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课 电脑美术-画“花布”》作业设计方案-小学美术人教版12三年级上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脑美术-画“花布”》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
一、作业目标:
1. 掌握电脑美术的基本操作,包括画布的创建、颜色的选择和填充等;
2. 学习利用各种绘图工具绘制花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审美意识;
3. 通过完成作业,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力。
二、作业内容:
作业题目:画“花布”
1. 创建新的画布,尺寸可根据学生需求自行调整;
2. 使用绿色或蓝色作为底色,模拟布料的基本形状;
3. 利用各种绘图工具(如:铅笔、喷枪、曲线等),在画布上绘制各种花卉和图案;
4. 注意颜色搭配,根据花纹特点调整画布透明度;
5. 完成后保存作业文件,以便教师查看和评价。
三、作业要求:
1. 学生在完成作业过程中,需独立完成,不得抄袭;
2. 作业文件应保存为JPEG或PNG格式,以便教师查看;
3. 绘画过程中注意安全,避免使用过多的颜色和绘图工具,以免对电脑硬件造成损害;
4. 绘画过程中如有疑问,可向教师或同学请教。
四、作业评价:
1. 评价标准:作业完成度、颜色搭配、创意性、美观度;
2. 评价方式:教师评分+学生互评;
3. 评价结果反馈:对优秀作品进行展示,对未达到预期的作品提出改进建议。
五、作业反馈:
1. 学生提交作业后,教师应在第一时间进行批改,给出评价结果,并反馈给学生;
2. 对于评价结果中存在的问题,学生可再次进行修改,重新提交作业;
3. 教师可组织学生进行作品展示,鼓励学生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完成作业,以下是一些建议:
1. 建议学生在绘画前先确定好设计思路,以便更好地完成作业;
2. 对于绘画过程中出现的困难,可多参考优秀作品,借鉴他人的经验;
3. 对于绘图工具的使用,可多尝试不同的设置和方法,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操作方式。
希望这些建议能对同学们有所帮助,祝大家在美术课程中取得好成绩!
作业设计方案(第二课时)
一、作业目标:
1. 巩固学生对电脑美术基本工具的认识和使用;
2. 提高学生们的色彩搭配和图案设计能力;
3. 培养学生对传统工艺美术的热爱和尊重。
二、作业内容:
1. 作业主题:画“花布”
2. 作业要求:学生需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花纹样式,运用电脑美术工具进行创作。
可以选择传统的花纹样式,也可以自己设计新的花纹样式。
作业完成后,需要提交一份电子版的作品,包括图片和简短的创作说明。
3. 创作说明内容应包括:创作灵感来源、主要使用的工具、颜色搭配方案、创作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及解决方法等。
4. 作业形式:个人独立完成。
5. 作业时间:课后,共3小时。
三、作业评价:
1. 评价标准:评价学生的作品是否符合作业要求,包括色彩搭配、图案设计、创意性等方面;评价学生的创作说明是否真实、详细地描述了创作过程和思路。
2. 评价方式: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点评相结合。
学生可以从自己的创作思路、工具使用、颜色搭配等方面进行评价,
小组互评可以从整体美感、创意性等方面进行评价,教师可以从评价标准中选取几个关键点进行评价。
3. 优秀作品:对于评价较高的作品,可以在课堂上展示,并给予一定的奖励,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四、作业反馈:
1. 学生:学生需在课后对本次作业进行反思,总结自己在创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不足,并思考如何改进和提高。
2. 教师:教师需对作业进行整理和分析,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以便在今后的教学中进行调整和改进。
同时,教师也需要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评价,对教学计划和内容进行优化,提高教学效果。
3. 家长:家长可以通过学生的创作过程和成果,了解孩子在美术方面的进步和成长,增强家长对美术教育的信心和支持。
通过本次作业,学生可以进一步巩固和运用电脑美术的基本工具,提高色彩搭配和图案设计的能力,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对传统工艺美术的热爱和尊重。
在评价和反馈的过程中,学生、教师和家长都可以得到有益的启示和帮助,促进美术教育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