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粘结锚杆及锚钉施工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粘结锚杆及锚钉施工方案
每层土挖到孔位标高位置以下0.5m,基坑坡度按设计要求放坡并人工修平,铲除虚土,测放土钉位置并编号标记。
根据地层情况选择击入工艺,土层内采用手锤或潜风锤击入,岩层采用钻孔注浆工艺。
一、全粘结锚杆、锚钉施工要点如下:
1.施工严格执行《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
2.锚钉采用土层人工击入,岩层钻孔注浆工艺,孔径50mm,注浆应饱满,注浆压力不低于0.5MPa,水泥浆水灰比0.5;
3.全粘结锚杆长度为锚固段及端头长度之和,端头长度需满足锚固作业要求;
4.全粘结锚杆采用钻孔注浆施工工艺,注浆应饱满,注浆压力不低于0.5MPa,水泥浆水灰比0.5;
5. 基坑阳角处锚杆倾角应进行调整,避免锚杆交叉影响,调整倾角约5度,调整后的锚杆倾角不应小于10度。
二、具体施工方法如下:
1.钻孔
坡顶竖向锚钉钻孔直径为50mm,坡面全粘结锚杆钻孔直径为110mm,钻孔前,根据设计要求,定出孔位,作出标记,锚钉孔位偏差不大于50mm,钻头直径不小于设计钻孔直径3mm。
锚孔测放:每次开挖出锚钉、锚杆标高位置后,根据工程立面图设计,将锚孔位置准确测放在坡面上,如遇既有坡面不平顺或特殊困难场地时,经设计监理单位认可,在确保坡体稳定和结构安全的前提下,适当放宽定位精度或调整锚孔定位。
钻孔设备:钻孔机具根据锚固地层的类别、锚孔孔径、锚孔深度、以及施工场地条件等来选择。
岩层中采用潜孔冲击成孔。
钻机就位:锚孔钻进施工,根据坡面测放孔位,准确安装固定钻机,并严格认真进行机位调整,确保锚孔开钻就位偏差不得超过±50mm,钻孔倾角为15度,偏斜率不大于锚杆长度的2%。
钻进方式:钻孔速度根据使用钻机性能和锚固地层严格控制,防止钻孔扭曲和变径,造成下锚困难或其它意外事故。
钻进过程:钻进过程中对每个孔的地层变化,钻进状态(钻压、钻速)、地下水及一些特殊情况作好现场施工记录。
如遇塌孔缩孔等不良钻进现象时,须立即停钻,及时进行固壁灌浆处理(灌浆压力0.1~0.2MPa),待水泥砂浆初凝后,重新扫孔钻进。
孔径孔深:钻孔孔径、孔深要求不得小于设计值。
为确保锚孔直径,要求实际使用钻头直径不得小于设计孔径。
为确保锚孔深度,要求实际钻孔深度大于设计深度0.2m。
锚孔清理:钻进达到设计深度后,不能立即停钻,要求稳钻1~
2分钟,防止孔底尖灭、达不到设计孔径。
钻孔孔壁不得有沉碴及水体粘滞,必须清理干净,在钻孔完成后,使用高压空气(风压0.2~0.4MPa)将孔内岩粉及水体全部清除出孔外,以免降低水泥砂浆与孔壁岩土体的粘结强度。
除相对坚硬完整之岩体锚固外,不得采用高压水冲洗。
若遇锚孔中有水流出,待水压、水量变小后方可下安锚筋与注浆,必要时在周围适当部位设置排水孔处理。
锚孔检验:锚孔钻造结束后,须经现场监理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
孔径、孔深检查一般采用设计孔径、钻头和标准钻杆在现场监理旁站的条件下验孔,要求验孔过程中钻头平顺推进,不产生冲击或抖动,钻具验送长度满足设计锚孔深度,退钻要求顺畅,用高压风吹验不存在明显飞溅尘碴及水体现象。
同时要求复查锚孔孔位、倾角和方位,全部锚孔施工分项工作合格后,即可认为锚孔钻造检验合格。
2.锚杆、锚钉的制作
(1)锚钉制作
MDO用钢筋三级HRB400 22mm,长度1.5m,水平间距2.0m,孔径50mm。
岩层采用注浆工艺,孔径50cm,土层人工击入。
(2)锚杆制作
MG1、MG2、MG3、MG4、MG5用钢筋三级HRB400 22mm,
孔径110mm,锚杆长度、水平间距根据由支护单元确定,具体尺寸及间距详见表6.3.5-1。
锚头部分采用
150*150*12mm承压钢板,并在承压钢板上焊接2根HRB400 22mm的长度为11公分的钢筋,焊接方法采用双边焊接,焊接焊缝长度大于5cm,焊缝饱满。
锚杆穿过承压钢板的位置在纵向和横向分别设置一根HRB400 14mm通长钢筋,并与网片钢筋相连,提高支护结构的整体性。
3.锚杆、锚钉的安装
锚杆、锚钉放入钻孔之前,需确认锚杆、锚钉与孔位一致,除锈、除油污,将注浆管与锚杆、锚钉绑在一起一同放入钻孔中,注浆管底口距孔底宜为50cm左右。
杆体放入角度与钻孔角度保持一致,放送用力要均匀,不要左右摇摆,检查止浆密封装置定位是否准确,损坏者必须更换,经常检查排气管是否畅通。
全粘结锚杆杆体每隔1.5m
设置定位支架,长度为锚固段及端头长度之和,详见图6.3.5-1。
采用钻孔注浆施工工艺,注浆应饱满,注浆压力不低于0.5MPa,水泥
浆水灰比0.5,基坑阳角处锚杆倾角应进行调整,避免锚杆交叉影响,调整倾角约5度,调整后的锚杆倾角不应小于10度。
4.锚杆注浆
(1)锚杆安设后,用注浆管进行一次常压注浆,注浆材料采用水泥浆(水灰比为0.5),水泥采用P.O.42.5普通硅酸盐水泥。
待一次注浆体初凝后,即可用注浆管2进行二次高压注浆,注浆材料采用水泥浆(水灰比为0.5)。
二次注浆时间可根据注浆工艺通过试验确定。
为了提高浆体的早期强度,可加入适量的早强剂。
(2)注浆作业应连续紧凑,中途不得中断,使注浆工作在初始注入的浆液仍具塑性的时间内完成;在注浆过程中,边灌边提注浆管,保证注浆管管头插入浆液液面下50-80cm,严禁将导管拔出浆液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