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高二上学期阶段性考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
金戈铁骑整理制作
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阶段性考试
化学试题2012.11
说明:1.本试卷包括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100分钟。
2.考生请将第Ⅰ卷选择题正确选项用2B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可能用到的原子量:
H :1 O :16 C :12 S :32 Fe :56 Na :23 N :14 Cl:35.5
第Ⅰ卷(选择题共51分)
一、(本题包括17小题,每小题3分,共51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
选项符合题意。
)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热化学方程式中,若没有注明温度和压强,则表示反应热是在标准状况下测得的数据
B.升高温度或加入催化剂,可以改变化学反应的反应热
C.据能量守恒定律,反应物的总能量一定等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D.物质发生化学变化一定伴随着能量变化
2.已知:H2(g)+F2(g) =2HF(g) △H=-270kJ/mo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个氢气分子与1个氟气分子反应生成2个氟化氢分子放出270kJ的热量
B.1mol氢气与1mol氟气反应生成2mol液态氟化氢放出的热量小于270kJ
C.在相同条件下,1mol氢气与1mol氟气的能量总和大于2mol氟化氢气体的能量D.2mol氟化氢气体分解成1mol的氢气和1mol的氟气放出270kJ热量
3.下列关于热化学反应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HCl和NaOH反应的中和热△H=-57.3kJ/mol,则H2SO4和Ca(OH)2反应的中和热△H=2×(-57.3)kJ/mol
B.CO(g)的燃烧热是283.0kJ/mol,则反应2CO2(g) =2CO(g)+O2(g)的△H=
(+283.0kJ/mol )×2
C .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D .1mol 甲烷燃烧生成气态水和二氧化碳所放出的热量是甲烷的燃烧热
4.在101kPa 和25℃时,有以下热化学方程式:
H 2(g) + 1/2O 2(g) =H 2O(g) △H=-241.8kJ/mol ,
H 2(g) + 1/2O 2(g) =H 2O(1) △H=-285.8kJ/mol 。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H 2燃烧生成1molH 2O(g)时,放出241.8kJ 的热量
B.H 2的燃烧热为285.8kJ
C.O 2 前面的1/2表示参加反应的O 2的物质的量
D.1mol 液态水变成水蒸气时吸收44kJ 的热量
5.已知下列热化学方程式:
(1)CH 3COOH(l)+2O 2(g)==2CO 2(g)+2H 2O(l) ΔH 1=-870.3 kJ·mol -
1 (2)C(s)+O 2(g)===CO 2(g) ΔH 2=-393.5 kJ·mol -1
(3)H 2(g)+12
O 2(g)===H 2O(l) ΔH 3=-285.8 kJ·mol -1, 则反应2C(s)+2H 2(g)+O 2(g)===CH 3COOH(l)的焓变ΔH 为( )
A .488.3 kJ·mol -1
B .-244.15 kJ·mol -
1 C .244.15 kJ·mol -1 D .-488.3 kJ·mol -1
6.对已达平衡的下列反应 2X (g )+Y (g )
2Z (g ),减小压强时,对反应产生
的影响是( ) A .逆反应速率增大,正反应速率减小,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B .逆反应速率减小,正反应速率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C .正、逆反应速率都减小,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D .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7.可逆反应:A +3B 2C +2D(各物质均为气体)在不同情况下测得有下列4 种反应速率,其中反应最快的是( )
A .υ( D )=0.4 mol / (L·s )
B .υ(
C )=0.8mol / (L·s )
C .υ( B )=0.6 mol / (L·s )
D .υ( A )=0.5 mol / (L·s )
8. 已知:A(s)+B(g)2D(g) ΔH>0。
该反应达到平衡后,下列条件的改变有利于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的是( )
A .升高温度和减小压强
B .降低温度和减小压强
C .降低温度和增大压强
D .升高温度和增大压强
9.一定温度下,反应A 2(g)+B 2(g)2AB(g) 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
A. 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A 2同时生成n molAB
B.容器内的总压强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C.单位时间内生成2n molAB 同时生成n molB 2
D.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A 2同时生成n molB 2
10.对于可逆反应2AB 3(g)A 2(g)+3B 2(g) ΔH >0(图中AB 3%为体系中AB 3的体积百分含量,υ为反应速率)。
关于该可逆反应的下列图象不正确...
的是( ) A B C D
11.在密闭容器中发生下列反应aA(g)cC(g)+dD(g),反应达到平衡后,将气体体积压缩到原来的一半,当再次达到平衡时,D 的浓度为原平衡的1.8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 .A 的转化率变大
B .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C .
D 的体积分数变大 D .a < c +d
12.高温下,某反应达平衡,平衡常数K=)
()()()(222H c CO c O H c CO c ⋅⋅。
恒容时,温度升高,H 2浓度减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反应的焓变为正值
B. 恒温恒容下,充入CO ,c(H 2)会减小
C. 升高温度,逆反应速率减小
D.该反应化学方程式为CO+H 2O CO 2+H 2 13.有一处于平衡状态的反应A(g) +
3B(g) 2C(g) △H<0,为了使平衡向生成C 的方向移动,应选择的条件是 ( )
①升高温度 ②降低温度 ③ 增大压强 ④降低压强 ⑤加入催化剂 ⑥分离出C
A ①③⑤
B ②③⑤
C ②③⑥
D ②④⑥
14.参照反应Br +H 2―→HBr +H 的能量对反应历程的示意图(图甲)进行判断。
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正反应吸热
B .加入催化剂,该化学反应的反应热不变
C .加入催化剂后,该反应的能量对反应历程的示意图可用图乙表示
D .加入催化剂可增大正反应速率,降低逆反应速率
15.将1mol H 2(g)和2mol I 2(g)置于某2L 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温度下发生反应: H 2(g)+ I 2
(g) 2HI(g) △H <0,并达到平衡,HI 的体积分数ω(HI)随时间变化如图(II )所示。
若改变反应条件, ω(HI)的变化曲线如图(Ⅰ)所示,则改变的条件可能是 ( )
A .恒温恒容条件下,加入适当催化剂
B .恒温条件下,缩小反应容器体积
C .恒容条件下升高温度
D .恒温条件下,扩大反应容器体积 16.将1 mL 0.1 mol·L -1的H 2SO 4溶液加入纯水中制成200 mL 溶液,该溶液中由水自身电离产生的c (H +)最接近于( )
A.1×10-3 mol·L -1
B. 1×10-11 mol·L -1
C.1×10-7 mol·L -1
D. 1×10-13 mol·L -1
17.在0.1mol/L 的醋酸溶液中存在如下电离平衡:
CH 3
COOH CH 3COO - + H +,对于该平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加入水时,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B .加入少量NaOH 固体,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C .加入少量0.1mol/LHCl 溶液,溶液中c(H +)减小
D .加入少量CH 3COONa 固体,平衡向正反应方向进行
ω(HI) t Ⅰ Ⅱ
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化学试题
第II卷(非选择题共49分)
18.(10分)
(1)在101kPa时,0.5molCH4完全燃烧生成CO2和液态H2O放出445.2kJ 的热量,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2) 已知下列热化学方程式:
O2 (g) = O+2(g) + e—△H1= +1175.7 kJ·mol-1
PtF6(g) + e—= PtF6—(g) △H2 = -771.1 kJ·mol-1
O2+PtF6—(s) = O2+(g) + PtF6—(g)△H3 = +482.2 kJ·mol-1
则反应O2(g) + (g) = O2+PtF6—(s)的
△H=___________________ kJ·mol-1。
(3)已知金刚石和石墨分别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C(金刚石,s)+O2(g) =CO2(g) △H =-395.4 kJ•mol-1
C(石墨,s)+O2(g)=CO2(g) △H =-393.5 kJ•mol-1
则石墨转化为金刚石时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由此看来碳的这两种同素异形体中更稳定的为。
19. (10分)2A B + C在某一温度时,达到平衡。
(1) 若温度升高,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则正反应是___________反应(填放热或吸
热);
(2) 若B为固体,降低压强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则A呈___________态;
(3) 若A是气态时,加压时,平衡不移动,则B为_________态,C为__________态;
(4) 若A、B、C均为气体,加入催化剂,平衡___________移动(填正向、逆向、不) 20.(7分)某温度下,纯水的c(H+)=2×10-7mol·L-1,则此时c(OH-)为__________。
若温度不变,滴入稀盐酸使c(H+)=5×10-4mol·L-1则溶液中c(OH-)为__________,由水电离产生的c(H+)为__________,此时温度__________(填“高于”、“低于”或“等于”)25℃。
21.(13分)在2L密闭容器中,800℃时反应2NO(g)+O2(g)2NO2(g)体系中,n(NO) 随时间的变化如下表:
时间/s 0 1 2 3 4 5
n(NO)/mol 0.020 0.010 0.008 0.007 0.007 0.007
(1)写出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
已知:K(300℃)>K(350℃),该反应是反应(填“放热”或“吸热”);
的变化的曲线是,
(2)右图中表示NO
用O2的浓度变化表示从0~2s内该反应的平均速率
υ=;
(3)能说明该反应已经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________
a.υ(NO2)=2υ(O2)b.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
c.υ逆(NO)=2υ正(O2)d.容器内物质的密度
保持不变
(4)能使该反应的反应速率增大,且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的是___________ a.及时分离出NO2气体b.适当升高温度
c.增大O2的浓度d.选择高效的催化剂
(5)若将容器体积缩小至1L,反应达到平衡时的平衡常数(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2.计算题(9分,将本题答题内容写在背面,标清题号)
已知反应:FeO(s)+CO(g)Fe(s)+CO2(g)的K c=0.5(1273K)。
若起始浓度c(CO)=0.05 mol/L,c(CO2)=0.01 mol·L-1,请回答:
(1)判断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并计算反应物、生成物的平衡浓度。
(2)CO的转化率是多少?
座号
(3)增加FeO的量,对平衡有无影响?
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化学试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D C B B D C D A C C
11 12 13 14 15 16 17
D A C D C B B
18(10分)(1)CH4(g)+ 2O2(g)= CO2(g)+2H2O(l);△H = -890.4kJ/mol (2)PtF6(2分)-77.6 (2分)
(3)C(石墨,s) = C(金刚石,s)△H = +1.90kJ•mol-1 (2分); 石墨
19、(10分)(1) 吸热(2)气(3) 气、气(4)不(每小题2分)
20(7分)、2×10-7mol·L-18×10-11mol·L-18×10-11mol·L-1高于
21.(13分)(1)(2分)放热(2分)
(2)b(2分) 1.5×10-3mol/(L·s)(2分)
(3)b c(2分)(4)c(2分)(5)不变(1分)
22.(9分)
(1)反应将向右进行,CO和CO2的平衡浓度分别为0.04 mol·L-1,0.02 mol·L-1;(2)20%;(3)无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