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范大学2012年333教育综合真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年北京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真题
(本题编号:E-10027-2012)
一、名词解释
1. 京师同文馆
2. 生活教育
3. 贝尔一兰卡斯特制
4. 恩物
5. 自我提高内驱动力
6. 知识的表征
二、简答题
1. 简述教育的政治功能。

2. 简述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3. 简述课程多样化的内涵。

4. 简述启发性教学原则的基本要求。

三、论述题
l. 试论孔子在中国教育史上的贡献。

2. 论述德育过程是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过程。

3. 试述析韦纳的动机理论,并谈谈他们对教育的含义。

4. “我们要提醒自己,教育本身并无目的。

只是人,即家长和教师等才有目的;教育这个抽象概念并无目的。

所以他们的目的有无穷的变异,随着不同的儿童而不同,随着儿童的生长和教育者经验的增长而变化。

即使能以文字表达的最正确的目的,如果我们没有认识到它们并不是目的,而是给教育者的建议,在他们解放和指导他们所遇到的具体环境的各种力量时,建议他们怎样观察,怎样展望未来和怎样选择,那么这种目的,作为文字,将是有害无益的。

......牢记以上这些条件,我们将进而提出一切良好的教育目的所应具备的几个特征。

(1)一个教育目的必须根据受教育者的特定个人的固有活动和需要(包括原始的本能和获得的习惯)。

(2)
一个教育的目的必须能转化为与受教育者的活动进行合作的方法,必须提出一种解放和组织他们的能力所需要的环境。

……(3)教育者必须警惕所谓一般的和终极的目的。

------摘录自《民主主义与教育》第八章“教育的目的”,第l18页至122页。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
(1) 该材料作者及其基本情况。

(2)该材料所包含的基本观点及其意义。

(3)该作者其他主要的教育观念。

——温馨提示:本真题由埃立特考研辅导团队基于网络资料整理——
(版权归埃立特教育所有,违者必究,如若转载,请署名来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