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_2018学年高中地理区域地理18拉丁美洲和巴西课时作业
【高中地理】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区域地理课时作业(31套) 通用25
![【高中地理】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区域地理课时作业(31套) 通用25](https://img.taocdn.com/s3/m/a14269a6cc22bcd126ff0cd4.png)
课时作业(四) 陆地与海洋一、单项选择题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地理事物的名称表达不正确的是( )A.A为岛屿 B.B为海峡C.C为半岛 D.D为大洋解析:由图可知四地位置A为大片的陆地,应为大陆;B为连接太平洋和印度洋狭窄的通道,即为海峡;C为伸向海洋的陆地部分,即为半岛;D为太平洋。
答案:A2.关于大洲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大陆就是大洲B.大洲就是面积较大的大陆C.大陆及其附近岛屿合称为大洲D.大洲比大洋面积大解析:大洲是大陆及其附近岛屿的合称。
答案:C读下图,回答3~5题。
3.人类历史上第一位太空使者——加加林说,从太空看地球是个蔚蓝色的美丽星球,它看上去更像“水球”。
这是因为世界上海陆面积之比约为( )A.1∶1 B.7∶3C.3∶1 D.3∶2解析:地球表面海洋约占71%,陆地约占29%。
答案:B4.关于①大洲和最大的大洋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大洲分布在最大的大洋的东岸B.①大洲和最大的大洋不相邻C.①大洲和最大的大洋之间是北冰洋D.①大洲和③大洲之间是最大的大洋解析:最大的大洋是太平洋,它位于最大的大洲——亚洲与北美洲之间。
答案:D5.图中各大洲中只濒临两大洋的是( )A.①②③④ B.③⑤⑥⑦C.②④⑥⑦ D.②③④⑦解析:读图可知,亚洲、北美洲、南极洲均濒临三大洋。
欧洲、非洲、大洋洲、南美洲均濒临两大洋。
答案:C读南半球的海陆分布图,完成6~7题。
6.①②③所在的大洲分别是( )A.非洲、大洋洲和南美洲B.南美洲、非洲和大洋洲C.南美洲、大洋洲和非洲D.非洲、南美洲和大洋洲7.④⑤⑥三个大洋排序正确的是( )A.印度洋、大西洋和太平洋B.大西洋、印度洋和太平洋C.印度洋、太平洋和大西洋D.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解析:根据南极洲周围的海陆分布和陆地轮廓特点等,可确定离南极大陆最近的大洲是南美洲,南美洲东部④是大西洋,②是非洲,其东部⑤是印度洋,③是澳大利亚大陆(大洋洲),其东部⑥是太平洋。
课时作业11-美洲—美国、巴西
![课时作业11-美洲—美国、巴西](https://img.taocdn.com/s3/m/c9c937cece2f0066f53322e4.png)
课时作业11美洲—美国、巴西时间:40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下图为“世界某大陆地形剖面图”,读图回答1—3题。
1.下列地理事物位于该大陆上的是()A.维多利亚湖B.大自流盆地C.科罗拉多大峡谷D.潘帕斯草原2.该大陆上分布面积最广的森林是()A.亚寒带针叶林B.热带雨林C.温带落叶阔叶林D.亚热带常绿阔叶林3.关于图中序号代表的地理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A.①地是温带季风气候B.②地有丰富的煤炭资源C.③平原主要的经济作物是棉花D.④地煤炭资源丰富解析:由经纬度及地形特点判断该地在美国,北美大陆的森林主要是亚寒带针叶林;①地附近是地中海气候,②地有色金属矿产丰富,③地小麦、玉米是主要农作物,棉花分布在35°N 以南,④地阿巴拉契亚山脉有丰富的煤炭资源。
答案:1.C 2.A 3.D读下图,回答4—5题。
4.图中三种符号分别代表美国三种农作物的分布,这三种图例△●○对应的农作物依次是()A.小麦、玉米、棉花B.玉米、蔬菜、水稻C.大豆、甜菜、蔬菜D.甜菜、小麦、棉花解析:甜菜生长于气候温凉的地区,分布于美国的北部,棉花对光热的要求较高,分布于美国的南部,小麦主要分布于美国的中北部地区。
答案:D5.图中甲、乙、丙、丁四地中,为地中海气候的是()A.甲地B.乙地C.丙地D.丁地解析:乙地区位于美国30°N~40°N大陆西岸,为地中海气候。
答案:B读下图,完成6—7题。
6.图中字母M、S、N分别表示()A.谷物种植业、经济作物种植业、热带雨林B.谷物种植业、热带雨林、经济作物种植业C.谷物种植业、综合性工业中心、热带雨林D.热带雨林、经济作物种植业、谷物种植业7.该国广阔的平原地区并不是主要的经济区,其制约因素是()A.科学技术B.人口密度C.植被状况D.水文状况解析:据图中国家轮廓、河流等判断该国为巴西;M、S分布于巴西高原东南部地区,为谷物种植业和经济作物种植业。
人教版高二地理《拉丁美洲和巴西》学案答案
![人教版高二地理《拉丁美洲和巴西》学案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201a6da58f5f61fb636660d.png)
人教版高二地理《拉丁美洲和巴西》学案含答案①、填出南美洲的主要国家:巴西、阿根廷、委内瑞拉、秘鲁和智利。
②、填出阿根廷的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巴西的首都巴西利亚、最大城市圣保罗和最大港口里约热内卢。
③、填出加勒比海、太平洋、大西洋、巴拿马运河、亚马孙河、拉普拉塔河、麦哲伦海峡和火地岛。
④、找出安第斯山脉、巴西高原、亚马孙平原和拉普拉塔平原;简述南美洲的地形地势特点。
⑤、读出南美洲的主要气候类型,概括南美洲气候的特点。
⑥、安第斯山脉是怎样形成的?其南端东西两侧的自然带不同的影响因素是什么?这反映了陆地自然环境的差异。
⑦、南美洲石油产量最多、世界上最狭长、南美洲的热带经济作物王国分别是哪个国家?8.热带雨林的全球环境效益练习1.2 015年2月25日,阿根廷同意中国在其南部的内乌肯省建立卫星跟踪站。
读图完成9~10题。
2.在内乌肯进行卫星跟踪的主要优势是( )A.大气稀薄,晴天多B.极夜期长,便于观测C.纬度高,气温低D.海拔高,离卫星近3.下列关于巴塔哥尼亚高原南部地区自然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内流区域面积广大B.河流以雨水补给为主C.多风蚀、风积地貌D.落叶阔叶林生长茂密4.下图为沿南回归线所作的地形剖面,关于该地所在地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地位于澳大利亚大陆 B.该地中部地区为刚果盆地C.F地附近的山地为安第斯山脉D.G地形区大部分位于阿根廷境内甲地(位置见下图)气温年较差较小,5~8月降水稀少。
据此完成5---6题。
5.甲地气温年较差较小的主要原因是( )A.海拔较高 B.纬度较低C.距海较远 D.植被较好6.甲地5~8月降水稀少的主要原因是( )A.处在盛行西风的背风坡B.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C.受干燥的东北信风影响D.受高纬干冷气流影响读图回答20~21题。
甲城(37.6°N,112.4W,海拔2m) 乙城(36.9°N,76.2°W,海拔7m)7.夏季甲城较乙城温度偏低,其主要影响因素为( )A.大气环流 B.洋 C.地形 D.海陆位置8.夏季乙城较甲城降水总量大,其主要影响因素为( )A.大气环流 B.洋流 c.地形 D.海陆位置9.阅读秘鲁附近水系交通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区域地理-拉丁美洲与巴西学案
![区域地理-拉丁美洲与巴西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cf69be73e518964bcf847ccf.png)
2020届高三一轮复习区域地理--拉丁美洲与巴西一、考纲解读高考要求:1、中美地峡、巴拿马运河、古巴岛、火地岛、麦哲伦海峡的位置。
2、亚马孙平原、拉普拉塔河的位置。
3、拉丁美洲东西地形的差异。
4、拉丁美洲气候类型及分布特点。
5、拉丁美洲的主要矿产资源及其分布特点。
6、巴西农业、人口和城市分布的特点。
【填图练习】在拉丁美洲图上填注:1、主要经纬线:北回归线、南回归线、赤道、60°S 、40°W 、60°W 、80°W 2、读拉丁美洲地图,回答:(1)写出海域名称:A______洋、B______洋C_______海;D________运河,它是联系_________洋与________洋的捷径;E________海峡、F________海峡。
(2)地形区,南北纵列分布:西部高山区:M___________山脉,由____________板块与_____________板块挤压而成。
中东部平原高原相间分布:P 高原 G_ _ __ ___高原、H____ _平原、 K______ _ ___高原、O_____ ___平原、 L___ ______高原(3)N_____________河,是世界_____________最广、_____________最多的河流。
Q 河 (4)填出秘鲁渔场,其成因是 。
巴西地理填图(1)在图中标注经纬线的度数。
(2)填写图中数码代表地理事物的名称:城市① 、② 、③ 水电站:④ (3)两大地形区和两大气候:B 地区位于 平原上,属于典型的气候;③城市位于 高原上,属于典型的 气候。
(4)巴西首都是 , 是巴西第一大城市, 是巴西第二大城市和最大海港。
(填序号)(5)分析巴西迁都的原因。
一、位置和范围 (一)位置经纬度位置: 带为主,少部分在温带( 25 ºN -57ºS ) 40ºW -110ºW (南美洲 40 ºW - 80 ºW )海陆位置:美洲中部和南部,东临 洋,西靠 洋,北接 海, 湾(二)范围:美国以南的美洲国家和地区(共33个国家)北部: 高原、 地峡、 群岛(属北美洲) 南部:南美洲重要地理事物:西印度群岛和 火地岛 岛、 巴拿马 运河PQ③ ④探究1:巴拿马运河的重要意义?二、自然地理概况(一)以巴拿马运河为界,分成两部分地形:北部高原、南美地形又有东西之别南美西部山脉;南美东部:高原与平原排列(从南到北:圭亚那高原、平原、高原、拉普拉塔平原、高原)特征:地势高低,高原平原相间分布(二)、气候:为主的大陆1.气候:(1)平原——最大的热带雨林区。
2024年高中区域地理复习教案17.拉丁美洲与巴西
![2024年高中区域地理复习教案17.拉丁美洲与巴西](https://img.taocdn.com/s3/m/f8c69c85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06.png)
17.拉丁美洲与巴西【教学目标】1.拉丁美洲的位置、范围、地形、气候、河流及矿产等自然地理特征。
2.巴西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特征。
【考点解读】1.结合区域材料,分析亚马孙河流域的开发与治理,说明保护热带雨林的重要性;2.利用地图识记巴西的位置、范围、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特征;3.能够运用气候和地形图说明巴西人口和城市的分布特点。
【基础知识】一、拉丁美洲概况1.位置和范围:拉丁美洲是指美国以南的美洲国家和地区,因当地居民所用语言主要是属于拉丁语系的西班牙语和葡萄牙语,故称之为拉丁美洲。
拉丁美洲东濒大西洋,西临太平洋,北临墨西哥湾和加勒比海,南隔德雷克海峡与南极洲相望。
以巴拿马运河为界分成两部分,北部包括墨西哥高原、中美地峡和西印度群岛在内的北美洲南部部分,南部是南美洲。
2.地形:(1)西部山地纵列分布:拉丁美洲的北部是墨西哥高原,西部是安第斯山脉(世界上最长的山脉)。
安第斯山脉是科迪勒拉山系的南段,纵贯南美大陆。
安第斯山脉地处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位于太平洋板块、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交界处),多火山、地震。
(2)南美洲安第斯山脉以东从北向南高原、平原相间分布,主要有圭亚那高原、亚马孙平原(世界最大的平原)、巴西高原(地势起伏和缓,是世界最大的高原)、拉普拉塔平原和巴塔哥尼亚高原等。
3.湿热为主要气候:(1)气候湿热:拉丁美洲分布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气候区,也有面积广阔的热带草原气候区;气候受地形的影响比较显著,热带平原低地气候湿热(不宜居),高原地区气候比较凉爽(宜居)。
南美洲降水丰沛,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在1000毫米以上,是世界上最湿润的大洲。
(2)湿热气候的成因①纬度:赤道穿过南美大陆,大部分位于热带。
年凉爽,多见②海陆、洋流:南美洲位于大西洋和太平洋之间,受海洋影响大;巴西暖流和赤道暖流流经,对沿岸地区增温增湿。
③气压带、风带:受赤道低压控制,降水丰沛;东北、东南信风均由海洋吹向陆地,带来丰沛降水。
高二地理练习题(北美、美国、拉美、巴西)+答案
![高二地理练习题(北美、美国、拉美、巴西)+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9b6474279563c1ec5da7153.png)
高二地理练习题(北美、美国、拉美、巴西)一、单选题读“世界某地区地形分布图”,回答1~2题。
1.O地和P地沿岸气候差异较大,其主要影响因素是A、地形B、洋流C、大气环流D、海陆位置2.关于图中R河流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1月该河流处于丰水期B、下游每年都有凌汛C、该河流域内地形起伏不大,水能很少D、一般情况下,该河河床西岸较陡,东岸较缓读下图,完成3~5题。
3.图中威尔逊天文台和南方天文台有良好的天文观察条件,主要原因有①海拔高,接近天体②靠海,冬暖夏凉③地处高山,视野开阔④受洋流影响,大气稳定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4.关于两天文台的正确叙述有A.均位于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交界处B.两地沿海地区终年温和湿润C.两地均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D.两地沿海一地有寒流通过,一地有暖流通过5.图中两处阴影区域为大渔场,其成因为①都有上升流②都与洋流有关③都为浅海大陆架④都有大河汇入、带来丰富饵料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读右图,完成6~8题6、图中a、b、c、d、e区域中,属于商品谷物农业地域类型的是A.a、b、c B.c、d、eC.a、b、e D.a、c、d7、图示①~⑤城市中,处于地中海气候区的是A.①②B.②③C.③④D.④⑤8、下列关于美国工业和城市的叙述,正确的是A.东北部工业有丰富的石油和煤铁资源B.城市①是美国重要的宇航和石化工业中心C.城市⑤附近有美国最重要的新兴工业区D.城市③是美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图2为某大洲地形剖面示意图。
读图回答9题。
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剖面穿过的地形以山地为主B.乙地所在国家工业集中分布在该国西部C.该剖面走向为西北—东南向D.乙地所在国农业集中分布在该国北部图7为“某地区部分港口分布示意图”。
完成10题。
10.导致a港口解冻日期比其他港口晚的主要因素是A.地形 B.经度 C.纬度 D.洋流右图为“某大洲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图中字母a-h分别代表不同的自然带类型),读图完成下题。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区域地理第章世界地理第节拉丁美洲与巴西课时作业-课件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区域地理第章世界地理第节拉丁美洲与巴西课时作业-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350fa51fad6195f312ba6f1.png)
拉丁美洲与巴西一、选择题读某大洲沿60°W的地形剖面示意图,完成1~2题。
1.关于图示地区地形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A.平原与高原相间分布B.地形单一,平均海拔高C.地势起伏大,以山地丘陵为主D.中间高两边低,河流呈放射状【解析】图示大洲为南美洲,该洲地势为平原与高原相间分布。
【答案】A2.关于①、②地地质条件的说法,正确的是( )A.均位于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B.均不位于板块交界处,地质条件较稳定C.①位于板块交界处,多火山、地震D.②位于板块交界处,多岩浆活动和地热【解析】①位于南美南部,②位于南美北部,都属于美洲板块内部而地质条件稳定。
【答案】B右图是世界某国示意图。
据此完成3~4题。
3.该国沿海海域渔业资源丰富,原因是( )A.众多河流汇入大海,饵料丰富B.位于寒、暖流交汇处,饵料丰富C.表层冷水和底层海水搅动,饵料丰富D.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水温高,饵料丰富4.该国沿海和内地年平均气温低于世界上同纬度的其他地区,其影响因素分别是( ) A.海陆位置、地形 B.洋流、地形C.洋流、陆地面积 D.地形、植被3~4.【解析】第3题,该国位于南半球低纬度大陆西岸,盛行东南信风,风从陆地吹向海洋,形成离岸风,在其吹拂下,近岸地带表层海水向西流动,底部海水上涌,形成上升流,底部冷海水上泛到表层,饵料丰富,渔业资源丰富。
第4题,从上题分析可知,沿岸寒流对该国气候具有降温减湿作用,加之海拔较高,因此年平均气温低于同纬度其他地区。
【答案】读某运河图,回答5~6题。
5.关于图中运河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运河的长度超过200千米B.经过该运河的航线为欧洲西部通往亚洲东部的最短航线C.该运河为亚洲和欧洲的分界线D.自东南向西北通过该运河可由太平洋进入大西洋6.开凿该运河所利用的有利的自然条件是( )①穿越海拔500米以下的低洼地段②经过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气候区③利用天然湖泊水域④穿越陆地最狭窄的地区⑤穿越海拔500米以上的丘陵地区⑥穿越地广人稀地区A.①②③ B.②④⑥C.①③④ D.④⑤⑥5~6.【解析】根据经纬度,确认为是巴拿马运河,巴拿马运河全长千米;沟通的是大西洋和太平洋;它是南北美洲的分界线;由于中美地峡的走向,使这里由太平洋到大西洋的方向为由东南向西北。
高中地理拉丁美洲和巴西课堂练习及答案
![高中地理拉丁美洲和巴西课堂练习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6ab93ec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ba.png)
拉丁美洲和巴西(2017-东北联考)对人类来说,森林既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又是不可替代的环境资源。
亚马 孙热带雨林是全球面积最大的雨林,发挥着巨大的生态效益,但近些年却遭到严重破坏。
读下 图,回答1〜2题。
1.亚马孙热带雨林被称为“地球之肺”是因为()A.能够吸纳和调节大量降水B.深刻影响着地球大气中的碳氧平衡C.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D.能涵养水源,净化水质2.热带雨林对当地水循环的影响主要表现为()A.为降水提供了 50%的水汽来源,是当地水循环的重要环节B.大量水汽被带离了雨林地区,减少了当地的降水C.水循环水汽主要来自海洋,跟热带雨林没有关系D.热带雨林能储存大量的水分,会减少当地的水循环解析:第1题,亚马孙热带雨林被称为“地球之肺”,是因为雨林的光合作用影响地球大 气中的碳氧平衡。
第2题,热带雨林为大气提供丰富的水汽,是当地水循环的重要环节。
答案:1.B 2.A(2017・河南十校联考)埃塞奎博河位于南美洲圭亚那中部,纵贯南北,是亚马孙河与奥里诺 科河之间最大的一条河流。
发源于圭亚那与巴西交界处的阿卡里山脉西北坡,河流向北流,经 过一系列的瀑布险滩,在乔治敦城以西20 km 处注入大西洋,全长约1 014 km 。
下图为埃塞奎 博河流域水系及矿产资源分布图。
据此,完成3〜4题。
3 .埃塞奎博河流域的地理环境特征是()海洋50%的大气水来自海洋雨林是个巨大的储水库 50%的大气水来自雨水///////////////// ///////////////// ///// 阵本/〃〃//✓/////////////// /////////////////水分被带离 亚马孙地区 罗赖马山X 图例0 O 城市 》一■河施---- 国界线▲ 山喔A 铝土矿M 镒矿■水库大坝 自然植被分界线-'6°NA.地势由东南向西北方向倾斜B.以热带雨林气候为主C.自然植被以热带草原为主D.煤、锰矿产资源丰富4,埃塞奎博河流域在中上游及支流的资源开发过程中,需做好的环境保护工作是()A.防风固沙,保护农田B.退耕还林,调节气候C.保持水土,消除污染D.植树造林,美化环境解析:第3题,读图可知,埃塞奎博河由南向北、由西向东流,说明该河流域地势南部、西部高,北部、东部低,即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倾斜;图中自然植被有两种,自然植被分界线以西为热带草原,以东和以南为热带雨林,且面积广大,所以该流域以热带雨林气候为主;流域内铝土矿和锰矿资源丰富。
拉丁美洲和巴西作业答案
![拉丁美洲和巴西作业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e4e2e978e9951e79a89271b.png)
拉丁美洲和巴西作业答案答案:1.A 2.C 3.B解析:由图示经纬度和河流形状可以看出,该河流为亚马孙河。
第1题,这里虽然降水较多,水资源丰富,但是气候非常湿热,人口稀少。
第2题,甲地受寒流影响为荒漠带,乙地受赤道低压带影响为热带雨林带。
第3题,亚马孙河水量丰富且变化小,但是流域经济落后,其航运价值远小于莱茵河。
答案:4.D 5.A解析:第4题,阿塔卡玛沙漠东部安第斯山脉阻挡来自大西洋的水汽,地处东南信风背风坡,暖湿气流难以到达,①正确;又因秘鲁寒流经过沿岸,使近地面成为冷源,因此在近海面出现了大气逆温现象,导致大气不能够不断地上升,形成热带沿海多雾性荒漠区,③正确。
故选D。
第5题,智利西部地区位于安第斯山脉地势落差大,受副热带和高气压带和沿岸寒流的影响,大部分为热带沙漠气候,降水稀少,所以水能缺乏,故A正确;智利西部受秘鲁寒流的影响,盛行上升流,营养物质丰富,渔业资源丰富,故B错误;智利地势高、沙漠气候干旱少雨,大气透明度高,利于天文观测,故C错误;智利位于南半球,南北半球季节相反,所以与我国国内观测时空互补,故D错误,所以该题选A。
答案:6.C7.B 解析:安第斯山脉是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由于南美洲西部是山地,地势西高东低,使许多河流自西向东流入大西洋。
答案:8.B9.D10.A解析:该地区为中美地峡。
第8题,M为科迪勒拉山系的一部分,其东坡由于地处东北信风的迎风坡,加上沿岸暖流的影响,发育了热带雨林气候,而西侧少雨,形成了热带草原气候。
第9题,M山地位于美洲板块的内部。
第10题,①处为墨西哥湾,②为太平洋,深度②>①,①处有暖流经过,②处有寒流经过,①地石油资源丰富。
答案:11.A12.D解析:a处主要以种植玉米为主,b处主要以种植咖啡等热带经济作物为主,c处为巴西高原,草原广布,发展了大牧场放牧业,d处为亚马孙的热带雨林区,以原始的热带迁移农业为主。
巴西的气候较为湿热,土地荒漠化和盐碱化不可能出现。
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区域地理8亚洲课时作业
![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区域地理8亚洲课时作业](https://img.taocdn.com/s3/m/08087cf2763231126fdb11c5.png)
课时作业(八)亚洲一、单项选择题(2017 •南昌市高二检测)比较下列五个亚洲国家,完成 1〜3题。
1 •五国中位于东南亚的国家是 ( )A. ①②B .③④ C.①⑤D .④⑤ 2. 五国中与我国陆地上相邻的一组国家是 ( ) A. ①②③B .②④⑤ C.③④⑤D .①④⑤ 3. 五国中人口最多的国家是 ( ) A. ② B .③C .④ D.⑤解析:由图中信息可知:①国为缅甸,位于东南亚;②国为日本,位于东亚;③国为伊 朗,位于西亚;④国为印度,位于南亚;⑤国为越南,位于东南亚。
其中印度人口最多,超 过10亿;缅甸、印度、越南与我国接壤。
答案:1.C 2.D 3.C 读图,完成4〜6题。
4.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的气候分布在图中( )A. A 处B . C 处 C. D 处D . E 处解析:位于亚洲东部沿海的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多雨。
答案:A5. B 处的传统聚落是 ( )A.帐篷B .高脚屋C.窑洞D .厚墙、小窗的住房解析:B 处位于热带雨林地区,高脚屋利于通风散热,适应这里湿热的气候。
答案:B6. 造成A 、F 两地降水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经度位置不同 B .纬度位置不同 C.海陆位置不同 D .地形、地势不同洌解析:A地距海近,来自海洋的水汽多,降水较多;F地深居内陆,来自海洋的水汽少,降水较少。
答案:C读沿40°N亚洲东西向地形剖面示意图,回答7〜9题。
7. 有关E地的说法正确的是()A. 所在国家是伊拉克B. 地形以山地为主C. 自然景观以草原、荒漠为主D. 冰川作用对地表形态影响深刻解析:伊拉克在里海西南方,因此排除A项;结合中亚的区域知识可知E地所在国家应为土库曼斯坦,由图示可知其海拔高度与海平面基本持平,因此可排除B项;由该地处于40°N的亚洲西部可知D项错误。
答案:C&有关F地的说法正确的是()A. 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和铁矿资源B. 该地水土流失现象严重C. 该地有所在国家最大的内流河D. 地势低平,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可以大力发展种植业解析:F地为塔里木盆地,由塔里木盆地的资源状况及特征可排除A、B、D三项。
高中地理区域地理18拉丁美洲和巴西课时作业
![高中地理区域地理18拉丁美洲和巴西课时作业](https://img.taocdn.com/s3/m/213db57231126edb6f1a1070.png)
课时作业(十八) 拉丁美洲和巴西一、单项选择题哥伦比亚已经成为世界重要的鲜切花生产国。
读图,完成1~3题。
1.每年情人节(2月14日),在美国销售的鲜切玫瑰花多来自哥伦比亚。
与美国相比,在此期间,哥伦比亚生产鲜切玫瑰花的优势自然条件是( )A.地形较平 B.降水较丰沛C.气温较高 D.土壤较肥沃2.哥伦比亚向美国运送鲜切玫瑰花宜采用( )A.公路运输 B.铁路运输C.航空运输 D.海洋运输3.目前,墨西哥已成为哥伦比亚在美国鲜切花市场的竞争对手。
与哥伦比亚相比,墨西哥开拓美国鲜切花市场的优势在于( )A.运费低 B.热量足C.技术高 D.品种全解析:解答本题组的关键是明确鲜切花生产的区位条件。
第1题,情人节为2月14日,位于北温带的美国本土仍然处在冬季,气温低,不利于玫瑰花的生长。
但哥伦比亚位于赤道附近,气温高,可常年种植玫瑰花和生产鲜切玫瑰花。
可见,哥伦比亚生产鲜切玫瑰花的主要优势自然条件是气温高,热量丰富,故选C。
第2题,鲜切玫瑰花保质期短,必须快速运到消费市场。
哥伦比亚距离美国较远,如果采用公路、铁路和海洋运输,就会因耗时太长使鲜切玫瑰花丧失其“鲜”而失去市场,故采用速度最快的航空运输最合适,因此选C。
第3题,墨西哥是美国的陆上邻国,距离美国近,因而运输费用低,这是墨西哥与哥伦比亚争夺美国鲜切花市场的最大优势,故选A。
墨西哥纬度高于哥伦比亚,因此热量不如哥伦比亚足,排除B项;墨西哥与哥伦比亚都是发展中国家,鲜切花的技术在伯仲之间,排除C项;哥伦比亚位于纬度较低的赤道附近,热量充足,其鲜切花的品种应多于墨西哥,故排除D项。
答案:1.C 2.C 3.A读下图,完成4~5题。
4.图中字母M、S、N、W依次分别表示( )A.谷物种植业、经济作物种植业、热带雨林、综合性工业中心B.谷物种植业、热带雨林、经济作物种植业、综合性工业中心C.谷物种植业、综合性工业中心、热带雨林、经济作物种植业D.热带雨林、经济作物种植业、谷物种植业、综合性工业中心解析:根据此区域的轮廓特征可判断为巴西,结合N的范围有亚马孙河流域,判断N 为热带雨林区;根据城市及人口分布状况结合图例推断W为综合性工业中心,只有A选项符合。
课时作业3:拉丁美洲和巴西
![课时作业3:拉丁美洲和巴西](https://img.taocdn.com/s3/m/9f1797bd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04.png)
学案17拉丁美洲和巴西课时训练识图定位1.读“拉丁美洲图”,回答下列各题。
(1)填写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的名称:A________高原,B________高原,C________平原,D________草原,E________地峡,F________山脉,G________河,H________运河,I________洋,J________洋,K________海,L________湾,M________海峡,N________海峡,O________群岛。
(2)B高原是世界上________的高原;C平原是世界上最大的________平原,F山脉是世界上最________的山脉,由________板块和________板块碰撞而成;G河是世界上________最广、________最大的河流。
(3)字母P是巴西与巴拉圭合建的________水电站。
答案(1)墨西哥巴西亚马孙潘帕斯中美安第斯亚马孙巴拿马太平大西加勒比墨西哥麦哲伦德雷克西印度(2)面积最大冲积长美洲南极洲流域面积流量(3)伊泰普2.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中填注:亚马孙平原、巴西高原;亚马孙河、巴拉那河;圣保罗、里约热内卢、巴西利亚、伊泰普水电站。
(2)图中A地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气候,B地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气候。
(3)试分析亚马孙河流量大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巴西首都由里约热内卢迁往巴西利亚的主要原因是(双选)()A.巴西利亚比里约热内卢气候要凉爽一些B.为了对广大内地的管理和开发而迁C.由沿海迁往内地是国防安全的需要D.带动人口由沿海向内地迁移答案(1)略。
(2)热带草原热带雨林(3)流域面积大且支流多,流域内绝大多数地区气候类型是热带雨林气候,降水量大(4)BD能力提升读某大洲地形剖面示意图,回答1~2题。
高中区域地理专项练习第十节 拉丁美洲与巴西
![高中区域地理专项练习第十节 拉丁美洲与巴西](https://img.taocdn.com/s3/m/db63d02d0b4c2e3f57276392.png)
第十节拉丁美洲与巴西下图为某大洲地形剖面示意图。
读图,回答1~2题。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剖面穿过的地形以山地为主B.乙地所在国工业集中分布在该国西部C.该剖面走向为西北—东南向D.乙地所在国种植业区集中分布在该国北部2.关于甲地与所在大洋对岸(同纬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地海水的温度比对岸海域高B.甲地上升流比对岸海域更显著C.甲地大陆沿岸一派油橄榄林风光D.甲地对岸的沿岸一片草原景观解析:1.C 2.A 第1题,根据图中信息“加勒比海”“里约热内卢”可判断该大洲为南美洲;结合图中地形区的海拔和地势起伏以及南美洲的地形分布可知,该剖面穿过的地形以高原为主;乙地所在国为巴西,巴西的工业集中分布在该国的东南沿海地区;结合“加勒比海”和“里约热内卢”所处的位置,可判断该剖面的走向为西北—东南向;巴西北部为亚马孙雨林地区,不是主要的种植业区。
第2题,甲地有暖流流经,而甲地对岸海域有寒流流经,因此甲地的温度较对岸海域要高;甲地对岸海域受离岸风的影响,上升流更显著;“油橄榄林”为地中海气候下的植被,而甲地沿岸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甲地对岸受副热带高气压带、信风带及沿岸寒流的影响,形成热带沙漠气候。
(2016郑州质检)读图,回答3~4题。
3.图示河流所在地形区突出的地理特征是( )①气候湿热②人口稀疏③城市密集④商品谷物农业发达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4.该河流河口海域( )A.国际海运繁忙B.是“淡水海”C.台风多发D.有世界著名渔场解析:3.A 4.B 第3题,结合该地区的经纬度位置和河流水系特征判断,该河流为亚马孙河,受热带雨林气候影响,气候湿热,人口稀疏,城市少,该地区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属于热带雨林迁移农业,故①②正确。
第4题,该河流为世界流量最大的河流,故大量的淡水注入导致了该河河口海域的盐度较低,B项正确。
利马是世界著名的“旱城”:街道上没有排水沟渠,房屋也没有雨檐,百货店中也没有雨具出售。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区域地理 第2章 世界地理 第8节 拉丁美洲与巴西北美与美国课时作业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区域地理 第2章 世界地理 第8节 拉丁美洲与巴西北美与美国课时作业](https://img.taocdn.com/s3/m/22971b9728ea81c758f57853.png)
北美与美国一、选择题下图为世界某大陆地形剖面图。
读图,回答1~3题。
1.下列地理事物位于该大陆上的是( )A.维多利亚湖 B.大自流盆地C.科罗拉多大峡谷 D.潘帕斯草原2.该大陆上分布面积最广的森林是( )A.亚寒带针叶林 B.热带雨林C.温带落叶阔叶林 D.亚热带常绿阔叶林1~2.【解析】由经纬度及地形特点判断该地为北美大陆,大自流盆地和潘帕斯草原分别位于大洋洲和南美洲,维多利亚湖位于非洲;北美大陆的森林主要是亚寒带针叶林;①地附近是温带海洋性气候,②地有色金属矿产丰富,③地小麦、玉米是主要农作物,棉花分布在35°N以南地区,④地阿巴拉契亚山脉有丰富的煤炭资源。
【答案】 1.C 2.A人口潜力指数是指目前人口状况下各地区能够继续容纳人口的潜力大小。
下图为美国人口潜力指数分布示意图。
据图回答3~4题。
3.图中四地人口潜力由小到大的排序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 B.③④②①C.②①③④ D.④③②①4.关于图中各地人口潜力影响因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地区人口潜力大小主要的影响因素是自然条件优越B.②地区人口潜力大小主要的影响因素是消费水平高C.③地区人口潜力主要限制性因素是水资源D.④地区人口潜力主要限制性因素是矿产资源3~4.【解析】第3题,结合所学有关美国各地自然条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人口分布的知识,可判断图中人口潜力指数越大,能够继续容纳人口的潜力越大。
根据图中等值线数值容易判断四地由小到大的顺序为③④②①。
第4题,图中①、②地区为美国重要的城市带,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高,工业、服务业发达,人口潜力指数大;③地区为美国西部高原、山地地区,受地形及距海遥远的因素影响,降水少气候干旱,水资源是当地人口潜力的主要限制性因素;④地区为太平洋沿岸地区,为地中海气候,也是美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水资源短缺是当地经济发展的主要限制性因素。
【答案】 3.B 4.C读“世界某区域事物分布图”,回答5~6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时作业(十八) 拉丁美洲和巴西一、单项选择题哥伦比亚已经成为世界重要的鲜切花生产国。
读图,完成1~3题。
1.每年情人节(2月14日),在美国销售的鲜切玫瑰花多来自哥伦比亚。
与美国相比,在此期间,哥伦比亚生产鲜切玫瑰花的优势自然条件是( )A.地形较平 B.降水较丰沛C.气温较高 D.土壤较肥沃2.哥伦比亚向美国运送鲜切玫瑰花宜采用( )A.公路运输 B.铁路运输C.航空运输 D.海洋运输3.目前,墨西哥已成为哥伦比亚在美国鲜切花市场的竞争对手。
与哥伦比亚相比,墨西哥开拓美国鲜切花市场的优势在于( )A.运费低 B.热量足C.技术高 D.品种全解析:解答本题组的关键是明确鲜切花生产的区位条件。
第1题,情人节为2月14日,位于北温带的美国本土仍然处在冬季,气温低,不利于玫瑰花的生长。
但哥伦比亚位于赤道附近,气温高,可常年种植玫瑰花和生产鲜切玫瑰花。
可见,哥伦比亚生产鲜切玫瑰花的主要优势自然条件是气温高,热量丰富,故选C。
第2题,鲜切玫瑰花保质期短,必须快速运到消费市场。
哥伦比亚距离美国较远,如果采用公路、铁路和海洋运输,就会因耗时太长使鲜切玫瑰花丧失其“鲜”而失去市场,故采用速度最快的航空运输最合适,因此选C。
第3题,墨西哥是美国的陆上邻国,距离美国近,因而运输费用低,这是墨西哥与哥伦比亚争夺美国鲜切花市场的最大优势,故选A。
墨西哥纬度高于哥伦比亚,因此热量不如哥伦比亚足,排除B项;墨西哥与哥伦比亚都是发展中国家,鲜切花的技术在伯仲之间,排除C项;哥伦比亚位于纬度较低的赤道附近,热量充足,其鲜切花的品种应多于墨西哥,故排除D项。
答案:1.C 2.C 3.A读下图,完成4~5题。
4.图中字母M、S、N、W依次分别表示( )A.谷物种植业、经济作物种植业、热带雨林、综合性工业中心B.谷物种植业、热带雨林、经济作物种植业、综合性工业中心C.谷物种植业、综合性工业中心、热带雨林、经济作物种植业D.热带雨林、经济作物种植业、谷物种植业、综合性工业中心解析:根据此区域的轮廓特征可判断为巴西,结合N的范围有亚马孙河流域,判断N 为热带雨林区;根据城市及人口分布状况结合图例推断W为综合性工业中心,只有A选项符合。
答案:A5.该国广阔的平原地区并不是其主要的经济区,其制约因素是( )A.科学技术 B.人口密度C.气候特征 D.水文状况解析:热带地区人口主要分布在凉爽的高原区,而湿热的雨林区不适合人类居住。
答案:C2010年1月,海地发生里氏7.3级地震,几十万人遇难;同年2月,智利发生里氏8.8级地震,数百人丧生。
下图为两次大地震震中位置示意图。
读图,回答6~7题。
6.两次大地震( )A.震中都位于太平洋沿岸B.震中都位于两大板块交界处C.能量源自地球内部D.遇难人数的多少取决于震级的大小解析:据图可知,智利地震的震中位于太平洋沿岸,地处南极洲板块和美洲板块交界处;海地地震的震中位于加勒比海,地处美洲板块内部,由此可以排除A、B选项。
海地地震比智利地震的震级低,但死亡人数多,因此,选项D错误。
地震的能量来自地球内部,故C选项正确。
答案:C7.图中甲、乙两区农业发展条件的相同点是( )A.地域狭小,耕地规模小 B.终年光照充足C.雨热同期 D.全年降水分配均匀解析:甲区为地中海气候,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乙区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湿润,由此可以排除B、C、D选项。
甲、乙两区位于安第斯山脉西侧,地域狭小,耕地规模也小,故A选项正确。
答案:A(2017·石家庄高二期末)读下图,完成8~9题。
8.“北京国际中学生地理夏令营”开营了,几位世界各地的学生在一起谈论自己家乡的气候,请根据他们的谈话,判断哪位学生可能来自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的地区( ) A.尼克:我们那里一年到头都很热,几乎天天下雨B.齐亚:我们那里一年到头也很热,却极少下雨C.汤姆:我们那里冬季温和,夏季凉爽,每月都会下些雨D.依依:我们那里四季分明,夏季热,常下雨;冬季冷,很干燥解析:图中阴影所示地区为亚马孙平原地区,为热带雨林气候区,常年多雨。
答案:A9.与甲地气候类型相同的城市是( )A.闻名于世的影都好莱坞所在城市B.泰姬陵所在城市C.格林尼治天文台所在城市D.澳大利亚最大的城市解析:甲地区位于南美大陆西海岸,结合纬度分布大致可判断为地中海气候。
影都好莱坞在洛杉矶,为地中海气候;泰姬陵在印度,为热带季风气候;格林尼治天文台在伦敦,为温带海洋性气候;澳大利亚最大城市为悉尼,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答案:A巴西是南美洲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经济最发达的国家,属于新兴经济“金砖五国”之一。
读下图,回答10~11题。
10.关于图中①②③④表示的地理事物,叙述正确的是( )A.①河是世界上流程最长的河流B.②城市是巴西最大的城市C.③水电站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D.④高原地区属于热带雨林气候解析:①亚马孙河是世界上水量最大的河流,尼罗河是最长的河流;②为圣保罗,是巴西最大的城市;③为伊泰普水电站,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是三峡水电站;④巴西高原地区属于热带草原气候。
答案:B11.关于巴西经济和人口的叙述,正确的是( )A.已形成较完整的工业体系B.世界上最大的可可生产国和出口国C.亚马孙平原地势低平,人口稠密D.人种复杂,城市人口比重低解析:巴西已形成较完整的工业体系,A项正确;巴西是世界最大的咖啡生产国和出口国,最大的可可生产国和出口国是科特迪瓦,B项错误;亚马孙平原地势低平,人口稀少,C项错误;巴西城市人口占到总人口的3/4,D项错误。
答案:A下图为美国与巴西两国城市的土地、淡水、能源产出效益图。
读下图回答12~13题。
12.两国相比( )A.淡水产出效益美国低于巴西B.淡水产出效益相等C.能源产出效益美国低于巴西D.能源产出效益相等13.与巴西相比,形成美国城市土地产出效益特点的原因可能是( )A.国土面积大 B.城市绿地面积大C.城市人口比重高 D.科技发展水平高解析:解答本题组的关键是在看清图例和注记的基础上,对两国的三个指标进行比较,并且能够进行图文的转换。
第12题,读图可知,美国的土地产出效益和能源产出效益均高于巴西,但是淡水产出效益低于巴西,由此可以确定A项正确。
第13题,解答本题需要继续解读图中的信息,土地产出效益的单位是“105美元/公顷”,显然这里的“产出”指的是单位面积上土地的经济效益,与B、C两项无关。
本题的土地是指“城市土地”,而不是A 项中的“国土面积”。
“科技发展水平”是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重要因素,科技发展水平越高土地产出效益越高。
答案:12.A 13.D二、综合题14.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巴西是南美洲面积最大的国家,其人种构成最显著的特征是________数量多。
来自不同地域的文化相互融合,形成了具有特色的巴西文化。
请举一例具有巴西特色的文化活动________。
(2)巴西北部有世界上最大的平原________平原,这里人口稀疏,其自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20世纪60年代以来,这里的雨林遭受了严重的破坏,由此产生的环境问题有__________________。
(3)巴西人口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请根据图中信息,说说形成这种分布状况的社会经济条件。
解析:本题考查巴西的相关知识。
(1)巴西人口众多,最显著的人口特征是混血人种数量多,来自不同地域的文化相互融合、发展,形成了具有特色的巴西文化。
如狂欢节原是欧洲基督教的节日,后传至巴西;桑巴舞,葡萄牙的民歌、游戏和非洲的鼓乐、舞蹈在桑巴舞中得到完美的结合;足球,现代足球发源地在英国,而现在巴西的足球运动水平堪称世界一流。
(2)巴西的地形主要分为两大部分,北部主要为亚马孙平原,南部主要为巴西高原。
亚马孙平原地区由于气候过于湿热,原始雨林茂密,不适宜人类居住,所以人口稀疏。
近年来,人们对于亚马孙热带雨林地区进行大规模的开发,在这里砍伐树木、修建道路和水电站等,对森林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导致当地水土流失日趋严重、生物多样性锐减,而且影响全球的气候。
(3)巴西人口众多,但分布很不均匀。
由于东部和东南部沿海地区气候条件优越,经济发达,交通便利,城市密集,故90%的人口集中分布在这里。
答案:(1)混血种人足球、桑巴舞、狂欢节(任意一项即可)(2)亚马孙地处雨林地区,气候过于湿热水土流失加剧;生物多样性锐减;影响全球气候(任意两点即可)(3)经济(或工农业)发达;海运交通便利。
1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下图为南美洲轮廓图、巴西人口分布示意图、降水量柱状图。
(1)降水量柱状图中能正确反映③地降水状况的是________图。
①→③→④的地域差异反映的是________的地域分异规律,________条件是产生这种差异的基础。
(2)巴西东部沿海地区人口稠密,但A处人口却很稀少,简述A处人口稀少的原因。
(3)图中B城市名称是________,该城市形成的区位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C、D两城市中,________城市是里约热内卢。
从自然条件分析,在申办夏季奥运会的四个城市(芝加哥、马德里、里约热内卢、东京)中,里约热内卢最不利的因素是________。
A.地形 B.气候C.水源 D.交通(4)分析巴西热带雨林遭到破坏对全球气候的影响。
解析:解答分析本题时应注意以下思维流程:第(1)题,第(2)、(3)、(4)题,答案:(1)丁由赤道到两极热量(2)A处为热带雨林气候,气候湿热,不适合人类居住。
(3)巴西利亚以政治职能为主;地势高,气候适宜 C B(4)加剧全球变暖,生物多样性减少等。
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下图是甲国地图。
甲国是美国重要的服装进口国,服装生产中心在A城;首都B 城是该国重要的工业中心,纺织、食品、制糖是其主要工业部门。
(1)简述甲国的地理位置。
(2)与甲国东部城市比较,指出该国西部城市分布的突出特点。
解析:(1)该国位于中美地峡,从半球位置来看,在北半球、西半球。
从纬度位置来看,位于低纬度地区。
从海陆位置来看,东临加勒比海,西濒太平洋,在北美洲南部。
从邻国来看,北接洪都拉斯,南连哥斯达黎加。
(2)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国西部城市主要分布在铁路沿线及湖、海沿岸附近,城市较密集,等级较高。
答案:(1)该国位于北半球、西半球,地处北美洲南部;位于低纬度地区(或位于热带);东临加勒比海,西濒太平洋;北接洪都拉斯,南连哥斯达黎加。
(2)主要分布在铁路沿线(或湖、海沿岸及其附近);城市分布较密集;多等级较高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