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坡羊·潼关怀古》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坡羊·潼关怀古》教案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诗歌欣赏》,具体章节为《山坡羊·潼关怀古》。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对《山坡羊·潼关怀古》这首古诗的详细解读,分析其诗歌背景、作者简介、诗句解析、诗歌意境等方面。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山坡羊·潼关怀古》的基本内容,理解诗句的含义,感悟诗歌的意境。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自主学习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历史的深刻感慨,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珍惜历史文化、尊重先烈的价值观。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 教学难点:诗句的解析,诗歌意境的感悟。
2. 教学重点:掌握《山坡羊·潼关怀古》的基本内容,理解诗句的含义,体会作者的情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
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展示潼关古战场的图片,引发学生对历史的思考,进而导入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山坡羊·潼关怀古》,了解诗歌背景,熟悉诗句。
3. 诗句解析:教师带领学生逐句解析诗句,讲解生僻字词,理解诗句含义。
4. 例题讲解:以诗句“峰峦如聚,波涛如怒”为例,分析作者如何运用拟人手法描绘景色,表达情感。
5.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其他诗句的意境和表达手法。
6.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诗歌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分享各自的心得体会。
六、板书设计
1. 《山坡羊·潼关怀古》
2. 板书内容:
(1)作者:张养浩
(2)诗句解析:
①峰峦如聚,波涛如怒
②山河表里潼关路
③望西都,意踌躇
④伤心秦汉经行处
⑤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七、作业设计
1. 作业题目:分析《山坡羊·潼关怀古》的意境,结合诗句谈谈你的感受。
2. 答案示例:诗歌通过描绘潼关古战场的壮丽景色,表达了作者对历史的深刻感慨。
诗句“峰峦如聚,波涛如怒”生动地展现了潼关的雄伟气势,让人感受到历史的厚重。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帮助学生掌握了《山坡羊·潼关怀古》的基本内容。
但在课堂讨论环节,部分学生的参与度不高,需要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和激励。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阅读其他关于潼关的古诗,了解不同诗人对潼关的描绘和感悟,提高学生对古典诗歌的欣赏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
1. 教学目标的设定;
2.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把握;
3.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环节;
4. 板书设计;
5. 作业设计;
6.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一、教学目标的设定
1. 知识与技能目标:应关注学生对《山坡羊·潼关怀古》的基本内容、诗句含义、诗歌意境的掌握。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解析诗句、分析诗歌背景,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诗歌内容。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重视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环节的设计,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自主学习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强调学生对历史文化的尊重和热爱,通过感悟作者的情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难点与重点的把握
1. 教学难点:诗句解析和诗歌意境的感悟。
在教学过程中,应重点关注学生对生僻字词的理解、诗句表达手法的分析以及诗歌意境的体会。
2. 教学重点:诗歌的基本内容、诗句含义、作者情感。
教师应围绕这些重点内容展开教学,确保学生能够全面掌握。
三、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环节
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潼关古战场的图片,创设情境,引发学生对历史的思考。
这一环节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后续教学内容做铺垫。
2. 例题讲解:以诗句“峰峦如聚,波涛如怒”为例,详细讲解作者如何运用拟人手法描绘景色,表达情感。
这一环节是教学难点,需要教师深入剖析,帮助学生理解。
3. 随堂练习:设计具有针对性的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其他诗句的意境和表达手法。
通过练习,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四、板书设计
1. 板书应简洁明了,突出重点。
在本节课中,板书应包括诗歌、作者、诗句解析等内容。
2. 板书设计应注重层次感,以方便学生理解和记忆。
五、作业设计
1. 作业题目应具有针对性和开放性,鼓励学生结合诗句谈谈自己的感受。
2. 答案示例应具备一定的深度和广度,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
六、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1. 反思:关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如学生参与度、课堂氛围等,以便在今后的教学中进行改进。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阅读其他关于潼关的古诗,提高学生对古典诗歌的欣赏能力。
还可以组织相关主题活动,如诗歌朗诵、写作等,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
本节课程教学技巧和窍门
一、语言语调
1. 讲解时注意语速适中,保持清晰、流畅,以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
2. 在强调重点内容时,可以适当提高语调,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二、时间分配
1. 合理安排课堂时间,确保每个环节都有充足的时间进行。
2. 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等环节可以适当延长,以确保学生充分理解和掌握。
三、课堂提问
1. 提问要具有针对性和开放性,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2. 注意提问的时机,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
3.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对学生的回答给予及时反馈和鼓励。
四、情景导入
1. 利用多媒体手段,如图片、视频等,创设生动、具体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情境导入要紧密结合教学内容,为后续教学做好铺垫。
教案反思
1. 教学目标设定:本节课是否围绕教学目标展开,目标设定是否符合学生的实际需求。
2. 教学难点与重点把握:在讲解过程中,是否突出教学难点与重点,学生是否能够较好地掌握。
3. 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环节:是否设计得合理,学生参与度如何,是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4. 课堂氛围:课堂氛围是否活跃,学生是否积极参与,教学过程中是否存在不足,如学生回答问题不积极等。
5. 作业设计:作业是否具有针对性和开放性,是否能够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6. 教学方法与手段:是否运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如多媒体、提问、讨论等,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7. 课后反思:针对课堂教学的不足,思考如何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