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缆过路钢管的规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缆过路钢管的规范
电缆穿越道路,按规定设置,穿越道路后电缆要敷设在人行道上(包括支管)。

敷设电缆时,要采取安全措施。

在设置前,应将光缆敷设方向、管径、间距等与电缆的敷设方向和距离相符。

在人行道上设置时,电缆穿线方向和距离应一致,线径为不小于电缆外径8倍的 PVC管上严禁穿直径大于8倍的金属管或软管(含线缆穿入护套线和电缆夹);且不得穿管接头。

如果需要敷设过路电缆时(如过路敷设电缆穿地沟)对接头的埋设间距不应小于30 cm——50 cm,一般情况下不应小于60 cm;如需敷设过路电缆时,需根据具体情况设置对电缆敷设后接头的埋设间距或对电缆的敷设顺序进行选择。

对已敷设线路或正在敷设线路时设置的金属套管线可采用刚性连接或柔性连接;电缆敷设前应预埋好套管线后在钢管中加一层保护层;电缆敷设后应先与地上管线连接(如有地面管线敷设时),然后再与地上管线连接(如无地面管线时)。

当埋人地下空间时,必须进行临时固定(如:埋设在地下6 m处);在地面上挖有沟时必须埋人地下套管线(沟槽直径:20 mm)。

1.对已敷设线路或正在敷设线路时设置的金属套管线应采用刚性连接或柔性连接;
电缆敷设前应预埋好套管线后在钢管中加一层保护层;电缆敷设后应先与地上管线连接(如有地面管线敷设时);电力电缆穿过路管敷设完毕应进行临时固定(如:埋设在地下6 m处;固定材料厚度和埋设深度不应小于200 mm);当埋人地下空间处必须用临时固定;当埋人地面空间时必须重新开挖地下空间(长度不应小于100 mm,宽度不应小于10 mm));若临时固定位置所需时间超过一个月不间断的话,就必须采用临时支架。

2.电缆过路管应符合下列要求:
①管道的标高:当使用在管沟中时,管沟内应设支管,的间距宜为100 cm;②管沟内应有畅通通畅的排水沟,排水沟深度宜为0.5 m;③管沟内污水不得外溢;④管沟底部须有足够的宽度,并有排水坡度;⑤过路钢管必须具有良好的机械强度和防腐性能,无裂纹、断裂和锈蚀;⑥过路钢管必须能承受交变电流,且允许在50 Hz和110 Hz下长期工作。

3.对已经安装、调试、运行,不能满足《低压配线用 PVC软管和聚氯乙烯保护套管技术条件》(JGJ26-2008)规定的性能和质量要求时,应选用柔性接头。

柔性接头的材料可选用硅橡胶、铜铝铝碳、聚乙烯薄膜等,其质量指标按 GB/T5139-2008的要求。

柔性接头和金属护套线连接时应采用连接接头厂家生产的橡胶密封圈。

刚性连接时,橡胶圈应为圆环形,直径为50 mm,两端应分别对半封死或密封,橡胶圈与软管轴线之间的距离不能小于30 mm。

柔性接头用于电气敷设的同时必须做好防漏工作。

电缆在道路上敷设和拐弯时其转弯半径应满足要求,转弯半径与过路电缆外径一致.转弯半径不宜大于管道全长的1.5倍;且转弯半径不宜大于管全长20%。

由于施工质量导致损坏电缆不能超过管长的1/3。

当电缆长度小于管长时,弯折半径还应适当加大,但在实际施工中弯折不宜太大,以免损坏弯曲处而影响施工质量。

4.因电缆需要在已敷设线路上或正在敷设线路时设置的套管线,应采用刚性或柔性连接,且不得穿管接头。

在设计中,对于已敷设线路或正在敷设线路上设置的套管线,应采用柔性连接;对于已敷设线路或正在敷设线路时设置的刚性连接套管线应采用刚性连接;对于已敷设线路应采用刚性连接;对刚性连接套管线穿管接头时的埋地间距不应小于50 cm。

柔性连接套管不宜穿软管,同时宜采用耐油套管敷设。

柔性电缆可选用铜芯、玻璃钢芯等,并可作为加强材料与其它电缆衔接的保护层;柔性接头宜在同一线路上选用同时或先后采用刚性连接或柔性连接的两种线缆穿接,以减少损耗。

刚性接法敷设时,要将软管从地面用撬棍或机械工具撬开后再插入套管内;刚性接法为减少电缆损耗和避免电缆弯曲损伤铠装外皮等而设计;柔性接法敷设时要将软管从地面用撬棍或机械工具撬开后再插入套管内;敷设距离不超过10 m时,最好使用金属管连接或用铠装保护
层敷设;软管和铠装保护层接头必须可靠连接。

在确定套管线安装方法之前,需认真研究敷设方式、位置、埋人深度、天气条件等有关情况。

软线埋人管道时应有明显标志;铠装保护层接头埋设应有警示说明;钢管埋人深度不得大于管径且不应小于50 mm或电缆的外径(一般为8倍)。

5.电缆穿越城市道路时,应在架空管道上设置电缆过路钢管和桥架,并作好临时固定装置。

电缆桥架后,应沿电缆走道方向敷设。

当架空管道距离过短时,可用桥架的临时固定装置或临时固定钢绳进行固定;若架空管道距离较长,则可采用桥架固定钢绳进行临时固定。

当管道距过近时,使用专用电缆桥架或钢绳进行临时固定;可直接在管段上直接使用桥架固定。

桥架设置位置宜位于行车道上、人行道上等处,并宜采用钢筋混凝土桥架的直径应根据过路电缆的外径确定,一般为80~90 dB (5 m);桥架数量宜为2~3根、宽度20~40 cm。

桥架临时固定装置不得采用与电缆材质相同的材料。

电缆桥架在混凝土地面上固定时应采取临时固定设施如:搭接长度不应小于2 m等;不得进行有缝搭接长度应为2~3米;搭接方法上可采用机械或电焊固定方式。

在城市道路上桥架临时固定装置的设置宜分三步进行:①设置钢管桥架须有可靠的固定方式或固定钢绳等材料进行固定;②待固定安全后须再开挖临时道路进行临时固定;③待固定安全后再开挖临时道路进行临时固定;④当必须挖掘城市道路时需与地上地下建筑物等建立临时安全联接。

如有特殊情况需变更时,双方可协商确定。

6.在地表挖有沟时必须设置电缆过路管口,当管线埋人地下空间时由管线临时固定设施固定安装。

对设置在地面上的过路电缆和敷设电缆的管口,应采用耐热聚氯乙烯管或热熔电缆套管(线缆护套线等)与钢管用热熔连接。

当用管口套管(线缆护套线等)与钢管用热熔或螺纹连接(钢管护套电线等),管口外露电缆和接头等均通过热熔或螺纹固定牢固;电缆和接头不能使用热熔及螺纹方法固定;过路电缆套管线不能用其他方式与其他管道相固定;对已敷设的过路输电线路可采用带防护套的过路敷设电缆钢管;电缆终端头与钢管连接应采用螺纹式或焊接式;过路管口套管线与钢管对接后要采用套管线与钢管相连接;过路管口可采用外露或内螺纹接插方式;过路管口可与电缆同时埋人井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