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园大班博物馆主题活动设计与开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幼儿园大班博物馆主题活动设计与开展
幼儿园背景下的节日体验活动,是指以幼儿为主体,以幼儿园渗透式领域的主题为背景,挖
掘其相关的节日范畴,并按照节日的核心意蕴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组织幼儿开展认知体验、欣赏参观体验、动手制作体验、家园互动体验等多种方式的活动,是幼儿在亲历过程中付诸
实施,从而获得知识、技能、情感、态度、方法等经验的完整过程。
我园以世界节庆活动为
载体,实现幼儿快乐学习的同时,促进其全面发展。
一、选材与幼儿年龄特点相结合
博物馆作为整个人类社会经济、政治、精神文化发展的缩影,从各个角度有展示了国家的历
史进程、社会的发展方向以及文化发展状况,是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写照,更是对未来发
展愿景的期待。
据考察最早的博物馆是公元前280年的亚历山大博物院,是人类进行科学研究、知识传播的综合性活动场。
随着社会进步和文化需求,博物馆的功能从传统的学校教育
补充功能逐渐走向社会、社区和家庭,突出了教育的普众化和普通化,它包含了科学、艺术、社会、人文等元素,是人类发展进程的产物。
《纲要》中指出: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
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
大班的孩子有良好的语言
表达能力,更有强烈的求知欲、探索欲。
而世界博物馆日正是一个满足大班幼儿需求的节日,它能给幼儿带来感官刺激,让幼儿更好地进行观察、探索、互动、体验等,所以我们选择以
世界博物馆日为载体,为幼儿创设自由探索、自主学习的空间,使之能体会节日价值的同时,促进去全面发展。
二、主题与幼儿兴趣经验相结合
世界博物日是一个有文化底蕴的节日,那么怎么让孩子理解其文化内涵,感受节日意义呢?
我们选取了益于孩子的部分来开展相关课程活动,让孩子由浅入深的认识这个节日,引领孩
子探索节日内涵。
(一)通过绘本,理解“收集”,铺垫主题
收集是什么?“收”就是藏或放置妥当,“集”就是聚合、会合,连起来的意思就是将一些事物
聚集在一起。
那么谁会收集?收集什么东西?为什么要收集呢?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开展了
绘本《收集东收集西》,故事中谁都爱收集,哥哥爱收集蓝色的东西;奶奶爱收集木屐;秋
天爱收集落叶;乌鸦爱收集怪东西……因为喜欢而收集,因为爱而收集,因为天性而收集,因为大自然而收集。
通过绘本孩子们理解了“收集”,那么在生活中你喜欢收集吗?会收集些什么呢?逸怡说:“我喜欢收集立体的拼图,我想收集齐唐僧四师徒,现在还差一个猪八戒。
”恒恒恒说:“我喜欢
收集乐高,我们家有个柜子专门放的乐高作品。
”宸宸说:“我喜欢收集花瓣,我会把它们放
在我的书里、柜子里。
”……“是的,除了你们爱收集,你们的爸爸妈妈肯定也喜欢收集吗?”
我将活动延伸至家庭,让孩子带着这个疑问采访了一下爸爸妈妈,结果收到的回复也各不相同。
有的妈妈喜欢收集面膜,家里有许多不同品牌、不同功效的面膜;有的爸爸爱收集球衣,藏品中有好几件国外球星的球衣;有的妈妈喜欢穿裙子,家里有很多不同款式、不同颜色、
不同季节、不同材质的裙子;还有的爸爸喜欢玩游戏,也喜欢收集游戏机,据小朋友说一些
游戏里的装备还可以卖钱呢……听到这些千奇百怪的收集爱好,小朋友都发出了惊叹声,对收集有了新认识——收集是因为想要美丽,收集还可以赚钱。
通过这本绘本,我们让孩子了解
到了收集意义,知道收集品的多样性、收集者的多元性、收集目的的价值性,更好的为世界
博物馆日做铺垫。
(二)通过课程,认识“四大博物馆”,引出主题
世界有著名的四大博物馆,分别是法国卢浮宫、英国大英博物馆、俄罗斯艾尔米塔什博物馆
和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这四大博物馆被称为世界四大艺术殿堂。
刚出示博物馆建筑外形时,
小朋友就开始惊叹,再听到博物馆的“年龄”和欣赏了里面的藏品时,都觉得非常奇妙,为什
么这些事物的“年龄”这么“老”,还能这么漂亮呢?不可否认的是,不管是外形建筑还是里面
的艺术藏品,都是西方人类艺术发展的瑰宝,他们都非常珍视、爱惜,每年还要花费大量的
人力、物力进行维护,甚至在国外有一种历史悠久的职业——艺术修复师,从中体现了西方
人对艺术的尊重、保护和传承。
通过这些讲解小朋友们不光领略了西方艺术文化,还知道博物馆是汇聚许多珍贵艺术藏品的
地方。
(三)通过谈话,了解中国“宝贝”,深入主题
国外的博物馆收藏了这么多的宝贝,我们中国有吗?答案是肯定的。
最近正好有一个关于以
博物馆为主题的综艺节目,叫国家宝藏。
利用谈话和中午休息时间,我们一起欣赏了许多中
国宝藏的“前世今生”,探索了许多宝藏的文化内涵。
其中最让小朋友印象深刻的是宋代王希
孟的《千里江山图》,不论是从画卷的宏大、画作的技法还是画的用色都让小朋友的惊叹。
节目着重讲解了中国古代山水画的颜料,通过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国画颜料技艺传承人仇庆
年先生的讲解和现场演示,我们了解到原来古代绘画的颜料大部分都是从宝石、贝壳、矿石
中提取出来的,而且还是要高档的上品宝石,一些有瑕疵的宝石才是制作首饰的。
宝石、贝
壳制作颜料打开了小朋友认知的新世界,充分体现了古代人对于艺术的追求远高于生活,从
细小的颜料使用就已经达到了吹毛求疵的地步,而正是这种热切、专注的追求,才能留给我
们这么多传世的“宝贝”。
通过观看节目,我们可以知道博物馆的每件艺术藏品都必须经过艺
术家千万次“试炼”,从中激发了孩子对博物馆的敬畏之心和好奇之心。
随着主题的推进,我们将节日主题贯穿、深挖,让孩子从理解到感受,从欣赏到体验,而后
辐射至家庭。
我们将博物馆主题内容为载体贯穿了幼儿的一日生活,重点关注幼儿的主动探
究和艺术欣赏能力,使幼儿在了解博物馆主题的同时,有进一步探究的欲望。
三、活动与幼儿实践体验相结合
通过相关的知识补充,我相信小朋友对博物馆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博物馆的分类可不止这
些文物展示型的,还有许多主题博物馆,比如日本的Hello Kitty博物馆,里面展品有毛绒玩具、餐盘、包包,只有跟Hello Kitty有关的物品都可以在里面找到。
印度的苏拉布国际厕所
博物馆(Sulabh International Museum of Toilets),源于印度推广厕所文化,里面陈列了许多
的马桶,从中可以了解马桶的发展史。
还有一座甜味十足的博物馆——德国的巧克力博物馆,里面有巧克力发展和制作的过程,还能品尝各种口味的巧克力。
俗话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听了这么多有趣的博物馆,你想来组建一个博物馆吗?珊珊说:“真的吗?我们也可以建博物馆。
”玮玮说:“那行,我们也来建一个。
”我的建议,犹如“火上浇油”,更
进一步提高孩子对博物馆的积极性。
通过商讨,我们将主题定义在小朋友喜欢的魔方上。
(一)认识魔方,收集各种各样的魔方
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开展魔方博物馆必须先认识魔方、收集魔方。
“你知道哪
些魔方?”我问。
轩轩:“魔方就是方的呗。
”恒恒是个魔方小高手,“不对,魔方有二阶魔方、三阶魔方、还有许多异型魔方。
”“是的,魔方有很多种类,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我边说边出
示魔方的图片。
小朋友看着这么多种类的魔方,喜欢极了,我趁着他们热情高涨之时提出了
一个建议“你想有一个自己的魔方吗?”“老师,老师我家里有。
”彤彤说。
“我们家可没有。
”
尧尧说。
“没关系,家里有的我们可以带来,喜欢的也可以请爸爸妈妈帮你们买一个。
”我说。
班级里瞬间刮起了魔方热潮,平时“舞刀弄剑”的孩子们都安静下来,开始摆弄起魔方。
这次谈话成功的让幼儿对魔方产生了好奇心,激发了幼儿想要魔方的意愿,为建设博物馆做
了前期的铺垫。
(二)还原魔方,开展魔方PK赛
魔方收集的差不多了,可随之而来的问题也凸显出来了。
“老师,我这个(二阶魔方)乱了,我想把它还原。
”琪琪说。
“我的(三阶魔方)也是。
”馨馨说的。
俗话说:授之于鱼不如授之
于渔,我们一起来学拧魔方,这样你们自己就能还原魔方。
班级里两位老师分工,一位老师
教授二阶魔方,一位老师教授三阶魔方,从易到难,先还原一层,再尝试还原两层,小朋友
学得可认真了。
看着小朋友拧魔方日渐熟练,我们班级来一场PK赛吧。
规则:二阶魔方要去还原一层;三
阶魔方要求还原同色块的“十”字。
一场魔方PK赛在班级拉开了帷幕,随着赛事的推进,很快班级就决出了二阶魔方和三阶魔方的冠亚季军,值得一说的是恒恒小朋友获得了二阶魔方和
三阶魔方的双冠军,真棒!我们将这一好消息分享给家长,家长们都为这些能干的小朋友喝彩。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活动中幼儿对魔方的喜爱日渐加深,所以在学习还原魔方中也表现
出了积极主动,而且乐此不疲地练习(打乱—还原),从中体验成功的喜悦感。
而后我们将
活动进行提升——开展比赛,用PK的方式为孩子还原魔方能力进行数字化,让家长在了解孩子能力的同时,分享孩子成功的喜悦。
(三)展示魔方,创设魔方博物馆
小朋友对魔方的喜爱日渐增长,我们的魔方博物馆也开张了。
魔方博物馆的环境是幼儿和教
师共同设计和创建的,充分体现出幼儿的主体地位,教师在幼儿的创造和表征上进行环境规划。
里面陈列了两个班的小朋友共同收集的魔方,有大小块不同的镜面魔方、有四阶魔方、
还有金字塔魔方,幼儿可以在里面看一看、玩一玩,进一步体验魔方的多样性,感受魔方的
乐趣。
日本早期教育家木村久一说过:“如果孩子的兴趣和热情一开始就得到顺利发展的话,大多
数孩子将会成为英才或天才,这就会早期教育。
”世界博物馆日的主题活动渐渐进入了尾声,但小朋友们对于博物馆的好奇并没停止,我相信这将成为他们继续探索的动力,使之了解更
多的博物馆,感受更多不同的文化内涵。
【参考文献】
《儿童主题博物馆》宋宜、霍力岩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