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课比赛说课稿
幼儿园优质课说课稿【优秀4篇】
![幼儿园优质课说课稿【优秀4篇】](https://img.taocdn.com/s3/m/4bb9ec1a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92.png)
幼儿园优质课说课稿【优秀4篇】篇一:幼儿园说课稿篇一活动目标:1、培养幼儿对模仿的兴趣。
2、了解模仿发明与生活的关系,知道生活中一些仿生发明产品。
3、激发幼儿创新意识,培养幼儿模仿能力。
活动准备:课件、各种仿生物品如:螃蟹、钳子、镊子、夹子、扳子等物品。
活动过程:一、模仿动物表演导入师:小朋友,你们喜欢小动物吗?我们一起来学学小动物的样子,每个小朋友模仿一种小动物,表演一下好吗?二、演示课件,扩散思维,初步了解仿生师:让我们坐下休息一下吧。
刚才我们模仿了好多小动物表演,动物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
你们知道吗?我们生活中使用的许多物品,都是模仿动物、植物等生物的样子发明的呢。
这些仿生发明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使我们的生活更方便、更舒适、更美好。
我们一起来看看,人们都模仿谁发明了新产品。
1、(先看课件:出示机器人)机器人是模仿什么发明的?(根据幼儿的回答再出示课件:人)引导幼儿观察机器人和人的相同之处。
小结:机器人是模仿人发明的。
2、(看课件:潜艇潜行)潜艇是模仿什么动物发明的?(根据幼儿回答出示课件:鱼)引导幼儿观察鱼和潜艇,师生共同总结出:潜艇是模仿鱼发明的。
3、(看课件:小鸟飞)小朋友想一想,人们模仿小鸟飞发明了什么呢?(根据幼儿回答演示课件:飞机)引出:人们模仿小鸟飞发明了飞机。
三、引导幼儿观察想象,找出什么物品模仿了螃蟹1、师请幼儿围到螃蟹周围,和幼儿一起观察螃蟹的大“钳子”,观察螃蟹用钳子夹断黄瓜条,了解螃蟹的“钳子”的用处,想象什么物品是模仿它制造的?启发幼儿创新思维。
2、让幼儿从许多物品中找出仿生的制品,如:钳子、夹子、镊子、扳子等。
小结:人们模仿螃蟹的“钳子”发明了钳子、夹子、扳子、镊子等工具。
四、观察防生制品,说说它们模仿什么动物制造的师幼一起观察各种仿生制品,说说它们是模仿什么制造的?还见过什么仿生制品?小结:生活中有很多产品是模仿动物发明的,给你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方便。
希望你们长大后也学会用模仿的方法发明制造更多更好的物品给人们使用,当个发明家。
一等奖说课稿
![一等奖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06acce69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ea.png)
一等奖说课稿标题:一等奖说课稿引言概述:说课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对教学内容进行解读和阐述的重要环节,能够帮助教师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一等奖说课稿是指在说课比赛中获得一等奖的优秀说课稿,具有很高的教学参考价值和示范意义。
一、教学设计1.1 确定教学目标:明确教学内容、教学重点和难点,设定学习目标和评价标准。
1.2 教学内容安排:合理安排教学步骤和时间分配,确保教学内容的完整性和连贯性。
1.3 教学方法选择: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注重启发式教学和实践操作。
二、教学过程2.1 导入环节设计:设计生动有趣的导入环节,引起学生兴趣和激发学习动力。
2.2 课堂互动:注重师生互动和学生间互动,激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合作能力。
2.3 多媒体运用: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三、教学手段3.1 板书设计:板书内容简洁明了,重点突出,配合教学内容进行设计。
3.2 实物展示:利用实物展示教学内容,增加教学趣味性和直观性。
3.3 案例分析:引入实际案例进行分析,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知识。
四、教学评价4.1 评价方式: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包括笔试、口试、实践操作等,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
4.2 反馈机制:及时给予学生反馈,指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和加强薄弱环节。
4.3 自我评价:教师对教学过程进行自我评价,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五、教学反思5.1 教学反思:对教学过程进行深入反思,分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寻找改进方法。
5.2 教学总结:总结教学经验,分享成功经验和教学心得,为今后的教学实践提供借鉴。
5.3 教学展望:展望未来教学发展方向,不断学习和提高自身教学能力,为学生成长和发展贡献力量。
结语:一等奖说课稿是教师教学实践中的重要成果,具有示范和引领作用。
通过不断总结经验,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教师能够在说课比赛中获得更好的成绩,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教育服务。
优质课说课稿一等奖范文
![优质课说课稿一等奖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29b31adb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c5.png)
优质课说课稿一等奖范文第 3 篇一、教材1、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36、37页《旅游中的数学》。
2、教学内容的地位和作用《旅游中的数学》是数学四大领域中“实践与综合应用”这一领域的内容。
教材在学生学完“两位数乘两位数”这一单元之后,安排“旅游中的数学”一课,一方面能使学生巩固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知识;另一方面,加强了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增强学生用数学的意识与能力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3、教材简析本课教材的知识结构呈现为:(1)租车,教材首先出示一幅租车情境图,师生组成了40人的一个旅游团,有大车和小车,老师提出问题怎样租车最省钱?学生通过讨论这一问题渗透列表解决问题的策略。
(2)用餐,学生通过为自己安排饮食,复习小数加减法,体会合理搭配。
(3)制订旅游计划。
这部分内容分两课时完成,我所说的是第一课时,解决旅游中的数学问题。
针对三年级学生的身心特征,他们对旅游非常感兴趣,而且又有一定的旅游经验,所以我将教材进行加工和整理。
首先为学生创设去本地风景区“瀛湖”旅游,这样一个情境,然后在模拟情境中解决“租车、买门票”、“用餐”的费用计算问题。
这样充分利用了学生的生活经验,加强了数学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为下节课制订旅游计划作了铺垫。
4、学习目标基于以上对教材的认识,按大纲的要求,确定目标如下:(1)知识与技能:①使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②能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解决日常生活(旅游)中的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
(2)过程与方法①经历运用数学符号来描述现实世界的过程,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
②经历观察、思考、运算等数学练习的过程,发展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
③结合具体情境,学会从数学角度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结合具体情境,再联系生活实际,深刻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价值。
②通过练习活动,感受数学的严谨以及数学结论的确定性。
大班语言优质课的一等奖说课稿
![大班语言优质课的一等奖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f1457d26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d9.png)
大班语言优质课的一等奖说课稿《大班语言优质课的一等奖说课稿》这是优秀的说课稿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1、大班语言优质课的一等奖说课稿一、说教材1、教材来源:在一次常规的身高体重测查后,我把前一次的测查结果和这次的测查结果同时展示,引起了小朋友对自己成长的关注,渴望知道自己小时候的故事。
为此,我设计了这个主题系列活动,一方面满足孩子们的心理需要,促进自我意识的发展;另一方面让孩子了解长辈对自己的关怀、爱护,改善孩子只会享受长辈对自己的爱,而不懂得会报的心理状态。
纲要中要求:应“引导幼儿对身边常见事物和现象的特点、变化规律产生兴趣和探究的欲望。
”我认为选择此教材有一定的阶段性和必要性,它符合《纲要》的精神:“教育活动内容既适合幼儿的现实需要,又有利于其长远发展;既贴近幼儿的生活,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2、目标定位:根据大班幼儿年龄特点及实际情况以及布鲁纳的《教育目标分类学》为依据,确立了认知、能力、情感等方面的目标,融合了语言、科学、社会、艺术领域的整合。
目标为:(1)通过各种方法引导幼儿发现自己的成长与变化。
(2)激发幼儿欣赏自己的成长,展示自己的能力,树立自信心。
(3)乐于与同伴交流、分享自己成长的快乐。
(4)让幼儿尝试制作个人成长册,发展幼儿的精细动作。
(5)让幼儿体会父母的辛苦、关心,增进亲子之情。
根据目标,我把活动重点定位于:感受“我长大了”,主要是发现自己成长与变化。
通过观察、比较小时候的照片和用品、播放录像、交流分享、展示自己,使活动得到深化。
活动的难点是:根据人的成长过程进行排序、制作个人成长册,主要是通过自主操作,在动手的过程中培养手部肌肉的灵活性和提高排序的能力,对自己的成长充满了期待。
在目标定位上,树立了目标的整合观、科学观、系统观,各领域内容有机联系,相互渗透,注重综合性、趣味性、活动性,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中。
因此,我作了以下活动准备:(1)空间准备:幼儿小时候的照片、衣物、用品布置于墙上,桌椅呈同字型便于评价和集中。
说课稿比赛优秀3篇
![说课稿比赛优秀3篇](https://img.taocdn.com/s3/m/2f47b07e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801f051.png)
说课稿比赛优秀3篇高中语文教师说课比赛优秀说课稿篇一《想北平》说课稿华盛虹溪中学吕小恩说教材1、《想北平》是高中语文第三册“读本”中的一篇散文。
“大纲”规定:散文的教学重点是总体把握思想内容,体会作者情感,分析艺术手法,品味艺术语言。
《想北平》一文,描绘了一幅由山水、草木、街景、院落组成的“都市风俗画”,抒发了一个羁旅异乡的平民知识分子那份闲雅而热烈的“乡情”。
2、根据“大纲”要求与本文特点,我制定教学目标如下:知识目标:(1)理解本文思想内容;(2)学习本文“以情驭景”的散文笔法;(3)学习本文“对比”的手法;能力目标:(1)“美读”散文,品味本文“平民化的京味语言”;(2)提高“诵读-领悟-分析-归纳”的思维能力;情感目标;体会作者那份浓浓的“乡情”。
3、根据散文的教学特色和学生的学习状况,我将下列内容作为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1)的思想内容,体会作者那份浓浓的“乡情”;(2)提高“诵读-领悟-分析-归纳”的思维能力;教学难点;(1)学习本文“以情驭景”的散文笔法:(2)味本文“平民化的京味语言”;说教学1、评价一堂课的优劣的标准是多样的,我想有一点的不能被忽略的,那就是学生是否在老师的指引下真正动了起来,而成为学习的“主体”。
所以,我在课堂教学中设计教法如下:重点的突出方法:(1)根据本文“情感先行”,易于把握的特点,我打算让学生通过“美读”与“画直抒胸臆的句子”的学法,完成重点(1)的教学;(2)在文章写景部分(4――7节),每一节都写北平的一个特点(即安适、匀调、花多菜多果子多、接近大自然),且有中心词或中心句,是训练学生思维能力的好材料。
我设计通过“教师示范”的教法,学生“迁移模仿”的学法,来提高学生“诵读-领悟-分析-归纳”的思维能力。
这个过程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能力训练为主线”的“三主”原则。
难点的突破方法:(1)本文“以情驭景”的写法是个教学难点,我计划通过与《故都的秋》比较学习来突破。
一等奖说课稿
![一等奖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5a149953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2c4b549.png)
一等奖说课稿标题:一等奖说课稿引言概述:说课是教师在教学中的一项重要活动,通过说课可以展现教学设计和教学能力。
一等奖说课稿是教师在说课比赛中获得一等奖的优秀作品,具有很高的教学参考价值。
本文将从教学设计、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评价五个方面详细介绍一等奖说课稿的特点。
一、教学设计1.1 教学内容丰富多样,符合学生实际需求。
1.2 教学内容设置合理,符合教学大纲和教学要求。
1.3 教学内容具有前瞻性和创新性,能引起学生兴趣和思量。
二、教学目标2.1 教学目标明确,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和发展需求。
2.2 教学目标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能够引导学生有效学习。
2.3 教学目标具有可衡量性,能够通过多种评价方式进行评估。
三、教学方法3.1 教学方法多样灵便,能够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3.2 教学方法科学有效,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潜能。
3.3 教学方法符合学科特点和学生特点,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学习。
四、教学手段4.1 教学手段丰富多样,包括多媒体、实验、讨论等多种形式。
4.2 教学手段具有前沿性和实用性,能够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兴趣。
4.3 教学手段符合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能够有效支持教学实施。
五、教学评价5.1 教学评价方式科学合理,包括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
5.2 教学评价内容全面客观,能够全面反映学生学习情况和教学效果。
5.3 教学评价结果及时反馈,能够指导教学实践和改进教学方法。
总结:一等奖说课稿具有教学设计精良、教学目标明确、教学方法灵便、教学手段丰富、教学评价科学等特点,是教师在教学中的典范作品。
教师可以通过学习一等奖说课稿,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教育服务。
初中物理全国优质课评比获奖说课稿大集合
![初中物理全国优质课评比获奖说课稿大集合](https://img.taocdn.com/s3/m/28fddb6a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ea.png)
初中物理全国优质课评比获奖说课稿大集
合
简介
初中物理作为一门基础课程,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为了推广全国初中物理教学水平,各地进行了多次全国初中物理优质课评比,本文汇总了评比获奖的优秀说课稿,供广大教师参考借鉴。
评比获奖说课稿
第一篇:《小球下斜面》
本课探究小球下斜面的物理规律,通过实验和探究,使学生对牛顿第二定律有更深入的理解。
课堂设置多媒体展示、实验演示和思考练等环节,使学生在探究中体验科学,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第二篇:《光的反射与折射》
本课通过教学反射与折射的基本概念及规律,展示光的性质,
使用“光箱实验”和“棱镜实验”两个教学设计,唤起学生的探究兴趣,并通过“材料探究”和“实验设计”两个环节,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
提高学生的实验设计和实验技能。
第三篇:《电路中的电源》
本课通过讲解电源在电路中的作用及基本电路原理,通过“实
验课设”、“自主研究”和“互动课堂”等环节,激活学生的研究兴趣,提高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表达能力和课堂互动能力。
结束语
以上几篇获奖说课稿,都是对初中物理教学中非常优秀的案例。
通过广泛的搜集和整理,不仅可以启示初中物理教学教师教学方法
与策略,也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的理解和探究物理知识。
优质课说课稿
![优质课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406ac30e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da.png)
优质课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们: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_____。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课选自_____教材,这一章节在整个教材体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它不仅是前面所学知识的延伸和拓展,也为后续内容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进一步深化对_____知识的理解,提高_____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_____、_____和_____等方面。
这些内容相互关联,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旨在引导学生掌握_____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学会运用_____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_____的概念、性质和应用,能够熟练运用_____方法进行计算和推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_____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和概括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_____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探索精神,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使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_____的概念、性质和应用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因为这些内容是学生进一步学习和应用的基础。
2、教学难点_____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由于其抽象性和复杂性,学生理解和掌握起来可能会有一定的困难。
二、学情分析(一)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通过之前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_____的相关知识,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但对于_____的理解和应用还不够深入,需要进一步引导和强化。
(二)学生的学习能力学生的思维活跃,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但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还有待提高。
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来获取知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三)学生的学习兴趣_____学科与实际生活密切相关,学生对其具有一定的兴趣。
语文说课稿一等奖(优秀7篇)
![语文说课稿一等奖(优秀7篇)](https://img.taocdn.com/s3/m/7681bc94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d22f102.png)
语文说课稿一等奖(优秀7篇)语文说课稿一等奖1本课是一首富有儿童情趣的诗歌。
课文共有三节,第一节讲的是春天小树发芽了,第二节讲的是小树开花了,第三节讲的是小树对小鸟唱的歌。
课文用拟人的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小树在春风里长大,希望自己长成大树后让小鸟在枝叶间筑巢。
课文以朴实的语言,简明的节奏向我们展现了春天万物复苏的美丽景色,同时,结构的反复,叠词叠句的运用,让孩子们读起来琅琅上口。
1、会认“谣、摇、芽、召、唤、唱、歌、等、狂、倒、温、暖”12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引导学生爱惜树木、保护环境。
1、识字是教学重点。
2、通过朗读感受课文的韵味,激发学生对春天和大自然的喜爱、对树木的保护,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是难点。
以读促思,重在体会,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各种形式的读得到了落实。
对学生的想象和体会训练扎实。
1.自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先停下来拼一拼,拼准了再读。
问:在读的时候如果遇到不认识的字,用什么办法去认识它。
2.边读课文边标出课文一共有多少小节,并用横线画出生字词,然后自己反复拼读,把生字词读准。
3.同桌的同学互相认读画出来的生字词,对方读音不够准的要帮忙纠正。
4.开火车选读带拼音的生字词,再读去掉拼音的生字词;全班读。
5.出示词语宝宝,让小老师领读,问小老师温暖的意思,让生说出温暖的什么,在指名生用温暖造句。
6.玩对口令游戏,师说出生字,让生说出这个字在几号。
同桌互相玩,全体同学抢答。
7.指名读文,评读,自荐读。
(他读的有哪些地方值得你学习?哪些地方你可以超过他?)1.读课文,你想怎样读就怎样读,边读边想:课文写了什么内容?2.选你最喜欢的一节反复读好,想想:读了这节,你明白了什么?然后四人小组交流交流你的收获。
3.检查,你最喜欢读哪一小节,你读懂了些什么?(1)读了第一小节,你明白了什么?(我明白了小树在春风里长出了绿绿的嫩芽和树梢)小树长出的嫩芽和树梢,一定很可爱,小树也一定很高兴(指导学生看小树长出绿芽的图),你能把这节读好吗?指导读,两个“绿”字应读得稍重一点,加上摇的动作读。
坐井观天优质课一等奖教学说课稿3篇
![坐井观天优质课一等奖教学说课稿3篇](https://img.taocdn.com/s3/m/d55d8a51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f0.png)
第1篇坐井观天优质课一等奖教学说课稿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十三课《坐井观天》。
“坐井观天”是个家喻户晓的寓言故事。
故事内容浅显易懂,但要挖掘深含其中的寓意,对孩子们来说却有一定的难度。
在这一课时中,我带着学生从读中悟,悟中读,反复品读青蛙和小鸟的对话,又利用简单的小实验,让故事深含的寓意跃然纸上,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巩固已学生字。
着重理解“坐井观天”、“大话”、“无边无际”等词的意思。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练习分角色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独立阅读能力。
(2)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理解寓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青蛙和小鸟的对话,让学生懂得学习、做事要开阔眼界,不能自以为是。
二、说教学重难点:课文第四至七自然段青蛙和小鸟的对话是教学的重点。
理解“坐井观天”的寓意是教学的难点。
为突破教学难点,让学生创造性地学习,我采用以下方式来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1)图文结合,理解词意,学生模仿动作,理解词意;(2)做实验,体验“观天”。
学生用纸圈成筒体会青蛙之所以认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是因为高高的井壁挡住了它的视线,从而揭示寓意;(3)设计“跳出井口”,启迪学生创造性地想象,深化认识。
三、说教法、学法:1、说教法:根据寓言故事的特点及本课的语言特色,教学中,以青蛙与小鸟的三次对话为线索,以读代讲,以读促学,让学生在读中悟情明理。
引导自由阅读,自由表达,打好自主学习语文的基础。
低年级学生喜欢直观、形象、生动的画面,为贴近学生实际,我采用图片、多媒体课件、头饰等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依据新课标的精神,我运用了谈话法、对比法、表演法、实践法等教学方法,激励学生全面参与,主动学习,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2、说学法:新课标要求,语文课程一定要使学生“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
学生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就会产生两个飞跃:一是由“学会”变为“会学”;二是由“被动地学”变为“主动地学”,达到“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
幼教优质课决赛说课稿大班科学
![幼教优质课决赛说课稿大班科学](https://img.taocdn.com/s3/m/f269e44c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3f.png)
幼教优质课决赛说课稿大班科学亲爱的评委老师们,大家好!今天我给大家带来的是一堂大班科学课——《幼教优质课决赛说课稿大班科学》。
这节课的主题是“探索自然界中的生物多样性”,我们将通过观察、实验和讨论的方式,让孩子们了解生物的多样性,培养他们热爱大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下面请允许我用轻松幽默的语言,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这堂课的内容和教学方法。
我们来了解一下这节课的大纲结构。
整堂课可以分为四个部分:引入、观察、实验和总结。
接下来,我将分别从这三个部分来为大家详细介绍。
1. 引入在课堂开始的时候,我们会通过播放一段关于生物多样性的视频,让孩子们对这个话题产生兴趣。
视频中会展示各种各样的生物,有可爱的动物、美丽的植物,还有神奇的微生物。
我们会引导孩子们观察这些生物的特点,让他们发现生物之间的差异和共同点。
我们还会穿插一些有趣的俚语和成语,如“五彩斑斓”、“千姿百态”等,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2. 观察在观察环节,我们会带领孩子们去户外实地考察。
我们会选择一个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公园或者森林,让孩子们亲身感受大自然的魅力。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引导孩子们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各种生物的特征,如昆虫的翅膀、花朵的颜色、树木的年轮等。
我们还会教孩子们如何使用相机或手机记录下这些美好的瞬间,以便回家后继续学习和研究。
3. 实验在实验环节,我们会设计一些简单的实验,让孩子们亲手操作,感受科学的乐趣。
例如,我们会教授孩子们如何制作简易的生态瓶,让他们了解生态系统的基本原理。
我们还会进行一些有趣的实验,如观察植物生长的过程、比较不同光照条件下植物的光合作用等。
这些实验既能激发孩子们的好奇心,又能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4. 总结在课堂的我们会让孩子们分享他们在观察和实验过程中的心得体会,以及他们对生物多样性的认识。
我们会鼓励孩子们发表自己的观点,提出自己的疑问,共同探讨生物多样性的奥秘。
我们还会引导孩子们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保护生态环境,关爱动植物,让我们共同的家园更加美好。
足球绕杆优质课说课稿范文
![足球绕杆优质课说课稿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6f1f4977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9d.png)
足球绕杆优质课说课稿范文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们:大家好!今天我要说课的内容是足球绕杆。
一、说教材。
1. 教材地位与作用。
足球绕杆是足球基本技术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它对于提高学生的控球能力、身体协调性以及在比赛中的灵活性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就像是一把钥匙,能开启学生对足球运动深入探索的大门。
在整个体育教材体系中,它既可以作为单独的技术教学内容,也能为后续的足球比赛教学奠定坚实的基础。
2.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能够了解足球绕杆的基本动作要领,并且熟练掌握绕杆时的运球技巧,比如脚内侧和脚外侧运球的转换,以及对球的控制力度等,争取在绕杆测试中达到较好的成绩。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教师的示范讲解、小组练习、游戏竞赛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
这就好比让学生在足球这个小世界里,学会自己探索、和小伙伴们一起进步。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激发学生对足球运动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勇敢、顽强、团结协作的精神。
想象一下,在足球场上,学生们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努力拼搏,那场面得多带劲啊!3. 教学重难点。
(1)重点。
运球时对球的控制,包括球的速度、方向以及身体与球之间的距离。
这就像是在跳舞的时候,要和舞伴保持恰到好处的距离一样,球就是学生在足球场上的小舞伴。
(2)难点。
如何在快速绕杆过程中保持身体的平衡和对球的有效控制。
这就像走钢丝一样,既要快,又要稳,可不容易呢。
二、说学情。
我所面对的学生是[具体年级]的学生,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充满活力,就像一个个小太阳。
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运动能力和协调性,但在足球技术方面还处于初级阶段。
不过他们对足球这种充满激情和对抗性的运动非常感兴趣,这就像干柴遇上烈火,只要我们引导得当,就能让他们在足球绕杆的学习中热情高涨。
三、说教法。
1. 直观教学法。
我会亲自进行足球绕杆的示范动作,让学生能够直观地看到正确的姿势、运球的节奏等。
优质课说课稿
![优质课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c0e7524a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faa1765.png)
优质课说课稿一、课程概述本节课是一堂优质的语文课,主要教授《红楼梦》中的一则情节——贾宝玉梦幻金陵。
通过讲解、分析和讨论,匡助学生深入理解小说的文学价值和主题,培养学生的文学素质和阅读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了解《红楼梦》中的贾宝玉梦幻金陵情节;- 理解小说中的文学手法和意义;- 掌握相关的文学术语和表达方式。
2. 能力目标:-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培养学生的表达和讨论能力。
3.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对文学的兴趣和热爱;-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情感体验;-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分享精神。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 分析《红楼梦》中的贾宝玉梦幻金陵情节;- 理解小说中的文学手法和意义;- 掌握相关的文学术语和表达方式。
2. 教学难点:- 匡助学生深入理解小说的文学价值和主题;- 激发学生对文学的情感体验和思量。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 利用图片和视频引入《红楼梦》的背景和作者介绍,激发学生对小说的兴趣。
2. 梦幻金陵情节讲解(15分钟)- 通过讲解小说中的贾宝玉梦幻金陵情节,介绍情节的背景和发展,引导学生进入故事情境。
3. 文学手法分析(20分钟)- 分析小说中使用的文学手法,如意象、比喻、对偶等,解释其在情节中的作用和意义。
- 引导学生发现并讨论文学手法对情节的表达和情感的烘托起到的作用。
4. 主题探索(20分钟)- 引导学生思量小说中的主题,如人生哲理、家族命运等,通过课堂讨论和个人思量,加深学生对小说主题的理解和感悟。
5. 学生表达和分享(20分钟)- 分组讨论,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示对小说的理解和感悟。
- 鼓励学生积极参预,分享自己的观点和体验,培养学生的表达和讨论能力。
6. 总结(10分钟)- 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回顾,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体味。
- 激发学生对文学的兴趣和热爱,鼓励他们继续深入阅读和研究。
优质课说课稿
![优质课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42ba9997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5d8064c.png)
优质课说课稿一、课程概述本课程是一堂关于科学实验的课程,适用于初中一年级学生。
通过本课程,学生将学习到科学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实验操作。
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科学实验能力和创新思维,提高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理解。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了解科学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熟悉实验器材的使用。
2. 能力目标:学生能够独立进行简单的科学实验,掌握实验操作的基本技巧。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科学实验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科学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实验器材的使用。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引导学生进行创新实验。
四、教学准备1. 实验器材:显微镜、试管、烧杯、滴管等。
2. 实验材料:盐水、糖水、酸碱溶液等。
3. 教学辅助工具:投影仪、电脑、PPT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张包含多种实验器材的图片,引导学生回忆并说出他们的名称和用途。
然后,教师简要介绍科学实验的重要性和意义。
2. 知识讲解(15分钟)教师通过投影仪展示PPT,详细讲解科学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包括实验的步骤、实验器材的使用和实验记录的方法。
同时,教师通过实例解释实验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3. 实验操作(30分钟)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操作,首先向学生展示一个简单的实验示范,例如观察显微镜下的昆虫翅膀。
然后,教师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实验项目进行操作,如观察不同溶液的颜色变化。
教师在实验过程中引导学生正确使用实验器材,注意安全操作。
4. 实验总结(10分钟)学生完成实验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总结。
学生可以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分享自己的实验结果和感想。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实验中的规律和结论,并与学生一起讨论实验中的问题和改进方法。
5. 拓展延伸(1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有趣的科学实验视频或图片,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激发他们进一步探索科学实验的欲望。
优质课说课稿
![优质课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0a002d5e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fb.png)
优质课说课稿一、课程概述本节课是一节关于数学的优质课,主要内容是介绍和讲解平行线与三角形的相关知识。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掌握平行线的判定方法,了解平行线的性质,学会运用平行线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以及理解三角形的定义和性质。
本节课将采用讲解、示范和练习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a. 掌握平行线的判定方法,包括同位角、内错角和同旁内角等;b. 理解平行线的性质,如平行线与横线的夹角相等等;c. 了解三角形的定义和性质,如三角形内角和为180度等。
2. 能力目标:a. 能够运用平行线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b. 能够运用三角形的性质进行推理和证明。
3. 情感目标:a.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b.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a. 平行线的判定方法和性质;b. 三角形的定义和性质。
2. 教学难点:a. 运用平行线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b. 运用三角形的性质进行推理和证明。
四、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通过展示一幅城市地图,引导学生观察并思量:在城市的道路中,有哪些是平行的?为什么?2. 概念讲解:a. 平行线的定义:通过引入平行线的定义,让学生理解平行线的概念。
b. 平行线的判定方法:挨次介绍同位角、内错角和同旁内角的判定方法,并通过示例进行讲解和演示。
3. 平行线的性质:a. 平行线与横线的夹角相等:通过示意图和实例,让学生理解并运用该性质。
b. 平行线上的同位角相等:通过示意图和实例,让学生理解并运用该性质。
4. 练习与巩固:a. 给学生分发练习册,让学生进行平行线的判定练习;b. 给学生出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平行线的性质解决问题。
5. 引入三角形:a. 介绍三角形的定义和基本性质;b. 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三角形内角和为180度的性质。
6. 推理与证明:a. 引导学生通过已知条件进行推理和证明;b. 给学生提供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应用三角形的性质进行推理和证明。
优质课说课稿
![优质课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c13e012c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c3.png)
优质课说课稿尊敬的评委老师,各位同仁:大家好!今天,我有幸在这里与大家分享我的优质课说课稿。
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布置、教学反思八个方面进行阐述。
首先,我们来看教材分析。
本节课选自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的《荷塘月色》,这是一篇充满诗意的散文,作者朱自清以其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荷塘月夜的美景,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
通过对这篇文章的学习,学生不仅能够欣赏到优美的语言,还能体会到作者的情感,提升文学鉴赏能力。
接下来是学情分析。
本节课面向的是高一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文学鉴赏基础,但对散文的深层理解还较为欠缺。
因此,本节课的教学将重点放在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本,挖掘文本背后的深层含义。
在教学目标方面,我设定了以下三个目标:一是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文中的关键词汇和句式结构;二是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能够通过讨论、探究等方式,提高文学鉴赏和批判性思维能力;三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体会到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培养对美的感受力和欣赏力。
针对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我将重点突破文中的修辞手法和作者的情感表达。
难点在于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作者的情感,并通过文本分析来体现。
在教学方法上,我将采用讲授法、讨论法和探究法相结合的方式。
通过讲授法向学生介绍文本背景和相关知识,通过讨论法和探究法激发学生的思考,引导他们主动探索文本的深层含义。
接下来是教学过程。
我将本节课分为导入、新课呈现、练习巩固、总结提升四个环节。
在导入环节,我会通过展示荷塘月夜的图片,激发学生的兴趣,为学习文本做好铺垫。
在新课呈现环节,我会详细讲解文本内容,引导学生理解文中的修辞手法和作者的情感。
在练习巩固环节,我会设计一些针对性的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在总结提升环节,我会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并鼓励他们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板书设计方面,我会将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和关键词汇清晰地展示在黑板上,以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优质课说课稿
![优质课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28d78a85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13.png)
优质课说课稿一、课程概述本节课是一堂关于《小王子》的阅读课,适合于初中七年级的学生。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了解小王子的故事背景、主要人物以及故事情节,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欣赏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小王子》的故事背景、主要人物和故事情节。
学生能够运用阅读策略,提取文本信息并进行分析。
2. 能力目标: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阅读策略,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学生能够通过阅读文学作品,培养文学欣赏能力。
3. 情感目标:学生能够通过阅读《小王子》,感受到友爱、勇敢和责任等正能量的力量。
学生能够培养对文学作品的热爱和欣赏能力。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通过讲解和解读,使学生理解《小王子》的故事情节和主题。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欣赏能力。
2. 教学难点:匡助学生理解和分析《小王子》中的隐喻和象征。
四、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利用一段引人入胜的视频或者图片展示,引起学生对《小王子》的兴趣,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
2. 课堂活动a. 学生阅读课文:学生自主阅读《小王子》的部份章节,提取关键信息,理解故事情节。
b.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就自己阅读的章节进行讨论,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c. 教师讲解:教师根据学生的讨论结果,讲解《小王子》的故事背景、主要人物和故事情节,并解读其中的隐喻和象征。
d. 阅读策略训练:教师引导学生运用阅读策略,如预测、猜测、归纳等,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e. 文学欣赏活动:教师引导学生欣赏《小王子》中的经典语句和插图,培养学生的文学欣赏能力。
3. 总结归纳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学生在阅读《小王子》中所获得的收获和体味。
4. 作业布置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写一篇关于《小王子》的读后感。
五、教学评价1. 学生的课堂表现:教师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预度、合作度和表达能力。
2. 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教师评价学生的读后感,看是否能够准确表达自己对《小王子》的理解和感受。
优质课说课稿一等奖范文
![优质课说课稿一等奖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34e282d4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1b.png)
优质课说课稿一等奖范文一、课程背景本节课是一节数学课,内容为小学二年级关于数字的加减运算。
教学内容围绕着如何使用加减法求解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展开,旨在提高学生的数字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将能够理解加减法的概念、掌握加减法的基本运算规则以及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1) 理解加减法的概念及基本运算规则;(2) 掌握两位数的加减法运算技巧;(3) 运用加减法求解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目标(1) 通过情境化教学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2) 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3) 采用合作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4) 结合实际生活问题进行教学,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1) 理解加减法的概念及基本运算规则;(2) 掌握两位数的加减法运算技巧;(3) 运用加减法求解实际问题。
2. 教学难点(1) 如何提高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思维能力;(2) 如何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精神。
四、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本节课采用一个趣味问题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们将穿越到“数字王国”,在这里他们将成为数字的主人,学习数字的运算法则。
2. 学习内容的呈现(1) 通过视频、PPT等多媒体工具呈现加减法的概念及基本运算规则,并通过示例进行演示和解说。
(2) 分组讨论和展示: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取一个实际问题,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讨论,分享并展示出解决问题的思路。
3. 合作学习活动(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四人,每组一份实际问题卡片。
(2) 学生首先自行阅读问题,然后小组内成员进行讨论,并达成共识。
(3) 学生通过团队合作的方式,使用加减法来解决问题,每组要求学生都要参与其中。
4. 深化活动(1) 设计一些拓展题目,让学生再次运用加减法解决问题。
(2) 引导学生思考,探讨加减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场景。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们主动参与了学习,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培养了团队精神和探究思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Lesson T Talking about animals.
《新路径英语》Book 6说课教案
----------小枧小学张娜
各位老师:
大家好!
让学生愉快的、充满自信地走进英语课堂是我最大的愿望,让学生在英语课堂上享受快乐和成功是我孜孜以求的。
九年来,我为自己的梦想和追求不懈地努力着。
今天,借此平台,愿与大家一起分享我的说课,让我们一起探讨,共同成长。
一、教材分析。
我说课的内容是《新路径英语》(供一年级起始用)Book 6,LessonT,Talking about animals的第一课时。
本课以“动物”为中心,在学习了形容词性物主代词“my”和“your”的基础上,继续教学its的用法和动物身体部位有关的单词,要求学生能用所学语言对动物进行简单的描述。
三年级的学生通过两年半的英语学习,已经积累了一些英语知识和学习经验,他们对学习英语充满了好奇和兴趣,渴望获得更多的英语信息。
在上一课中,已经有谈到动物的话题。
因此,我有信心让孩子们在课堂上既能学到相关知识,又能体会到无穷的快乐。
基于对教材的分析,以及三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将
教材作如下处理:主要通过复习旧知组织课前热身,创设情境导入新课,直观演示呈现新知,引导操练巩固新知这几个步骤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从而达到以下教学目标。
根据《国家英语课程标准》的教学理念,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拟定如下目标:
1.知识目标:
(1)能够听、说、读本课单词leg,finger,tail,arm,gray.
(2) 能听懂、会说句型It s…is/are…”。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
3.情感目标:
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浓厚兴趣,以及热爱动物和保护动物的意识和情感。
教学重难点:
(1)能够听、说、读本课单词leg,finger,tail,arm,gray.
(2)能听懂、会说句型It s…is/are…”。
二、教学准备:
根据本课特点,为更好地运用儿童无意注意的心理学理论,我采用了电脑课件,动物玩具,自制教具等媒介辅助教学,用于给学生营造一个生有趣和生活化的学习情境,并引导学生与教师共同参与课堂活动,从而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三、教法和学法。
根据英语学科的特点,儿童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征,我采用任务型教学法,情境教学法,直观演示法,角色扮演法,练习法相结合的方法。
在教师有意创设的情境中以完成一定的任务为目的,以听、说、玩、演的方式无意地学习和巩固英语。
教育理论家布卢姆说:“成功的外语课堂应当在课堂内创设更多的情境,让学生有机会运用已学到的语言材料。
”本课我创设了“去动物园看动物”的情境,使其贯穿于课堂教学活动的整个框架之中,通过“观察”引出和呈现新知,通过“描述”学习和巩固新知,使学生既看到了可爱的动物,又习得了英语知识;既发展了英语表达能力,又体会到了学习的快乐。
由于他们活泼、好动、好表现、模仿能力强的心理特点,我把本课新知识编成了韵律小诗,节奏感强,朗朗上口,加上动作表演,学生在愉快的环境中主动的参与活动,建立了英语学习的自信,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四、环节设计。
本课我从课前热身,导入设计,新课呈现,巩固操练,课堂小结,布置课后作业六个步骤展开教学。
第一环节:课前热身。
(4分钟)
1.(教师扮演小鸡)分别与孩子打招呼。
如:Hello!I’m
monkey.Nice to meet you.
(孩子会很自然地同我打招呼,师生间亲切的问候,有效地缓解了学生的紧张情绪。
)
2.Chant:I have,I can.
(学生会积极主动地同教师一起吟诵这首小诗,为接下来的课堂教学营造了浓烈的气氛。
)
3.Talk about the weather.
(通过谈论天气,为后面创设去动物园看动物的情境埋下伏笔。
)
第二环节:Lead –in.(About 5 minutes.)
接着,我依据儿童的心理特点,利用课件出示“去动物园”的画面,引出“看动物”这个活动。
然后出示“猴子”图,由此揭示课题。
第三环节:New teaching.(About 15 minutes.)
(一)Teach new words.
1. 然后借助图片,出示猴子身体部位的单词,让学生对本课新单词有个初步的印象。
然后依次教学:its leg,its arm,its finger,its tail。
2.(课件出示图片)
Pupils see the cards then guess words.这样让学生进
一步加深对新单词的印象。
3.出示一个包,包里装有一些动物玩具。
让学生来猜猜里面有些什么动物,并分别说说这些动物身体的各个部位的名称。
这个活动完成后,学生对身体部位的单词将更加熟悉,为下面的句型教学做好铺垫。
(二)Teach new sentence model.
1.教师用动物玩具依次呈现新句型:“Its (nose)is (long).”然后看实物学说句型,然后用同样的方法教学“Its (legs)are (strong).”使学生对这两个句型有个初步的认识。
教师使用实物演示反复说这两个句子,让学生反复听,让学生感受“鼻子只有一个,所以要用‘is’,而腿、手指、手臂的数量都是2或2个以上,要用‘are’.”这样就突破了本课的重难点。
2.Play 2 games:
(1) 传口令。
由老师给一列的第一个学生一句话,让他往后依次传,传到列尾再检查是否变样。
(2) 排火车。
老师说“its tail”,一名学生接着说:“Its tail is…,下一个学生接着说“Its tail is small.Its nose ”……学生可以纵排,横排,斜排依次传下去。
这样反复操练,既可使更多的学生熟悉所学句型的用法,又可以听出学生对语音的掌握情况。
第四环节:Practice.(About 13 minutes)
(1)Listen and do the actions.
Eg:Teacher or a pupil says:clap your hands.
Pupils do : clap the hands.
(2)Chant:
Teacher and pupils chant the song be made by myself.
Arms,my arms,my arms are long;
Legs,your legs,your legs are very strong;
Fingers,its fingers,its fingers are thin;
Tail,one tail,one tail is small.
学生在多种感官参与活动的过程中,不仅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而且享受到了学习英语的快乐。
第五环节:课堂小结。
(About 2 minutes.)
(教师抽学生个别汇报,通过师生互动,共同小结本课收获,使所学知识系统化,帮助学生逐渐形成英语学习的策略。
)
第六环节:Homework.(About 1 minute.)
课后观察一种小动物,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描述它的特征。
让英语学习延伸到生活中去。
五、板书设计:
我依据直观、美观、简洁、全面的原则设计板书如下:
课题
图片Its leg(s) are …
Its arm(s)
Its finger(s)
Its tail is …
(Thanks for listen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