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戒的思想意蕴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汪曾祺先生主要作品
思想意蕴一:
菩提庵——荸荠庵 名称不伦不类 仁山、仁海、仁渡 和尚不修不戒
解构佛门的 庄重严肃, 打破人与宗 教间隔膜。
“她挎着一篮子荸荠回 去了,在柔软的田埂上留下 一串脚印。明海看着她的脚 印,傻了。五个小小的趾头 脚掌平平的,脚跟细细的、 脚弓部分缺了一块。明海身 上有一种从来没有过的感觉、 他觉得心里痒痒的。这一串 美丽的脚印把小和尚的心搞 乱了。”
美学特征
3. 风俗化的氛围营造

风俗与人物浑然一体,自然天成,交相 辉映的体现出民间生活的本真生命形象 和人格取向。

“风俗中保留着一个民族的常绿的童心, 并对这种童心加以圣化。风俗使一个民 族永不衰老。”
“荸荠庵的地势很高,在一片高地上。 这一带就属这一片地高,当初建庵的人很 会选地方。门前是一条河。门外是一片很 大的打谷场。三面都是高大的柳树。山门 里是一个穿堂。迎门供奉着弥勒佛。过穿 堂,是一个不小的天井,种着两棵白果树 大殿东侧,有一个小小的六角门,白门绿 字,刻着一副对联:一花一世界 三藐三菩提 进门有一个狭长的天井,几块假山石, 几盆花,有三间小房。”
散文化的小说结构散文化的小说结构回忆性的小说叙事回忆性的小说叙事风俗化的氛围营造风俗化的氛围营造
大地上涌动着人生 的欢乐:
受戒
教学目的
了解汪曾祺的创作经历、代表作品。
分析《受戒》的思想意蕴,独特的审
美特征。 掌握《受戒》的文学史地位。
汪曾祺
(1920-1997)
江苏高邮县人。 从小受传统文化精神 熏陶。1940年开始发 表小说、诗和散文。 1980年发表小说《受 戒》,受到普遍赞誉。

结构散漫、随意、淡泊,具有诗的格调和 韵律。 注重气氛,淡化情节,铺开一幅幅水乡风 俗画。
美学特征
2. 回忆性的小说叙事


叙事采用回溯的方式,“明海出家已经 四年了。他是十三岁来的……” 汪曾祺小说的“回忆性特点”既是作家 生活经历、创作经历使然,又是他对小 说创作的观念使然。选择表现旧生活, 并不是对现实生活的逃避,而是“美学 情感的需要”。
文学史地位


接续现代文学抒情小说传统 汪曾祺的小说连接了被中断的以废 名、沈从文为代表的“抒情小说”传统, 是“京派文学”的最后一个大家 。 打开新时期文学创作多元化大门 在汪曾祺之后,随着“寻根文学” 和“先锋文学”的兴起,在传统的民族 文化中寻找和反思,对小说文体进行大 胆地革新,以及突出小说本身的文学特 质等,都成为了一股潮流。
美学特征
4. 闲淡典雅的语言风格
语言淡薄质朴,功力深厚,淡而有韵。 叙述用语有文言色彩,古朴而老成。 人物对话则讲究情味、趣味与准确 。 景物描写渗透着人情,情与景和谐。

“芦花才吐新穗。紫灰色的芦穗, 发着银光,软软的,滑溜溜的,象一 串丝线。有的地方结了蒲棒,通红的, 象一枝一枝小蜡烛。青浮萍、紫浮萍。 长脚蚊子,水蜘蛛。野菱角开着四瓣 小白花。惊起一只青桩,擦着芦穗, 扑鲁鲁鲁飞远了。”
思想意蕴二:
小和尚明海和 村姑英子相爱
对健康人性的礼赞
思想意蕴三:
纯洁朴素的人物形象 清洁温馨的地域风情
“桃主要 是说明人是不能受 压抑的,反而应当 发掘人身上美的诗 意的东西,肯定人 的价值,我写了人 性的解放。” ——汪曾祺
美学特征
1. 散文化的小说结构
思考与练习
以《受戒》和《大淖记事》为 例谈汪曾祺小说的民间叙事立场和 曲尽自然的闲话文体。
乡土 市井小说
80年代文学中以建构现代审美 原则为宗旨的“文学的启蒙”传统 对民族风土的精神升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