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吉林市三校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逐题解析) 人教版高一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吉林吉林市三校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逐题
解析)人教版高一
2018—学年度下学期期末“三校”质量检测
高一语文
一、积累(每小题1分,共10分)
1.(1)绿桑高下映平川,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赢得仓皇北顾。

(3)纵使相逢应不识,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南望王师又一年。

(5)松排山面千重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_______,死亦为鬼雄。

(7)一水护田将绿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原一败势难回。

(9)乡村四月闲人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永结无情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赛罢田神笑语喧(2).元嘉草草(3).封狼居胥(4).尘满面(5).鬓如霜(6).遗民泪尽胡尘里(7).月点波心一颗珠(8).生当作人杰(9).两山排闼送青来(10).百战疲劳壮士哀(11).才了蚕桑又插田(12).相期邈云汉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此题是识记续接类默写,此类题目简单明确,只要平时按要求背诵,答题时借助记忆,结合前后句提示,就能迅速默写,注意不要出现错字、漏字、添字情况。

本题易错字:喧、嘉、胥、鬓、闼、青、邈。

二、选择题(50分)
(一)基础题(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2.注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解剖pāo针灸jiū订正dīng文皱皱zōu
B.教诲huǐ剔除tī竹蒿hāo蓊蓊郁郁wēng
C.芭蕾léi一摞luó撩起liāo深恶痛疾è
D.狡黠xiá沉淀diàn迂回yū稍纵即逝jí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对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字音、字形的识记能力。

需要学生在平时多读课文,熟能生巧,形成语感,读准字音,写准字形,多积累词语,多读课下注释,多查字典等工具书。

A项,“解剖”应读pōu、“针灸”应读jiǔ、“订正”应读dìng、“文皱皱zōu”应为“文绉绉zhōu”;
B项,“教诲”应读huì、“竹蒿hāo”应为“竹篙gāo”、“蓊蓊郁郁”应读“wěng”;
C项,“芭蕾”应读“lěi、“一摞”应读luò、“深恶痛疾”应读wù;
D项注音、字形完全正确,故选D。

【点睛】汉字字音字形的考查,要求学生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字音和现代汉语的字形,注意多音字、同音字、形声字、形近字的读音和字形,复习中应重点把握音形,能够准确辨别和识记。

特别注意同音字和形近字的字形。

3.下列多音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蔓延蔓菁瓜蔓蔓草
B.因为作为行为为政
C.转弯旋转转移转告
D.夹袄夹心夹克夹子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对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字音的识记能力。

此类题主要考查的是多音字、形近字和异形字,有些字的读音区别度很小,可能体现在音调、平翘舌、前后鼻音等。

记忆它的读音时一般根据它的语意或词性。

A项,蔓:màn/mán/wàn/màn;
B项,为:wèi/wéi/wéi/wéi;
C项,转:zhuǎn/zhuǎn/zhuǎn/zhuǎn;
D项,夹:jiá/jiā/jiā/jiā。

C项全都相同,故选C。

【点睛】准确识记字音,要掌握常用多音多义字的正确读音,注意纠正方言中跟普通话读音不一致的字音,关键在于把词语的形音义结合起来,注意字音会随字形或字义改变而改变。

4.没有错别字的一项
A.瀚海翻山越岭发泄匆忙
B.摇想叙叙叨叨绝意够跄
C.娇研寻规蹈矩发泄迷罔
D.驮铃汗牛充东幅射辩认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掌握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字形的能力,对汉字字形的正确书写能力。

这就要求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形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

B项,“摇想”改为“遥想”、“叙叙叨叨”改为“絮絮叨叨”、“够跄”改为“够呛”;
C项,“娇研”改为“娇妍”、“寻规蹈矩”改为“循规蹈矩”、“迷罔”改为“迷惘”;
D项,“驮铃”改为“驼铃”、“汗牛充东”改为“汗牛充栋”、“幅射”改为“辐射”、“辩认”改为“辨认”。

A项没有错别字,故选A。

【点睛】汉字字形的考查,要求学生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字形,注意多音字、同音字、形声字、形近字的字形,能够准确辨别和识记。

特别注意同音字和形近字的字形。

5.下列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弥望(遍,满)无关宏旨(意义)酣眠(尽兴,畅快)
B.匿名(隐藏)深恶痛疾(厌恶)运筹(运行)
C.开绽(裂开)油光可鉴(借鉴)晦塞(明显)
D.谛听(仔细)高谈阔论(广阔)莫如(不如)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理解词意、运用词语的能力。

解答这题,要将选项中词语的意义与整个词语、成语语境对照,看是否有褒贬不当等问题。

B项,“疾”应为痛恨、“运筹”应为制定策略;
C项,“鉴”应为照、“晦”应为不明显、隐藏;
D项,“阔”应为不着边际的,贬义。

故选A
【点睛】解答词语题,第一、逐字解释词语,把握大意;第二、注意词语潜在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第三、要注意词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第四、弄清所用词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第五、从修饰与被修饰关系上分析,看修饰成分跟中心词之间是否存在前后语义矛盾或者前后语义重复的现象。

6.下列量词完全正确的是一项是()
A.一道波痕一丝日光一摊积雪一副版画
B.一盏灯笼一篇散文一本诗集一件衣服
C.一座驿站一枝烟一支木橹一点怒色
D.一道风景一束光线一袋土豆一支蜘蛛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词语运用的能力。

这是一道量词使用题,解答此题,考生平时要注意量词和名词的搭配问题,注意从使用对象、搭配关系角度思考,还要联系平时生活中的使用习惯,综合选出答案。

A项,“一副版画”改为“一幅版画”;
C项,“一枝烟”改为“一支烟”;
D项,“一支蜘蛛”改为“一只蜘蛛”。

故选B。

【点睛】量词通常用来表示人、事物或动作的数量单位的词。

量词分为物量词和动量词两类。

物量词表示人和事物的计算单位,如“一个人”中的“个”。

动量词表示动作次数和发生的时间总量,如“看三次”中的“次”、“看三天”中的“天”。

考生要在生活中和作品中多留心量词的使用和积累,做到熟能生巧。

7.选词填空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①蜘蛛织网的技能之,使人诧异。

②古老的楼房和曲折的小街了闪烁的彩灯。

③细雨中活像巨型甲虫的小汽车,地斜趴成一大排。

④清代编著出规模的书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和《四库全书简明目录》。

A.高明点缀漠然宏亮
B.高尚点缀默然宏伟
C.高明缀满漠然宏丽
D.高妙缀满默然宏大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辨析词语的能力。

对于词语题,第一要辨析词义,包括词语的语义侧重点、词语的词义轻重、词义范围的大小等。

切忌望文生义。

第二,辨析感情。

第三,辨析用法。

包括搭配习惯、语法功能、使用对象等方面。

高明:指秉性高亢明爽;高超明智;富贵、势位高的人。

高尚:道德品质高雅的人与端正的行为。

高妙:高明巧妙,美善之至。

句①写蜘蛛织网的技术能力很高超,让人惊讶,用“高明”或“高妙”均可;排除B;
点缀:指衬托、装饰,主要表示加以装饰,使事物变得更加好看的意思。

缀满:挂满,突出多。

句②说古老的楼房和曲折的小街装饰了闪烁的彩灯或挂满了彩灯,均可,无法排出选项;
默然:沉默无言的样子。

漠然:指不关心,不在意的样子,也指清虚淡泊、寂静或茫然无所知觉的样子。

句③指细雨中像巨型甲虫的小汽车斜趴成一大排,不出声。

该用“默然”,故排除AC;
宏伟:(规模、计划等)宏大雄伟。

宏大:比喻事物的气势宏伟巨大。

宏亮:声音响亮。

宏丽:建筑物等宏伟壮丽或富丽。

句④指清代编著出规模相当大的书目,用“宏大”更好,排除ABC;
故选D。

【点睛】解答词语题,第一、逐字解释词语,把握大意;第二、注意词语潜在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第三、要注意词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第四、弄清所用词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
联的信息;第五、从修饰与被修饰关系上分析,看修饰成分跟中心词之间是否存在前后语义矛盾或者前后语义重复的现象。

8.下列短语类型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北国的秋方台两边静静等待忽然赶到
B.多姿多彩吹嘘炫耀叶子和花考虑清楚
C.彩画绚丽官人息怒来得悲凉月色朦胧
D.横贯中西较量枪法从神武门一条彩带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辨析短语类型能力。

解答本题,首先需要掌握常见的短语结构类型及特征:并列短语、动宾短语、动补短语、主谓短语、偏正短语等,然后根据词性和搭配关系来判断成语类型,做题时可以综合排除法选出准确答案。

A项,全都是偏正短语;
B项,前三个都是并列短语、“考虑清楚”是动补短语;
C项,“来得悲凉”动补短语、其余三个是主谓短语;
D项,前两个是动宾短语、第三个是介宾短语、第四个是偏正短语或量词短语;
故选A。

【点睛】短语是由句法、语义和语用三个层面上能够搭配的语言单位组合起来的没有句调的语言单位,又叫词组。

短语类型包括主谓短语、动宾短语、偏正(定中或状中)短语、动补短语、并列短语、兼语短语、量词短语、所字短语等,考生要综合语境,联系上下字词的搭配关系来判定,不可生搬硬套。

9.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我一心只想着写小说,仿佛那东西把残废人能救出困境。

B.纪念馆里陈列着好多种当年周恩来使用过的东西。

C.精神的懒惰也同样促进了人类的进步。

D.《雷雨》这部话剧塑造了很多令人难忘的情节。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辨析语病的能力。

应先浏览选项,依据语感推断法排除有明显错误标志的句子,然后用提取主干法,按照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先观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残缺等问题,再分析修饰成分是否有问题。

A项,“把残废人能救出困境”错误,语序不当,应改为“能把残废人救出困境”;
B项,“好多种当年周恩来使用过的东西”多层定语语序不当,表数量的定语“好多种”应放在表领属的定语“周恩来使用过的”之后。

另外“当年”修饰“使用”,应放在“使用”前,即改为“周恩来当年使用过的好多种东西”;
D项,“塑造了很多令人难忘的情节”搭配不当,“情节”不能用“塑造”来修饰,可把“情节”改成“人物形象”。

C项无语病,故选C。

【点睛】病句题一般可通过以下方法筛选正确答案:一读,通读语段,是查找病句的前提;二找,认真分析,查找病因,看有没有语序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搭配不当、结构混乱、表意不明和不合逻辑;三改,针对病因,对症下药,进行删、补、换、移,修改病句;四查,对修改后的句子进行校对阅读,看是否通顺、句意准确。

10.排序正确的一项()
①知识本身并没有告诉人怎样运用它,运用的方法乃在书本之外。

②求知的目的不是为了吹嘘炫耀,而应该是为了寻找真理,启迪智慧。

③不可专为挑剔辩驳去读书,但也不可轻易相信书本。

④这是一门技艺。

不经实验就不能学到。

⑤狡诈者轻鄙学问,愚鲁者羡慕学问,唯聪明者善于运用学问。

A.⑤①②④③
B.⑤①④③②
C.⑤④②③①
D.⑤③①②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语言衔接、连贯的能力。

解答此题,要整体把握语段的话题对象和中心观点,重点抓住关联词、代词、动词、形容
词等词语或冒号、分号、顿号等标点符号的提示作用,确定总起句、结论句、过渡句或衔接句等,做到文从字顺,语义贯通,逻辑严密。

选项都以⑤开头,依据句⑤“唯聪明者善于运用学问”,强调运用学问的方法,与句①“知识”“怎样运用它”“运用的方法”相呼应,故⑤①相连接,排除CD;依据句①“运用的方法乃在书本之外”,强调好的方法在于书本之外,与句④的“这”和“不经实验就不能学到”强调好方法在于经验相呼应,故①④相连,排除A;故选B。

【点睛】解答句子排序题,要求考生平时加强阅读领悟能力的培养,具备较强的逻辑分析能力,通过抓关键词,抓中心句,句与句之间的连接词去逐句推敲。

句段的表达顺序主要有空间顺序、时间顺序、逻辑顺序多种。

11.依次填入关联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①我不敢出去,没事可做。

②在街上瞎逛,去看看那棵合欢树吧。

③中国的秋天的深味,在北方,感受得到。

④唯有从学问中产生的智慧,才浮光,探照灯,可以透过云层。

A.虽然…但…宁愿…也不…除非…不…不仅…而且…
B.如果…就…与其…不如…除非…不…不但…而且…
C.即使…也…宁愿…也不…只要…就…不是…就是…
D.既…又…与其…不如…只有…才…不是…而是…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辨析使用关联词语的能力,解答此题,要求首先分析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然后要联系常见常用关联词来准确表达句意关系,特别是意义相近的关联词语,需要根据具体的语境才能正确地加以选择。

句①“不敢出去”和“没事可做”是两个不同的方面,不构成必然的条件与结果的关系,也不构成必然的转折关系,故排除AB;
句②“看看那棵合欢树吧”是祈使句,表达的是要看合欢树这一想法,故“宁愿…也不”不符合语意,故排除AC;
句③强调中国“秋天的深味”在北方感受得到。

“除非…不…”
使句子语意不简明连贯,故排除AB;
句④强调“唯有从学问中产生的智慧”的长久影响,对应“浮光”“探照灯”两个喻体的特征,显然在否定“浮光”,肯定“探照灯”,故排除AB;“不是…就是…”属于选择关系,也不符合语境,故排除C;
故选D。

【点睛】解答辨析和使用关联词题,要求考生一要弄清材料中的层次与句间关系,二要有相应虚词的积累,三要有筛选同类关联词语的能力,对考查虚词的能力要求颇高。

12.下面每组词语全是近义词的一项是()
A.消受—消化炫目—耀眼痴心—痴迷托词—推辞
B.勾勒—勾画迂回—返回娴熟—生疏抬举—赞美
C.隐匿—暴露陪衬—衬托舒心—舒畅清闲—清淡
D.叮咛—叮嘱娴熟—熟练订正—校正谛听—聆听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近义词的辨析能力。

解答本题,可根据词义及具体语境分析判断词语的语义侧重点、词义轻重、词义范围大小、辨析感情亲疏等,考生也可以多练习生活实际,用造句类比法来综合选择正确答案。

A项,“消受—消化”不是近义词。

消受指享受;受用(多用于否定式);忍受;禁(jīn)受。

消化:指吸收食物或知识。

故两个词不是近义词。

B项,“娴熟—生疏”为反义词;
C项,“隐匿—暴露”是反义词;
故选D。

【点睛】近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语。

辨析时一看意义上的程度轻重、词义着重点、范围大小和使用对象;而看色彩上的感情异同和语体异同;三看用法上的词语搭配和语法功能。

考生辨析时要仔细,不可粗心大意。

13.下面句式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A.那个剧本我读了五遍。

主谓谓语句
B.李老师教过我们德语。

兼语句
C.他的身体不如从前硬朗了。

比较句
D.老奶奶拄着拐棍过马路回家。

连谓句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辨析现代汉语常用句句式的能力。

解答此题,考生要了解现代汉语兼语句、连动句、主谓谓语句等常用句式及特点,学会通过词语搭配和句子成分来判定句式特点,选出准确的答案。

B项,“兼语句”错误。

“李老师教过我们德语”中“我们德语”是“教过”的宾语,而“我们”又修饰“德语”,故本句为普通的主谓宾齐全的句子,不是兼语句。

故选B。

【点睛】兼语句是由兼语短语充当谓语或独立成句的句子。

其特点是句中某一部分同时兼有两种不同的语句成分。

一,兼语句的谓语是由动宾短语套接主谓短语构成的,动宾短语的宾语兼做主谓短语的主语;二,兼语句中前一个谓语多由使令动词充当;三,兼语句中兼语的谓语(第二动词)是前边动作所要达到的目的或产生的结果,即兼语前后两个动词在语意上有一定联系。

14.下面短语搭配完全恰当的一项是()
A.艰难爬行和谐的旋律樱花浪漫创造奇迹
B.增进勇气无价的珍宝叮咛反复放飞梦想
C.慢慢滑行稀疏的倩影仔细揣摩已经遗忘
D.非常单纯漾动的光斑发现良心顿挫声音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词语搭配的能力。

词语的搭配是把词组成短语的练习形式,是组词的引申。

在语言实践中,词和词组的搭配有一定的限度,不能任意组合。

考生可以多练习生活或课文,用组词类比法来判断。

A项,“樱花浪漫”改为“浪漫的樱花”;
B项,“增进勇气”改为“增进了解”、“叮咛反复”改为“反复
叮咛”;
D项,“发现良心”改为“良心发现”、“顿挫声音”改为“顿挫的声音”或“声音顿挫”。

C项短语搭配完全恰当,故选C。

【点睛】汉语短语搭配的结构类型有:并列短语、主谓短语、偏正短语(定中关系、状中关系)、动宾短语、动补短语、连谓短语、复指短语、兼语短语、方位短语、量词短语、介词短语、“的”字短语、“所”字短语、比况短语等。

考生平时要了解一点语法知识,关注汉语短语特点及类型,做一些短语搭配的练习。

15.下面标点符号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那小伙子蔼然地对我说,“我不要您的票,您快进去看吧!”
B.又问我:“您是……怎么回事儿?”
C.“我自己要看!”我一边回答他,一边掏我的票。

D.小伙子很难为情,解释说:“我答应在外面等她——她也许会随时提前出来——我还是要在这儿一直等着散场……”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标点符号能力。

标点符合在语言表达中起表情达意的辅助作用,要求考生平时积累常见标点符号的用法,能依据句意、语气、语言结构、书写位置等正确使用或改正标点符号。

D项,“她也许会随时提前出来”前后两处“——”应改为“……”。

更改后,可以突出小伙子因难为情而产生的忸怩和说话断断续续。

故选D。

【点睛】解答标点符号题需注意通过做练习,探求规律,掌握方法。

具体说来,要做到以下几点:1、弄清功用。

2、揣摩语气。

3、分析结构。

4、紧扣语境。

5、理解句意。

6、留意套用。

7、注意比较。

16.作品与内容完全相符的一项是()
A.《有的人》是臧克家为纪念鲁迅所写的诗,表达了对鲁迅的崇敬爱戴之情。

B.小说《六月,我们看海去》是戴望舒的作品,小说是作者内心
世界的形象写照,也是一个群体精神与灵魂的深刻自白。

C.《蜘蛛》这篇散文介绍了蜘蛛的生态特征,及人类对蛛丝的认识和利用。

D.凯利的《论求知》精辟论述了求知的目的、求知的方法及求知的作用。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对文学常识的记忆能力。

解答这类题目,考生在平时就要对一些经典文学常识知识做好积累,如文学体裁、代表人物、作家作品、情节内容、思想主旨等。

只有平时积累得丰富,识记得准确,考试时才能得心应手地准确答题。

B项,“《六月,我们看海去》是戴望舒的作品”错误,是潘洗尘的作品;
C项,“这篇散文”错误,应为说明文;
D项,“凯利的《论求知》”错误,应是培根的作品。

故选A。

【点睛】文学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中外的作家、作品、文学现象、文学流派、文体知识等。

重点记忆课本涉及到的和经典阅读中列出的作品。

平时注意积累,理出线索,形成体系。

记牢作者名字、书名、年代、国别及书中的重要人物、物象、名言警句等。

(二)高考链接(每小题2分,共20分)
中国古典文学名著《聊斋志异》是清代文学家蒲松龄所著的短篇小说集。

蒲松龄一生勤奋好学,但自19岁“弁冕童科”之后,屡试不第,一生大部分时间在家乡过着清贫的生活,跟底层劳动人民和民间传说有较深的①,集腋成裘,以数十年时间,完成此部小说集。

他通过谈狐说鬼,揭露了当时社会、政治的黑暗。

小说语言精美,情节
②,熔铸了蒲松龄毕生的心血,是我国古典文学的瑰宝。

17.文中①处应该填写的词语是()
A.掌握
B.来往
C.接近
D.接触
18.文中②处应该填写的词语是()
A.生动
B.灵活
C.形象
D.活泼
【答案】17.D18.A
【解析】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词意、运用词语的能力。

解答这题,要将选项中词语的意义与具体语境对照,看是否与语境相符。

考生可以从感情色彩、词意轻重、结构搭配等角度思考。

掌握:拥有,控制,主持。

来往:交际往来;来和去。

接近:离得近;靠近,相距不远。

接触:碰面、遇上、挨上;牵涉;指人们间的接近交往;联络。

句中指蒲松林在家乡,跟底层劳动人民和民间传说有较深的交往和联络,所以能集腋成裘,以数十年时间,完成小说创作。

从搭配对象和词意来看,用“接触”更符合语境。

故选D。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辨析词语的能力。

对于词语题,第一要辨析词义,包括词语的语义侧重点、词语的词义轻重、词义范围的大小等。

切忌望文生义。

第二,辨析感情。

第三,辨析用法。

包括搭配习惯、语法功能、使用对象等方面。

生动:具有活力能使人感动的、有活力能起积极作用的。

灵活:敏捷;不呆板、善于随机应变。

形象:形状样子;偶像塑像;具体生动的。

活泼:富有生气活力;灵活不呆板;生动自然;气氛活跃热烈;使具有生气和活力;使灵活;手头宽裕。

依据“”语言精美”“熔铸了蒲松龄毕生的心血,是我国古典文学的瑰宝”可知,此处要与“情节”搭配,且赞美情节,故用“生动”,故选A。

【点睛】正确使用词语的题目,有实词和熟语,有时还考核虚词。

实词注意从词语的含义、感情色彩、固定搭配、程度的轻重、运用的范围等角区分,虚词注意分析连接的句子之间的关系和虚词的用法和意义是否相符。

前几年还属陌生的名词“室内空气”如今已成为一个流行词语,房屋装修后要进行空气质量检测逐渐成为①。

相应而生的室内空气质量检测迅速成为一个新生行业,目前全国专项检测②已达五六百家,仅北京地区就有数十家,全国的从业人员有几千名。

室内空气检测还
作为一门必修课程走进了一些高校课堂,成为③专业大学生的必备技能。

19.文中①处应该填写的词语是()
A.时髦
B.时尚
C.风气
D.潮流
20.文中②处应该填写的词语是()
A.单位
B.人员
C.机构
D.机关
21.文中③处应该填写的词语是()
A.经济
B.文学
C.法律
D.环境
【答案】19.B20.C21.D
【解析】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辨析词语的能力。

对于词语题,第一要辨析词义,包括词语的语义侧重点、词语的词义轻重、词义范围的大小等。

切忌望文生义。

第二,辨析感情。

第三,辨析用法。

包括搭配习惯、语法功能、使用对象等方面。

时髦:人的装饰衣着或其他事物新颖入时。

时尚:当时的风尚;时兴的风尚或衣着合于时尚。

风气:社会上或集体中流行的爱好、习惯等。

潮流:海水受潮汐影响所产生的周期性流动;也比喻社会上的一种趋势。

文中说“室内空气”如今已成为一个流行词语,房屋空气质量检测逐渐且迅速成为一个新生行业。

说明房屋空气质量检测是时兴的一种风尚,故用“时尚”更好,故选B。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词意、运用词语的能力。

解答这题,要将选项中词语的意义与具体语境对照,看是否与语境中的使用对象、感情色彩、结构搭配相吻合,考生可以综合使用排除法来确定最终答案。

依据“已达五六百家”中的量词“家”,从搭配角度看,排除BD;
“单位”指机关、团体等或属于一个机关、团体等的各个部门。

“机构”泛指机关、团体或其他工作单位及其内部组织。

句中指专项检测空气质量的地方,既不是机关也不是团体,而是其他工作场所,故选“机构”更好,排除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