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铜填充层的Ti-15-3钛合金与304不锈钢电子束焊接过程中的温度与应力场(英文)

合集下载

关于钢和钛合金的异种焊接

关于钢和钛合金的异种焊接

钛合金焊接1钛的特性对钛焊接的影响1)氧和氮的影响。

氧和氮间隙固熔于钛中,使钛晶格畸变,变形抗力增加,强度和硬度增加,塑性和韧性却降低,焊缝中含焊氧、氮是不利的,应设法避免。

2)氢的影响。

氢的增加会使钛的焊缝金属冲击韧性急剧下降,而塑性下降少许,氢化物会引起接头的脆性。

3)碳的影响。

常温下,碳以间隙形式固溶于钛中,使强度增加,塑性下降,但不如氧、氮明显,碳量超过溶解度时生成硬而脆的TiC,呈网状分布,易产生裂纹,国标规定钛其钛合金中碳含量不得超过0.1%,焊接时,工件及焊丝的油污能增加碳含量,因此焊接时需清理干净。

2钛及钛合金的焊接性1)气孔的产生。

钛及钛合金焊接时最常见的缺陷是气孔,主要产生在熔合线附近。

氢是形成气孔的重要原因,在焊接时由于钛吸收氢的能力很强,而随着温度的下降氢的溶解度显著下降,所以溶解于液态金属中的氢往往来不及逸出形成气孔。

2)接头的脆化问题。

在常温下,钛与氧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膜,从而使其具有高的化学稳定性与耐腐蚀性。

在施焊过程中,焊接温度高达5000~10000℃,钛及其合金与氧、氢和氮发生快速反应。

据试验,钛合金在施焊过程中,温度在300℃以上时能快速吸氢,4 50℃以上时能快速吸氧,600℃以上时能快速吸氮。

而当熔池中侵入这些有害气体后,焊接接头的塑性和韧性都会发生明显的变化,特别是在882℃以上,接头晶粒严重粗大化,冷却时形成马氏体组织,使接头强度、硬度、塑性和韧性下降,过热倾向严重,接头严重脆化。

因此,在进行钛合金焊接时,对熔池、熔滴及高温区,不管是正面还是反面都应进行全面可靠的气体保护。

这是保证钛及其合金焊接质量的关键。

延迟裂纹的产生在焊后一段时间内,钛及其合金的近缝区很容易产生裂纹,这是由氢从高温熔池向低温热影响区的扩散引起的。

随着氢含量的增加,析出的钛氢化合物增加,热影响区脆性增大,再加上析出的氢化物体积膨胀时产生的组织应力,导致裂纹的产生。

3钛及钛合金焊接工艺选择1、焊前准备焊件和钛焊丝表面质量对焊接接头的力学性能有很大影响因此必须严格清理。

15CrMo+304焊接施工方案

15CrMo+304焊接施工方案

目录1.工程概况 (2)2.编制依据 (2)3.施工程序 (2)4.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 (2)5.安全注意事项 (3)1.工程概况1.1 中1#、中2#线工艺参数说明:压力3.9±0.05Mpa,温度400℃±15℃。

1.2管线改造过程中,有部分焊口为异种钢焊接,具体材质为15CrMo+304,为了保证焊接高质高效的完成,特编制此焊接施工方案。

2.编制依据2.1 《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6-20112.2 《石油化工剧毒、可燃介质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SH3501-20112.3 《工业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5-20102.4 《石油化工异种钢焊接规程》SH/T 3526-20042.5 《石油化工金属管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517-20103. 施工程序施工准备坡口加工点焊固定氩弧焊打底电焊填充电焊盖面清理药皮检查验收4. 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4.2异种钢15CrMo+304(0Cr18Ni9) 的焊接分析在石油化工装置中,15CrMo通常都是在温度较高(设计温度≥315℃)的条件下使用,这种与奥氏体不锈钢(304)相焊的异种接头,通常要求抗高温蠕变、控制碳迁移以及高温抗氧化能力。

但是,在氢系统中,由于强烈的氢腐蚀作用,采用的焊接材料不同,焊后得到的焊缝化学成分和金相组织不同,从而影响接头在工作过程中氢脆化而引起的剥离裂纹敏感性。

当采用E309焊材,焊后焊缝靠近低合金一侧形成奥氏体和铁素体的混合组织,这种组织不易产生裂纹。

因此,选择使用E309-16(A302)焊条进行焊接。

4.3 焊接方法:GTAW +SMAW ,即氩弧焊打低,电焊盖面。

4.4焊接材料为:焊条型号E309-16,牌号为A302,焊丝为H1Cr24Ni13。

4.5 施焊环境:为保证本工程管道的焊接质量推荐采用氩电联焊。

封底焊时周围环境风速不应超过2m/s,填充及盖面焊时风速不应超过8m/s,环境的相对湿度不得大于90%,若遇到风、雪、雨、雾等不宜施焊的天气,为保证工期及质量,应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搭设简易棚或防风屏障,用碘钨灯照射以确保焊接范围1m之内环境湿度不大于90%。

SL635-2012《水工金属结构安装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评定标准》

SL635-2012《水工金属结构安装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评定标准》

ICS 27. 140SL P 55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行业标准SL 635-2012替代 SDJ 249.2-88水利水电工程单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评定标准——水工金属结构安装工程Inspection and assessment standard for separated item project construction quality of water conservancyand hydroelectric engineering- Installation of metal structures2012-09-19发布 2012-12-19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发布前言根据水利部2004年水利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按照《水利技术标准编写规定》(SL l-2002)的要求,对《水利水电基本建设工程单元工程质量等级评定标准——金属结构及启闭机械安装工程(试行)》(SDJ 249.2-88)进行修订。

修订后的标准名称为《水利水电工程单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评定标准水工金属结构安装工程》。

本标准共17章38节148条和1个附录,主要技术内容包括:——本标准的适用范围;——单元工程划分的原则以及划分的组织和程序;——单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评定的组织、条件、方法;——水工金属结构安装工程施工质量检验项目及质量标准、检验方法、检验数量。

本次修订的主要内容有:——将原标准的“说明”修改为“总则”,并增加和修改了部分内容;——增加了术语;——增加了基本规定,明确了验收评定的程序,强化了在验收评定中对施工过程检验资料、施工记录的要求;——改变了原标准中质量检验项目分类。

将原标准中的“保证项目”、“基本项目”、“主要项目”、“一般项目”等统一规定为“主控项目”和“一般项目”两类;——增加了条文说明。

本标准为全文推荐。

本标准所替代标准的历次版本为:——SDJ249.2-88本标准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本标准主持机构:水利部建设与管理司本标准解释单位:水利部建设与管理司本标准主编单位:水利部水利建设与管理总站本标准参编单位:辽宁省水利工程建设质量与安全监督中心站沈阳农业大学水利学院辽宁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本标准出版、发行单位: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严明杨诗鸿朱明昕张忠生姜国辉钱世纲李玉清傅长锋李晓明汪玉君杨铁荣本标准审查会议技术负责人:曹征齐姚寿样本标准体例格式审查人:陈登毅目次1 总则 (1)2 术语 (2)3 基本规定 (3)3.1 一般要求 (3)3.2 单元工程安装质量验收评定 (3)4 压力钢管安装工程 (5)4.1 一般规定 (5)4.2 管节安装 (5)4.3 焊接与检验 (10)4.4 表面防腐蚀 (10)5 平面闸门埋件安装工程 (13)5.1 一般规定 (13)5.2 平面闸门埋件安装 (13)6 平面闸门门体安装工程 (16)6.1 -般规定 (16)6.2 平面闸门门体安装 (16)7 弧形闸门埋件安装工程 (18)7.1 一般规定 (18)7.2 弧形闸门埋件安装 (18)8 弧形闸门门体安装工程 (22)8.1 一般规定 (22)8.2 弧形闸门门体安装 (22)9 人字闸门埋件安装工程 (24)9.1 一般规定 (24)9.2 人字闸门埋件安装 (24)10 人字闸门门体安装工程 (25)10.1 一般规定 (25)10.2 人字闸门门体安装 (25)11 活动式拦污栅安装工程 (27)11.1 一般规定 (27)11.2 拦污栅安装 (27)12 启闭机轨道安装工程 (28)12.1 一般规定 (28)12.2 轨道安装 (28)13 桥式启闭机安装工程 (29)13.1 一般规定 (29)13.2 桥架和大车行走机构安装 (29)13.3 小车行走机构安装 (31)13.4 制动器安装 (32)13.5 桥式启闭机试运行 (32)14 门式启闭机安装工程 (33)14.1 一般规定 (33)14.2 门式启闭机安装 (34)15 固定卷扬式启闭机安装工程 (34)15.1 一般规定 (34)15.2 固定卷扬式启闭机安装 (35)15.3 固定卷扬式启闭机试运行 (35)16 螺杆式启闭机安装工程 (36)16.1 一般规定 (36)16.2 螺杆式启闭机安装 (36)16.3 螺杆式启闭机试运行 (37)17 液压式启闭机安装工程 (38)17.1 一般规定 (38)17.2 液压式启闭机安装 (38)17.3 液压式启闭机试运行 (39)附录A 单元工程安装质量验收评定表及安装质量检查表(样式) (40)条文说明 (43)1 总则1.0.1为加强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管理,统一水工金属结构安装工程的单元工程安装质量验收评定标准,规范单元工程验收评定工作,制定本标准。

钢与钛合金焊接

钢与钛合金焊接

钢与钛及其合金的焊接
3、钢与钛及其合金的焊接工艺
(2)钢与钛及钛合金真空电子束焊 钢与钛及钛合金真空电子束焊接时,一般选用Nb和青铜作 为填充材料,可以获得不出现金属间化合物的焊缝,接头 强度高且具有一定的塑性,焊缝不出现裂纹和其缺陷。如 果不用中间层焊接时,将获得塑性低的接头,甚至出现裂 纹。这些中间层的合金有V+Cu、Cu+Ni、Ag、V+Cu+Ni、 Nb和Ta等,采用中间层的焊接工艺比较复杂,一般应用的 较少。钢与钛及钛合金的真空电子束焊之前,必须对钛的 表面进行清理,即对端面用不锈钢丝刷或机械加工之后再 进行酸洗,用水冲洗干净,其酸洗液见表24。
1、钛合金特点、分类及性能 钛合金
钛合金:加入Al、稳定相,中性元素Sn、Zr。 加入Al 5%,再结晶温度600 ——800 ,耐热性提高,减少H的敏感性, 过多(7%),Ti3Al相——脆性。 钛合金高温强度高、韧性好,抗氧化能力强,焊接性好,组织稳定, 但加工性比钛合金和+钛合金差,不同进行热处理强化,只是 600 ℃——700 ℃退火消除加工硬化, 500 ℃——600 ℃不完全退火消除 焊接残余应力。 钛合金:含有稳定元素,含Mo、V、Cr。通过时效热处理,单一 相加工性能良好,但高温性能差,焊接性很差,易于形成冷裂纹,焊接 结构中很少用。
钢与有色金属的焊接-3
褚志勇
钢与钛及其合计的焊接
钢与钛及其合金的焊接
1、钛合金特点、分类及性能
特点: 钛及钛合金密度小,热膨胀系数小(4.5 g/cm-3),道导热性差,摩擦系 数大,弹性模量较低,不利于结构的刚度。工业纯钛有很高的化学活 性,生成致密氧化膜,在不同条件下(酸、碱、温度)有很好的耐蚀性 (<500 )。 强度高,良好的塑性和韧性,足够的抗腐蚀性和高温强度,最为突出 的特点是比强度高。 因而,在石油、化工、航空航天以及原子能工业生产中得到了广泛应 用,尤其是钢+铁的双金属焊接结构应用更为广泛。 因此,对钢与钛焊接的研究更为迫切。

15CrMo+304焊接施工方案

15CrMo+304焊接施工方案

目录1.工程概况 (2)2.编制依据 (2)3.施工程序 (2)4.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 (2)5.安全注意事项 (3)1.工程概况1.1 中1#、中2#线工艺参数说明:压力3.9±0.05Mpa,温度400℃±15℃。

1.2管线改造过程中,有部分焊口为异种钢焊接,具体材质为15CrMo+304,为了保证焊接高质高效的完成,特编制此焊接施工方案。

2.编制依据2.1 《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6-20112.2 《石油化工剧毒、可燃介质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SH3501-20112.3 《工业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5-20102.4 《石油化工异种钢焊接规程》SH/T 3526-20042.5 《石油化工金属管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517-20103. 施工程序施工准备坡口加工点焊固定氩弧焊打底电焊填充电焊盖面清理药皮检查验收4. 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4.2异种钢15CrMo+304(0Cr18Ni9) 的焊接分析在石油化工装置中,15CrMo通常都是在温度较高(设计温度≥315℃)的条件下使用,这种与奥氏体不锈钢(304)相焊的异种接头,通常要求抗高温蠕变、控制碳迁移以及高温抗氧化能力。

但是,在氢系统中,由于强烈的氢腐蚀作用,采用的焊接材料不同,焊后得到的焊缝化学成分和金相组织不同,从而影响接头在工作过程中氢脆化而引起的剥离裂纹敏感性。

当采用E309焊材,焊后焊缝靠近低合金一侧形成奥氏体和铁素体的混合组织,这种组织不易产生裂纹。

因此,选择使用E309-16(A302)焊条进行焊接。

4.3 焊接方法:GTAW +SMAW ,即氩弧焊打低,电焊盖面。

4.4焊接材料为:焊条型号E309-16,牌号为A302,焊丝为H1Cr24Ni13。

4.5 施焊环境:为保证本工程管道的焊接质量推荐采用氩电联焊。

封底焊时周围环境风速不应超过2m/s,填充及盖面焊时风速不应超过8m/s,环境的相对湿度不得大于90%,若遇到风、雪、雨、雾等不宜施焊的天气,为保证工期及质量,应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搭设简易棚或防风屏障,用碘钨灯照射以确保焊接范围1m之内环境湿度不大于90%。

不锈钢和钛焊接工艺

不锈钢和钛焊接工艺

不锈钢和钛焊接工艺不锈钢和钛是两种常见的金属材料,它们在工业生产和制造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然而,由于它们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不同,因此在焊接过程中需要采用不同的工艺。

不锈钢焊接工艺不锈钢是一种具有耐腐蚀性和高温强度的金属材料,因此在化工、食品加工、医疗器械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不锈钢的焊接工艺主要有TIG焊、MIG/MAG焊、手工电弧焊等。

TIG焊是一种高质量的焊接方法,适用于薄板和精密零件的焊接。

它采用惰性气体保护,焊接过程中产生的热量较少,可以避免材料变形和氧化。

MIG/MAG焊是一种高效的焊接方法,适用于大型结构件的焊接。

它采用惰性气体或活性气体保护,焊接速度快,但需要注意控制热量,以避免产生气孔和裂纹。

手工电弧焊是一种传统的焊接方法,适用于各种材料的焊接。

它采用电弧加热的方式,需要熟练的焊工操作,以保证焊接质量。

钛焊接工艺钛是一种轻质、高强度、耐腐蚀的金属材料,因此在航空、航天、医疗器械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钛的焊接工艺主要有TIG焊、EB焊、等离子弧焊等。

TIG焊是一种高质量的焊接方法,适用于薄板和精密零件的焊接。

它采用惰性气体保护,焊接过程中产生的热量较少,可以避免材料变形和氧化。

EB焊是一种高能量密度的焊接方法,适用于大型结构件的焊接。

它采用电子束加热的方式,焊接速度快,但需要注意控制热量,以避免产生气孔和裂纹。

等离子弧焊是一种高温、高能量的焊接方法,适用于厚板和大型结构件的焊接。

它采用等离子弧加热的方式,需要熟练的焊工操作,以保证焊接质量。

不锈钢和钛的焊接工艺各有特点,需要根据具体的材料和焊接要求选择合适的工艺。

在焊接过程中,需要注意控制热量、保护气体、焊接速度等因素,以保证焊接质量和工件的性能。

钛的热处理方法

钛的热处理方法

钛的热处理方法一.钛的基本热处理:工业纯钛是单相α型组织,虽然在890℃以上有α-β的多型体转变,但由于相变特点决定了它的强化效应比较弱,所以不能用调质等热处理提高工业纯钛的机械强度。

工业纯钛唯一的热处理就是退火。

它的主要退火方法有三种:1 再结晶退火2 消应力退火 3 真空退火。

前两种的目的都是消除应力和加工硬化效应,以恢复塑性和成型能力。

工业纯钛在材料生产过程中加工硬度效应很大。

图2-26 所示为经不同冷加工后,TA2 屈服强度的升高,因此在钛材生产过程中,经冷、热加工后,为了恢复塑性,得到稳定的细晶粒组织和均匀的机械性能,应进行再结晶退火。

工业纯钛的再结晶温度为550-650℃,因此再结晶退火温度应高于再结晶温度,但低于α-β相的转变温度。

在650-700℃退火可获得最高的综合机械性能(因高于700℃的退火将引起晶粒粗大,导致机械性能下降)。

退火材料的冷加工硬化一般经10-20 分钟退火就能消除。

这种热处理一般在钛材生产单位进行。

为了减少高温热处理的气体污染并进一步脱除钛材在热加工过程中所吸收的氢气,目前一般钛材生产厂家都要求真空气氛下的退火处理。

为了消除钛材在加工过程(如焊接、爆炸复合、制造过程中的轻度冷变形)中的残余应力,应进行消应力热处理。

消应力退火一般不需要在真空或氩气气氛中进行,只要保持炉内气氛为微氧化性即可。

二.钛及钛合金的热处理:为了便于进行机械工业加并得到具有一定性能的钛和钛合金,以满足各种产品对材料性能的要求,需要对钛及钛合金进行热处理。

1.工业纯钛(TA1、TA2、TA3)的热处理α-钛合金从高温冷却到室温时,金相组织几乎全是α相,不能起强化作用,因此,目前对α-钛只需要进行消应力退火、再结晶退火和真空退火处理。

前两种是在微氧化炉中进行,而后者则应在真空炉中进行。

(一)消应力退火为了消除钛和钛合金在熔铸、冷加工、机械加工及焊接等工艺过程中所产生的内应力,以便于以后加工,并避免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内应力存在而引起开裂破坏,对α-钛应进行消除应力退火处理。

不锈钢和钛合金的焊接简介

不锈钢和钛合金的焊接简介

不锈钢和钛合金的焊接简介说到不锈钢和钛合金这两种材料,不得不说它们都不简单。

你知道不锈钢吧?就是那种又亮又耐用、又不容易生锈的金属,常常被用在厨房的锅碗瓢盆里,或者说那些你随便扔到水里都不怕它腐蚀的建筑外立面。

而钛合金呢,咱们可以理解为不锈钢的“贵族版”,它更轻、更坚硬,而且耐高温,简直是航天、航空、甚至医疗器械的“黄金搭档”。

不过,你要把这两种材料焊接在一起,就不那么简单了。

想象一下,两个在各自领域里都是顶尖的选手,怎么才能顺利地牵手?这就得靠焊接技术了。

不锈钢和钛合金的焊接,可不是随便拿个焊枪就能搞定的。

你要知道,这两种金属各自的物理化学性质差异可是大得很。

不锈钢是铁基合金,主要成分是铁,外加点儿铬、镍,能防锈又耐腐蚀。

而钛合金的主要成分是钛,加入一些铝、钒等元素,轻便又强韧。

要是这俩家伙真在一起搞焊接,问题可就来了。

你看啊,钛合金是相对“娇气”的,容易跟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反应,尤其是在高温下。

而不锈钢呢,又是个“热情派”,它的焊接过程会产生不少热量,如果不控制得当,可能就会把钛合金给“烤”得不成样子,造成焊接区的脆化,搞不好就一团糟。

不过,好在科技发达了。

现在有不少技术可以解决这个难题。

比如,最常见的TIG 焊接法,顾名思义,就是“钨极氩弧焊”,这方法能产生稳定的热源,不容易让钛合金氧化,而且对不锈钢的热影响区也比较好。

可得注意,这可不是“随便加热”,得精细操作,不然一不小心就“打破砂锅问到底”,可能会出现裂缝或者不均匀的焊缝。

其实说白了,焊接不只是把两个金属片拼在一起,而是要保证焊接后的物理性能跟外观都能达到要求,能满足使用需求。

要不然,焊接出来的工件只能算个“摆设”,可不能做实际使用。

再说说气体保护,钛合金特别敏感,对氧气、氮气啥的都很敏感,尤其是高温下容易发生氧化,焊接的时候必须得有良好的气体保护。

一般来说,氩气就成了焊接钛合金的“最佳伙伴”,它能有效隔绝空气中的氧气,避免在焊接区域产生氧化层。

304L超低碳不锈钢焊接标准与工艺

304L超低碳不锈钢焊接标准与工艺

304L超低碳不锈钢焊接标准与工艺304L超低碳不锈钢是一种具有优异耐腐蚀性能和高强度的不锈钢材料,广泛应用于化工、石油、制药、食品等领域。

在实际应用中,正确的焊接标准和工艺对于保证焊缝质量、提高焊接效率和延长使用寿命至关重要。

首先,选择合适的焊接材料是焊接过程中的首要步骤。

常用的焊接材料包括AWS A5.9中的ER308L和ER316L型号。

ER308L适用于焊接304L不锈钢至304L不锈钢或低碳钢,而ER316L适用于焊接304L不锈钢至316L不锈钢。

在选择焊接材料时,要确保其与基材的化学成分相匹配,以充分保证焊缝的质量。

其次,确定合适的焊接工艺参数。

焊接工艺参数包括焊接电流、焊接电压、电极直径、焊丝速度和焊接速度等。

这些参数的选择应根据所要焊接的材料厚度、焊接方法和焊接位置等因素来确定。

在焊接304L超低碳不锈钢时,一般采用TIG焊、MIG焊或电弧焊等方法。

焊接时,应注意控制焊接温度,以免引起材料热裂纹和变形等问题。

再次,进行适当的焊前准备工作。

焊前准备工作包括清洁基材表面、去除氧化层和油脂污染等。

清洁基材表面可以采用机械方法如刷洗或砂光,也可以使用溶剂清洁。

去除氧化层和油脂污染可使用酸洗或碱洗等方法,以确保焊接区域的清洁度和可靠性。

最后,进行焊后处理。

焊后处理是指对焊接完成后的焊缝进行后续处理,以消除内应力和提高焊缝的耐腐蚀性。

常用的焊后处理方法包括热处理、表面抛光和酸洗等。

其中热处理常用的方法为固溶处理和时效处理。

固溶处理是将焊接件加热到适当的温度,保持一段时间,然后迅速冷却以消除焊接过程中产生的应力;时效处理是将焊接件加热到一定的温度并保持一定的时间,通过析出相的形成来提高焊缝的耐腐蚀性能。

总之,焊接304L超低碳不锈钢需要遵循相应的焊接标准和工艺,以确保焊缝的质量和耐腐蚀性。

合适的焊接材料选择、焊接工艺参数的确定、焊前准备工作的进行和焊后处理的实施是保证焊接质量的关键步骤。

只有正确执行这些工作,才能确保焊接件的性能和可靠性,延长其使用寿命。

不锈钢与钛合金焊接技术

不锈钢与钛合金焊接技术

不锈钢与钛合金焊接技术嘿,咱今儿就来唠唠不锈钢与钛合金焊接技术这档子事儿!你想想啊,不锈钢那可是出了名的皮实,到处都有它的身影,锅碗瓢盆啦,建筑材料啦。

而钛合金呢,那可是高科技的宠儿,航天航空、医疗器械里都少不了它。

这俩要是能完美结合在一起,那得多牛啊!要把它们焊接起来,可不像缝衣服那么简单。

这就好比要让两个性格完全不同的人成为好朋友,得花心思,得有技巧。

首先,得把它们的表面清理得干干净净,不能有一点杂质、油污啥的,要不然就像两个人之间有了隔阂,怎么能好好相处呢。

然后呢,焊接的温度可得把握好,高了不行,低了也不行,这就像炒菜,火候太大会糊,火候太小又不熟。

焊接的方法也有好几种呢。

比如说熔化极惰性气体保护焊,这就好像给它们搭了一座坚固的桥,让它们能稳稳地连接在一起。

还有钨极惰性气体保护焊,就像是给它们的结合处注入了神奇的力量,让它们紧密无间。

这焊接的过程中还得注意保护气体的选择,就跟给它们选个合适的环境一样重要。

要是选不好,那可就容易出问题啦。

你说这不锈钢和钛合金焊接起来有啥好处呢?那可多了去了!它们结合之后,强度高啊,能承受更大的压力和重量。

这就好比一辆车,有了坚固的车架,才能跑得更快更稳。

而且啊,它们还耐腐蚀,在各种恶劣环境下都能顽强地存在。

咱再打个比方,这不锈钢与钛合金焊接就像是一场奇妙的化学反应,能产生出意想不到的效果。

焊接得好,那就是一件完美的作品,焊接不好,那可就成了残次品啦。

你可别小看了这焊接技术,这里面的学问大着呢!得不断地学习、实践,才能掌握其中的奥妙。

那些焊接大师们,就像是魔法师一样,能把不锈钢和钛合金变成各种各样神奇的东西。

在实际应用中,这焊接技术可关乎着很多重要的领域呢。

航天领域里,那些精密的仪器设备可都离不开它;在医疗领域,那些先进的医疗器械也得靠它来保障质量。

所以说啊,不锈钢与钛合金焊接技术可真是个宝啊!咱可得好好研究它,让它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便利和惊喜。

你说是不是呢?这焊接技术,难道不值得我们去深入探索和掌握吗?。

添加活性剂的T2_纯铜MIG堆焊304L不锈钢工艺

添加活性剂的T2_纯铜MIG堆焊304L不锈钢工艺

第14卷第4期2023年8月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Nonferrous Met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Vol.14,No.4Aug. 2023添加活性剂的T2纯铜MIG 堆焊304L 不锈钢工艺王烁, 梁建明*, 高晓刚, 赵芳, 李双庆(河北建筑工程学院机械工程学院,河北 张家口 075000)摘要:为实现T2纯铜基体堆焊304L 不锈钢,采用MIG 焊的方法进行试验,在分析焊接电流、预热温度对堆焊层成形影响的基础上进一步添加活性剂过渡层,通过分析活性剂对堆焊层及铜-不锈钢结合界面的作用发现:活性剂可以有效增加熔深,改善铜-不锈钢界面的结合情况,其中Cr 2O 3既可产生电弧收缩,又可改变熔池流动形态,效果优于NaF 的作用。

添加Cr 2O 3活性剂后铜-不锈钢结合界面Cu-Fe 相互过渡形成混溶区,在铜侧形成球状富Fe 相,在不锈钢侧形成颗粒状富Cu 相。

Cu-Fe 的充分扩散可改善结合界面,避免产生渗铜裂纹,优化后的工艺为:添加Cr 2O 3活性剂,预热温度400 ℃,焊接电流320 A 。

关键词:T2纯铜;304L 不锈钢;异种金属堆焊;活性剂中图分类号:TG146.1 文献标志码:AMIG surfacing welding process of 304L stainless steel onT2 pure copper with addition of active fluxWANG Shuo, LIANG Jianming *, GAO Xiaogang, ZHAO Fang, LI Shuangqing(Schoo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 Hebei University of Architecture , Zhangjiakou 075000, Hebei , China )Abstract: In this paper , MIG welding was used to weld overlay 304L stainless steel on a T2 pure copper substrate. Based on analyzing the influence of welding current and preheating temperature on the formation of the surfacing layer , the active flux transition layer was further added. By analyzing the effect of the active flux on the surfacing layer and the copper-stainless steel interface , it can be found that the active flux can effectively increase the penetration depth and improve the bonding of the copper-stainless steel interface. It should be noted that Cr 2O 3 can not only produce arc shrinkage but also change the flow pattern of the molten pool , which is better than that of NaF. After the addition of Cr 2O 3 active flux , Cu-Fe in the copper-stainless steel bonding interface forms a miscible zone , a spherical Fe-rich phase on the copper side , and a granular Cu-rich phase on the stainless steel side. The diffusion of Cu-Fe can improve the bonding interface and avoid forming copper-infiltrated cracks. The optimized process is as follows : adding Cr 2O 3 active flux , the preheating temperature at 400 °C , and welding current 320 A.Keywords: T2 pure copper ; 304L stainless steel ; surfacing welding of dissimilar metals ; active flux收稿日期:2022-11-08;修回日期:2023-02-12基金项目:河北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ZD2020201);河北省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2021QNJS05);河北省大中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育专项项目(22E50167D );河北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青年基金项目(QN2020169)通信作者:梁建明(1972— ),教授,主要从事机械装备材料加工,金属材料连接技术与性能等相关的研究工作。

TC4钛合金与304不锈钢的电子束焊接方法研究的开题报告

TC4钛合金与304不锈钢的电子束焊接方法研究的开题报告

TC4钛合金与304不锈钢的电子束焊接方法研究的
开题报告
一、选题背景
TC4钛合金和304不锈钢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医疗、汽车等领域,这两种材料的焊接可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医疗、汽车等产业中。

由于它们的物理、化学和冶金性质的差异,使得它们的焊接难度较大。

目前,电子束焊接是焊接这两种材料的一种特别有效的方法。

虽然电子
束焊接的特点是高效率和优秀的功率密度,但需要对焊接材料进行深入
的研究,以确定最佳的焊接条件。

二、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找到最佳的焊接参数,实现TC4钛合金和304不锈钢的高质量电子束焊接,为相关行业提供高质量、高效率、可靠的连接方式。

三、研究内容
1、分析TC4钛合金和304不锈钢的化学成分、物理特性和冶金特性;
2、研究不同电子束焊接条件下的焊接特性;
3、测试焊接接头的质量和性能,如焊缝组织、焊接强度、裂纹和腐蚀等。

四、研究方法
使用电子束焊接设备进行焊接,应根据不同焊接条件和参数进行调整,并通过微结构和力学性能测试来评估焊接质量。

五、预期结果
研究预计可以确定最佳的电子束焊接参数,实现TC4钛合金和304不锈钢的高质量电子束焊接,为焊接这两种材料提供一种快速、高效、可靠的方法。

六、研究意义
本研究有助于深入理解TC4钛合金和304不锈钢的冶金特性和物理特性,探索电子束焊接这种新型焊接方式在相关行业的应用,为行业提供更加可靠、高效的焊接解决方案。

不锈钢与钛合金电子子束熔覆增材焊接工艺分析

不锈钢与钛合金电子子束熔覆增材焊接工艺分析

不锈钢与钛合金电子子束熔覆增材焊接工艺分析
徐晓龙;刘斌;巴伊尔·达姆皮隆;孙伟;朱琳
【期刊名称】《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
【年(卷),期】2024(60)2
【摘要】不锈钢与钛合金的双金属结构已在化工、航天、航空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基于对异种金属构件焊接技术的研究,分析了异种金属焊接在熔点、膨胀系数、热导率、比热容等方面的性能特点。

基于电子束异种金属的焊接工艺及特点,进一步讨论了不锈钢-钛合金电子束熔覆增材焊接技术。

采用电子束熔覆增材焊接技术对不锈钢和钛合金进行焊接时,需要考虑过渡层的设置、焊接的强度与耐腐蚀性工艺、气体环境保护等重要的环节。

【总页数】3页(P102-104)
【作者】徐晓龙;刘斌;巴伊尔·达姆皮隆;孙伟;朱琳
【作者单位】辽宁新锋精密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G1
【相关文献】
1.填充金属对钛合金与不锈钢电子束焊接的影响
2.TC4钛合金表面电子束熔覆
Ti40阻燃钛合金工艺研究3.TC11钛合金电子束熔丝增材复合制造工艺研究4.TC4钛合金薄壁件电子束熔丝增材修复熔覆组织及性能研究5.阻隔缓释层对钛合金/不锈钢电子束焊接接头性能的影响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304不锈钢焊接后热处理

304不锈钢焊接后热处理

304不锈钢焊接后热处理陈宏刚(沈阳市第三热力工程安装有限公司,辽宁沈阳 110005) 摘要:通过分析奥氏体不锈钢的晶间腐蚀及焊接后焊缝降温情况,提出针对焊缝的热处理方案,以提高304不锈钢的耐腐蚀性能。

关键词:奥式体不锈钢;晶间腐蚀;焊接;热处理中图分类号:TG441.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9614(2004)01-0043-021 引言上海安替比奥先锋制药工程800单元罐区3台不锈钢储罐的制作安装项目中,储罐采用0Cr18Ni9不锈钢(简称304不锈钢)材料焊接,罐体直径410m,壁厚8mm.304不锈钢为奥氏体不锈钢,其中,C的含量≤0108%,含Cr18约20%,含Ni8约10150%,比热为0150J/(g・℃),导热系数为1613W/(m・℃)(100℃), 2812W/(m・℃)(1000℃),熔点为1150℃.由于敏化作用,304不锈钢在焊接后容易形成晶间腐蚀现象,必须对焊缝处进行焊后热处理。

2 奥式体不锈钢的晶间腐蚀由于Cr-Ni奥氏体不锈钢在使用前或出厂交货状态多为固溶处理状态。

此时,当Cr-Ni奥氏体不锈钢中含碳量在0102%~0103%以上时(随钢中的含Ni 量而异),碳在钢中便处于过饱和状态。

随后,在不锈钢的加工及设备、构件的制造和使用过程中,若要经过450~850℃的敏化温度加热(例如焊接或在此温度范围内使用),则钢中过饱和的碳就会向晶界扩散,析出并与其附近的铬形成铬的碳合物。

在常用的Cr-Ni 奥氏体不锈钢中,这种碳化物一般为Cr23C6[M23C6].由于这种碳化物含有较高的Cr,所以铬碳化物沿晶界沉淀就导致了碳化物周围钢的基体中Cr浓度的降低,形成所谓“贫铬区”。

当铬碳化物沿晶界沉淀呈网状时,贫铬区亦呈网状。

不锈钢耐腐蚀是因为在介质作用下,钢中含有足以使钢在此介质中钝化的铬量。

贫铬区铬量不足,使钝化能力降低,甚至消失,而奥氏体晶粒本身仍具有足够钝化(耐蚀)能力,因此,在腐蚀介质作用下晶界附近连成网状的贫铬区便优先溶解而产生晶间腐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