顶点坐标为 ,它对应的函数表达式为()
A. B.
C. D.
二、填空题
13.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3和6,第三边的长是方程x2﹣6x+8=0的解,则此三角形的周长是_____.
14.小亮测得一圆锥模型的底面直径为10cm,母线长为7cm,那么它的侧面展开图的面积是_____cm2.
18.如图,在 中, , , ,则 的长为________.
19.二次函数 的图象如图所示,若点 , 是图象上的两点,则 ____ (填“>”、“<”、“=”).
20.已知正方形ABCD边长为4,点P为其所在平面内一点,PD= ,∠BPD=90°,则点A到BP的距离等于_____.
21.如图,一块飞镖游戏板由大小相等的小正方形构成,向游戏板随机投掷一枚飞镖(飞镖每次都落在游戏板上),击中黑色区域的概率是_____.
28.如图,直线y=kx+b(b>0)与抛物线y= x2相交于点A(x1,y1),B(x2,y2)两点,与x轴正半轴相交于点D,于y轴相交于点C,设∆OCD的面积为S,且kS+8=0.
(1)求b的值.
(2)求证:点(y1,y2)在反比例函数y= 的图像上.
29.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基于互联网的共享单车应运而生.为了解某小区居民使用共享单车的情况,某研究小组随机采访该小区的10位居民,得到这10位居民一周内使用共享单车的次数分别为:17,12,15,20,17,0,7,26,17,9.
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九年级数学附答案
15.如图,四边形ABCD内接于⊙O,若⊙O的半径为6,∠A=130°,则扇形OBAD的面积为▲.
16.某数学兴趣小组研究二次函数y=mx2-2mx+1(m≠0)的图像时发现:无论m如何变化,该图像总经过两个定点(0,1)和(▲,▲).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11小题,共88分.请在答题卡指定区域内作答,解答时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8分)(1)解方程:3x(x-2)=x-2(2)x2-4x-1=0
18.(6分)如图,利用标杆BE测量建筑物的高度,如果标杆BE长1.2m,测得AB=1.6m,BC=8.4m,楼高CD是多少?
25.(8分)如图,要设计一本画册的封面,封面长40cm,宽30cm,正中央是一个与整个封面长宽比例相同的矩形画.如果要使四周的边衬所占面积是封面面积的,上、下边衬等宽,左、右边衬等宽,应如何设计四周边衬的宽度(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一位,参考数据:≈2.236).
26.(10分)如图①,A、B、C、D四点共圆,过点C的切线CE∥BD,与AB的延长线交于点E.
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九年级数学
(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2分,共12分.在每小题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恰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代号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1.方程x(x+2) =0的解是(▲)
A.-2
B.0,-2
C.0,2
D.无实数根
2.两个相似三角形的相似比是2:3,则这两个三角形的面积比是(▲)
合肥市九年级上册期末数学试题(word版,含解析)
合肥市九年级上册期末数学试题(word 版,含解析)一、选择题1.有一组数据5,3,5,6,7,这组数据的众数为( ) A .3B .6C .5D .72.若x=2y ,则xy的值为( ) A .2B .1C .12D .133.抛物线y =2(x ﹣2)2﹣1的顶点坐标是( ) A .(0,﹣1)B .(﹣2,﹣1)C .(2,﹣1)D .(0,1)4.若25x y =,则x y y+的值为( ) A .25B .72 C .57D .755.已知圆锥的底面半径为5cm ,母线长为13cm ,则这个圆锥的全面积是( )A .265cm πB .290cm πC .2130cm πD .2155cm π6.已知点O 是△ABC 的外心,作正方形OCDE ,下列说法:①点O 是△AEB 的外心;②点O 是△ADC 的外心;③点O 是△BCE 的外心;④点O 是△ADB 的外心.其中一定不成立的说法是( ) A .②④B .①③C .②③④D .①③④7.将抛物线23y x =向上平移3个单位,再向左平移2个单位,那么得到的抛物线的解析式为( )A .23(2)3y x =++B .23(2)3y x =-+C .23(2)3y x =+-D .23(2)3y x =-- 8.已知⊙O 的半径为1,点P 到圆心的距离为d ,若关于x 的方程x 2-2x+d=0有实数根,则点P ( )A .在⊙O 的内部B .在⊙O 的外部C .在⊙O 上D .在⊙O 上或⊙O 内部9.已知⊙O 的半径为4,点P 到圆心O 的距离为4.5,则点P 与⊙O 的位置关系是( ) A .P 在圆内B .P 在圆上C .P 在圆外D .无法确定10.如图,点A 、B 、C 均在⊙O 上,若∠AOC =80°,则∠ABC 的大小是( )A .30°B .35°C .40°D .50°11.如图,在边长为1的正方形组成的网格中,△ABC 的顶点都在格点上,将△ABC 绕点C 顺时针旋转60°,则顶点A 所经过的路径长为( )A .10πB .10C .10π D .π12.已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 (x - a )(x - b ) -12= 0 (a < b ) 的两个根为 x 1、x 2,(x 1< x 2)则实数 a 、b 、x 1、x 2的大小关系为( ) A .a < x 1< b <x 2B .a < x 1< x 2 < bC .x 1< a < x 2 < bD .x 1< a < b < x 213.如图,在圆内接四边形ABCD 中,∠A :∠C =1:2,则∠A 的度数等于( )A .30°B .45°C .60°D .80° 14.用配方法解方程2890x x ++=,变形后的结果正确的是( ) A .()249x +=- B .()247x +=-C .()2425x +=D .()247x +=15.如图,AB 为⊙O 的直径,PD 切⊙O 于点C ,交AB 的延长线于D ,且∠D =40°,则∠PCA 等于( )A .50°B .60°C .65°D .75°二、填空题16.将抛物线y =-5x 2先向左平移2个单位长度,再向下平移3个单位长度后,得到新的抛物线的表达式是________.17.如图,在△ABC 中,AB =3,AC =4,BC =6,D 是BC 上一点,CD =2,过点D 的直线l 将△ABC 分成两部分,使其所分成的三角形与△ABC 相似,若直线l 与△ABC 另一边的交点为点P ,则DP =________.18.关于x 的方程(m ﹣2)x 2﹣2x +1=0是一元二次方程,则m 满足的条件是_____. 19.在△ABC 中,∠C=90°,若AC=6,BC=8,则△ABC 外接圆半径为________;20.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l :28y x =+与坐标轴分别交于A ,B 两点,点C 在x 正半轴上,且OC =O B .点P 为线段AB (不含端点)上一动点,将线段OP 绕点O 顺时针旋转90°得线段OQ ,连接CQ ,则线段CQ 的最小值为___________.21.某厂一月份的总产量为500吨,通过技术更新,产量逐月提高,三月份的总产量达到720吨.若平均每月增长率是,则可列方程为__.22.将正整数按照图示方式排列,请写出“2020”在第_____行左起第_____个数.23.如图,在边长为4的菱形ABCD 中,∠A=60°,M 是AD 边的中点,点N 是AB 边上一动点,将△AMN 沿MN 所在的直线翻折得到△A′MN ,连接A′C ,则线段A′C 长度的最小值是______.24.从2,0,π,3.14,6这五个数中随机抽取一个数,抽到有理数的概率是____. 25.如图,点O 是△ABC 的内切圆的圆心,若∠A =100°,则∠BOC 为_____.26.数据1、2、3、2、4的众数是______.27.如图,在边长为 6 的等边△ABC 中,D 为 AC 上一点,AD=2,P 为 BD 上一点,连接 CP ,以 CP 为 边,在 PC 的右侧作等边△CPQ ,连接 AQ 交 BD 延长线于 E ,当△CPQ 面积最小时,QE=____________.28.像23x +=x 这样的方程,可以通过方程两边平方把它转化为2x +3=x 2,解得x 1=3,x 2=﹣1.但由于两边平方,可能产生增根,所以需要检验,经检验,当x 1=3时,9=3满足题意;当x 2=﹣1时,1=﹣1不符合题意;所以原方程的解是x =3.运用以上经验,则方程x +5x +=1的解为_____.29.如图,在△ABC 和△APQ 中,∠PAB =∠QAC ,若再增加一个条件就能使△APQ ∽△ABC ,则这个条件可以是________.30.如图,在ABC ∆中,3AB =,4AC =,6BC =,D 是BC 上一点,2CD =,过点D 的直线l 将ABC ∆分成两部分,使其所分成的三角形与ABC ∆相似,若直线l 与ABC ∆另一边的交点为点P ,则DP =__________.三、解答题31.如图,AB BC =,以BC 为直径作O ,AC 交O 于点E ,过点E 作EG AB ⊥于点F ,交CB 的延长线于点G .(1)求证:EG 是O 的切线;(2)若23GF =,4GB =,求O 的半径.32.已知二次函数y =-x 2+bx +c (b ,c 为常数)的图象经过点(2,3),(3,0). (1)则b =,c =;(2)该二次函数图象与y 轴的交点坐标为,顶点坐标为; (3)在所给坐标系中画出该二次函数的图象; (4)根据图象,当-3<x <2时,y 的取值范围是.33.解方程: (1)(x +1)2﹣9=0 (2)x 2﹣4x ﹣45=034.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C ∆的顶点坐标分别为A (6,4),B (4,0),C (2,0).(1)在y 轴左侧,以O 为位似中心,画出111A B C ∆,使它与ABC ∆的相似比为1:2; (2)根据(1)的作图,111tan A B C ∠= .35.已知二次函数y =ax 2+bx ﹣16的图象经过点(﹣2,﹣40)和点(6,8). (1)求这个二次函数图象与x 轴的交点坐标; (2)当y >0时,直接写出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四、压轴题36.如图①,A (﹣5,0),OA =OC ,点B 、C 关于原点对称,点B (a ,a +1)(a >0). (1)求B 、C 坐标; (2)求证:BA ⊥AC ;(3)如图②,将点C 绕原点O 顺时针旋转α度(0°<α<180°),得到点D ,连接DC ,问:∠BDC 的角平分线DE ,是否过一定点?若是,请求出该点的坐标;若不是,请说明理由.37.问题提出(1)如图①,在ABC 中,2,6,135AB AC BAC ==∠=,求ABC 的面积.问题探究(2)如图②,半圆O 的直径10AB =,C 是半圆AB 的中点,点D 在BC 上,且2CD BD =,点P 是AB 上的动点,试求PC PD +的最小值.问题解决(3)如图③,扇形AOB 的半径为20,45AOB ∠=在AB 选点P ,在边OA 上选点E ,在边OB 上选点F ,求PE EF FP ++的长度的最小值.38.如图1:在Rt △ABC 中,AB =AC ,D 为BC 边上一点(不与点B ,C 重合),试探索AD ,BD ,CD 之间满足的等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小明同学的思路是这样的:将线段AD 绕点A 逆时针旋转90°,得到线段AE ,连接EC ,DE .继续推理就可以使问题得到解决.(1)请根据小明的思路,试探索线段AD ,BD ,CD 之间满足的等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2)如图2,在Rt △ABC 中,AB =AC ,D 为△ABC 外的一点,且∠ADC =45°,线段AD ,BD ,CD 之间满足的等量关系又是如何的,请证明你的结论;(3)如图3,已知AB 是⊙O 的直径,点C ,D 是⊙O 上的点,且∠ADC =45°. ①若AD =6,BD =8,求弦CD 的长为 ;②若AD+BD =14,求2AD BD CD 2⎛⎫⋅+ ⎪ ⎪⎝⎭的最大值,并求出此时⊙O 的半径.39.如图,抛物线y =﹣(x +1)(x ﹣3)与x 轴分别交于点A 、B (点A 在B 的右侧),与y 轴交于点C ,⊙P 是△ABC 的外接圆.(1)直接写出点A 、B 、C 的坐标及抛物线的对称轴; (2)求⊙P 的半径;(3)点D 在抛物线的对称轴上,且∠BDC >90°,求点D 纵坐标的取值范围;(4)E 是线段CO 上的一个动点,将线段AE 绕点A 逆时针旋转45°得线段AF ,求线段OF 的最小值.40.如图,扇形OMN的半径为1,圆心角为90°,点B是上一动点,BA⊥OM于点A,BC⊥ON于点C,点D、E、F、G分别是线段OA、AB、BC、CO的中点,GF与CE相交于点P,DE与AG相交于点Q.(1)当点B移动到使AB:OA=:3时,求的长;(2)当点B移动到使四边形EPGQ为矩形时,求AM的长.(3)连接PQ,试说明3PQ2+OA2是定值.【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1.C解析:C【解析】【分析】根据众数的概念求解.【详解】这组数据中5出现的次数最多,出现了2次,则众数为5.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众数的概念: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叫做众数.2.A解析:A【解析】【分析】将x=2y代入xy中化简后即可得到答案.【详解】将x=2y 代入x y得: 22x yy y ==, 故选:A. 【点睛】此题考查代数式代入求值,正确计算即可.3.C解析:C 【解析】 【分析】根据二次函数顶点式顶点坐标表示方法,直接写出顶点坐标即可. 【详解】解:∵顶点式y =a (x ﹣h )2+k ,顶点坐标是(h ,k ), ∴y =2(x ﹣2)2﹣1的顶点坐标是(2,﹣1). 故选:C . 【点睛】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顶点式,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二次函数顶点式中顶点坐标的表示方法.4.D解析:D 【解析】 【分析】由已知可得x 与y 的关系,然后代入所求式子计算即可. 【详解】 解:∵25x y =, ∴25x y =, ∴2755y yx y y y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比例的性质,属于基础题型,熟练掌握比例的性质是解题关键.5.B解析:B 【解析】 【分析】先根据圆锥侧面积公式:S rl π=求出圆锥的侧面积,再加上底面积即得答案. 【详解】解:圆锥的侧面积=251365cm ππ⨯⨯=,所以这个圆锥的全面积=2265590cm πππ+⨯=.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圆锥的有关计算,属于基础题型,熟练掌握圆锥侧面积的计算公式是解答的关键.6.A解析:A 【解析】 【分析】根据三角形的外心得出OA=OC=OB ,根据正方形的性质得出OA=OC <OD ,求出OA=OB=OC=OE≠OD ,再逐个判断即可. 【详解】解:如图,连接OB 、OD 、OA ,∵O 为锐角三角形ABC 的外心, ∴OA =OC =OB , ∵四边形OCDE 为正方形, ∴OA =OC <OD , ∴OA =OB =OC =OE ≠OD ,∴OA =OC ≠OD ,即O 不是△ADC 的外心, OA =OE =OB ,即O 是△AEB 的外心, OB =OC =OE ,即O 是△BCE 的外心, OB =OA ≠OD ,即O 不是△ABD 的外心, 故选:A . 【点睛】本题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质和三角形的外心.熟记三角形的外心到三个顶点的距离相等是解决此题的关键.7.A解析:A 【解析】 【分析】直接根据“上加下减,左加右减”的原则进行解答即可. 【详解】将抛物线23y x =向上平移3个单位,再向左平移2个单位,根据抛物线的平移规律可得新抛物线的解析式为23(2)3y x =++,故答案选A .8.D解析:D【解析】【分析】先根据条件x 2 -2x+d=0有实根得出判别式大于或等于0,求出d 的范围,进而得出d 与r 的数量关系,即可判断点P 和⊙O 的关系..【详解】解:∵关于x 的方程x 2 -2x+d=0有实根,∴根的判别式△=(-2) 2 -4×d ≥0,解得d ≤1,∵⊙O 的半径为r=1,∴d ≤r∴点P 在圆内或在圆上.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点和圆的位置关系,由点到圆心的距离和半径的数量关系对点和圆的位置关系作出判断是解答此题的重要途径,即当d>r 时,点在圆外,当d=r 时,点在圆上,当d<r 时,点在圆内.9.C解析:C【解析】【分析】点到圆心的距离大于半径,得到点在圆外.【详解】∵点P 到圆心O 的距离为4.5,⊙O 的半径为4,∴点P 在圆外.故选:C.【点睛】此题考查点与圆的位置关系,通过比较点到圆心的距离d 的距离与半径r 的大小确定点与圆的位置关系.10.C解析:C【解析】【分析】根据圆周角与圆心角的关键即可解答.【详解】∵∠AOC =80°,∴12ABC AOC4.故选:C.【点睛】此题考查圆周角定理:同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都等于这条弧所对的圆心角的一半. 11.C解析:C【解析】【分析】【详解】如图所示:在Rt△ACD中,AD=3,DC=1,根据勾股定理得:2210AD CD+=又将△ABC绕点C顺时针旋转60°,则顶点A所经过的路径长为601010π⨯=.故选C.12.D解析:D【解析】【分析】根据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即可求出答案.【详解】如图,设函数y=(x−a)(x−b),当y=0时,x=a或x=b,当y=12时,由题意可知:(x−a)(x−b)−12=0(a<b)的两个根为x1、x2,由于抛物线开口向上,由抛物线的图象可知:x1<a<b<x2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一元二次方程,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一元二次方程与二次函数之间的关系,本题属于中等题型.13.C解析:C【解析】【分析】设∠A、∠C分别为x、2x,然后根据圆的内接四边形的性质列出方程即可求出结论.【详解】解:设∠A、∠C分别为x、2x,∵四边形ABCD是圆内接四边形,∴x+2x=180°,解得,x=60°,即∠A=60°,故选:C.【点睛】此题考查的是圆的内接四边形的性质,掌握圆的内接四边形的性质是解决此题的关键.14.D解析:D【解析】【分析】先将常数项移到右侧,然后两边同时加上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配方后进行判断即可.【详解】2890++=,x x289+=-,x x222++=-+,8494x xx+=,所以()247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熟练掌握配方法的一般步骤以及注意事项是解题的关键.15.C解析:C【解析】【分析】根据切线的性质,由PD切⊙O于点C得到∠OCD=90°,再利互余计算出∠DOC=50°,由∠A=∠ACO,∠COD=∠A+∠ACO,所以1252A COD∠=∠=︒,然后根据三角形外角性质计算∠PCA的度数.【详解】解:∵PD切⊙O于点C,∴OC⊥CD,∴∠OCD=90°,∵∠D=40°,∴∠DOC=90°﹣40°=50°,∵OA=OC,∴∠A=∠ACO,∵∠COD=∠A+∠ACO,∴1252A COD∠=∠=︒,∴∠PCA=∠A+∠D=25°+40°=65°.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切线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外角性质等知识;熟练掌握切线的性质与三角形外角性质是解题的关键.二、填空题16.y=-5(x+2)2-3【解析】【分析】根据向左平移横坐标减,向下平移纵坐标减求出新抛物线的顶点坐标,再利用顶点式解析式写出即可.【详解】解:∵抛物线y=-5x2先向左平移2个单位长度,再解析:y=-5(x+2)2-3【解析】【分析】根据向左平移横坐标减,向下平移纵坐标减求出新抛物线的顶点坐标,再利用顶点式解析式写出即可.【详解】解:∵抛物线y=-5x2先向左平移2个单位长度,再向下平移3个单位长度,∴新抛物线顶点坐标为(-2,-3),∴所得到的新的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5(x+2)2-3.故答案为:y=-5(x+2)2-3.【点睛】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图象与几何变换,掌握平移的规律:左加右减,上加下减是关键.17.1,,【解析】【分析】分别利用当DP∥AB时,当DP∥AC时,当∠CDP=∠A时,当∠BPD=∠BAC时求出相似三角形,进而得出结果.【详解】BC=6,CD=2,∴BD=4,①如图解析:1,83,32【解析】【分析】分别利用当DP∥AB时,当DP∥AC时,当∠CDP=∠A时,当∠BPD=∠BAC时求出相似三角形,进而得出结果.【详解】BC=6,CD=2,∴BD=4,①如图,当DP∥AB时,△PDC∽△ABC,∴PD CDAB BC=,∴236DP=,∴DP=1;②如图,当DP∥AC时,△PBD∽△ABC.∴PD BDAC BC=,∴446DP=,∴DP=83;③如图,当∠CDP=∠A时,∠DPC∽△ABC,∴DP DCAB AC=,∴234DP=,∴DP=32;④如图,当∠BPD=∠BAC时,过点D的直线l与另一边的交点在其延长线上,,不合题意。
初三数学合肥试题及答案
初三数学合肥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 下列哪个选项是无理数?A. 0.1010010001…(每两个1之间0的个数依次增加)B. 2.5C. √2D. 3.142. 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3cm和4cm,那么它的周长可能是:A. 10cmB. 11cmC. 12cmD. 14cm3. 已知一个数列的前三项为1,1,2,从第四项开始,每一项都是前三项的和,那么数列的第五项是:A. 4B. 5C. 6D. 74. 一个圆的直径是10cm,那么它的半径是:A. 5cmB. 10cmC. 15cmD. 20cm5. 一次函数y=2x+3的图象不经过哪个象限?A. 第一象限B. 第二象限C. 第三象限D. 第四象限6. 一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为2cm、3cm、4cm,那么它的体积是:A. 12cm³B. 24cm³C. 36cm³D. 48cm³7. 一个数的平方根是它本身,那么这个数是:A. 0B. 1C. -1D. 以上都不是8. 一个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那么这个数是:A. 正数B. 负数C. 非负数D. 非正数9. 一个数的倒数是它本身,那么这个数是:A. 1B. -1C. 0D. 以上都不是10. 一个数的相反数是它本身,那么这个数是:A. 0B. 1C. -1D. 以上都不是二、填空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请将答案直接填写在题后的横线上。
)1. 一个角的补角是它的______倍。
2. 如果一个角是直角的一半,那么这个角的度数是______。
3. 一个数的立方根是它本身,那么这个数是______。
4. 一个数的相反数是它本身,那么这个数是______。
5. 一个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那么这个数是______。
九年级上册合肥数学期末试卷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九年级上册合肥数学期末试卷测试卷(含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一组数据0、-1、3、2、1的极差是( ) A .4B .3C .2D .12.在九年级体育中考中,某班参加仰卧起坐测试的一组女生(每组8人)测试成绩如下(单位:次/分):46,44,45,42,48,46,47,46.则这组数据的中位数为( ) A .42B .45C .46D .48 3.下列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是( )A .x 2﹣x +3=0B .x 2﹣3x +2=0C .x 2﹣2x +1=0D .x 2﹣4=04.如图,在Rt △ABC 中,∠ACB =90°,AC =6,BC =8,点M 是AB 上的一点,点N 是CB 上的一点,43=BM CN ,当∠CAN 与△CMB 中的一个角相等时,则BM 的值为( )A .3或4B .83或4C .83或6D .4或65.如图,△ABC 内接于⊙O ,连接OA 、OB ,若∠ABO =35°,则∠C 的度数为( )A .70°B .65°C .55°D .45° 6.抛物线2y 3(x 1)1=-+的顶点坐标是( ) A .()1,1 B .()1,1-C .()1,1--D .()1,1-7.已知⊙O 的半径为1,点P 到圆心的距离为d ,若关于x 的方程x 2-2x+d=0有实数根,则点P ( )A .在⊙O 的内部B .在⊙O 的外部C .在⊙O 上D .在⊙O 上或⊙O 内部8.下列函数中属于二次函数的是( ) A .y =12x B .y =2x 2-1C .y 23x +D .y =x 2+1x+19.在六张卡片上分别写有13,π,1.5,5,0,2六个数,从中任意抽取一张,卡片上的数为无理数的概率是( )A .16B .13C .12D .5610.如图,AB ,AM ,BN 分别是⊙O 的切线,切点分别为 P ,M ,N .若 MN ∥AB ,∠A =60°,AB =6,则⊙O 的半径是( )A .32 B .3 C .323 D .311.2的相反数是( ) A .12-B .12C .2D .2-12.二次函数y=ax 2+bx+c (a≠0)的图象如图,给出下列四个结论:①4ac ﹣b 2<0;②4a+c <2b ;③3b+2c <0;④m (am+b )+b <a (m≠﹣1),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是( )A .4个B .3个C .2个D .1个二、填空题13.如图,A 、B 、C 是⊙O 上三点,∠ACB =30°,则∠AOB 的度数是_____.14.二次函数23(1)2y x =-+图象的顶点坐标为________.15.已知小明身高1.8m ,在某一时刻测得他站立在阳光下的影长为0.6m .若当他把手臂竖直举起时,测得影长为0.78m ,则小明举起的手臂超出头顶______m .16.如图,一个可以自由转动的转盘,任意转动转盘一次,当转盘停止时,指针落在红色区域的概率为____.17.二次函数y =ax 2+bx +c (a ≠0)的图像如图所示,当y <3时,x 的取值范围是____.18.某企业2017年全年收入720万元,2019年全年收入845万元,若设该企业全年收入的年平均增长率为x ,则可列方程____.19.一个扇形的圆心角是120°.它的半径是3cm .则扇形的弧长为__________cm . 20.如图,O 的弦8AB =,半径ON 交AB 于点M ,M 是AB 的中点,且3OM =,则MN 的长为__________.21.二次函数y =2x 2﹣4x +4的图象如图所示,其对称轴与它的图象交于点P ,点N 是其图象上异于点P 的一点,若PM ⊥y 轴,MN ⊥x 轴,则2MNPM =_____.22.如图,已知PA ,PB 是⊙O 的两条切线,A ,B 为切点.C 是⊙O 上一个动点.且不与A ,B 重合.若∠PAC =α,∠ABC =β,则α与β的关系是_______.23.如图,AB是⊙O的直径,弦BC=2cm,F是弦BC的中点,∠ABC=60°.若动点E以2cm/s的速度从A点出发沿着A⇒B⇒A方向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s)(0≤t<3),连接EF,当t为_____s时,△BEF是直角三角形.24.如图,C、D是线段AB的两个黄金分割点,且CD=1,则线段AB的长为_____.三、解答题25.如图,AB是⊙O的直径,弦CD⊥AB于点H,点F是AD上一点,连接AF交CD的延长线于点E.(1)求证:△AFC∽△ACE;(2)若AC=5,DC=6,当点F为AD的中点时,求AF的值.26.现代城市绿化带在不断扩大,绿化用水的节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如图1、图2所示,某喷灌设备由一根高度为0.64m的水管和一个旋转喷头组成,水管竖直安装在绿化带地面上,旋转喷头安装在水管顶部(水管顶部和旋转喷头口之间的长度、水管在喷灌区域上的占地面积均忽略不计),旋转喷头可以向周围喷出多种抛物线形水柱,从而在绿化带上喷灌出一块圆形区域.现测得喷的最远的水柱在距离水管的水平距离3m处达到最高,高度为1m.(1)求喷灌出的圆形区域的半径;(2)在边长为16m的正方形绿化带上固定安装三个该设备,喷灌区域可以完全覆盖该绿化带吗?如果可以,请说明理由;如果不可以,假设水管可以上下调整高度,求水管高度为多少时,喷灌区域恰好可以完全覆盖该绿化带.(以上需要画出示意图,并有必要的计算、推理过程)27.我们不妨约定:如图①,若点D在△ABC的边AB上,且满足∠ACD=∠B(或∠BCD=∠A),则称满足这样条件的点为△ABC边AB上的“理想点”.(1)如图①,若点D是△ABC的边AB的中点,AC=22,AB=4.试判断点D是不是△ABC 边AB上的“理想点”,并说明理由.(2)如图②,在⊙O中,AB为直径,且AB=5,AC=4.若点D是△ABC边AB上的“理想点”,求CD的长.(3)如图③,已知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0,2),B(0,-3),C为x轴正半轴上一点,且满足∠ACB=45°,在y轴上是否存在一点D,使点A是B,C,D三点围成的三角形的“理想点”,若存在,请求出点D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8.如图,已知直线l切⊙O于点A,B为⊙O上一点,过点B作BC⊥l,垂足为点C,连接AB、OB.(1)求证:∠ABC=∠ABO;(2)若AB=10,AC=1,求⊙O的半径.29.已知:△ABC在直角坐标平面内,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A(0,3)、B(3,4)、C (2,2)(正方形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是一个单位长度).(1)画出△ABC向下平移4个单位长度得到的△A1B1C1,点C1的坐标是;(2)以点B为位似中心,在网格内画出△A2B2C2,使△A2B2C2与△ABC位似,且位似比为2:1,点C2的坐标是;(3)△A2B2C2的面积是平方单位.30.某超市销售一种书包,平均每天可销售100件,每件盈利30元.试营销阶段发现:该商品每件降价1元,超市平均每天可多售出10件.设每件商品降价x元时,日盈利为w元.据此规律,解决下列问题:(1)降价后每件商品盈利元,超市日销售量增加件(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2)在上述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求每件商品降价多少元时,超市的日盈利最大?最大为多少元?31.将图中的A型、B型、C型矩形纸片分别放在3个盒子中,盒子的形状、大小、质地都相同,再将这3个盒子装入一只不透明的袋子中.(1)搅匀后从中摸出1个盒子,求摸出的盒子中是A型矩形纸片的概率;(2)搅匀后先从中摸出1个盒子(不放回),再从余下的两个盒子中摸出一个盒子,求2次摸出的盒子的纸片能拼成一个新矩形的概率(不重叠无缝隙拼接).32.如图,已知△ABC中,∠ACB=90°,AC=4,BC=3,点M、N分别是边AC、AB上的动点,连接MN,将△AMN沿MN所在直线翻折,翻折后点A的对应点为A′.(1)如图1,若点A′恰好落在边AB上,且AN=12AC,求AM的长;(2)如图2,若点A′恰好落在边BC上,且A′N∥AC.①试判断四边形AMA′N的形状并说明理由;②求AM、MN的长;(3)如图3,设线段NM、BC的延长线交于点P,当35ANAB=且67AMAC=时,求CP的长.【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1.A解析:A【解析】【分析】根据极差的概念最大值减去最小值即可求解.【详解】解:这组数据:0、-1、3、2、1的极差是:3-(-1)=4.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极差的知识,极差是指一组数据中最大数据与最小数据的差.2.C解析:C【解析】【分析】根据中位数的定义,把8个数据从小到大的顺序依次排列后,求第4,第5位两数的平均数即为本组数据的中位数.【详解】解:把数据由小到大排列为:42,44,45,46,46,46,47,48∴中位数为4646462+=.故答案为:46.【点睛】找中位数的时候一定要先排好大小顺序,再根据奇数个数和偶数个数来确定中位数.如果是奇数个,则正中间的数字即为中位数;如果是偶数个,则找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为中位数.先将数据按从小到大顺序排列是求中位数的关键.3.C解析:C【解析】【分析】先根据方程求出△的值,再根据根的判别式的意义判断即可. 【详解】 A 、x 2﹣x+3=0,△=(﹣1)2﹣4×1×3=﹣11<0,所以方程没有实数根,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B 、x 2﹣3x+2=0,△=(﹣3)2﹣4×1×2=1>0,所以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C 、x 2﹣2x+1=0, △=(﹣2)2﹣4×1×1=0,所以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故本选项符合题意; D 、x 2﹣4=0,△=02﹣4×1×(﹣4)=16>0,所以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C . 【点睛】本题考查了根的判别式,能熟记根的判别式的意义是解此题的关键.4.D解析:D 【解析】 【分析】分两种情形:当CAN B ∠=∠时,CAN CBA ∆∆∽,设3CN k =,4BM k =,可得CN ACAC CB=,解出k 值即可;当CAN MCB ∠=∠时,过点M 作MH CB ⊥,可得CAN BAC ∆∆∽,得出125MH k =,165BH k =,则1685CH k =-,证明ACN CHM ∆∆∽,得出方程求解即可. 【详解】解:在Rt △ABC 中,∠ACB =90°,AC =6,BC =8, ∴CMB CAB CAN ∠>∠>∠,AB=10, CAN CAB ∴∠≠∠,设3CN k =,4BM k =,①当CAN B ∠=∠时,可得CAN CBA ∆∆∽, ∴CN ACAC CB =, ∴3668k =, 32k ∴=,6BM∴=.②当CAN MCB∠=∠时,如图2中,过点M作MH CB⊥,可得BMH BAC∆∆∽,∴BM MH BHBA AC BC==,∴41068k MH BH==,125MH k∴=,165BH k=,1685CH k∴=-,MCB CAN∠=∠,90CHM ACN∠=∠=︒,ACN CHM∴∆∆∽,∴CN MHAC CH=,∴123516685kkk=-,1k∴=,4BM∴=.综上所述,4BM=或6.故选:D.【点睛】本题考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解题的关键是学会用分类讨论的思想思考问题,学会添加常用辅助线,构造相似三角形解决问题.5.C解析:C【解析】【分析】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和等腰三角形等边对等角求得∠O的度数,再进一步根据圆周角定理求解.【详解】解:∵OA=OB,∠ABO=35°,∴∠BAO=∠ABO=35°,∴∠O=180°-35°×2=110°,∴∠C=12∠O=55°.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圆周角定理.能理解同弧所对的圆周角等于圆心角的一半是解决此题的关键.6.A解析:A【解析】【分析】已知抛物线顶点式y=a(x﹣h)2+k,顶点坐标是(h,k).【详解】∵抛物线y=3(x﹣1)2+1是顶点式,∴顶点坐标是(1,1).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由抛物线的顶点式写出抛物线顶点的坐标,比较容易.7.D解析:D【解析】【分析】先根据条件x 2 -2x+d=0有实根得出判别式大于或等于0,求出d的范围,进而得出d与r 的数量关系,即可判断点P和⊙O的关系..【详解】解:∵关于x的方程x 2 -2x+d=0有实根,∴根的判别式△=(-2) 2 -4×d≥0,解得d≤1,∵⊙O的半径为r=1,∴d≤r∴点P在圆内或在圆上.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点和圆的位置关系,由点到圆心的距离和半径的数量关系对点和圆的位置关系作出判断是解答此题的重要途径,即当d>r时,点在圆外,当d=r时,点在圆上,当d<r 时,点在圆内.8.B解析:B【解析】【分析】根据反比例函数的定义,二次函数的定义,一次函数的定义对各选项分析判断后利用排除法求解.【详解】解:A. y=12x是正比例函数,不符合题意;B. y=2x2-1是二次函数,符合题意;C. yD. y=x2+1x+1不是二次函数,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的定义,解题关键是掌握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反比例函数的定义.9.B解析:B【解析】【分析】无限不循环小数叫无理数,无理数通常有以下三种形式:一是开方开不尽的数,二是圆周率π,三是构造的一些不循环的数,如1.010010001……(两个1之间0的个数一次多一个).然后用无理数的个数除以所有书的个数,即可求出从中任意抽取一张,卡片上的数为无理数的概率.【详解】∵这组数中无理数有π共2个,∴卡片上的数为无理数的概率是21 =63.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无理数的定义及概率的计算.10.D解析:D【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可判断四边形ABNM为梯形,再由切线的性质可推出∠ABN=60°,从而判定△APO≌△BPO,可得AP=BP=3,在直角△APO中,利用三角函数可解出半径的值.【详解】解:连接OP,OM,OA,OB,ON∵AB,AM,BN 分别和⊙O 相切,∴∠AMO=90°,∠APO=90°,∵MN∥AB,∠A=60°,∴∠AMN=120°,∠OAB=30°,∴∠OMN=∠ONM=30°,∵∠BNO=90°,∴∠ABN=60°,∴∠ABO=30°,在△APO和△BPO中,OAP OBPAPO BPOOP OP∠=∠⎧⎪∠=∠⎨⎪=⎩,△APO≌△BPO(AAS),∴AP=12AB=3,∴tan∠OAP=tan30°=OPAP=3,∴OP=3,即半径为3.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切线的性质,切线长定理,解直角三角形,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关键是说明点P是AB中点,难度不大.11.D解析:D【解析】【分析】根据相反数的概念解答即可.【详解】2的相反数是-2,故选D.12.B解析:B【解析】【分析】【详解】解:∵抛物线和x轴有两个交点,∴b2﹣4ac>0,∴4ac﹣b2<0,∴①正确;∵对称轴是直线x﹣1,和x轴的一个交点在点(0,0)和点(1,0)之间,∴抛物线和x轴的另一个交点在(﹣3,0)和(﹣2,0)之间,∴把(﹣2,0)代入抛物线得:y=4a﹣2b+c>0,∴4a+c>2b,∴②错误;∵把(1,0)代入抛物线得:y=a+b+c<0,∴2a+2b+2c<0,∵b=2a,∴3b,2c<0,∴③正确;∵抛物线的对称轴是直线x=﹣1,∴y=a﹣b+c的值最大,即把(m,0)(m≠0)代入得:y=am2+bm+c<a﹣b+c,∴am2+bm+b<a,即m(am+b)+b<a,∴④正确;即正确的有3个,故选B.考点:二次函数图象与系数的关系二、填空题13.60°【解析】【分析】直接利用圆周角定理,即可求得答案.【详解】∵A、B、C是⊙O上三点,∠ACB=30°,∴∠AOB的度数是:∠AOB =2∠ACB=60°.故答案为:60°.【点解析:60°【解析】【分析】直接利用圆周角定理,即可求得答案.【详解】∵A、B、C是⊙O上三点,∠ACB=30°,∴∠AOB的度数是:∠AOB=2∠ACB=60°.故答案为:60°.【点睛】考查了圆周角定理的运用,同弧或等弧所对的圆周角等于圆心角的一半.14.【解析】【分析】二次函数(a≠0)的顶点坐标是(h ,k ).【详解】解:根据二次函数的顶点式方程知,该函数的顶点坐标是:(1,2). 故答案为:(1,2).【点睛】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的性解析:()1,2【解析】【分析】二次函数2()y a x h k =-+(a≠0)的顶点坐标是(h ,k ).【详解】解:根据二次函数的顶点式方程23(1)2y x =-+知,该函数的顶点坐标是:(1,2). 故答案为:(1,2).【点睛】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的性质和二次函数的三种形式,解答该题时,需熟悉二次函数的顶点式方程2()y a x h k =-+中的h ,k 所表示的意义. 15.54【解析】【分析】在同一时刻,物体的高度和影长成比例,根据此规律列方程求解.【详解】解:设小明举起的手臂超出头顶xm,根据题意得,,解得x=0.54即举起的手臂超出头顶0.54m解析:54【解析】【分析】在同一时刻,物体的高度和影长成比例,根据此规律列方程求解.【详解】解:设小明举起的手臂超出头顶xm,根据题意得,1.8 1.80.60.78x ,解得x=0.54即举起的手臂超出头顶0.54m.故答案为:0.54.【点睛】本题考查同一时刻物体的高度和影长成比例的投影规律,根据规律列比例式求解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6.【解析】【分析】用红色区域的圆心角度数除以圆的周角的度数可得到指针落在红色区域的概率.【详解】解:因为蓝色区域的圆心角的度数为120°,所以指针落在红色区域内的概率是=,故答案为.【解析:2 3【解析】【分析】用红色区域的圆心角度数除以圆的周角的度数可得到指针落在红色区域的概率.【详解】解:因为蓝色区域的圆心角的度数为120°,所以指针落在红色区域内的概率是360120360=23,故答案为2 3 .【点睛】本题考查了几何概率:求概率时,已知和未知与几何有关的就是几何概率.计算方法是利用长度比,面积比,体积比等.17.-1<x<3【解析】【分析】根据图象,写出函数图象在y=3下方部分的x的取值范围即可.【详解】解:如图,根据二次函数的对称性可知,-1<x<3时,y<3,故答案为:-1<x<3.【点睛解析:-1<x<3【解析】【分析】根据图象,写出函数图象在y=3下方部分的x的取值范围即可.【详解】解:如图,根据二次函数的对称性可知,-1<x<3时,y<3,故答案为:-1<x<3.【点睛】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与不等式和二次函数的对称性,此类题目,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求解更简便.18.720(1+x)2=845.【解析】【分析】增长率问题,一般用增长后的量=增长前的量×(1+增长率),参照本题,如果该企业全年收入的年平均增长率为x,根据2017年全年收入720万元,2019 解析:720(1+x)2=845.【解析】【分析】增长率问题,一般用增长后的量=增长前的量×(1+增长率),参照本题,如果该企业全年收入的年平均增长率为x,根据2017年全年收入720万元,2019年全年收入845万元,即可得出方程.【详解】解:设该企业全年收入的年平均增长率为x,则2018的全年收入为:720×(1+x)2019的全年收入为:720×(1+x)2.那么可得方程:720(1+x)2=845.故答案为:720(1+x)2=845.【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运用,解此类题的关键是掌握等量关系式:增长后的量=增长前的量×(1+增长率).19.2π【解析】分析:根据弧长公式可得结论.详解:根据题意,扇形的弧长为=2π,故答案为:2π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弧长的计算,熟练掌握弧长公式是解题的关键.解析:2π【解析】分析:根据弧长公式可得结论.详解:根据题意,扇形的弧长为1203180π⨯=2π,故答案为:2π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弧长的计算,熟练掌握弧长公式是解题的关键.20.2【解析】【分析】连接OA,先根据垂径定理求出AO的长,再设ON=OA,则MN=ON-OM即可得到答案.【详解】解:如图所示,连接OA,∵半径交于点,是的中点,∴AM=BM==4解析:2【解析】【分析】连接OA,先根据垂径定理求出AO的长,再设ON=OA,则MN=ON-OM即可得到答案.【详解】解:如图所示,连接OA,∵半径ON交AB于点M,M是AB的中点,∴AM=BM=12AB=4,∠AMO=90°,∴在Rt△AMO中22OMAM+∵ON=OA,∴MN=ON-OM=5-3=2.故答案为2.本题考查的是垂径定理及勾股定理,根据题意作出辅助线,构造出直角三角形是解答此题的关键.21.【解析】【分析】根据题目中的函数解析式可得到点P 的坐标,然后设出点M 、点N 的坐标,然后计算即可解答本题.【详解】解:∵二次函数y =2x2﹣4x+4=2(x ﹣1)2+2,∴点P 的坐标为(1解析:【解析】【分析】根据题目中的函数解析式可得到点P 的坐标,然后设出点M 、点N 的坐标,然后计算2MN PM 即可解答本题. 【详解】解:∵二次函数y =2x 2﹣4x +4=2(x ﹣1)2+2,∴点P 的坐标为(1,2),设点M 的坐标为(a ,2),则点N 的坐标为(a ,2a 2﹣4a +4), ∴2MN PM =()222442(1)a a a -+--=()22222212422121a a a a a a a a -+-+=-+-+=2, 故答案为:2.【点睛】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与几何的问题,解题的关键是求出点P 左边,设出点M 、点N 的坐标,表达出2MN PM. 22.或【解析】【分析】分点C 在优弧AB 上和劣弧AB 上两种情况讨论,根据切线的性质得到∠OAC 的度数,再根据圆周角定理得到∠AOC 的度数,再利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得出α与β的关系.【详解】解:当点解析:αβ=或180αβ+︒=【解析】分点C 在优弧AB 上和劣弧AB 上两种情况讨论,根据切线的性质得到∠OAC 的度数,再根据圆周角定理得到∠AOC 的度数,再利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得出α与β的关系.【详解】解:当点C 在优弧AB 上时,如图,连接OA 、OB 、OC ,∵PA 是⊙O 的切线,∴∠PAO=90°,∴∠OAC=α-90°=∠OCA ,∵∠AOC=2∠ABC=2β,∴2(α-90°)+2β=180°,∴180αβ+︒=;当点C 在劣弧AB 上时,如图,∵PA 是⊙O 的切线,∴∠PAO=90°,∴∠OAC= 90°-α=∠OCA ,∵∠AOC=2∠ABC=2β,∴2(90°-α)+2β=180°,∴αβ=.综上:α与β的关系是180αβ+︒=或αβ=. 故答案为:αβ=或180αβ+︒=. 【点睛】本题考查了切线的性质,圆周角定理,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利用圆周角定理是解题的关键,同时注意分类讨论.23.1或1.75或2.25s【解析】试题分析:∵AB是⊙O的直径,∴∠C=90°.∵∠ABC=60°,∴∠A=30°.又BC=3cm,∴AB=6cm.则当0≤t<3时,即点E从A到B再到解析:1或1.75或2.25s【解析】试题分析:∵AB是⊙O的直径,∴∠C=90°.∵∠ABC=60°,∴∠A=30°.又BC=3cm,∴AB=6cm.则当0≤t<3时,即点E从A到B再到O(此时和O不重合).若△BEF是直角三角形,则当∠BFE=90°时,根据垂径定理,知点E与点O重合,即t=1;当∠BEF=90°时,则BE=BF=34,此时点E走过的路程是214或274,则运动时间是74s或94s.故答案是t=1或74或94.考点:圆周角定理.24.2+【解析】【分析】设线段AB=x,根据黄金分割点的定义可知AD=AB,BC=AB,再根据CD=AB ﹣AD﹣BC可列关于x的方程,解方程即可【详解】∵线段AB=x,点C、D是AB黄金分割点解析:5【解析】【分析】设线段AB=x,根据黄金分割点的定义可知AD=352AB,BC=352AB,再根据CD=AB﹣AD﹣BC可列关于x的方程,解方程即可∵线段AB =x ,点C 、D 是AB 黄金分割点,∴较小线段AD =BC =32x -,则CD =AB ﹣AD ﹣BC =x ﹣x =1,解得:x =故答案为:【点睛】 本题考查黄金分割的知识,解题的关键是掌握黄金分割中,较短的线段=原线段的352倍.三、解答题25.(1)见解析;(2【解析】【分析】(1)根据条件得出AD =AC ,推出∠AFC =∠ACD ,结合公共角得出三角形相似; (2)根据已知条件证明△ACF ≌△DEF ,得出AC =DE ,利用勾股定理计算出AE 的长度,再根据(1)中△AFC ∽△ACE ,得出AF AC =AC AE,从而计算出AF 的长度. 【详解】(1)∵CD ⊥AB ,AB 是⊙O 的直径∴AD =AC∴∠AFC =∠ACD .∵在△ACF 和△AEC 中,∠AFC =∠ACD ,∠CAF =∠EAC∴△AFC ∽△ACE(2)∵四边形ACDF 内接于⊙O∴∠AFD +∠ACD =180°∵∠AFD +∠DFE =180°∴∠DFE =∠ACD∵∠AFC =∠ACD∴∠AFC =∠DFE .∵△AFC ∽△ACE∴∠ACF =∠DEF .∵F 为AC 的中点∵在△ACF 和△DEF 中,∠ACF =∠DEF ,∠AFC =∠DFE ,AF =DF∴△ACF ≌△DEF .∴AC =DE =5.∵CD ⊥AB ,AB 是⊙O 的直径∴CH =DH =3.∴EH =8在Rt △AHC 中,AH 2=AC 2-CH 2=16,在Rt △AHE 中,AE 2=AH 2+EH 2=80,∴AE =∵△AFC ∽△ACE ∴AFAC =AC AE ,即5AF ,∴AF 【点睛】本题属于圆与相似三角形的综合,涉及了圆内接四边形的性质,勾股定理,等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等,解题的关键是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正确寻找全等三角形.26.(1)8m ;(2)不可以,水管高度调整到0.7m ,理由见解析.【解析】【分析】(1)根据题意设最远的抛物线形水柱的解析式为2(3)1y a x =-+,然后将(0,0.64)代入解析式求得a 的值,然后求解析式y=0时,x 的值,从而求得半径;(2)利用圆与圆的位置关系结合正方形,作出三个等圆覆盖正方形的图形,然后利用勾股定理求得圆的半径,从而使问题得解.【详解】解:(1)由题意,设最远的抛物线形水柱的解析式为2(3)1y a x =-+,将(0,0.64)代入解析式,得910.64a += 解得:125a =- ∴最远的抛物线形水柱的解析式为21(3)125y x =--+ 当y=0时,21(3)1025x --+= 解得:128;2x x ==-所以喷灌出的圆形区域的半径为8m ;(2)如图,三个等圆覆盖正方形设圆的半径MN=NB=ME=DE=r ,则2r 2r∴在Rt△AMN 中,22216)(162)r r r -+-=(2(162)2560r r -++= 解得:8828221r =+-(其中882+822116+->,舍去) ∴88282218.5r =+-≈设最远的抛物线形水柱的解析式为2(3)1y a x =-+,将(8.5,0)代入25.51=0a + 解得: 4=121a - ∴24(3)1121y x =--+ 当x=0时,y=850.7121≈ ∴水管高度约为0.7m 时,喷灌区域恰好可以完全覆盖该绿化带【点睛】本题考查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解析式,根据题意设抛物线为顶点式是本题的解题关键.27.(1)是,理由见解析;(2)125;(3)D (0,42)或D (0,6) 【解析】【分析】(1)依据边长AC=22AB=4,D 是边AB 的中点,得到AC 2=AD AB ,可得到两个三角形相似,从而得到∠ACD=∠B ;(2)由点D 是△ABC 的“理想点”,得到∠ACD=∠B 或∠BCD=∠A ,分两种情况证明均得到CD ⊥AB ,再根据面积法求出CD 的长;(3)使点A 是B ,C ,D 三点围成的三角形的“理想点”,应分两种情况讨论,利用三角形相似分别求出点D 的坐标即可.【详解】(1)D 是△ABC 边AB 上的“理想点”,理由:∵AB=4,点D 是△ABC 的边AB 的中点,∴AD=2,∵AC 2=8,8AD AB •=,∴AC 2=AD AB ,又∵∠A=∠A ,∴△ADC ∽△ACB ,∴∠ACD=∠B ,∴D 是△ABC 边AB 上的“理想点”.(2)如图②,∵点D 是△ABC 的“理想点”,∴∠ACD=∠B 或∠BCD=∠A,当∠ACD=∠B 时,∵∠ACD+∠BCD=90︒,∴∠BCD+∠B=90︒,∴∠CDB=90︒,当∠BCD=∠A 时,同理可得CD ⊥AB ,在Rt △ABC 中,∵∠ACB=90︒,AB=5,AC=4,∴222254AB AC -=-=3, ∵1122AB CD AC BC ⋅=⋅, ∴1153422CD , ∴125CD =. (3)如图③,存在.过点A作MA⊥AC交CB的延长线于点M,∵∠MAC=∠AOC=90︒,∠ACM=45︒,∴∠AMC=∠ACM=45︒,∴AM=AC,∵∠MAH+∠CAO=90︒,∠CAO+∠ACO=90︒,∴∠MAH=∠ACO,∴△AHM≌△COA∴MH=OA,OC=AH,设C(a,0),∵A(0,2),B(0,-3),∴OA=MH=2,OB=3,AB=5,OC=AH=a,BH=a-5,∵MH∥OC,∴MH BH OC OB,∴253aa,解得a=6或a=-1(舍去),经检验a=6是原分式方程的解,∴C(6,0),OC=6.①当∠D1CA=∠ABC时,点A是△BCD1的“理想点”,设D1(0,m),∵∠D1CA=∠ABC,∠CD1A=∠CD1B,∴△D1AC∽△D1CB,∴2111CD D A D B,∴226(2)(3)m m m,解得m=42,∴D1(0,42);②当∠BCA=∠CD2B时,点A是△BCD2“理想点”,可知:∠CD2O=45 ,∴OD2=OC=6,∴D2(0,6).综上,满足条件的点D的坐标为D(0,42)或D(0,6).【点睛】此题考查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通过证明三角形相似得到点是三角形某条边上的“理想点”,通过点是三角形的“理想点”,从而证明出三角形相似,由此得到点的坐标,相互反推的思想的利用,注意后者需分情况进行讨论.28.(1)详见解析;(2)⊙O的半径是132.【解析】【分析】(1)连接OA,求出OA∥BC,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和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出∠OBA=∠OAB,∠OBA=∠ABC,即可得出答案;(2)根据矩形的性质求出OD=AC=1,根据勾股定理求出BC,根据垂径定理求出BD,再根据勾股定理求出OB即可.【详解】(1)证明:连接OA,∵OB=OA,∴∠OBA=∠OAB,∵AC切⊙O于A,∴OA⊥AC,∵BC⊥AC,∴OA∥BC,∴∠OBA=∠ABC,∴∠ABC=∠ABO;(2)解:过O作OD⊥BC于D,∵OD ⊥BC ,BC ⊥AC ,OA ⊥AC ,∴∠ODC =∠DCA =∠OAC =90°,∴OD =AC =1,在Rt △ACB 中,AB =10,AC =1,由勾股定理得:BC =()22101-=3, ∵OD ⊥BC ,OD 过O ,∴BD =DC =12BC =132⨯=1.5, 在Rt △ODB 中,由勾股定理得:OB =()22131 1.5+=, 即⊙O 的半径是13.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切线的性质及判定,解题的关键熟知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垂径定理及切线的性质.29.(1)(2,﹣2);(2)(1,0);(3)10.【解析】试题分析:(1)根据平移的性质得出平移后的图从而得到点的坐标;(2)根据位似图形的性质得出对应点位置,从而得到点的坐标;(3)利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得出△A 2B 2C 2的面积.试题解析:(1)如图所示:C 1(2,﹣2);故答案为(2,﹣2);(2)如图所示:C 2(1,0);故答案为(1,0);(3)∵=20,=20,=40,∴△A 2B 2C 2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 2B 2C 2的面积是:××=10平方单位.故答案为10.考点:1、平移变换;2、位似变换;3、勾股定理的逆定理30.(1)(30-x);10x;(2)每件商品降价10元时,商场日盈利最大,最大值是4000元.【解析】【分析】(1)降价后的盈利等于原来每件的盈利减去降低的钱数;件降价1元,超市平均每天可多售出10件,则降价x元,超市平均每天可多售出10x件;(2)等量关系为:每件商品的盈利×可卖出商品的件数=利润w,化为一般式后,再配方可得出结论.【详解】解:(1)降价后每件商品盈利(30-x)元;,超市日销售量增加10x件;(2)设每件商品降价x元时,利润为w元根据题意得:w=(30-x)(100+10x)= -10x2+200x+3000=-10(x-10)2+4000∵-10<0,∴w有最大值,当x=10时,商场日盈利最大,最大值是4000元;答:每件商品降价10元时,商场日盈利最大,最大值是4000元.【点睛】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二次函数的实际应用,根据题意找出等量关系式列出利润w关于x的二次函数解析式是解题的关键.31.(1)13;(2)23.【解析】【分析】(1)直接利用概率公式计算可得;(2)画树状图得出所有等可能结果,从中找打2次摸出的盒子的纸片能拼成一个新矩形的结果数,利用概率公式计算可得.【详解】解:(1)搅匀后从中摸出1个盒子有3种等可能结果,所以摸出的盒子中是A型矩形纸片的概率为13;(2)画树状图如下:由树状图知共有6种等可能结果,其中2次摸出的盒子的纸片能拼成一个新矩形的有4种结果,所以2次摸出的盒子的纸片能拼成一个新矩形的概率为42 63 =.【点睛】考查了列表法或树状图法求概率.用到的知识点为:概率=所求情况数与总情况数之比.32.(1)52;(2)①菱形,理由见解析;②AM=209,MN410;(3)1.【解析】【分析】(1)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求解即可.(2)①根据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证明即可.②连接AA′交MN于O.设AM=MA′=x,由MA′∥AB,可得'MAAB=CMCA,由此构建方程求出x,解直角三角形求出OM即可解决问题.(3)如图3中,作NH⊥BC于H.想办法求出NH,CM,利用相似三角形,确定比例关系,构建方程解决问题即可.【详解】解:(1)如图1中,在Rt△ABC中,∵∠C=90°,AC=4,BC=3,∴AB2222435AC BC+=+=,∵∠A=∠A,∠ANM=∠C=90°,∴△ANM∽△ACB,∴ANAC=AMAB,∵AN=12 AC∴12=5AM,∴AM=52.(2)①如图2中,∵NA ′∥AC ,∴∠AMN =∠MNA ′,由翻折可知:MA =MA ′,∠AMN =∠NMA ′, ∴∠MNA ′=∠A ′MN ,∴A ′N =A ′M ,∴AM =A ′N ,∵AM ∥A ′N ,∴四边形AMA ′N 是平行四边形,∵MA =MA ′,∴四边形AMA ′N 是菱形.②连接AA ′交MN 于O .设AM =MA ′=x , ∵MA ′∥AB ,∴'ABC MA C ∽∴'MA AB =CM CA , ∴5x =44x -, 解得x =209, ∴AM =209 ∴CM =169, ∴CA 22MA CM -22201699⎛⎫⎛⎫- ⎪ ⎪⎝⎭⎝⎭=43, ∴AA 22'AC CA +22443⎛⎫+ ⎪⎝⎭4103 ∵四边形AMA ′N 是菱形,∴AA ′⊥MN ,OM =ON ,OA =OA 210,∴OM=22AM AO-=222021093⎛⎫⎛⎫- ⎪⎪ ⎪⎝⎭⎝⎭=2109,∴MN=2OM=410.(3)如图3中,作NH⊥BC于H.∵NH∥AC,∴△ABC∽△NBH∴NHAC=BNAB=3BH∴NH4=25=3BH∴NH=85,BH=65,∴CH=BC﹣BH=3﹣65=95,∴AM=67AC=247,∴CM=AC﹣AM=4﹣247=47,∵CM∥NH,∴△CPM∽△HPN∴PCPH=CMNH,∴PC9PC5+=4785,∴PC=1.【点睛】本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综合应用,涉及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菱形的判定、勾股定理等知识点,综合性较强,难度较大,解题的关键是综合运用上述知识点.。
2015-2016学年安徽省合肥市经开区九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4分,总分值40分〕1. 〔4分〕抛物线y=x2- 1的顶点坐标是〔〕A. 〔0, - 1〕B. 〔0, 1〕C. 〔-1, 0〕D. 〔1, 0〕2. 〔4分〕假设三=2,那么以下各式不成立的是〔〕y 3A x+y 5 y - x 1 x 1 n x+1 3y 3 y 3 2y 3 y+1 43. 〔4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把抛物线y=-x2沿着x轴向右平移2个单位后,得到的抛物线的解析式是〔〕A. y= - 〔x+2〕2B. y= - 〔x - 2〕2C. y= - x2+2D. y= - x2 - 24. 〔4分〕假设A 〔ai,bj B 〔a2, b2〕是反比例函数尸-四图象上的两个点,且a1<a2<0,那么bi与bz的大小关系是〔〕A. bi>b2B. bi=b2C. bi<b2D.大小不确定5. 〔4分〕如图,在同一平面内直线直线AB与直线1, m, n分别交于A, B, C 三点,AB=BC, D 为直线m上一点,ZABD=40°, ZBAD=70%假设直线n上有一点E, BE=AD,那么NCEB的度数为〔〕A. 40.或70.B. 70°C. 110°D. 70.或110.6. 〔4分〕点P是线段MN的黄金分割点,MPANP,且MP=〔诋-l〕cm,贝ij NP等于〔〕A. 2cmB. 〔3 - cmC.〔近-1〕 cmD. 〔Vs+1〕 cm7. 〔4分〕假设关于x的二次函数y=mx2+ 〔4m - 1〕 x+4m的图象与x轴有交点,那么m的取值范围是〔〕A. m<i B, 且mWOC. inJi-D. 且mWO8 8 8 88. 〔4分〕二次函数y=ax2+bxy〔aWO〕的图象如下图,以下说法: ①2a+b=0,09a+3b+c=0.③当-1W X W3时,yVO,④假设〔xi, yi〕、〔X2» y?〕在函数图象上,当xi〈X2时,yi<y2.其中正确的选项是〔〕D.②③④9. 〔4分〕如图,AB是的直径,AB=4, AC是弦,KC=2贬,NACO的度数是〔10. 〔4分〕如图,动点P从点A出发,沿线段AB运动至点B后,立即按原路返回,点P 在运动过程中速度不变,那么以点B为圆心,线段BP长为半径的圆的面积S与点P的运动时间t的函数图象大致为〔〕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题5分,总分值20分〕11. 〔5分〕钓鱼岛列岛是我国最早发现、命名,并行使主权的.在一幅比例尺是1: 100000 的地图上,测得钓鱼岛的东西走向长为3.5厘米,那么它的东西走向实际长大约为一米.12. 〔5分〕如图,某人沿着一个坡比为1: 2的斜坡〔AB〕向前行走了5米,那么他实际上升的垂直高度是米.13. 〔5分〕如图,点P在反比例函数图象上,PA垂直y轴于点A,点B为x轴上任意一点, 且4PAB的面积为2,那么这个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14. 〔5分〕如图,在AABC 中,D 为直线BC 上任意一点,给出以下判断:①假设点D 到AB, AC 距离相等,且BD=DC,那么AB=AC :②假设 AD_LBC 且 AD'BD,DC,那么/BAC=90.:③假设 AB=AC,那么 AD 2+BD*DC=AC 2:④假设NBAC=90., E ADXBC,贝ij AD2=BD ・DC.其中正确的选项是 〔把所有正确结论序号都填在横线上〕三、解做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题8分,总分值16分〕15. 〔8 分〕求值:cos 245o +3tan300taii600 - 2sin300.16. 〔8分〕如图,在平而直角坐标系中,把以格点为顶点的三角形称为格点三角形〔每个 小方格都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图中AABC 是格点三角形,点A 、B 、C 的坐标分别是〔- 4, -l 〕、〔-2, -2〕.〔1〕以O 为旋转中央,把AABC 绕O 点顺时针旋转90.后得到△AiBiG,画出〔2〕以O 为位似中央,在第一象限内把AABC 放大2倍后得到△A2B2C,画出△A2B2C : 〔3〕AABC 内有一点P 〔a, b 〕,写出经过〔1〕旋转变换后P 的对应点P ]的坐标.四、解做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题8分,总分值16分〕17. 〔8分〕如图,某窗户由矩形和弓形组成,弓形的跨度AB=6m,弓形的高EF=2m, 现设计安装玻璃,请帮工程师求出标所在圆o 的半径.▼ Is:••.丁:18. 〔8分〕如图,小明在大楼的东侧A处发现正前方仰角为75.的方向上有一热气球在C 处,此时,小亮在大楼的西侧B处也测得气球在其正前方仰角为30.的位置上,AB的距离为60米,试求此时小明、小亮两人与气球的距离AC和BC.〔结果保存根号〕五、解做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题10分,总分值20分〕19. 〔10分〕:反比例函数y上的图象经过〔-3. -2〕.X〔1〕求该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2〕在平而坐标xOy中,一次函数y=x- 1图象与该反比例函数图象交于A, B,求AAOB 的面积.20. 〔10分〕如图,抛物线y=ax2+2x+c与x轴交于A, B两点,它的对称轴与x轴交于点N, 过顶点M作MEJ_y轴于点E,连接BE交MN于点F,点A的坐标为〔-1, 0〕, B 的坐标为〔3, 0〕. 〔1〕求该抛物线的解析式及顶点M的坐标:〔2〕直接写出AEMF与4BNF的面积之比以及点F的坐标.六、解做题〔此题总分值12分〕21. 〔12分〕如图,直线PO交.O于A, B两点,直接AB=10,弦AC:〃PM.点M是标的中点,〔1〕求证:直线PM是.O的切线;〔2〕假设BC=4,求PO的长.七、解做题〔此题总分值12分〕22. 〔12分〕某工厂接到一批粽子生产任务,按要求在15天内完成,约定这批粽子的出厂价为每只6元,为按时完成任务,该工厂招收了新工人,设新工人王浩第x天生产的粽子数量为y 只,y与x满足如下关系:〔04义45〕H30x1120, 〔5<x<15〕>〔1〕王浩第几天生产的粽子数量为360只?〔2〕如图,设第x天每只粽子的本钱是p元,p与x之间的关系可用图中的函数图形来刻画.假设王浩第x天创造的利润为w元,求w关于x的函数表达式,并求出第几天的利润最大,最大利润是多少元?〔利润=出厂价-本钱〕精〔元旦〕0 9 15一/天〕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4分,总分值40分〕1 . 〔4分〕〔2007•深圳〕抛物线y=x2- 1的顶点坐标是〔〕A. 〔0, - 1〕B. 〔0, 1〕 C・〔-1, 0〕 D. 〔1, 0〕【分析】抛物线解析式为顶点式,可直接求顶点坐标.【解答】解:由抛物线y=x?-i可知,抛物线的顶点坐标是〔0, - 1〕.应选A.【点评】此题考查了二次函数的性质.抛物线的顶点式y=〔x-h〕2+k,顶点坐标为〔h, k〕.2 .〔4分〕〔2021秋•合肥期末〕假设以2,那么以下各式不成立的是〔〕y 3A. -^5 B mjLc. ^=1 D, y 3 y 3 2y 3 y+1 4【分析】根据比例设x=2k, y=3k,然后代入比例式对各选项分析判断利用排除法求解.【解答】解:•••三上,y 3,设x=2k, y=3k,A、史工旦吐生互,正确,故本选项错误:y 3k 3B、njL,二2k正确,故本选项错误:y 3k 3C、正确,故本选项错误:2y 2<k 3D、x+L=2kiL7-2,故本选项正确.y+1 3k+l 4应选D.【点评】此题考查了比例的性质,利用“设k法〞表示出x、y求解更加简便.3. 〔4分〕〔2021秋•合肥期末〕在平而直角坐标系中,把抛物线y=-x?沿着x轴向右平移2个单位后,得到的抛物线的解析式是〔〕A. y= - 〔x+2〕2B. y= - 〔x - 2〕2C. y= - x2+2D. y= - x2 - 2【分析】直接根据“左加右减"的原那么进行解答即可.【解答】解:由“左加右减〞的原那么可知,将抛物线y=-x?向右平移2个单位,所得函数解析式为:y= - 〔x - 2〕2.应选B.【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函数图象平移的法那么,根据“上加下减,左加右减〞得出是解题关键.4. 〔4分〕〔2021秋•合肥期末〕假设A 〔31, bi〕, B 〔a2, b2〕是反比例函数尸一返图象上x 的两个点,且aiVazVO,那么bi与b2的大小关系是〔〕A. bi>b2B. bi=b2C. bi<b2D.大小不确定【分析】根据反比例函数的性质,kVO, ai<a2<0,在第二象限内,y随x的增大而增大,那么biVbz.【解答】解:・.・k<0,函数图象,.•・图象在第二、四象限,在每个象限内,丫随x的增大而增大,Vai<a2<0»•\bi<b2.应选:C.【点评】此题考查了由反比例函数图象的性质判断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得出两点所在象限是解题关键.5.〔4分〕〔2021秋•合肥期末〕如图,在同一平面内直线l〃m〃心直线AB与直线1, m, n分别交于A, B, C三点,AB=BC, D为宜线m上一点,NABD=40.,ZBAD=70°,假设直线n上有一点E, BE=AD,那么NCEB的度数为〔〕A. 40°或70°B. 70°C. 110°D. 70.或110.【分析】先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出NADB的度数,过点A作AG_Lm于点G,作BH _Ln于点H,根据HL定理得出4ADG名ZkBEH,由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解:V ZABD=40% NBAD=70.,Z. ZADB=70°.AAD=BD.Vm/7n, AZBCE=ZABD=40°.过点A作AG_Lm于点G,作BH_Ln于点H, VAB=BC,AAG=BH.../AG=BH…AD=BE'AAADG^ABEH (HL), AZBEH=ZADG=70°. 应选B./ HE【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平行线的性质,用到的知识点为: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6. 〔4分〕〔2021秋•合肥期末〕点P是线段MN的黄金分割点,MPANP,且MP=〔后-1〕 cm,那么NP 等于〔〕A. 2cmB. 〔3 - cmC.〔近-1〕 cmD. 〔VS+1〕cm【分析】根据黄金比值求出MN的长,结合图形计算即可.【解答】解:•••点P是线段MN的黄金分割点,MP>NP,A MP=X2——M N,2,MN=2,ANP=MN - MP= 〔3 -近〕cm,应选:B.【点评】此题考查的是黄金分割的概念,把一条线段分成两局部,使其中较长的线段为全线段与较短线段的比例中项,这样的线段分割叫做黄金分割,他们的比值在二上叫做黄金比.27. 〔4分〕〔2021秋•合肥期末〕假设关于x的二次函数y=mx2+ 〔4m- 1〕 x+4m的图象与x 轴有交点,那么m的取值范围是〔〕A. n\<—B. 且n】W0C, n】=i»D. ■且mWO 8 8 8 8【分析】二次函数图象与x轴有交点,那么△=b2-4ac20,且mWO,列出不等式求解即可.【解答】解:..•关于x的二次函数y=mx2+ 〔4m - 1〕x+4m的图象与x轴有交点,:.〔4m - 1〕2 - 4XmX4m20,且mWO,解得:mW』且mHO; 8应选:D.【点评】此题考查了抛物线与坐标轴的交点、根的判别式:当△=b2-4ac>0时图象与x轴有两个交点:当△=b2-4ac=0时图象与x轴有一个交点;当△=b2-4acV0时图象与x轴没有交点.8. 〔4分〕〔2021秋•合肥期末〕二次函数y=ax2+bx+c 〔a^O〕的图象如下图,以下说法:①2a+b=0,②9a+3b+c=0,③当-1W X W3时,y<0,④假设〔xi,yp、〔X2,y2〕在函数图象上,当xi〈X2时,yi<y2.其中正确的选项是〔〕D.②③④【分析】由抛物线与x轴的交点求得对称轴x=l,由-工1判断①:由X=3时,y=0,判2a断②:根据图象判断-l<x<3时,y的符号判断③;根据二次函数的性质即可判断④.【解答】解:•••抛物线与x轴的交点为〔-1, 0〕,〔3, 0〕,-1 4 3•••对称轴x二工2•一__i• - -- 1,2a,2a+b=0,故①正确;••・当x=3 时,y=0,A9a+3b+c=O,故②正确:由图可知,当-1VXV3时,y<0,故③正确:•・♦抛物线开口向上,对称轴x=l,根据抛物线的性质在对称轴右侧y随x的增大而增大,在对称轴的左侧,y随x的增大而减小,•••当xiVx2Vl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即yi>y2,故④错误.应选B.【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图象与二次函数系数之间的关系,会利用对称轴的范闱求2a与b的关系,以及二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关系,难度适中.9.〔4分〕〔2021秋•合肥期末〕如图,AB是.O的直径,AB=4, AC是弦,AC=2A/3^NACO的度数是〔〕D. 40°【分析】连接BC,由AB是.O的直径,得到NACB=90.,求出NA=30.,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即可得到结论.【解答】解:连接BC,•・・AB是〔DO的直径,:.ZACB=90%北,•・・cosNA=AC=AB 2A ZA=30%VOA=OC>:.ZACO=ZA=30% 应选C.【点评】此题考查了圆周角定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解直角三角形,连接BC构造直角三角形是解题的关键.10. (4分)(2021•兰州)如图,动点P从点A出发,沿线段AB运动至点B后,立即按原路返回,点P在运动过程中速度不变,那么以点B为圆心,线段BP长为半径的圆的而积S 与点P的运动时间t的函数图象大致为( )【分析】分析动点P的运动过程,采用定量分析手段,求出S与t的函数关系式,根据关系式可以得出结论.【解答】解:不妨设线段AB长度为1个单位,点P的运动速度为1个单位/秒,那么:(1)当点P 在A玲B 段运动时,PB=1 -t, S=n (1 - t) 2 (0<t<l);(2)当点P 在Bf A 段运动时,PB=t-l, S=n (t-1) 2综上,整个运动过程中,S与t的函数关系式为:S=K (t- 1) 2 (0WtW2),这是一个二次函数,其图象为开口向上的一段抛物线.结合题中各选项,只有B符合要求. 应选B.【点评】此题结合动点问题考查了二次函数的图象.解题过程中求出了函数关系式,这是定量的分析方法,适用于此题,如果仅仅用定性分析方法那么难以作出正确选择.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题5分,总分值20分)11. (5分)(2021•闸北区一模)钓鱼岛列岛是我国最早发现、命名,并行使主权的.在一幅比例尺是1: 100000的地图上,测得钓鱼岛的东西走向长为3.5厘米,那么它的东西走向实际长大约为3500米.【分析】根据图上距离与比例尺,求实际距离,即图上距离除以比例尺.【解答】解:根据题意,3.5-? (1: 100000) =350000厘米=3500米.即它的东西走向实际长大约为3500米.故答案为:3500.【点评】考查了比例线段,掌握比例线段的定义及比例尺,并能够灵活运用.12. 〔5分〕〔2021秋•合肥期末〕如图,某人沿着一个坡比为1: 2的斜坡〔AB〕向前行走了5米,那么他实际上升的垂直高度是_亚一米.【分析】设上升的高度是811=乂米,根据坡度的定义用x表示出AH,根据勾股定理列出方程,解方程即可.【解答】解:设上升的高度是BH=x米,Vi=l: 2,・・・AH=2BH=2x米,根据勾股定理得:x2+ 〔2x〕2=52,解得:x=Vs»故答案为:V B.【点评】此题考查的是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坡度坡角问题,正确理解坡度是坡面的铅直高度h 和水平宽度1的比是解题的关键.13. 〔5分〕〔2021秋•合肥期末〕如图,点P在反比例函数图象上,PA垂直y轴于点A,点B为x轴上任意一点,且4PAB的面积为2,那么这个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X【分析】设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是:设P的点的坐标是〔m, n〕,那么AP=m, OA=- Xn, mn=k.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即可求得mn的值,那么k的值即可求得,进而可以求得函数的解析式.【解答】解:设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是:y上,设A的点的坐标是〔m, n〕. x那么AP=m, OA= - n, mn=k.•••△ABP的面积为2,口AP・OA=2,即L】】•〔-n〕 =22 2mn= - 4,那么k=mn= - 4.那么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是:y=-X故答案是:y=--.【点评】此题考查反比例函数系数k的几何意义,过双曲线上的任意一点分别一条坐标轴作垂线,连接点与原点,与坐标轴留成三角形的面积是工k.214. 〔5分〕〔2021秋•合肥期末〕如图,在AABC中,D为直线BC上任意一点,给出以下判断:①假设点D至IjAB, AC距离相等,且BD=DC,那么AB=AC:②假设ADd_BC 且AD?=BD・DC,那么/BAC=90.:③假设AB=AC,那么AD2+BD*DC=AC2:④假设NBAC=90.,且AD_LBC,贝lj AD?=BD・DC.其中正确的选项是一①②③④〔把所有正确结论序号都填在横线上〕【分析】①如图1,过D作DE_LAB于E, DF_LAC于F,通过证实Rt^BDETRtZkCDF, 得到NB=NC,即可得到结论;②由垂直的定义得到NADB=NADC=90.,由AD2=BD・DC,得到黑卷.证得AABDs△ACD,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得到NBAD=NC,即可得到结论:③作AE_LBC于E,根据勾股定理得至U AB2=AE2+BE2, AD2=AE2+DE2,再两式相减即可求解:④利用等角的余角相等得到NB=NDAC,那么可判断RtZkADBsRtACDA,所以AD:CD=BD: AD,然后根据比例的性质即可得到结论.【解答】解:①如图1,过D作DELAB于E, DFLAC于F,•・•点D到AB, AC距离相等,,DE=DF,在RtABDE 与RtACDF 中,/DE=DF, BD=CD'ARtABDE^RtACDF,,NB=NC,AAB=AC;@VAD±BC>AZADB=ZADC=90°,VAD2=BD*DC.•AD CD••-- z: ---- ,BD ADAAABD^AACD,,NBAD=NC,VZB-ZBAD=90%/• NC+NB=90.,ZBAC=90°:③如图2,作AE_LBC于E,贝IJAB2=AE2+BE2, AD2=AE2+DE2,那么AB?-AD?= (AE2+BE2) - (AE2+DE2) =+BE2) - (AE2+DE2) = (BE+DE) (BE-DE) =BD・DC, 那么AD2+BD*DC=AB2,VAB=AC>AAD2+BD*DC=AC2:©VAD1BC 于点D,AZADB=ZADC=90°,,NB-NBAD=90.,,: ZBAD=ZDAC=90°,,NB=NDAC,ARtAADB^RtACDA>AAD: CD=BD: AD,AAD2=CD*BD.故答案为:①②③④.【点评】此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勾股定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熟练掌握各定理是解题的关键.三、解做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题8分,总分值16分〕15. 〔8 分〕〔2021 秋•合肥期末〕求值:cos2450+3tan30°tan600 - 2sin3O0.【分析】把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代入原式,计算即可.【解答】解:cos245°+3tan300tan60° - 2sin3O°【点评】此题考查的是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熟记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正确进行实数的混 合运算是解题的关键.16. 〔8分〕〔2021•安徽模拟〕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把以格点为顶点的三角形称为 格点三角形〔每个小方格都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图中△ABC 是格点三角形,点A 、B 、 C 的坐标分别是〔-4, -l 〕、〔-2, -3〕、〔-1, -2〕.〔1〕以O 为旋转中央,把aABC 绕O 点顺时针旋转90.后得到△AiBiCi,画出△A1B1C1. 〔2〕以O 为位似中央,在第一象限内把AABC 放大2倍后得到△A2B2C,画出△A2B2C : 〔3〕 ZiABC 内有一点P 〔a, b 〕,写出经过〔1〕旋转变换后P 的对应点Pi 的坐标.【分析】〔1〕根据旋转的性质得出对应点坐标A1、B H G 顺次连接即可:〔2〕根据位似图形的性质得出对应点坐标A2、B2、C2顺次连接即可:〔3〕根据点Ai 、Bi 、Ci 的坐标变化规律,进而得出旋转变换后P 的对应点Pi 的坐标.【解答】解:〔1〕如下图:△AiBiG,即为所求:〔2〕如下图:ZXAzB2c2,即为所求;〔3〕 •・•点 A 、B 、C 的坐标分别是〔-4, -l 〕、〔-2, -3〕、〔-1, -2〕,点 Ai 、Bi 、Ci 的坐标分别是〔-1, 4〕、〔 -3, 2〕、〔 -2, 1〕,•,.△ABC 内有一点P 〔a, b 〕,经过〔1〕旋转变换后P 的对应点Pi 的坐标为:〔b, -a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图形的旋转以及位似图形的画法,根据得出对应点坐标是解题 关键.• ••• • • • • • • •一 一 ■ ■»••• •••• ••••・£•••・•• • • • •••• ••1• &• •••• • • • •iitiiBiinitj mi lift qnim•••• ,〞•小"〞® ••••• •• ••二•••• ・••; • •••••••• • • ・: ••:四、解做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题8分,总分值16分〕17. 〔8分〕〔2021秋•合肥期末〕如图,某窗户由矩形和弓形组成,弓形的跨度AB=6m, 弓形的高EF=2m,现设计安装玻璃,请帮工程师求出彘所在圆O的半径.【分析】根据垂径定理可得AF」AB,再表示出AO、OF,然后利用勾股定理列式进行计2算即可得解.【解答】解:•.•弓形的跨度AB=6m, EF为弓形的高,,OE1_AB 于F, AAF=-i-AB=3nb 2•・♦工£所在圆O的半径为r,弓形的高EF=2m,A AO=r> OF=r - 2,在RtZkAOF中,由勾股定理可知:AO2=AF2T OF2,即1=32+ 〔r-2〕2,解得〔m〕. 4答:菽所在圆O的半径为里】】•【点评】此题考查了垂径定理的应用,勾股定理的应用,此类题目通常采用把半弦,弦心距, 半径三者放到同一个直角三角形中,利用勾股定理得出方程是解决问题的关键.18. 〔8分〕〔2021•包河区二模〕如图,小明在大楼的东侧A处发现正前方仰角为75.的方向上有一热气球在C处,此时,小亮在大楼的西侧B处也测得气球在其正前方仰角为30°的位置上,AB的距离为60米,试求此时小明、小亮两人与气球的距离AC和BC 〔结【分析】作ADJ_BC于D,根据题意求出NC的度数,根据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分别求出BD、CD、AC 即可.【解答】解:作AD_LBC于D,由题意得,NCAE=75°, NB=30°,,ZC=ZCAE - NB=45.,V ZADB=90°, ZB=30°,,AD」AB=30, BD=AB・COS300=30V^,2V ZADC=90°, ZC=45°,ADC=AD=30,,AC=3的,BC=BD+CD=3OV^+3O,答:小明、小亮两人与气球的距离AC为306米,BC为30〔V3+1〕米.【点评】此题考查的是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仰角俯角问题,正确理解仰角俯角的概念、熟记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是解题的关键.五、解做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题10分,总分值20分〕19. 〔10分〕〔2021秋•合肥期末〕:反比例函数y上的图象经过〔-3. -2〕.X〔1〕求该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2〕在平而坐标xOy中,一次函数y=x- 1图象与该反比例函数图象交于A, B,求AAOB 的面积. 【分析】〔1〕将点〔-3. -2〕代入函数解析式y上即可求得k的值.x〔2〕联立方程,就方程求得交点A、B的坐标,设直线y=x-l与坐标轴分别交于C,求得C的坐标,然后根据S AAOB=S.:.BOC+S AAOC求得即可.【解答】解:⑴ :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经过〔-3. -2〕.x/• - 2=———,得k=6,-3,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为y3.x6 . Qyzz—〔一q jy——〔2〕如图,解X 得A,或一, 产一1 1尸2 >-3A A 〔3, 2〕,B 〔 - 2, -3〕,设直线y=x-l与坐标轴分别交于C,那么C〔l, 0〕.户斤以:S AAOB=S A.BOC+S AAOC=^-^ 1 X3+—X 1 X2=^-.2 2 2【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待定系数法求出反比例函数、一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的交点以及求三角形面积等知识,求得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以及反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交点坐标是解题关键.20. 〔10分〕〔2021秋•合肥期末〕如图,抛物线y=ax2+2x+c与x轴交于A, B两点,它的对称轴与x轴交于点N,过顶点M作ME_Ly轴于点E,连接BE交MN于点F,己知点A 的坐标为〔-1, 0〕, B的坐标为〔3, 0〕.〔1〕求该抛物线的解析式及顶点M的坐标;〔2 〕直接写出AEMF与4BNF的面积之比以及点F的坐标.【分析】〔1〕由于抛物线与x轴的交点坐标,那么可设交点式y=a 〔x+1〕〔x-3〕,化为一般式后得-2a=2,解得a=l,于是得到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 - x?+2x+3:然后配成顶点式得到M 点的坐标:〔2〕先确定E〔0, 4〕,再利用EM〃BN可得△EMFs/iBNF,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得但吧=〔典〕2=工,咽国LL,那么可计算出FN=&,从而得到点F的坐标.S ABMF BN 4 NF BN 2 3【解答】解:⑴ 设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a 〔x+1〕〔x-3〕, BP y=ax2 - 2ax - 3a, 那么-2a=2,解得a=l ♦所以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 - X2+2X+3;y= - X2+2X+3=-〔x - 1〕2+4»那么M 点的坐标为〔1, 4〕:〔2〕•••ME_Ly轴,:.E〔0, 4〕,•・•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x=l,AN 〔L 0〕,ABN=3 - 1=2,•••EM〃BN,AAEMF^ABNF.... 二〔里〕2=△〕2上.2ABI'IF BN 2 4NF W而MN=4,・••F N S X4承,3 3,点F的坐标为〔1,区〕.【点评】此题考查了抛物线与X轴的交点:从二次函数的交点式y=a 〔x - Xi〕〔X-X2〕〔a, b, c是常数,a#0〕中可直接得到抛物线与x轴的交点坐标〔xi,0〕,〔X2, 0〕.解决〔2〕小题的关键是利用相似三角形的判断与性质.六、解做题〔此题总分值12分〕21. 〔12分〕〔2021秋•合肥期末〕如图,直线PO交..于A, B两点,直接AB=10,弦AC〃PM.点M是标的中点,〔1〕求证:直线PM是.O的切线;〔2〕假设BC=4,求PO的长.【分析】⑴连接OM交AC于N,由垂径定理的推论得出OM_LAC, AN=CN,再由条件得出PMJ_OM,即可得出直线PM是.O的切线:〔2〕证实ON是AABC的中位线,由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得出ON」BC=2,证实aOANs2△OPM,得出对应边成比例空■▲里即可得出PO的长.PO 0M【解答】〔1〕证实:连接OM交AC于N,如下图:•・•点M是m的中点,AOM±AC, AN=CN,VAC//PM,APM1OM,・•.直线PM是.O的切线:〔2〕解:VOA=OB, AN=CN,,ON是4ABC的中位线, ,ON」BC=2,2VAB=10,,OM=OA2AB=5,2VAC/ZPM>AAOAN^AOPM> 烈必,叩旦上, PO "ON PO -5解得:PO=12.5.【点评】此题考查了切线的判定、垂径定理、三角形中位线定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熟练掌握切线的判定,证实三角形相似得出比例式是解决问题〔2〕的关键.七、解做题〔此题总分值12分〕22. 〔12分〕〔2021秋•合肥期末〕某工厂接到一批粽子生产任务,按要求在15天内完成, 约定这批粽子的出厂价为每只6元,为按时完成任务,该工厂招收了新工人,设新工人王浩第x天生产的粽子数量为y只,y与x满足如下关系:〔54x, 〔04x45〕>〔30x+120, 〔54x?15〕'〔1〕王浩第几天生产的粽子数量为360只?〔2〕如图,设第x天每只粽子的本钱是p元,p与x之间的关系可用图中的函数图形来刻画.假设王浩第x天创造的利润为w元,求w关于x的函数表达式,并求出第几天的利润最大,最大利润是多少元?〔利润=出厂价-本钱〕精〔元旦〕【分析】〔1〕把y=360代入y=30x+120,解方程即可求得:〔2〕根据图象求得本钱p与x之间的关系,然后根据利润等于出厂价减去本钱价,然后整理即可得到W与x的关系式,再根据一次函数的增减性和二次函数的增减性解答.【解答】解:〔1〕设王浩第n天生产的粽子数量为360只,由题意可知:30n+120=360,解得n=8.答:第8天生产的粽子数量为420只.(2)由图象得,当0WxW9时,p=4.1;当9WxW15 时,P=kx+bt把点(9, 4.1), (15, 4.7)代入得,9k+b=4.1 &i?z a fk=0. 1、,解得4 ,115k+b=4. 7 1b=3. 2:.p=0.1x+3.2>① 0WxW5 时,w= (6-4.1) X54x=102.6x,当x=5 时,w 暴大=513 (元):② 5VxW9 时,w= (6 -4.1) X (30X+120) =57x+228,•・・x是整数,•••当x=9时,w最大=741 (元);③9VxW15 时,w= (6-0.1X- 3.2) X (30x+120) = - 3x2+72x+336, Va=-3<0,.••当x=-上二=12 时,w a大=768 〔元〕:2a综上,当x=12时,w有最大值,最大值为768.答:第12天的利润最大,最大利润是768元【点评】此题考查的是二次函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主要是利用二次函数的增减性求最值问题,利用一次函数的增减性求最值,难点在于读懂题目信息,列出相关的函数关系式.参与本试卷做题和审题的老师有:zhangCF;星期八;守拙:gb1210: CJX:知足长乐; wdzyzmsy@ 126 ;王学峰;未来:HJJ; gsls 〔排名不分先后〕菁优网、2021年11月25日。
义务教育合肥高新区新课标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题初三数学试题试卷.doc
安徽省合肥高新区2016-2017年九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 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 (1, 2)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是() A. ( - 1, - 2) B. ( - 1, 2) C. (1, - 2)D. (2, 1) 2•己知半二冷,则代数式申的值为( )b 3 b 3 •如图,抛物线y=xA-bxA-c 与x 轴交于点儿B,与y 轴交于点G 乙OBC=45° ,则下列各式成 立的是( )A. b —c —1=0B.方+c+l = 0C. b —Q +1=0D.方+C —1 = 04如图'在SC 中,点D ,E ,F 分别在边AB, AC, BC 上,且DE//BC, EF//AB.若AD=2BD,则-的值为7.如图,四边形ABCD 内接于00,如果它的一个外处ZDCE 二64。
,那么ZB0D=()1 B.- 3 1 C.— 42 D. 一3 5•在 Rt A ABC 中, 4ZC 二90。
, sinA 二三,AC 二6cm,则 BC 的长度为( 5 A ・ 6cmD. 9cm •・•1 0 1 3 y -3 1 3 1 • • ♦则下列判断屮正确的是( A.抛物线开口向上 C.当 x 二4 时,y>0 B.抛物线与y 轴交于负半轴 D.方程ax 2+bx+c=0的止根在3与4之间 (1 A.—2 B. 7cm C. 8cm'已知二次函数y=a-x 2+bx+c 的y 与x 的部分对应值如下表: )B. 100°C. 64°D. 32°8.若(2, 5), (4, 5)是抛物线y^df+bx + c上的两个点,则它的对称轴是(A. x=lB. x = 29•如图,在矩形A0BC中,点A的坐标是(-2,)C. x=3D. x=41),点C的纵坐标是4,则B、C两点的坐标分别7 79C. (-,2)、(飞,4)1°•如图,已知矩形ABCD的长AB为5,(+勺、(弓4)3 1(可3)、4)宽BC为4, E是BC边上的一个动点,AE丄EF, EF交CD于点B.D.能表示y关于x的函数关系的大致图象是()F.设BE二x, FC二*则点E从点B运动到点C时,共20分)二 > 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11.某同学沿坡比为1:的斜坡前进了90米,那么他上升的高度是12•如图,OO的内接四边形ABCD屮,ZA=115°,则ZBOD等于—米・13•已知点(-l,yj, (2, y 2), (3,y :J 在反比例函数尸士吕图像上,用“<”连接y” y 2, y 3X为 ____________ .14•如图,已知反比例函数尸丄与一次函数尸x+1的图像交于点A(a,-1)、B(l,b),则不等式X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8分)15. 计算:tan300cos600+tan45°cos300.四 > 作图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8分)16•如图,Z\ABC 的顶点坐标分别为A (1, 3)、B (4, 2)、C (2, 1).(1) 在图屮以点0为位似屮心在原点的另一侧画出AABC 放大2倍后得到的△ AiBiCi,并写出儿的 坐标;(2) 请在图中画岀AABC 绕点0逆时针旋转90°后得到的AA 县C2.• •••£•••••• Mae ••••SieaateMeeeieeMaeaaeiSieeieeSBt-A -ix+1的解集为X4-B -7-6-5-4-3-2 .4., •3-1 2五、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60分)17•如图,一次函数y.= - x+2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疙卫的图象交于点A (-1, 3)、B (n,-X1).(1)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2)当yi>y2时,直接写岀x的取值范围.1*•一块矩形的草地,长为8 m,宽为6 m,若将氏和宽都增加x m,设增加的面积为y(1)求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2)若要使草地的面积增加32 长和宽都增加多少米?19•如图,两条互相平行的河岸,在河岸一边测得AB为20米,在另一边测得CD为70米,用测角器测得ZACD-3O0,测得ZBDC二45°,求两条河岸之间的距离.(近门1・4, 品H,结果保留整数)20.如图,花丛中有一路灯杆AB.在灯光下,小明在D点处的影长DE二3米,沿BD方向行走到达G点,DG二5米,这时小明的影长GH二5米.如果小明的身高为1.7米,求路灯杆AB的高度.21 •如图,PA, P13是。
2019年合肥市高新区届九年级上期末数学模拟试卷含答案解析
2016-2017学年安徽省合肥市高新区九年级(上)期末数学模拟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1,2)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是()A.(﹣1,﹣2)B.(﹣1,2)C.(1,﹣2)D.(2,1)2.已知=,则代数式的值为()A.B.C.D.3.如图,抛物线y=x2+bx+c与x轴交于A,B两点,与y轴交于C点,若∠OBC=45°,则下列各式成立的是()A.b+c﹣1=0 B.b+c+1=0 C.b﹣c+1=0 D.b﹣c﹣1=04.如图,在△ABC中,点D,E,F分别在边AB,AC,BC上,且DE∥BC,EF∥AB.若AD=2BD,则的值为()A.B.C.D.5.在Rt△ABC中,∠C=90°,sinA=,AC=6cm,则BC的长度为()A.6cm B.7cm C.8cm D.9cm2c的y与x的部分对应值如表: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B.抛物线与y轴交于负半轴C.当x=4时,y>0D.方程ax2+bx+c=0的正根在3与4之间7.如图,四边形ABCD内接于⊙O,如果它的一个外角∠DCE=64°,那么∠BOD=()A.128°B.100°C.64°D.32°8.若(2,5)、(4,5)是抛物线y=ax2+bx+c上的两个点,则它的对称轴是()A.x=﹣B.x=1 C.x=2 D.x=39.如图,在矩形AOBC中,点A的坐标是(﹣2,1),点C的纵坐标是4,则B、C两点的坐标分别是()A.(,3)、(﹣,4)B.()、(﹣)C.()、(﹣)D.()、(﹣)10.如图,已知矩形ABCD的长AB为5,宽BC为4,E是BC边上的一个动点,AE⊥EF,EF交CD于点F.设BE=x,FC=y,则点E从点B运动到点C时,能表示y关于x的函数关系的大致图象是()A.B.C.D.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1.某同学沿坡比为1:的斜坡前进了90米,那么他上升的高度是米.12.如图,⊙O的内接四边形ABCD中,∠A=115°,则∠BOD等于.13.已知点(﹣1,y1),(2,y2),(3,y3)在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上,则用“<”连接y1,y2,y3为.14.如图,已知反比例函数y=与一次函数y=x+1的图象交于点A(a,﹣1)、B(1,b),则不等式≥x+1的解集为.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8分)15.计算:tan30°cos60°+tan45°cos30°.四、作图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8分)16.如图,△ABC的顶点坐标分别为A(1,3)、B(4,2)、C(2,1).(1)在图中以点O为位似中心在原点的另一侧画出△ABC放大2倍后得到的△A1B1C1,并写出A1的坐标;(2)请在图中画出△ABC绕点O逆时针旋转90°后得到的△A2B2C2.五、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60分)17.如图,一次函数y1=﹣x+2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y2=的图象交于点A(﹣1,3)、B(n,﹣1).(1)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2)当y1>y2时,直接写出x的取值范围.18.一块矩形的草地,长为8m,宽为6m,若将长和宽都增加x m,设增加的面积为y m2,(1)求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2)若要使草地的面积增加32m2,长和宽都需增加多少米?19.如图,两条互相平行的河岸,在河岸一边测得AB为20米,在另一边测得CD为70米,用测角器测得∠ACD=30°,测得∠BDC=45°,求两条河岸之间的距离.(≈1.7,结果保留整数)20.如图,花丛中有一路灯杆AB.在灯光下,小明在D点处的影长DE=3米,沿BD方向行走到达G点,DG=5米,这时小明的影长GH=5米.如果小明的身高为1.7米,求路灯杆AB的高度(精确到0.1米).21.如图,PA、PB是⊙O的切线,A、B为切点,∠OAB=30度.(1)求∠APB的度数;(2)当OA=3时,求AP的长.22.九(1)班数学兴趣小组经过市场调查,整理出某种商品在第x(1≤x≤90)天的售价与销量的相关信息如下(1)求出y与x的函数关系式;(2)问销售该商品第几天时,当天销售利润最大,最大利润是多少?(3)该商品在销售过程中,共有多少天每天销售利润不低于4800元?请直接写出结果.六、综合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4分)23.如图,抛物线与x轴交于点A(﹣,0)、点B(2,0),与y轴交于点C(0,1),连接BC.(1)求抛物线的函数关系式;(2)点N为抛物线上的一个动点,过点N作NP⊥x轴于点P,设点N的横坐标为t(﹣<t<2),求△ABN的面积S与t的函数关系式;(3)若﹣<t<2且t≠0时△OPN∽△COB,求点N的坐标.2016-2017学年安徽省合肥市高新区九年级(上)期末数学模拟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1,2)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是()A.(﹣1,﹣2)B.(﹣1,2)C.(1,﹣2)D.(2,1)【考点】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分析】根据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特点:两个点关于原点对称时,它们的坐标符号相反,即点P(x,y)关于原点O的对称点是P′(﹣x,﹣y),可以直接写出答案.【解答】解:∵P(1,2),∴点P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是:(﹣1,﹣2),故选:A.2.已知=,则代数式的值为()A.B.C.D.【考点】比例的性质.【分析】用b表示出a,然后代入比例式进行计算即可得解.【解答】解:由=得到:a=b,则==.故选:B.3.如图,抛物线y=x2+bx+c与x轴交于A,B两点,与y轴交于C点,若∠OBC=45°,则下列各式成立的是()A.b+c﹣1=0 B.b+c+1=0 C.b﹣c+1=0 D.b﹣c﹣1=0【考点】抛物线与x轴的交点.【分析】根据∠OBC=45°,有OB=OC,可设点C,B的坐标为(0,c),(c,0),把点B(c,0)代入二次函数y=x2+bx+c,得c2+bc+c=0,从而求出关系式.【解答】解:∵∠OBC=45°,∴OB=OC,∴点C,B的坐标为(0,c),(c,0);把点B(c,0)代入二次函数y=x2+bx+c,得c2+bc+c=0,即c(c+b+1)=0,∵c≠0,∴b +c +1=0. 故选:B .4.如图,在△ABC 中,点D ,E ,F 分别在边AB ,AC ,BC 上,且DE ∥BC ,EF ∥AB .若AD=2BD ,则的值为( )A .B .C .D .【考点】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分析】根据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得出===2,即可得出答案.【解答】解:∵DE ∥BC ,EF ∥AB ,AD=2BD ,∴==2,==2,∴=,故选:A .5.在Rt △ABC 中,∠C=90°,sinA=,AC=6cm ,则BC 的长度为( )A .6cmB .7cmC .8cmD .9cm 【考点】解直角三角形.【分析】根据三角函数的定义求得BC 和AB 的比值,设出BC 、AB ,然后利用勾股定理即可求解.【解答】解:∵sinA==,∴设BC=4x ,AB=5x , 又∵AC 2+BC 2=AB 2, ∴62+(4x )2=(5x )2, 解得:x=2或x=﹣2(舍), 则BC=4x=8cm , 故选:C .2c 的y 与x 的部分对应值如表: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B .抛物线与y 轴交于负半轴C .当x=4时,y >0D .方程ax 2+bx +c=0的正根在3与4之间【考点】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解析式;二次函数的性质.【分析】根据题意列出方程组,求出二次函数的解析式;根据二次函数的性质及与一元二次方程的关系解答即可.【解答】解:由题意可得,解得,故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x2+3x+1.因为a=﹣1<0,故抛物线开口向下;又∵c=1>0,∴抛物线与y轴交于正半轴;当x=4时,y=﹣16+12+1=﹣3<0;故A,B,C错误;方程ax2+bx+c=0可化为﹣x2+3x+1=0,△=32﹣4×(﹣1)×1=13,故方程的根为x===±,故其正根为+≈1.5+1.8=3.3,3<3.3<4,故选:D.7.如图,四边形ABCD内接于⊙O,如果它的一个外角∠DCE=64°,那么∠BOD=()A.128°B.100°C.64°D.32°【考点】圆内接四边形的性质;圆周角定理.【分析】由圆内接四边形的外角等于它的内对角知,∠A=∠DCE=64°,由圆周角定理知,∠BOD=2∠A=128°.【解答】解:∵四边形ABCD内接于⊙O,∴∠A=∠DCE=64°,∴∠BOD=2∠A=128°.故选A.8.若(2,5)、(4,5)是抛物线y=ax2+bx+c上的两个点,则它的对称轴是()A.x=﹣B.x=1 C.x=2 D.x=3【考点】二次函数的性质.【分析】由已知,点(2,5)、(4,5)是该抛物线上关于对称轴对称的两点,所以只需求两对称点横坐标的平均数.【解答】解:因为点(2,5)、(4,5)在抛物线上,根据抛物线上纵坐标相等的两点,其横坐标的平均数就是对称轴,所以,对称轴x==3;故选D.9.如图,在矩形AOBC中,点A的坐标是(﹣2,1),点C的纵坐标是4,则B、C两点的坐标分别是()A.(,3)、(﹣,4)B.()、(﹣)C.()、(﹣)D.()、(﹣)【考点】矩形的性质;坐标与图形性质.【分析】首先过点A作AD⊥x轴于点D,过点B作BE⊥x轴于点E,过点C作CF∥y轴,过点A作AF∥x轴,交点为F,易得△CAF≌△BOE,△AOD∽△OBE,然后由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成比例,求得答案.【解答】解:过点A作AD⊥x轴于点D,过点B作BE⊥x轴于点E,过点C作CF∥y轴,过点A作AF∥x轴,交点为F,延长CA交x轴于点H,∵四边形AOBC是矩形,∴AC∥OB,AC=OB,∴∠CAF=∠BOE=∠CHO,在△ACF和△OBE中,,∴△CAF≌△BOE(AAS),∴BE=CF=4﹣1=3,∵∠AOD+∠BOE=∠BOE+∠OBE=90°,∴∠AOD=∠OBE,∵∠ADO=∠OEB=90°,∴△AOD∽△OBE,∴=,即=,∴OE=,即点B(,3),∴AF=OE=,∴点C的横坐标为:﹣(2﹣)=﹣,∴点C(﹣,4).故选D.10.如图,已知矩形ABCD的长AB为5,宽BC为4,E是BC边上的一个动点,AE⊥EF,EF交CD于点F.设BE=x,FC=y,则点E从点B运动到点C时,能表示y关于x的函数关系的大致图象是()A.B.C.D.【考点】动点问题的函数图象.【分析】利用三角形相似求出y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根据函数关系式进行分析求解.【解答】解:∵BC=4,BE=x,∴CE=4﹣x.∵AE⊥EF,∴∠AEB+∠CEF=90°,∵∠CEF+∠CFE=90°,∴∠AEB=∠CFE.又∵∠B=∠C=90°,∴Rt△AEB∽Rt△EFC,∴,即,整理得:y=(4x﹣x2)=﹣(x﹣2)2+∴y与x的函数关系式为:y=﹣(x﹣2)2+(0≤x≤4)由关系式可知,函数图象为一段抛物线,开口向下,顶点坐标为(2,),对称轴为直线x=2.故选:A.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1.某同学沿坡比为1:的斜坡前进了90米,那么他上升的高度是45米.【考点】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坡度坡角问题.【分析】首先利用坡比得出∠A的度数,再利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得出答案.【解答】解:如图:∵坡比为1:,∴tanA==,∴∠A=30°,∵AB=90米,∴BH=45米.故答案为:45.12.如图,⊙O的内接四边形ABCD中,∠A=115°,则∠BOD等于130°.【考点】圆内接四边形的性质;圆周角定理.【分析】根据圆内接四边形的对角互补求得∠C的度数,再根据圆周角定理求解即可.【解答】解:∵∠A=115°∴∠C=180°﹣∠A=65°∴∠BOD=2∠C=130°.故答案为:130°.13.已知点(﹣1,y1),(2,y2),(3,y3)在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上,则用“<”连接y1,y2,y3为y2<3<1.【考点】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分析】先根据反比例函数中k<0判断出函数图象所在的象限及增减性,再根据各点横坐标的特点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解:∵反比例函数y=中,﹣k2﹣1<0,∴函数图象的两个分式分别位于二、四象限,且在每一象限内y随x的增大而增大,∵﹣1<0,∴点A(﹣1,y1)位于第二象限,∴y1>0;∵0<2<3,∴B(1,y2)、C(2,y3)在第四象限,∵2<3,∴y2<y3<0,∴y2<y3<y1.故答案为:y2<y3<y1.14.如图,已知反比例函数y=与一次函数y=x+1的图象交于点A(a,﹣1)、B(1,b),则不等式≥x+1的解集为x≤﹣2或0<x≤1.【考点】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交点问题.【分析】先根据函数解析式求得点A的横坐标,再根据函数图象进行判断,双曲线在直线的上方时x的取值范围即为不等式的解集.【解答】解:将A(a,﹣1)代入一次函数y=x+1,得﹣1=a+1,即a=﹣2∴A(﹣2,﹣1)当≥x+1时,反比例函数值大于或等于一次函数值根据图象可得,当x≤﹣2或0<x≤1时,双曲线在直线的上方∴不等式≥x+1的解集为x≤﹣2或0<x≤1故答案为:x≤﹣2或0<x≤1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8分)15.计算:tan30°cos60°+tan45°cos30°.【考点】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分析】根据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可以计算出tan30°cos60°+tan45°cos30°的值.【解答】解:tan30°cos60°+tan45°cos30°===.四、作图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8分)16.如图,△ABC的顶点坐标分别为A(1,3)、B(4,2)、C(2,1).(1)在图中以点O为位似中心在原点的另一侧画出△ABC放大2倍后得到的△A1B1C1,并写出A1的坐标;(2)请在图中画出△ABC绕点O逆时针旋转90°后得到的△A2B2C2.【考点】作图-位似变换;作图-旋转变换.【分析】(1)把A、B、C点的横纵坐标都乘以﹣2得到A1、B1、C1的坐标,然后描点即可得到△A1B1C1;(2)利用网格特点和旋转的性质,画出点A、B、C的对应点A2、B2、C2即可得到△A2B2C2.【解答】解:(1)如图,△A1B1C1为所作,A(﹣2,﹣6);(2)如图,△A2B2C2为所作.五、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60分)17.如图,一次函数y1=﹣x+2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y2=的图象交于点A(﹣1,3)、B(n,﹣1).(1)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2)当y1>y2时,直接写出x的取值范围.【考点】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交点问题.【分析】(1)把A点坐标代入可求出m的值,从而得到反比例函数解析式;(2)利用反比例函数解析式确定B点坐标,然后观察函数图象,写出一次函数图象在反比例函数图象上方所对应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即可.【解答】解:(1)把A(﹣1,3)代入可得m=﹣1×3=﹣3,所以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为y=﹣;(2)把B(n,﹣1)代入y=﹣得﹣n=﹣3,解得n=3,则B(3,﹣1),所以当x<﹣1或0<x<3,y1>y2.18.一块矩形的草地,长为8m,宽为6m,若将长和宽都增加x m,设增加的面积为y m2,(1)求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2)若要使草地的面积增加32m2,长和宽都需增加多少米?【考点】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根据实际问题列二次函数关系式.【分析】(1)表示出增加后的长和宽后根据面积计算方法列出函数关系式即可;(2)根据题意列出方程求解即可.【解答】解:(1)∵长为8m,宽为6m,若将长和宽都增加x m,∴增加后的长和宽分别为(8+x)m和(6+x)m,根据题意得:y=(8+x)(6+x)﹣6×8=x2+14x;(2)根据题意得:x2+14x=32,解得:x=﹣16(舍去)或x=2.答:长和宽都需要增加2米.19.如图,两条互相平行的河岸,在河岸一边测得AB为20米,在另一边测得CD为70米,用测角器测得∠ACD=30°,测得∠BDC=45°,求两条河岸之间的距离.(≈1.7,结果保留整数)【考点】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分析】分别过点A、B作CD的垂线交CD于点E、F,令两条河岸之间的距离为h.则AE=BF=h,EF=AB=20.解Rt△ACE,得出CE=h,解Rt△BDF,求出DF=BF=h,根据CD=CE+EF+FD=70列出方程,求解即可.【解答】解:如图,分别过点A、B作CD的垂线交CD于点E、F,令两条河岸之间的距离为h.∵AE⊥CD,BF⊥CD,AB∥CD,AB=20,∴AE=BF=h,EF=AB=20.在Rt△ACE中,∵∠AEC=90°,∠ACE=30°,∴tan∠ACE=,即tan30°=,∴CE=h.在Rt△BDF中,∵∠BFD=90°,∠BDF=45°,∴DF=BF=h.∵CD=70,∴CE+EF+FD=70,∴h+20+h=70,∴h=25(﹣1)≈18.答:两条河岸之间的距离约为18米.20.如图,花丛中有一路灯杆AB.在灯光下,小明在D点处的影长DE=3米,沿BD方向行走到达G点,DG=5米,这时小明的影长GH=5米.如果小明的身高为1.7米,求路灯杆AB的高度(精确到0.1米).【考点】相似三角形的应用.【分析】根据AB⊥BH,CD⊥BH,FG⊥BH,可得:△ABE∽△CDE,则有=和=,而=,即=,从而求出BD的长,再代入前面任意一个等式中,即可求出AB.【解答】解:根据题意得:AB⊥BH,CD⊥BH,FG⊥BH,在Rt△ABE和Rt△CDE中,∵AB⊥BH,CD⊥BH,∴CD∥AB,可证得:△CDE∽△ABE∴①,同理:②,又CD=FG=1.7m,由①、②可得:,即,解之得:BD=7.5m,将BD=7.5代入①得:AB=5.95m≈6.0m.答:路灯杆AB的高度约为6.0m.(注:不取近似数的,与答一起合计扣1分)21.如图,PA、PB是⊙O的切线,A、B为切点,∠OAB=30度.(1)求∠APB的度数;(2)当OA=3时,求AP的长.【考点】切线的性质.【分析】(1)方法1,根据四边形的内角和为360°,根据切线的性质可知:∠OAP=∠OBP=90°,求出∠AOB的度数,可将∠APB的度数求出;方法2,证明△ABP为等边三角形,从而可将∠APB的度数求出;(2)方法1,作辅助线,连接OP,在Rt△OAP中,利用三角函数,可将AP的长求出;方法2,作辅助线,过点O作OD⊥AB于点D,在Rt△OAD中,将AD的长求出,从而将AB的长求出,也即AP的长.【解答】解:(1)方法一:∵在△ABO中,OA=OB,∠OAB=30°,∴∠AOB=180°﹣2×30°=120°,∵PA、PB是⊙O的切线,∴OA⊥PA,OB⊥PB,即∠OAP=∠OBP=90°,∴在四边形OAPB中,∠APB=360°﹣120°﹣90°﹣90°=60°.方法二:∵PA、PB是⊙O的切线∴PA=PB,OA⊥PA;∵∠OAB=30°,OA⊥PA,∴∠BAP=90°﹣30°=60°,∴△ABP是等边三角形,∴∠APB=60°.(2)方法一:如图①,连接OP;∵PA、PB是⊙O的切线,∴PO平分∠APB,即∠APO=∠APB=30°,又∵在Rt△OAP中,OA=3,∠APO=30°,∴AP==3.方法二:如图②,作OD⊥AB交AB于点D;∵在△OAB中,OA=OB,∴AD=AB;∵在Rt△AOD中,OA=3,∠OAD=30°,∴AD=OA•cos30°=,∴AP=AB=.22.九(1)班数学兴趣小组经过市场调查,整理出某种商品在第x(1≤x≤90)天的售价与销量的相关信息如下(1)求出y与x的函数关系式;(2)问销售该商品第几天时,当天销售利润最大,最大利润是多少?(3)该商品在销售过程中,共有多少天每天销售利润不低于4800元?请直接写出结果.【考点】二次函数的应用.【分析】(1)根据单价乘以数量,可得利润,可得答案;(2)根据分段函数的性质,可分别得出最大值,根据有理数的比较,可得答案;(3)根据二次函数值大于或等于4800,一次函数值大于或等于48000,可得不等式,根据解不等式组,可得答案.【解答】解:(1)当1≤x<50时,y=(x+40﹣30)=﹣2x2+180x+2000,当50≤x≤90时,y=(90﹣30)=﹣120x+12000,综上所述:y=;(2)当1≤x<50时,二次函数开口向下,二次函数对称轴为x=45,=﹣2×452+180×45+2000=6050,当x=45时,y最大当50≤x≤90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6000,当x=50时,y最大综上所述,该商品第45天时,当天销售利润最大,最大利润是6050元;(3)当1≤x<50时,y=﹣2x2+180x+2000≥4800,解得20≤x≤70,因此利润不低于4800元的天数是20≤x<50,共30天;当50≤x≤90时,y=﹣120x+12000≥4800,解得x≤60,因此利润不低于4800元的天数是50≤x≤60,共11天,所以该商品在销售过程中,共41天每天销售利润不低于4800元.六、综合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4分)23.如图,抛物线与x轴交于点A(﹣,0)、点B(2,0),与y轴交于点C(0,1),连接BC.(1)求抛物线的函数关系式;(2)点N为抛物线上的一个动点,过点N作NP⊥x轴于点P,设点N的横坐标为t(﹣<t<2),求△ABN的面积S与t的函数关系式;(3)若﹣<t<2且t≠0时△OPN∽△COB,求点N的坐标.【考点】二次函数综合题;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解析式;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分析】(1)可设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ax2+bx+c,然后只需运用待定系数法就可解决问题;(2)当﹣<t<2时,点N在x轴的上方,则NP等于点N的纵坐标,只需求出AB,就可得到S与t的函数关系式;(3)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可得PN=2PO.由于PO=,需分﹣<t<0和0<t<2两种情况讨论,由PN=2PO得到关于t的方程,解这个方程,就可解决问题.【解答】解:(1)设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ax2+bx+c,由题可得:,解得:,∴抛物线的函数关系式为y=﹣x2+x+1;(2)当﹣<t<2时,y N>0,∴NP=|y N|=y N=﹣t2+t+1,∴S=AB•PN=×(2+)×(﹣t2+t+1)=(﹣t2+t+1)=﹣t2+t+;(3)∵△OPN∽△COB,∴=,∴=,∴PN=2PO.①当﹣<t<0时,PN==y N=﹣t2+t+1,PO==﹣t,∴﹣t2+t+1=﹣2t,整理得:3t2﹣9t﹣2=0,解得:t1=,t2=.∵>0,﹣<<0,∴t=,此时点N的坐标为(,);②当0<t<2时,PN==y N=﹣t2+t+1,PO==t,∴﹣t2+t+1=2t,整理得:3t2﹣t﹣2=0,解得:t3=﹣,t4=1.∵﹣<0,0<1<2,∴t=1,此时点N的坐标为(1,2).综上所述:点N的坐标为(,)或(1,2).2017年1月12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2016学年安徽省合肥市高新区初三上学期期末数学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40分)每小题都给出代号为A、B、C、D的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把正确选项的代号写在题后的括号内,每一小题选对得4分,不选、选错或选出的代号超过一个的(不论是否写在括号内)一律得0分.1.(4分)下列四个图形中,不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A.B.C.D.2.(4分)已知=,则代数式的值为()A.B.C.D.3.(4分)二次函数y=﹣3(x+2)2+1的图象的顶点坐标是()A.(2,1)B.(﹣2,1)C.(﹣2,﹣1)D.(2,﹣1)4.(4分)如图,在△ABC中,DE∥BC,若AD:DB=1:3,则△ADE与△ABC的面积之比是()A.1:3B.1:4C.1:9D.1:165.(4分)在Rt△ABC中,∠C=90°,sinB=,则tanA的值为()A.B.C.D.6.(4分)已知二次函数y=kx2﹣7x﹣7的图象与x轴没有交点,则k的取值范围为()A.k>﹣B.k≥﹣且k≠0C.k<﹣D.k>﹣且k≠0 7.(4分)AB为⊙O的直径,点C、D在⊙O上.若∠ABD=42°,则∠BCD的度数是()A.122°B.128°C.132°D.138°8.(4分)已知A(﹣3,y1)、B(﹣2,y2)、C(2,y3)在二次函数y=x2+2x+c 的图象上,比较y1、y2、y3的大小()A.y1>y2>y3B.y2>y3>y1C.y2>y1>y3D.y3>y1>y2 9.(4分)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AB=9,AD=6,∠ADC的平分线交AB 于点E,交CB的延长线于点F,AG⊥DE,垂足为G.若AG=4,则△BEF的面积是()A.B.2C.3D.410.(4分)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3cm,动点P从B点出发以3cm/s的速度沿着边BC﹣CD﹣DA运动,到达A点停止运动;另一动点Q同时从B点出发,以1cm/s的速度沿着边BA向A点运动,到达A点停止运动.设P点运动时间为x(s),△BPQ的面积为y(cm2),则y关于x的函数图象是()A.B.C.D.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20分)11.(5分)某同学沿坡比为1:的斜坡前进了90米,那么他上升的高度是米.12.(5分)AB是⊙O的直径,弦CD垂直平分半径OA,若CD长为6,则⊙O的半径长为.13.(5分)如图,点A是反比例函数图象上一点,过点A作AB⊥y轴于点B,点C、D在x轴上,且BC∥AD,四边形ABCD的面积为4,则这个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14.(5分)如图,▱ABCD中,M、N是BD的三等分点,连接CM并延长交AB 于点E,连接EN并延长交CD于点F,以下结论:①E为AB的中点;②FC=4DF;③S=;△ECF④当CE⊥BD时,△DFN是等腰三角形.其中一定正确的是.三.(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8分,满分16分)15.(8分)计算:tan260°﹣2sin30°﹣cos45°.16.(8分)如图,△ABC的顶点坐标分别为A(1,3)、B(4,2)、C(2,1).(1)在图中以点O为位似中心在原点的另一侧画出△ABC放大2倍后得到的△A1B1C1,并写出A1的坐标;(2)请在图中画出△ABC绕点O逆时针旋转90°后得到的△A2B2C2.四、(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8分,满分16分)17.(8分)如图,一次函数y1=﹣x+2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y2=的图象交于点A (﹣1,3)、B(n,﹣1).(1)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2)当y1>y2时,直接写出x的取值范围.18.(8分)已知在直角坐标平面内,抛物线y=x2+bx+c经过点A(2,0)、B(0,6).(1)求抛物线的表达式;(2)抛物线向下平移几个单位后经过点(4,0)?请通过计算说明.五.(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满分20分)19.(10分)如图,两条互相平行的河岸,在河岸一边测得AB为20米,在另一边测得CD为70米,用测角器测得∠ACD=30°,测得∠BDC=45°,求两条河岸之间的距离.(≈1.7,结果保留整数)20.(10分)如图,已知正方形ABCD中,BE平分∠DBC且交CD边于点E,将△BCE绕点C顺时针旋转到△DCF的位置,并延长BE交DF于点G.(1)求证:△BDG∽△DEG;(2)若EG•BG=4,求BE的长.六、(本题满分12分)21.(12分)已知P是⊙O外一点,PO交⊙O于点C,OC=CP=2,弦AB⊥OC,∠AOC的度数为60°,连接PB.(1)求BC的长;(2)求证:PB是⊙O的切线.七、(本题满分12分)22.(12分)合肥某商场要经营一种新上市的文具,进价为20元/件.试营销阶段发现:当销售单价为25元/件时,每天的销售量是150件;销售单价每上涨1元,每天的销售量就减少10件.(1)求商场销售这种文具每天所得的销售利润w(元)与销售单价x(元)之间的函数关系式;(2)求销售单价为多少元时,该文具每天的销售利润最大?(3)现商场规定该文具每天销售量不少于120件,为使该文具每天的销售利润最大,该文具定价多少元时,每天利润最大?八、(本题满分14分)23.(14分)如图,在Rt△ABC中,∠ACB=90°,AC=8,BC=6,CD⊥AB于点D.点P从点D出发,沿线段DC向点C运动,点Q从点C出发,沿线段CA向点A 运动,两点同时出发,速度都为每秒1个单位长度,当点P运动到点C时,两点都停止.设运动时间为t秒.(1)求线段CD的长;(2)当t取何值时PQ∥AB?(3)是否存在某一时刻t,使得△PCQ为等腰三角形?若存在,求出所有满足条件的t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015-2016学年安徽省合肥市高新区初三上学期期末数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40分)每小题都给出代号为A、B、C、D的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把正确选项的代号写在题后的括号内,每一小题选对得4分,不选、选错或选出的代号超过一个的(不论是否写在括号内)一律得0分.1.(4分)下列四个图形中,不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A.B.C.D.【解答】解:A、是中心对称图形.故错误;B、是中心对称图形.故错误;C、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正确;D、是中心对称图形.故错误.故选:C.2.(4分)已知=,则代数式的值为()A.B.C.D.【解答】解:由=得到:a=b,则==.故选:B.3.(4分)二次函数y=﹣3(x+2)2+1的图象的顶点坐标是()A.(2,1)B.(﹣2,1)C.(﹣2,﹣1)D.(2,﹣1)【解答】解:∵y=﹣3(x+2)2+1,∴顶点坐标是(﹣2,1).故选:B.4.(4分)如图,在△ABC中,DE∥BC,若AD:DB=1:3,则△ADE与△ABC的面积之比是()A.1:3B.1:4C.1:9D.1:16【解答】解:∵DE∥BC,∴△ADE∽△ABC,∵AD:DB=1:3,AD:AB=1:4∴S△ADE :S△ABC=AD2:AB2=1:16,故选:D.5.(4分)在Rt△ABC中,∠C=90°,sinB=,则tanA的值为()A.B.C.D.【解答】解:由Rt△ABC中,∠C=90°,sinB=,得cosA=sinB=.由sin2A+cos2A=1,得sinA==,tanA===.故选:D.6.(4分)已知二次函数y=kx2﹣7x﹣7的图象与x轴没有交点,则k的取值范围为()A.k>﹣B.k≥﹣且k≠0C.k<﹣D.k>﹣且k≠0【解答】解:∵y=kx2﹣7x﹣7的图象与x轴无交点,∴当图象在x轴上方时,,∴,解为空集.当图象在x轴下方时,,∴,∴k<﹣.∴k的取值范围是{k|k<﹣},故选:C.7.(4分)AB为⊙O的直径,点C、D在⊙O上.若∠ABD=42°,则∠BCD的度数是()A.122°B.128°C.132°D.138°【解答】解:连接AD,∵AB为⊙O的直径,∴∠ADB=90°,∵∠ABD=42°,∴∠A=90°﹣∠ABD=48°,∴∠BCD=180°﹣∠A=132°.故选:C.8.(4分)已知A(﹣3,y1)、B(﹣2,y2)、C(2,y3)在二次函数y=x2+2x+c 的图象上,比较y1、y2、y3的大小()A.y1>y2>y3B.y2>y3>y1C.y2>y1>y3D.y3>y1>y2【解答】解:由抛物线y=x2﹣4x﹣m可知对称轴x=﹣=﹣1,∵抛物线开口向上,B(﹣2,y2)到对称轴的距离最近,C(2,y3)到对称轴的距离最远,∴y3>y1>y2.故选:D.9.(4分)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AB=9,AD=6,∠ADC的平分线交AB 于点E,交CB的延长线于点F,AG⊥DE,垂足为G.若AG=4,则△BEF的面积是()A.B.2C.3D.4【解答】解:∵DE平分∠ADC,∴∠ADE=∠CDE;又∵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B∥DC,∴∠ADE=∠CDF=∠AED,∴AD=AE=6,∵AG⊥DE,垂足为G,∴DE=2DG.在Rt△ADG中,∵∠AGD=90°,AD=6,AG=4,∴DG==2,∴DE=2DG=4;∴S△ADE=DE•AG=×4×4=8.∵AE=6,AB=DC=9,∴BE=AB﹣AE=9﹣6=3,∴AE:BE=6:3=2:1.∵AD∥FC,∴△ADE∽△BFE,∴S△ADE :S△BFE=(AE:BE)2=4:1,则S△BEF=S△ADE=2.故选:B.10.(4分)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3cm,动点P从B点出发以3cm/s的速度沿着边BC﹣CD﹣DA运动,到达A点停止运动;另一动点Q同时从B点出发,以1cm/s的速度沿着边BA向A点运动,到达A点停止运动.设P点运动时间为x(s),△BPQ的面积为y(cm2),则y关于x的函数图象是()A.B.C.D.【解答】解:由题意可得BQ=x.①0≤x≤1时,P点在BC边上,BP=3x,则△BPQ的面积=BP•BQ,解y=•3x•x=x2;故A选项错误;②1<x≤2时,P点在CD边上,则△BPQ的面积=BQ•BC,解y=•x•3=x;故B选项错误;③2<x≤3时,P点在AD边上,AP=9﹣3x,则△BPQ的面积=AP•BQ,解y=•(9﹣3x)•x=x﹣x2;故D选项错误.故选:C.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20分)11.(5分)某同学沿坡比为1:的斜坡前进了90米,那么他上升的高度是45米.【解答】解:如图:∵坡比为1:,∴tanA==,∴∠A=30°,∵AB=90米,∴BH=45米.故答案为:45.12.(5分)AB是⊙O的直径,弦CD垂直平分半径OA,若CD长为6,则⊙O的半径长为2.【解答】解:连接OD,∵AB是⊙O的直径,弦CD垂直平分半径OA,CD长为6,∴DE=CD=3.∵弦CD垂直平分半径OA,设OD=r,则OE=r,在Rt△ODE中,∵OE2+DE2=OD2,∴(r)2+32=r2,解得r=2.故答案为:2.13.(5分)如图,点A是反比例函数图象上一点,过点A作AB⊥y轴于点B,点C、D在x轴上,且BC∥AD,四边形ABCD的面积为4,则这个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y=﹣.【解答】解:过A点向x轴作垂线,如图:根据反比例函数的几何意义可得:四边形ABCD的面积为4,即|k|=4,又∵函数图象在二、四象限,∴k=﹣4,即函数解析式为:y=﹣.故答案为:y=﹣.14.(5分)如图,▱ABCD中,M、N是BD的三等分点,连接CM并延长交AB 于点E,连接EN并延长交CD于点F,以下结论:①E为AB的中点;②FC=4DF;=;③S△ECF④当CE⊥BD时,△DFN是等腰三角形.其中一定正确的是①③④.【解答】解:∵•ƒM、N是BD的三等分点,∴DN=NM=BM,∵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B=CD,AB∥CD,∴△BEM∽△CDM,∴,∴BE=CD,∴BE=AB,故①正确;∵AB∥CD,∴△DFN∽△BEN,∴=,∴DF=BE,∴DF=AB=CD,∴CF=3DF,故②错误;∵BM=MN,CM=2EM,=S△EMN=S△CBE,∴S△BEM∵BE=CD,CF=CD,∴=,∴S=S△CBE=S△MNE,△EFC=,故③正确;∴S△ECF∵BM=NM,EM⊥BD,∴EB=EN,∴∠ENB=∠EBN,∵CD∥AB,∴∠ABN=∠CDB,∵∠DNF=∠BNE,∴∠CDN=∠DNF,∴△DFN是等腰三角形,故④正确;故答案为:①③④.三.(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8分,满分16分)15.(8分)计算:tan260°﹣2sin30°﹣cos45°.【解答】解:原式=()2﹣2×﹣×=3﹣1﹣1=1.16.(8分)如图,△ABC的顶点坐标分别为A(1,3)、B(4,2)、C(2,1).(1)在图中以点O为位似中心在原点的另一侧画出△ABC放大2倍后得到的△A1B1C1,并写出A1的坐标;(2)请在图中画出△ABC绕点O逆时针旋转90°后得到的△A2B2C2.【解答】解:(1)如图,△A1B1C1为所作,A(﹣2,﹣6);(2)如图,△A2B2C2为所作.四、(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8分,满分16分)17.(8分)如图,一次函数y1=﹣x+2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y2=的图象交于点A (﹣1,3)、B(n,﹣1).(1)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2)当y1>y2时,直接写出x的取值范围.【解答】解:(1)把A(﹣1,3)代入可得m=﹣1×3=﹣3,所以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为y=﹣;(2)把B(n,﹣1)代入y=﹣得﹣n=﹣3,解得n=3,则B(3,﹣1),所以当x<﹣1或0<x<3,y1>y2.18.(8分)已知在直角坐标平面内,抛物线y=x2+bx+c经过点A(2,0)、B(0,6).(1)求抛物线的表达式;(2)抛物线向下平移几个单位后经过点(4,0)?请通过计算说明.【解答】解:(1)把A(2,0),B(0,6)代入y=x2+bx+c得解得b=﹣5,c=6,∴抛物线的表达式为y=x2﹣5x+6(2)把x=4代入y=x2﹣5x+6得y=16﹣20+6=2.2﹣0=2.故抛物线向下平移2个单位后经过点(4,0).五.(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满分20分)19.(10分)如图,两条互相平行的河岸,在河岸一边测得AB为20米,在另一边测得CD为70米,用测角器测得∠ACD=30°,测得∠BDC=45°,求两条河岸之间的距离.(≈1.7,结果保留整数)【解答】解:如图,分别过点A、B作CD的垂线交CD于点E、F,令两条河岸之间的距离为h.∵AE⊥CD,BF⊥CD,AB∥CD,AB=20,∴AE=BF=h,EF=AB=20.在Rt△ACE中,∵∠AEC=90°,∠ACE=30°,∴tan∠ACE=,即tan30°=,∴CE=h.在Rt△BDF中,∵∠BFD=90°,∠BDF=45°,∴DF=BF=h.∵CD=70,∴CE+EF+FD=70,∴h+20+h=70,∴h=25(﹣1)≈18.答:两条河岸之间的距离约为18米.20.(10分)如图,已知正方形ABCD中,BE平分∠DBC且交CD边于点E,将△BCE绕点C顺时针旋转到△DCF的位置,并延长BE交DF于点G.(1)求证:△BDG∽△DEG;(2)若EG•BG=4,求BE的长.【解答】(1)证明:∵将△BCE绕点C顺时针旋转到△DCF的位置,∴△BCE≌△DCF,∴∠FDC=∠EBC,∵BE平分∠DBC,∴∠DBE=∠EBC,∴∠FDC=∠EBD,∵∠DGE=∠DGE,∴△BDG∽△DEG.(2)解:∵△BCE≌△DCF,∴∠F=∠BEC,∠EBC=∠FDC,∵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DCB=90°,∠DBC=∠BDC=45°,∵BE平分∠DBC,∴∠DBE=∠EBC=22.5°=∠FDC,∴∠BEC=67.5°=∠DEG,∴∠DGE=180°﹣22.5°﹣67.5°=90°,即BG⊥DF,∵∠BDF=45°+22.5°=67.5°,∠F=90°﹣22.5°=67.5°,∴∠BDF=∠F,∴BD=BF,∴DF=2DG,∵△BDG∽△DEG,BG×EG=4,∴=,∴BG×EG=DG×DG=4,∴DG2=4,∴DG=2,∴BE=DF=2DG=4.六、(本题满分12分)21.(12分)已知P是⊙O外一点,PO交⊙O于点C,OC=CP=2,弦AB⊥OC,∠AOC的度数为60°,连接PB.(1)求BC的长;(2)求证:PB是⊙O的切线.【解答】(1)解:如图,连接OB.∵AB⊥OC,∠AOC=60°,∴∠OAB=30°,∵OB=OA,∴∠OBA=∠OAB=30°,∴∠BOC=60°,∵OB=OC,∴△OBC的等边三角形,∴BC=OC.又OC=2,∴BC=2;(2)证明:由(1)知,△OBC的等边三角形,则∠COB=60°,BC=OC.∵OC=CP,∴BC=PC,∴∠P=∠CBP.又∵∠OCB=60°,∠OCB=2∠P,∴∠P=30°,∴∠OBP=90°,即OB⊥PB.又∵OB是半径,∴PB是⊙O的切线.七、(本题满分12分)22.(12分)合肥某商场要经营一种新上市的文具,进价为20元/件.试营销阶段发现:当销售单价为25元/件时,每天的销售量是150件;销售单价每上涨1元,每天的销售量就减少10件.(1)求商场销售这种文具每天所得的销售利润w(元)与销售单价x(元)之间的函数关系式;(2)求销售单价为多少元时,该文具每天的销售利润最大?(3)现商场规定该文具每天销售量不少于120件,为使该文具每天的销售利润最大,该文具定价多少元时,每天利润最大?【解答】解:(1)由题意得,销售量=150﹣10(x﹣25)=﹣10x+400,则w=(x﹣20)(﹣10x+400)=﹣10x2+600x﹣8000;(2)w=﹣10x2+600x﹣8000=﹣10(x﹣30)2+1000.∵﹣10<0,∴函数图象开口向下,w有最大值,当x=30时,w max=1000,故当单价为30元时,该文具每天的利润最大;(3)400﹣10x≥120,解得x≤28,对称轴:直线x=30,开口向下,当x≤30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960元.∴当x=28时,w最大八、(本题满分14分)23.(14分)如图,在Rt△ABC中,∠ACB=90°,AC=8,BC=6,CD⊥AB于点D.点P从点D出发,沿线段DC向点C运动,点Q从点C出发,沿线段CA向点A 运动,两点同时出发,速度都为每秒1个单位长度,当点P运动到点C时,两点都停止.设运动时间为t秒.(1)求线段CD的长;(2)当t取何值时PQ∥AB?(3)是否存在某一时刻t,使得△PCQ为等腰三角形?若存在,求出所有满足条件的t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解答】解:(1)∵∠ACB=90°,AC=8,BC=6,∴AB=10.∵CD⊥AB,∴S=BC•AC=AB•CD.△ABC∴CD===4.8.∴线段CD的长为4.8.(2)设DP=t,CQ=t.则CP=4.8﹣t.∵PQ∥AB,∵△QCP∽△ABC∴,即,∴t=3,当t=3时,PQ∥AB;(3)①若CQ=CP,如图1,则t=4.8﹣t.解得:t=2.4.②若PQ=PC,如图2所示.∵PQ=PC,PH⊥QC,∴QH=CH=QC=.∵△CHP∽△BCA.∴,∴=,解得t=;③若QC=QP,过点Q作QE⊥CP,垂足为E,如图3所示.同理可得:t=.综上所述:当t为2.4秒或秒或秒时,△CPQ为等腰三角形.初中数学公式大全1 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2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3 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4 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5 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和已知直线垂直6 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7 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8 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9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10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11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12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13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14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15 定理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16 推论三角形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17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18 推论1 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19 推论2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20 推论3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21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相等22边角边公理(SAS) 有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23 角边角公理( ASA)有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24 推论(AAS) 有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25 边边边公理(SSS) 有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26 斜边、直角边公理(HL) 有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27 定理1 在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28 定理2 到一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同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29 角的平分线是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30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即等边对等角)31 推论1 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平分底边并且垂直于底边32 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和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33 推论3 等边三角形的各角都相等,并且每一个角都等于60°34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等角对等边)35 推论1 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36 推论2 有一个角等于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37 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38 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上的一半39 定理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和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40 逆定理和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41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可看作和线段两端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42 定理1 关于某条直线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形43 定理2 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那么对称轴是对应点连线的垂直平分线44定理3 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如果它们的对应线段或延长线相交,那么交点在对称轴上45逆定理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被同一条直线垂直平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46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a、b的平方和、等于斜边c的平方,即a^2+b^2=c^2 47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b、c有关系a^2+b^2=c^2 ,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48定理四边形的内角和等于360°49四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50多边形内角和定理n边形的内角的和等于(n-2)×180°51推论任意多边的外角和等于360°52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1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53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2 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54推论夹在两条平行线间的平行线段相等55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3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56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1 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57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2 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58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3 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59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4 一组对边平行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60矩形性质定理1 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61矩形性质定理2 矩形的对角线相等62矩形判定定理1 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63矩形判定定理2 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64菱形性质定理1 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65菱形性质定理2 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并且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66菱形面积=对角线乘积的一半,即S=(a×b)÷267菱形判定定理1 四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68菱形判定定理2 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69正方形性质定理1 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四条边都相等70正方形性质定理2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并且互相垂直平分,每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71定理1 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的72定理2 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对称点连线都经过对称中心,并且被对称中心平分73逆定理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都经过某一点,并且被这一点平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一点对称74等腰梯形性质定理等腰梯形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75等腰梯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76等腰梯形判定定理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77对角线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78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如果一组平行线在一条直线上截得的线段相等,那么在其他直线上截得的线段也相等79 推论1 经过梯形一腰的中点与底平行的直线,必平分另一腰80 推论2 经过三角形一边的中点与另一边平行的直线,必平分第三边81 三角形中位线定理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并且等于它的一半82 梯形中位线定理梯形的中位线平行于两底,并且等于两底和的一半L=(a+b)÷2 S=L×h83 (1)比例的基本性质如果a:b=c:d,那么ad=bc如果ad=bc,那么a:b=c:d84 (2)合比性质如果a/b=c/d,那么(a±b)/b=(c±d)/d85 (3)等比性质如果a/b=c/d=…=m/n(b+d+…+n≠0),那么(a+c+…+m)/(b+d+…+n)=a/b86 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三条平行线截两条直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87 推论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截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88 定理如果一条直线截三角形的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那么这条直线平行于三角形的第三边89 平行于三角形的一边,并且和其他两边相交的直线,所截得的三角形的三边与原三角形三边对应成比例90 定理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和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相交,所构成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91 相似三角形判定定理1 两角对应相等,两三角形相似(ASA)92 直角三角形被斜边上的高分成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和原三角形相似93 判定定理2 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两三角形相似(SAS)94 判定定理3 三边对应成比例,两三角形相似(SSS)95 定理如果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与另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成比例,那么这两个直角三角形相似96 性质定理1 相似三角形对应高的比,对应中线的比与对应角平分线的比都等于相似比97 性质定理2 相似三角形周长的比等于相似比98 性质定理3 相似三角形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99 任意锐角的正弦值等于它的余角的余弦值,任意锐角的余弦值等于它的余角的正弦值100任意锐角的正切值等于它的余角的余切值,任意锐角的余切值等于它的余角的正切值101圆是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102圆的内部可以看作是圆心的距离小于半径的点的集合103圆的外部可以看作是圆心的距离大于半径的点的集合104同圆或等圆的半径相等105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轨迹,是以定点为圆心,定长为半径的圆106和已知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着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107到已知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这个角的平分线108到两条平行线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和这两条平行线平行且距离相等的一条直线109定理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确定一个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