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米东区部编版五年级下册期末考试语文试卷[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米东区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五年级语文质量监测试卷基础知识
1.读句子,看拼音,写词语。
(1)我们祖国的领土是shén shèng( )不可qīn fàn( )的。
王继才、王仕花夫妇守岛卫国32年,他们的精神令我们sù rán qǐ jìng( )。
(2)祖父的园子chéng( )载了作者许多美好的记忆。
在花丛间捉hú dié( ),在草地上逮mà zha( ),在园子里xiā nào( )……
2.辨字组词。
拔( )寨( )纽( )腕( )钩( )
拨( )赛( )扭( )碗( )沟( )
3.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玷污(zhān)阴谋(móu)爵位(jué)发怔(zhèng)
B.窈窕(yáo)污秽(huì)纽约(niǔ)擂鼓(léi)
C.侨眷(juàn)牛犊(dú)弓弩(nǔ)踌躇(chú)
D.筹备(chóu)扳平(bǎn)无垠(yín)金钗(chāi)
4.下面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脚力航行船稍端庄
B.绝活鼓点耻笑笼罩
C.蜻蜒紧急签字手法
D.辽阔停伯接触附庸
5.按文字字体的演变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A.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
B.甲骨文金文篆书楷书隶书
C.甲骨文金文隶书篆书楷书
6.给下面句子选择正确的描写方法。
(填字母)
A.动作描写B.语言描写C.心理描写
D.外貌描写E.神态描写
(1)“儿子活着不能相见,就让我见见遗骨吧!”毛主席想。
( )
(2)石猴喜不自胜,急抽身往外便走,复瞑目蹲身,跳出水外。
( )
(3)“向海里跳!快!不跳我就开枪了!”( )
(4)他愣住了,蓝色的眼睛里闪出一丝惊疑。
( )
(5)头不很大,圆眼,肉鼻子,两条眉很短很粗,头上永远剃得发亮。
( )
7.写出下列句子中划横线词语的反义词,使句意完整。
(1)( )的梅花又开了,让我想起了漂泊他乡,葬身异国的外祖父。
(2)不同于国民党的阔绰,( )的生活,是我们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
(3)金色的晚霞铺在西天,远处偶尔传来汽笛声,接着又是一片寂静,漆黑的夜晚过后,( )洒满东方。
(4)手术台上,沃克医生惊讶地看着( )的刘伯承,心中满是感慨。
按要求仿写句子。
8.两边的建筑飞一般地倒退,我们的眼睛忙极了,不知看哪一处好。
(动态描写)
9.这个体操运动员在高低杠上的动作真灵巧,就像敏捷的猴子在树干间攀援、穿行。
(比喻句)
10.八月,天多热。
鸡热得耷拉着翅膀,狗热得吐出舌头,蝉热得不知如何是好。
冬月,天好冷。
,,。
11.几十年,几百年,几千年,时间一转眼就过去了,成千上万只绿翅膀的苍蝇和八只脚的蜘蛛来了又去了。
(仿照例句,写出自己关于时间很快或者时间很慢的内心体验。
)
12.积累运用。
(1)“慈母手中线,”写出了母爱的伟大;“人有耻,则” “ ,小人长戚戚”阐述的则是人生哲理。
(2)古代诗人有很多诗句都赞美了祖国的大好河山,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一诗中的“ ,”描绘了黄河和华山:翁卷在《乡村四月》里用
“ ,”描绘了四月的乡村美景。
(3)本学期我们认识了的刘伯承;的刷子李;的严监生。
(4)《景阳冈》选自第二十三回,作者是。
在这部名著中,我最喜欢
这个人物,因为。
阅读理解
课内阅读
自相矛盾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
”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
物无不陷也。
”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
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
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13.本文选自《》。
14.解释加点词语意思:
或曰( )不可同世而立( )
15.“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这句话的意思是:
16.“其人弗能应也”的原因是:
17.假如你是楚国商人,你该怎样来推销你的矛与盾?
18.这则寓言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雪中送炭
在长征路上,有一次我不小心(跌倒)下河去。
醒来时,已经(靠躺)在铺上了。
同志们告诉我,毯子和被子被水冲走了。
这下可糟了!这么冷的天,夜里没盖的怎么办呢?
过了一会儿,毛主席的警卫员来了。
警卫员说:“傅医生,你跌坏了没有?主席派我来看你。
”
主席怎么知道?还派人来看我,我心里一阵热,立刻(坐站)了起来,急忙说:“没什么,你请主席放心吧!”
警卫员又指着手里的被子说:“这是主席叫我送来的。
”
被子!送给我?这哪儿行呢?长征途中每人带的东西很少。
毛主席也只有一条毯子,怎么能抵严寒呢?不管我怎么说,警卫员还是把被子(盖放)在我身上。
我双手抚摸着柔软的被子,一股暖气从手上直流到全身。
我越想心里越温暖,就好像太阳晒在我身上一样暖和。
19.在文中括号里选择合适的词语打“√”。
20.“这下可糟了!”中的“糟”表现在。
21.将“毛主席也只有一条毯子,怎么能抵严寒呢?”这个句子换一种表达方式而不改变其句意。
22.从文章的内容可以看出,《雪中送炭》中的“雪”在文中指,“炭”指。
23.读了这篇短文后,你有什么话想对毛主席说呢?请你写下来。
24.习作。
1.我们身边有形形色色的人,选择一个人,运用学过的描写人物的方法,具体地表现人物特点。
2.写一件自己成长过程中印象最深的事情,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记录自己真实的感受。
要求:①从以上两个题目中任选一个来写;②题目自拟,不少于450字。
1.神圣侵犯肃然起敬承蝴蝶蚂蚱瞎闹
【详解】本题考查词语拼写能力。
解答此题时,要认真读给出的拼音,明确要写的词语,写完后再次检查是否有误,书写时要注意笔画与笔顺,一定要做到工整、规范、正确。
书写时注意
“侵”“肃”“然”“承”“蝴”“蝶”“瞎”“闹”的正确写法。
2.拔牙村寨纽扣手腕鱼钩拨动比赛扭打
饭碗山沟
【详解】本题考查形近字组词。
拔可组词拔牙、拔草、拔掉、拔出等。
拨可组词拨门、拨船、拨开等。
寨可组词村寨、山寨、寨子、水寨等。
赛可组词比赛、赛跑、赛事、预赛等。
纽可组词秤纽、印纽、纽带、枢纽等。
扭可组词扭头、扭曲、扭打、扭捏等。
腕可组词手腕、腕子、口腕等。
碗可组词饭碗、茶碗、碗里等。
钩可组词鱼钩、钩子、竖钩等。
沟可组词山沟、水沟、河沟等。
3.C
【详解】本题考查字音的辨析。
A.玷污(zhān)——diàn;
B.窈窕(yáo)——yǎo;
D.扳平(bǎn)——bān;
故选C。
4.B
【详解】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字词拼写的掌握.同时需要加强学生对字词的记忆。
A.“船稍”改为“船艄”
C.“蜻蜒”改为“蜻蜓”
D.“停伯”改为“停泊”
5.A
【详解】本题考查汉字演变的顺序。
结合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我爱你,汉字”可知,汉字的演变顺序为: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
故选A。
6. C A B E D
【详解】本题考查描写手法的辨析和应用。
解答此题,要注意结合句意和句中的关键词作答。
动作描写是刻画人物的重要方法之一。
人物的每一行动都是受其思想、性格制约的,因此,具体细致地描写某一人物在某一情况下所作出的反应──主要是动作反应,就势必显示出了
这一人物的内心活动、处世态度、思想品质。
成功的动作描写,可以交代人物的身份、地位,可以反映人物心理活动的进程,可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有时候还能推动情节的发展。
语言描写是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
语言描写包括人物的独白和对话。
独白是反映人物心理活动的重要手段。
对话可以是两个人的对话,也可以是几个人的相互交谈。
描写人物的语言,不但要求做到个性化,而且还要体现出人物说话的艺术性。
成功的语言描写总是鲜明地展示人物的性格,生动地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深刻地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
心理描写是指在文章中,对人物在一定的环境中的心理状态、精神面貌和内心活动进行的描写。
是作文中表现人物性格品质的一种方法。
最常用的是描写人物的内心独白,写出人物的所思所想,让人物一无遮掩地吐露自己的心声,说出他的欢乐和悲伤、矛盾和愁郁、忧虑和希望,使读者穿透人物外表,看到人物的内心世界。
同时也突出文章的中心或表明人物的品质或情感。
外貌描写:即是从人物的体貌特征(包括人物的容貌、衣着、体型、姿态等)进行描写,以
揭示人物的思想性格,表达作者的爱憎,加深读者对人物的印象。
神态描写专指脸部表情,描写时要用表示表情、神态的词语,例如哭丧着脸,专注的神情等。
神态描写主要描写的是脸上的表情。
(1)结合“毛主席想”可知这是心理描写。
(2)结合“抽身、走、蹲、跳”等动词,可知这是动作描写。
(3)结合句意及句子特点,可知这是语言描写。
(4)结合“蓝色的眼睛里闪出一丝惊疑”可知这是神态描写。
(5)由句意可知这是外貌描写。
7.家乡清贫朝霞镇定
【详解】本题考查反义词的掌握。
(1)他乡:指异乡,家乡以外的地方。
结合“梅花又开了”可知,其反义词有“家乡、故乡”。
(2)阔绰:指排场大,生活奢侈。
结合“不同于国民党的阔绰”可知,其反义词有“拮据、清贫、穷苦”。
(3)晚霞:指傍晚日落前后的天边出现的五彩缤纷的彩霞。
结合“漆黑的夜晚过后”可知,其反义词有“晨曦、朝霞”。
(4)惊讶:指惊异,惊奇。
结合“沃克医生惊讶地看着刘伯承”可知,其反义词有“镇定、沉稳、平静”。
8.蚂蚁们成群结队地来个大迁移,每只蚂蚁都奋力地扛着比自己大几倍的东西,把家从低洼的地方搬向高处。
9.雨点落在玻璃上,就像是天空中的音符,轻轻地跳跃着。
10.小朋友冷得穿上了厚厚的棉衣青蛙冷得开始了冬眠小狗冷得蜷缩着脖子11.一天,两天,十天,一个月,快乐的春节假期一转眼就过去了。
我感觉还没有玩够,就又到了要上学的时候了。
【解析】8.本题考查仿写句子。
从例句“倒退”“看”可知运用了动态描写,据此运用动态描写自己熟悉的场景即可。
示例:鸟儿们都盘旋在天空中,一边唱着,一边从这棵树飞到那棵树。
一会儿又“哄”地一声从树上飞起来,消失在视线中。
9.本题考查仿写句子。
例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体操运动员在高低杠上的表演,比作猴子在树林间攀缘、穿行,生动形象地表现出运动员动作灵巧。
仿写时注意用上比喻的修辞。
示例:弟弟在水里快活地游着,就像一条活泼的小鱼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
10.本题考查仿写句子。
原句用排比的修辞手法描写了天热时动物的表现,突出了天“热”的特点。
仿照原句,结合生活体验写出天气冷的特点,注意运用排比修辞手法。
示例:冬月,天好冷。
狗熊冷得躲进了山洞,兔子冻得不敢出来,松树冷得直打哆嗦。
11.本题考查仿写句子。
观察所给例句,将很长的时间写得很短,结合具体的事例,把自己感觉时间很慢或很快的内心体验写下来即可。
示例:二十分钟,一个小时,两个小时,整整一个下午,时间悄然而逝。
我和小云依然沉浸在《哈利波特》的奇幻之旅中无法自拔。
12.游子身上衣能有所不为君子坦荡荡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意志坚强技艺高超胆小吝啬水浒传施耐庵武松他不仅勇敢,武力又高,是马下五虎将之一【详解】(1)本题考查名篇名句默写。
书写时注意“游”“身”“能”“荡”的正确写法。
(2)本题考查诗句理解。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意思是:三万里长的黄河奔腾向东流入大海,五千仞高的华山耸入云霄触青天。
此句意境阔大深沉,一横一纵,北方中原半个中国的形胜,便鲜明突兀、苍莽无垠地展现出来了,奇伟壮丽的山河,标志着祖国的可爱,象征着民众的坚强不屈,表达了诗人对收复失地的盼望,实现祖国统一的心愿。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意思是:山坡田野间草木茂盛,稻田里的水色与天光相辉映。
天空中烟雨蒙蒙,杜鹃声声啼叫。
诗人以清新明快的笔调,描写了江南农村初夏时节的旖旎风光,形象地描绘出雨丝之纤细、轻柔,塑造了一个悠远的意境,流露出诗人的赞美之意。
(3)本题考查人物形象分析。
《军神》写了刘伯承将军年轻时有一次眼睛负重伤后,坚持不用麻醉药,忍受巨大疼痛接受手术治疗的故事,表现了“军神”刘伯承坚忍不拔的钢铁意志。
《俗世奇人》讲述了刷子李虽然是生活于市井里巷的凡夫俗子,可他又是“俗世”中的“奇人”,刷墙的技艺高超的故事。
《儒林外史》中严监生虽拥有十万银子家产,却极度吝啬;临死,见灯盏内点着两根灯草,恐耗油过多,伸出两个指头,迟迟不肯断气,直到其妾揣知其意,挑掉一根,始点头死去。
(4)《景阳冈》选自我国著名古典小说《水浒传》第二十三回,作者是施耐庵。
选择《水浒传》中最喜欢的人物,说明喜欢的原因即可。
例如:我最喜欢宋江这个人物,因为他谦虚谨慎,疏财仗义,任人唯才,具有高超的组织管理才能和军事指挥才能。
13.韩非子·难一14.有的人存在15.如果用您的矛刺您的盾,结果会
怎么样呢?16.既卖矛又卖盾的人,说自己的矛可以刺破所有的盾,自己的盾可以抵挡所有的矛,当别人问道如果用他的矛刺他的盾会怎么样,卖主不能自圆其说,处于尴尬局面,无法回答。
17.我会说我的矛是非常锐利的武器,是你战场杀敌的好帮手。
我的盾非常坚固,可以在现场上有效保护自己,一起买回去,既可防身又可杀敌。
18.这则寓言告诫人们要讲求实际,恰如其份,切不可有市侩习气,言过其实,自吹自擂。
还告诉人们,说
话、做事都要实事求是,凡事三思而后行。
说话或做事要前后一致,免得最后到了难以自圆其说的地步,被人问得哑口无言。
【解析】13.本题考查作品出处。
自相矛盾是一个寓言故事演化而成的成语,最早出自《韩非子·难一》
14.本题考查文言文字词翻译。
“或”在本文中指“有的人”,“立”在本文中表示“存在”,全句意思是“不可能同时存在于这个世界上”。
15.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
以:用。
陷:刺破,这里有“穿透”、“刺穿”的意思。
全句翻译为:如果用您的矛刺您的盾,结果会怎么样呢?
16.本题考查了对文章的理解能力。
结合“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
’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
’”可知,因为他把自己的矛和盾都夸大到了一个绝对的程度,前后矛盾,使自己不能自圆其说。
17.本题考查表达能力。
首先理解文中卖矛和盾的人的做法错在自相矛盾,自己卖矛和盾的时候要避免这样的错误。
可以说:我的矛和盾是世界上的绝配,我的矛除了我手里的这把盾,别的盾都可以穿破,我的盾除了我手里的矛谁也打不烂,所以这是绝配。
18.本题考查文言文的主旨。
这则寓言讲的是一个楚国人同时夸耀自己的矛和盾,因为互相抵触而不能自圆其说而被世人笑话的故事。
这则寓言告诉了我们说话、办事要实事求是,不要言过其实,自相矛盾。
【点睛】参考译文:有一个楚国人,既卖盾又卖矛。
他夸耀自己的盾,说:“我的盾坚固无比,没有什么东西能够穿透它。
”又夸耀自己的矛,说:“我的矛锋利极了,任何坚固的东西都穿得透。
”有人问他:“如果用您的矛刺您的盾,结果会怎么样呢?”那人一句话也回答不上来。
什么都不能刺穿的盾与什么都能刺穿的矛,不可能同时存在于这个世界上。
19.跌躺坐盖20.毯子和被子被水冲走了21.毛主席也只有一条毯子,抵不
了严寒。
22.毯子和被子被冲走,寒夜里没盖的毛主席送来的被子
23.示例:毛主席关心战士,真是伟大的领袖。
【解析】19.略
20.略
21.略
22.略
23.略
24.例文1:
我印象最深的人
在我的印象里,有聪明的人,有狡猾的人,有善良的人。
但是有一个人就像夜空中闪闪发光的星星一般,每当想起来就让我感慨万千,惭愧不已。
那是一个寒冬腊月的下午,鹅毛般的大雪铺天盖地,要过年了,马路上的车和人都非常少。
我在公交站等车,好冷啊!尽管包得很严实,还是觉得冷嗖嗖的风直往身上钻,我不住的跺着脚,想让身体暖和一些,等车的人很少,只有两三个,有一个小朋友和我年龄差不多大,穿一件很旧的红棉衣,脚上穿一双很少见的布棉鞋,都湿透了,也没戴帽子和手套,脸冻得通红,手上拎着一兜小朋友们都爱吃的零食,她一会把袋子打开看看又系上,一会又把袋子放到鼻子边闻闻,最后拿出来一包看是想要打开吃掉,可是犹豫了半天又依依不舍地放进了袋子里,我心里想,她平常肯定很少有机会吃零食,才一副又想吃又舍不得吃的样子。
我一边等车一边四处张望,突然看到后边的墙角处蹲着一个乞丐,浑身脏兮兮的,穿着单薄的衣服,两只手冻得又紫又肿,看不出年龄,嘴里不停地在说:“行行好,给我点吃的吧!”我使劲捏了捏兜里的两根热乎乎,香喷喷的烤肠赶紧转回头。
这时,小朋友也看到了那个乞丐,她紧紧的抱着袋子,脸上显出犹豫不决的神情,我想她一定舍不得给,不远处有辆公交车正穿过茫茫的雪雾由远驶近,小朋友像是下定了决心,她抱着袋子飞快的跑到乞丐面前一放,又飞快的跳上了驶来的公交车,我看到了车窗后面小姑娘的眼睛在死死的盯着那袋零食。
小朋友用她的实际行动告诉了我怎样做一个高尚的人,就像有一首歌里唱的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
例文2:
那一刻,我长大了
人生中总会有一些难忘的事情,我也不例外。
而使我终生难忘的,却是一次不愉快的回忆。
那一次,我独自走在放学的路上,看见道路的一旁有一棵梨树。
上面那黄嫩嫩、水灵灵的梨儿,使我不禁心中一阵欢喜。
我记得这梨树好像是小卖部的主人老王伯伯种的。
“没关
系,反正树上这么多梨呢!”我心里想着,手不知不觉地伸了上去,摘下了两个硕大的梨子、我小心地把梨装进书包里,满心欢喜,像一只小鸟似的飞回了家。
爸爸打开门,一眼就看到了我的包鼓起的那一大块儿。
“那是什么?”爸爸把声音压得很低。
“梨!”我欢快地告诉爸爸。
“哪儿来的?”“在老王伯伯的那棵梨树上摘的。
”我满不在乎地回答。
你为什么偷别人的东西?爸爸的眼神像箭一般,让我不敢看一下。
我马上感觉到形势不妙,老老实实站到了爸爸面前,恨不能把头低到胸脯上,等待着一场暴风雨的来临。
谁知,爸爸心平气和地说:“乱拿别人的东西不是一个好习惯,现在的小偷就是小时候像你一样,爱偷别人的小玩意儿,现在是两个梨,将来就可能是一筐梨,甚至是更贵重的东西!快给人家还回去!”爸爸的声音虽不高,每一个字却像一条鞭子,抽打着我的心。
“爸爸……”“快去!”爸爸用两个字拒绝了我的请求。
我的话还未说出口,就被这两个字顶了回去。
我手中拿着这两个梨,它们仿佛有千斤的重量,压着我的心。
我实在没有勇气面对小卖部的老王伯伯。
我走到梨树边,四处张望没有一个人,才放心地把梨子放在了树下的草地上。
风吹着梨树的叶子沙沙地响,那千斤的重量也随风而去,我心里轻松多了,几乎是一路唱着歌回到了家。
那一刻,我发现自己好像长大了不少,觉得自己突然成熟了许多。
我永远不会忘记爸爸对我的教诲,每次想起我都会提醒自己:“做一个光明正大的人,做光明正大的事,我长大了,我再也不是小孩子了!”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
习作1:本次习作是自命题作文,要求写一个特点鲜明,让你印象深刻的人,可以是小区里的志愿者,逆行而上的白衣天使,守卫边疆的战士,关心呵护我们的父母,可亲可敬……先拟题目,确定自己写的是谁,再运用学到过的描写方法,通过典型的事例来突出他的特点,注意语句要通顺,要有真情实感。
作文构思:
开头:开篇点题,点明所写的人有什么特点。
中间:以典型的事例来描写,可以运用描写人物的方法(抓住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和心理等方面)来描写,主要是突出人物的特点。
结尾:抒发自己真实的感受。
习作2:本题考查话题习作。
本次习作让写一件成长过程中印象最深的瞬间长大的事情,习作时选择成长过程中印象最深刻的事情,要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要把自己受到触动,感到长大的那个瞬间写具体,如引发心灵的触动,让自己明白某些道理,感觉长大了,在习作中
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可以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把事情的前因后果叙述完整。
一般详写事情的经过,略写起因和结果,让读者很快清楚事件的主要环节,可以运用多种描写方法进行细致描写,把事情的重点部分写具体,结合这篇文章的主题,我们可以多运用心理描写,写清自己的心理感受。
作文构思:
开头:点名写清印象中自己觉得自己长大了的事。
中间:交代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结尾:抒发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