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醴陵市第二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语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南省醴陵市第二中学
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150分钟卷面分数: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用“绿色+”把蓝天留住
魏建国
前天晚间的一场“及时风”吹散了笼罩北京106个小时的雾霾,重见蓝天的北京市民纷纷在网络上留言,希望把这份蓝留下来。

环保当然不能靠风吹,蓝天也不能单靠365天多少天达标来衡量。

要彻底遏制由碳排放带来的气候变化和环境污染趋势,我们需要一场“绿色+”革命。

无论对政府、企业还是民众,“绿色+”首先是一场观念革命。

未来应当将这一理念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绿色发展作为我们转变发展方式的一个重要抓手。

与“互联网+”一样,“绿色+”也可以同政治、经济、文化、生态和外交相结合,渗透到企业发展观、居民消费观和人民健康观中去,改变我们的生产、消费和生存的方式。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我们可以把“绿色+”定位到生产全过程中,实现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促进全程化绿色,形成一条真正的绿色生产线。

不少地方的企业在淘汰落后产能的过程中比较迷茫,转型缺门路,也不知道哪些产能该保留。

实际上产能是必要的,问题是怎么把落后产能转化为绿色产能,淘汰高耗能、高污染、高资源消耗的部分。

“绿色+”理念可以给企业启示:以“绿色+”指导生产和销售,企业的发展就符合国家需要、未来需要、市场需要。

以“绿色+”理念生产出的产品,比低质、粗糙的传统产品更加对得上中国中产阶层的眼光和需求,也更能令国外市场的消费者满意。

以手机行业为例,2014年中国生产的手机产品出口1 154亿美元,如此庞大的出口量,中国手机品牌却始终无法代替苹果的龙头老大位置。

我认为中国的手机厂商应该提出“绿色+”手机的概念,在手机信号、电池辐射、健康使用和废弃手机处理等方面加强创新,以绿色技术实现弯道超车。

与“互联网+”一样,“绿色+”也需要市场这双看不见的手来起作用。

目前在钢铁行业,一些高耗能、高污染、高亏损的“僵尸企业”不肯熄火,是京津冀等地区常遭遇雾霾的祸首。

想靠市场撵走这些“僵尸企业”,碳排放权交易是一个已经被别国证明过的有效手段。

所谓碳排放权交易,就是温室气体将配额排放,这个配额本身会成为一种商品。

一家企业排放量超过了配额,就需要购买新的配额,反之,如果其排放量没有达到配额,可以出售其配额。

2017年,中国将建立起一个全国性的
碳排放权交易系统。

我建议明年碳排放权交易一定要重点在二三线城市展开,在重污染企业展开。

放开思路,可以与“绿色+”结合的领域是广阔的。

从产业领域来说,可以有绿色+能源、绿色+冶金、绿色+农业。

从生产和销售领域来说,可以有绿色+制造、绿色+管理、绿色+技术、绿色+物流。

现在物流快递小车在城市中到处穿梭,快递纸箱遍地丢弃,能不能在物流业实现“绿色+”?从政策领域来说,每一项社会政策的出台,都应当将“绿色+”的理念考虑进去,比如绿色+二孩、绿色+养老,让老百姓享受到更优质、绿色的服务。

为什么老百姓对“阅兵蓝”那么留恋?如果我们一开始就走一条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绿色之路,现在的中国是个什么样?历史不能假设,雾霾也只是提醒了我们环境污染一个方面的危害。

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这些我们平时还未多加留意的问题,更是全人类的共同威胁。

目前,由于欧债危机、恐怖主义的影响,欧美国家不得不把主要精力放在应付难民潮、罢工潮和恐怖主义上,对产业绿色改造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中国的“绿色+”有政府支持、有充足的资金,老百姓又深受环境污染之害。

我们应该抓住时机,大力践行“绿色+”理念,使之成为改变人类命运的重大举措。

(选自《环球时报》2015年12月11日,有改动)
1.下列关于“绿色+”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绿色+”是一场观念革命,应当将这一理念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绿色发展作为转变发展方式的一个重要抓手。

B.“绿色+”可以定位到生产全过程中,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是它的特点,如果深入发展还会形成一条真正的绿色生产线。

C.放开思路,与“绿色+”结合的领域是广阔的,它可以同政治、经济、文化、生态和外交等结合,改变人们的理念和生活。

D.与“互联网+”一样,“绿色+”也需要市场这双看不见的手来起作用。

只要市场发挥调节功能,雾霾就会风吹云散。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我们需要一场“绿色+”革命来彻底遏制由碳排放带来的气候变化和环境污染趋势,以此促进环保的健康绿色发展。

B.2017年,中国将建立起一个全国性的碳排放权交易系统。

购买排放配额的能力是企业发展的重要条件,届时可以撵走很多“僵尸企业”。

C.以“绿色+”指导生产和销售,企业的发展就符合市场需要、国家需要、未来需要。

传统产品不符合“绿色+”的要求。

D.从政策角度看,未来社会政策的出台,如果不把“绿色+”的理念考虑进去,老百姓就很难享受到更优质、绿色的服务。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手机厂商提出的“绿色+”手机的概念,在手机信号、电池辐射、健康使用等方面加强创新,实现了弯道超车。

B.企业转换产能的方式是必要的,关键是怎么把落后产能转化为绿色产能,淘汰高耗能、高污染、高资源消耗的部分。

C.目前,京津冀等地区常遭遇雾霾的祸首是一些高耗能、高污染、高亏损的钢铁行业中的“僵尸企业”不肯熄火。

D.老百姓对“阅兵蓝”那么留恋,是因为深受环境污染之害。

应大力践行“绿色+”理念,来改变人类的命运。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征服
陈忠实
夜已深,天很黑,田野悄悄静静,使人透不过气来的闷热散开了。

南葫芦攥着一柄钢叉,死死盯着那个贼。

那贼正蹲在菜园地里。

南葫芦渐渐看分明了,那是南红卫。

高中毕业生,把书念到狗肚里去了。

你在南村扯旗造反,整南恒的二爸……南恒今年当了队长,有你好受的,等着!
只见南红卫拔了一堆葱正往外转移。

南葫芦突然出现在他面前,举着钢叉。

南红卫一惊,接着摆出一副随便咋办的架势。

南葫芦把钢叉收回,呵斥说:“走,见队长!”倒霉透咧!南红卫边走边想。

队长南恒是我的对头。

看你南恒怎么揉搓我吧。

“文革”中,我整了南恒二爸又怎么样呢?南恒二爸在“四清”运动中,把我南红卫的老子整得还不惨吗?那年正好我高中毕业,考大学分数够了,政审通不过。

一阵急促的敲门声,队长南恒惊醒了。

他披上布衫,出来开门。

问:“啥事?”
“光彩事!”是南葫芦得意的调门。

南恒明白了:南红卫偷了南葫芦承包的大葱。

黑暗中,这十二张嘴也辩不倒的南村文化最高的农民站在那里,把脸摆到另一边,任南葫芦挖损。

“哈呀!葫芦叔——”南恒习惯地用食指顶顶鼻头,笑了,“红卫是我派去的……”
“你说啥?”南葫芦打断他的话。

“我派他去拔葱的。

”南恒肯定地说。

“你……”南葫芦张着嘴,合不拢了。

“我想看你到底负不负责任。

”南恒仍然平静地说,简直跟真的一样。

“噢!这……”南葫芦一下泄了气。

南红卫转过脸,发出两声尴尬的笑声。

三人散后的好一会儿,南恒又听到有人敲门。

南恒拉开门闩,一眼瞅见门口站着南红卫,问:“你还没睡?”
“睡不着……”
“好,咱俩扯扯。

”南恒热情地说。

于是俩人走在街巷里。

“刚才那事,你下一步……准备咋办呢?”
“没有下一步。

”村巷里只有他俩的脚步声。

田野里比村巷里亮多了,清凉的带着湿漉漉的水汽的夜风,吹得人心里好舒畅,河滩里水鸟单调的叫声,更显出田野的寂静。

两人在大路边坐下。

“你为啥不整我呢?”南红卫突然转过头问。

“我不想整任何人,我今年当队长,能不能把南村的事办好,是另一回事。


“你刚一上台,把你堂哥整惨了,”南红卫说,“对我咋这么客气?”
“我堂哥挪用公款,不能不整!你呢,我想拉你进队委会,把你的面皮扒光了,就不好用了。


“把我拉进你的班子?你是怯那些‘四清’运动中挨了整的人,是不是?”南红卫反问。

“对!”南恒承认了。

南红卫得意起来:“我早就看穿了你。


“你先别得意,”南恒说,“你只说对了一半。


“那一半是啥?”南红卫问。

“你有文化,有本事,对村里有用处。

”南恒说,“你当队长那几年,村里烂了,穷了,也有当时社会的原因。

你有几件事办得好,比如办秦川牛场、办砖场……”
“甭提了!”南红卫叹了口气,“一样也没成。


“不成的原因,关键在你只依靠你的那一股势力,把另外几股势力当敌人。

”南恒说。

南红卫沉吟半晌,不得不承认。

“你宁可南村继续烂下去,也不能容忍我南恒当队长!”南恒毫不回避。

既然谈开了,就索性说个明白。

“痛快!我承认。

”南红卫激动地站起来,“我今晚来找你,就是想听你说句实话。


南恒也站起来:“不整你,就是这原因。


“我这号人……吃软不吃硬,”南红卫表白说,“其实,真正厉害的,是老弟你这号人!”
“甭钩心斗角了!老哥!”南恒也诚恳地说,“斗了十几年了,斗得大家碗里一天比一天稀!”
“南村不是没能人!”南红卫说,“却把本事花到钩心斗角上去了。


南恒扶一下眼镜,高兴地叫起来:“这才是一句实扎扎的话。

再往下说呀!”
“完了。

”南红卫说,“我睡不着。

你包庇我,比罚我更叫人羞愧。

我找你就是想说这句话……”
“好了,不说这事,”南恒说,“告诉你吧,我准备重办秦川牛繁殖场,这是独门生意。

你准备一下,县里物资交流会就要开了,你去给咱物色几头纯种秦川牛回来。


“那没问题!”南红卫说,“我研究过秦川牛!”
“咱俩可要共事了……”南恒说。

“要共事就共到底……”南红卫说。

繁星在不知不觉中隐匿起来了,湛蓝的天幕上,只有几颗很大的星儿,发着红蜡头似的光,晨风轻轻掠过田野,黎明了。

(有删改)
[注]“四清”运动是指1963年至1966年开展的教育运动。

初期在农村“清工分、清账目、清仓库和清财物”,后期在城乡“清思想、清政治、清组织和清经济”。

4.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小说采用肖像描写、细节描写、语言描写和内心独白的形式,对人物的心理进行细腻真实的描写,生动形象地表现了人物的性格特点。

B.南红卫被抓后,自认倒霉,摆出一副随便咋办的架势,被南恒包庇后,心存疑虑,主动找南恒问个究竟,说明南红卫是一个多疑的人。

C.小说对南葫芦的语言着墨不多,但言简意赅。

“走!见队长”刻画出南葫芦的强势;“光彩事”运用反语,刻画出南葫芦内心的得意。

D.小说注重于细微处写人,如写能言善辩、南村文化最高的南红卫偷菜被抓后“把脸摆到另一边,任南葫芦挖损”,刻画出他的傲慢。

5.小说三处画横线的环境描写颇显作者的匠心,请结合内容,分析其艺术效果。

(6分)
答:
6.这篇小说以“征服”为题,有主题思想、情节结构等多方面的考虑,请选择其中一个方面,结合全文陈述观点并作分析。

(6分)
答: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神舟十一号航天员飞天归来“交答卷”
昨天,神舟十一号航天员景海鹏、陈冬在北京航天城航天员公寓公开亮相。

“今天,我们向祖国和全国人民交答卷来了。

飞赴太空前,我们曾庄严承诺,请祖国放心,请全国人民放心。

如今,我们实现了承诺。

”指令长景海鹏说。

这是11月18日返回地球后,两位航天员首次讲述33天太空飞行鲜为人知的幕后故事。

据载人航天工程航天员系统副总设计师黄伟芬介绍,两名航天员返回北京后进行了3周的隔离恢复。

目前,他们身体重力再适应进展顺利,各项生理指标恢复符合预期目标。

隔离恢复期间,航天员中心采取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医监医保措施。

航天员恢复情况表明,这些措施科学有效。

隔离恢复期结束后,两名航天员将进行为期1个月的疗养,促进身体全面恢复。

景海鹏:陈冬太棒了,没出现一点失误
景海鹏是我国唯一一位三度飞天的航天员。

他说,由于工程技术上的不断提高,这次飞行提供了更加舒适完善的工作生活环境。

与自己曾执行过的神舟七号、神舟九号飞行任务相比,这是“一次真正享受和体会失重的飞行任务”。

景海鹏说,以前看不到新闻联播和体育节目,吃饭也只是为了保证营养。

而这次飞行,不仅能看到各种电视节目,还能享受到各种美食。

“一边吃饭,一边听音乐、看电视,让我们的身心状态非
常好。

”“红烧排骨、香芋蹄筋,什锦蔬菜……”说起为这次太空之行准备的美食,景海鹏如数家珍,“不仅能吃饱、能吃好,还能点菜。

”景海鹏说,5天不重样的菜谱,让他想吃什么,就点什么。

其中雪菜兔肉就是他的最爱。

他在保证工作之余,专门抽出时间来欣赏和拍摄舷窗外的地球美景。

在飞船上升段时,景海鹏看到了太空与地球之间形成的一道漂亮的天地线,“已经四年没有欣赏到这么美的景色了,当时心情很舒服。

”景海鹏说。

“陈冬表现太棒了,如果满分100分,我给他硬邦邦的100分。

”景海鹏说,“陈冬把地面上教员所教的东西,都运用到天上去了,没有出现一点失误。


陈冬:难忘的经历,幸运的旅程
对于第一次执行任务的陈冬来说,难忘的经历实在太多。

第一次太空飘移,第一次种菜、养蚕宝宝,第一次在太空中看祖国的壮丽山河……第一次真正的失重感觉,陈冬记忆犹新。

“不知道怎么用劲,只要稍微一使劲,就容易过。

”他说,刚开始,每走一步都需要找束缚器,后来慢慢适应了失重环境。

“我也开始享受失重,还自创了很多姿势,如翻跟头、转圈等。


陈冬觉得,能和景海鹏组成乘组,非常幸运,心里很踏实。

任务期间,景海鹏在方方面面都非常照顾自己。

“从一进船,就告诉我如何控制自己的身体,平时也经常嘱咐我多休息。

”让陈冬感动的是,运动时,景海鹏看到他流汗了,总会递上毛巾,甚至会把加热好的水递到他嘴边。

工作中,景海鹏又是严格认真的,一次做不好就继续做,直到拿到满意的数据才行。

太空跑步的诀窍:仰起头
33天的太空之旅,航天员参与的在轨试验和实验有38项之多。

每一项,对于他们来说都是全新的挑战。

跑台束缚系统技术验证就是其中一项。

景海鹏说,第一次,别说跑,走都走不成样。

那天晚上,景海鹏对陈冬说:“如果不成功,咱们回去可没法向科研人员交代。


第二次,景海鹏和陈冬开始相互观察,寻找技巧,慢慢地可以走上几步了,但远远没有达到能跑起来的要求。

这让他俩压力更大了。

第三次刚开始,景海鹏还是没办法跑起来。

“可以理解,不能原谅。

”有些无奈的景海鹏一边走着,一边仰着头对陈冬说。

就在这一仰头的瞬间,景海鹏突然感觉到自己能跑起来了。

突如其来的感觉,让他明白了通过头部可以调整重心。

“速度越大,头需要往后仰的角度越大。

”慢慢地,他走了起来,然后加快跑了起来,最终验证成功了。

到了后半段,他和陈冬甚至可以双臂展开、抱着头、背着手,变换各种姿势地走或者跑。

“第四次,我们完全可以像在地面上使用跑步机一样,非常轻松自如地跑起来。

”景海鹏说。

(2016年12月08日《北京晚报》,有删改) 7.下列对上述材料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此次航天飞行对于三度飞天的景海鹏和第一次执行任务的陈冬来说,有着不同的感受:景海鹏觉得是一种享受,陈冬则一直非常紧张。

B.陈冬能够把地面上教员所教的东西,没有一点失误地运用到天上,为此景海鹏对他非常满意。

C.景海鹏和陈冬在33天的太空之旅中,完成了需要参与的38项在轨试验和实验,连很难的跑台束缚系统技术验证都顺利攻克了。

D.这次太空之旅提供了更加舒适的工作生活环境,不仅可以看新闻联播和体育节目、吃美味的食物,还可以翻跟头、转圈。

8.下列对上述材料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太空工作中严格认真,队友之间相互配合,对待实验反复尝试,都是景海鹏与陈冬完成任务的主观原因。

B.本文的小标题起到了提纲挈领的作用。

前两个小标题提示读者写作的对象分别是景海鹏与陈冬,最后的小标题概括了二人摸索太空跑步方法的内容。

C.这篇新闻报道采用了“倒金字塔”式的结构,从景海鹏、陈冬亮相开始说起,吸引读者阅读兴趣,使读者想要进一步了解他们的太空生活。

D.时效性是新闻的“生命”,这篇报道的刊发距离景海鹏、陈冬公开亮相只有一天,体现了新闻及时迅速的特点。

9.这则报道的第二段属于新闻背景,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6分)
答: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终身晦迹矣。

”纯礼沉毅刚正,曾布惮之,激驸马都尉王诜曰:“上欲除君承旨,范右丞不可。

”诜怒。

会诜馆辽使,纯礼主宴,诜诬其辄斥御名,罢为端明殿学士、知颍昌府,提举崇福宫。

五年,复左朝议大夫,提举鸿庆宫。

卒,年七十六。

(节选自《宋史》)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他日/众质之纯礼/曰/陵寝皆在邑境岁时缮治/无虚日/今乃与百县均赋/曷若置此使之/奉常时用乎/
B.他日/众质之/纯礼曰/陵寝皆在/邑境岁时缮治无虚日/今乃与百县均赋/曷若置此/使之奉常时用乎/
C.他日/众质之/纯礼曰/陵寝皆在邑境/岁时缮治无虚日/今乃与百县均赋/曷若置此/使之奉常时用乎/
D.他日/众质之纯礼/曰/陵寝皆在邑境/岁时缮治无虚日/今乃与百县均赋/曷若置此使之/奉常时用乎/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荫”指封建时代子孙因先辈有功劳而取得的入仕权利,是一种封建特权的表现。

B.“徒”在古代有多种含义,可以指步兵,也可以指弟子、门徒,还可以指刑徒,文中的“徒”
指刑徒。

C.“陵”指古代的坟墓,为帝王修建陵墓往往工程浩大,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

D.古代臣子不能直呼君名,当面可以称君主“万岁”“陛下”等,对第三者可称呼君王为“天子”“寡君”以表恭敬。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范纯礼有深谋远虑。

在永昭陵兴建期间,范纯礼不接受使者摊派的任务,实则是从长远发展的角度看问题,他的解释得到了陵使韩琦的肯定。

B.范纯礼仁义爱民。

草场失火,范纯礼没有责罚看守草场的官吏,只让他们暗中赔偿;库吏偷丝太多当判死罪,他不忍心,便放任这事不管。

C.范纯礼直言敢谏。

当曾布上奏说议事之人所担心的财务用度不足不是急务时,范纯礼予以批驳,并指责他当着皇上的面说谎。

D.范纯礼曾遭受诬陷。

曾布畏惧范纯礼,就挑拨王诜,使其对范纯礼心生怒意,王诜于是诬陷范纯礼对皇上不敬,范纯礼因此遭到贬谪。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草场火,民情疑怖,守吏惕息俟诛。

(5分)
(2)人君欲得英杰之心,固当不次饬拔。

(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4—15题。

满江红:送李正之提刑入蜀【1】
辛弃疾
蜀道登天,一杯送绣衣【2】行客。

还自叹中年多病,不堪离别。

东北看惊诸葛表,西南更草相如
檄【3】。

把功名收拾付君侯,如椽笔。

儿女泪,君休滴。

荆楚路,吾能说。

要新诗准备,庐江山色。

赤壁矶头千古浪,铜鞮陌【4】上三
更月。

正梅花万里雪深时,须相忆。

注释:【1】这首词作于宋孝宗淳熙十一年(1184),当时辛弃疾闲居江西上饶。

提刑,官名,主管地方司法、监察等事务。

【2】绣衣:官服。

【3】相如檄:指司马相如所作《喻巴蜀檄》,主旨是安抚巴蜀百姓。

【4】铜鞮陌:代指襄阳。

14.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词的开头四句,先写对方行程,再写自己的多病与离愁,暗含蹉跎失志的惆怅。

B.李正之即将远赴蜀地担任要职,作者满含深情地称许友人才华出众,巨笔如椽。

C.作者认为荆楚路上的江山美景都是作诗的好素材,如庐山景、赤壁浪、襄阳月。

D.词的结尾两句,怀念过去与李正之雪中赏梅的情景,表达对友谊的珍惜与赞美。

15.清人陈廷焯《白雨斋词话》评论本词的艺术特色说:“龙吟虎啸之中,却有多少和缓。

”请谈谈你对上述评论的理解,结合具体词句作简要阐述。

(6分)
(三)名句名篇默写(8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赤壁赋》中从听者感受的角度侧面写出箫声凄婉动人的句子是:
“ ,。


(2)《诗经·氓》中,当女主人公对氓彻底失去信心之后,表现出来的是“清醒”与“刚强”。

诗中表现这种性格的两个句子是:“,!”
(3)杜甫《登高》中道出郁积诗人心中的自身之苦和国运之恨,无限悲凉难以排遣的句子是:“,。


(4)屈原在《离骚》中,用“,”两句表达了只要自己的本心确实是美好的,就不要在乎别人是不是了解自己的心志。

三、语言文字运用(18分)
1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叙述了一个带有浓厚西部色彩的荒野求生故事的美国电影《荒野猎人》,成为第88届奥斯卡奖最大赢家,一举获得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和最佳摄影,迪卡普里奥也借此“咸鱼翻身”。

B.中国首个正在开发的深海空间站将让工作人员在近1 000米以下深海中工作生活两个月。

该项目将加强中国在此前未能抵达的海床上勘探开采矿藏的实力,可能在2020年前完成。

C.据相关媒体报道,中国长征五号火箭将于今年年底实现首飞。

它将成为中国建造的运载能力最大的火箭,将通过向近地轨道运送大型部件而在中国建造空间站时发挥至关重要的功能。

D.随着伊斯兰国和塔利班不断侵蚀阿富汗,美国急于寻找新的协助者。

中国早就被视为最有可能提供此类协助的国家之一,2015年中国领导人访美时,美方就不失时机地拉拢中国。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伊拉克国会国防安全委员会主管扎米里说,为了对抗可能遭遇的生化攻击,恐怖组织目前正致力于生产和研发化学武器。

B.上世纪60至90年代,上海滑稽戏发展经历了两个高峰期,不少滑稽戏的“老套子”和剧目都成为各地剧团模仿的对象。

C.石墨烯基础研究在受到重视的同时,还要加强石墨烯的应用研究。

简单重复国外的应用研究,未来可能会在专利方面受制于人。

D.目前我们要做的,就是要严密监测经济运行情况,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把风险和困难降到最低,把握经济发展的主动权。

19.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近年来,中白经贸关系持续快速发展,两国投资和经济技术合作步伐明显加快。

在全球经济复苏乏力的背景下,取得这样的成绩来之不易。

B.坚定不移地利用和保护环境为基础的循环经济之路,确实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是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目标。

C.为了进一步防止某些特效药品价格的虚高,医药部门必须建立和健全一种科学合理的药品价格监督管理的长效机制。

D.以推进“一带一路”倡议为核心的经济战略与以掌控海上问题为核心的安全战略双轨并行,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