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问题与对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问题与对策
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小学数学教学已不再是简单的知识灌输,而是更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实际教学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本文将针对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问题,提出对策。
一、问题
1.缺乏启发性教学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老师往往把解题方法和步骤一一教给学生,这种教学方式导致学生缺乏主动思考能力,只会机械地重复运用方法步骤,不能真正理解数学的本质。
2.依赖计算工具
随着计算工具的普及,很多学生已经依赖计算工具进行计算,不愿动手计算。
这种情况下,学生很难培养出逻辑推理和问题解决的思维能力。
3.不注重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小学数学教学中,大部分时间都放在基础知识和题目的练习上,很少注重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培养。
这导致学生在遇到一些新的问题时无法主动思考和解决。
二、对策
1.采用启发性教学法
为了培养学生的主动思考能力,教师可以采用启发式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提出一些有趣的问题,鼓励学生动手解决,并引导学生思考解题的方法和思路,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维能力。
2.限制计算工具使用
对于小学生而言,适当限制计算工具的使用,引导学生进行手算和心算,这样可以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计算能力。
在实际教学中,可以安排一些练习题,要求学生不得使用计算器进行计算,鼓励他们利用已有知识和技巧进行求解。
3.注重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教师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设想解决方案,并结合实际情境进行讨论和解决。
在课堂上,可以设置一些团体活动,让学生合作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合作与团队精神。
4.差异化教学
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师应该采用差异化教学的方式,根据学生的不同程度和能力,给予不同的学习任务和挑战。
对于一些数学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给予更高难度的数学问题,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提高思维能力。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思维能力培养是一个需要持续努力的过程。
教师需要不断探索和创
新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
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具有创造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数学人才。