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应具备十种意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校长应具备十种意识
本人有幸参加由宿州市教育局组织的赴上海校干培训班学习,聆听多位专家、教授的讲座,收获颇丰,受益匪浅,特别是对校长角色的定位有了更深的理解。
我认为,作为校长应具备十种意识:
一、质量意识。
学校的根本任务在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胡总书记在2010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要把提高教育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核心任务摆在各级各类教育突出的位置,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
”因此,校长要把抓质量作为学校工作的重心抓紧、抓实、抓好,要从片面追求升学率向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转变,使之成人成才。
二、教师意识。
教师是学校的主人,是教学的主体,学校管理“以人为本”首先应“以教师为本”,将学校发展的需求转化为教师的需求和追求,才能有效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体现教师自身的价值和理想。
校长应在思想上引领、生活上关心、工作上爱护、成长上帮助,为教师发展提供需要和平台。
三、教研意识。
教育科研是教育发展的第一生产力,是提高教育整体水平的有效措施,是实现教育创新的必由之路。
教育科研不但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水平、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教育科研还可以育师、可以增智、可以怡情。
校长要充分发挥教科研的作用,以此作为打造精英团队、培养名师、创建名校的有效手段,抓实、抓新、抓出成效。
四、课堂意识。
课堂教学是学校育人的主阵地,教育的根本在课堂,抓住课堂就等于抓住了教育教学的主动权和指挥权。
校长要力所能及地走进课堂,兼课、代课、听课。
特别是校长的听课具有示范性和导向性,也是校长敬业、爱业、务实、求真的工作作风体现。
不听评课、不常听评课的校长,在教师面前说话是无力的。
因此,校长可以不代课,但不能不听课;可以不评课,但不能不观课。
五、安全意识。
安全责任重于泰山。
生命不保何谈教育?学校安全无小事。
校长要时时绷紧学校安全这根弦,要注重师生的安全常识宣传,要加强对学校各个环节安全管理的指导,要切实承担起学校安全工作的责任。
做到教育不断,管理不懈,演练不停,警钟长鸣。
六、生源意识。
日益激烈的生源竞争和新一轮读书无用论的思潮,已成为学校,特别是农村公办学校控辍保学的最大障碍。
无生源即没有经费,无生源即没有教师,无生源即没有学校。
校长应把此作为学校兴衰的大事去想、去抓,要通过提高质量保生源,有效控辍稳生源,创建特色引生源。
七、环境意识。
校园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两个方面。
校长在注重学校硬件建设的同时,更要注重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建设传承了学校发展的历史,浓缩了学校发展的成果,呈现了学校的精神面貌,展示了学校的发展方向和目标追求,是特色学校创建的具体表现。
同时,环境可以养眼,环境可以悦心,
环境可以怡情,环境可以教育人,环境可以引领人。
八、民主意识。
公平、公正、公开是学校管理的必然要求。
集思广益、公开透明、公正廉洁是实现领导集团化的有效途径。
校长应依靠大家的智慧和力量,抓管理促发展,抓特色促提升。
凡事请大家商量,凡事由大家决策,凡事靠大家执行,凡事让大家明白,一个立足本职、积极进取、敢于实践、勇于创新,且具有较强凝聚力的团队就不难形成,主体、主动意识就会增强。
九、学习意识。
学校是学习的空间,学习就意味着教育。
学习可以增知,学习可以益智,学习可以启慧,学习可以厚德,学习可以怡情。
作为校长,要在不断的学习中丰富知识、积累经验、更新观念、转变思路、寻求方法、解决问题,让学习伴随一生。
十、反思意识。
反思能积累经验,反思能避免失误,反思能促进成长,反思能推动工作,反思能不断创新。
反思是一个人善于总结、警醒自己、提升自我的有效方法,对自身发展和素质提高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校长要带头反思自己的工作,反思自己的行为。
有反思就有收益,有反思就有改进,有反思就有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