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快乐发展用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月——爱心小站
一、生活活动
目标1:在园生活愉快,喜欢幼儿园的集体生活。
目标2:有良好的生活常规和秩序,有规律的生活。
目标3:巩固正确的洗手、洗脸及刷牙漱口等盥洗习惯。
指导建议:
●与幼儿一起观察和讨论班上的常规哪些环节出现了问题,我们如何通过制订规则来相
互提示大家遵守,可以发挥每组的小组长或值日生的监督作用。
●创设“快乐的一天”的墙饰环境,体现各生活环节的流程图,使幼儿清楚了解幼儿在
园的一日生活,积极主动参与个环节的活动。
●在生活环节的相应环境中,创设有助于幼儿形成常规、秩序的环境提示,如:暗示幼
儿正确洗手的图样、有秩序接水的图示、半米等待线等。
●教师与幼儿平等相处,态度亲切和蔼,积极主动与幼儿交流、鼓励幼儿。
●用幼儿能够理解的方式如:图示或故事连环画,使幼儿明确有规律生活对人体健康的
好处。
附录:《刷牙歌》
小牙刷,手中拿,每天早晚要刷牙。
上牙从上往下刷,下牙从下往上刷。
咬合面,来回刷,里里外外都要刷。
——《轻松幼教》
目标4:能大胆表述,感受交流、分享的乐趣。
指导建议:
●在新闻角进行新闻播报活动,引导幼儿在区域活动时随意到新闻角中给其他幼儿讲述
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
●提供自由交流的机会和条件,开展“聊天室”、“记者站”、“周末小日记”等活动。
●创设宽松和谐的精神环境氛围,鼓励幼儿与同伴交流,向同伴讲述自己看过的或喜欢
的图书、故事。
目标5:关注父母的兴趣爱好,会用简单的方式表达自己对他们的爱。
指导建议:
●利用主题活动培养幼儿对父母的情感。
如:知道父母的生日、收集和父母的合影、录
影带进行讲述;请父母给幼儿写一封信、介绍养育过程中的难忘事件;请父母带幼儿参观自己的工作场所;
●利用节日活动启发幼儿爱父母的情感。
如:妇女节、母亲节、父亲节为家人制作礼物;
说一句祝福的话;做力所能及的事。
目标6:喜欢听故事,理解作品的内容,体会文学作品语言的丰富。
目标7:学习绕口令,能准确说出容易混淆的发音。
指导建议:
●通过“故事会、小书虫擂台赛、故事大王电视台”等形式,激发幼儿阅读和倾听故事
的兴趣,引导幼儿体会文学作品中的词汇。
●在班中开展“巧嘴大赛”活动,鼓励幼儿学习、练习绕口令,体会发音和其中的乐趣。
附录:绕口令《小花鼓》
一面小花鼓,上面画老虎。
宝宝敲破鼓,妈妈拿布补。
不知是布不鼓,还是布补虎。
——《幼儿园教材-语言》(人民教育出版社)
目标7:感受到自己在长大,会做许多事情,体验自我价值感。
指导建议:
●请幼儿轮流做“值日生”,帮助老师、小朋友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请幼儿做新闻播报员,向小朋友说说自己的见闻。
目标8:能够在教师和家长的带领下到户外感受初春的变化。
目标9:能够对迎春花、连翘进行比较、连续的观察,并发现这两种植物的差异和变化。
指导建议:
●请家长带幼儿到户外踏青,感受初春的变化。
●幼儿收集一些关于春天植物(迎春花、连翘)的照片,引导幼儿进行观察、比较。
●利用过渡环节开展“美丽的花”的谈话活动,为幼儿提供交流、分享的机会。
●在日常生活中定期带幼儿观察迎春花、连翘,根据两种花的变化提出相应的问题。
如:
谁先开花?先开花还是先长叶子?它们的枝条是什么颜色、什么形状的?是什么形状的,叶子是怎么长的?花的颜色、形状、花瓣的数量等。
目标10:感知音乐的开始、结束和前奏。
(建议生活环节中播放音乐,应保持作品的完整性)指导建议:
●在过渡环节中播放优美的乐曲供幼儿欣赏,体验乐曲的完整性。
●引导幼儿感受乐曲的特点,重点感知音乐的开始、结束和前奏。
●为幼儿创造各种欣赏乐曲的机会,鼓励幼儿用舞蹈等多种形式表现出自己的想法。
目标11:尝试从作品中理解不同的表现方法,感受作品的美感特点。
指导建议:
●在生活中观察发现美的存在,比如:造型奇特的花瓶、有装饰的餐具。
●给幼儿讲解如何去观察作品的美,引导幼儿感受美。
如:颜色丰富、画面整洁、形象
生动、表达意境等等。
●在过渡环节中,添加各类欣赏作品。
如:儿童画,立体装饰物,摄影作品等。
二、活动区活动
运动区:
目标1:能在游戏中发展小肌肉,动作较灵活、协调。
目标2:喜欢并学做简单的徒手操或轻器械操,动作较正确。
目标3:尝试圆圈跑,能灵活地控制身体的重心。
指导建议:
●每日户外活动做操时,可以先做上学期的整套操后,学习突破1~2节新操的动作。
教
师利用户外体育活动时间,可以辅导幼儿学习新操的基本动作,特别是有针对性的指导个别幼儿的某个动作,教师特别要注意不要急躁,除模仿教师或动作正确的幼儿动作以外,更需要用幼儿容易理解和感兴趣的方法启发幼儿体验动作的要领,如,器械的方向和位置,比较用力与无力的区别等。
待新操学习大半时,取消旧操。
●教师可以通过玩游戏的方法引导幼儿练习圆圈跑,如切西瓜、丢手绢、贴人等游戏进
行。
幼儿在练习圆圈跑时,教师重点观察指导幼儿的身体重心,拐弯时身体向圆心方向倾斜,外侧手臂增加摆动幅度,圆圈跑时逐渐加速练习,特别要注意每次练习时最好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都要练习。
●教师注意加强安全保护及运动量的调节。
语言区:
目标1:能大胆与同伴、教师交流自己的寒假经历,感受交流、分享的乐趣。
指导建议:
●在语言区中进行一个“宝宝漫游记”故事讲述的比赛,让孩子请家长帮忙把自己假期
的经历编成简单的小故事,到活动区去表演,每个幼儿都可以进行投票,推举出“最佳故事奖”、“最佳表现奖”等奖项。
●将自己假期的经历,用照片或绘画的形式制作成故事小书,放到语言区或图书区,讲
给同伴们听。
目标2:能借助妇女节这一特殊的节日大胆、清楚表达自己对家人的情感。
指导建议:
●区中投放有关各种介绍伟大女性的故事,或爱妈妈的图书。
●幼儿可以自己绘画一本妇女节时帮妈妈做事情的计划小书,还可以听妈妈讲:从小到
大妈妈养育他长大的故事,用照片或绘画的方式制作成小书。
角色区:
目标1:能大胆表述,感受交流、分享的乐趣。
目标2:能模拟、再现寒假拜年或走亲访友的场景和学到的礼貌用语。
目标3:在区域评价过程中,肯定和鼓励幼儿游戏活动的进步,感受自己长大。
指导建议:
●给幼儿提供生活化的游戏环境,便于幼儿再现生活经验。
●提供代表不同角色的服装、道具,鼓励幼儿模拟拜年和走亲访友的场景,积累“好听
的话”“神奇的祝福语”“新年的吉祥话”等,鼓励幼儿说说用用学到的礼貌用语。
●在区域评价过程中,教师肯定和鼓励幼儿在游戏活动中的进步,使之感受自己长大了。
目标4:能关注父母的兴趣爱好。
指导建议:
●在娃娃家中投放父母的分工步骤图,幼儿可根据自己了解父母的程度,分配角色进行
游戏。
●与幼儿一同讨论父母的兴趣爱好,根据探讨结果,在角色区中投放与父母兴趣爱好相
关的道具。
引发幼儿的扮演兴趣。
表演区:
目标1、体验歌曲诙谐幽默的情绪情感,并尝试用动作表达感受。
(建议播放有前奏或间奏的歌曲和诙谐诙谐风趣的歌曲,幼儿自由演唱和动作表演。
)
目标2、能感受不同女性(妈妈、阿姨、奶奶)的美,包括:形象、衣着、发型及内在的美。
指导建议:
●提供空间,开辟表演场所,提供扮演角色的服装、道具等。
●激发幼儿的表演欲望,鼓励幼儿用语言、动作、表情等多种方式表达对艺术作品的理
解和感受,关注幼儿的情绪变化与需要,并给与帮助。
附录:摘自许卓娅《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从书》(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美劳区:
目标1:关注父母的兴趣爱好,会用简单的方式表达自己对他们的爱。
(建议:利用儿童用书调查家人的兴趣爱好)
目标2:能够利用各种美术工具和材料,尝试表现与女人有关的作品。
目标3:愿意尝试用多种材料对同一个主题进行不同表现。
(建议:结合儿童用书《漂亮的围巾》进行活动)
指导建议:
●投放相关的欣赏作品,激发幼儿的创作兴趣。
●为幼儿提供多种的材料,激发幼儿的兴趣,引导幼儿对同一主题用不同的材料表现。
●与幼儿一起开展“我的漂亮妈妈(老师)”或由小朋友自己讨论“我得XX妈妈”的活
动,尊重孩子的感受,为绘制妈妈(老师)画像进行展览。
●针对同一主题的创作进行多种形式的点评活动,如:开设“小画展”“巧手小屋”等区
域将孩子的作品展示在其中,供孩子们相互参观、评价。
益智区:
目标1:尝试学习对5—10个物体按量的差异进行排序,初步理解序列的规律。
指导建议:
●增加吸管、钮扣、纸杯、积木块、塑料瓶等材料,让幼儿根据物品的大小、长短、高
矮粗细等量的差异进行排队。
●也可提供排序的图式,让幼儿根据图式排序。
●教师启发幼儿观察:排在第一的吸管比第二根长,那么,一定比其它的各根都长;排
在中间的任何一根吸管都比它前面的短,比它后面的长,从中渗透排序的传递性和双重性。
阅读区:
目标1:在成人的帮助下,能从网络、书籍、杂志等途径搜集动物的亲子图片,感受母爱的伟大。
目标2:喜欢听故事,感受、体会阅读活动带来的快乐。
指导建议:
●鼓励幼儿搜集自己和妈妈的图片,大胆和同伴进行交流、讲述。
●鼓励幼儿和家长从网络、书籍等途径搜集动物的亲子图片,大胆表述画面或者图片的
场景和意境,感受浓厚的母爱。
●教师可以帮助幼儿将搜集到的图片自制成图书,供幼儿翻阅和讲述。
三、集体活动
活动一、《猜猜我是谁》范惠静
目标1:尝试圆圈跑,能灵活地控制身体的重心。
目标2: 喜欢并学做简单的徒手操或轻器械操,动作较正确。
准备:
雄壮有力的进行曲及欢快的音乐。
过程:
1、排队走,真精神
幼儿在场地上排成一纵排,随雄壮有力的进行曲音乐练习左右分队走。
一位教师站在对分点处,另两位教师各带领分出两队的排头,教师控制好走动的速度,并以自身走路的精神形象感染幼儿。
2、学做轻器械操
幼儿分成两组,分别由两位教师带领幼儿在场地的两端学习轻器械操1~3节,教师重点指导幼儿每节操动作有力到位。
3、猜一猜
幼儿分成人数相等的两个组,各小组一起商量自己小组的名字叫什么?起好名字后,站成两个同心圆圈,面向圆心站好。
教师讲解游戏玩法:当音乐响起的时候,外圈的幼儿顺时针方向围绕里圈的幼儿跑步,里圈的幼儿随音乐的节奏拍手,当音乐停止时,外圈的幼儿立即任选一个里圈的幼儿,站在他身后,并用双手蒙住他的双眼,里圈的幼儿猜猜他是谁?叫什么名字?老师数数1~10,在此期间,猜对的幼儿为胜利者。
里外圈幼儿交换位置,游戏重新开始。
这个游戏结束后,两个小组的成绩进行比较,看看哪个小组猜对的人数最多为胜利。
教师再次播放音乐,幼儿重新开始游戏,教师可以用快速敲击铃鼓鼓励外圈幼儿跑动起来,跑得快的可以从外侧超前面的幼儿跑,教师重点提示幼儿体验转圈跑时,身体向圆心倾斜的感觉。
注意:第二次游戏时,变换跑圈的方向。
4、猜猜我是谁
全体幼儿手拉手围城一个大圈,请一位配班教师闭眼蹲在圆心,幼儿按照顺序依次悄悄走到老师身边说:“李老师好!”,再悄悄走回去,老师在幼儿走回队伍的同时,要说出幼儿的名字,说对了,记一分,说错了,不记分,幼儿一个接一个地进行,待幼儿都进行一次后,看看老师共猜对了多少名幼儿?得多少分数?
建议:
在学习队列练习和轻器械操时,不可操之过急,要根据本班幼儿掌握的实际情况逐步开展,要加强平时的时间复习巩固。
幼儿在进行圆圈跑时,教师要控制好放音乐的时间,在1~1.5分钟之间为宜。
教师猜幼儿的游戏,可以分成两个小组同时进行,减少等待时间,同时可以两位教师的成绩比较,看看哪个教师猜对的幼儿人数多。
活动二:《我爱妈妈》张旭
目标1:能够关注身边的孕妇,感受生命的变化。
目标2:关注父母的兴趣爱好,会用简单的方式表达自己对他们的爱。
(建议:结合三八进行相关的活动)
准备:课件:《我爱妈妈》准妈妈图片(有条件,还可以邀请孕妇阿姨参加活动)结合幼儿对妈妈情况的调查活动
过程:
一、介绍准妈妈:
1、出示图片,展示准妈妈图片
师:有位阿姨很幸福,为什么?(她是要做妈妈了)
说说小宝宝出生后妈妈会怎么照顾他?(给他洗澡,喂奶给宝宝喝,陪宝宝玩)
二、妈妈爱我我爱她
1、师:小朋友,你们小的时候妈妈是怎么照顾你们的呢?(根据照片相互介绍)
2、老师参与幼儿谈话,引导幼儿说出妈妈对自己不同地方的爱。
(带孩子去玩,讲故事等)
3、老师小结:妈妈爱你们,你们爱自己的妈妈吗?你们了解自己的妈妈吗?
1)妈妈最喜欢吃什么?
2)妈妈最开心的是什么?
3)什么事情让妈妈最烦恼?
4)妈妈做什么事情时,你最喜欢?
三、幼儿讨论:怎样爱妈妈
教师小结:瞧,故事里做到的,我们也都做到了。
在家里听妈妈的话,不惹妈妈生气;好好学习,让妈妈高兴;自己刷牙、洗脸、穿衣,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让妈妈操心;吃东西时要先想到妈妈……(故事是什么?尽可能让幼儿说出活动进行后的感受)
活动三:《小记者》邱冉
目标1:能感受不同女性(妈妈、阿姨、奶奶)的美。
目标2:能大胆表述,感受交流、分享的乐趣。
准备:各种女性的照片
过程:
一、欣赏图片
1、教师出示女性的照片,提问:这些阿姨漂亮吗?你们知道她们是做什么工作的吗?
2、教师讲述照片中女性的衣着、打扮以及职业,感受各种女性的美。
二、请小朋友想一想你身边的女性,最喜欢谁?为什么?
1、老师拿出自己妈妈的照片,让幼儿观察看看老师的妈妈有什么特点?说说老师妈妈的优点。
2、幼儿说说自己的妈妈有什么特点,比如:有没有带眼镜、是不是双眼皮、是卷发还是
直发。
说说老师妈妈的优点。
3、幼儿自由讨论,说一说身边的女性形象。
三、教师小结。
活动四:《漂亮的围巾》参考儿童用书刘瑶
目标1:鼓励幼儿利用已掌握的艺术表现方法,进行自由创作,表现他们对女人的认识。
目标2:能够利用各种美术工具和材料,尝试表现与女人有关的作品。
准备:剪刀、双面胶、水彩笔、各色纸张,长方形白色布条,儿童用书
过程:一、引入主题:
三八妇女节快到了,快快和乐乐想送给妈妈一条漂亮的围巾?你能帮他们设计
一条围巾吗?
二、各种各样的围巾
1、欣赏儿童用书上的围巾,以及孩子们收集其它样式的围巾。
2、指导幼儿归纳总结有哪几种样式花色的围巾。
三、制作围巾
1、介绍制造材料,注意使用安全。
2、重点指导a、幼儿将各色纸张剪贴成不同形状的花
b、将剪下的花按照设计好的位置粘贴在布上。
四、作品展示欣赏。
将围巾自己制作的漂亮的围巾,当节日礼物送给妈妈。
活动五:《我长大了》李亚楠
准备:小时候的照片、儿童用书
目标:结合自己的假期生活进行谈话,感受到自己在长大,会做许多事情,体验自我价值感。
过程:
1、以游戏引入“猜猜这是谁”
请幼儿看小时候的照片,互相说一说猜一猜照片里的人是谁?
2、请幼儿分组讨论,说一说自己现在和小时候有哪些不一样的地方?请幼儿讲述自己的特长,喜好,变化等
3、结合儿童用书,引导幼儿讨论成长的顺序图,进一步对照自己的成长改变,分组交流现
在可以自己动手做的事情,例如:自己穿衣服,起床,吃饭,上厕所,还可以在班里帮小伙伴做事,在家中帮妈妈做事情等等
4、教师与幼儿一起总结
提示幼儿已经长大了,可以自己完成很多事情,鼓励幼儿在生活中自己的事自己做,成为棒娃娃。
活动六:排排队赵春红
目标1:尝试学习对5—10个物体按量的差异进行排序。
目标2:初步渗透序列的传递性
准备:
纸、笔、剪刀若干
过程:
一、小朋友排队
1、根据班上小朋友的数量,请6或7名小朋友为一组,按个子高矮从高到矮排队。
在各组
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教师注意观察幼儿解决问题的方法。
2、各组相互检查。
3、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
“××组你们是怎样做的?”
4、渗透序列的传递性。
“排在第一的小朋友比第二个小朋友高,他比第三个、第四个……
高吗?”
5、请小朋友从矮到高排队。
二、“脚印”排队
1、请各组小朋友把脚放在纸上,把脚印描下来,并剪下。
2、请各组小朋友把脚印按从大到小或从小到大排好。
方法同上。
活动六:《我的好妈妈》李亚楠
目标:学唱叙事性歌曲,尝试按歌曲的情感富有表现力地歌唱,表达对妈妈的爱。
准备:歌曲、事先让幼儿回家观察妈妈
过程:
一、介绍节日:
教师用清楚简洁的语言向幼儿介绍三月八日是妇女节,是妈妈的节日。
1、提问幼儿:你回家观察妈妈了吗?她长得怎么样?是高还是矮,是胖还是瘦,头发是什么样子的?请幼儿说一说。
2、引导幼儿讲述自己妈妈的工作及职业。
3、组织讨论:
知道妈妈既要工作又要操持家务,非常辛苦,应学会关心妈妈。
引导幼儿帮助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如:帮妈妈拿拖鞋,请妈妈喝水,听妈妈的话,不让妈妈生气等。
爱心提示:请幼儿仔细观察妈妈一下,妈妈每天都为自己做了些什么?
二、学习歌曲:《我的好妈妈》
1、介绍歌曲名称。
教师和一名幼儿进行情景表演:我和妈妈。
2、教师一边表演,一边进行范唱。
3、提问:妈妈下班回家,她的孩子对妈妈说什么?
他为妈妈做什么事?
4、按歌曲节奏学念歌词。
5、幼儿学习歌曲3-4遍。
每一句歌词可以用什么动作来表示呢?你们来试试。
提醒幼儿注意听琴声演唱歌曲。
三、音乐游戏:找小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