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锦州市太和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阶段质量检测物理试题(含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3~2024学年度八年级(上)期中质量检测
物理试卷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6分。

1~10小题为单项选择题,11~13小题为多项选择题,错选不得分,多项选择题漏选得1分。


1.“估测”是物理学中常用的一种重要方法。

小红同学参加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体育测试时,对一些物理量进行了估测,其中最合理的是( )
A.某同学的体积大约
B.某同学跑完50m 后的体温约为36.9℃
C.考试用跳绳的长度约为1.2m
D.考试用跳绳的质量约为3kg 2.如图所示,下列现象由液化形成的是(

A.冰花形成
B.冰雪消融
C.出现露珠
D.干冰变小
3.ETFE 膜是一种新型建筑材料,这种材料“轻若鸿毛”,能被拉伸到自身长度的三、四倍也不断裂,它的耐火性、耐热性也很出色,即便是冰雹撞击到该材料建造的墙体上,室内的人也听不到撞击声。

根据以上信息,下列对该材料特性的描述,正确的是( )A.熔点低
B.延展性好
C.密度大
D.传声效果好4.以下描述中“……变多”或“……变少”的过程,吸热的是(

①金属盘下水滴变多②烧杯中冰变少
③推动活塞液态乙醚变多④碘锤中碘颗粒变少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5.关于测量中的误差和错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换用更精密的测量工具可以减小误差
B.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避免误差
C.误差和错误都是不可避免的
D.未遵守操作规则导致误差
6.想一次性量取125mL 酒精,以下四个规格的量筒,应当选用(

A.50mL 5mL
B.100mL 2mL
C.250mL 5mL
D.500mL 10mL
2
50m
7.夏天室内打开电风扇,里面的人会感到凉快,这是因为电风扇吹出的风( )
A.是冷气
B.能降低空气的温度
C.吸收了人体的热量
D.能加速人体表面水分蒸发
8.关于质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钢板冲压成了一定的形状,质量变小
B.一瓶矿泉水在冰箱里结冰,质量变大
C.物理课本放在家里和放在书包里,质量没变
D.地面上的物资被送到空间站后,质量为零9.下列措施中,能减慢蒸发的是( )
A.用衣架将湿衣服展开晾晒
B.把湿手放入热风干手器
C.用保鲜膜包好蔬菜放入冰箱
D.把萝卜切成条状晒干10.冬奥会滑雪赛道上的雪有些是人工制造的。

其造雪原理是:造雪机将液态的水粉碎成雾状的小水滴并喷入寒冷的外部空气中,这些小水滴在落到地面前会变成小冰晶,也就是我们看到的雪,人工造雪过程中(

A.雪的形成过程是凝华
B.气温必须在0℃以下
C.小水滴需要吸收热量
D.小水滴不会蒸发
11.关于密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根据密度公式,某物质的密度跟其质量成正比
B.根据密度公式,等质量的不同物质,体积大的密度小
C.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所以液态的氧气和气态的氧气密度一样大
D.生活中说“铁比棉花重”,是在说“体积相等时,铁比棉花质量大”
12.手工课上,同学们把蜡片放入一个铁皮的易拉罐中放火上烤,蜡片逐渐变软熔化了,先把拇指和食指放碗里沾一下冷水,然后取出一些蜡油捏在钢丝上,蜡油就凝固成一朵漂亮的梅花。

重复以上过程,就能制作成如图所示的蜡花花束。

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手指沾冷水是为了降温
B.蜡是晶体
C.蜡凝固时温度不变
D.
蜡凝固时放热
m
V ρ=
m
V
ρ=
13.用托盘天平测物体的质量时,下列情况中会出现测量结果比真实值偏大的是( )
A.按游码右侧所对的刻度读数
B.使用了已被磨损的砝码
C.游码未移至零刻度线处就调节横梁平衡,随后进行测量
D.调节横梁平衡时,指针偏向分度盘右侧,随后进行测量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6分)
14.常见的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________制成的。

用实验室温度计测量温度时,温度计的玻璃泡应与被测物体________接触。

15.某同学测木块长度,记录数据为23.53cm ,则该所用的刻度尺最小刻度为________cm ,数据准确值为________cm ,估计值为________cm 。

16.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不大于2.5μm 的颗粒悬浮物,其中2.5μm________mm ;碳纳米管是一种新材料,主要由呈六边形排列的碳原子构成数层到数十层的同轴圆管,层与层之间保持固定的距离,约0.34nm ,其中0.34nm =________m 。

17.前挡风玻璃上尘土很多而影响视线时,可让汽车向前挡风玻璃喷玻璃水,雨刮器自动工作,刮去玻璃水时,前挡风玻璃就干净了。

那么可以判断,冬季能够使用的玻璃水的凝固点应该比水的凝固点要。

还有冬季行车时,车窗上很容易出现“哈气”,也影响视线,那么使用雨刮器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将“哈气”刮去。

18.一枚实心纪念币的质量为16g ,体积为2cm ,纪念币的密度是________。

可见,这枚纪念币________(选填“是”或“不是”)用金子制作而成的。

()
19.已知金属铜的密度大于铝的密度,质量相等的实心铜球和实心铝球,________球的体积大;体积相等的实心铜球和实心铝球,________球的质量大;如果把质量相等的铜和铝制成体积相等的空心球,则________球的空心部分大。

(均选填“铜”或“铝”)
20.为了实现“绿色冬奥”目标,国家速滑馆采用了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技术。

二氧化碳气体被吸入压缩机压缩体积后,再用________方法液化成为液态,液态低温二氧化碳经过液体循环泵被均匀输送到埋设在场馆冰面之下的蒸发盘管中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_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变成气体使冰面处于低温状态。

21.如图,饭店服务员在干冰上加一点热水,使菜品上形成了一种烟雾缭绕的感觉。

固态干冰在加热状态下发生了________现象,变成二氧化碳气体。

这一过程需要________热量,使得空气中的水蒸气发生________现
象,从而形成美丽的白雾。

3
g /cm 3
319.310kg /m ρ=⨯金
22.如图为甲、乙两种物质的m -V 图像,则甲、乙的密度关系________(选填“>”“<”或“=”);体积为的甲物质的质量为________g ;甲、乙两种物质质量相同时,体积之比为________。

23.如图是在探究碘升华实验中所用的器材“碘锤”,它是一个锤子形状的密闭容器,里面封有少量的碘颗粒。

某同学用酒精灯加热碘锤后,碘锤里出现紫色的碘蒸气。

我们知道,探究碘的升华现象,要使________态的碘直接变成________态的碘。

根据碘的熔点是113.5℃、碘的沸点是184.4℃、酒精灯外焰的平均温度为519.9℃,老师指出该实验装置需要改进,你认为理由是:________。

三、计算题(本题共两小题,共12分。

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公式、主要的运算过程、数值和单位。


24.(4分)某品牌瓶装矿泉水,每瓶净装550g 矿泉水,则:(1)每个矿泉水瓶的容积至少要多少mL ?
(2)若用该矿泉水瓶来装家庭常用的酱油,装满后至少能装多少千克的酱油?(,

25.(8分)寒假,小李同学一家到无锡旅游,买了一只宜兴茶壶,如图所示。

宜兴茶壶是用宜兴特产,小李想知道这个茶壶的质量与密度等信息。

于是她用天平测出壶盖的质量为44.4g ,再把壶盖放入装满水的溢水杯中,并测得溢出水的质量是14.8g 。

求:
(1
)壶盖的体积是多少?
ρ甲ρ乙3
50cm 3
3
1.010kg /m ρ=⨯水331.110kg /m ρ=⨯酱油
(2)茶壶的密度是多少?
(3)若测得整个空茶壶的质量为159g,则该茶壶的体积(不含空心部分)多大?
四、实验探究题(本题共5小题,30分)
26.(6分)使用温度计测量热水温度的实验中,小丽同学设计了如下的实验步骤:
A.用温度计测量热水的温度;
B.比较测量值和估计值的差别;
C.检查所用温度计,认清它的测量范围和分度值;
D.小心地用手试一下热水,估计热水的温度;
E.整理仪器。

(1)正确的实验次序应该是:________(填序号)。

(2)如图是小丽同学的操作示意图。

①甲图操作中的错误是________;
②乙图读数中的错误是________。

27.(6分)如图甲是“探究某种固体物质熔化特点”的实验装置,如图乙是根据实验数据描绘出的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请你根据图中信息完成下列问题。

(1)进行实验时还需要一个测量工具是________;
(2)由图乙可知,该物质的熔点是________℃,它的凝固点和熔点________(选填“相同”或“不相同”);(3)图中该物质熔化过程共经历________min,熔化过程中不断吸收热量,温度________;从第5min到第6min,物质处于________状态。

28.(11分)“探究水沸腾前后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中,所用器材有铁架台、烧瓶、温度计、秒表、石棉网等。

(1)在安装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时,要保证顺利完成实验,应先( )
A.确定酒精灯外焰的高度
B.固定铁圈a
C.固定铁夹b
D.固定铁杆c
(2)当水温升到90℃时,随着加热过程,同学们每隔1min 记录一次水的温度,绘制的图像如图乙所示:由实验数据可知,水的沸点为________℃;没有达到100℃的原因可能是气压________标准大气压。

(3)水沸腾前温度升高的越来越慢,他们分析后认为,加热过程中水散热量越来越快。

请说出他们是如何分析的:________。

(4)实验收集多组数据是为了(填序号)________。

①得到可靠的结论 ②减小实验误差。

(5)如图丁,将实验装置改造(注意避免烫伤)。

烧瓶内的水加热沸腾后,水蒸气从细玻璃管口喷出,如果这时在管口处放置一金属片,会发现金属片表面________(选填“有”或“没有”)水珠产生,同时金属片的温度升高;将金属片用酒精灯烤一会儿再放到管口处,发现________(选填“有”或“没有”)水珠。

这一步骤观察到的现象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说明液化放热。

(6)实验完成后熄灭酒精灯,将烧瓶从铁架台上取下。

拿橡皮塞塞紧瓶口,用冷水喷烧瓶底(如图丙),里面的水能沸腾吗?答:________。

29.(7分)小明同学用天平、烧杯、油性笔、足量水测量一块鹅卵石的密度,已知水的密度为,实验步骤如下:
(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拨至标尺的________,发现横梁稳定时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右侧,要使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2)用调好的天平分别测出鹅卵石的质量32g 和空烧杯的质量90g ;
(3)如图甲所示,将鹅卵石轻轻放入烧杯中,往烧杯中倒入适量水,用油性笔在烧杯壁上记下此时水面位置为M ,然后将烧杯放在天平左盘,如图丙所示,测得烧杯、水、鹅卵石的总质量为________g ;
(4)将鹅卵石从水中取出,再往烧杯中缓慢加水,使水面上升至记号M
处,如图乙所示,用天平测出烧杯
3
1.0g /cm
和水的总质量为142g ,此时烧杯中水的体积为________;
(5)根据上述所测数据可以计算鹅卵石的体积为________,鹅卵石的密度为________(保留一位小数);
(6)若小明在第(4)步测量过程中,错误地向右调节了平衡螺母,直至天平平衡,这样的操作会使所测鹅卵石的密度偏________(选填“大”或“小”)。

五、综合题(6分)
30.阅读下新闻材料回答问题:
2011年5月29日,浙江电视台报道了一则新闻,内容提要:2011年5月26日清晨,浙江丽水松阳县一辆载有15吨液氮的槽罐车因事故发生泄漏,翻在农田里。

导致面积达3000多平米的农田里,到处弥漫1米多高的白色浓雾。

因为液氮有冷冻效果,农田里的温度低达零下200多度。

事故导致4人遇难,附近村庄200多人被疏散。

如图是消防人员在紧急救援。

小资料:液氮,液态的氮气。

无色,无臭,无腐蚀性,不可燃,温度极低。

氮气构成了大气的大部分,在常压下,氮的沸点为-196.56℃,1立方米的液氮可以膨胀至696立方米的纯气态氮(21℃)。

(1)“白色浓雾”________(填“是”或“不是”)泄露出来的液态氮,原因是________。

(2)农田里的温度低达零下200多度,除了液氮本身温度很低,还有一个原因是液态氮________。

据此可知液态氮可以用于________。

(说出一个具体应用)
(3)现场救援人员应该做好什么防护措施?(写出一个即可)________
2023-2024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质量检测八年级物理试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6分。

1~10小题为单项选择题,11~13小题为多项选择题,错选不得分,多项选择题漏选得1分。


1.B
2.C
3.B
4.D
5.A
6.C
7.D
8.C
9.C 10.B 11.BD 12.AD 13.ABC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6分)
14.热胀冷缩(的性质) 充分15.0.01 23.5 0.0316. 17.低
不能
3
cm 3
cm 3
g /cm 3
2.510-⨯10
3.410-⨯
18.8 不是19.铝 铜 铜
20.降低温度 汽化 吸热21.升华 吸收 液化22.> 75 1:3
23.固 气 火焰的温度超过碘的熔点,碘可能会先熔化成液体,后汽化成碘蒸气
三、计算题(本题共两小题,共12分。

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公式、主要的运算过程、数值和单位。


24.(4分)解:(1)根据密度公式得:,(2)瓶子能装液体的体积是相同的,即25.(8分)解:(1)溢出水的体积即为壶盖的体积
(2)茶壶的密度等于壶盖的密度,为
(3)该茶壶的体积
四、实验探究题(本题共5小题,30分)
26.(6分)(1)DCABE (2)①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容器底 ②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离开了被测液体
27.(6分)(1)停表 (2)80 相同 (3)4 不变 固液共存
28.(11分)(1)A (2)99 低于 (3)温度越高水蒸发越快,吸热越多
(4)①
(5)有 没 有 能
(6)不能
29.(7分)(1)左端的零刻度线上 左
(3)162
(4)52
(5)12 2.7
(6)大
五、综合题(6分)
30.(1)不是 液氮在常温常压下会迅速汽化变成气态氮,眼睛看不见(2)汽化吸热 速冻食品(体现出制冷、降温即可)(3)穿防寒服,防止冻伤(戴防毒面具,防止窒息)
m V
ρ=4333
0.55kg 5.510m 110kg /m m V ρ-===⨯⨯水水水4
3
5.510m
V V -==⨯水酱油33431.110kg /m 5.510m 0.605kg
m V ρ-==⨯⨯⨯=酱油酱油酱油33
14.8g
14.8cm 1g /cm
m V V ρ==
=
=水
水盖水
3
3
44.4g 3.0g /cm 14.8cm m V ρρ==
==盖壶盖盖33
159g
53cm 3g /cm
m V ρ=
=
=壶
壶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