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 限时规范特训 第6章 第2、3、4节(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必修1 第6章 第2、3、4节
(时间:45分钟 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70分)
1.下列有关细胞全能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组织培养繁育花卉所利用的原理是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
B .克隆羊的诞生说明高度分化的动物细胞具有全能性
C .用花粉培育成的植株往往高度不育,说明花粉细胞不具有全能性
D .愈伤组织的形成说明高度分化的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
答案:A
解析:细胞的全能性是指生物体的细胞具有使后代细胞形成完整个体的潜能,最终发育成的一定是一个个体,不能是其他的(如愈伤组织)。
克隆羊的诞生说明动物的细胞核具有全能性。
用花粉培育成的植株是单倍体,往往高度不育,这是单倍体的特性,不能说明花粉细胞不具有全能性。
2. [2013·东北三省高三第二次联合考试]某实验室进行下图所示实验研究,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小鼠的纤维母细胞――→诱导基因a
诱导干细胞――→b 肝细胞、神经细胞、上皮细胞等 A .肝细胞、神经细胞、上皮细胞等细胞中基因组成相同,mRNA 完全不同
B .与纤维母细胞相比,经过程a 形成的诱导干细胞的全能性较高
C .过程b 是诱导干细胞的形态、结构和遗传物质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
D .上述细胞中具有细胞周期的是诱导干细胞和神经细胞
答案:B
解析:肝细胞、神经细胞、上皮细胞等细胞中部分蛋白质如呼吸酶相同,因此部分mRNA 相同;过程b 为细胞分化,不发生遗传物质的改变;神经细胞一般不具有分裂能力,故没有细胞周期。
3. [2013·山东济南市高三第三次质检]下列实例不属于细胞凋亡的是( )
A .清除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
B .流感病毒感染导致呼吸道上皮细胞裂解死亡
C .成熟生物体中细胞的自然更新
D .人体内红细胞的正常死亡
答案:B
解析:细胞凋亡是在遗传物质控制下的程序性死亡,流感病毒感染导致呼吸道上皮细胞裂解死亡是外界因素导致的机械性死亡,属于细胞坏死。
4.[新题快递]2013年5月31日是第26个世界无烟日,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全球范围内已有大量流行病学研究证实,吸烟是导致肺癌的首要因素。
下列有关肺癌和癌细胞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增加,导致癌细胞易发生转移
B.癌细胞的形态结构未发生变化
C.在治疗肺癌方面,可以采用手术切除、化疗和放疗等手段
D.环境中致癌因子会使正常基因突变成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导致正常细胞的生长和分离失控变成癌细胞
答案:C
解析: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减少,导致癌细胞易发生转移;癌细胞的形态结构发生变化;环境中致癌因子会使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导致正常细胞的生长和分裂失控变成癌细胞。
5. [2013·河南郑州市高三第三次质检]下列关于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个体发育过程中细胞的凋亡对生物体都是有利的②正常细胞癌变后在体外培养可以无限增殖③由造血干细胞分化成红细胞的过程是不可逆的④癌细胞容易在体内转移,与其细胞膜上糖蛋白等物质的增加有关⑤人胚胎发育过程中尾的消失是细胞坏死的结果
⑥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变异是细胞癌变的内因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⑥
C. ②③④⑥D.①④⑤⑥
答案:B
解析:细胞凋亡是由基因控制的细胞程序性死亡,对机体是有利的,①正确;癌变后的细胞获得无限增殖的能力,体外培养时能无限增殖,②正确;细胞分化具有稳定性、持久性和不可逆性,造血干细胞分化成红细胞的过程是不可逆的,③正确;癌细胞容易在体内转移,是因为细胞膜表面的糖蛋白减少,细胞黏着性降低所至,④错误;人胚胎发育过程中尾的消失是细胞凋亡的结果,⑤错误;细胞癌变是由于致癌因子引起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突变引起的,外因是致癌因子的作用,内因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变异,⑥正确。
6. 下列各项中,能够判断细胞代谢旺盛的是( )
①机体细胞中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升高②细胞中色素、自由基含量升高③细胞中RNA含量与DNA含量的比值升高④细胞体积稳定不变⑤细胞内核糖体、内质网数量增加⑥细胞核、质体积比增大⑦细胞核、质体积比减小
A.①②③⑤B.①②④⑥
C.①③⑤⑦ D.①④⑥⑦
答案:C
解析:代谢旺盛的细胞中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升高,RNA含量与DNA含量的比值升高,核糖体、内质网数量增加,细胞核、质体积比减小。
7. [2013·山西太原市高三调研题]对于多细胞动物而言,下列有关细胞生命历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细胞凋亡受基因控制,有利于生物体中细胞的自然更新
B.肝脏干细胞分化成肝脏细胞的过程表现了细胞的全能性
C.衰老的生物体内的细胞都处于衰老状态
D.细胞受到致癌因子的作用,通过基因突变产生致癌基因
答案:A
解析:细胞的全能性是指已经分化的细胞仍然具有分裂分化成完整个体的潜能,而B 选项是分化成肝脏细胞的过程,不是个体,B错;衰老个体绝大多数细胞处于衰老状态,但不都如此,C错;人与动物体的染色体本来就存在原癌基因,属于正常基因,它受到致癌因子的作用,通过基因突变产生导致正常细胞变成癌细胞,D错。
8. 下列关于动物细胞编程性死亡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癌变属于细胞编程性死亡
B.细胞编程性死亡是一种自然的生理过程
C.细胞编程性死亡属于细胞分化过程
D.细胞编程性死亡与基因表达无关
答案:B
解析:细胞的编程性死亡是一种自然的生理过程,是严格受遗传机制调控的,因此与基因表达有关。
9. [2013·江西师大附中高三模拟考试]下列有关细胞生命历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细胞衰老,呼吸速率减慢②细胞凋亡,细胞周期变短③细胞坏死,膜通透性降低
④细胞癌变,代谢增强⑤细胞分化,基因不变⑥细胞癌变,膜黏着性增强
A. ①②④
B. ②③⑤
C. ①④⑤
D. ③④⑥
答案:C
解析:细胞凋亡,不再进行细胞分裂,不再具有细胞周期;细胞坏死,膜通透性增大;细胞癌变,细胞膜表面的糖蛋白减少,细胞间的黏着性降低。
10. [2013·湖北省高三百校第二次联考]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细胞增殖过程均会出现核膜、核仁的周期性变化
B.细胞分化使细胞中的遗传物质发生改变
C.多细胞生物个体衰老时一定会有细胞的衰老
D.只有癌变的动物细胞中才有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
答案:C
解析:无丝分裂、减数分裂过程中没有出现核膜、核仁的周期性变化;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原癌基因、抑癌基因在动物细胞中普遍存在。
11.[2013·江西师大附中、临川一中高三联考]研究发现细胞癌变与端粒酶的活性有关。
端粒酶由RNA和蛋白质组成,能以自身的核酸为模板,在其蛋白组分的催化下合成端粒DNA 序列。
下列与端粒酶和癌细胞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从功能上看,端粒酶属于逆转录酶
B.癌变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减少,所以癌细胞容易增殖
C.癌变细胞膜表面出现的不同于正常细胞的蛋白质会成为抗原
D.细胞表现出癌变特征一般需要5~6个基因发生突变
答案:B
解析:从题干信息知,端粒酶以自身RNA为模板,在其蛋白组分的催化下合成DNA序列,属于逆转录酶,A正确;癌变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减少,使细胞间的黏着性降低,容易扩散,B错误;癌变细胞表面的不同于正常细胞的蛋白质会成为抗原被免疫系统识别,C正确;癌细胞的发生不是单一基因突变的结果,而是至少5~6个基因发生突变累积的结果,D正确。
12.英国科学家约翰·苏尔斯顿因发现了存在于高等生物细胞中的nuc-1基因(又被称为细胞凋亡基因,其编码的蛋白质能使DNA水解)而荣获200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细胞中遗传信息缺失可能是细胞编程性死亡的原因之一
B.如能激活癌细胞nuc-1基因,可导致癌细胞死亡
C.蝌蚪尾部细胞的自溶现象是细胞编程性死亡的具体表现
D.生物发育过程中,细胞的产生和死亡的数量始终保持动态平衡
答案:D
解析:由于细胞中nuc-1基因编码的蛋白质能使DNA水解,使遗传信息缺失,这可能导致细胞编程性死亡;如能激活癌细胞nuc-1基因,使其编码蛋白质,使癌细胞内的DNA 水解,可以导致癌细胞死亡;蝌蚪尾部细胞自溶是一种基因控制的细胞编程性死亡现象;生物发育过程中,如青少年时期,细胞产生的数量远远大于死亡的数量。
13.环球科学报道:英国纽卡斯尔大学的生物学家卡里姆调制出一种由化学物质和维生素构成的培养液,在有这种培养液的培养环境下,人体干细胞转变成成熟精子。
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人体皮肤细胞和精子都是高度分化的细胞
B.该实验已经证明动物细胞具有全能性
C.如果该实验属实,可以给不育患者带来福音
D.人体干细胞分化程度较低,仍具有分裂、分化能力
答案:B
解析:人体皮肤细胞和精子都是具有特定功能、高度分化的细胞;细胞全能性是指细胞发育成完整个体的能力,所以实现全能性的终点是发育成完整个体,该实验并没有证明细胞具有全能性,B错;如果该实验可行的话,一些由于不能产生正常精子而导致高度不育的患者,就可实现做父亲的梦想;人体干细胞是人体内具分裂和分化能力的一类细胞,分化程度相对较低。
14.钙离子能促进脑部某些恶性肿瘤细胞的生长和扩散。
研究发现,绿茶中的咖啡因对细胞的三磷酸肌醇受体有抑制作用,三磷酸肌醇受体是钙离子的通道之一,因此常喝绿茶可起的作用是( )
A.引起细胞糖蛋白减少,抑制肿瘤细胞扩散
B.促进钙离子排出细胞,抑制肿瘤细胞生长
C.抑制钙离子进入细胞,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和扩散
D.抑制三磷酸肌醇受体的作用,促进肿瘤细胞对钙离子的吸收
答案:C
解析:咖啡因抑制肿瘤细胞三磷酸肌醇受体,导致该钙离子的通道关闭,从而抑制了肿瘤细胞的生长和扩散。
二、非选择题(共30分)
15.(9分)目前临床上癌症治疗的方法,主要包括手术治疗、放疗、化疗、激素治疗、基因治疗和免疫治疗。
此外,科学家通过对前列腺癌细胞系的研究发现,绿茶中的多酚酶能促进多酚的合成,多酚可减少BCL-XL蛋白的合成,而这种蛋白有抑制癌细胞凋亡的作用,从而证明绿茶具有抗癌的作用。
据以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细胞癌变的分子基础是细胞内的________发生了改变,从而使它成为具有________特性的细胞。
癌细胞的分裂方式是________。
(2)癌症化疗时应用的烷化剂(如二氯二乙胺)能够阻止参与DNA复制的酶与DNA相互作用。
此类药品作用于癌细胞周期的________期。
化疗还常用其他药物,如5-氟尿嘧啶,它的结构与尿嘧啶非常相似,它可以直接干扰________的合成。
(3)在正常生理条件下,人体的血管内皮细胞倍增时间约为一年,而不受调节控制的血管生成却十分迅速,这对于癌细胞生命活动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绿茶含有多酚酶,其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除了不抽烟、不酗酒外,请再写出一点防治癌症的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DNA分子结构无限增殖有丝分裂(2)分裂间RNA (3)为无限增殖的癌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大量的营养物质和氧气(4)具有多酚酶基因(可促进多酚的合成,减少BCL-XL蛋白的合成,促进癌细胞凋亡) (5)不食用烤焦、发霉等致癌因子较多的食品(或不食用含亚硝酸盐污染的食物;不食用食品添加剂过量的食物等)(答案合理即可) 解析:细胞癌变的分子基础是基因突变,癌细胞具有无限增殖的特点。
癌细胞以有丝分裂方式增殖。
DNA复制发生在分裂间期,由于烷化剂能够阻止参与DNA复制的酶与DNA相互作用,因此,该类药品作用于癌细胞周期的间期;5-氟尿嘧啶的结构与尿嘧啶非常相似,它可以直接干扰RNA的合成。
血管是运输养料和氧气的,血管生成速度快,能为无限增殖的癌细胞生命活动提供大量的营养物质和氧气。
绿茶含有多酚酶,具有抗癌作用的根本原因是具有多酚酶基因。
防治癌症除了不抽烟、不酗酒外,还要不食用烤焦、发霉等致癌因子较多的食品;不食用含亚硝酸盐污染的食物;不食用食品添加剂过量的食物等。
16.(10分)如图是细胞重大生命活动图示,A~D是四种活动过程的相应编号,请回答:
(1)如图表示的是________(真核、原核)生物细胞重大生命活动图示,这类生物的体细胞增殖的主要方式是________。
(2)细胞识别是细胞信号传导的前提,细胞识别的物质基础是细胞膜上有特殊的________。
(3)基因的选择性表达主要发生在________过程中。
在这一过程中如果由于某种因子的作用使________从抑制状态转变成激活状态,可使正常细胞转化为癌细胞。
(4)若某细胞内检测到控制血红蛋白合成的mRNA出现,说明该细胞正在发生________。
受抗原刺激后的B淋巴细胞主要发生的活动是图中的____________。
答案:(1)真核有丝分裂(2)糖蛋白(受体) (3)细胞分化(B) 原癌基因(4)细胞分化(B) 细胞增殖和细胞分化(A、B)
解析:(1)由图中“染色体结构的动态变化”可知,该图表示的是真核生物细胞的重大
生命活动,其体细胞增殖的主要方式是有丝分裂。
(2)起识别作用的是细胞膜上的糖蛋白。
(3)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4)受抗原刺激后的B淋巴细胞会增殖分化产生效应B细胞和记忆B细胞,即发生图中的A、B(细胞增殖、细胞分化)过程。
17.[实验探究题](11分)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凋亡是生物体的重大生命活动,而癌变是由细胞异常分化形成的。
科学研究表明,细胞的癌变并不一定会导致癌症。
攻克癌症是当前医学上重要的研究课题,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出现了多种癌症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化学治疗、激素治疗、基因治疗和免疫治疗等。
请根据你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回答下列有关的问题:
(1)“化疗”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化学药物作用于细胞周期的间期,抑制癌细胞增殖,从而达到控制病人病情恶化的目的。
“化疗”能控制病情恶化是因为化学药物能通过抑制DNA 复制,达到终止细胞分裂的目的,与人体内的免疫系统杀死癌细胞的主要不同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早期的癌症可以通过切除的方法进行治疗,但是中晚期就不能用这种方法了,因为癌细胞已经扩散到其他组织中去了,晚期癌细胞容易扩散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细胞程序性死亡”学说认为,生物在发育过程中受到基因控制,许多细胞会正常地走向死亡。
下列不属于这种细胞死亡现象的是( )
A.癌细胞的扩散
B.人胚胎时期的尾后来消失
C.人皮屑的脱落
D.花冠在传粉后凋谢
(4)开发出能治疗癌症的药物无疑是患者的福音,现某科研单位研制出一种新型药物口服制剂,据说对肿瘤有较好的疗效,该药物用于临床治疗之前,应该先进行动物实验,以确定该制剂对机体内重要脏器的安全性,请完成相关的实验。
实验材料:口服制剂、体重基本相同的健康小鼠20只(雌雄各10只)、必要的饲料、水等。
①实验步骤:
第一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步:饲养一段时间后,分别解剖观察小鼠的重要器官,记录影响情况。
②预测实验结果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化疗不具有特异性,而人体内的免疫系统具有特异性
(2)细胞膜上糖蛋白减少
(3)A
(4)①第一步:将实验小鼠平均分为A、B两组,每组雌雄各5只
第二步:A组每天提供普通饲料和一定量的口服制剂,B组每天提供等量的普通饲料和水
②若两组小鼠的重要器官健康状况一致,说明该口服制剂对机体内重要器官不产生不良影响;若A组小鼠的重要器官健康状况远远差于B组小鼠,则说明该口服制剂对机体内重要器官有一定的毒害作用
解析:(1) “化疗”能控制病情恶化是因为化学药物能通过抑制DNA复制,达到终止细胞分裂的目的。
化疗对正常细胞和癌细胞都发挥作用,而人体内的免疫系统具有特异性的杀死癌细胞的功能。
(2)癌变的细胞由于细胞表面的糖蛋白减少,细胞之间的黏着性降低,容易扩散和转移。
(3)癌细胞无限增殖,癌细胞的扩散不属细胞的凋亡。
(4)设计实验时要遵循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等量原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