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上机实习_1(IDRISI)_1

合集下载

上机实验报告(精选11篇)

上机实验报告(精选11篇)

上机实验报告篇1用户名se××××学号姓名学院①实验名称:②实验目的:③算法描述(可用文字描述,也可用流程图):④源代码:(.c的文件)⑤用户屏幕(即程序运行时出现在机器上的画面):2.对c文件的要求:程序应具有以下特点:a可读性:有注释。

b交互性:有输入提示。

c结构化程序设计风格:分层缩进、隔行书写。

3.上交时间:12月26日下午1点-6点,工程设计中心三楼教学组。

请注意:过时不候哟!四、实验报告内容0.顺序表的插入。

1.顺序表的删除。

2.带头结点的单链表的\'插入。

3.带头结点的单链表的删除。

注意:1.每个人只需在实验报告中完成上述4个项目中的一个,具体安排为:将自己的序号对4求余,得到的数即为应完成的项目的序号。

例如:序号为85的同学,85%4=1,即在实验报告中应完成顺序表的删除。

2.实验报告中的源代码应是通过编译链接即可运行的。

3.提交到个人空间中的内容应是上机实验中的全部内容。

上机实验报告篇2一、《软件技术基础》上机实验内容1.顺序表的建立、插入、删除。

2.带头结点的单链表的建立(用尾插法)、插入、删除。

二、提交到个人10m硬盘空间的内容及截止时间1.分别建立二个文件夹,取名为顺序表和单链表。

2.在这二个文件夹中,分别存放上述二个实验的相关文件。

每个文件夹中应有三个文件(.c文件、.obj文件和.exe文件)。

3. 截止时间:12月28日(18周周日)晚上关机时为止,届时服务器将关闭。

三、实验报告要求及上交时间(用a4纸打印)1.格式:《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上机实验报告用户名se××××学号姓名学院①实验名称:②实验目的:③算法描述(可用文字描述,也可用流程图):④源代码:(.c的文件)⑤用户屏幕(即程序运行时出现在机器上的画面):2.对c文件的要求:程序应具有以下特点:a 可读性:有注释。

b 交互性:有输入提示。

上机实验内容

上机实验内容

实验一模型描述在第一个模型里,由一条生产线处理三种物料。

每种物料按正态分布随机到达,之后进入队列等待检验。

检验机1检验物料类别1,检验机2检验物料类别2,检验机3检验物料类别3。

检验之后,物料被输送机运往出口。

整个模型如下图所示:模型数据:物料到达:正态分布N(20,2)队列容量:25检验时间:指数分布l(30)输送机速度:1米/秒物料路线:物料1到检验机1,物料2到检验机2,物料3到检验机3实验二模型描述在第二个模型里,我们使用由两个人组成的一个工作团队来执行检验机的启动程序。

检验机一旦启动,则不在需要操作人员在场。

同时,在启动之前,操作者必须把物料搬运到检验机所在位置。

当物料检验完毕后直接移动到输送机,不再需要操作人员的帮助。

当物料达到输送机的末端时,将被置于一个队列中,之后由叉车送到出口处。

整个模型如下图所示:模型数据:检验机启动时间:10秒产品处理:操作者从队列到检验机,叉车从输送机队列到出口输送机队列容量:10实验三模型描述在模型3中,出口将有3个货架取代,用于产品出厂前的存放。

采用一个表格进行定义,将物料1送到货架2,物料2送到货架3,物料3送到货架1。

再者,使用网络节点设置叉车搬运路线。

整个模型如下图所示:Figure3-1.Model3diagram模型数据:输送机1、2、3将物料输送到输送机队列。

输送队列到货架的路线:采用一个表格定义以下的物料路线——将物料1送到货架2,物料2送到货架3,物料3送到货架1。

设置叉车从输送队列到货架搬运路线的网络节点。

实验4:多产品单阶段制造系统仿真与分析模型描述某工厂加工三种类型产品的过程。

这三类产品分别从工厂其他车间达到该车间。

这个车间有3台机床,每台机床可以加工一种特定的产品类型。

一旦产品在相应的机床上完成加工,所有产品都必须送到一个公用的检验台进行质量检测。

检测合格送往下一个车间,不合格则必须送回相应的机床进行再加工。

问题:检验台能否及时检测加工好的产品,或者检验台是否会空闲,缓存区的大小重要吗?模型数据:产品到达:平均每5秒到达一个产品,到达间隔时间服从指数分布,产品加工:平均加工时间10秒,加工时间服从指数分布。

上机实习报告(优秀范文六篇)

上机实习报告(优秀范文六篇)

上机实习报告(优秀范文六篇)本站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上机实习报告(优秀范文六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本站还可以找到更多《上机实习报告(优秀范文六篇)》。

第一篇:收银员实习报告社会是个大熔炉,无论你是谁,也不管你来自何方,走进去再走出来就截然不同。

你会更加去考虑别人的.想法和感受,你会乐意帮助别人,你会学会宽容别人,这不仅仅是为了方便别人,你也是在帮助自己,帮助自己成长,帮助自己进步,如果你为难别人就是再给自己设置障碍,你给予了别人多少不便,你也会得到多少,或许会更多。

学会做人,学会爱人和关心人。

你或许本来做事不是很认真,但是现实是残酷的,你必须认真,否则你会受到批评,甚至随时都会被解雇;你必须勤奋,因为老板喜欢勤奋的员工;做个有责任心的人,把自己的工作做好;当出现错误的时候,必须主动承担,敢于面对。

我在假期社会实践做的工作是收银员,在超市做第一次走进超市,对于一切都很新奇。

因为每次逛超市都是从正门入口进去,而这次是以员工身份,从旁边的员工通道进去。

进去后是个通向地下的楼道,微弱的阳光飘浮在半空,让人产生许多奇妙的幻觉……第一次走还真不习惯,我像个没头的苍蝇到处乱撞。

后来才知道所有员工吃饭、休息或者办公都是在地下,这才使得超市卖场显得井井有条。

在人事部正式的报到后,我就真正成为员工了。

前一个星期是让我学习的阶段,每天跟着不同的师傅。

我的第一个师傅性格活泼,我在她旁边看了一会儿就跃跃欲试了。

于是她让我试试。

我小心翼翼接过顾客拿来的商品,对着机器扫过条码。

一声“嘟”的长音,商品的价格、名称、编号等都显示在显示器上了。

我看看师傅,她对我笑了笑,大概是觉得我当时激动的表情很幼稚吧……在接下来的几天中,我又跟不同的师傅学习了不同的款方式,增长了好多应变的经验。

工作中我们会和人交往,在那交往的对象就是顾客,同事还有老板,一切事情的前因后果都是有人来操作的,事情结果的好坏,和人有直接的关系,处理和和人的关系,会让你减少不少麻烦,会让你更高效的做事。

雷达上机实习报告

雷达上机实习报告

一、实习背景为了提高我国雷达技术水平,培养具备雷达设计、调试和维修能力的人才,我参加了为期两周的雷达上机实习。

实习期间,我在导师的指导下,对雷达系统进行了深入学习和实践操作。

二、实习内容1. 雷达原理学习实习初期,我们重点学习了雷达的基本原理,包括雷达的组成、工作原理、信号处理和雷达系统性能分析等。

通过理论学习,我对雷达系统有了初步的认识。

2. 雷达系统组成及功能在了解了雷达原理的基础上,我们进一步学习了雷达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雷达系统主要由天线、发射机、接收机、信号处理器和显示器等部分组成。

通过实际操作,我们掌握了各部分的功能和相互关系。

3. 雷达调试与维护实习期间,我们进行了雷达系统的调试与维护。

在导师的指导下,我们学会了如何进行雷达系统的组装、调试和故障排除。

通过实际操作,我们提高了雷达系统的调试和维护能力。

4. 雷达性能测试与分析为了检验雷达系统的性能,我们进行了雷达性能测试与分析。

通过测试,我们掌握了雷达系统的各项性能指标,如探测距离、灵敏度、分辨率等。

同时,我们还分析了雷达系统在实际应用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三、实习收获1. 提高了理论知识水平通过实习,我对雷达原理、雷达系统组成及功能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为今后从事雷达相关领域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 增强了实践操作能力在实习过程中,我们进行了大量的实践操作,提高了动手能力。

通过组装、调试和维修雷达系统,我们掌握了雷达系统的调试与维护技巧。

3. 培养了团队协作精神实习期间,我们分组进行雷达系统调试与维护,培养了团队协作精神。

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我们学会了相互沟通、分工合作,提高了团队凝聚力。

4. 了解了雷达技术发展趋势实习过程中,我们了解了雷达技术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为今后从事雷达领域的研究和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四、实习总结雷达上机实习是一次宝贵的学习机会。

通过实习,我们不仅掌握了雷达系统的基本原理和调试技巧,还提高了团队协作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同步自动化系统实习报告

同步自动化系统实习报告

实习报告实习时间:2023年7月1日至2023年7月31日实习单位:XX科技有限公司实习岗位:同步自动化系统工程师一、实习背景及目的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自动化技术在各行各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同步自动化系统作为一种高效、精准的自动化解决方案,越来越多的被应用于工业生产、物流仓储等领域。

为了更好地了解同步自动化系统的工作原理和实际应用,提高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我选择了XX科技有限公司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实习,担任同步自动化系统工程师岗位。

二、实习内容及收获1. 了解同步自动化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在实习期间,我深入了解了同步自动化系统的组成,包括控制器、执行器、传感器、传动装置等关键部件,并学习了它们之间的工作原理和协同运作方式。

通过学习,我掌握了同步自动化系统的基本构成和功能,为今后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 学习同步自动化系统的调试与维护在实习过程中,我参与了同步自动化系统的调试和维护工作。

通过实际操作,我掌握了如何对系统进行调试,以确保其正常运行。

同时,我还学习了如何对系统进行维护,以延长其使用寿命。

这使我更加熟悉了同步自动化系统的实际应用,提高了自己的实践能力。

3. 参与项目实施,提高团队协作能力在实习期间,我参与了公司的一个同步自动化系统项目。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与团队成员沟通、协作,共同完成项目任务。

这使我更加明白了团队协作的重要性,提高了自己的团队协作能力。

4. 了解行业动态,拓宽职业发展视野通过实习,我了解了同步自动化系统行业的发展动态和市场需求。

这使我更加明确了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为今后的就业和职业规划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三、实习总结通过本次实习,我对同步自动化系统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提高了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同时,我也认识到了自己在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方面的不足,明确了今后的学习方向。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继续努力,不断提高自己,为我国自动化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IAESTE实习生实习日记(实习生,实习,日记)

IAESTE实习生实习日记(实习生,实习,日记)

IAESTE实习生实习日记(实习生,实习,日记)IAESTE实习生实习日记8月2日飞机经过十多个小时的飞行,终于平稳的降落在法兰克福梅茵机场,我的实习生活就这样开始了。

由于有德国IAESTE提供的offer,所以我很快的就出关了。

火车站就在法兰克福机场内,机场内的标志很明显,很容易我就搭上了开往kaiserslautern的火车。

8月3日教授开会还没回来,所以我今天只和带我的博士生见了面。

博士生是一个来自波兰的学生,很好相处。

由于是第一天,她什么都没让我做,只是给了我一些有关土壤的吸收系数测试的文献,让我先了解一下我要做的课题,下午两点就下班了。

8月4日今天开始正式上班,我在这的主要任务就是帮助她利用hplc方法测试内分泌物质的土壤吸收系数。

在第一个月我们主要是做一些准备工作,所以工作不是很难,下午两点就结束了。

下班后,我坐车到市区了一趟。

我实习的城市kaiserslautern是德国南部的一座小城市,人口十万,离法兰克福一个半小时的路程,离巴黎也就4个小时的路程。

也许熟悉德国球队的人都知道kaiserslautern有一支德国的甲级球队,但是很少有人知道这座小城也是美国在欧洲的最大空军基地。

正因为此,所以出行只要是有什么问题,用英语和别人沟通不存在多大的问题。

8月7日来的第一个周末,还没和来这里的其他IAESTE其他实习生取得联系,所以只能自己出行。

在德国,周末有一种叫周末票的火车票,30欧,可以5人共用,在一天以内乘普通车到德国的任何地方,有些地方也可以用周末票成汽车。

科隆是我出行的首选。

坐火车从kaiserslautern到cologne要4个小时。

从mainz到bonn一段,火车都是沿着莱茵河走的,你在火车上就能欣赏到莱茵河的美景。

经过四小时的旅行终于到达了科隆。

科隆是德国最古老的城市,为罗马人所建,拥有二千年的悠久历史。

而现今的科隆人口已超过一百万,更跃升为德国第四大城市。

由于坐落在莱恩河的中央位置,由始至今都是西欧重要的商贸及工业重地,国际交易会、以至展览中心,科隆更有“传媒及通讯之城”的美誉。

IDRISI软件培训上机实习教程

IDRISI软件培训上机实习教程

IDRISI Kilimanjaro培训上机实习指南方晨Email: pku_fangchen@pk IDRISI北京国际资源中心IDRISI International Resource Centre of BeijingBeijing, China北京大学环境科学学院College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Peking University, Beijing, China北京大学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研究所Institute of Remote Sensing and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Peking University, Beijing, China本文主要参考IDRISI Kilimanjaro系统自带的帮助文档:J. Ronald Eastman, 2003. IDRISI Kilimanjaro Guide to GIS and Image Processing. Software documentation of IDRISI Kilimanjaro.J. Ronald Eastman, 2003. IDRISI Kilimanjaro Tutorial. Software documentation of IDRISI Kilimanjaro第一部分:IDRISI功能操作入门Using IDRISI Exercise(实习数据所在目录:Idrisi Tutorial \ Using Idrisi \ )练习1.1 图层显示与图层组操作(Layer Display & Collection)目的:初步掌握Display Launcher、Collection Editor、Database Workshop等功能模块操作步骤:点击主工具栏上的Project Environment(相应的菜单位置为File / Data Paths),将主工作目录设置为Idrisi Tutorial \ Using Idrisi \1、图层显示(Displaying Map Layers)(1)分别显示栅格文件sierradem、矢量文件sierraforest,使用放大/缩小、光标查询、属性查询功能(问一问:你能否从图像显示中看出栅格图像和矢量图形在数据结构上的本质区别?)(2)在sierraforest上叠加显示栅格文件sierrandvi(选择NDVI调色板),再将sierraforest 移动到顶层,使用Advanced Palette / Symbol Selection功能改变其调色板,参数设置如下:(试一试:改变调色板参数,比较不同的显示结果)2、图层叠加显示特殊效果(Layer Interaction Effects)(1)融合(Blends)[1]显示数字高程模型(DEM)图像sierradem[2]利用sierradem生成山地阴影图像sierra_hillshade(GIS Analysis / Surface Analysis / Topographic Variables / HILLSHADE),参数设定使用默认值[3]在sierradem上叠加显示sierra_hillshade(使用GreyScale调色板),再将sierradem移动到顶层,然后点击Composer中部的第1个按钮(如下图)[4]点击Composer / Layer Properties / Visibility,调整Blend比例,观察显示结果的变化(2)透视(Transparency)[1]用GreyScale调色板显示sierra4(TM第4波段,即近红外波段影像),分辨出水体区域(影像中呈黑色的区域),并用工具栏上的光标查询按钮(Cursor Inquiry Mode)读取水域的灰度值,记住其灰度值变化的大致范围[2]对sierra4进行再分类(GIS Analysis / Database Query / RECLASS),生成水域分布影像sierra_lakes,RECLASS操作的参数设定如下表所示Assign a new value of To all values from To just less than1 0 300 30 999 (问一问:为什么选用TM4的影像来生成水域分布图?)[3]在sierradem上叠加显示sierra_lakes(选用UniformBlue1调色板),在Composer中点中sierra_lakes使其成为当前层,再点击Composer中部的最后一个按钮(见上图)(3)多波段彩色合成显示(Composites)[1]在同一窗口内叠加显示TM第2、3、4波段影像sierra2、sierra3、sierra4(全部选用GreyScale调色板)在Composer中点中sierra2使其成为当前层,再点击Composer中部的蓝色按钮;[2]点中sierra3,再点击绿色按钮;点中sierra4,再点击红色按钮,生成一幅标准假彩色影像(试一试:在另一窗口中显示sierra234,比较与前者的区别)3、图层组操作(Layer Collections)(1)矢量图层组与数据库(Vector Layer Collections & Database)用PolyQualW1调色板显示矢量图形masstowns;[1][2]用PolyUnipolarWred调色板显示矢量组文件masstowns.pop2000,调整显示参数,在“Autoscaling Options”选择“Number of Classes”为16以及“Quantiles”[3]点击masstowns.pop2000使其成为当前窗口,点击工具栏中的Database Workshop图标(或点击菜单Data Entry / Database Workshop),与矢量文件masstowns相连接的数据库massachusetts.mdb就显示出来了[4]练习矢量图形与连接数据库之间的交互操作(交互查询、交互显示等)(问一问:矢量图形文件与数据库之间是如何实现动态连接的?)[5]打开图层组编辑器(File / Collection Editor),打开矢量连接文件(Vector Link File)masstowns.vlx,察看矢量文件如何与数据库文件进行连接[6]在Database Workshop中对数据库massachusetts增加字段(Edit / Add Field)ENV_REGION(选择Integer数据类型);将图像stateenvregions上的值赋给新的字段(File / Import / Field / from Raster Image),参数设定如下图:显示矢量文件masstowns.env_region,察看增加字段的结果(2)栅格图层组(Raster Layer Groups)[1]打开图层组编辑器(File / Collection Editor),打开栅格图像组文件(Raster Group File)sierra.rgf[2]打开sierra.sierra234,点击属性查询图标(Feature Properties),察看组内图层的属性练习1.2 三维显示与飞行模拟(3-Dimentional Display & Fly Through)目的:初步掌握CONTOUR、ORTHO、Fly Through、ILLUMINATE等功能模块操作步骤:1、生成等高线(Extract Contour)(1)显示DEM栅格文件sierradem,点击其Composer上的“Layer Properties”,查看其高程的最大值、最小值(2)打开CONTOUR模块(GIS Analysis / Surface Analysis / Feature Extraction / CONTOUR),参数设定如下图:(3)在sierradem上叠加显示等高线文件sierra_contour,放大显示,查看DEM栅格文件与等高线矢量文件之间的关系(问一问:矢量文件sierra_contour的分辨率比DEM图像sierradem来得高吗?)2、生成三维地形(3-Dimentional Display)打开ORTHO模块(Display / ORTHO),参数设置如下:Surface image: sierradem Use drape image: sierra234Output image: sierra_ortho Output resolution: 1024X768其他参数设置选择默认值,点击“OK”(问一问:能否改变sierra234的调色板palette显示?为什么?)3、三维飞行模拟(Fly Through)和光照模型(Illumination)(1)打开飞行模拟模块Fly Through(Display / Fly Through),设置参数如下:Surface image: sierradem Use drape image: sierra234System resource use: middle Initial velocity: slow记住几个飞行控制键,然后点击“OK”(2)使用飞行控制键,实现交互式动态飞行模拟(3)关闭所有窗口,重新打开Fly Through模块,将参数“Use drape image”改为sierrafirerisk,选择调色板文件(Palette file)为sierrafirerisk,其他参数设置与步骤(1)相同,点击“OK” (问一问:这次三维显示的立体感明显吗?为什么?)(4)因为sierrafirerisk是一幅关于火险等级的专题图,缺少遥感影像本身自有的光照信息(例如阴影),所以将它直接用于三维显示,立体效果不强。

RS上机实习报告

RS上机实习报告

RS上机实习内容(IDRISI)实习1 IDRISI 环境1.1启动IDRISI要启动IDRISI,请点击IDRISI32程序组中的IDRISI图标,即可进入IDRISI系统。

如图1.1所示。

图1.1 IDRISI运行界面1.2 设置数据路径路径分为工作路径和资源路径两种: 给出具体路径。

用户可以选择对话框中的save as 按钮,将上述路径保存在一个文件中,如tutorial,即生成一个tutorial.env文件,供以后使用。

1.3 对话框与选择列表选择菜单中的每个命令或者工具图标都可以进入到相应的IDRISI模块。

一个模块就是一个独立的子程序,它执行特定的功能。

系统提供哪三种方法打开IDRISI模块对话框? 请分别给出操作步骤。

主工作区1.4图像的拉伸和合成用不同方法增加遥感图像的对比度,这个过程叫图像增强。

资料来源:美国马萨诸塞州Worcester城西部Howe Hill地区的遥感数据。

你可以找到有关此地区的4个波段的陆地卫星TM图像,它们是在1987年9月10日获得的。

它们被命名为how87tm1,how87tm2, how87tm3和how87tm4,分别与可见光篮、绿、红及近红外波段相对应。

在处理卫星图像时,一般都希望使用灰度调色板来显示。

选择User Preferences命令,将该调色板设置为默认调色板。

在该对话框的系统设置(System settings)选项卡中,选择自动显示分析模块输出复选框。

然后切换到显示设置(Display settings)选项卡中,将默认的定量调色板设置为Grey256,选择自动显示标题,但不显示图例。

用Grey256调色板显示how87tm4图像。

可看到整个图像呈中等灰度,表明对比度较小。

Grey256调色板从黑(颜色0)到白(颜色255)之间变化,但是在图像中没有显示任何白色的像元(像素对应于栅格图像中的栅格单元)。

这是何原因呢?图1.2 how87tm4图像为了进一步探讨数据数值的范围是如何影响图像显示的,可运行直方图模块。

机电实习报告英文版

机电实习报告英文版

Executive Summary:This report details my internship experience at XYZ Corporation, a leading manufacturer of industrial machinery. During my internship, I was exposed to various aspects of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engineering, including design, production, and quality control. The internship provided me with invaluable hands-on experience, enhancing my technical skills and broadening my understanding of the industry. This report outlines the key activities, challenges, and insights gained during the internship.Introduction:My internship at XYZ Corporation, a renowned manufacturer of industrial machinery, was a significant milestone in my academic and professional journey. The internship was a six-month long program, during which I had the opportunity to work with a diverse team of engineers and professionals. The objective of the internship was to gain practical experience in the field of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engineering, and to understand the intricacies of the manufacturing process.Company Overview:XYZ Corporation is a global leader in the design, development, and manufacturing of industrial machinery. The company has a state-of-the-art manufacturing facility, equipped with cutting-edge technology and skilled workforce. The company’s prod uct portfolio includes conveyors, crushers, and separators, which are used in various industries such as mining, construction, and agriculture.Internship Activities:1. Design and Drafting:During the first month of my internship, I was trained in the use of AutoCAD, a 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software. I worked on drafting various components of industrial machinery, such as conveyors, gears, and bearings. This helped me understand the importance of accurate design in the manufacturing process.2. Production Process:After mastering the CAD software, I was assigned to the production department. I observed the entire production process, from raw material handling to the final assembly of the machinery. I learned about different manufacturing techniques, such as welding, casting, and CNC machining.3. Quality Control:One of the critical aspects of my internship was to learn about quality control. I was trained in the use of various testing equipment, such as calipers, micrometers, and hardness testers. I also participated in the inspection of the machinery components to ensure that they meet the required quality standards.4. Project Management:I was involved in a project aimed at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of the production line. I worked with the project manager and the team to identify potential bottlenecks and suggest improvements. This project helped me understand the importance of teamwork and effective communication in achieving project objectives.5. Client Interaction:Towards the end of my internship, I was assigned to assist the sales team in client interactions. I learned about the importance of understanding customer requirements and providing tailored solutions. This experience enhanced my communication and negotiation skills.Challenges and Insights:1. Adapting to the Work Environment:Initially, I found it challenging to adapt to the fast-paced work environment at XYZ Corporation. However, with the support of my colleagues and supervisors, I was able to quickly acclimate and excel in my responsibilities.2. Technical Knowledge:The internship exposed me to a wide range of technical knowledge, which helped me understand the complexities of the industry. I realized that continuous learning and staying updated with the latest technological advancements are crucial for success in this field.3. Problem-Solving Skills:During the project management phase, I faced several challenges, which required me to think critically and find innovative solutions. This experience enhanced my problem-solving skills and helped me develop a more practical approach to tackling real-world issues.4. Teamwork and Communication:The internship emphasized the importance of teamwork and effective communication. I learned that a collaborative approach can lead tobetter outcomes and a more productive work environment.Conclusion:My internship at XYZ Corporation was a rewarding experience that provided me with a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of the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engineering industry. The hands-on experience, combined with the guidance of experienced professionals, has significantly enhanced my technical and soft skills. I am confident that the knowledge and skills gained during this internship will be invaluable in my future career. I would like to express my gratitude to XYZ Corporation for this opportunity and to all the individuals who have guided and supported me throughout the internship.。

GIS原理上机实习报告

GIS原理上机实习报告

《GIS原理》课程上机实验报告专业 _________________班级学号______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______指导教师_________________学期 __________________南京工业大学测绘学院实验一ArcGIS使用入门一、上机时间、地点1.共2学时,时间:第 2 周、星期 2 、第-节课2.机房:机号:其他成员:一、上机时间、地点1.共4学时,时间:第 4 周、星期 2/4 、第 3/6 - 4/7 节课2.机房:机号:其他成员:一、上机时间、地点1.共4学时,时间:第 6 周、星期 2/4 、第 3/6 - 4/7 节课2.机房:机号:其他成员:实验四使用ArcCatalog一、上机时间、地点1.共4学时,时间:第 9/10 周、星期 4/2 、第 6/3 - 7/4 节课2.机房:机号:其他成员:实验五使用Spatial Analysis一、上机时间、地点1.共4学时,时间:第周、星期、第-节课2.机房:机号:其他成员:实验六地图可视化教程一、上机时间、地点1.共2学时,时间:第周、星期、第-节课2.机房:机号:其他成员:实验七熟悉桌面GIS软件MAPINFO环境一、上机时间、地点1.共2学时,时间:第周、星期、第-节课2.机房:机号:其他成员:实验八 MapInfo中的图层管理一、上机时间、地点1.共2学时,时间:第周、星期、第-节课2.机房:机号:其他成员:实验九 MapInfo中的数字化一、上机时间、地点1.共2学时,时间:第周、星期、第-节课2.机房:机号:其他成员:。

雷达上机实习报告

雷达上机实习报告

一、实习背景随着我国科技的不断发展,雷达技术在国防、气象、交通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为了更好地掌握雷达技术,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我参加了雷达上机实习。

本次实习旨在通过对雷达系统的了解和实际操作,提高我对雷达技术的掌握程度。

二、实习内容1. 雷达系统简介雷达(Radar)是一种利用电磁波探测目标的雷达系统。

雷达通过发射电磁波,接收目标反射的回波,从而实现对目标的探测、跟踪、定位等功能。

雷达系统主要由雷达数据采集子系统(RDA)、雷达产品生成子系统(RPG)和主用户处理器子系统(PUP)组成。

2. 实习过程(1)雷达数据采集子系统(RDA)在实习过程中,我首先学习了雷达数据采集子系统。

该子系统主要负责发射电磁波,接收目标反射的回波,并将回波信号进行数字化处理。

通过学习,我了解了雷达天线、发射机、接收机、信号处理器等关键部件的工作原理和性能。

(2)雷达产品生成子系统(RPG)接下来,我学习了雷达产品生成子系统。

该子系统负责将雷达数据采集子系统获取的雷达回波信号进行处理,生成各种雷达产品,如目标分布图、目标速度图等。

在实习过程中,我掌握了雷达数据处理、图像生成、信息提取等关键技术。

(3)主用户处理器子系统(PUP)最后,我学习了主用户处理器子系统。

该子系统负责对雷达产品进行综合分析和处理,实现对目标的实时跟踪、定位和识别。

在实习过程中,我了解了雷达数据处理、目标识别、跟踪算法等关键技术。

3. 实习成果通过本次实习,我掌握了以下内容:(1)雷达系统的基本原理和组成结构;(2)雷达数据采集、处理、分析、生成雷达产品的方法;(3)雷达目标跟踪、定位和识别的基本原理和方法;(4)雷达系统在实际应用中的优缺点及发展趋势。

三、实习体会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本次实习让我深刻体会到,理论知识的学习与实践操作是相辅相成的。

只有将所学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操作中,才能真正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

2. 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在实习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RS上机报告

RS上机报告







原始图像:







分类后图像:
分类精度检验:
时间:2012\1\6
2、classifier→supervised classification→input raster:binghu,input signature:123.sig,classified:输出图像为123.img
3、打开123.img,即为分类后的图像。
进行精度确认:classification→accuracy assessment→打开分类后胡图像123.img→ok,点击带箭头的方框→点击原始图像→edit→creat…→number of points数值至少应大于等于50→ok→view→show all,在reference中输入模版中相应地物value值→report→accuracy report,出现一张精度报告,精度一般应该大于等于85%.
遥感上 机实验报告
班级:10级资环学号:1014021032姓名:汪亮成绩:
名称
遥感图像的监督分类——TM影像为例
实验目的数据介绍
目的:加强对监督分类理论知识的理解,掌握遥感影像监督分类及精度评价的方法。
数据介绍:文件binhu.img卫星遥感图片
主要实验源自步骤与结

(收获)
1、打开binghu→classifier→signature editor,出现分类编辑器,点击小锤子→用多边形选取颜色大致一致的几块区域,分别添加到分类模版中,确保同一地物在相近几种颜色都有选取,这样出来的图像更加精准→选取模版完成后save as,保存到相应位置,命名为123.

实习报告

实习报告
实习内容(含总结)
第三大收获就是我结识了很多管线专业的方面的权威专家和朋友,从他们身上体会到了为人处事的方方面面。其中有一位马来西亚的专家-梁工,他会英语、汉语、韩语、泰语四国语言。而且专业技术方面要求严格,造诣颇深呀。这一点令我十分敬佩他。还有我结识了一位很好的朋友,也是我的同事-付工,他从来都是将集体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例如每次周末很多同事都不来加班因为没有加班工资,但是他每次周末都主动放弃休假来公司加工,为的是使公司的进度加快,使工程能早日完工。这是我以及所有人将来工作的楷模。
总之,这次毕业实习对我来说意义重大,影响深远。这次毕业实习可以说有三大收获。第一大收获就是我学习到了冷保温材料的详细检验流程。虽然这和我的专业并不对口但是我认为这对于我今后从事相关专业是绝对有用的。因为虽然专业不一样但是有些流程是可以通用的。第二大收获就是我的英语口语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因为我们的业主和报检员基本上全是母语是英语的外国人。只有自己好好学习口语才能和他们无障碍的交流,尤其是很多专业术语要用英语说要用英语写。而且在实际的环境中学习英语要比自己空洞的学习英语要容易的多呀。我们的检验报告全是英文书写的。这就是我的第二大收获。
青岛滨海学院
毕业实习报告
专业: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
班级:10数控
学号:20101120144
姓名:于聪聪
指导教师:徐斯朝
成绩:
青岛滨海学院教务处编印
毕业实习报告
实习名称
检验员岗位实习
实习时间
2013年4月1日至
2013年7月10日
实习地点
青岛海普润机械有限公司
实习目的
1.在工作中学习各种类型空压机的设计,保质保量的将工作完成,为了下一步工作的进行提供保证。
2.通过毕业实习,增强了自己的吃苦耐劳的内力,使自己的学习能力进一步提升。为了自身发展埋下了良好的伏笔,让自己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加的扎实。

S技术实习报告

S技术实习报告

3S技术实习报告一实习目的:1掌握GPS的定位现面积量测,并能进行野外考察采集样点2掌握通过ERDAS,进行RS图像的监督分类3掌握通过Arcview GIS寻监督分类图进行矢量化,建立土地利用专题图实习材料:手持GPS、遥感影像、遥感软件ERDAS、地理信息系统软件Arcview GIS实习内容:1利用手持GPS进行考察野外土地利用状况,采集样点,提取不同土地利用在遥感图像上的纹理特征2利用野外考察为基础,对2004CERBS图像进行监督分类,生成土地利用分布图3对土地利用分布图进行矢量化,并应用GPS进行野外校正分析,建立土地利用专题图实习步骤:㈠遥感影像野外判读1根据国土资源局土地类型的划分类别:一级类二级类1 耕地 11 灌溉水田 12 望天田13 水浇地 14 旱地 15 菜地2 园地 21 果园 22 桑园 23 茶圆 24 橡胶园 25 其它园地3 林地 31有林地 32 灌木林地 33 疏林地 34 未成林造林地 35 迹地 36 苗圃4牧草地 41 天然草地 42 改良草地 43 人工草地5居民点及 51 城镇 52 农村居民点 53 独立工矿 54 盐田工矿用地 55 特殊用地6 交通用地 61 铁路 62 公路 63 农村道路 64 民用机场 65 港口和码头7 水域 71 河流水面 72 湖泊水面 73 水库水面 74 坑塘水面 75 苇地76 滩涂 77 沟渠 78 水工建筑物 79 冰川及永久积雪8未利用地 81 荒草地 82 盐碱地 83 沼泽地 84 沙地 85 裸土地86 裸岩石砾地 87 田坎 88 其它本实习要求对影像的土地利用类型依国土资源局的一级类别进行划分,因而要对一级类别的土地类型进行野外考察,以建立土地利用类型与遥感影像图的对应关系。

利用GPS定位功能进行野外实地地物考查,并建立相关记录表:GPS定位应用野外考查表序号X(经度)Y(纬度)地物备注1119 14 00 14626 05 18 400草地湖心岛2119 13 52 35526 05 22 268居民点图书馆3119 14 01 54726 05 23 113交通用地道路4119 14 05 43426 05 20 685操场操场5119 14 48 98626 04 50 417交通用地洪山桥6119 13 45 54826 05 08 959耕地农田7119 14 05 32826 05 15 163林地林地8119 13 30 62926 05 05 638未利用地沙滩9119 14 35 42326 05 00 886交通用地道路2考查人:考查日期:2将定位的GPS经纬度坐标输入EXCELL表中,如下表:3打开坐标转换工具,把GPS坐标进行转换为北京54坐标,以和遥感影像图上的影像坐标一样,如下对话框:选择“北京54”,在中央子午线中输入“117:00:”;转换方式选择“BLH→xyH”,输入相应的GPS经纬度,点转换则转换为北京54坐标。

现代分子生物学实习报告

现代分子生物学实习报告

实习报告现代分子生物学实习报告一、实习目的与背景本次实习旨在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现代分子生物学理论的理解,掌握分子生物学实验技能,培养实验设计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分子生物学是生物学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涉及到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功能和相互作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分子生物学在生物科学研究和生物产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二、实习内容与过程1. 实习内容本次实习主要包括以下内容:DNA提取、PCR扩增、DNA测序、基因克隆、蛋白质表达和纯化等。

2. 实习过程(1)DNA提取首先,我们使用了酚-氯仿法提取基因组DNA。

将适量的植物组织放入研钵中,加入一定的石英砂和缓冲液,充分研磨。

将研磨好的组织混合物转移到离心管中,加入酚-氯仿混合液,充分振荡后放置一段时间,使DNA与蛋白质等物质分离。

然后,在离心机中进行离心,取上清液,加入适量的异丙醇,沉淀DNA。

最后,用70%的酒精洗涤DNA沉淀,晾干后加入适量的TE缓冲液溶解。

(2)PCR扩增接下来,我们使用了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

首先,设计引物,引物应覆盖目的基因的两端。

然后,将提取的DNA作为模板,加入引物、dNTPs、Taq酶等反应物,进行PCR反应。

PCR反应包括变性、退火和延伸三个阶段。

最后,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PCR产物。

(3)DNA测序为了验证PCR产物的准确性,我们进行了DNA测序。

将PCR产物送至生物公司进行测序,测序结果通过生物信息学软件进行分析,确定目的基因的正确性。

(4)基因克隆将测序正确的目的基因克隆到载体中,然后将载体转化到宿主细胞中。

通过筛选和鉴定,获得含有目的基因的克隆细胞。

(5)蛋白质表达和纯化最后,我们对目的基因进行了蛋白质表达和纯化。

首先,设计合适的表达载体,将目的基因插入到载体中。

然后,将载体转化到宿主细胞中,诱导蛋白质表达。

表达后的蛋白质通过凝胶过滤层析、离子交换层析等方法进行纯化。

三、实习收获与体会通过本次实习,我对现代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掌握了实验操作技能,培养了自己的实验设计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上机实习报告七篇

上机实习报告七篇

A person is like a watch whose value is determined by actions.通用参考模板(页眉可删)上机实习报告七篇上机实习报告篇11.实习任务用一周的时间对AUTOCAD软件练习的同时,完成机自教研室发的二维图例以及6个练习图,并完成相应的实习报告,并将绘制图形的各个步骤在实习报告中体现出来,将在实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绘图的关键步骤更具体的按要求写。

2.实习任务图(见附页)3.实习任务图分析:在老师所给的这些图中,基本包含了所有AUTOCAD经常使用的画图命令,并且能够进行熟练的操作,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定的基础。

因此,画好这些图很有意义。

4.CAD上机实习总结我们在此CAD培训中,不仅掌握了一些画图命令,更加熟悉了CAD环境和CAD桌面系统操作并且能够熟练的进行操作,进而画出一些简单二维图形,还学会了一些画图的快捷命令,使我的画图速度有所提高,也为我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对于AUTOCAD,在绘图过程中,通过老师的讲解和自己的摸索以为自己以前所学的知识,我能熟练的运用有关快捷的命令,比起以前手绘图快了许多。

更重要的是掌握了有关字母类的快捷命令,更方便了绘图。

上机实习报告篇2一、实验目的通过对管理模拟教学软件的实际操作,结合书本上所学的知识进一步了解了物流的十个功能,即运输功能、储存功能、装卸搬运功能、包装功能、流通加工功能、物流信息处理功能、结算功能、需求预测功能、物流系统设计咨询功能、物流教育与培训功能。

充分理解总经理、调度中心、仓库中心、运输中心之间的职责以及相互之间的团队合作。

二、实验内容I、实验一1.实验时间与地点:第八周周五1-4节;文B-501a。

2.实验目标:完成实验1,2中的所有操作内容。

3.实验内容:实验指导书中实验1,2。

4.实验进度:已完成实验1,2操作内容。

5.实验所遇问题及相应解决方案:设置时间混乱,导致数据录入时出现错误;存货输入时,未理解指导书中数据,导致数据输入错误;重新更改时间II、实验二1.实验时间与地点:第九周周一5-8节;文B-501a。

奥蒂斯实习报告

奥蒂斯实习报告

前言认识实习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认识实习当中学生可以通过观察业建立其对所学专业知识的感性认识,为今后所学理论知识奠定基础,以便加深对课堂所学知识的理性认识。

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一、实习目的1、通过接触实际、了解社会,使学生对本专业建立感性认识。

2、使学生巩固所学理论知识,获得实际知识和技能,学习先进的技术和组织管理知识,培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初步能力。

3、使学生了解社会和国情,向实习单位工作人员学习各种相关的实践知识,增强劳动观念,培养学生事业心和责任感,为今后走向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实习时间2011.1.3:天津奥的斯公司实习2011.1.4:天津理工大学讨论2011.1.5:天津理工大学观看录像2011.1.6:天津理工大学讨论2011.1.7:天津理工大学总结实习报告三、实习单位、部门及其简介1、实习单位简介奥的斯电梯公司是美国联合技术公司的全资子公司,与联合技术公司的优势共享使其在工程、产品测试、购买、市场营销和信息系统方面拥有极其丰富的资源。

中国天津奥的斯电梯有限公司,公司生产有机房高速电梯、无机房电梯、公共型扶梯、商用型扶梯、自动人行道等全系列电梯产品,公司管理层和全体员工本着“让用户满意、服务于社会”的公司宗旨,为国内外客户提供一流的产品和服务,并为中国电梯工业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2、奥的斯的部门(1)奥迪斯的职能部门奥的斯有限公司把提高管理效能作为管理创新的基本目标,用具体、明确的量化标准,取代笼统、模糊的管理要求,改变经验式的管理模式;将量化标准渗透到管理的各个环节,以量化的数据作为提出问题的依据、分析判断的基础、考察评估的尺度,使无形的管理变成有形的管理;利用量化的数据规范管理者的行为,并对管理进程进行导引、调节、控制,从而便于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矫正管理行为。

组织管理图如下:(2)斯电梯有限公司设立了如下部门:人力资源部:事科行政科、EHS、保健站、食堂;供货管理系统:源开发及管理、公司间采购、非生产采购;BD系统:户服务中心;工会/党委;会计系统;ERP项目组;信息中心:SC;质量保证部;制造质量部:IC、SQE、质量控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RS上机实习内容(IDRISI)实习1 IDRISI 环境1.1启动IDRISI要启动IDRISI,请点击IDRISI32程序组中的IDRISI图标,即可进入IDRISI系统。

如图1.1所示。

图1.1 IDRISI运行界面1.2 设置数据路径路径分为工作路径和资源路径两种: 给出具体路径。

用户可以选择对话框中的save as 按钮,将上述路径保存在一个文件中,如tutorial,即生成一个tutorial.env文件,供以后使用。

1.3 对话框与选择列表选择菜单中的每个命令或者工具图标都可以进入到相应的IDRISI模块。

一个模块就是一个独立的子程序,它执行特定的功能。

系统提供哪三种方法打开IDRISI模块对话框? 请分别给出操作步骤。

主工作区1.4图像的拉伸和合成用不同方法增加遥感图像的对比度,这个过程叫图像增强。

资料来源:美国马萨诸塞州Worcester城西部Howe Hill地区的遥感数据。

你可以找到有关此地区的4个波段的陆地卫星TM图像,它们是在1987年9月10日获得的。

它们被命名为how87tm1,how87tm2, how87tm3和how87tm4,分别与可见光篮、绿、红及近红外波段相对应。

在处理卫星图像时,一般都希望使用灰度调色板来显示。

选择User Preferences命令,将该调色板设置为默认调色板。

在该对话框的系统设置(System settings)选项卡中,选择自动显示分析模块输出复选框。

然后切换到显示设置(Display settings)选项卡中,将默认的定量调色板设置为Grey256,选择自动显示标题,但不显示图例。

用Grey256调色板显示how87tm4图像。

可看到整个图像呈中等灰度,表明对比度较小。

Grey256调色板从黑(颜色0)到白(颜色255)之间变化,但是在图像中没有显示任何白色的像元(像素对应于栅格图像中的栅格单元)。

这是何原因呢?可在地图合成器(composer)中单击Layer Properties按钮,打开该图层的属性对话框。

从中可以看到how87tm4图像的最小值为0,最大值为190,这就解释了为何该图像表现得如此黑(图1.2)。

图1.2 how87tm4图像为了进一步探讨数据数值的范围是如何影响图像显示的,可运行直方图模块。

将how87tm4作为输入图像,保留显示单位宽度为1,选择图形输出,把最小和最大值改为0和255。

得到直方图(图1.3)。

图1.3 how87tm4图像的直方图1.4.1 对比拉伸实际上是增加图像的对比度,在IDRISI中存在两种拉伸操作结果,一是只改变显示(基础的数据值没有改变),二是利用改变的数据值创建一新图像文件。

前者可以在显示系统中通过选项来实现,后者需要使用拉伸模块(STRETCH)来实现。

(1)简单的线性拉伸通过操作,并利用地图合成器(composer)获得下图(图1.4)。

图1.4 how87tm4图像(选择了自动拉伸Autoscale选项)注意:这一拉伸不改变保存在文件中的数据,它只改变显示颜色的范围,通常这一拉伸能够提高对比度。

(2)饱和度线性拉伸可以对图像使用饱和度线性拉伸来增强图像的对比度。

用这一方法需要设置新的显示值的最小值与最大值,它们在原来的数值范围内,即最小的显示值大于最小的数值,最大的显示值小于最大的数值。

这样,所有大于最大显示值的数值都将使用调色板中的最后一个颜色显示(白色),而所有小于最小显示值的数值都将使用调色板中第一个颜色(黑色)。

由于大多数遥感图像在一端或两端的分布很少,因此丢失的信息只是很小一部分像元。

大多数主要的像元得到了拉伸,提高了对比度,增强了可视化分析能力。

赋予调色板中最低与最高颜色的数值称饱和点。

在IDRISI中有两种方法来实现饱和度线性拉伸。

一是通过在地图合成器中打开图层属性对话框,在其中设置饱和点。

二是使用拉伸模块。

前者只影响显示,后者是用拉伸后的数据创建一新图像。

将how87tm1作为输入图像,在palette file中选择Grey scale。

或在palette file中选择Quantitative, 在地图合成器(composer)中单击Layer Properties按钮,在palette file中选择Grey256。

通过在滑标的左边单击可减少最大显示值,可见图像的对比度被提高了。

反之,增大最小显示值,可看到对比度下降了(图1.5)。

图1.5 how87tm1图像(饱和度线性拉伸)显示的饱和点等于数据的最小值和最大值,可以通过在图层属性对话框中选择Save Change 按钮与OK按钮来改变这两个值。

也可以通过元数据功能来改变。

改变这些显示值不能影响原始数据,因此不会影响对图像执行的分析。

使用拉伸模块,创建一新图像。

打开如图1.6所示的对话框,在该对话框中将Imput image(输入图像)设置为how87tm1,Output image(输出图像)设为tm1sat5。

选择Linear with Saturation(饱和度线性拉伸)单选按钮,设置每端的饱和百分比为1或5。

选择OK,创建新的图像(图1.7)。

要产生一个对比度较好的图像,需要的饱和度的量是变化的,请尝试。

图1.6 STRETCH 模块的主对话框图1.7 tm1sat5图像(3)直方图均衡化直方图均衡化(Histogram Equalization)只能通过拉伸模块来实现。

直方图均衡化是指将原图像的直方图变换为灰度值频率固定的直方图,然后按该直方图调整原图像。

运行STRETCH模块,在该对话框中将Imput image(输入图像)设置为how87tm4,Output image(输出图像)设为tm4he。

选择Histogram Equalization单选按钮,选择OK,创建新的图像(图1.8)。

理论上,该类拉伸可以创建平的直方图和对比度很高的图像,但实际上不能把一个单一数值分给多类,所以仍然保留了一些不相等的情况。

从图1.9可看出,拉伸后数值的频率越高,那么该数值与下一个数值之间的距离越远。

图1.8 tm4he图像(直方图均衡化后)图1.9 tm4he图像的直方图对tm4he图像运行直方图模块,在该对话框中将Imput image(输入图像)设置为tm4he,将每类宽度设置为2.0,选择OK,显示如图2.0所示的直方图。

将其与图1.9对比,可看到图2.0显示的直方图平衡更明显。

图2.0将宽度设置为2.0后显示的tm4he图像的直方图1.4.2 彩色合成图像彩色合成图像可视为一增强图像的方法。

IDRISI中,可创建两类彩色合成图像,分别是24位与8位彩色合成图像。

24位彩色合成图像用于显示与可视化分析,可在显示系统中独立显示其中的每个波段。

而8位彩色合成图像是将三个波段的信息减少为一个二进制字节图像。

可以使用彩色合成调色板显示该图像。

在这里以创建24位彩色合成图像为例。

运行彩色合成模块,指定how87tm1为Blue image band(蓝色图像波段),how87tm2为Green image band(绿蓝色图像波段),how87tm3为Red image band(红色图像波段)。

将Output image(输出文件)命名为composite123。

在Contrast stretch type(对比拉伸类型)中选择Linear with saturation points(饱和度线性拉伸)单选按钮。

在Output type(输出类型)中选择Create 24-bit composite withoriginal values and stretched saturation points(使用原始数据创建24位合成图像),其它使用默认设置。

合成结果图像仍然保持原来的数据值,但使用了饱和线性拉伸显示。

在结果图像中使用鼠标查询来检查其中的一些数值,可注意到每次都显示红、绿、蓝3个波段的值。

彩色合成是图像增强中的一个很有用的形式,通过合成图像,可同时查看来自3个不同波段的信息。

可以使用任何波段组合,这里使用(tm1波段)蓝色反射信息对应计算机显示系统中的蓝色光线显示,(tm2波段)绿色反射信息对应绿色光线,(tm3波段)红色反射信息对应红色光线。

这种合成图像称作真彩色合成图像(图2.1)。

将(tm2波段)设为蓝色波段,(tm3波段)为绿色波段,(tm4波段)为红色波段,composite234或falsecolor为输出图像(图2.2)。

图2.1 真彩色合成图像图2.2 假彩色合成图像1.5图像拉伸(先将不同图像格式文件(如*.bmp)转换为Idrisi可读取的格式,然后做线性拉伸,直方图均衡化和含饱和点线性拉伸处理)在C:\Idrisi32 Tutorial\Using Idrisi32中有文件A_Strench.bmp 和B_Strench.bmp。

(1)转换BMP→IDRISI,A_Strench.rst和B_Strench.rst。

(2)线性拉伸输入图像B_Strench,在输出框中给出输出文件名A_Strench1,选取线性拉伸类型,标题为“线性拉伸”,其它值保留为缺省值。

得到图像A_Strench1。

(3)直方图均衡化输入图像B_Strench,在输出框中给出输出文件名A_Strench2,选取直方图均衡化类型,标题为“直方图均衡化”,其它值保留为缺省值。

得到图像A_Strench2。

(4)含饱和点线性拉伸1)输入图像B_Strench,在输出框中给出输出文件名A_Strench3,选取线性饱和点作为拉伸类型,设饱和百分数为2.5,标题为“线饱拉伸”,其它值保留为缺省值。

得到图像A_Strench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