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袁维萍著中医信息技术的临床应用与传承第8章中医信息技术的临床实践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键字】技术
袁维萍著《中医信息技术的临床应用与传承》第8章、中医信息技术的临床实践应用
袁维萍著《中医信息技术的临床应用与传承》、《中医信息疗法荟萃》
作者单位:安徽省利辛县新张集乡阳光村卫生室电话:
主要内容导读:
第8章、中医信息技术的临床实践应用
一、中医信息技术是至臻至简之术
二、中药外敷治病属于一种分子信息方法
三、中药外敷天灸发泡治病,属于一种信息应激方法
四、中医信息技术的临床实践应用
案例1:民间中医采用中药气味的信息反馈方法,防虫、驱虫、治病
案例2:民间中医采用喝水、舐水、舐药水的信息反馈方法防治疾病,喝水防病治病就等于是在为胃肠道做推拿按摩
案例3:民间中医采用奇特的信息技术治疗鼻出血
案例4:从民间中医采用信息技术治疗急性肠胃炎,论传统中医技艺发展之兴衰
案例5:民间中医采用信息技术防治疟疾
案例6:从中药吹鼻、塞鼻的信息技术治疗急危重症、疑难杂症,论中医信息脱敏疗法
案例7:民间中医采用信息技术治疗小儿感冒发热
案例8:民间中医采用点眼、吹鼻、吹耳、塞耳的分子信息方法抢救急危重症
案例9:民间中医采用信息技术治疗治疗麦粒肿、拳毛倒睫、小儿夜啼不止
案例10:民间中医采用中药外敷发汗的信息技术治疗多种顽症
案例11:采用中医外治的信息技术治疗面神经麻痹
案例12:中医外治是一门信息高技术
案例12-1:采用中药熏肛、塞肛的信息方法治病
案例12-2:采用中药珠兰根塞阴道的信息方法治疗梦与鬼交
案例12-3:中医采用洗浴的分子信息方法治病
案例12-4: 中医采用熏蒸的分子信息方法进行起死回生,信息治疗技术具有“一两拨(破)千斤”的调控功效
案例12-5:采用阿尔山温泉洗浴的分子信息方法,让中风瘫痪的元代皇帝康复
案例12-6:采用法国圣泉洗浴的分子信息方法治疗多种疑难杂症
案例12-7:血液病学专家王振义,采用全反式维甲酸内服的分子信息方法,现代医学利用信息诱导分化技术治愈白血病
案例12-8:人造电子器官是属于一种信息高技术
案例12-9:人体特异功能是人体信息功能的一种表现
案例13:中药外敷治病是以药代针的一种“针灸”变通之法,中药外敷治病是属于“一两拨(破)千斤”的信息高技术
案例13-1:中医天灸疗法和针灸疗法作为一种信息治疗技术,是属于中医一种
案例13-2:民间中医采用中药插入阴道的信息技术,进行催生、引产、去胎
案例13-3:采用一次吃2斤生姜的信息应激方法,一次治愈慢性气管炎、肺心病、关节炎案例13-4:采用一次吃半斤八两青辣椒的信息应激方法,一次治愈脱肛、痔疮、肠风便血,由此启示我们不应固守传统的医学观念
案例13-5:民间中医采用中药敷足的信息反馈方法治疗高血压、冠心病
案例13-6:民间中医采用中药敷足的信息反馈方法治疗糖尿病
案例13-7:民间中医采用敷足的信息反馈方法治疗风湿性腰腿痛病等疑难杂症
案例13-8:民间中医采用中药敷足的信息反馈方法治疗呼吸系统疾病
案例13-9:采用中药马鞭草泡足的信息反馈方法治疗老年性皮肤瘙痒病
案例13-10:民间中医采用中药泡足的信息反馈方法治疗慢性结肠炎
案例13-11:周尔晋先生采用信息技术,治疗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腰椎病、中风瘫痪等多种疑难杂症
案例13-12:民间中医采用中药外治的信息技术,治疗小儿脑膜炎、癫痫、精神分裂症、中风后遗症
案例13-13:采用中药外治的信息反馈方法治疗破伤风、狂犬病
案例13-14:农民李奶妈采用民间中医技艺——“按炭子”的信息技术,治疗婴幼儿急性腹泻病而成为民间中医神医
案例14:中医治疗的法则是由表及里的信息治疗技术,中医学的灵魂是信息科学,心理信息应激力量无限!
案例14-1:宗教信仰是属于一种心理信息应激疗法
案例14-2:道家的有为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
案例14-3:理想与现实之间,追求理想即属于一种“意守”
案例14-4:佛家的“禅定”与道家的“意守”相通,作为一种生物反馈方法同属于一种信息疗法案例14-5:8个月的孕妇郑贤玉,4天4夜不吃、不喝、不睡,依靠顽强的心理意念力战胜死亡
案例14-6:3个月的孕妇,突发脑溢血变成“植物人状态”,依靠顽强的心理意念力达到了成功分娩
案例14-7:利用心理意念力战胜疾病与中药外敷治病一样,道理相通而大同小异,均属于一种信息疗法
案例14-8:中医采用意守丹田、涌泉等穴位的心理学方法治疗疾病,是属于一种生物反馈疗法
案例14-9:中医气功修炼中的“意守”、“入功”、“禅定”,是属于一种生物反馈疗法
案例14-10:采用意念力的心理信息应激方法治病,是属于一种生物反馈疗法案例14-11:心理学上的人工印记与中医学上的中药印记是相通的,心理暗示与中药外敷是相通的
案例15:运用现代心理学的生物反馈技术,开发人体信息功能,挑战人体生命极限
案例15-1:生物反馈疗法
案例15-2:运用心理学上的“人工印记”之原理,采用“意守”的心理意念力消融癌症
案例15-3:托马斯利用意识控制咽反射的应激反应,表演口吞长剑、电钻的技艺,挑战人体生命极限
案例15-4:拉母利用意识调控心律,消除人体在冰冷海水条件下的应激反应,在南极冰冷的海水中表演游泳技艺,挑战人体生命极限
案例15-5:斯蒂格利用意识调控心律和呼吸,消除人体在缺氧条件下的应激反应,在水下屏气22分钟不呼吸,挑战人体生命极限
案例15-6:气功养生术利用意识调控心律和呼吸,消除人体在缺氧条件下的应激反应,进行胎息,挑战人体生命极限
案例15-7:运用潜意识调控心跳和呼吸,消除人体在危险条件下的应激反应,终止人体心跳和呼吸活动,让人达到频死体验状态(NDE),挑战人体生命极限案例15-8:气功养生术利用意识消除掉食欲,让人达到断食辟谷状态,挑战人体生命极限
案例15-9: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着心理功能缺陷,让人体失去了诸多不良的应激反应能力,具有了猪、狗等动物一样的生存本能
案例15-10:老年痴呆症、中风患者存在功能缺陷,让人体失去了诸多不良的信息应激反应能力,并具有了猪、狗等动物一样的生存本能
案例15-11:文盲者存在心理功能缺陷,达到了佛家的“禅定”状态,让人体失去了诸多不良的信息应激反应能力,具有了猪、狗等动物一样的生存本能
案例15-12:大德高僧在“禅定”状态下圆寂,肌体在“禅定”状态下抑掉了诸多不良的信息应激反应能力,探究安徽九华山高僧圆寂后“尸身千年不腐”之奥秘
一、中医信息技术是至臻至简之术
常言道:知识就是力量!其实,信息就是力量,知识仅仅是信息的代名词!在客观世界中,物质、能量、信息是客观世界运动变化的三大要素。
其中,物质是客观世界运动变化的基础,能量是客观世界运动变化的动力,信息则是客观世界运动变化的主宰者。
在人造的机器中,电风扇、抽水机、柴油机等机器设备工作,是在电能、柴油等能量的供给下进行简单的运动,表现单一是属于一种能量运动变化的表现。
汽车、飞机、轮船等交通工具,是在人大脑信息的操作下按照一定的方式进行运动,具有了一种信息运动变化方式,运动表现形式多样。
对于电脑等电子设备,在工作运行时是按照一定的信号指令进行的,则体现了信息活动的特性,表现形式多样而复杂。
然而,对于更高级的宇宙飞行器,宇宙飞船则是在信息系统的调控下完成各种太空飞行任务的,更加体现了信息的主导作用性。
比如,在2011年8月5日,美国航天局发射一个名叫“朱诺”的木星探测器,预计在2016年飞抵木星,航行32亿公理,实行木星探测。
完成木星探测,木星探测器“朱诺”就是一台高级的电子飞行器,它是在人类信息系统的调控下完成木星探测目标的。
“朱诺”进行木星探测,这就更加体现信息活动的主宰性,表现出信息的能动性。
再如,今天科学家模拟了人类大脑信息系统的工作原理,研制出智能机器人,智能机器人除了能够完成人类的一部分智能活动外,同时也能够完成人类无法完成的其他方面的智能活动,智能机器人的出现更加体现出了信息主宰性能动性。
在2011年11月3日,中国实施“天宫一号”与“神舟8号飞船”进行空中对接实验,在地面航天指挥中心的信息控制下,成功地完成了空中对接的任务,这是信息控制的结果。
中国如果没有掌握先进的信息控制技术,在地面上是无法完成“天宫一号”与“神舟8号飞船”进行空中对接任务的。
类似问题,中医外治作为一类信息技术,中医外治疗法也正如同这种信息控制一样,是人体信息自我控制的作用过程。
在中医外治疗法中,无论是采用针灸方法治病,还是采用中药外敷治病,针灸、中药外敷作为一类信息刺激方式,针灸、中药外敷刺激肌肤相应的部位,刺激肌体进行相应的反射活动,通过人体自身的信息反馈控制,调控了相应的疾病。
因而,中医外治作为一类信息疗法,在中医外治疗法中采用针
灸、中药外敷的方法治病,就是在“针灸、中药外敷”这种“信息”的控制作用下调控相应的疾病,如同地面航天指挥中心信息控制“天宫一号”与“神舟8
号飞船”进行空中对接活动一样,中医外治也属于一种信息控制技术,而且是属于一种信息高技术。
人体生命活动过程,如同航天飞行控制一样,也是一类信息控制活动作用过程。
在人体的生命活动中,人体也离不开物质、能量、信息这三种基本的生命活动方式。
物质活动是人体生命活动的运动变化之基础,能量活动是人体生命活动的运动变化之动力,信息活动则是人体生命活动的运动变化之主宰者。
人体一切的生命活动,都是在生命信息的主宰支配作用下进行的,信息活动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灵魂。
现代医学治病,主要运用种种药物方法,治疗诸多的疾病。
药物,看得见而摸得着,是属于一种有形之物。
现代医学利用药物方法治病,在治病过程中的每一环节,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总是能够检测到的。
故而,现代医学的药物疗法是属于一种有形的物质疗法,现代医学是属于一种有形的治疗技术。
然而,中医治病则不然,中医擅长采用种种信息方法,利用无形的信号作用于人体,刺激人体进行种种信息反应,在人体自身反馈的调节作用下调治了百病。
信息,看不见而摸不着,是属于一种无形之物。
信息,有形的是“用”(即功用),无形的是“体”(即本质)。
因此,中医采用信息方法治病,在治病过程中的每一环节,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总是难以检测的。
可以说,中医外治疗法是属于一种无形的信息疗法,中医学是属于一种无形的治疗技术。
中医学是一门既古老而又现代的信息科学。
中医学分为诊断和治疗两大部分。
中医诊断疾病是通过望、闻、问、切的方式采集人体表现出的种种变化信息,利用这些信息的细微变化进行诊断疾病。
因而说,中医诊断是属于一类信息科学。
而中医治病分为内治和外治,中医最早的治疗方式就是外治方法。
中医外治,主要是采用针灸、按摩、推拿、熏洗、中药外敷等方法进行,并作为一类外治方法广泛应用于临床。
在中医外治中,主要是在诸多外治方式的刺激性作用下,刺激人体进行种种反射活动,在人体自身反馈的调节作用下,调治了百病。
故而说,中医外治是属于一类信息科学。
在中国古代的神话故事中,神仙是许多人追求的梦想。
神仙之术,令人想往,就是因为神仙具有许多神奇之术。
在神话故事中,神仙为人治病,不用任何药物,仅仅是用手摸一摸,点一点,画一画,抓一抓,捏一捏,挠一挠,比一比,划一划,拍一拍,打一打,等等,即可治愈患者的疑难绝症。
其实,民间中医,就有许多民间中医奇人异士,采用奇异的中医信息技术治病,不用任何药物,仅仅是用手摸一摸,点一点,画一画,抓一抓,捏一捏,挠一挠,比一比,划一划,拍一拍,打一打,甚至用火烧饭烫、刀砍斧剁、针挑棍捣等等方法,同样也可治愈许多患者的疑难绝症,对于这些民间中医奇异之术治病就如同神仙治病一样神奇。
大道至简。
中医之术,至臻至简,变化无穷,博大精深。
实际上,我们中国的老祖宗,在临床诊疗中已经发明创造了许多宝贵的信息技术,治疗方法简单易行,而且治疗许多疾病是立竿见影,效果神奇。
在中国的神话故事中,神仙治病,
仅仅是用手摸一摸、点一点、画一画、抓一抓、捏一捏、挠一挠、划一划等,即可把病人治好,令人想往。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采用中医信息技术治病,往往也是这样简单,有许多中医信息技术治病,治疗方法奇特,效果神奇,立竿见影,如同神仙再世,手到病除,简直就是活神仙。
二、中药外敷治病属于一种分子信息方法
中医常用的两种治疗方法是外治和内治,这两种治疗方法都属于信息疗法的范畴。
中医治病之法大都属于信息之法,中医治病之术大都属于信息技术,传统中医技艺大都属于一门信息高技术。
在临床上,给予肌体针刺、艾灸的刺激,针灸刺激作为一种信息刺激,刺激人体做出相应的反应活动,通过人体生物反馈调控作用,调治相应的疾病。
因而,针灸属于一种最典型的中医信息治疗技术。
中医外治之法,针灸最古。
针灸是中医信息疗法的一种典型代表。
同样,中药外治也是中医信息疗法的一种典型代表。
在中药外治疗法中,无论是中药外敷治病,还是中药洗浴治病,还是中药熏蒸治病,还是中药贴脐、贴足、点眼、塞鼻、吹鼻、塞耳、塞肛门等方法治病,其中所用许多中药并不含有治疗相关疾病有效的化学成分,所用许多中药与疾病之间风马牛不相及,所用外治中药大都是以“分子针(灸)”的作用方式而发挥治疗作用的。
比如说,在采用中药洗浴方法治病的过程中,中药煎液含由无数多个化学物质分子,一个个中药化学物质分子就如同一个个微型的“分子针(或分子灸)”,无数多个中药化学分子就组成了无数多个微型的“分子针(灸)”。
这样,在采用中药洗浴治病的过程中,我们把中药煎液分解为无数多个化学物质分子,并把中药煎液中的一个个化学物质分子看作为一个个微型的分子大小的“针(灸)”作用于人体肌肤各个部位,即如同有成千上万个微型的“分子针(或分子灸)”针灸人体肌肤一样,如同针灸治病一样调治了相应的疾病。
再如,在采用中药熏蒸方法治病的过程中,中药蒸汽被分解为无数个中药化学物质分子,一个个中药化学分子就如同一个个微型的“分子针(灸)”,中药熏蒸治病就如同无数多个“分子针(灸)”作用于人体肌肤各个部位,如同成千上万个微型的“针(灸)”针灸人体肌肤一样,如此即调治了相应的疾病。
同样的道理,采用其他中药外用治病之理,道理亦然,亦是通过“分子针(灸)”的作用方式而发挥治疗作用的。
实际上,中药外治就属于“以药代针(灸)”的一种“针灸”变通之法,外用中药治病与针灸治病一样同属于一类信息治疗技术。
在临床上,采用针灸方法治病,采用中药外敷的方法治病,采用中药内服的方法治病,无论是中药外治,还是针灸外治,所有这些中医治疗方法仅仅是一种信息刺激方法而已,所用的这些东西仅仅是一种信息而已。
其中,中药外敷作为一种“以药代针”之法,即属于针灸的一种变通之法。
实际上,中药外敷治病,仅仅是起到了一种信息的刺激作用,外用中药是以信息的方式刺激肌肤,如同针灸刺激肌肤一样,中药外用治病即属于“针灸”的一种变通之法。
这样,中药外敷刺激与针灸刺激的作用一样,外用中药治病与针灸治病是大同小异,二者之间并没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外敷中药就是信息的一种化身、一种符号、一种象征,别无他义。
故而说,中药外治也属于一种典型的中医信息疗法。
三、中药外敷天灸发泡治病,属于一种信息应激方法
在古代,审讯犯人常常使用暴力手段,使酷刑进行刑事逼供,往往可导致刑犯被疼痛致死。
疼痛作为一种应激原,能够刺激肌体应激反应。
疼痛是一种常见的应激反应,属于肌体逃避损害的一种本能反应。
适度的疼痛刺激,刺激肌体进行应激反应,增加肌体抵御力,能够提高肌体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
但是,过度的疼痛刺激,引起肌体进行过度兴奋,持续性的应激反应则导致肌体多体多系统功能衰竭,甚至导致死亡。
因此,受刑引起肌体一系列的反应,即属于一类典型的应激反应。
在日常生活中,时常会遇到烧伤、烫伤的危害。
当皮肤受到火烧、饭烫时,皮肤组织损害后引起水泡,就刺激皮肤组织感受器进行应激反应。
肌体在进行烧烫伤的应激反应时,应激反应对肌体产生两方面的作用:一是对肌体产生损害作用,二是对肌体产生保护作用。
其中,肌体在进行应激反应的过程中,对肌体的损害作用则大于保护作用,故而在总体上表现出对肌体造成了一系列的损害作用。
因此,烧烫伤引起肌体一系列的反应,即属于一类应激反应现象。
烧烫伤与受刑一样,均属于一类创伤性的应激反应。
中医天灸疗法又称发泡疗法,就是使用某些具有刺激性作用的中药,外敷肌体相应的部位,对肌体皮肤产生类似烧烫伤的损伤,皮肤出现红、肿、热、痛及水泡等,利用中药外敷对皮肤造成的损伤进行防病治病。
中医天灸与烧烫伤一样,也属于一类应激反应现象。
中医天灸疗法也就属于一类应激反应疗法。
常用的天灸中药,有斑蝥、巴豆、白芥子、大蒜、辣椒、生姜、大葱、胡椒、花椒、半夏、天南星、鸦胆子、毛茛、乌头、吴茱萸、细辛、蓖麻子、甘遂、威灵仙、旱莲草、雷公藤、石龙芮、苍耳草、石蒜、水杨梅、黄瑞香、白花丹等,这些中药外敷均能够产生发泡的天灸之效。
当天灸中药外敷肌体皮肤时,其中所含刺激性物质,刺激皮肤组织进行剧烈的反应,损害了皮肤组织,出现了红、肿、热、痛之反应,严重者可出现水泡。
在肌体皮肤出现水泡反应后,中药外敷对皮肤组织产生的这种损伤,又作为一种新的应激原,刺激皮肤感受器产生应激反应,在应激反应的作用下,一方面肌体内的相应组织器官分泌出大量的人体内药,由此调治了相应的疾病。
另一方面,在应激反应的作用下,肌体内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使病原体失去了生存发展的环境条件,最终抑制并消除了病原体的侵袭,治愈了诸多感染性疾病。
与此同时,当肌体内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时,肌体内环境改变又作为新的应激原,又进一步刺激肌体进行新的条件反射活动,通过信息反馈的调节作用,恢复了各组织器官之间正常的交互塑造作用关系,由此祛除了诸多非感染性疾病。
可以说,中药外敷进行发泡治疗,属于一类典型的应激反应疗法。
针灸疗法是中医外治疗法中的经典疗法,属于非药方法治病。
在针灸疗法中,采用银针扎进肌体皮肤内,人为对肌体皮肤造成一种损伤,刺激肌体进行应激反应,肌体利用应激反应产生的诸多效应而达到防治疾病之目的。
因此,针灸疗法与发泡疗法一样,均属于一类典型的应激反应疗法。
类似地,中药外敷治病是以“药”代“针”,由此产生了与针灸疗法治病一样的功效。
故而说,针灸疗法与中药外敷疗法之间是相通相等的。
在中药外敷疗法中,如果使用一般性的中药外敷,只能对皮肤产生较弱的刺激性作用,虽然不像天灸中药那样对皮肤产生发泡的作用,但这种较弱的刺激
性作用作为一类信息作用,却能够对皮肤感觉器产生一定的条件反射活动作用,肌体利用条件反射活动而达到治疗疾病之目的。
在条件反射活动中,条件反射活动有强弱之分,剧烈的条件反射活动就属于应激反应。
条件反射活动,虽然种类繁多,但总体上可分为信息性反应和物质性反应两大类,而应激反应则是其中的一类表现形式而已。
总之,中医外治疗法的代表是针灸疗法,针灸疗法是一种典型的应激反应疗法。
在中医外治疗法中,所有外治疗法之间与针灸疗法一样,均是相通相等的,而同属于一类典型的应激反应疗法。
四、中医信息技术的临床实践应用
………
有关中医信息技术治病之理的论述,请参考如下资料:
1、袁维萍著《中医信息技术的临床应用与传承》,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15年4月;
2、袁维萍著《中医信息疗法荟萃》,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3年11月;
此文档是由网络收集并进行重新排版整理.word可编辑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