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气的制取与性质》说课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氧气的制取与性质》说课稿
一、教学分析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二章第一节《性质活泼的氧气》中,重点就是讲解氧气的性质及制法,“氧气的制取和性质”也是初中化学重要的基础实验之一,教材中用双氧水制氧气的实验装置是经典的固体和液体不需要加热的气体发生装置,学生通过新授课的学习已经基本掌握,也已经学会根据反应药品的状态与反应条件来选择不同类型的气体发生装置。
但面对一些以氧气制取装置改进作为情境的实验探究题,处理时存在一定难度。
本堂课重点用生活中的物品---茶杯组装出了氧气的发生和性质验证一体化装置进行实验,并重点针对这套装置展开教学,让学生真实看到用“变了样”的装置来进行实验。
在“亲眼所见”的基础上对装置及操作进行分析和讨论,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巩固已有知识,也有利于启发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
1.通过创新后的装置进行实验,让学生温故氧气的实验室制法以及氧气的常见化学性质。
2.通过自主互助、交流分享和反思评价等活动,让学生体会化学反应装置的多变性、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3.通过观察、思考,让学生感受到真实的、有趣的化学,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并树立环保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氧气的制取及其反应装置的选择、氧气的常见性质。
难点:用化学的眼光分析改进后装置,并提炼出解决装置问题的一般方法四、教学流程
五、教学过程
(1)仪器Y的名称是
(2)水泥负载二氧化锰小球用于试验时的主要优点是
六、教学反思
在平时教学中,探究氧气的性质需要较多的氧气,书上用催化分解双氧水制氧气并进行收集再进行氧气的性质实验时,我发现存在一些问题。
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我对实验装置与实验操作进行了改进,用生活中随手可得的物品,制作了氧气的产生及氧气性质验证的一体化装置进行教学,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有很大程度提高。
我觉的这套一体化装置的使用有以下优点:
1、装置轻便,使用方便。
利用一套装置完成了氧气的制取与氧气的系列性质实验,减少了课前收集多瓶氧气等重复性工作,使实验变得更简便,更高效。
2、反复利用,节约药品。
反应过程中实现了双氧水与二氧化锰的分离,在进行下一个班级教学时,还可以继续使用,而混有二氧化锰的水泥球则可以一直循环使用,大大节约了药品。
3、产物检验,及时明显。
在盛液盘中添加检验产物的试剂,可以在反应时直接看到明显现象,既避免了反应后再去检验产物的繁琐,又可以让学生更直观的感受新物质的生成。
4、尾气处理,绿色环保。
反应中产生的二氧化硫有毒气体,可以通过往盛液盘中加氢氧化钠溶液来直接处理,绿色环保,不污染大气。
5、控制反应,随制随停。
把二氧化锰与水泥制成球状,装入网兜,通过拉动网兜上的细线,实现了随制随停的目的,减少了双氧水的浪费。
6、迁移应用,装置多用。
该套装置还可以用于以后的相关实验,如二氧化碳的制取与性质等,实现了一套装置多种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