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市高三3月质量检测语文试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十堰市高三3月质量检测语文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34分)
1. (9分) (2020高三上·杭州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从字面上解释,人工智能是对人的智能的研究和模仿。
查阅人工智能的概念,与许多的重要概念相类似,目前学界尚无比较权威的公认定义,但依然达成了以下共识:其一,在人工智能大发展前的漫长岁月中,人工智能首先被定义为计算机科学的一个分支,或者以计算机科学为主的交叉边缘学科,这些概念解释更加强调它的学科属性;其二,定义均强调其具有利用计算机研究和模拟人类智力活动规律的性质。
当然,随着人工智能社会应用的日趋广泛,它的概念阐释也就从单纯的学科属性向外延展,人工智能不但被解释为计算机科学与其他学科交叉的边缘学科,而且开始被看作是将人脑研究与认识论相结合,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复杂系统,更多地强调了其应用性。
有学者提出,认识论的研究给人工智能的发展提供了基础,人工智能就是包含了进化的认识论、自然化的认识论、认知科学、认知的神经科学以及社会化的认识论在内的科学认识论研究的应用。
还有学者提出,人工智能特指计算机系统所具备的,像人一样合理思考和行动,完成原本只有人类依靠智慧才能完成复杂任务的能力。
符号主义学派认为,人工智能就是源自数理逻辑,通过计算机的符号操作,模拟人类的认知过程,建立起基于知识的人工智能系统。
联结主义学派强调,人工智能就是源自以人脑模型研究为典型的仿生学,通过神经网络及网络间链接机制以及学习算法,建立起的基于人脑的人工智能系统。
行为主义学派则提出,人工智能就是源自感知和行动,通过智能体与外界环境的交互与适应,建立起的基于“感知一行为”的人工智能系统。
梳理上述概念及阐释,可以归纳出三个基本内涵。
首先,人工智能源自人类智能。
其次,它具有以计算机科学研究为主轴,以哲学、数学、心理学、生物学、医学、语言学、逻辑学等多学科为基础的交叉学科性质。
再者,它也经历着从长期固于实验室研究到广泛社会应用的变化过程。
这些基本内涵揭示了一个事实——人工智能涉及错综复杂的人机关系。
(节选自毕宏音《人工智能发展的社会影响新态势及其应对》)
(1)根据文意,对文中“人工智能”的解读,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对人工智能,学术界目前尚无统一的权威的定义,但是,研究者也形成了一些基本一致的认识。
B . 关于人工智能,目前公认定义为“它是一门计算机与其他学科交叉的边缘性学科,是人脑与认识论、社会实践相结合的系统”。
C . 对人工智能的概念研究,目前有许多学派都从自己的理论基础出发,提出了各自的解释。
D . 人工智能与人类智能同计算机、哲学、数学、心理学等多个学科具有密切关系,涉及错综复杂的人机关系。
(2)下列各项中对原文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 . 作为以计算机科学为主的交叉边缘科学,人工智能具有利用计算机研究和模拟人类智力活动规律的性质
B . 学界对人工智能概念的阐释,随着其社会应用的日趋广泛,关注点从单纯的学科属性向外延展,发现它是人脑研究与认识论、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复杂系统。
C . 符号主义学派、联结主义学派、行为主义学派等都对人工智能的起源进行了探究,做出了各自的解释。
D . 作者在搜罗各家解说的基础上,掘微探幽,从起源、性质、外延等三个角度对人工智能的概念做了解说。
(3)节选的这三段文字,具有“文献综述”性质。
请你简要概括出做文献综述的两条基本要求或技巧。
2. (13分) (2019高一下·饶河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百岁巴金的最近十年
坐在轮椅上的巴金不曾忘记社会上发生的每一件大事。
1999年以前,不论在上海,在杭州,在家中,在医院,他每天傍晚总是收听收看广播电视节目。
除了把所有重版书稿费一律汇向中国现代文学馆外,他还把新写的文章的稿费积攒起来,不时捐献给灾区人民。
他一看到灾区受困,就请上海作协陆正伟送去一份并不留自己名字的捐款,他连1998年4月第四届“上海文学艺术奖”评选活动中荣获“杰出贡献奖”而得到的一笔巨款,也以“一个老人”的名义捐给了灾区。
他还十分关心贫困地区的教育事业,他几乎每年都给“希望工程”办公室捐款几千元或几万元。
他继续向有关单位捐赠藏书。
1997年5月6日下午,他还破例走出家门,到上海图书馆参观举行开幕礼的新馆。
他过去已给上图捐赠过7 000册外文书籍,这次又请侄外孙李舒在家里为他整理出4 000多本珍藏的外文图书,这些书几乎每本的扉页都有巴金的英文签名,其中有俄文版果戈理的《死魂灵》、法文版卢梭的《忏悔录》,还有一套十卷本的俄文版《托尔斯泰选集》,这些都是巴金平时爱不释手的宝贝。
这次出行,也许可以说是巴金最后一次对外单位的访问。
1998年,巴金发表了他的最后一篇抒情散文《怀念曹禺》。
这是继《怀念萧珊》之后,巴金晚年散文中的又一棵枝叶共茂的大树。
巴金坐在轮椅上,对小林苦笑着说:“我还想写一篇回忆西谛(郑振铎)的……”但是就在这一个时刻——1999年春节前几天,巴金的病情进一步恶化,突然发高烧,患上肺炎,头脑昏昏沉沉。
华东医院的医师立刻把他转到重症监护室进行抢救,因痰塞呼吸道,不得不把气管切开。
从此,巴金再也无法说话了!在手术治疗过程中,为防细菌感染,医院严格规定,除了家属和护理人员,谢绝一切客人前去访问,连平时至少每周都要去探
访一次的胞弟李济生,也是直到三个月后,巴金险情过去重返正式病房后,才被准许前去看望巴金。
巴金见到济生,禁不住露出一丝笑意,但无法更明确地表达他内心的激动。
济生忙说:“你吃力,不用讲话,还是听我说吧!”济生就把这一时期几位老友经常打电话问他病情的情况告诉他,同时还把外地及海外友人来信的摘要念给他听。
济生深知巴金最重友情,他的朋友也最多,虽在重病中,巴金仍十分想念他们。
去年春夏巴金去杭州休养,临行还关照济生去问候正住在华东医院治病的柯灵与罗洛。
而今罗洛已不幸逝世,虽柯灵已暂时出院,哪知另一个老友王西彦也住进了华东医院。
济生记得西彦曾几次向他表达对巴金的关心,他们是在“文革”中患难与共长达十年的难友啊!当然,此时济生不可能预料到西彦、柯灵不久即先后离世,他只能转达两人对巴金的问候之意。
说着话,见巴金又昏沉沉想睡了,便离开了病房。
隔了两天,济生又去病房看巴金,恰好小林正守候在巴金病榻边。
他想起了前些日子读到的张光年在《沪苏日记》一文中说的“回想四月初巴老心情不好,拒绝吃药……”,就忙问小林是怎么一回事。
小林说:“爸爸在险境过去,病情稍趋稳定后,从昏睡中醒来,看到自己眼前的处境,觉得自己没用,一切全听别人摆布,有违自己心愿,确实曾感到十分烦躁不安……”他明白了,巴金似乎经历了一次艰难的自我挣扎,终于又恢复过来了。
现在,巴金已不能像过去那样按时看电视节目了,但小林她们仍让他听录音,为他放音乐。
小林还特地打电话给音乐知音、家中藏有大量录音带的作家赵丽宏,请他帮忙。
小赵很快给巴老送去二十盘录音带,其中有贝多芬、肖邦、李斯特、舒伯特、拉赫玛尼诺夫等人的作品。
巴金终于和千万读者一起迎来了21世纪。
在1999年新年,巴金和冰心、萧乾相约共迎新千年到来,但冰心、萧乾两位老人临时撒手归去。
这件事巴金并不知道,谁也不想告诉他,怕影响他的健康。
他在动手术前,曾想请家属用手机与冰心通话,家属只好推说医院与外地通电话有困难。
这件事就这样打发过去了。
而今,巴金百岁大寿来到了。
老人百年耕耘,果树遍地,在我们享受他的丰盛收获而感到无限欢愉的时刻,我们自己该怎样挺起腰来奋发图强呢?
(选自徐开垒《巴金传》,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 . 巴金始终坚持按时收听收看广播电视节目,始终保持对社会上发生的大事件的关注,表现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B . 巴金晚年把一些平时爱不释手的有自己英文签名的图书捐献给上海图书馆,可以看出他对中国文学发展的关注和贡献。
C . 巴金十分热爱创作,在病情恶化的情况下仍笔耕不辍,完成其最后一篇抒情散文《怀念曹禺》,其精神值
得人们赞赏和学习。
D . 巴金极重友情,年近百岁的他徘徊在生死的边缘,不能讲话,无法明确表达自己的情感,但他仍旧挂念着友人们。
E . 巴金在艰难挣扎之后迎来了自己的新世纪,他战胜困难的勇气、在文学上取得的卓越成就,均启示我们要奋发图强。
(2)百岁巴金的“最近十年”是怎样度过的?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概括。
(3)文章中间部分交代了王西彦、柯灵对巴金的关心以及李济生探望巴金的情况,有何作用?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3. (12分) (2020高三下·山西开学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新鲜空气可以使你致命
阿尔特·布克伍德
烟雾曾经一度是洛杉矶最大的吸引力,而现在则遍及全美国,从比尤特、蒙大拿到纽约城,人们都在习惯于这种被污染了的空气,以致呼吸别的空气反而感到很困难。
最近我到各处讲演,我停留的地方,其中之一就是亚利桑那州的弗拉格斯塔夫,那里海拔大约7000米。
当我走出机舱的时候,立即就闻到一种独特的东西。
“这是什么味道?”我问了一下在机旁接我的人。
“我什么也没闻到。
”他答道。
“有一种很明显的气味,这是我所不能适应的。
”我说。
“啊,你讲的一定是新鲜空气。
许多人从飞机走出来呼吸到他们从未呼吸过的新鲜空气。
”
“这会怎么样呢?”我不免有所顾虑地问。
“没关系。
你刚才呼吸的就像别的空气一样,这对你的肺部会有好处的。
”
“我也听过这种说法,”我说,“不过,要是这是空气的话,我眼睛为什么不淌水呢?”
“对于新鲜空气,眼睛是不淌水的,这就是新鲜空气的优点;你还可以节省许多揩眼泪的优质纸。
”
我环顾周围一下,各种物体一片清晰明澈。
这可是一种奇特的感觉——我反而感到非常不舒服。
我的主人意识到这一点,他想使我消除顾虑,说:“这不必担心。
反复试验证明你可以日日夜夜呼吸新鲜空气,对你的身体是不会有任何损害的。
“你刚才所讲的,无非是叫我不要离开这里。
”我说,“在大城市生活过的人,谁也不能长时间呆在新鲜空气的地方,他忍受不了新鲜空气。
”
“好吧,新鲜空气要是烦扰你的话,你为什么不给鼻子捂一块手帕而用嘴巴呼吸呢?”
“对了,我要试试。
不过,如果我早就知道要到一个除了新鲜空气便没有别的空气的地方的话,我就应该准备好一个外科手术用的面罩。
沉默地开车大约15分钟后,他问:“现在你觉得怎样?”
“是了,我想对了。
现在可以肯定,我不打喷嚏了。
”
“这里是不需要打喷嚏的。
”这位陪同的先生承认说,他又问道,“你原来那地方是不是要打大量的喷嚏?”
“老是要打。
有些日子,整天要打。
”
“你喜欢打喷嚏吗?”
“打喷嚏并非必要,可是,你要是不打就会死亡——让我请问别的事情吧,这一带为什么没有空气污染呢?”
“弗拉格斯塔夫大概吸引不了工业的光临,我猜想我们确实是落在时代的后头了。
当印第安人相互使用通讯设备的时候,我们弗拉格斯塔夫才开始嗅到唯一的一点烟尘,可是风似乎又把它吹跑了。
”
新鲜空气实在使我感到头晕目眩。
“这里周围有没有内燃汽车?”我问道,“让我呼吸三四分钟也好。
“现在不是时候。
不过,可以找一部载重汽车。
”
我们找到了载重汽车的司机。
我在暗中给他一张五美元的钞票。
于是,他让我把脑袋凑近汽车的排气管半小时,我立即就恢复了充沛的精力,又能够和人家长谈了。
离开弗拉格斯塔夫,再也没有人像我这样高兴的了。
我的下一站是洛杉矶,当我走出飞机的时候,我在充满烟雾的空气中深深地吸了一口长气,我的双眼开始出水了,我开始打喷嚏了,我觉得又像一个新的人了。
(选自《外国百篇经典微型小说》)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作者采用夸张笔法,将弗拉格斯塔夫城市设置在海拔7000米,暗示了工业发展造成的环境污染已十分普遍,成为人们生活中的常态。
B . 小说中写到“我们沉默地开着车”大约有十五分钟,是主人为了让“我”有一段适应这里空气的时间,也说明他们对给“我”造成的伤害感到愧疚。
C . 小说开头由洛杉矶写到全美严重的空气污染以及人们在这种环境之下的不正常表现,既是概述,也为下文埋下伏笔,匠心独具,手法高明。
D . 小说直接展现“我”的主观感受,间接提出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通过极度夸张的言行举止,给读者造成强烈的观感冲击。
(2)小说中的题目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3)小说中的“我”在新鲜的空气中有哪些异常的感受和表现?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二、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4分)
4. (14分) (2015高二上·四川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小题。
会韩人郑国来间秦,以作注溉渠,已而觉。
秦宗室大臣皆言秦王曰:“诸侯人来事秦者,大抵为其主游间于秦耳,请一切逐客。
”李斯议亦在逐中。
斯乃上谏书曰:
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
昔缪公求士,西取由余于戎,东得百里奚于宛,迎蹇叔于宋,来丕豹、公孙支于晋。
此五子者,不产于秦,而缪公用之,并国二十,遂霸西戎。
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
惠王用张仪之计,拔三川之地,西并巴、蜀,北收上郡,南取汉中,包九夷,制鄢、郢,东据成皋之险,割膏腴之壤,遂散六国之从,使之西面事秦,功施到今。
昭王得范雎,废穰侯,逐华阳,强公室,杜私门,蚕食诸侯,使秦成帝业。
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
由此观之,客何负于秦哉!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疏士而不用,是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强大之名也。
臣闻地广者粟多,国大者人众,兵强则士勇。
是以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
是以地无四方,民无异国,四时充美,鬼神降福,此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也。
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此所谓“籍寇兵而赍盗粮”者也。
秦王乃除逐客之令,复李斯官,卒用其计谋。
官至廷尉。
二十馀年,竟并天下,尊主为皇帝,以斯为丞相。
夷郡县城,销其兵刃,示不复用。
使秦无尺土之封,不立子弟为王,功臣为诸侯者,使后无战攻之患。
节选自《李斯列传》
(1)下列加横线实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 . 惠王用张仪之计,拔三川之地。
拔:攻占
B . 使之西面事秦,功施到今。
施:施行
C . 是以太山不让土壤。
让:拒绝,排斥
D . 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
内:通“纳”,让……进入
(2)下列加横线虚词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 . 斯乃上谏书曰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B . 皆以客之功斧斤以时入山林
C . 割膏腴之壤乐毅之徒通其意
D . 大抵为其主游间于秦耳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3)请用斜线(/)给下面文言短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
(断句不超过6处)
世人画韩退之,小面而美髯,着纱帽,此乃江南韩熙载耳尚有当时所画题志甚明熙载谥文靖江南人谓之韩文公因此遂谬以为退之退之肥而寡髯。
元丰中,以退之从享文宣王庙,郡县所画,皆是熙载。
后世不复可辩,退之遂为熙载矣。
(4)翻译下列句子
①是以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
②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
三、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
5. (10分) (2015高一上·石门期中)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后面各题。
江行
[宋]严羽
暝色蒹葭外,苍茫旅眺情。
残雪和雁断,新月带潮生。
天到水中尽,舟随树杪行。
离家今几宿,厌听棹①歌声。
【注】①棹歌:行船时船工所唱的歌。
(1)诗人为什么“厌听棹歌声”?
(2)请从“景”与“情”的角度,赏析本诗的颔联。
四、默写 (共1题;共10分)
6. (10分) (2019高一下·金华期末)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
(1) ________,用之如泥沙?________,多于南亩之农夫。
(杜牧《阿房宫赋》)
(2)想当年:________,________。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3)相如曰:“夫以秦王之威,________,________。
”(司马迁《史记》)
(4) ________,邯郸为郡,________。
(苏洵《六国论》)
(5)昔我往矣,________。
今我来思,________。
(《诗经·采薇》)
五、选择题 (共3题;共10分)
7. (2分) (2016高二下·遵义期中) 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①作为政府官员,要和各行各业的人交朋友,但官商交往要相敬如宾,不能称兄道弟,更不能狼狈为奸。
②及至事过境迁,文化传统或者与时俱进,演化出新的内容与形式;或者抱残守缺,化为明日黄花。
③李娜是一个细心谨慎、八面玲珑的人,每次比赛前,她都会把对手的资料收集齐全并深入分析,做好一切应战准备,从不打无准备之仗。
④进入高三以来,王强同学晚上总是连续学习到第二天凌晨两点左右,节假日也从不休息娱乐,其精神可嘉,其做法则不足为训。
⑤日常生活中,当流言蜚语降临在自己头上的时候,不妨抬头看看天外,把眼光投向海洋,把心系于远方,不斤斤计较一时一事之长短,更不要想方设法去报复。
⑥收入差别过大,造成骨干教师流失,对那些师资力量本就不厚实的普通学校而言,无异于釜底抽薪。
A . ①②④
B . ②④⑤
C . ①⑤⑥
D . ③④⑥
8. (6分)(2020·南充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野生动物肇事并不是一种新生的现象,古已有之。
近些年,人与野生动物冲突的问题之所以,一方面,这可能与社会各界对该议题的愈加重视和媒体的有效传播(覆盖面、速度)有关;()。
媒体通常将野生动物肇事归咎于自然保护措施的有效实施,例如建立保护区、禁猎。
许多地方官员也反映,随着保护工作的不断深入,当地生态环境不断提升,野生动物逐步恢复甚至增长后,导致了冲突事件日渐频繁。
然而,由于缺少本底调查和持续,野生动物种群数量是否真正在增长通常缺乏可靠的证据。
相较而言,保护工作者普遍认为人与野生动物生态位的重叠是导致冲突的根源所在。
他们认为,随着人类活动的,野生动物的自然栖息地相应丧失或退化,彼此对生存空间、食物等资源的竞争,冲突随之加重。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 凸显检测拓展剑拔弩张
B . 突显检测拓展愈演愈烈
C . 凸显监测扩张愈演愈烈
D . 突显监测扩张剑拔弩张
(2)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內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 另一方面,在某些地方,野生动物与人类的直接冲突的发生频率和严重程度可能确实在增加,而这背后的原因往往非常复杂。
B . 另一方面,人类与野生动物的直接冲突在某些地方的发生频率和严重程度可能确实在增加,而这背后的原因往往非常复杂。
C . 另一方面,这背后的原因往往非常复杂,而在某些地方,野生动物与人类的直接冲突的发生频率和严重程度可能确实在增加。
D . 另一方面,这背后的原因往往非常复杂,而人类与野生动物的直接冲突在某些地方的发生频率和严重程度可能确实在增加。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 许多地方官员也反映,随着保护工作的不断深入,当地生态环境不断提升,野生动物数量逐步恢复甚至增长后,导致了冲突事件日渐频繁。
B . 许多地方官员也反映,随着保护工作的不断深入,当地生态环境不断提升,野生动物逐步恢复甚至增长,导致了冲突事件日渐频繁。
C . 许多地方官员也反映,随着保护工作的不断深入,当地生态环境不断改善,野生动物数量逐步恢复甚至增长后,导致了冲突事件日渐频繁。
D . 许多地方官员也反映,随着保护工作的不断深入,当地生态环境不断改善,野生动物数量逐步恢复甚至增长,导致了冲突事件日渐频繁。
9. (2分)将下列语句依次填入文中的横线处,使上下文语意连贯()
园林多么繁华都靠不住,用画用诗用文写出来的纸上园林反而耐看耐读。
①其实那座园很小,园中读书堂也小,浇花亭尤小。
②弄水种竹轩、见山台、钓鱼庵、采药圃等等更远远不如名字那么清幽。
③司马温公描写独乐园的诗歌传诵一时。
④饱读纸上园林,可以读出自己胸中的园林,世人真不必多事造园了。
⑤独乐园所以为人欣慕,不在于园,而在于诗
A . ④③①②⑤
B . ③①②⑤④
C . ④⑤③①②
D . ③⑤①②④
六、语言表达 (共2题;共8分)
10. (3分) (2017高三上·鹰潭期中)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2个字。
自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进入太空以来,除了载人航天飞行器会回收之外,其他上天的人造物体陆续被遗弃在太空中,________。
太空垃圾已经威胁到人类的航天活动。
比如厄瓜多尔的一颗卫星升空后不到一个月,就与太空中的火箭残骸相撞而报废。
这种威胁不仅仅发生在太空,甚至地球上的人类也会________。
因此, ________,应是人类接下来要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
11. (5分) (2017高三上·温州期中) 下面是“世界读书宣传画”获奖图片,请写出该图标的构图要素与寓意。
不超过95字。
七、材料作文 (共1题;共5分)
12. (5分) (2016高三上·重庆期中)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郭川,“中国职业帆船第一人”。
这位31岁时已任大型国企副总的青岛男子,在42岁时却毅然选择成为职业竞技帆船赛手,不停刷新自己和中国的帆船运动记录。
他说帆船运动让他找到了“生命中注定属于他的东西”,“回归了真实的自我。
”2016年10月郭川在单人不间断跨太平洋创纪录航行时在夏威夷附近海域失联。
有评论认为,郭川不甘于平庸,追求有生命厚度的生活方式凸显了人的主动性和求索精神;当芸芸众生沉湎于对“已知”进行享乐性消费的时候,他却在勇敢地挑战“未知”。
也有评论认为这种个人用帆船航海所面临的巨大生命危险的行为,是否值得?他的离开,是否对亲人构成一种不负责任和伤害?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要求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