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攀枝花市2020届语文八上期末模拟质量跟踪监视试题(2)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川省攀枝花市2020届语文八上期末模拟质量跟踪监视试题(2)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3分)
A.上文(即《与朱元思书》)选自《艺文类聚》。

作者吴均,字叔庠,南朝梁文学家。

原文题目中的“书”即书信,它是古代的一种文体。

B.文中“窥谷忘反”一句中的“反”,现在写作“返”,意为返回,这是文言文的通假字现象;句中的“窥”是看的意思,而今义是偷看,这是文言文的古今异义现象。

C.“负势竞上,互相轩邈”是文言句式中的省略句,省略主语“高山”,即“(高山)负势竞上,互相轩邈”;“风烟俱净,天山共色”是骈句,而“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是散句。

D.“皆生寒树”句中的“寒”,是“使人看了感到有寒凉之意”的意思,这是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好鸟相鸣”与“君子好逑”句中“好”意思不同,分别是“美丽的”、“喜欢”。

2.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水皆缥.碧(piǎo)急湍.甚箭(tuān)
B.互相轩.邈(xüān)泠.泠作响(líng)
C.嘤.嘤成韵(yīng)鸢飞戾.天(lì)
D.经纶.世务(lún)好.鸟相鸣(hǎo)
3.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阳春三月,桃花盛放,十里桃林让人________。

粉的恬静、红的奔放,远远近近,好不炫目。

一些耐不住寂寞似地探出笑颜,一些________,极是娇柔,还有一些________,一副傲然的样子……凝望,回眸,沉醉,一簇簇明媚,一束束妖娆,竟让我想起远方的故人。

A.眼花缭乱低眉顺眼道貌岸然
B.目不暇接低眉颔首正襟危坐
C.眼花缭乱低眉颔首正襟危坐
D.目不暇接低眉顺眼道貌岸然
4.读语段,找出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斗转星移,岁次戌狗,不觉人间又是狗年。

狗,在十二生肖中排行十一。

从远古渔猎开始的时代,狗就作为人类的好帮手而存在,是人类最忠诚的朋友。

它们捕捉猎物,看守家园,守护农田,放牧巡山。

狗融进人们的生活中,也化入了诗人、词人的笔下。

如唐代诗人刘长卿的“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晋代陶渊明的“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宋代大词人苏轼的“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这猎犬是何等威风赫赫。

A.“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这两句诗恰当地表现出农村的生活气息,将田园生活活画了出来,化静为动。

B.“斗转星移”“放牧巡山”都是并列短语,“捕捉猎物”“看守家园”“守护农田”都是动宾短语。

C.“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采用了对偶、夸张的修辞手法,写诗人投宿主人家以后的情景,语言朴实浅显。

D.“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这几句词写出猎的雄壮场面,表现了词人威武豪迈的气概。

5.选出加点词运用正确的一项( )
A.湖水明净如镜,毫不狼藉
..。

B.他腿有点毛病,走路很踌躇
..。

C.有人说90年代的青年是颓唐
..的一代,你同意这种说法吗?
D.对面的老大爷蹒跚
..地走来。

二、名句默写
6.(9分)(2015届辽宁营口中考)文言诗文填空。

(1)浩荡离愁白日斜,__________________。

(龚自珍《己亥杂诗》)
(2)与君离别意,__________________。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3)辛苦遭逢起一经,__________________。

(文天祥《过零丁洋》)
(4)__________________,夜吟应觉月光寒。

(李商隐《无题》)
(5)__________________,寒光照铁衣。

(《木兰诗》)
(6)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__________________?(纪昀《河中石兽》)
(7)《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既摹写了战争的惊险场面,也表达了词人希望自己能够驰骋沙场、冲锋陷阵愿望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三峡》中极尽夸张、从侧面衬托出山势雄浑高耸,给人以壮丽绚美之感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全民阅读工程在某市全面启动之后,机关、学校、机场、车站等企事业单位建设千家阅读窗口,那景象真可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用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
诗句填空)
三、字词书写
7.下列两组词语中,每组都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

(1)签订阻塞溃退催枯拉朽
____改为____
(2)荻港抵抗丝亳锐不可当
____改为____
四、诗歌鉴赏
8.阅读《渡荆门送别》,回答问题。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本诗首联交代了什么?
2)品味该诗尾联中“送”字的妙处。

五、文言文阅读
9.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
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妾妇之道.(______)
(2)无违夫子(______)
2)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

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4)请对比分析孟子所说的“妾妇之道”和“大丈夫之道”的不同。

5)公孙衍、张仪非大丈夫的原因?
10.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清官周忱
[明]焦竑
周文襄公①阅一死狱,欲活之无路,形于忧叹。

使吏抱成案.读之,至数万言,背手立听。

至一处,忽点首喜曰:“幸有此可生。

”遂出其人。

己巳之难②,英宗既北狩③,达虏④将犯京城,声言欲据通州仓⑤。

举朝仓皇无措。

议者欲遣人举火焚之,恐.敌因粮于我⑥也。

时周文襄公适在京,因建议令各卫军⑦预支半年粮,令其往取,于是肩负踵接于道。

不数日,京师顿实,而通仓为之一空。

公巡抚时,往来皆乘小轿,驿站遇村庄僻处,询访民瘼⑧。

五保有王槐云者,夏月林下乘凉。

公至,与并坐,说田里间事甚悉,俄而从者至,始知为巡抚,叩头谢.罪。

公笑而抚之,且毕其说而去。

(节选自《玉堂丛语·清官周忱》)
[注]①周文襄公:指周忱,历任庶吉士、刑部员外郎、工部右侍郎、江南巡抚、工部尚书。

②己巳之难:英宗正统十四年(11)年),蒙古瓦剌部大举入侵,宦官王振挟持英宗集兵五十万亲征,大败,英宗被俘,史称“己巳之难”。

③狩:婉指帝王逃亡或被俘虏。

④达虏:对蒙古贵族及其所拥有的军队的蔑称。

⑤通州仓:设置在通州的粮仓,下文的“通仓”为其简称。

⑥因粮于我:指蒙古瓦剌部的军队要掠夺我通州的粮食来解决供应。

⑦卫军:为明朝初期和中期的军制。

⑧民瘼(mò):老百姓的疾病痛苦。

1)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欲活之/无路 B.举朝/仓皇无措
C.时/周文襄公适在京 D.说/田里间事甚悉
2)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1)案______
(2)恐______
(3)谢______
3)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至一处,忽点首喜曰:“幸有此可生。


(2)公笑而抚之,且毕其说而去。

4)选文通过哪三件事来刻画周文襄公的形象?请概括。

六、现代文阅读
11.(昆明中考改编)
翠湖留下的心影
张长
①翠湖,这个昆明市中心的公园,园内楼台亭阁,曲水回廊,树影婆裟,波光潋滟,于高楼大厦车水马
龙中突现这样一个好去处,实为难得。

汪曾祺先生在《翠湖心影》中曾说:“城市有湖,这在中国,在全世界都是不多的。


②翠湖原名“九龙池”。

据清人倪蜕《滇云历年传》载:“九泉所出,汇而成池,故名九龙池。

”翠湖还有一个老名字——“菜海子”,想当年定是“清回透彻,蔬圃居其半”。

再早,翠湖只是昆明城外一片沼泽,出水成河,名“洗马河”。

明初,沐英带兵入云南,曾在这里“种柳牧马”。

1919年政府在此地修建公园,因其“十亩荷花鱼世界,半城杨柳拂楼台”的湖光山色而改名“翠湖”。

③翠湖一年四季都是绿的。

高处望去,树木几乎覆盖了全部亭台楼阁,只是一片绿树碧水,此时,就只剩一个字——“翠”。

引得汪曾祺又一次赞叹:“翠湖这名字取得真好!”汪曾祺还写道:“昆明人特意来游翠湖的也有,不多,多数人只是往这里穿过。

”可以想见当时地处西郊的翠湖有多么静谧。

④随着城市的急剧膨胀,昆明城区较以往扩大许多,翠湖早已置身城市中心,成了一个大大的街心花园。

闹市中能有这样一个好去处,自然会成为路人、游客抄近道、游览、休闲、健身的首选。

我家住翠湖边,以往是好福气,现在却是好无奈。

⑤每日里尚未破晓,必有一中年壮汉在湖边仰天作狮子吼,道:“欧——吼!”此公中气十足,声音极具穿透力和感染力,闻此一声,心尖一颤,整个人都要随他痛惜良久。

随即,这类吼叫声层出不穷,此起彼伏,一时间翠湖中百家争鸣
....。

⑥稍后歌舞健身大军正式入园。

“水月轩”面积不足一亩,却有五六群唱歌跳舞晨练的人,他们自带音响,各踞一方。

五六种风格各异的音乐轰轰然混成一片,旁人早已分不清楚,舞者却能安之若素,互不见怪,依旧踩着自己的节奏,手之舞之,足之蹈之。

⑦也有的占据一个小亭子,一角小回廊,在一支笛子或一把二胡的伴奏下独唱,哪怕声音沙哑,尖锐刺耳,歌者也自得其乐。

还有郑重地穿上演出服,化了妆的大妈们,三五成群,开足音响,边跳边唱,其乐陶陶。

最有气势的当数彝族的左脚舞,一来便几十上百人围成个大圈子,弹着十几把月琴、三弦,一跳几个小时,中间不停不歇,通宵达旦也不成问题。

⑧临窗而望,如今的翠湖被几十层的高楼大厦团团围住,已成了一个小小的盆景,昔日那一片“柳林洗马”田园风光早已没了寻处。

⑨“逝者如斯夫”,吾梦寐以求之。

我一直试图找回汪曾祺先生笔下的“翠湖心影”。

一日傍晚,小雨淅沥,翠湖不再人头攒动,歌舞欢腾。

我当即决定独自漫步翠湖,寻找一丝逝去的静谧。

穿行于园中,听听细雨中沙沙作响的树语,看看影影绰绰的楼阁,品品这些百年前留下的风景……“细雨鱼儿出”,“泼喇”一声,湖里果真跃起了一条大鱼。

刹那间,我仿佛回到了《翠湖心影》里,心头一阵惊喜。

然而当鱼儿落入水中,湖面却荡起了五颜六色的霓虹。

那种变幻使我明白:鱼,早已不是汪曾祺的那条大红鱼了,翠湖留下的只是心影罢了。

⑩明天,又将是这个小盆景歌舞喧嚣的一天。

1)联系上下文,说说第⑤段中加点的词“百家争鸣”的含义。

2)作者住在翠湖边,对翠湖的感受有怎样的变化?
3)文中多处引用汪曾祺先生《翠湖心影》中的句子,有何用意?
4)作者先回忆了“心影”里的翠湖景象,然后描写了现实中的翠湖景象,运用了什么手法?有什么作用?
5)请展开想象,描绘选文第⑧段中作者想寻找的当年翠湖“柳林洗马”的田园风光。

(60字左右,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
12.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广场上弹吉他的弟弟
①太阳刚刚爬过对面楼房的顶上,弟弟便开始忙活起来,穿上那件浅灰色的长风衣,背着那把破古他出门,去家附近的一个不大不小的广场上班了。

②弟弟所谓的工作,在我看来,和他周围那些面前摆着破碗或者竖着写满悲惨经历的牌子的人一样,是希望得到别人的施舍。

但只有他称那是工作,而且他是很认真地说那是他的工作。

③他第一次去的时候,我笑着对他说:“你周围的那些人,不会让你抢他们的生意的!”他神秘地笑笑,说:“我自有办法!”只是那天中午回来,弟弟的长风衣上布满了脚印,他连饭也没吃,回到自己的房间,一会儿便传出了呻吟声。

到了午后,他居然起来了,而且把风衣上的灰掸得很干净,背上琴又要出去。

我叫住他:“换身行头吧,你穿成这样去,不挨打才怪!”他留给我一个倔强的背影,走起路来,腿有点微瘸,看来被教训得不轻。

④晚上弟弟回来后神采飞扬,衣服干干净净,看来他下午不但没有挨打,生意好像也不错。

我打开他的琴盒,却是一个硬币也没倒出来,于是笑说:“你连一毛钱都没挣到,还乐得像捡了金条一样!”他故作高深地一耸肩:“太俗,张口闭口都是钱!我这高雅的艺术艺是金钱能衡量的?”
⑤我曾在一个网站上看到过弟弟的长篇玄幻小说,他同时开了两本书,都已经签约上架,也已经出版了第一本的第一部。

我常批评他:“白天的时间用来在家写书多好,你知道那些读者对你的作品有多么期待?你对得起他们吗?”他回应我的依然是背着琴盒有些酷酷的背影。

⑥快冬天了,弟弟还是那身装束。

我曾对他说:“你得多买几件风衣了,总穿一件,观众们会有视觉疲劳!”他却说:“没多长时间了,冬天我就不去了,太冷,旁边的那些人冬天也很少出来!”呵呵,他居然跟那些乞丐对比上了。

在我看来,他似乎忘了第一天他们联手揍他的事了。

他还一本正经地说:“那些人开不像你想象的那样都是骗钱的!”
⑦天气逐渐冷起来了,从我们小区通往广场的柏油路被银杏树叶染成一片金黄。

像我这种爬格子的人平时是很少出门的,这天却突发奇想,想去看看弟弟是怎样工作的。

正是下班的时间,广场上人来人往,弟弟被那些下班的人里三层外三层地包裹着,吉他声、歌声硬是从人群中传了出来。

呵呵,这小子,一首看似普普通通的流行歌曲,倒是被他整出了“绕梁三日”的感觉。

我好不客易挤了进去,看见弟弟面前的琴盒里己悠闲地躺着不少的零钱和整钞,这些钞票和它们新的主人一样,流出一脸的得意。

⑧我从人群中退出来,躲在一边。

望着落日那诱人的余晖,我点上了一支烟。

渐渐地,围拢的人群散去了,弟弟艰难地站起来,把琴盒里的钱散发给周围的乞丐们。

呵呵,原来整个秋天,他都是替那些曾经打过他的人讨过冬的钱啊!我想起弟弟在他的小说中说:“网上说今年冬天会更冷,这回你们冬天不用出来了!”
⑨为了不让弟弟看到我,我先跑回家,站在一楼的窗口,看着弟弟慢悠悠地走回来,凉凉的风吹动他长长风衣的下摆,他脸上依然是满足的神情。

一进门,他立刻接了一副神情,急急地甩了风衣,脱下裤子,把左腿的义肢摘下来,疼得呲牙咧嘴,腿根的断处,已经磨得不堪入目。

我忙为他抹药,再把他抱回房间。

⑩那个夜里,我在弟弟更断的小说中,看到到他借主人公的口说出的几句话:“现在才发现,幸福的事其实是给别人以帮助。

而且经历之后才知道,在那份帮助别人而得到的幸福面前,自己的痛苦微不足道。

”弟弟在说着他自己的心声啊!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2)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第⑦段划线句子。

我好不客易挤了进去,看见弟弟面前的琴盒里己悠闲地躺着不少的零钱和整钞,这些钞票和它们新的主人一样,流出一脸的得意。

3)设置悬念是本文在写法上的一大特色。

请找出其中的一处,并分析其作用。

4)下列对本文的分析,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纵观全文,可以看出“弟弟”是一个善良大度、乐于助人、自立坚强、多才多艺的人
B.第④段中的“神采飞扬”一词,运用动作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弟弟”将挣到的钱散发给周围乞丐后的得意与兴奋。

C.“弟弟”的“长风衣”是贯穿全文的一个线索,在文中多次出现,对推动情节、塑造人物、表现主题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D.文章最后借“弟弟”所写小说中主人公的话,巧妙地点明文章中心,同时流露出作者对“弟弟”的由衷赞赏之情。

七、语言表达
13.结合语境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瑞典国王和挪威诺贝尔基金会今天首次颁发
..了诺贝尔奖。

(2)法国的普吕多姆(文学奖),他在诗歌创作方面颇有建树
....。

八、作文
14.学了法布尔的《蝉》,你一定受到很多启发,请展开想象,写一篇观察昆虫的小练笔,不少于100字。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
2.B
3.C
4.C
5.A
二、名句默写
6.1)吟鞭东指即天涯( 2)同是宦游人 3)干戈寥落四周星 4)晓镜但愁云鬓改 5)朔气传金柝 6)可据理臆断欤 7)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8)自
解析:1)吟鞭东指即天涯( 2)同是宦游人 3)干戈寥落四周星 4)晓镜但愁云鬓改 5)朔气传金柝 6)可据理臆断欤 7)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8)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9)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三、字词书写
7.(1)催摧(2)亳毫
四、诗歌鉴赏
8.1)远渡的地点和此行的目的。

2)“送”字直接点题(扣题),“送”的主体是故乡的山水,这里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而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依恋之情。

五、文言文阅读
9.1)(方法) (违背)
2)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
3)富贵不能惑乱他的心,贫贱不能动摇他的节,威武不能屈服他的志。

这才叫做大丈夫!
4)“妾妇之道”表现为顺从,其本质是在权利面前无原则,如张仪之流,只是顺从秦王的意思;“大丈夫之道”表现为“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其本质是对内心的仁义礼的坚守,一如儒家所倡导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5)他们以自己的喜怒哀乐行事,挑起天下战争,这是崇尚强权,极端的个人主义;他们不
以正义为标准不以天下太平为己任,不以百姓幸福为理想。

10.1)D
2)(1)案卷。

(2)害怕,恐怕。

(3)道歉。

3)(1)(周忱)听到一个地方,突然点头高兴地说道:“幸好有这个理由可以使(他)活下来。

”(2)周忱笑着安抚他,并且听他说完才离开。

4)判案,救粮,私访。

六、现代文阅读
11.1)原指说法很多,文中指早晨翠湖里吼叫的人数多。

在此作者委婉地表达了对清晨“扰人清梦”的吼叫声的厌恶与不满。

2)先前的翠湖是一个好去处,实在难得,觉得是“好福气”;随着城市的急剧膨胀,昆明城区不断扩张,翠湖成了街心花园,“我”感到“好无奈”。

如今,翠湖留下的只是一个心影而已。

3)多处引用汪曾祺先生《翠湖心影》中的句子,照应文章标题,增添文采,体现出文章厚重的文化底蕴;优美的语句再现了翠湖当年的静谧之景;引用的语句充分表达了作者对翠湖的喜爱之情以及追忆往昔的怀念之情。

4)对比手法,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田园风光的怀念与向往之情,对嘈杂喧嚣的都市生活的厌恶与无奈之感。

5)示例:湖面上波光潋滟,片片荷叶宛如一把把翠羽织成的小伞。

湖边柳枝随风轻拂,林间禽鸟啾唧,树下有一群壮年男子,牵着战马,为马儿擦洗。

12.1)腿有残疾的弟弟每天到广场上弹吉他,并把挣到的钱散发给周围的乞丐
2)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琴盒里的钞票人格化,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钞票在琴盒里的状态,烘托了弟弟帮助别人后的兴奋与得意。

3)【示例】第三、四段设悬:为什么“弟弟”中午回来时长风衣上“布满了脚印”晚上回来时却“干干净净”;第八段解悬,原来弟弟挣钱是为了帮助乞丐,这样写能激发读者阅读兴趣,推动情节发展,突显人物形象,突出文章主题。

4) B
七、语言表达
13.(1)授予。

(2)指在某些方面很有功绩。

八、作文
14.西瓜虫的身子灰褐色,有些是灰蓝色的,身体扁扁的,长长的,身子一节一节,共有七节,它的脚也有七对。

我一碰它,它就害怕地卷成一个小圆球,就像一个小西瓜。

可好玩了,你们知道吗?这是它保护自己的一种方式呢!
听说西瓜虫没有听力,为什么呢?我觉得很奇怪。

于是,我开始做实验。

我先找来西瓜虫,让它在桌子上爬,然后又找来一根树枝,在它的周围敲敲打打,可是西瓜虫却一点儿反应也没有,仍然勇往直前。

哦!它原来没有耳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